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Ellen

威信型管教-孩子真的很弱勢

2012年01月31日
威信型管教,和我管教的理念很接近,只是沒有一個完整的系統去落實,其實我也看了不少教養的書籍,作者無私的分享如何成功的用在他們的孩子身上,但是,作父母的更需要一個完整的系統來落實對孩子的管教,換言之,需要成長的是父母,願意成長或適時作改變的父母,是親子雙贏的關係,是為孩子的最大利益擺上關鍵。

好比,林書豪,好像很多人會問,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成為NBA籃球明星,不過,看過他和母親在真情部落格的訪問見證後,我反而看到了一個同時支持孩子的夢想,並且也滿足到父母對孩子期待的平衡,這真是親子雙贏的理想見證;同時我也看到林書豪的表現,也看見神的名被高舉,哇,真是何等的榮耀。

回到威信型管教,上過課的我,好像開始有點”病識感”,我發現其實自己也不是多有原則或是紀律,但我卻在自己的認知上命令孩子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好像我們父母就是模範,榜樣,然而我們總是有好理由來對孩子說明父母話的可信度。

我和安弟最容易起衝突的點就是出門的時候,還有睡前收玩具的時候,若是回到老師說的無效的互動,這在我們家真是經典啊!不過,我有留意到老師提醒我們的,就是孩子其實沒有時間觀念,所以在這樣的事情上,
- 我們首先要接納他,接納他沒有時間觀念,不要言語暴力,如:再不快點,就把你關在家裡...
- 並建立寬容的感受,不要立刻給孩子貼標籤,如,怎麼老是這麼慢,脫脫拉拉的...
- 敏覺並反應兒童的情緒,或許孩子的遊戲真好玩,父母有時候天外飛來一筆的指令相當殺風景。
- 尊重兒童的能力,不要因為孩子能力不足而處罰他。(這句是格連杜曼書中針對腦傷孩子寫的,不過對健康的孩子,我們也常以成人的期待去處罰尚未跟上程度的孩子)
- 設定必要的限制,例如,換了衣服就要準備出門了;言語溫和的提醒等。

老師在教義上有寫到在威信型管教中用到遊戲治療的重要原則之一,不催促,不知道大家是否經驗到催促反而慢,不催促反而快的道理?

忍不住要寫點自己的觀察:
記得大年初四走5號國道從宜蘭回台北的路上,在頭份交流道超級擁塞,許多車子搶道、變換車道為了早點擠上國道;變換車道,就是搶先較慢行車前的buffer 空位,展現相當的aggresive,導至在車陣後的車子幾乎動彈不得,對較aggresive 的車輛,或許搶快了,完成了他想早點回家的期待,但對整個國道的交通狀況反而是一種拖累。我們的繁忙交通,好像是沒有雙贏的空間。這就好像是”快反而慢,慢反而快。”

快反而慢,慢反而快用在親子關係上也很貼切,我們急著要改變孩子,使他們能配合我們的習慣和節奏,而說實在的,造成無效互動的結果,反而拖累了親子關係,成長的過程中,勢必要付出相當的代價。孩子比大人更容易被改變,所以孩子在大人領路的生活下,他們其實很願意改變,例如被要求下,馬上說對不起、被父母責罰,仍愛著父母,換成成人,那就不太可能了,孩子其實有自己的語言,但在大人主導的環境裡,漸漸失去了他們原本可反應的空間,失去了他們的真實。

孩子愈小的時候,或許不是那麼明顯,因為我們很容易就看到我們期待中的乖寶寶,但不知道他們內在的變化,但看看現在的社會風氣,我們已經在付出代價。想快,快不起來了⋯

~待續.下篇會把老師介紹的遊戲治療的概念用在威信型管教中。(筆記能表達的相當有限,儘量消化分享給大家。謝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