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Beyonce

如果迷戀厚實的屋頂... 就會失去浩瀚的繁星~~

如果迷戀厚實的屋頂... 就會失去浩瀚的繁星~~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好大的恐龍

2010年04月03日
公開
20

琳琳期待的恐龍在昨天登場 中午出去吃一頓飯的時間 琳琳把〝文心森林公園有恐龍〞 這句話講了最少二十次! 如果不去 耳朵大概會長繭吧∼ 午餐過後約兩點到現場 附近車好多 停車位一位難求 爸比的策略是停在路邊等 運氣很好 五分鐘左右就有位子了! 台中縣市憑證件門票100 否則去全家也可以買到100的優惠票 應該不會有人真的買200的票吧? 買票得排隊 售票先生說三個月以上要買票 所以彣彣也得買 但是進去的時候 驗票的先生裝作沒看到彣彣 沒收彣彣的票∼∼ 早上很冷 但是下午很熱 太陽好大 人好多! 好大好大的恐龍上面還有溜滑梯 不過大排常龍 琳琳說:我要溜溜滑梯 爸比媽咪充耳不聞 繼續往大恐龍裡面走 大恐龍上面有些恐龍模型 大恐龍裡面黑漆漆 在牆壁上播放恐龍的影片 但是人很多 根本無法停下來 彣彣覺得很害怕 另外還有恐龍模擬恐龍滅絕的原因 包括火山爆發、溫度太低...等等 旁邊有個大男孩說:不過就是把恐龍玩具丟進去∼ 聽了很想笑 不過事實就是如此... 人太多 孩子太矮 看不到什麼 走到始祖鳥劇場 排隊跟恐龍拍照 琳琳遇到幼稚園同學 找個位置坐下來 待會有紙風車劇團的表演 雖然置入性行銷非常明顯 感覺很像在賣東西 但是小朋友還是看得很開心! 表演結束 在裡面跟許多恐龍拍照 雖然人多 不過幾乎每個恐龍旁都有工作人員 所以秩序還不錯 不知道為什麼 彣彣剛開始不願意拍照 這實在不太像她 不過沒多久就故態復萌 到處亂跑啦! 彣彣最愛這個解說牌 在這裡逗留好久 還一副很厲害要說明的模樣 出來之後 彣彣馬上睡著 公園另一頭有台中市兒童節的活動 感覺比恐龍展好玩 有很多闖關活動 小朋友可以親自體驗 如彩繪、超大立體拼圖...應該比跟恐龍拍照好玩 而且不需要門票∼∼但是應該要排隊排上一陣子 不過已經五點多 大部分要開始收攤 有些跟琳琳去年來的關卡一樣 彣彣還不能玩 所以還不會覺得太可惜 這是去年兒童節琳琳玩的原始人烤肉遊戲 今年也有... 這次的主角∼好大的恐龍 過一陣子還會冒煙 (所以恐龍裡面空氣不好...)

copy cat

2010年04月02日
公開
43

彣彣開始模仿 媽咪幫姊姊綁好頭髮 彣彣拿起梳子 也在姊姊頭上梳呀梳 有時候 把已經綁好的髮型弄亂∼ 彣彣想穿鞋 坐在樓梯第一階 先拿姊姊的鞋子 再拿自己的鞋子 放在腳上比畫比畫 想穿 但穿不上去 彣彣學踢球 姑姑送了一顆會變大變小的球 看姊姊丟、踢 彣彣也如法炮製 邊走邊踢 雖然踢不遠 但 每踢一下就笑嘻嘻 彣彣練瑜珈 姑姑把腳放到靠近臉的地方 彣彣也跟著把腳抬到臉旁邊 而且還用手把腳搖一搖、晃一晃 最近嘗試單腳站著把另一隻腳的腳指頭塞嘴巴... 彣彣愛漂亮 阿嬷買的新衣服 試穿之後就不肯脫下來 阿嬷脫下來洗 彣彣哭哭 比著衣服說:漂漂∼ 彣彣喜歡看書 小手比呀比 說:ㄗㄟ∼ㄞ呦∼ 連阿嬷背著彣彣 都會放一本書在阿嬷跟彣彣中間 彣彣像九官鳥 開始重複大人講話的最後一個音 如:牛牛∼花花∼球球∼ 有時候下達指令:鞋子呢?拿來給媽咪! 彣彣會走到掉鞋子的地方 撿起來給媽咪 彣彣是小幫手 除了尿布丟垃圾桶 媽咪手上的袋子給彣彣說:丟桶桶! 彣彣也會拿著晃到垃圾桶旁邊丟進去∼ 媽咪要洗衣服 彣彣會幫忙把衣服一件一件放進洗衣藍 這個星期日 媽咪忙著講話的同時 彣彣幾乎把全部要洗的衣服都放進了洗衣籃 爸比說:彣彣最近怎麼好像突然改變很多∼ 媽咪問:怎麼說?哪裡改變? 爸比:就是比較精,你說的她好像都聽得懂,互動也更多∼ 媽咪:也許一直以來彣彣都聽得懂,只是之前行動力沒現在靈活, 現在會走路、講一點點話,表達力更好,所以囉∼ 爸比分析:有兩種可能:第一是頓悟,彣彣突然開竅了,瞭解大人的世界, 第二種可能就像你說的,其實她一直都懂... 最近,爸比媽咪討論彣彣的時間多了 因為,發現彣彣真的不一樣囉∼∼ 更可愛了...

飛牛牧場∼動物篇

2010年03月27日
公開
14

昨晚爸比在想要帶小孩去哪裡走走 一早起床上網查資料 選了幾個地方 最後決定去飛牛牧場 寶寶們在車上先睡著 在三義下交流道買麥當勞進去當午餐 上次帶琳琳來覺得路很小很遠 這次邊開車邊聊天 很快就到了呢! 琳琳十一個月的時候第一次去飛牛牧場 三年多後第二次拜訪 這次多了可愛小妹妹 彣彣果然對馬車有興趣 一旁的小狗也很可愛 彣彣把狗嚇跑了 慢慢走步道 放眼望去青山、草皮 一片綠油油的真舒服 第一站先餵兔子 一包地瓜葉10元 裡面有很可愛的誠實商店 自己投錢自己拿 彣彣也搶著餵喔∼ 接著餵黑山羊 仍舊是沒有人的誠實商店 彣彣個子小 一點也不怕 姊妹兩人分配輪流餵羊 然後走道鴨BB大遊行 剛好是鴨子們散步的時間 主持人給我們一些飼料 這裡真是餵動物的好地方 餵好鴨BB馬上就是體驗擠牛奶的時間 媽咪負責排隊 琳琳跟彣彣去看毛茸茸的鵝黃色小鴨 一旁是體驗照顧小動物區 照顧小鴨5分鐘20元 餵小羊喝牛奶100元 可愛動物們變成商品一般 回想以前小時候 院子裡多的是亂跑亂大便的雞鴨∼ 現在想跟動物們接觸 還得付出代價... 琳琳起先說不敢擠 等到要開始的時候 又興致勃勃照著說明練習擠牛奶的手勢 有的大男生表示擠不出來又很多人排隊 便提早出來 沒想到有練習的琳琳 一下就把牛奶擠出來 很有趣呢! 最後餵黑肚綿羊 琳琳吵著要買草來餵 媽咪本來要去買 但是爸比覺得琳琳態度不好不給買 一旁有人掉了一地的草 媽咪檢來給彣彣餵 結果被一個大哥哥一把搶過去... 餵好羊 換我們吃點心

為什麼生氣?

2010年03月25日
公開
49

賓靜蓀 孩子動作慢、愛頂嘴、功課不好…煩不完的事。你搞不清楚為什麼老有一把無名火?總是把小事變大事,親子關係愈來愈差,整個家像壓力鍋。為什麼會這樣? 他們總是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而且從來不主動整理,一定要我恐嚇威脅、大發脾氣,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去整理。」(媽媽,兩個兒子) 「我要出差的前一天,忙得不得了,女兒卻跑來問東問西,還頂嘴,我就給了她一巴掌,那是有生以來我第一次打她……」(媽媽,一個女兒) 每天,很多家庭裡上演著類似的親子衝突戲碼。不論孩子大小、不論為功課、成績或生活常規,父母發現自己總是在生氣,事後卻又懊惱不已:為什麼要為芝麻小事發那麼大的脾氣?而且,換一個悠閒的時刻,孩子同樣的行為可能被允許。 只是下次,到同一個節骨眼,同一件事又讓你氣到爆。你發現,「教」養變成了「叫」養,親子關係變成惡性循環算舊帳。你自認一向愛孩子,根本不想當噴火龍,但就是沒辦法控制。你問自己,到底怎麼了? 情緒衝突變調成家庭暴力 小小的、日常的衝突不好好處理面對,家裡很容易變成「受到情緒污染的垃圾場」。在某些極端個案中,這樣的壞情緒衝突戲碼會變調。家庭暴力的案件逐年增加,其中婚姻暴力比例高達六成,「而且高社經、高教育水準的男性施暴比例越來越高。許多醫生、教授不見得打太太,但會長期使用言語暴力或精神虐待,」台灣板橋地方法院少年保護調查官、同時也是親職專家的盧蘇偉憂心的觀察。 經前症候群則讓媽媽們的情緒隨女性荷爾蒙擺盪。在女性生理期間,荷爾蒙讓人變得敏感、情緒起伏劇烈。儘管研究顯示,只有三∼八%的女性有嚴重經前症候群,然而,媽媽經常性的情緒波動,卻會影響家庭。長庚醫院婦女身心科醫師蕭美君有一個個案,父母都是竹科高階主管,念小學的兒子卻在某幾天特別容易無緣無故被媽媽打,他偷偷把日子記下來。半年下來,清楚發現媽媽就是在經期那幾天,反應特別激烈、沒有耐性。 回到日常生活,面對自己經常性的生氣,爸媽總覺得很罪惡、愧疚。 「好爸爸好媽媽不是聖人,也有情緒,爸媽不是不能生氣,但要知道自己為什麼生氣?」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系教授高淑貞分析。 很多教養衝突表面看來是孩子行為的問題,其實背後反應的是父母本身的壓力和焦慮。 當父母自己累了、著急、趕的時候,耐性就會降低,口氣就不好,就容易對孩子任何一個小動作、小行為發脾氣。 壓力大,找不到出口 更往深層探究,有時候,父母的暴躁,其實是累積了許多日常壓力,找不到出口,而家中沒有反抗力的孩子,就成為最大的出氣筒。 長庚醫院醫師蕭美君觀察,愈來愈多媽媽因情緒困擾,前來求助。面對企業要求一個人做兩個人的工作,面對完美主義的自我要求,許多女性要求自己扮演好生命中的每個角色,卻完全不給自己時間和空間,沒有一分鐘休息。無法、無處紓解的壓力讓好脾氣、好耐性都不見了。教育程度愈高、一路優秀的媽媽,最希望在人前維持完美的形象。「剛開始的情緒失控還可以清理,但後來就亂成一團。 為了面子都在家中解決,孩子被打被罵成為代罪羔羊,」蕭美君觀察。 壓力也影響女性荷爾蒙分泌,擾亂了女性正常的經期。蕭美君分析,更年期的平均年齡提早到四十九歲,四十歲停經算正常,憂鬱症發作高峰期提早為三十八歲,很多女性更是整個亂經,連情緒波動的規律性都找不出來。很多嚴重的個案,都是看到孩子無助惶恐的眼神、聽到童言童語,人際、職業、家庭功能都不對了,才意識到嚴重性。 整個環境給爸爸們的壓力也不小。但是「台灣的男性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學習到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很多人連自己的感覺都抓不到,更不用說去面對了,」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曹淑華表示。很多爸爸覺得男性的情緒要收起來,不能輕易吐露。有問題不能靠別人,要靠自己。不願尋求幫助、自己又無法紓解,壓力鍋效應只能在家裡爆發。 切割自己與孩子的成敗 家中充滿負面情緒的另一個原因,是父母認為孩子的行為、表現不如自己的預期。父母常用「一切都是為你好」當成自己對孩子惡行、責罵的合理藉口。但是這背後反映的是父母強迫孩子複製自己生命經驗的控制欲望。 人在成長過程中形塑出來的價值觀、理想、自我期待,都會影響自己當父母的角色。一般台灣父母最難拋開成績的魔咒。高淑貞分析,如果是重視功課的父母,就無法忍受看到孩子成績不好、或不努力爭取好成績,「因為那是你不熟悉的人生,你期望孩子走的是一個圓滿順利的人生,就是功課好、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但如果孩子的人生不照世俗社會或你的方向,你就會有很多災難式的思考,你就不放心、焦慮。那個焦慮會影響親子互動。」高淑貞點出很多親子衝突背後的一個迷思。 許多父母也不能切割自己與孩子成敗間的關係。「已經給他們最好的,為什麼還這麼不長進?」的抱怨裡,往往反映出父母自己的野心。「很多父母不自覺的想『透過孩子活出一個完美的自己』,當年不敢承受的挑戰,或已享有的榮耀,都希望在孩子身上重生,因為,『培養孩子』比『面對自己』容易多了。」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所長柯志恩在《哪個媽媽不抓狂?》中誠懇反省並提醒。 所以,孩子的問題其實是父母自己的問題。但如果反向思考,把親子關係當成彼此學習成長的歷程,孩子功課低落、不專心、掛在網上、晚歸等都不再是問題,只要處理得好,都是一個互相學習的機會。因為是學習,容許彼此有犯錯空間,親子互動品質就會改善。 要能真正享受美好、健康的親子關係,父母需要從三個面向,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認知。 一、先做自己,再做好爸爸好媽媽 扮演爸媽角色的同時,永遠不要放棄做自己。當你願意為你自己的人生衝刺奮鬥時,對孩子也是一種心靈上的自由,他不用為你感到虧欠、遺憾。不要做完美的爸爸、媽媽,為孩子犧牲全部,「因為沒有人可以在委屈的關係中得到真正的幸福,」高淑貞說。 了解並接納自己的個性、極限、能力、缺憾及不滿足,調整自己的生命優先順序,想清楚自己人生選擇的後果。爸媽要先照顧好自己,才有能量去給予、照顧別人。身心俱疲的狀態決不可能有好心情。每天給自己一點安靜的時間、空間去察覺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情緒是一種訊號,背後有一層更深的語言,去了解那語言,去接納、理解自己的憤怒和焦慮,」馬偕醫院諧談中心諮商心理師曹淑華建議。 如果可以,讓自己帶著笑容出門,帶著笑容回家。回家前,父母要以高度警覺覺知自己的情緒指數(從○到十),如果在五、六以下,就先不要處理任何事,不要去管另一半、孩子,先處理自己。累了就先去泡澡、喝杯花茶,或血糖低,吃點巧克力,讓自己的能量恢復。 二、欣賞取代挑剔、感恩取代抱怨 提醒自己,做親子關係正向循環的起始者。去欣賞接納孩子可以有他獨立的生命經驗,不須複製你的生命經驗,才能開始欣賞孩子跟你不同的地方;而孩子也會在你的欣賞中,找到他的獨特本質。 用感恩的心情去看自己扮演爸媽的角色。因為這個角色,讓你得以享受給予愛、單純做爸媽的快樂和愉悅,因此你是心甘情願、是為自己做的。抱著感恩的心,孩子也因此受惠。 在盧蘇偉家裡,任何服務都是一種榮幸、一種福分,都值得特別感恩和珍惜。做任何家事的那個人,都一定謝謝家人讓他有這個榮幸替他們服務。有一次他演講到很晚,回到家中已經很累,發現太太也已經累得睡著了,但洗衣機裡的衣服還沒有晾上。他難免抱怨的上陽台去晾衣服。晚風襲來,他突然想到,「能夠為親愛的家人服務,實在是很大的榮幸和福氣,這樣的機會也不會太多了,總有一天會是最後一次,就像孩子從小到大接送也不過到高中,大學就不需要了,」他的眼淚就流了下來。盧蘇偉不是教徒,但是他身體力行,用珍惜感恩的心來服侍自己的家人,就會簡單得多、情緒就不容易波動。 三、示範衝突過後關係修補的態度,以及人際智慧的學習 在親子日常衝突裡,重要的不是父母在當下做了什麼,而是事後做了什麼。高淑貞建議,父母在情緒平穩後,可以和孩子分享,為什麼自己那樣在意、生氣?親子相處也是在學習彼此對待的人際智慧。爸媽在生活忙碌時,也可以向孩子強調此時此刻不適合討論事情。孩子在重複的過程中,學習到關照父母的狀態。 最後,高淑貞提醒,除非處理的行為很表面,否則改善親子關係,沒有速成做法。任何專家給的建議,不能期待試一兩次就立即有效,要多給新做法一些時間,給自己多一些耐性。「如果你讓孩子在三年內對你失望,起碼也要給他一年時間重新認識你。你關懷他一次,因他沒有回應,就失望;但你打他十次巴掌,為何一次就要他立刻改呢?」高淑貞反問。 「親子關係是一種難得的緣分,是一輩子對彼此的祝福,是人生挫折時滋養的來源,」高淑貞說,「任何衝突都不要以付出親子關係為代價。」 要當孩子生命中的貴人?還是要當壓力的來源?父母的選擇應該很清楚。但是要堅持這個選擇,就是父母一輩子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