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四兄弟的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別擋在小孩面前逼他,要藏在後面看(上)

2007年09月18日
公開
3

教養三名性格迥異的兒子,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有何法寶?為何培養待人處事小原則比緊盯學業重要? (採訪)鄭呈皇 卡內基(Carnegie)訓練負責人黑幼龍,有三個兒子,三種迥異性格。 老大黑立言,傳統品學兼優乖寶寶,現在是卡內基訓練總經理,接父親位置,問他有沒有父子情結?「我想超越,但不是打敗。」他說。 老二黑立國,曾是「不良兒童」。小時候差點把鄰居的車子弄爆炸、燒掉自家房子,使得社區居民群起到黑幼龍家門口大聲抗議,要求他們搬離,「那時我真的很丟臉。」黑幼龍回憶。這頭「黑羊」(black sheep,意同害群之馬),還一度迷戀摔角,想當摔角選手,卻在三十三歲當上華盛頓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創下該院最年輕副院長紀錄。 老么黑立行,愛冒險。高中畢業後發下宏願要當美國最有名的華裔演員,獨自一人到好萊塢闖蕩一年,從劇場小弟開始,最後只能演跑龍套角色,「美國夢」醒,如今創業成為美國一家專門設計高級嬰兒車、十五人公司的執行長。 八月八日父親節前夕,台北市信義區一棟公寓的挑高一樓,很熱鬧。因為,一年只見上一面的立國、立行,專程從美國回來看黑幼龍。在立言的住所,四人齊聚一堂,首度於媒體前暢談獨特的「黑式教育」與父子關係。 「養成禮貌習慣」、「管小不管大」、「壓制管教衝動」、「公平不偏心」這四個獨門「黑式教育」原則,讓從小壞、考零分的小孩,長大也能有一片天。以下是《商業周刊》專訪黑幼龍父子摘要:

跳級生的背後

2007年09月17日
公開
3

跳級生的背後~陳安儀 昨天應邀去上「今晚哪裡有問題」節目當特別來賓,當集的節目主題是「跳級生」。主角人物是兩個跳級生的家長蔡爸爸與蔡媽媽,我和另外一 位媒體人、還有在建中任教超過三十年的陳美儒老師,則是搭配的來賓。整場錄影,簡直是讓我有「傻眼」的感覺。 蔡爸爸與蔡媽媽本身都是相當高水準的知識份子,蔡爸爸是光武工專電機助教、留美高材生,蔡媽媽本身是家管,師範大學公民教育系畢業。三個孩子 中,老大佩真今年以十六歲的年紀,拿下大學指考第四高分,錄取台大電機系,在就學過程中,她兩度跳級,國小跳一次、國中跳一次。老二也是跳級生。 蔡爸爸、蔡媽媽與大家分享他的「學齡前教育法」。他們說,兩個大的一出生,24小時內就抱回來餵母乳,還未滿月前,她就開始「字卡教學」。蔡媽 媽手繪各式各樣字卡,還有由圓點點組成的「數目圖卡」,從1到99,在每次餵奶前,寶寶哭鬧、最有精神時,在寶寶眼前晃過卡片,告訴寶寶相關的字、數目,然後再餵奶。蔡爸爸說,三歲前的寶寶有大腦有百分之七十的未開發區域,先給予字卡再給予喝奶,就是教導他「學習」跟給予「獎勵」。 接下來,寶寶還未學會走路,家中牆壁就貼滿了數字、九九乘法表,以及國小國語課本裡的課文。家中所有的家具都貼上中英文字卡,隨時隨地不忘教學。 因此,在蔡媽媽的耐心教育下,蔡佩真一歲就已經識得數字及國字,會用手指出正確位置,兩歲會說話時,就已經會背完九九乘法表,三歲已經可以自行閱讀中英文 故事,並在鄰居教導下,學會基礎日文。她中班以前已經把小學一、二年級的課程上完. 於是,她小學二年級就隨著媽媽到師院附小上六年級的數學課,四年級時跳級至五年級。國二下再跳國三下,隨即考上北一女中。 蔡爸爸並分享孩子們生活的點滴,包括喜歡打球、打撲克牌,以及他自創的「十分鐘預習法」及一些聯想記憶術等等。節目結束後,他並送我一張他個 人印製的「學齡前教育」的演講DVD。 我當場只能不停的搖頭讚嘆。我看到的是,一個優秀的媽媽,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兒女的教育上,將所有自我的成就都擺在成就兒女上。但是,我也看到, 蔡家父母將所有的心力放在智育的教育下,三個孩子在優秀課業表現的同時,顯然在人際關係上都有極大的問題。不斷的跳級,導致的是在學校裡的寂寞, 沒有朋友,還有,人生閱歷顯然較同年紀的孩子貧乏。 陳美儒老師對於這樣的教育行徑十分不贊同,在錄影現場就不停的開砲,導致對方有點小尷尬,因此我的角色其實比較像潤滑劑 一般,偶爾開個玩笑,嘲笑自己很懶, 沒有辦法這樣教小孩。不過,私底下,我很認同美儒老師的看法。 美儒老師在建中任教三十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她說了一個故事我覺得很有趣。她說,有一年建中將所有數理資優的孩子集中在一個班上,那年,那個班上考上了六個台大醫科,十幾個台大電機。其中有一個「考壞」了的孩子,考上台北醫學院醫學系,放榜當天人就消失不見,大家嚇壞了,後來陳老師在碧潭橋畔找到了他。 她想說的是,一路順遂、超人一等、資賦優異的孩子,並不見得是快樂的孩子。大家在一味追求學業的資賦優異過程中,不該忽略的是孩子的體能教育、品格教育、 愛情教育、財物教育、人際關係、以及各種各樣生活中的歷練。 最好笑的,是二十年後,陳老師去參加這班同學的喜酒。在喜宴兼同學會上,眼看當年資賦優異、人人稱頌的這一群大男孩,分坐了兩桌,變成醫生、工程師,並為人 夫、 為人父,喜酒的菜一上,大家不約而同,紛紛低頭不停的剝蝦?。其中最優秀的那 一個男生,自顧自的吃蝦,結果被老婆狠狠的踢了一腳之後,也開始低頭幫孩子剝蝦殼! 哈哈!我在一旁,忍不住大笑!陳老師的意思是,「資優又SO WHAT?20年後,他跟一 般頭腦普通的男人,並沒有兩樣!他仍然要在社會上生存,跟家人相處,結婚生 子、養兒育女。」 今天我去上MOMO親子台時,忍不住跟現場兒童心理師分享昨天的錄影經過。他說了一 句話我覺得超棒!他說:「人生的風景有多少?值得我們慢慢享用 。何必急著把它壓 縮著過完?」 沒錯啊!就是這種感覺! 我並不否定蔡爸爸、蔡媽媽的心血,也認為他們全心為兒女的付出非常值得讚美,但 我相信,以他們夫妻倆資質的優秀,即使不在寶寶滿月前就開使用「閃卡」、「字 卡」,奮力的教學,他們的孩子一定也可以順利考上北一女、台大電機!我相信,優 秀的父母培育出的孩子,在學業上絕對不會差到哪裡去!只是或許多用了一、兩年的時光。

"大學生了沒"~窮苦大學生

2007年09月14日
公開
20

前天看了"大學生了沒" 找了三個窮苦大學生 暢談他們省錢妙招 其中一個元智資工系的男生 實在讓我驚艷不已... 這個男孩是羽球校隊 家境不好...想盡辦法省錢 衣服..全部穿校隊球衣...不花一毛錢 食物..便利商店打工..有過期麵包可撿 但陶晶瑩問他:球拍還是要花錢買好點的吧.. 他卻回答:落葉飛花即可傷人.... 哇塞...我看他說出這句話 忍不住打從心底喝采... 一個二十出頭的小男生 竟懂得如此道理 他的球技並非靠花大錢買高級器材 而是不斷苦練.. 他家境不好 不但沒有自卑 反而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 時下很多父母 拼命花錢給孩子學補習..學才藝 殊不知 一個人的競爭力 絕對是錢買不到的 因為小時候苦過所以更能體會那種生活跟感受 可是那個男生說他擁有最多的是媽媽的愛 這句話應該是支撐他過這種苦日子最大的力量來源 另外有一個男生大概日子過的太舒服了 竟然不知道雞絲麵可以吃 還嘲笑說吃起來跟頭髮一樣....無法入口 原來現在的學生是這樣揮霍的=.= 一個月大哥大費用約三四千... 一件一兩萬的外套... 訂做一件十萬的貂毛大衣... 他有幾句話讓我感動。 "我媽媽給我很多愛,讓我覺得我沒輸掉" "我不覺得我窮" "到達神的領域"~~~哈哈哈 將來一定可以看見這個小男生成材的 雖然窮苦,但我想反而可以激發出他的潛能, 光看他那台用了十年的電腦還可以使用, 就覺得他真的蠻了不起的,而且開機兩分鐘就可以搞定了唷~~ 他媽媽應該感到很欣慰,有兩個這麼上進及孝順的孩子, 不但不自卑,不怪媽媽給他困苦的環境,反而還懂得替媽媽分憂解勞, 要媽媽只負責弟弟就行了,他的部份自己想辦法,真的是一個很貼心的孩子,他媽媽真的很有福氣,我相信他以後一定可以完成夢想,成為很優秀及"獨當一面"的工程師。 前面那個女生,我記得她說她省吃儉用存起來的錢,後來是給她媽咪拍寫真集,因為媽媽很辛苦,她也要讓媽媽拍漂亮的寫真集做紀念,自己也當媽了,聽到這個小女生醬說的時候,真的好感動,我替他們的媽媽感到非常的高興,我相信這幾個孩子將來一定會有成就的.......

誰是最可怕的婚姻殺手

2007年09月11日
公開
1

都是「沒時間」惹的禍! 〔 作者:游老老 〕 *誰是最可怕的婚姻殺手 一位經驗豐富的婚姻顧問在他的退休的歡送會上,應邀發表感想。 他要大家猜猜看,今天的婚姻問題中最可怕的殺手是誰? 有人猜是「溝通」,有人說是「個性不合」, 有人覺得應該是「經濟壓力」,甚至有人說可能是「對配偶失望」, 這位充滿了智慧的長者看了看四周的人,慢慢地說出答案: 「這個殺手的名字是『沒時間』先生」。 當一男一女結為夫婦時,他們就進入一個全新的人生階段。 無論在戀愛時,自認是如何了解對方,但是等進到婚姻中, 才明白經營婚姻的挑戰,遠超過他們婚前所能想像的。 現在許多家庭因著經濟需要,夫妻二人都要上班, 等有了孩子更是忙的不可開交,別說有好幾個孩子的家庭了。 接送孩子上學,下課後去補習,學藝。有時週末比週間還忙, 參加各種活動、比賽。 *婚姻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夫妻之間,因著「沒時間」單獨相處,「沒時間」溝通想法, 「沒時間」討論說了一半的問題,甚至「沒時間」表達愛意。 兩人的關係就在這種若有似無,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存在著, 雙方都有「如食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 喝過加了太多水的果汁嗎?說它是果汁,太淡了,不像; 說它不是果汁,又有些甜味。喝下去嘛,既不好喝又撐肚子﹔ 放著不喝,沒多久就發酸壞了。淡而無味的婚姻就像這個處境。 不少婚姻顧問都強調夫婦要學會「溝通」, 並講究溝通的「技巧」,這都沒錯。 不過,依老老來看,「學習如何溝通」遠不如「有時間溝通」來的更急迫。聽過一對夫婦參加了許多婚姻講座與溝通課程,最後還是以離婚收場。 原因無他,因為他們把僅有的時間都用在參加講座上,以為上完課就自動滿足了彼此溝通的需要。 *步步下降的夫妻關係 諸位有沒有經驗,遇到一位多年不見的好友。 相談之下,大為驚訝,兩人的想法、價值觀居然是南轅北轍, 相去甚遠,不再像以往那麼契合了。為什麼? 因為太長沒有見面,太久沒有時間溝通了。 一對只顧著忙工作、忙孩子的夫婦,縱然是生活在一個屋頂下面, 也會像前面說的這兩個老朋友一般,「相見等於沒見」, 「對話卻非溝通」。夫妻關係非但無法「正常化」,反而會降級, 從「夫妻」變成「合夥人」(一起供養小孩), 再變成「室友」(已經各行其事 ), 更糟的還會降成「對手」(彼此看不順眼了)。 *吃一頓 補一年? 有的夫妻打拼一年,等待的就是一年一度的休假, 希望藉著全家外出旅遊,培養夫妻親子關係。 這就有點像一年只打工不吃飯,等攢了錢好好吃它一頓補一補。 行不通的,這種年度出遊有時反而變成全家惹氣的時候。 夫妻在旅館中,午夜夢回時,一肚子委屈, 想不出來為什麼變成這個地步,辛苦打拼到底是為了什麼? 問題出在平時大家都沒有足夠的時間相處, 若是寄望在長假上,效果准會令你失望。 年假的相處固然需要,平時的相處是更為重要。 若要婚姻幸福與長久,夫妻二人就必須學習經常安排「單獨相處」 與「優質溝通」的時間。 老老擊退「沒時間」先生的法寶只有兩個,大家看了以後自己去體會體會。頭一個是「積短成長」,其次就是「無中生有」。 *積短成長 「積短成長」就是學會使用零碎時間。舉例來說明: 1. 晚餐前(庖廚之樂): 下班回來,太太在廚房忙,先生就不要在客廳等吃飯, 看報、看電視(兩個人都累了一天, 為何先生有特權獨享休息?)。 陪著老婆在廚房,一面洗菜、一面切菜、做飯。 這樣每天至少會有三十分鐘到一個小時說話時間。 先生也不會因老婆一人做飯,等太久而餓死(說不定還能學點手藝)。 2. 臨睡前(卸妝之樂): 夫妻二人要協調睡覺時間,通常妻子要卸妝,梳頭,沐浴等等。 先生若能此時陪侍,既能深得妻子之心,又有優質溝通時間。 每天又可以多出十五分鐘到半個小時。 3. 起床後(畫眉之樂): 夫妻二人可能因為上班時間不同,或是遠近不同,起床時間也不同。 但是要盡量調整到一起起床。 在梳洗、上妝、更衣的時間也有十五分鐘或更長。 有人說老婆七點就要出門,他八點半才要出門,怎辦? 簡單,陪老婆起床,一起梳洗,吃早點,送老婆出門。 然後再回來,撥好鬧鐘,再睡一覺。覺沒少睡,溝通任務也達成了。 老老自己親身經歷,經營關係效果極佳。 4. 抓住其他零碎時間: 老老並不是鼓勵夫妻二人成天膩在一塊兒,而是用點腦筋, 注意每天的零碎時間,五分鐘可以談談心,五秒鐘可以送一個吻, 一秒鐘可以隔空送一個微笑,走道上擦肩而過時,來點「肢體接觸」。 總之,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夫妻二人願意為彼此付出,不會恩愛才怪。 現在老老告訴你,夫妻都上班,週末還有活動, 但是「每天」都可以累積一個小時以上的溝通時間,你相信了吧?若還有問題就是「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無中生有 「無中生有」:就是把原來不可能相處的時段,變成可能。 1. 每週一晚: 平常因為有孩子,特別是小一點的孩子(從五六歲到五六年級)需要照料, 每天晚上都會被綁在家裡。 老老以前的做法是與教會中住得近的四、五個家庭(孩子年齡也相仿) 聯合起來。每週四晚上六點半開始到九點半(最晚十點), 輪流送到其中一家去。孩子們都盼著星期四來到,與朋友見面。 所以不用吩咐,都規規矩矩地吃飯,洗澡,穿好衣服,還催著大人快點, 不要遲到。老老頭一次帶磨刀石出去,因為不習慣,在街上開車, 轉了快一個小時,不知道要去哪裡「打發時間」(真是可憐!) 後來每次都能享受,夫妻關係受益很多。 有個附帶規則就是:單獨相處時,不准談孩子,不能談工作, 不能談教會。除了這些,你可能就無話可談了,那就談談「戀愛」吧, 這是夫妻單獨相處的時間,看個電影,吃頓小館,公園坐坐。 婚前去哪裡,就去那裡吧。 2. 出遊一週: 這是由上面一點擴大,在暑假時期( 或春假或長週末)。 可以由這個小「互助會」中的一家照顧兩家的孩子, 讓另一對夫婦外出一週旅遊,然後角色互換。沒聽過孩子反對, 大人也很高興。這個方式對大些能自己照顧自己的孩子比較合適。 3. 雙人司機: 通常是夫妻倆人中的一位負責接送孩子上下學或是去上才藝課。 老老的建議:若另外一人沒重要的事,就可以陪著去。 有時上課時間短,家長要在附近等, 這樣兩個人就又多了一起喝咖啡的的時間。 4. 用用想像力,每一家都會有不同的機會。 大腦是看不見的,若是不用,配偶怎知它的存在呢? *沒時間招待「沒時間」 機會是創造出來的,時間是調控才有的。兩顆誠摯的心,加上採取行動, 就是經營與強化夫妻關係的關鍵。信不信由你, 「沒時間」這位殺手通常都是經過你的「允許」與「容忍」, 大大方方地走進你的家,長時間地進行破壞家庭的惡毒工作。 主權操控在你的手中,只要你願意,不准「沒時間」進入你家門, 不要給他留下任何「見縫插針」的空間,就可以把平淡的婚姻起死回生。

何謂感覺統合

2007年09月11日
公開
14

最近看了momo台的親子節目,才知道感覺統合對小朋友多麼重要,生活中的觸覺刺激一定要夠多,對小朋友的身心才會有好的發展,也能增加其專注力...不一定要花大錢去上這樣的課,在家裡也有很多的遊戲可以幫助小朋友刺激前庭..就不會養出一個齊天大聖出來了..等岳回來,再來實驗一下.. 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李欣怡 什麼是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是一種神經系統正常運作的過程,對來自環境中的感覺訊息作選擇性的吸收,再加以組織、整理,使個體可以適當運用其肢體、情緒與環境互動。例如:寶寶剛開始學走路,一開始相當不穩又常跌倒,但在不斷練習中,寶寶整合視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及一次比一次走得更好的成就感,最後寶寶終於可以自己放手走路。又如:寶寶一開始學拿湯匙時,尚不知該用多少力量來拿湯匙或舀東西,抓湯匙的動作亦相當笨拙,手眼也相當不協調,但經過多次的練習中,寶寶會不斷的修正他的反應,最後它可以適當的運用湯匙舀起不同種類的食物,在這過程中,寶寶結合了視覺、味覺、觸覺、本體覺以及練習過程中的回饋反應,才使他學會如何操作湯匙。所以,感覺統合的發展是從嬰兒、幼兒到學齡的過程中,藉著環境的刺激,內在及外在的需求,引導個體不斷去整合這些刺激,做出適當反應,再藉著這些經驗不斷去修正下一次的反應。一般大約在8~10歲,兒童的感覺統合能力已大致成熟,但終其一生會因感覺的經驗再作一些細部的調整。 小朋友的大腦,在正常狀態下,是一個組織良好的系統。我們雖然無法透視小朋友的大腦,但是,小朋友外顯的行為表現,就是大腦活動的反射。當小朋友表現出來的行為,與一般兒童不太一樣,或是沒有依循著發展程序發展時,我們便可以猜想,小朋友的大腦,是否有組織整合不佳的問題。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理論,可以提供我們在治療上某種程度的幫助。但由於大腦中感覺整合的過程,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而且臨床上,小朋友表現出來的情形,也會不太相同,因此,感覺統合理論也同其他治療性的理論一樣,都有被不斷修正研究的必要。   感覺統合的三大主要系統:   (一)觸覺系統 :是最基本、影響力最大的系統。觸覺是提供我們有關周圍環境的訊息最主要的來源,可以讓小朋友避開或抵抗危險,同時,它對小朋友心理社會化的發展,非常的重要。小朋友經由觸覺,在早期,可以和媽媽建立親密的關係,而在以後,可以幫助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基礎。另外,在手部動作方面,觸覺和區辨覺的建立,可以促進小朋友對物體形狀、大小、重量的認識,是往後認知發展重要的基礎。   (二)前庭系統: 它能使小朋友去感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及身體各種形式的移動及運動。而前庭系統在腦幹部的前庭神經核,能夠經由上行或下行神經通路及腦幹本身的功能,影響其他的感覺系統。它與眼外肌也有密切的關連,所以對於小朋友視覺-動作的協調,也有很大的幫助,而前庭系統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對肌肉張力的影響,使小朋友能發展出正常的肌肉張力(尤其是對抗地心引力的肌肉群)、維持姿勢、產生動作及發展出正確的身體空間概念。此外,它會告訴我們個體在環境中的空間關係,使人在身體與情緒上有安全感,也有助於小朋友的心理發展。   (三)本體感覺: 本體感覺主要是經由肌肉、關節或骨骼等受器而來的訊息,而其對感覺統合最大的功用,是維持肌肉正常的收縮,使關節能夠自由活動,因為動作是促進感覺統合發展最主要的途徑。它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興奮狀態,增加本體感覺的輸入,有助於情緒的正常化,另外,本體感覺會影響個體視覺知覺及 身體空間概念的發展,進而影響個體計畫活動的能力。同時,因為本體覺本身有抑制性作用,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有阻力本體覺活動,使活動量太高的小朋友安靜下來。 何謂感覺統合失調? 大部份的兒童平常遊戲活動中,就能發展出感覺統合的能力,但一部份的兒童無法按照正常的步驟來發展,當感覺統合的過程發生失調時,一些動作、學習、情緒、行為也會發生問題。引起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目前並沒有一個定論,可能的原因包括遺傳、化學因素、生產過缺氧、腦傷、早產、腦膜炎等各種經系統的傷害;自小缺乏刺激或過早給一些訓練,以至於?奪早期該有的感覺運動經驗等,都是可能的原因。 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在行為上會有一些徵兆,以下列出幾種情形供做參考,但是否有感覺統合失調,仍需專業的職能治療師做詳細的評估後才能作判斷。 感覺處理障礙的行為表現 感覺處理障礙的行為表現,有以下數種形式:  逃避感覺刺激的孩童 有些感覺處理障礙孩童對感覺輸入過度反應,他們的神經系統很容易感覺到外界的刺激,有時即使是一般強度的感覺刺激他們都感受很強烈,他們覺得外界的感覺訊息好像「炸彈」一般在轟炸他們,以致他們有抵抗或逃避的反應,這種情況稱為「感覺防禦」(sensory defensiveness)。這些孩童會逃避或想辦法降低外來的感覺訊息,例如避免被碰觸,挑剔衣服的質料。 常見的行為反應有: ●對他人的碰觸回以攻擊行為或退縮 ●害怕運動或爬高,或運動後或爬高後覺得不舒服 ●對新的事物小心翼翼或不願意嘗試 ●在吵雜或繁忙的環境中覺得很不舒服,例如球賽或超市 ●很挑食,或對食物的味道過度敏感 尋求感覺刺激的孩童 有些孩童對感覺刺激反應不足,他們的神經系統似乎對感覺輸入不曾知覺到。以致他們對感覺刺激的需求不曾滿足過,他們不斷的尋求感覺刺激,或尋求較強或較長的感覺經驗,例如動個不停,坐時會搖椅子,站著會在原地跳躍或四處觸摸,喜歡自高處跳下來等。 常見的行為反應有: ●因他們不斷的尋求感覺刺激顯得過動 ●常察覺不到被碰觸或疼痛,或常去碰觸他人,或碰觸得太用力,以致被人誤以為是攻擊行為。 ●從事危險活動,例如爬得很高,或自高處跳下來 ● 喜歡大的聲響,例如電視或收音機開得很大聲 運動技巧問題     有些孩童因為無法適當處理感覺訊息,以致對於計畫和執行新的動作以及形成目標或概念或發展新的動作技巧有困難,這些孩童通常動作笨拙,容易發生意外。  他們常見的問題有: ●精細動作技巧差,例如書寫 ●粗動作技巧差,例如踢球、丟、接球。 ●模仿動作困難,例如玩「請你跟我這樣做」 ●有平衡、順序動作、兩側協調上的困難 ●僅喜歡玩他熟悉的遊戲或活動,例如常將玩具排成一排鮮少有變化 ●僅喜歡靜態活動,例如看電視,讀書,玩電玩。 這些孩童容易受挫折,而且常很固執。有些小孩可能喜歡與比他小的孩童玩或避免玩新的遊戲活動。 *即使你的孩子有以上的幾種狀況,請不要過度緊張,並不一定代表他有這方面的問題,請找職能治療師做進一步諮詢或評估。 何謂感覺統合治療 感覺統合治療是依照孩子的發展與特殊需要所設計的活動,而非教孩子作某一特定的活動或學習某種運動技巧。設計活動時須注意到這是有目標的活動過程,強調孩子的主動參與性或依其需要適當的引導,在活動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孩子對這些活動刺激的適應性反應、神經系統反應,以隨時修正活動。治療需由接受過專業訓練之職能治療師執行,越早治療療效較佳。所以一般坊間有許多未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主張他們是做感覺統合訓練,且不適當的誇大其效果,造成感覺統合這幾個字的濫用,使有些人對這方面的真正療效造成誤解。其實感覺統合理論只是職能治療師在解決孩子問題的一個參考架構,治療一個孩子的問題時,我們還需多方考量其它因素及其它參考架構。所以有些人不適當的誇大,認為只要做感覺統合就可以解決孩子的所有問題,其實是相當錯誤的。  感覺統合建議訓練活動 一、 觸覺活動 用大球或厚棉被在趴姿下滾壓其身體四肢,或坐在搖椅上可使安靜下來。 在鋪地毯或毛毯的斜坡上側翻滾。 手伸入觸覺箱內找尋玩具(觸覺箱內裝各式豆子、米粒、通心粉、玉米粒、種子等)。 玩黏土遊戲,例如將黏土做成各種動物形狀。 玩手指畫(可以顏料、醬糊、砂等當材料)。 全身抹乳液.若孩子有排斥現象,建議他自己擦 二、 前庭覺活動 溜滑梯(坐著溜下或趴著俯衝下來)。 慢速規律性盪鞦韆。 讓小孩坐在大球上,雙手扶住其腰部,幫他做上下彈的動作,或趴在大球上做上下彈。 讓小孩趴在大球上,大人雙手抓住小孩的腿做來回向下俯衝動作。 讓小孩趴在大球上,大人雙手扶住小孩的大腿或腰部,令小孩彎俯撿起地板的球或沙包,再抬起身將球或沙包投到籃子裡。 趴在大球上做活動,如繪圖或拼圖。 雙手抱球高舉過頭,全身似木頭翻滾一段距離. 三、促進兩側統合活動 袋鼠跳或小白兔跳。 船行前進,即長坐在地板上,以手或腳前後移動。 雙腳跳格子 雙手滾大球類(或海灘球) 用粘土以雙手搓湯圓 四、 促進動作計畫能力 大人手腳做出不同姿勢,讓小孩模仿。 大人臉部做不同表情,或口部做出不同表情,令小孩模仿。 大人以積木疊成不同模型,令小孩模仿。 大人做出兩個(可依小朋友能力增加)步驟的動作,令小孩模仿。 五 . 本體覺活動 跳床活或邊在跳床上彈跳,邊投球入籃框 在運動軟墊上袋鼠跳 以雙腳夾布球方式運球比賽 小牛耕田(孩子在地皮上呈狗爬式,大人將小孩的雙腳抬起,令其以雙手走路) 鑽呼拉圈或椅子山洞 以各種方式比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