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Ellen

為孩子預備道路 - 發現專注的問題

2011年12月29日
安弟的專注的問題近來困擾我, 過去安弟是屬於比較穩定, 活潑, 也很順服. 但是隨著他愈來愈大, 開始有挑戰界線的問題, 在團體當中活潑的狀況也會變成調皮或是干擾. 到底有什麼原因, 有什麼辦法可以去作調整...

這陣子我開始和他所有上課的老師討論他的狀況,找出一點蛛絲馬跡:

在兒童主日學中, 玉筍老師稱讚了安弟在課堂中勇於自我表現, 非常好. 私下我問了玉筍老師, 玉筍老師讚美他的外顯行為, 但對於不清楚界線是什麼, 所以有時候會變成干擾, 但是現在最重要的是先肯定他的好行為, 再針對界線的問題和孩子一起設立目標一齊努力!

共學的音樂課從二個月前進入了個別班, 安弟的手指還不夠強度彈琴, 重點繼續訓練在利用打擊樂器, 加強協調, 並繼續練習節拍. 回想自己這四年學司琴, 知道充足的練習, 強度上的努力絕對可以勤能補拙, 所以, 這是第一個會陪著孩子作確實練習的課, 幫助安弟在手眼協調上有進步.

其次是小草老師的多媒材課, 安弟可以獨立的上課, 並且有所發揮, 但最近幾次, 安弟容易浮動無法專注, 容易被週遭環境影響; 因此建議我們在活動前可以把界線定義清楚, 有適度的鼓勵, 肯定, 可以幫助他.

游泳教練和體操教練反應安弟有時會在排隊作動作時放空, 要常提醒他; 另外肌力比較不夠. 透過長期的活動, 對張力會有幫助, 其次是對分心的情況, 我相信會有所改善.

回頭去看這些情況, 當然在界線上可以諄諄教誨, 幫助他, 其次可以作的時幫助他把問題轉換成技能的學習. 多虧了書架上一本沒翻過的新書, 就是在芬蘭熱時買的, "芬蘭式兒童技能教養法", 從第一部"把問題轉成技能", 發現我在做類似的事, 也就是試著把安弟的問題, 轉換成可執行的技能, 好比用餐這件事, 從小就限制他不管在外或是在家用餐, 都在餐椅上吃飯, 但現在會因各種理由離開座位, 於是我跟安弟一起找到吃飯有三個規定,成為用餐的界線:

1. 定位 - 我不說"坐好", 取而代之的指令是"定位", 在用餐時找到最適合的位置和高度, 因為現在坐大人的椅子, 桌椅的距離, 高度, 他要先調整好.

2. 專注 - 現在改口用"attentive"來提醒他, 只要有在咀嚼吞嚥, 不離開座位, 就是做到專注了, 在餐桌我們的話題儘量就是感恩和分享, 不說抱怨的話. 至少每個主日晚餐, 我們全家都要對彼此做愛的存款.

3. "謝謝爸爸媽媽, 我吃飽了" - 以目前安弟的狀況, 要求他吃飽通報一聲, 比要求他珍惜食物吃光光更重要, 避免他愛吃不吃的樣子或食量問題, 造成吃飯的緊張 我一直提醒他, 吃不下, 或吃飽了, 要用謝謝結束用餐, 就可以離開了!

對於食量, 基本上不是很在意, 因為他的食量可多可少, 除了水果, 餐前一到二小時不吃東西, 點心都留在餐後後吃, 前一餐吃不好也不管, 加上他不挑食, 愛吃青菜和水果的優點, 所以還算滿意.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