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恬❤ 緯♂Mam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該學學

2007年05月18日
公開
12

[文章分享] 于美人:穩定自己的情緒,孩子才能穩定的成長 未訂閱 存到筆記本 ◎撰文/人本教育基金會 (本文刊登於4月26日的國語日報) 明快,直率,是許多人對于美人的印象,于美人堅持不打小孩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打完小孩會讓自己的心情不好,所以我不打小孩!」篤定的語氣,反映出體罰從來就不是她的選項,「打小孩?這麼可愛怎麼打的下手?」 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于美人說:「我是成長在50年代的人,我當然也被打過,很多的經驗是,我不覺得我做錯了什麼,只是我沒有照著大人的意思而已,像國中有一次數學沒有考好,我就被老師打了一巴掌,但是,我也沒有因為被打了這一巴掌,數學就開始變好。」于美人認為,大人打小孩,常常是因為小孩沒有遵循大人的意思,表面上看起來,問題出在小孩不願意配合,但我們更應該深究的是,這些「大人的意思」到底合不合理? 工作量這麼龐大,回到家還要陪兩個小孩,難道于美人不會有受不了的時候?「當然會有,」于美人緩緩的說:「像是兩個孩子一直吵、互不相讓的時候。遇到這種情形,我就是耐著性子和他們談,或者,暫時離開現場。」于美人認為,透過說理,孩子感受到問題被認真的看待,也就不會用激烈的爭吵來博取大人的重視,反而可以很快的化解衝突。「當你很清楚選擇不打,你才有可能去想、去試其他的方法,我偶爾也會對孩子大聲,但這就是我的底限,我絕對不會打小孩。記得有一次,我對兒子大聲說話,兒子就跟我說『媽咪,我不喜歡你這樣大聲跟我講話』──這就是他學會解決問題的表現,我們不是希望孩子能夠成為有想法、會表達的人嗎?我們不是希望孩子有心事都願意跟我們說嗎?不打小孩,才有機會讓孩子恣意發展他們的生命。」 于美人能夠這樣把自己的情緒照顧好,得力於她看待孩子成長的角度很特別。她說:「當小孩需要花很多的力氣去跟爸爸媽媽謀合、去試探大人的底限在哪裡、去處理我們在情緒上的互動,小孩自然就沒有時間去思考學會其他的事情,那麼,小孩當然要胡鬧!胡鬧,其實是孩子在釋放求助的訊息,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會引發那些失序的行為,最後,變成大人自己的困境。」 「穩定情緒。」快人快語的于美人,精準扼要的建議所有爸爸媽媽:「穩定自己的

成長之痛

2007年05月17日
公開
8

成長之痛   兒童在生長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肢體的疼痛,而被醫師診斷為「成長痛症候群」。加上「症候群」來描述成長痛,表示它並非單一的疾病,而是一種因為許多不同問題皆可導致其發生的一種表癥。 根據成大醫院骨科的統計,百分之九十的痛發生在下午及晚上,大多在兩側的下肢,對支撐體重的大腿前側肌肉、膝蓋、及小腿後側肌肉特別偏好;痛時很難受,卻不合併發燒,局部沒有紅腫熱痛,平均不會超過兩小時;而且許多的痛在父母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之時,便自動不藥而癒。所有的偏方通通有效,包括安慰劑、維他命C、熱敷、按摩、止痛藥、藥膏布、針灸等。 為什麼會有個別差異呢?!為什麼會發生呢?!其實,這是兒童本身肢體體能,在經過一天的活動之後,所累積的疲勞,如果超過主觀可容忍的程度,在肢體逐漸安靜冷卻下來之時,便會表現出來。這可以解釋其好發的部位及時間,也可以解釋有的經常發生,有的卻如「紅毛刺骨」一樣沒感覺的主因。 所以,當孩童長大成人了,社會化了,所有的活動都運動化了,他分得清運動傷害、運動疲勞、體能升降了,成長痛也就不見了。 然而,並非所有不明原因的痛都是生長痛。最慘痛的例子來自於檢查及警覺的疏忽,使得一些特徵其實不很像成長痛的腫瘤或骨癌痛仍被誤診。因此父母除了將診斷的責任委給醫師,自己也應多付出關心及注意,詳細記錄疼痛發生的時間、長度、位置、頻率、消失原因,及當天的活動程度,提供給醫師參考;如此,才可以正確的推斷,以解除盲目害怕骨癌的恐慌。 不過,成長痛這個名詞在文獻上已出現一百五十年了,但後來被發現並不是個正確的名稱。因為痛不會成長,成長本身也不會痛;成長特別快的青春期發生率並不特別高,同時生長的兒童不一定會發生便是明証。但為什麼這個名稱仍然沿用至今呢?!最重要的,它發生在成長的兒童,而且這個名詞很容易被父母所接受及了解。這樣的診斷,倒底算是一個專業的醫學名詞呢?還是一個代名詞?這算不算是以訛傳訛呢?或者是一種俗稱的「創造性的模糊」?而醫學與人生上又各有多少是這種情形呢?

7招讓小朋友愛喝水

2007年05月16日
公開
40

7招讓小朋友愛喝水 你家小孩是不是只喝可樂、奶茶、汽水?小心這些加工飲料吃掉他的健康。 文�梁嫣純 「我不喜歡喝沒有味道的水!」國小三年級的偉杰向大人宣告,爸媽擔心他水喝太少對身體不好,只好放任他把飲料當開水喝。 像偉杰一樣的孩子並不少,在一所國小的家長會中,老師反應有些孩子在學校只喝包裝飲料不喝開水,不料有位家長的回應是:「喝飲料解渴很正常啊!」 對於多數的孩子來說,平淡無味的白開水,怎能跟甜蜜爽口的汽水、可樂、包裝果汁、珍珠奶茶……相比,糟糕的是,有些父母也抗拒不了飲料的誘惑。 殊不知市售的飲料熱量高、營養少、還添加了人工的化學物質(香料、色素、防腐劑等),不僅影響孩童的發育,還會危害健康。 加工飲料不能取代白開水 水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物質,從頭到腳、包括皮膚在內的所有器官,正常運作都少不了水。 美國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飲用一杯含糖飲料的小孩,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增加1.6倍之多。 而且含糖飲料的熱量高,許多研究證實,長期攝取高熱量、低營養價值的食物,可能造成肥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醫學博士貝曼格利還強調,發育中的孩子若以含糖或化學物質飲料取代白開水,不僅有礙生長和發育,還可能引發氣喘、過敏等疾病。 若你的孩子常喝可樂、汽水等含有磷酸鹽飲料,則小心喝多了會影響鈣質的吸收,侵蝕孩子的骨本。 從小就喝白開水 培養孩子的飲食習慣,必須從小開始,就像種樹一樣,一開始用心扎穩樹根,才耐得住往後日子的風風雨雨。 台大醫院營養師翁慧玲認為學齡前的家庭教育很重要,從小就該培養孩子喝白開水的習慣。如果孩子從小習慣喝糖水,長大後才要他回歸自然喝白開水,就像由奢入儉一樣難。 翁慧玲有兩個女兒,她跟大部份的家長一樣,也會面臨孩子吵著要喝飲料。她的做法是,從嬰兒時期開始就不主動提供糖水,女兒們自然不會要求。直到大女兒上幼稚園才「破功」,有一天她放學後突然吵著要帶蜂蜜水,因為很多同學都有。 「蜂蜜水太甜了不健康,喝多了會變成大胖子,」隔天翁慧玲還是堅持女兒要帶白開水,結果她連一口都沒喝。於是她藉機教育女兒飲食與健康的重要性,並約定一個星期可以帶1∼2次蜂蜜水,但平常還是要喝白開水。現在翁慧玲的大女兒已經就讀國小四年級,早就度過了對蜂蜜水的好奇心,現在每天上學都帶白開水。 翁慧玲根據營養師的專業及個人經驗,提供家長們幾點建議: 不主動提供 建議家長不要買、也不要在家裡貯放飲料,讓孩子渴了就只能喝開水。就算偶爾讓孩子解解饞,也當場就喝完,不要買個半打一箱的,讓孩子打開冰箱就有。 不必過度焦慮 當孩子吵著非飲料不喝時,翁慧玲建議家長別因為擔心他的水份攝取不足而妥協。「一個『怕』字,家長會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她提醒除非孩子出現脫水的現象(活動力不好、皮膚乾燥、嘴唇乾裂等),否則家長不必太焦慮,況且用飲料代替白開水不見得對健康比較好。 家長的立場堅定且一致 覺得是對的事,就要堅持立場,而且所有家長必須溝通好,千萬不要發生「跟媽媽要不到,跟爸爸要就有」的「漏洞」。 翁慧玲的大女兒有陣子一直吵著要喝奶茶、咖啡,但是不論是跟媽媽或爸爸要求得到的答案都一樣,她就漸漸調整自己的行為,不再吵了。 翁慧玲提醒家長「要耐得住吵」,因為孩子的「拗」是一時的,養成好習慣可以受用一輩子。而且她也發現,孩子在拗的時候,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也許就忘了。 就像有一次她去接女兒下課,女兒說想吃炸雞,翁慧玲答應如果路上遇到賣炸雞的就停下來買。結果回到家女兒才想到「炸雞呢?」「因為路上沒有遇到,所以就沒買啊!」女兒也只好接受了。 讓孩子知道「為什麼不」 翁慧玲提醒家長在拒絕孩子的同時,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否則孩子可能會認為「不是不能喝,是你不讓我喝」。 有時候一味地拒絕,也許會得到反效果,遇到這種情況翁慧玲會跟女兒們約好「一個星期有一天可以帶蜂蜜水」、或「每個星期六可以吃炸雞」,幫孩子解饞,也滿足她們的好奇心。 但是一定要幫孩子建立「偶爾喝飲料可以,但平常要喝沒有味道的水才是正常」的觀念及習慣。 身教重於言教 自己喝著可樂卻要孩子多喝水,沒有說服力,孩子也會覺得不公平。 「其實孩子沒有那麼難教,你平常給他什麼,他就是什麼,」翁慧玲提醒家長,平常除了教導孩子健康的飲食觀念外,自己也要過得健康。 孩子是看著父母長大的,他看到爸媽口渴了就倒杯水來喝,自然就學著喝水;如果他看到爸媽經常到冰箱找飲料喝,就算當面不敢,背地裡也可能偷偷暢飲。 化被動為主動 想辦法讓孩子喝水,但要給得自然,不要刻意,因為有些孩子看透大人的用意,會故意唱反調。翁慧玲營養師提供幾個方法: .在孩子活動的地方準備一瓶水,觀察他喝了多少,如果喝得太少,再提醒他但不要強迫。 .非正餐的時間,當孩子渴了或餓了向你要東西吃時,請他們先喝水再說。 .經常在孩子的面前喝水,用行為來教育他們多喝水是生活中很自然且必要的事。 妙方引誘多喝水 可以在開水中加入檸檬片、蘋果切片,讓水看起來很漂亮,而且有淡淡的水果味,增加孩子喝水的樂趣。 翁慧玲營養師強調,父母的觀念及身教很重要,她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被教育正確的飲食習慣,「你給他什麼環境,他就會照著走。」 (轉載自PChome ePaper 電子報)

老公的壓力

2007年05月10日
公開
9

見過老公的人都知道他是個很快就跟人熟的人 跟他的職業及個性有關我認為就是口無遮攔啦 因此他常說ㄧ些口語就是我們不希望小孩學的話 可是呢因為我們有共同要求過姿妤 不希望不雅的話她學起來或講出來 因此姿妤的心中也漸漸形成一把尺了 最近老公只要ㄧ講話就會被姿妤糾正 老公的口語如:哇靠.ㄟ.靠腰.或說人家胖 ㄧ講出來姿妤就會義正嚴詞的說:爸比∼不可以說不好聽的話喔 爸比∼不可以說人家胖喔這樣人家會傷心ㄝ 嗯∼爸比∼你又說不好聽的話了(好像法官ㄧ樣) 常常一整晚只要老公忘情的發表言論就會被姿妤用以上話給堵住 常看老公就咬著唇說對不起爸比忘記了 對不起爸比又忘記了~對不起爸比又又又忘記了 老公就笑說現在都換被女兒糾正了不過我看他明明爽的很 還得意的說姿妤愛說話就是遺傳到他ㄚ得意的呢 突然想到姿妤小時候整天都是跟公婆相處 公公也是超直的人什麼都講最常說"靠腰" 姿妤那時還小就很愛學但我都叫她不要學那是不好聽的話 可是耳儒目染之下還是很難 尤其之前有一個報導說難聽的話孩子學最快這是真的  姿妤常不經意的會溜出口:靠∼ 我就喝斥妳剛才說什麼 她就回我:靠∼邊走靠這邊走啦 我真的傻眼反應那麼快喔 這點很像她爸很皮∼ 再來說老公我娘家的父母其實是很嚴謹的人 像我媽不愛人家講上面老公常講的話 像么壽或是死這種話覺得不吉利 我們家的小孩都被訓誡不能講這類的話尤其是過年 可是我這老公有一次在大過年陪我回娘家時 竟然當我媽的面說:夭壽喔∼ 我媽就在旁邊臉一陣青一陣白的又不能講什麼 我後來抓到機會就訓誡老公ㄧ番他還一臉無辜 像嚇死人(台語)不能講所以我媽都敎我們講嚇倒人(台語) 我ㄧ直以為大家都這樣講 因為娘家在中壢都是客家人我也很少講台語 我第一次講嚇倒人(台語)的時候是在大姑面前講 她都快笑岔氣了因為她第一次聽到 問過大家大家都說在台北第一次聽過這樣的ㄧ句話 還被取笑ㄧ番=="

地球就是那麼小

2007年05月10日
公開
8

突發性的決定這個禮拜要回娘家 因此倉促的訂蛋糕.訂餐廳 可是常去及想去的餐廳都訂不到了 上網查資料後想去楊梅的餐廳訂位 訂位時是ㄧ位先生接的請我留全名 我還說一定要全名嗎第一次遇到 他說是的我只好說:魏** 他ㄧ聽愣了ㄧ下說:我有ㄧ位國中同學也叫這個名字ㄝ 我就說你不會是:許**吧 他就說是ㄚ妳怎麼知道 我說因為你一直在餐飲業ㄚ(我真的沒朋友待在餐飲業的) 他就說真的是妳喔我就想妳的名字醬特別怎麼可能會有人跟妳同名同姓 然後又說都是聽**提起妳 就是祥城媽啦 說起來也很巧這位我國中同學是雙胞胎還有ㄧ位哥哥 也是同ㄧ所國中但不同班我也認識還有另ㄧ位姓吳的同學 3人畢業後就轉往餐飲業而且除了2兄弟 那位姓吳的同學是自己去那家餐廳上班因此3人在那就相遇啦 而祥城媽跟祥城爸也是在那家餐廳相遇相戀 還跟我那兩個同班同學加哥哥成為好朋友 幾年後祥城媽轉往百貨業遇上了當年的我 我跟祥城媽也成為好朋友 某年某日不知怎麼的總之我忘了 就是竟然無意見發現我跟祥城媽的好朋友那3位竟然是國中同學 還都認識真的覺得地球好小ㄛ 多年來都是透過祥城媽才會知道這3位同學的近況 既然遇到了國中同學當然要打折嘍是吧ㄏㄏ 上回祥城媽遇到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就是同姓但名字顛倒的女子掉了皮夾 那位女子我想我也認識透過祥城媽描述的事件 我想那也是我多年不見的朋友而她在前ㄧ年 也是偶然的跟我媽相遇總之地球真的粉小呢

姿妤老師來電

2007年05月09日
公開
9

今天姿妤的導師晚上9點時打了電話來聊 關於姿妤在學校的狀況 還詢問禮拜五要去大醫院拔"多生牙"請假的事 老師說姿妤適應的很OK 在學校也會睡午覺雖然會翻來翻去ㄧ段時間的 但還是會入睡只是睡的時間會比較短 飲食方面老師說姿妤不太會挑食食慾也不錯 不過今天英文老師很訝異的問導師說:Maggie(姿妤) 今天怎麼話那麼多?因為上禮拜上課時環境還不熟當然收斂點囉 老師就說聽Maggie的媽媽說:Maggie本來就很愛講話 從起床講到晚上睡覺才會閉上嘴巴 老師ㄧ直強調英文老師的不可置信哈哈︿︿ 再來就說因為姿妤在前ㄧ所學校從沒寫過字所以寫字的部份比較弱 這點就要再加強 然後就很誇獎姿妤說她很會做人際關係很貼心 常會藉由幫忙來討人喜歡很聰明 我就說我不知道原來姿妤心機還蠻深的   我也反映了一些姿妤的ㄧ些行為 以前常吃飯吃很快想跟同學比賽看誰快 要午睡時就鬧肚子疼 前ㄧ任老師常叫我們把她帶去看醫生 掛了幾次急診後來就直接把她帶回家過一會兒就好了 老師就說這個禮拜來她有感覺姿妤吃飯有比起上禮拜快些 這點她會注意 還說其實姿妤也蠻乖的自己很懂得守原則 例如像發零食或是水果甜食等 她過敏不能吃巧克力或咳嗽不能吃水果姿妤其實很想吃 但她也會提醒老師她不能吃因為老師有時一忙或疏忽掉 老師覺得以小朋友來說是很難得的行為 就ㄧ直說她很OK啦心裡還蠻高興的 姿妤的適應能力我們不需擔心 而這位老師也能發掘姿妤的優點感到很欣慰 當然還有提到一些愛講話.沒耐心的缺點啦 但老師都有適時的在引導姿妤喔  

帶姿妤去拔牙

2007年05月08日
公開
29

這2天想要帶姿妤去別家牙科看都不順利 都得事先預約不然就得現場等但要等多久不知道 昨晚老公在幫姿妤刷牙時發現新的牙已經冒出頭來啦 可是卻感覺歪歪的不在該長的位置上 我倆決定還是別拖延了 今天姿妤下課就帶她去上回那家牙科看 這家不用等雖然口頭上也是叫你預約 但我4點多到時都沒人因此就趕快衝進去了 ㄧ進去後面就來2個蠻幸運的 醫生ㄧ看也覺得很怪就先照X光 想想這1~2年來姿妤不曉得照過幾次X光了應該也有10次了吧 在馬偕就照好幾次了肺部.腸胃.另一家牙科也照過一次 真希望可以少照一點ㄚ 照完看完片子醫生說姿妤竟然有"多生牙" 這顆搖搖欲墬的乳牙可以先拔掉 但裡面"多生牙"的問題就要到大醫院解決了 雖然心中很訝異但緊接著 醫生就準備把姿妤這顆搖好ㄧ陣子的牙給拔下來了 用ㄧ瓶像定型液的東西噴姿妤的牙齒姿妤不曉得是會痛嗎 就邊挣扎邊叫我就趕緊握住姿妤的手教她不要緊張 醫生等一會兒才說那是麻藥 (我才知道是之前看bbh的媽媽在聊的麻藥.小朋友比較不會排斥) 等藥效發作後醫生動作很快就幫姿妤拔下來了姿妤唉了一下 之後就用棉花叫姿妤咬20分鐘止血才能拿下來 後來我問姿妤噴麻藥時會痛嗎姿妤說不會啦 那我說妳怎麼一直叫姿妤就笑笑我再問拔牙呢 姿妤說有一點痛不過想想姿妤還真勇敢呢 晚上下班回家後姿妤才提醒我那顆乳牙忘了帶回家了 因為我之前說過那顆牙要給姿妤留做紀念 後來趕緊打電話去牙科詢問幸好還留著 明天早上繞過去拿吧

帶姿妤.ㄉㄉ回診

2007年05月05日
公開
26

覺得2個孩子吃了診所的藥都沒改善 我一直覺得ㄉㄉ有些異常我很怕有什麼病症診所醫師疏忽了 這4~5天來ㄉㄉ異常的黏婆婆精神不佳鼻塞的聲音沒減少 也沒流出來雖然婆婆說沒有異常但我心裡總覺得怪 所以又決定帶去找陳醫師 因為之前姿妤的夜咳也是這位醫生控制下來的 這位醫師用藥也是很小心謹慎且會詳細解釋 也願意傾聽我的問題並仔細解答我蠻欣賞的 去的時候下著不停的雨停車場又很遠 只好暫停在門口老公抱著ㄉㄉ到B1的診間(因為我不能抱ㄉㄉ) 還沒到我們的號碼老公只好不停的上下樓梯很怕車被托吊 又怕號碼到我們時我無法抱ㄉㄉ給醫生看診 終於到我們了決定讓ㄉㄉ先看這樣老公可以先抱ㄉㄉ回車上 醫生看完說ㄉㄉ是因為鼻涕塞住了流不出來簡單的說就是鼻翼肉擋住了 一段時間後流向了耳朵現在漸漸形成中耳炎了 他不會說所以用哭鬧來表達 先開一個禮拜的藥來吃看能不能改善 至於姿妤醫師說是過敏+感冒我就說鼻塞也很嚴重一直不會好 醫師也說是鼻翼的關係而2個孩子也都是鼻子過敏發炎引起的鼻翼腫大 醫師說長大應該會慢慢改善目前可以先不管它 也順便問醫師姿妤牙齒的問題醫師說很像是牙齦的問題 像是牙周病牙齦緊縮脫牙我問可能是刷牙太用力引起的嗎 醫師說也有可能我說是否缺少營養鈣片.維他命的攝取 醫師說她覺得很像所以也建議我要增加添加物 也拿一個禮拜的藥現在只希望2個孩子吃了藥能趕快好起來ㄚ 在車上我就跟老公說你看真的有問題(指ㄉㄉ) 老公就說對啦對孩子妳觀察比較細不過工作妳就沒我用心啦 對啦工作我常"凸槌"這我倒承認只能說互補囉

維他命種類

2007年05月05日
公開
45

[大蒜] 建議多攝取維他命種類 .約在西元前1550年,埃及的古時典籍中記載了用大蒜調理的二十二種療方食譜,書中說到大蒜可治多種不適之病,遍及咬傷、心臟病及腫瘤。 .希臘人、羅馬人及維京人在過去都留下用大蒜來預防及治療各種疾病的例證。 .大蒜已被沿用數千年,而現代的科學研究也認為大蒜是一種具重要健康價值的藥用作物。 .完整的生大蒜細胞含有。alliin(一種胺基酸)及alliinase(一種酵素)。當大蒜被切碎或搗碎時alliin及alliinase便立刻互相作用產生一種刺鼻物質──allicin。Allicin能殺滅包括細菌在內的各種細胞。 .傳統中醫所開方會用浸在醋裡二、三年的蒜頭(瓣)以助治療多種身體不適。而今,冷性的老蒜亦具異曲同之妙。 說明 目前用於治療用途 .文獻指出,每日攝取約1000毫克的大蒜即具治療幼纂A低於此劑量則能維持一性良好的健康,但難以治病。 .膽固醇 - 老的大蒜能降低總膽固醇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之膽固醇值(HDL即好的膽固醇)。 .抵制或對抗自由基及氧化作用 - 生的大蒜是一種氧化劑而非抗氧化劑。但是,大蒜經冷性儲存步驟即可轉變成一強而有力的抗氧化劑。 .大蒜之抗感染弁?- 大蒜之硫化物可抗徽菌及抗細菌,所以它能用來有效改善很健康問題,如:一般性感冒及流行性感冒。 .大蒜促進身體免疫(自然噬菌)細胞弁遄A並可提升其他方面之免疫弁遄C .大蒜之硫化物可保護身體不受自由基之侵害(因自由基絕大部份均有害於健康)。 .念珠菌 - 大蒜能加速身體驅除白色念珠菌細胞的速度(白色念珠菌是一種真菌類,它會過度孳生於消化道中,而造成消化道不適、脹氣、鵝口瘡等)。 .呼吸方面問題 - 大蒜適用於卡他(catanahl,黏膜炎症)、呼吸道或氣管方面等病況。 -------------------------------------------- [鎂] 建議多攝取維他命種類 .鎂是人體繼鈣與磷後含量最豐富的礦物質。 .人體內的鎂約70﹪存在於骨骼。 .鎂對於能量釋放不可或缺。 .鎂是製造DNA所需。 .肌肉及神經需要鎂以維持正常弁遄C .鎂在血糖轉變成能量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人體內釵h生化反應,例如:新陳代謝、核酸及蛋白質的合成,都需要鎂的參與。 說明 .以生物角度來看,鎂幾乎與各方面都軋上一腳,這表示鎂的缺乏 會波及身體各種弁遄C .鎂對生長很重要。 .鎂可防止骨骼鈣化。 .鎂被用來保持身體細胞及組織的健康。鎂能保持荷爾蒙正常運作。 .鎂被認為對心臟具保護作用。 .鎂對神經衝動具必要性。 缺乏症狀 .神經系統會受影響,引起激躁不安、緊張與壓力。 .肌肉震顫及絞痛。 .經常性刺痛。 .心律不整、心悸。 .低血糖、虛弱、疲倦、神經過敏、手腳顫抖。 攝取建議 目前衛生署並未提供數據,以安全劑量估算建議每天攝取量:兒童及青春期:250mg,成年男性:350mg,成年女性:300mg,孕婦及授乳婦女:450mg。 食物來源 烤花生�180 全麥麵包�76 起士、乳酪�25 白(肉)魚�23 雞肉�21 燉牛肉�18 馬鈴薯�17 橘子�13 蛋�12 牛乳�10 深綠色蔬菜中多含鎂。 哪些人需多攝取 .有經前症候群的婦女。 .酗酒者。 .服利尿劑者。 目前用於治療用途 .治療經症候群。 .減輕活動性過度的現象。 .研究指出心絞患者服食鎂補充劑而獲益。 -------------------------------------------- [菸鹼酸B3] 建議多攝取維他命種類 .菸鹼酸是少數存於食物中呈相對穩定的維生素,即使經過烹調及儲存也不會大量流失,人體也可自行合成菸鹼酸,是透過主要氨基酸之一的腎氨基酸(tryptophan)。 .是維生素B群中人體需要量最多的一種。但人體內若缺乏維生素B1、B2及B6時將無法製造菸鹼酸。 .菸鹼酸以二種型態出現,即酸(nicotic acid)及醯胺(nicotin amide),但這兩者皆與尼古丁(nicotine)無關。 .菸鹼酸又被叫做「PP」,因為它可預防一種缺乏菸鹼酸所致之病症:糙皮病(pellagra),其症狀有:腹瀉、皮膚炎及失智。 .菸鹼酸與其他B群成員一般皆屬水溶性。 .菸鹼酸除可自食物中獲得外,身體亦可利用一種叫色胺酸(tryptophan)的物質,以六個分子製成一分子的菸鹼酸,惟製造效率極差(約60比1)。 說明 .酸態菸鹼酸對於神經系統及循環佔有既定的角色弁遄C .菸鹼酸不但可維持生化系統健康,也是性荷爾蒙合成不可缺少的物質。 .醯胺態菸鹼酸能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等以供部份能量之需。 缺乏症狀 .唇部乾裂、額頭紅腫、頭暈、眩暈 .噁心、嘔吐、癩皮病、嚴重者腦部受損影響智力。 .腹瀉、皮膚炎、 皮膚發紅疹及失智(糙皮病)。 .精神緊張、躁動不安。 攝取建議 衛生署1993 年建議,每天攝取量:0-12月:4mg-6mg,1歲到9歲:8mg-13mg,10歲到54歲(男):14mg-22mg,10歲到54歲(女):12mg-17mg,55歲以上(男):12mg-17mg,55歲以上(女):11mg-14mg,懷孕二、三期:增加2mg,哺乳期:增加3mg。 食物來源 動物肝臟、瘦肉、豬肉片、魚、蛋、牛奶、起士、乳酪、雞肉、燉牛肉、鱷梨、無花果、芝麻、綠豆、花生、即溶咖啡、全麥製品、小麥胚芽、糙米、胚芽米、啤酒酵母、酵母菌、香菇、紫菜、冷凍豆 。 *全麥麵包中之菸鹼酸是身體不能利用的,而菸鹼酸當量之值是僅來自其中的色胺酸。 哪些人需多攝取 .精神分裂者。 .酗酒者。 目前用於治療用途 .菸鹼酸能增進關節炎患者之活動性(譯注:此點仍須保留)。 .酗酒者(酒精中毒者)與精分裂者有類似的心智困擾。 .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大量菸鹼酸能降低三酸甘油脂。 ------------------------------------------ [泛酸B5] 建議多攝取維他命種類 .1939 年時首度於米的外殼層被分離出。 ..它的名來自希臘文「panthos」,意指「每處」。泛酸廣泛存於身體紅織及植物中的各部位,所以缺乏的問題不須考慮。 .泛酸屬水溶性維生素B群的一種,可幫助細胞形成,維持正常生長及中樞神經系統運作,體內不易留存,所以必需每天規律攝取。 說明 .泛酸是脂肪及糖類轉換成能量不可或缺的物質。它廣泛存於多種食物中,泛酸具有製造抗體的弁遄A可以幫助抵抗傳染病,另外在維護頭髮、皮膚及血液健康方面亦扮演重要角色。 .泛酸在從在食物釋能的過程中佔重要角色。這是因為泛酸是輔脢A的一部份,而輔脢A是能量釋放之關鍵。 .泛酸可用來製造及更新我們身體的組織。 .泛酸對於抗體的製造很重要(抗體為免疫系統之一部份)。 缺乏症狀 .低血糖症 .血液及皮膚異常 .疲累。 .憂鬱、失眠。 .食慾喪失、消化不良、易患十二指腸潰瘍。 .絞痛。 攝取建議 目前衛生署並未提供數據,以安全劑量估算建議每天攝取量:0-12月:2mg-3mg,1歲到9歲:3mg-5mg,10歲以上:4mg-7mg,懷孕期:5mg-9mg,哺乳期:5mg-9mg。 食物來源 動物肝臟、 豬肝、腎臟、肉類、魚、綠色蔬菜、小麥、龍蝦、胚芽米、糙米、麩皮、米糠、玉米、豌豆、全麥食品、花生、核果類、酵母、酵母菌、 堅果類、蛋。 哪些人需多攝取 .酗酒、吸菸者。 .服避孕藥丸之婦女。 .孕婦。 目前用於治療用途 .緩和噁心。 .緩和婦女經前症候群。 .治療「燒灼腳」症候群。 .一些皮膚疾病。 --------------------------------------------- [卵磷脂] 建議多攝取維他命種類 .卵磷脂由肝臟製造,亦存在於蛋黃內。在1850年時開始被分離定名。 .卵磷脂為很多食物中之常見成分,可以水合成來結合油。 .卵磷脂以預防及治療心臟病而著名,它有助於達成苗條之努力。 .卵磷脂是脂肪及必需脂肪酸之綜合體,但它主要成分是脂肪,並含有磷及膽鹼。 說明 .研究顯示:藉由將血中膽固醇及脂質降低至正常狀態,可改善動脈硬化的現象。.飲食中規律地攝取大豆磷脂能降低膽固醇。卵磷脂與膽固醇可以平衡狀態共存,但卵磷脂可控制住膽固醇。.卵磷脂為一乳化劑,可崩解油脂。大分子的脂肪會被當成濃稠血小板聚集之停駐處所,繼以降低血液循環,最後導致血液凝固。.多數針對冠狀心臟病患者的研究指出:血中卵磷脂含量低時便會血液凝固、血管受阻塞的風險。 .在我們所認識的人中,總有人大吃大喝卻不胖,而有的人似乎只是吃菜葉子就會體重徒增!其理由是藏於背後身體的新陳代謝問題所致,大豆卵磷脂即能防止脂肪囤積,並可崩解脂肪成較小分子以利代謝之方便及完整,即卵磷脂預防脂肪之製造。 目前用於治療用途 .膽結石──卵磷脂能增進膽汁溶解膽固醇的能力。每天最少2g的卵磷脂,有助膽結石病人偏低的磷脂對膽固醇比率達正常化。.老年失智(癡呆)──用卵磷脂來治療老年失智症尚有釵h爭議。然而,在1985年的一項試驗指出,高劑量的卵磷脂對一少部份阿滋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一種失智症)患者有益;卵磷脂可改善其定向感、學習能力及記憶力。 .多發性硬化症──有證據顯示,多發性化症患者之神經髓鞘質中之卵磷脂已被出空,卵磷脂或膽鹹能減緩經覆膜的惡化。 -------------------------------------------- [鋅] 建議多攝取維他命種類 .鋅是維護正常性腺機能、治療生殖障礙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是所 有生殖器官成長的重要物質。 .鋅是微量礦物質,在成人體內僅有2∼3g。 .鋅居80種以上酵素的一份,也就是說,它比其他微量礦物質還具 生理弁遄C .鋅參與釵h酵素的活性,幾乎在所有核酸及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的 酵素作用都有參與。 說明 .鋅可使指甲、皮膚及毛髮健康。 .鋅可維護兩性之生殖器官。 .對男性來說,鋅更在強精助性上扮演重要角色 缺乏症狀 .指甲上呈白斑。 .缺乏鋅會有粉刺、濕疹及乾癬等。 .免疫弁鉥謏C──易受周遭的感染源侵略。 .動物實驗發現:缺乏鋅的動物產生睪丸酮激素的能力會受影響。 攝取建議 目前衛生署並未提供數據,但平均每人每天平均攝取12mg-15mg即可。若依體重決定,攝取量則宜每天攝取0.2mg/kg-0.3mg/kg。 食物來源 起士、乳酪�4.0 燉牛肉�3.8 全麥麵包�1.8 蛋�1.5 雞肉�1.1 白麵包�0.6 牛乳�0.4 白(肉)魚�0.4 馬鈴薯(較老的)�0.3 哪些人需多攝取 .孕婦──因為胎兒賴鋅以供育之需。 .素食者-因與蔬菜結合的鋅並不被人體吸收。 目前用於治療用途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補充鋅後可見改善,因為鋅和必需的脂肪酸是 相互連結的。 .可治療或預防攝護腺問題。 .可減輕青春期得粉刺的情形。 .感冒患者併服鋅與維他命C可強化免疫系統,藉以迅速制伏感染。 ------------------------------------------ [錳] 建議多攝取維他命種類 .錳屬於微量礦物質,身體不能自製,而需食物及飲料中獲得。 .人體中的錳含量約10mg,主要儲存在肝及腎中,其次是血液 .錳經加工之後會流失86﹪的錳。 .糖經加工後,會流失89﹪的錳。 .幾乎有一半的英國人是藉喝茶以補充錳。 說明 .錳能促使我們的骨骼發育正常並保持健康。 .錳存於女性的性荷爾蒙中。 .健康的神經系統需要錳。 .錳可消除疲勞、增進記憶力、緩和神經過敏及煩躁不安、預防骨 質疏鬆症。 缺乏症狀 .很少發現患錳缺乏症,缺錳時可引起運動失調症。 .動物若缺乏錳則會引起生殖問題、生長不良及後代畸型等。 攝取建議 目前衛生署並未提供數據,以安全劑量估算建議每天攝取量:2mg-5mg。 食物來源 全麥麵包�4.3 麥胚�4.2 梨(熱帶梨)�4.2 栗子�3.7 榛果�3.5 豆類�2.0 杏仁�1.9 茶(一杯)�1.5 椰子�1.3 鳳梨�1.1 李子�1.0 萵苣�0.7 香蕉�0.6 甜菜根�0.6 水田芥�0.5 胡蘿蔔�0.25 哪些人需多攝取 .不喝茶的人。 目前用於治療用途 ----------------------------------------------- [人參] 建議多攝取維他命種類 .人參是東西方古今中外著名的壯陽食品。 .在東方釵h國家裡,人參常被用來入藥,且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 .人參有兩類:一是被視做真正人參的panax(全治療之意);一是與panax具相同效果,但在植物學分類上不同的eleutheroccus參(或稱西伯利亞參)。 .俄國科學家用人參試驗在校稿員身上,校稿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準確性及速度。服用人參之校稿員與未服者之差異為:前者之速度比後者快20﹪,其犯錯的機率也少了51﹪之多。 .瑞典大學生表示服用人參後,其考試成績較佳;而瑞典的護士也表示由白班調到夜班時,若服用人參則可減輕情緒不穩、失眠及警覺性下降等問題。 說明 .服用人參對身體健康的好處有:增進精力、精神易集中、可抗拒壓力、較不易生病或疲憊,且可抗放射線。 .人參可刺激神經系統,加速反射之速率與準確性。 .經測試證實,人參可增進學習上的記憶存留。 .人參,特別是西伯利亞參,有別於其他像咖啡因之類的刺激物,因為它不會引起神經過敏、刺激過度及接下來的虛脫等副作用。 .人參可矯正及阻斷酒精及鎮抑藥物之效應,且它具有安定效果,所以它常用來緩解壓力。 目前用於治療用途 .一個為期數月的大型研究顯示,六名俄國汽車工人使用人參後,健康得以改善。 .日本科學家研究發現:人參可強化免疫系統。 .人參對糖尿病患者有幫助。 ------------------------------------------ [核醣黃素B2] 建議多攝取維他命種類 .維生素B2是黃色的維生素,它是一種健康的食用色素,也是國人最容易缺乏的維生素,主要因為國人大多飲食不均衡,乳類攝取不足之故。 .核醣黃素是水溶性,體內不易存留,所以必須每日規律攝取。 .核醣黃素對光很敏感。因此若將牛奶置於陽光之下,則之中的核醣黃素含量幾乎喪失殆盡。 說明 .核醣黃素會形成兩種必需之輔脢(即flavin dinuleotide及flavin mononumleotide),這兩種輔脢一起肩負起代謝蛋白質、脂肪及醣類之孕峞C .核醣黃素對於皮膚及毛髮之健康很重要。 .核醣黃素非常重要,不僅能成長強化脂肪代謝,更具解毒幼纂A必須積極攝取。 缺乏症狀 .成長遲緩 .陰道搔癢 .嘴唇發紅、口腔炎、口角炎、口唇炎、舌炎 .冷瘡。 .弱視、眼睛有燒感、癢感、易疲憊,且易對光線敏感。 .脂漏性皮膚炎。掉髮。 攝取建議 衛生署1993 年建議,每天攝取量,0-12個月:一天0.3mg-0.5mg,1歲到9歲:0.7mg-1.0mg,10歲以上(男):1.2mg-1.8mg,10歲以上(女):1.0mg-1.5mg,懷孕(第三期):增加0.2mg,哺乳期:增加0.3mg。 食物來源 .羊肝、豬腎、瘦肉、魚、牡蠣、牛奶、乳酪、酵母菌萃取物、綠色蔬菜、香菇、芝麻、花生、豆類、荔枝、杏仁等核果類食物。 強化之早擠類、麥胚、 起士、 燉牛肉、 雞肉。 .牛奶是維生素B2含量最豐富的食品,100CC的牛乳中有0.15mg維生素B2,其他乳製品及動物肝臟也富含維生素B2;以成年人來說,每天吃50g的動物肝臟便能滿足需要量,若不喝牛奶或蔬菜,核果類中的指杏仁、黑豆、紅豆、綠豆、芝麻也是補充維生素B2不錯的選擇, 哪些人需多攝取 .服避孕藥丸之婦女。 .飲食習慣差或不規律的成人。 .素食者。 目前用於治療用途 .有傷口痛及潰瘍問題。 .眼疾。偏頭痛(但目前學理不明)。 .肌絞痛。 成長遲緩、脂漏性皮膚炎、陰道搔癢、嘴唇發紅、口腔炎、口角炎、口唇炎、舌炎、弱視、眼睛充血有異物感。 ------------------------------------------- [膽鹼素及纖維醇] 建議多攝取維他命種類 .膽鹼素與纖維醇兩者都存於我們身體之細胞壁內。 .膽鹼素能增加卵磷脂的製造量,卵磷脂可打斷脂肪鏈。 .纖維醇與神經脈衝的反應有關。 .纖維醇大量存於精液及男性生殖器官內。 .纖維醇並非真正的維他命,因為人體也稍能自製一些。 說明 .纖維醇能預防濕疹。 .纖維醇可降低激躁及壓力的程度。 .膽鹼素可幫忙控制膽固醇。 缺乏症狀 .老年失智。 .濕疹。 .高血壓。 .緊張。 .免疫弁酯飢C──容易得感冒、咳嗽等,只要周圍有患此症狀者出現,往往跟著得病。 攝取建議 .毫克(mg)。 .建議每日攝取500∼1,000mg左右的膽鹼素與纖維醇。 食物來源 肝,脫水的�2,170�1,100 心、牛肉�1,720�1,600 肝�650�340 牛肉、牛排�600�260 酵母菌�300�50 堅果�220�180 食用豆類�120�160 柑橘檸檬類水果�85�210 全麥麵包�80�100 香蕉�44�120 哪些人需多攝取 .有高膽固醇及�或動脈硬化者。 .濕疹患者。 .有壓力及緊張的人。 目前用於治療用途 .膽鹼素能改善我們對疾病的抵抗力。 .纖維醇可強化神經系統。 .膽鹼素被當做卵磷脂服用時能改善心絞痛及栓塞的情形。 ------------------------------------------ [維他命B群] 建議多攝取維他命種類 維他命B群含有八個成員,他們在一起時所發揮的加成性幼議蚢L個別的表現。這就是為何大家說到維他命B時就是指綜合維他命B群。 .所有B群維他命皆為水溶性(不易留存體內),所以每天都得攝取。 .B群仍指:硫胺素(B1)、核醣黃素(B2)、菸鹼酸(B3)、泛酸(B5)、抗皮炎素(B6)、生物素(B7)、葉酸(B9) 及 (氰)針胺素(B12)。 ------------------------------------------- [對胺安息香酸] 建議多攝取維他命種類 .對胺安息香酸(PABA)之英文全名為:Para-aminobenzoic acid。 .對胺安息香酸是B群新添之成員;嚴格說來,它並不算真正的維他命,而是葉酸的一部份。對胺安息香酸對於無害細菌的生長是必要的。 .對胺安息香酸被認為具美容效果,因為它能停止頭變灰白。 說明 .有關對胺安息香酸的了解尚不足,但它被認為對紅血球及胺基酸之代謝健康的皮膚有所幫助。 缺乏症狀 .由於對胺安息香酸的作用並不完全為人所知,因此其缺乏症狀亦不明確。 攝取建議 .克(g) .目前尚未訂定正式的PABA每日攝取需要之建議量。 食物來源 .食物標示含對胺安息香酸量的情形並不多。但,肝、蛋、麥胚及糖漿等都是良好的來源。 目前用於治療用途 .對胺安息香酸主要是用來治療白斑症(皮膚色素喪失病況)。 .對胺安息香酸亦可治療硬皮症及紅斑性狼瘡,然而,臨床上所使用的劑量都非常高,因此不宜算行治療。 -------------------------------------------- [銅] 建議多攝取維他命種類 銅是人體必須的微量礦物質,可幫助鐵質傳遞蛋白,在紅血球形成的過程中扮演催化的重要地位,血漿中的銅多與蛋白結合成較大的分子,不易經腎臟過濾排出,而是經腸管黏膜排出於糞中,再由此排出體外。 說明 .銅與身體的多種生理過程有閞,如:製造黑色素以左右我們皮膚 及頭髮的顏色;另外是製造超氧化物去突變脢(Supevoxide dismutase),以防堵身體受自由基之侵犯及防細胞受傷害。 .銅能將神經衝動傳到腦中。 .銅被用在能源製造方面。 .銅可用來氧化脂肪酸。 .它與肌肉中的氧氣傳輸有關。 缺乏症狀 .缺乏銅的嬰兒膚色會蒼白,還要有腹瀉及靜脈舒張等情形。 .成人缺乏銅時會產生貧血、臉部或四肢浮腫、骨骼疾病。 .成人缺乏銅時,其白血球數會降低。 .有時味覺會降低。 .飲食中缺乏銅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攝取建議 目前衛生署並未提供每日需要量數據,但以安全劑量估算,建議:嬰兒每公斤體重攝取0.05mg,成人每天攝取2.5mg。 食物來源 蚵�7.6 峨螺�7.2 羊肝�6.0 螃蟹�4.8 酵母菌�3.3 橄欖�1.6 榛果�1.4 小蝦�0.8 鱈魚�0.6 全麥麵包�0.25 精緻麵粉的銅流失達70﹪。 豆類�0.2 哪些人需多攝取 .若服鋅補充劑,則需補充銅,因為鋅會出空銅的儲存量。 .患曼克氏症候群(Menke’s Syndrone,一種罕見的基因病病)者需補充銅。 目前用於治療用途 .緩解關節炎之症狀。 .減低骨關節炎之症狀。 .銅用於避孕裝置,因為它對精蟲具毒性。 ------------------------------------------ [硒] 建議多攝取維他命種類 .硒(Selenium)之名是來算主司月亮的女神Selene。 .硒是一種必需的微量礦物質,且它只能從食物及飲料中獲得。 .在1979年之前,硒被認為僅對動物很重要,而對人類卻具毒性。 但後來才發現硒對人類也是不可或缺的。 .硒與維他命E皆為抗氧化劑,兩者相輔相成可產生加成作用,防 止或減緩氧化引起的組織硬化及老化現象。但硒的抗氧化威力卻 是維他命E的50∼100倍。 .在男性體內的硒多集中在睪丸及前列腺輸精管中,會隨精液一起 排出體外,因此男性需要攝取更多硒,女性體內的硒則存在於紅 血球中。 說明 .硒是一種抗氧化劑(維他命A、C、E也是),所以它能破壞對人體有害的自由基。 .硒能維護心臟健康及正常的肝弁遄C .硒亦能維護眼睛及視力之正常弁遄C .硒對頭髮及皮膚的健康大有助益。 .硒具有活化免疫系統、預防癌症等幼纂C 缺乏症狀 .缺乏硒在西方國家極其罕見,因為西方人仍一直攝食來自他國的食物,而那些國家的泥土含硒。因此,文獻上也不見有關缺乏硒的特別記述,然而,飲食攝取中的硒量減少時使會引發溪山症(Keshan disease,一種主要患於華人兒童的心臟病)、比現有年齡提早失去活力,嚴重缺乏時會導致心肌病及心肌衰竭。 攝取建議 目前衛生署並未提供數據,在美國營養學界則建議婦女一天約需:50mg,男性:70mg,孕婦:65mg,哺乳期:75mg,個人需要量需隨飲食中之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之增加而提高。 食物來源 內臟肉類*�約40 魚及甲殼類�約32 肉類�約18 全麥及全殼類�約12 乳製品�約5 蔬菜及水果�約2 *指腎、肝、肌肉等。 哪些人需多攝取 .男性 .飲食不當的年輕人。 .素食者。 .老年人。 .吸菸者。 .懷孕或授乳婦女。 目前用於治療用途 .降低關節炎症狀。 .降低血壓。 .改善皮膚、毛髮及指(趾)甲問題。 .為重金屬之解毒劑(如:補牙時的汞)。 ----------------------------------------------- [鉻] 建議多攝取維他命種類 人體需要鉻的量雖少,但它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是重要的解糖調節劑,身體保留鉻的量隨年齡而減低。 說明 .鉻可打斷糖的結構以利人體運用;它能預防糖尿病。 .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的效率,可控制糖尿病症狀 .鉻可維持正常的血壓。 .幫助成長發育,也有助於血中膽固醇濃度, 缺乏症狀 .心臟疾病。 .高血糖值。 .高膽固醇值。 .葡萄糖不耐。 攝取建議 目前衛生署未提供每日需要量數據,一般人需要量並不大,每天自飲食中約可攝取50ug-200ug的鉻。。 食物來源 蛋黃�183 蜜糖�121 酵母菌�117 牛肉�57 起士、乳酪�56 葡萄汁�47 全麥麵包�12 麥麩�38 未煮過的糖�35 蜂蜜�29 全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