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蜜桃

日期

#Tag

(About) 莎士比亞

2014年10月14日
公開
38

上周五趕得亂七八糟的(開車四小時+高鐵一小時+捷運半小時),最終還是趕上了"仲夏夜之夢"的演出~ 原汁原味的莎士比亞劇場整個搬來,全部是英國演員穿著古時候的服裝,講著古英文的台詞,在秋夜的涼風裡,重新回味了大學時候老師上課的內容,當時在念的時候覺得很繞口很無聊的古人,時過20年,卻反而覺得韻味猶存~ 帶草莓去是體驗,她聽得很辛苦也看得很亂(因為角色很多),我花了一些時間解釋劇情,要她不要一直看字幕,用耳朵去聽唸出來的韻腳,其實就像寫歌一樣的沒有甚麼文法,有幾個古英文字一直重複著,像是你thee, thou = you, 好 marry = well, 可以注意一下~ 草莓說她喜歡舞台劇,以後有機會還想來看~ 以後我們可以討論看看台北有哪些戲碼可以讓她欣賞~ 十點多結束,我叫了計程車去趕高鐵到嘉義和西瓜會合,在車上想著真的好像做了一場英國貴族的夢阿~~))) =================== 閱讀莎士比亞的劇本:瞭解伊莉莎白時代的英文 不常見的字彙排列順序 許多學生想知道當時的人們是不是真的像在莎士比亞劇中那樣說話。答案是並非如此。莎士比亞是為了詩句化與戲劇效果才用此方式寫作。他這麼做有許多的原因,例如特定的詩化韻律、強調某些字、給予角色特定的說話方式等。讓我們用Robinson的“Unlocking Shakespeare’ Language”為例,來看看莎士比亞的寫作方式。 I ate the sandwich. I the sandwich ate. Ate the sandwich I. Ate I the sandwich. The sandwich I ate. The sandwich ate I. Robinson告訴我們,這四個字可以創造六個獨特的句子,但是都是同樣的意思。 閱讀莎士比亞的劇本時,尋找類似這種不常見的字彙排列順序。找出句子中的主詞、動詞及受詞。注意句子的受詞常放在最前面,在動詞與主詞之前(例如:將 “the sandwich” 放在動詞 “ate” 和主語 “I” 的前面)。重新排列字彙順序,變成更加簡明的語序 (I ate the sandwich)。這是讀懂莎士比亞語言的第一步。 語言省略 而且,為了詩化,莎士比亞常省略字母、重音及整個字彙。這些省略用法跟我們今天的說話方式其實沒有太大的不同。 我們說: "Been to class yet?" "No. Heard Coker's givin' a test." "Wha'sup wi'that?" 我們省略一些單字與單字裡面的部分來加速進行對話。如果我們要說完整的句子,我們就會說: "Have you been to class yet?" "No, I have not been to class. I heard that Mrs. Coker is giving a test today." "What is up with that?" 以下是一些莎士比亞省略/矛盾用法的例子: 'tis ~ it is ope' ~ open o'er ~ over gi' ~ given ne'er ~ never i' ~ in e'er ~ ever oft' ~ often a' ~ he e'en ~ even 不常見的字彙意義 當遇到已不再使用於現代英文的古英文字彙時,大部分的人都會感到十分棘手。但是還有比遇到莎士比亞使用(或發明)的字彙更糟的事情,那就是碰到現在還在使用,但意思卻有了相當大變化的字彙。這種情況特別惱人,因為我們都認為我們懂這個字的意思,但卻發現這段話的意思仍然不通。舉例來說,當茱麗葉說,“Romeo, Romeo! Wherefore art thou Romeo?”她可不是在問他在哪裡;她是在問為什麼他是羅密歐。換句話說,有這麼多人可以讓我愛上,為什麼你卻屬於蒙特鳩家族,我父親仇人之子? 雖然當我們遇上這些不知名的字彙時,常感到困惑受挫,但這卻不令人意外。莎士比亞的字彙有三萬字,而今天我們的字彙量大約只在六千至一萬五千字之間。因為莎士比亞愛玩文字遊戲,他也創造新的字彙,而這些字我們今日仍然在使用。 一些基本字彙 an = if anon = now; at once; soon; shortly beseech = implore; beg; ask; importune durst = dared; had the courage to fain = ready; willing; eager marry = the meaning and force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word well morrow = morning prithee = please; I pray thee sirrah = fellow; mister. The word is used disrespectfully/mockingly. sooth = truth; fact thee, thou = you thine = yours thy = your thyself = yourself wherefore = why withal = in addition; notwithstanding; besides zounds = expression of surprise, anger, amazement, disappointment. The word is a corruption of "by His wounds" (meaning the wounds of Christ). The word came about after people began pronouncing "by His wounds" quickly so that it sounded like a single word--zounds.

(Show) 仲夏夜之夢

2014年10月10日
公開
24

內容簡介 2014年為慶祝英國文豪莎士比亞450周年誕辰,倫敦莎士比亞環球劇場展開全球巡演。今年秋天,在衛武營的戶外星空下,導演多明尼克•壯古將以最符合莎翁原始精神的戲劇手法,呈現浪漫的莎士比亞經典愛情喜劇《仲夏夜之夢》。 本劇可見莎士比亞為愛情所設計的的荒謬與幽默。看似通俗的兩對愛情歡喜冤家之間的情感糾葛,加入了自作聰明的仙王仙后與調皮攪局的精靈,竟釀成了「精靈亂點鴛鴦譜,女王錯戀驢頭男」的荒謬情景。全劇發展富有幻想奇趣,情節精彩爆笑幽默,莫怪莎士比亞言「情人的眼裡看不見自己所做的荒唐事」。且看有情人如何終成眷屬,皆大歡喜。 時間長度 約170分鐘,含20分鐘中場休息。英語發音,中文字幕。本節目建議觀賞年齡12歲以上。每場均有演前導聆。 單位簡介 位於倫敦泰唔士河畔的莎士比亞環球劇場,以其忠於歷史考究的建築外觀與內部架構,呈現了伊麗莎白時期的劇院原貌,不但是觀光客的必訪景點,更是戲劇愛好者的朝聖之地。 莎士比亞環球劇場不僅在呈現原汁原味莎劇經典上具有無可取代的獨特地位,並以專精於十六、十七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戲劇著名。莎士比亞環球劇場在戲劇教育上的廣泛投入與長足發展,令其於世界戲劇界極受尊崇;其教育項目採取深入淺出、寓教於樂的創意手法,針對不同年齡層與特定需求而設計,從學童到成人、從教師到專業人士,都能夠從中學習獲益。 莎士比亞環球劇場的歷史可追朔到1599年,最初的環球劇院是由威廉•莎士比亞本人所屬的宮務大臣劇團 (The Lord Chamberlain’s Men)所建造;莎翁大多數的作品相信都在此首演。其後幾經摧毀、再造和被迫關閉。1949年,美國導演和演員薩姆•沃納梅克首訪倫敦,開始重建計畫;21年後,環球基金會正式成立;其後再經過23年孜孜不倦的多方募款與考證研究,新劇院於1997年落成,由英國女王親自主持開幕。 劇團官網: www.shakespearesglobe.com 人員介紹 導演�多米尼克.壯古 (Directed by Dominic Dromgoole) 作曲�克萊兒.凡.肯培 (Composed by Claire van Kampen) 設計�喬納森.芬瑟 (Designed by Jonathan Fens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