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雙寶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文--五招收服孩子愛頂嘴

2010年09月15日
公開
19

文�楊俐容 明明是好心提醒孩子多帶件衣服、交朋友要小心而已,孩子就覺得「你很囉嗦」。什麼樣的表達,才能讓孩子認同父母的關愛呢?請問楊老師:我孩子讀國中,對他說話,他常常假裝沒聽到,要不然就回嘴:「你很煩耶!」請問我該怎麼辦? 青少年愛頂嘴,常常是因為父母無法調整關愛;沒能順利轉型,就會嘮叨,孩子也會長不好。打個比方,你把幼苗種在栽培箱裡,結果它長大了,你還繼續放在栽培箱關照,它能不長歪嗎?你必須移開保護罩,讓它在自然環境裡茁壯,才能順利轉型。 舉個例子,現在許多孩子有過敏體質,父母經常提醒孩子不能吃冰。孩子還小時,只要父母不買,他就沒得吃。國中以後有辦法嗎?他下課去買冰,喝完再回來,你還真的不知道呢。父母不轉型肯定落得嘮叨之名。至於如何轉型?我提五招供大家參考: 第一,體認「嘮叨其實為自己」。 孩子日漸長大,同儕的影響愈來愈大,父母則逐漸式微,頂嘴就是不想被管那麼多。這很自然。可是對父母來說,就很痛苦。當你發現裡子漸失,卻還想贏得面子,就會嘮叨。這嘮叨,是試圖要拉住過去那個親子關係,留住那段甜蜜時光。 很多父母會說,「可就因為是你媽,我才講你。誰會像我那麼關心你?」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永遠都是孩子的需要;可是父母必須體認到,表達關愛,一次就夠了;一直講,是希望孩子聽你的。而這招,已經完全無效。 但也不需要賭氣收回關愛,一句話都不說。很多父母就這樣忍三天,不講;然後孩子覺得愧疚、害怕你不愛他,就設法找台階下;於是過了一段短暫蜜月期,接著你又開始嘮叨,孩子繼續頂嘴不耐。大多數家庭每天都上演這種戲碼。 孩子這麼大了,你說的道理他不會不懂。何況你教那麼多年了,他依然故我,你繼續老把戲,不嘗試換新招,怎麼會有效。 父母表達關愛,但要尊重青少年的獨立判斷跟自主行動。譬如說,天氣冷,你提醒孩子帶外套,孩子要不要帶,隨他。他自己冷了,下次就會注意;如果怎麼冷都無所謂,表示他體質好,你也不用煩惱。只要不至於產生嚴重後果的決定,你可以表達關懷,但一句就夠了,然後尊重他的獨立自主。如此,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懷,也明白你無意壓迫他,就不會頂嘴,也不會嫌你煩。 第二,默唸「孩子獨立真可喜」。 父母要常唸這個魔咒。記住這句話,就不會那麼難受。父母通常因為焦慮擔憂,所以要不停的關照孩子。也許孩子走的這條路不見得順,可能會出問題。但他在這個關卡願意嘗試追求獨立,將來才有辦法真的作主;若他一切順服你,等大了,該獨立還不獨立,你就累了。 第三,宣布「習慣調整慢慢來」。 愛也是一種習慣。孩子小時候,需要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好不容易習慣成自然,孩子卻長大了,父母又得改變習慣,這真是上天給父母的功課。你可以跟孩子說,「不好意思,我已經習慣了,畢竟這樣關照你十幾年了,突然要改,好難喔!」。 即使被稱為專家的我,好像頗能洞悉各個階段,該給孩子什麼樣的自由,但大女兒剛上大學時,我家也上演類似的故事。 大女兒高中時,因學校遠、功課重,夜自習結束,我總習慣打電話給她,確認她怎麼回家。大一剛開始她因為社團活動晚歸時,雖然是談過、許可的,但九點一到,我就會不自覺的奪命連環call。對這個年齡的青年真是干擾,她實在煩了,就問「是不放心;或者雖然答應,可是內心不希望她晚歸」。 我仔細想,其實很樂意給她自由的,為何時間到,就忍不住會打電話?後來我跟女兒說,「媽媽真的認為,而且很願意,只要趕上山區小巴最後一班回家,都沒問題。但媽媽已經習慣,九點還沒消息,就要打電話確認你的狀況,不好意思啊!」我說了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也請她提醒我。一段時日之後,慢慢的,我不再急著打電話,也覺得輕鬆許多,不用時時掛念她幾時回家。 我認為要青少年了解父母的心,那父母就要學習用好的方式,坦誠的讓孩子知道你的狀況。父母只要能坦承,青少年其實還是很愛父母、很能包容父母的。甚至請孩子適時提醒自己;時間久了,就會成功轉型。轉型是需要時間的。 第四,牢記「有效規範的三要」。 成功管教的配方有五個元素:了解、接納、引導、規範與欣賞。不同年齡層,配方的元素比例不太一樣。孩子未成年之前,有些行為還是需要父母的引導和規範,以下三個要點供父母參考: (1)要以行動取代嘮叨。譬如孩子說好玩電腦的時限到了,他還沒關;你不要在遠遠的地方,隔空喊話嘮叨不停。跟他說時間到了,同時走到他身旁明確要求關機,用行動取代嘮叨。 (2)要善用客觀的事實資訊。孩子聽到的聲音不會只有父母的,他需要學會判斷。因此管教青春期的孩子,要引用更多客觀的事實資訊,而不是「我是你老媽(或老爸),所以要聽我的……」。 (3)要使用自然合理的行為後果。父母不做什麼也自然發生的後果叫做「自然的後果」。譬如不洗頭、不洗澡,身上就會臭,同學會排斥,這就是自然的後果。如果那個後果對孩子有意義、有用,那不勞你多說,孩子自然會改。你就讓這個自然後果去教他,比你直接管他有用得多。 又比方說,很多孩子考試常常粗心大意,少拿分。該得分沒得分,除非他已經放棄自己,或故意要考壞來氣你,每個孩子都會懊惱,這就是「自然後果」了。父母一罵「你就是粗心大意!」為了保住面子,孩子肯定反彈,「我哪有粗心,我都檢查五次了!」 這時,同理他的感受就好,「一不注意就掉了五分,你一定很懊惱!」這是表明你知道他面對自然後果的感受,也會讓孩子擁有下次想改進的動力。 問題是有些事情經不起自然後果,例如吸毒。這時就必須運用剛剛提到的「善用事實資訊」,讓他了解為什麼要規範。譬如說孩子晚歸、跟朋友出去,如果不讓家長明確知道跟哪些人去哪些地方做什麼等,家長就不能答應。換言之,如果違背這個規範,下次可能某些自由就要被限制,這叫做「合理的後果」。 我常碰到國高中生,說社團有事,要跟同學出去,或去同學家住,父母關切是去誰家,這是合理的要求。但孩子就不講,這時你可以引用事實資訊告訴他,因為現在毒品氾濫、社會新聞頻傳,雖然我願意給你自由,可是你至少要讓我知道去誰家。我要打個電話跟對方父母聯繫一下,謝謝對方,這樣比較禮貌,也確認對方父母確實知道。 也就是說,如果孩子不能遵循規範,一點也不願意妥協,後果就是不能去。合理的後果就是有選擇性,如果選擇這個,會有這樣的結果,你必須配合;如果你選擇那樣,就有另一個後果,你也要接受。 最後,切記「親子對談有四不」。 青少年最討厭的嘮叨有: (1)小事不要一提再提。父母要管大事,不重要的小事儘量讓孩子作主。 (2)不要翻舊帳。沒有人喜歡被揭瘡疤,這最容易引發青少年反彈。 (3)不要否定孩子。經常否定孩子的感受或想法,孩子就會更想頂嘴、堅持到底。 (4)不要引發孩子的罪惡感。譬如「你翅膀硬了,不需要爸媽了!」 孩子長大,父母要隨著調整。以上五招讓你親子關係升級、完全收服頂嘴。

文--「見景生情」的陪伴

2009年12月18日
公開
23

候文詠:養孩子,我做「見景生情」的陪伴 「去演講時,你講一句話可能改變別人一生;但在家裡,在孩子眼中我只是個穿短褲的歐吉桑,」侯文詠說,就算跟孩子說一百句他也記不住半句,比不上同儕或身邊朋友。直到今年在寫《金瓶梅》時,看到裡面一句話才終於頓悟.. Q:你的兩個兒子都已邁入青春期,可否聊聊一路走來,為人父的心路歷程? A:我兩個兒子一個十五歲、一個十七歲,今年正好要考基測和學測。剛開始做爸爸,會想要「做之父,做之師」;等孩子慢慢長大,發現這期望太高,於是退一步想「做他的朋友」「養兒無須屙金溺銀,只需見景生情」。意指養兒不需用金、銀去保護安排他的未來,只要在他難過挫折時陪伴安慰他,生日開心時為他慶祝。所以說到心路歷程,我以前總說:當先生是從動物到植物,養孩子則從最初想「做之父,做之師」,到退而求其次,想能「做朋友」,現在則是「見景生情的陪伴」了。 Q:在教養過程中,你對孩子有過什麼樣的期許嗎? A:我最近看王浩威的書,裡面寫到台灣這一輩孩子受父母很大的影響。由於父母成就高,不免對孩子過度期待,而孩子也會覺得自己這輩子永遠超越不了父母。就像我孩子,倘若也想像我一樣考上台大、寫小說勝過我,恐怕會很辛苦,但我只是很幸運擁有了這些。於是更加領悟到對孩子有所期待,反而對他是種壓力,愈能了解「見景生情」的真義。  對於壓力,孩子多半是不會反映,卻在不知不覺中積累。學校國文課本收錄一篇我的文章,有回大兒子問我,同學想知道會考什麼?我哪知道! 後來兒子拿試卷給我,結果裡面考修辭,還要比詞性,真難!我只考了八十幾分。兒子看了我的成績後很樂,直說這在他班上大概只是十幾名,頓時感覺老爸很親和、很有人性,直「虧」說:「你還作者咧!我以為你什麼都很厲害。」其實我有點表演,希望他們沒有覺得我真的很厲害。  坦白講,我可能在幾個專業領域做得還不錯,但這只佔我人生不到百分之一啊!其他部分都不怎麼樣。我老婆經常罵我笨,拍戲當製作人也常被說是個濫好人。我其實是不想讓孩子對我誤解,希望能回歸到比較人性本質面。  而在教養小孩上,最重要的就是給他練習tried&error的機會,直到變成內在的經驗。  但往往做父母,總會幫孩子做好每件事,反倒剝奪他們「嘗試與犯錯」的機會,阻礙學習。就好比捷運悠遊卡弄丟,若你曾讓他自己去面對重辦、繳保證金……種種麻煩手續,他以後就會知道要小心點。孩子年紀愈小,閒的時間愈多,一定要讓他愈麻煩愈好,因為他現在不踩地雷,長大再踩到會更慘,即所謂千求萬求,最難求到他犯錯的經驗。唯有讓他有所學習,才會知道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設想。所以我的孩子只要出什麼事,一定是讓他自己去解決。 Q:在教養上,你和太太的態度想法一致嗎?又是如何分工的? A:通常都是媽媽看到孩子的問題,我就會接手想點子,和孩子溝通。因為太太是牙醫,從小功課好又很乖,教起孩子很容易落入刻苦勤儉、認真,管得密不通風。我想女生像她這樣乖了一輩子,最好的命運不過是嫁給我這樣一個男人,哈哈,我比較有彈性,所以小孩寧可讓我來管。而且媽媽常常太心急,亂槍打鳥的一天數落孩子十八件事。但我覺得,教孩子不能同時講很多事情, 只有「聚焦」才會有效。  在教養上,我經歷最久,長達六、七年至今還沒解決的,就是培養孩子「守時」。我的小兒子很會賴,常常下課看人家打籃球忘了 時間,遲了上課或回家。但每次他遲到,我一定不在當下念他、訓他,而是等他有空時再好好聊。聊什麼呢?我要他回溯在整個過 程裡自己的想法,要他至少記住自己最後一次看錶是何時?當時心裡在想什麼?就這樣,談了六年。他不煩嗎?我想會的。根據佛洛依德的理論,人會做什麼其實都是潛意識,談到他明白自己的潛意識時,他的病就會結束。漸漸的,他遲到的次數減少了。我這麼重視守時,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人對其他人的promise(承諾),而時間又不會太哲學,是很好的借鏡。 Q:所以教養小孩,你會花很多時間和孩子談嗎? A:我感覺養小孩比較像養植物,要有長遠的計畫,要懂得聚焦。我太太養植物都不會活,不是澆太多水就是施太多肥。其實教小孩真的不用花那麼多時間。當你用超過應有的熱情時,就會失去耐心、沒辦法持久。應該像農夫養一大片田,早起看有沒有水,該除草的除一除,很勤快但沒花很多時間。我常跟太太說,小孩要「陪伴」,而不要常常「看著」他只要能把他旁邊的病蟲害和有毒物去除掉,讓他自己長,做這種事情就好。  還有,帶孩子是不能追求效率的。對人追求效率是什麼呢?是要他趕快長大、結婚、生小孩,然後送進棺材裡嗎?我認為,父母能對小孩人生產生的影響,可能連一○%都不到,正因如此,你更不能亂出手,因為你能跟他講的可能只有十句話、十個重點。千萬不要一直把想要給他的,統統強塞給他。我們要相信,樹苗只要有水分、養分,自己會長大,父母能做的就是「基礎工程」、除除草,我們很難把他弄得變漂亮、變大樓、甚至還做裝潢等。 Q:那麼,哪些是你所謂的「基礎工程」呢? A:譬如「健康」就是一個基礎工程,所以我從小就把孩子丟去學游泳、打跆拳,各種能夠勞累的都要去做。然後是「品格」,包括:守時、懂得承擔責任不逃避。所以我會用六到十年來做,持續的、有態度的去做,花時間和他們聊,了解其中邏輯,但都不給結論,否則他們就失去學習的機會。還有件事情我也和小兒子玩十幾年,就是「認錯」。他小學時曾經偷媽媽的錢買game boy,甚至還搞出兩套聯絡簿來。我常講,你看報紙上或政治人物的行為會發現,他們跟小孩一樣,總是不認錯→說謊→把事情搞大→惹出麻煩→到最後事情就爆了。錯誤不會死,但死的是人錯誤的反應。我就會一次次的跟他談:你覺得事情在哪裡時付出的代價會最小?於是現在他慢慢比較不犯錯,也有勇氣認錯。 我所謂的基礎工程,還有「自我思考」與「連結他人」的能力。譬如有天他回家,問我要不要簽署讓判那位燙死親生孩子的父親死刑。我說我不簽,也舉了他自己小時候有次錯把葡萄酒當葡萄汁喝後的胡亂行為說給他聽,希望他了解,沒有一個父親願意殺死自己的孩子。我告訴他,做一個決定,不要只想一個角度,起碼要想兩個。因為大部分青少年的氛圍很小,很容易從眾。我希望他除了會想,也要能夠去連結他人,用很快的速度去感受別人的喜怒哀樂與在乎的事情。唯有這樣,別人也才能感受到你的想法與情感。 Q:對於課業,你有沒有什麼要求?怎麼幫助他們探索自己生涯的方向? A:以前年輕時會在乎,現在大了,比較在乎的反而是他們的態度。像現在他們都知道,自己混了兩年,要考學測、基測,這一年得好好地拚,否則以後就沒得玩了。這一年,反倒是我和太太最快樂和自由的時候。我覺得,過去書念得好不好很絕對,以後出社會的成就,也很絕對。但多元化的社會,行業變多,只要有足夠熱忱、能力與興趣相符,同時可以熬過一段無聊過程以鍛鍊出一種專業,絕對能成為箇中佼佼者。亦即學歷並不等於人的幸福力。所以,我覺得應該盡量讓小孩多方面去接觸,找到自己的興趣。  像我的小孩,從要當總統、消防員到當醫師,在他不斷的嘗試後,起碼更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能做什麼。老大就說他想學財經,想變有錢。他小學三年級時曾經因為不愛寫字,跟我說他不想上學了,要我給他三天好好考慮。我說那也很好,可以在家自學,或者也可以日後去念職業學校,都會有出路的。結果他到處徵詢意見後,還是決定回學校念書,只因學校裡有同學可玩。  我的想法是,讓他們在自由中得到自由,幫助他們茁壯、長得更好,更有幸福競爭力,遠比課業、學歷上的高低還來得重要。而這一年,雖然似乎是被逼著要去念書,但人生的命運常常就是你碰到什麼,就去面對。不妨把學測和基測當做是訓練自己的意志力、當做是打仗,所以一定要吃得好、睡得好,只要用對的方法,就會看到進步。

文--兒子沒有說話

2009年07月09日
公開
43

兒子沒有說話 ◎袁瓊瓊 早上看到資優生燒炭自殺的新聞。很小的孩子,才 15 歲。買報紙的地方是 7-11,兩個店員都很年輕,看上去頂多二十出頭。我問他們:「你們小孩子能不能瞭解他為什麼會自殺?」 兩個人跟我說了滿多的。 報紙上登了很多人的意見,家長的,醫生的, 專家的。奇怪的就是沒有人去問其他的,玩《曙光 Online》的孩子,尤其是只有15歲的孩子的意見。 要知道這個15 歲的男孩為什麼會自殺,不是應該跟他同年齡同背景同喜好的孩子最能懂嗎? 我家小孩也玩線上遊戲。看到這個消息,三個人共同意見是: 1.一定會有大官要來禁止線上遊戲了。 2.許多作父母的作師長的,對孩子玩線上遊戲一定管制更嚴了。 3.玩線上遊戲被當成為小孩學壞或自殺的入口。好像是因為沈迷線上遊戲,才導致孩子們的負面傾向。導致他脫離現實,反社會....等 等等等。 我不玩線上遊戲。不過說實話,我有親戚玩線上麻將。看她打麻將時跟那些不熟識的網友互動的不亦樂乎,寒暄招呼打屁調情飛來飛去。她說她每天都要去摸上幾圈,偶而無法節制時會玩上十幾個鐘頭。阿麻將就不是線上遊戲?一定是小朋友玩的才叫做線上遊戲?我親戚因為和我一樣老人家,所以沒有人去把她電腦鎖起來。不然我猜她大半也會燒炭自殺。 她今年八十七歲,腰腿骨都不大方便了,玩線上麻將是她唯一的人際關係,是她唯一的生趣。 線上遊戲對一個15歲的孩子,最大意義可能不是「玩」,而其實只是人際互動而已。 我跟小兒子聊天,他說線上遊戲:「有時好玩,有時不好玩。」那好不好玩是取決於難易度嗎?取決於打死幾個怪獸拿到多少寶物嗎?他說不是。朋友在的時候好玩,不在的時候不好玩。 現在人際關係的互動,其實已經與過去完全不同了。 如果一昧認定走出門去才交得到朋友,未免狹 隘。某方面來說,大人世界裡 MSN,雅虎通,Skype, 不也一樣是網路交友嗎?為什麼要認定孩子們在線上遊戲裡交到的就不是朋友呢? 要認真說起來,線上遊戲裡交到的朋友,可能比 MSN,Skype 或雅虎通裡交到的更可靠呢。 線上遊戲是這樣一種東西,所有玩家進入虛擬世界中,使用各自挑選的身份。在這身份背後,可能是 15 歲的小孩子,可能是 87 歲老人家。都無礙。重點是進入線上遊戲世界之後共同建立出的生死交情。 在這虛擬世界裡,有一個狀態是現實世界不能相比也無法想像的。 在虛擬世界裡出現的都是「真」人。 由於使用的是虛假的身份,在線上遊戲裡,一個人往往會直接了當的暴露他的本質。當然有大的裝小,小的裝老,男裝女,女裝男,或是恐龍裝美女,美女裝帥哥的情形。不過選擇角色這件事的微妙處就在於,會做的選擇,往往透露出我們本質的某個部分。 參 與遊戲之後,會結交同伴。就算在虛擬世界,獨行俠也是難以成事的。我們在現實世界,有時候要幫助人,會心有餘力不足。遊戲世界裡簡單多了。我們在現實世界,有時候要陷害人,會左顧忌右害怕。遊戲世界裡簡單多了。 在遊戲世界裡,大家呈露的,極大部分是本性。在遊戲裡會為你兩肋插刀的人,通常在現實社會,他會做同樣選擇,雖然未必能做到。而會陷害你的人,現實世界裡,就算外表觀之似人君,給他機會,他下手不會留情的。 因為無須負責,沒有人知道你是誰。惹了再大的事,消失便是。換個帳號再上來,不用二十年,兩分鐘之後就又是一條英雄好漢。 在無須負責,匿名,隨時可以消失隱藏,隨時可以重來的這個虛擬世界裡,唯一需要負責的,只是自己的良心而已。 所以,一個人本性如何,在玩線上遊戲時,看的最清楚。 跟小孩聊時,他們說到一件事讓我震動。 兒 子說他們在遊戲裡要攻城,必須跟陌生人結盟,幾場戰役下來,誰忠誠誰可靠就看出來了。這些線上朋友,後來就培養了生死交情,有一次相約見面。見到本人的時候,真是不可思議,有小學生,有老頭,有上班族,也有檳榔辣妹。但是因為是同好,互通一下線上的暱稱,立刻就熟起來。他們在相處時,看到的是「真」人,是那在攻城掠地時呈現自己本質的「真」人。 一群人,在不相干的人看來,可能是怪異的集合吧,但是他們很快進入狀況,毫無隔閡的開始交流。 兒子說:「談到後來,你根本就不覺得他是老頭子,覺得他就是遊戲裡那個角色。」 我聽了覺得真是天人的場合。所有人是直心見性,以「本我」相交。他們越過了皮相的表面,直接看到了人的內在。 看到林志翔在《曙光 Online 》上是「囤墾團團長」的位置,可以想見他手底下一定不少人馬。會有這種威望,坐到這位置,我相信困難度與現實社會並無不同。不同處只是現實世界裡不會有人去信服一個 15 歲少年。在林志翔,想必他自己也覺得他帶領的那些團員是他必須負責的。跟王永慶覺得要對他的員工負責的心理並無二致。一個鎖電腦的動作,不僅只是阻隔了他上網,其實也等於摧毀他在網路上建立的人生。 聽7-11店員講,電視新聞上說,他雖然以榜首進入羅東高工,其實想念另一所學校。15 歲的「囤墾團團長」,連選擇自己未來的路的權力都沒有。家裡說他「沈迷」網路遊戲,考 完基測後玩得更凶。家裡沒有理解到,他在放棄念自己想念的學校之後,唯一紓解的管道就是線上遊戲。母親說:「以前也曾經鎖過電腦,都沒出事。」我從這話裡聽到的是,這是個一直被約束的孩子,他想做的任何事,如果不是大人認可的,基本上都有隨時被中止的風險。 他這一生裡,究竟退讓過多少事情,我們不知道。他書念的不錯。或可推知他其實盡到他身為子女或學生的本分。但是,依然必須在生活裡退 讓。 林志翔遺書裡寫:「我的人生已經快過不下去 了,現在最後的依靠又失去了,除了死,我別無選擇。」 我兒子說:「看到遺書的時候,我只有一個想法。他一定在心裡給自己設了底線,告訴自己,如果這條底線也被越過,那我就不活了。」 對於這15歲男孩,如果還可以玩《曙光 Online 》,那麼生活多麼無奈,他就可以忍受下去。但是家裡鎖住了電腦。沒有人知道那是把他逼到了沒有退路之處。 大約十年前吧,台灣有個植物人,昏睡七年之後醒來了。當時是很大的新聞。但是後續的情況,知道的就很少了。 這男孩念大學的時候出了車禍,就此成了植物人。當時在班上有個要好的女友。 昏迷之後,這女孩天天來看他,一年過去了, 男孩沒醒來。母親於是勸那女孩放棄自己的兒子,因為他可能永遠也不會醒來。 但是女孩子離開之後,六年,男孩醒來了。 由於肢體萎縮,雖然醒來了,如同半殘廢,必須坐輪椅。母親給他弄了個刻圖章的小店讓他維生。這時候,當年的女朋友回來了。依然愛他,願意和他在一起。可是現在的男孩是個靠刻印章維生的半殘廢,而女方大學畢業,在外商公司工作。母親強力阻攔,不讓兩個人在一起。終於拆散了兩人。女孩再度離開。 母親告訴兒子,她是為他好。女方條件和他太懸殊,兩個人在一起不可能幸福。她怕女方有一天會拋棄他,她不忍心讓兒子受那種打擊,所以為了保護他,才勸女方離開。 兒子沒有說話。 但是當天晚上就上吊自殺了。 家裡把電腦鎖住的時候,林志翔也沒有做任何表示。 母親作主的時候,兒子沒有說話。 他只是把廁所門縫用報紙塞住,燒炭自殺。 我有時候認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能夠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相信他的能力,然後站在一旁,看他成長,並且欣賞。 身為父母應該像園丁,給樹木澆水,除蟲之後,就看他生長。 我們不會規定玫瑰要變成茶花。但是許多父母常常想把香蕉種成蘋果。

文--做家事

2007年10月25日
公開
37

你會不會怕孩子長大後找不到工作?? 或者根本不想工作..也不會工作... 那麼就別一手包辦所有的家事.. 放手..放手..讓孩子參與..有參與才有學習,才有成長... 要期中考了,孩子一樣得 拖地 清理.. 做好份內的家事比考試重要...真的... 根據專家學者的研究,孩子做家事不僅可以養成勤勞的習慣,更可以學到許多能力,獲得自信心與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 筆者的女兒國一參加學校舉辦的露營活動,晚上打電話回家,既興奮又驚訝的說:「爸,我不知道我們同學都不會煎蛋,現在大家都在排隊等我煎蛋給他們吃呢!」 假如一個國小低年級的孩子,媽媽告訴他:「小寶,垃圾車來了,請你幫忙把垃圾袋綁好,然後拿去垃圾車好嗎?」 當小朋友接到這樣的請求後,他就要開始思考,垃圾袋要怎麼綁,才不至於沿路掉垃圾;綁好之後要開始分析、判斷、選擇並且做決定,要經由哪一條路徑拿去垃圾車。 分析的結果,甲路線的張家有一條狗很凶,乙路線比較近但是路燈太暗,丙路線比較遠.但是路燈較亮。 判斷的結果,丙路線比較安全,他要選擇安全的路徑,所以決定走丙路線。 當小朋友把垃圾拿到定點後,垃圾車還沒到,他是要放著就走,還是要遵守垃圾不落地的規定,等垃圾車來了再將垃圾丟上去。 這就是他表現責任感的時候。 不要小看一件小小的家事,它可以培養孩子分析、判斷、選擇、做決定以及負責任的能力與態度,大人不可不察。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韋朗特曾經追蹤研究一組青少年達數十年,發現這些孩子在童年時期參與家務工作做得較多的人,比做得較少的人,成年後在人際關係方面有較好的表現,獲得高薪工作機會的可能性高四倍,失業可能性則少十五倍。 此外,前者也比較樂觀而有充實感,後者犯罪的可能性則比前者高。 鄭石岩教授也表示,臺灣社會因為經濟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工業科技的不斷提升,造成社會變遷加速。 我們想要下一代有良好的生活適應能力,就必須提早訓練,而最好的訓練方式,就是指導孩子做家事。 因此,如果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捨不得讓他們做家事,反而剝奪了他們學習的機會。

文--終止孩子的壞脾氣

2007年10月12日
公開
46

終止孩子的壞脾氣! 2006-10-03 Page:1/1 採訪�王紹媛 諮詢�台北市公設民營忠孝托兒所所長 洪玉滿 許多家長常煩惱,為什麼我的孩子一不如意時,就大聲吼叫、哭鬧不休,或是摔東西……,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面對孩子不當行為時,父母應先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然後尋求一個解決方法。   「媽媽帶我去公園玩好嗎?」「文文,不行!外面要下雨了,不可以出去玩。」「我要出去玩啦!」「不可以,文文要聽話,不可以吵鬧,早上已經帶你出去玩過了啊!」「不管,不管,我要出去玩……。」這時的文文已經漲紅著臉,開始賴在地上大哭大鬧,無論媽媽怎麼說他都不聽,一定要出去,最後拗不過文文的吵鬧,媽媽只好妥協帶他到樓下走一圈。每天幾乎都得面對孩子突然的脾氣不佳,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用點心 想出解決對策    心理學家分析,嬰兒在出生後三個月就有憤怒的情緒,九個月大後就很明顯;二歲左右,幼兒情緒發展更進一步,他的要求變多了,不滿足的情況也常發生,但是由於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所以會莫名其妙的發脾氣。而三歲以上的孩子語言和想法都更有進展,也開始進入了「反抗期」階段,他們喜歡自己動手做,也常用「不」來表示自己的獨立性,若家長不明白,無意間澆熄孩子自己動手做的樂趣,就容易引起孩子憤怒情緒。 小遊戲 了解孩子的情緒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日常生活中家長還可以利用一些小遊戲,不僅讓孩子認識自己情緒,也讓父母了解孩子的情緒問題。 (ㄧ)情緒筒 道具:便條紙、兩個筒子、數顆球 方法: 1.當孩子開心的時候,請他把開心的事情寫下或畫出來,貼在球上,投入開心的桶子裡;相反的,當他不開心的時候,將不開心的事情寫下貼在球上,投入不開心的桶子。     2.父母可以跟孩子討論,為什麼開心?為什麼不開心?     3.「玲玲,今天為什麼不開心呢?可以跟媽媽說嗎?我們一起來想辦法?」 意義:從孩子的畫或文字中了解他的情緒。 (二)情緒月曆表 道具:月曆表一個、貼紙數個 方法: 1.一格格的月曆表,請孩子貼貼紙。 2.當孩子想生氣時,就去拿一個貼紙貼上去。 3.家長觀察,看看日曆上孩子有幾個貼紙,了解孩子每天的情緒。 4.如果一個星期孩子都沒有貼不高興貼紙時,可給予鼓勵和讚美。 意義:了解孩子每天的情緒,並提供當他生氣時一個發洩的方法。 (三)情緒圖卡或故事 道具:故事書或圖卡 方法: 1.家長與孩子一起讀故事書。 2.「小強和小明兩個在搶東西,結果小強搶輸了,還踢小明一腳,……」「文文你覺得小強這樣對不對,如果是文文被小強踢了,會怎麼處理呢?」 意義:藉由情緒故事書或圖卡,家長的口述引導,讓孩子表達遇到情緒問題時,該如何處理。 (四)情緒大風吹 道具:小孩、父母(或老師)、數張椅子(或墊子) A.在家裡,可由父母和孩子一起玩。 B.在學校,可以小朋友一起玩,然後由老師帶領。 方法: 1.大家都坐在椅子上,由其中一人發號施令 2.大風吹,吹什麼?吹今天想要發脾氣的人……;吹今天有發脾氣的人……;吹生氣時會坐在地上耍賴的人……;吹生氣時會哭的人……。 3.沒有坐到椅子的小孩(或小朋友),可以跟媽媽(或其他小朋友、老師)分享快樂與不快樂的一件事情。 意義:透過遊戲可以讓孩子講出內心開心與不開心的事情,不僅可以抒發情緒,也可以讓家長或老師知道孩子的想法。 (五)情緒觀測站 道具:8開圖畫紙三張、色筆 方法: 1.三張圖畫紙分別標示出早上、中午、晚上。 2.每張圖畫紙上,橫向畫七個區域,分別寫出星期一∼星期日;縱向分別畫出喜怒哀樂四個區域或開心、不開心、生氣三個區域(最好以圖畫來表示)。 3.今天星期一我很開心,點一個記號;中午開心點一個記號;晚上不開心點一個記號……。 4.一個星期到了,將做記號的點連起來。 5.然後觀察寶寶什麼時間較開心?什麼時候會較生氣、不開心? 意義: 1.藉由情緒表,家長可以觀察到孩子開心與不開心的時間常是在什麼時段,了解孩子情緒狀況。 2.從圖表的曲線圖中,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溝通情緒及解決方法。 溫暖的家庭環境對孩子很重要    洪玉滿老師表示,讓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緒和開朗的心情,不僅有利於他的身心健康,長大之後對事情保持樂觀也容易與人相處;而經常發脾氣的人,性情暴躁或乖戾,不僅影響自己身心健康,也不會受到大家歡迎。 (詳文請見2006年十月號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文--與愛生氣的孩子溝通

2007年10月02日
公開
33

謝謝勳媽的分享 ........................................................ 如何與愛生氣的孩子溝通 當孩子們生氣時,你可能會聽到他們說出下列話語: 「我討厭妳,媽媽!」 「不,我就是不要停下來!」   通常孩子們還不懂得如何控制情感與發洩的技巧,所以父母應該先了解什麼是困擾孩子情緒的原因,並教導他們發洩氣憤的其他方法。這可能有些困難,因為小孩子生起氣來,往往很難控制。在這個時候,父母經常不知道從何入手-究竟應該先解決孩子深層的問題,還是先緩和孩子的怒氣呢? 要考慮的問題: ☆如果連你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你的孩子就更不用說了,請記住那句古諺語-「欲醫人,先醫己」。 ☆當孩子正在氣頭上,儘量用和緩的口氣與他交談,否則你自己可能也會暴跳如雷。 ☆如果孩子並沒有摔東西或傷害他人,你可以耐心地等待他自己平靜下來。你應該讓他知道你在關心他,並隨時能幫助他。 ☆精神病專家大衛•維斯格特指出,憤怒的背後往往掩藏著身心受到傷害和傷心。想想是什麼傷了孩子的心,而不是過度地關注於他的憤怒。 你應該這樣說:   一開始,你最好採用理解的方法,當然,平靜地陳述你的所見所聞和你的感受,也會有所幫助。 ●「看到你這麼生氣,我就知道一定有什麼事讓你傷心了。願意跟媽媽談談嗎?」 ●「看你剛才那麼用力摔門,我知道你心裏很難受,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 ●「我不會強迫你一定要和我談這件事,只是大人可以幫忙你解決問題,而且,我也不希望你的心情不好。」   當孩子平靜下來之後,你和孩子應該心平氣和地進行交流。交談時最好一直保持坐著的狀態,因為站起來講話很可能引起孩子新的感情爆發,並中斷談話。當談話將近尾聲時,你應該鼓勵孩子,誇獎他們能控制情緒,平靜地和你交談。 ●「儘管你很生氣、很傷心,我還是希望你能心平氣和地講話,這樣才能讓我完全瞭解你。」 ●「我注意到你剛才說話的聲音放輕了,怒氣也消了不少,你做得很好,並不是每個人在生氣的時候都能做到這一點的。」   對孩子教導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最好在輕鬆的氣氛下進行。你不妨試試「角色扮演」的辦法。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你可以說出來,而不是用跺腳、摔東西或大吼大叫的方式發洩。」 ●「假設爸爸為了某件事讓你很生氣,那麼你能不能平心靜氣地說:『爸爸,現在我非常生氣。』而不要大吼大叫呢?」 ●「爸爸有個朋友問我,當他的兒子非常生氣的時候他應該怎麼辦?你認為爸爸應該給他什麼建議呢?」透過用第三者做例子,可以使話題更為輕鬆,孩子也更容易發表他的看法。 最好不要這樣說: ●「不要用那種口氣說話!」也許你有理由對孩子生氣,但仍應先考慮一下這樣的話能讓孩子更有禮貌嗎?還是只會火上加油?儘管你可以批評孩子的無禮,但最好先把眼前的問題解決之後再說。 ●「你這麼大吼大叫,你知道我的感受嗎?」儘管你是想讓孩子理解你的感受,但是時機不對。孩子現在最關心的是他自己的感受,不是別人的感受。你可以把你的感受的問題放到談話的後半段去。 ●「你用這種語氣,我是不會和你交談的。」除非你非常確信孩子會改變語氣,否則孩子很可能會認為根本就沒有必要與你繼續交談,你也就失去了和孩子交流的機會。最佳的做法是,告訴孩子你知道他受到了傷害,並願意傾聽,或者至少這樣說:「我想聽聽你的想法,可是希望你把說話的口氣稍微改變一下,因為你這樣讓我很難集中注意力。」   經驗之談:如果能解決引起孩子惱怒的深層問題,孩子的怒氣就會自然消失。但是,有時由於孩子的脾氣很難控制,父母往往很難與他們討論深層的問題,孩子一般也不會配合。建議父母首先讓孩子安靜下來,再跟他們交談。 ∼本文轉載自「孩子,我們零距離」一書,保羅•柯曼著∼ ∼由泰電電業出版事業授權提供∼

文--挫折容忍力

2007年08月01日
公開
40

文章主題:你班上孩子的「挫折容忍力」夠嗎?   談到新世代或新新世代的孩子,大人們總不免感嘆及憂心︰「現在的小孩啊,比起我們以前真是好命,吃好、穿好、用好,就是太好命了,所以一點苦都吃不了,一點挫折也受不 了,真不知道他們以後長大該怎麼辦……」。「草莓族」、「水蜜桃族」儼然成了新新世代的代名詞。孩子缺乏挫折容忍力以及如何培養孩子的挫折容忍力,成為現代父母與老師共同的夢魘及關注的課題。   現代家庭小孩生得少,每個小孩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許多父母都恨不得用鮮花為孩子鋪路,替孩子的生活和未來發展做精心的設計和安排,捨不得讓孩子走一點彎路、受一絲絲的委屈。因此許多孩子嬌生慣養,不願也不能吃苦,很難承受挫折和失敗。父母一方面擔心孩子生活太過順利,以後無法面對成長路上的困難和挫折,但另一方面,又不斷地在孩子成長道路中,為他們鋪平道路,因而削弱了孩子自身面對困難和戰勝挫折的能力。 用誰的標準去評斷小孩?   就「挫折容忍力」一詞而言,基本上,大人和小孩對挫折容忍度的定界是有所不同的。「我們究竟是以誰的的標準在評斷小孩?」景美國中輔導室組長林欣瑩提出了不同的思考方向。「過去,我們的上一代所面臨的是農業社會的艱苦環境,而我們這一代則經歷以聯考論成敗的成長環境,相較於現代社會環境、家庭結構的轉變,現在小孩的生活環境不僅經濟較好、選擇也較多(多元化社會)。或許在我們看來現在小孩容忍力變低了,但是否想過可能是多元的社會讓他的選擇變多了。」   林欣瑩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當小孩在學校受到老師懲罰或遭遇挫折,往往最不能接受的是父母;情況並非很嚴重,卻大發雷霆的還是父母。譬如,父母本身往往太重視成敗得失,孩子不能讀名校便當場哭了起來;對孩子的學業成績過分重視,令孩子遇上如學業成績欠佳等不如意事情時,便以為是天大的挫折,而無法面對現實及接受自己。   另外,林欣瑩還提到過去碰到的一個案例,有位國三男同學因為在感情上遇到問題,一時想不開而選擇自殺。所幸被朋友發現,送醫急救後已無大礙。身為輔導老師的林欣瑩本想等男同學痊癒回校後,與他約談,希望可以瞭解孩子的問題,並幫助孩子走過挫折。但是,孩子的父母卻早一步將孩子辦理好轉學手續,希望一切事件就此打住。林欣瑩感嘆地說,或許父母認為轉學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及處理方式,也或許是為了保全父母本身的面子。但若不能真正瞭解孩子心裡在想什麼、需要什麼,進而解決問題,對孩子而言,這個陰影可能永遠都會存在。從這一點看來,我們不禁思索:究竟誰的挫折容忍力低?!是孩子無法面對挫折,抑或父母無法接受孩子受挫的事實?或許父母的挫折容忍力也是需要再加強的。 如何培養挫折容忍力?   林欣瑩指出,培養孩子的挫折容忍力是需要家長、老師、學校及社會共同努力的。父母應該讓孩子學習幫忙做家事以培養責任感,或是人際互動交往的訓練;在學校方面,老師必須確切告知孩子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以及學習「服務」他人的精神。能否面對逆境,與一個人的自信心和自我價值觀密切關係。   對自己有信心,自然不會害怕困難、不會怕一時的不如意﹔能認識自己的優點和強處,覺得自己是個有價值和有用的人,便不會在面對逆境時貿然走上「不歸之路」。至於責任感和承擔精神,更是面對逆境時所不能少的,因為有責任感和願意承擔的人,在遇上挫折時,會勇於面對而不會輕言放棄。   而從心理及身體方面來說,孩子在青少年階段外貌的改變可能會引來一些外來的貶義或嘲笑,使其自尊心受傷,家長和老師應該灌輸孩子正確的觀念及培養自信心;就醫學的角度來說,有運動的人,身心發展的健康是比較好的,所以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讓孩子從運動當中學習團隊精神,學習如何與人相處,這些都有助於加強孩子的挫折容忍力。「不管對大人或小孩而言,挫折對我們來說都是一種考驗,如何度過考驗,大人和小孩各有其解決方式,但重要的是要互相瞭解、溝通,或許這個挫折將不再是挫折。」林欣瑩誠懇地建議。   身為現代師長及父母,我們應該教會孩子如何去面對挫折和戰勝挫折,而不是逃避面前的困難。要記住,孩子將要面臨的社會中最殘酷的一面,往往不是當孩子的時候,而是在他們成人之後。如何讓孩子建立一種健康心理來面對社會,在挫折中能有健全的心態跨越挫折,培養出一顆堅強的心靈,這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類別及來源:教育省思 / 康軒教育雜誌第34期∼黃佳玲

文--粗心

2007年06月25日
公開
38

「粗心」這是與眾多的家長交流的過程中,當問及孩子學習狀況時,百分之八九十的家長脫口而出的回答。 ▣ 「粗心」的表現形式   「粗心」表現在學習方面比較突出,例如:   表現在數學方面:把符號看混,如「+」看成「-」   把數字看混,如「5」看成「3」   忘了寫答案,抄錯了題,數錯了數等   表現在語文方面:學拼音困難,閱讀能力差,錯別字多,作文偏題等   孩子「粗心」,往往也會表現在生活的許多方面。   譬如:上學時忘了帶做好的作業本,開門進屋後忘了把鑰匙拔下來,自己的東西總是丟三落四,到用的時候滿世界找也找不到等。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讓人終身受益,無論從長遠來看還是從目前孩子的學習狀態來看,粗心都是應該糾正的。分析孩子粗心的原因,大多數家長都會認為是孩子學習不認真,太馬虎,缺乏對學習的興趣,貪玩等   如何看待孩子粗心,家長的認知有一些誤區: ▣ 誤區一 孩子學習主觀上不認真。   其實,對於一部分孩子來說,不是他學習不努力,而是他的學習能力發展不平衡,孩子的聽知覺和視知覺是影響學習能力的重要因素,這部分孩子說他們粗心,他們是冤枉的。不是孩子不想好,而是他的能力沒達到。 ▣ 誤區二 片面關注學習習慣,忽視做事的條理性。   學習上細心的習慣不是單一存在的,而是與生活習慣不可分,那些做事丟三落四,缺乏條理,不能堅持到底的孩子,往往在學習上容易粗心。家長應該從小讓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小的時候讓他收拾好自己玩的玩具,大一點時,幫著洗碗。 ▣ 誤區三 家長任意的懲罰孩子。   比如:抄十遍書 每天作50道心算題等,讓孩子心理上產生厭倦,失去學習的興趣,過度單調的重複,引起孩子的反感,欲速而不達。   其實,孩子學習情緒的好壞,對學習的影響很大。剛上學的時候,每個孩子都雄心勃勃地要爭第一,可是孩子們的學習能力確實存在某些不同,在這些學習能力沒有提高的情況下,孩子再努力,結果總是不盡人意。更重要的是,老師和家長誤解他,認為他貪玩,心思不在學習上,學習不認真,不專心等。家長的批評,甚至打罵,使孩子心理受到嚴重的挫折,懷疑自己的能力,缺乏學習的信心,雖然看他坐在桌子旁學習,其實心早就飛了。   因此,對孩子要鼓勵,有進步時就表揚,讓他看到希望,使他樹立起學習的信心。調動起他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我比較喜歡用賞識教育,讓孩子心靈充滿陽光。在學習上,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和孩子出門時,看見什麼說什麼,譬如,讓他口頭描述超市,誠品書店,或者看圖說話,培養他的口頭表達能力。   在生活上,我覺得家長要早一點放手。現在的家長,嘴裡說自己孩子依賴性強,其實是大人們在潛意識裡離不開孩子。他們過分的保護孩子,無論孩子做什麼事都要過問,常常令孩子們的反感。他們包攬了孩子的一切。讓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越來越差,而令大人們反感。常聽人說,有個能幹的媽媽,就一定有個苯女兒,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家長首先要解決的是自己對孩子的依賴,不能認為不照顧孩子,孩子就會受罪,就不幸福。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適當做一些家務事。不要什麼事都是家長大包大攬。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的,他小的時候受到一點挫折,憑借自己的力量解決,明天就會獨立成長。孩子總要離開父母的懷抱,走進競爭的社會,家長放手越早,孩子成熟越早。   最後,我還想說,要讓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多給孩子細心的心理暗示。如果家長一再地說孩子粗心,做事慢,孩子就會形成一種習慣,真的認為自己粗心。相反,家長把目光放在孩子細心上,在孩子心理就有一種自己「細心」的心理暗示。孩子小,自我意識薄弱,很在意周圍的眼光 ,家長應該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孩子的優點上。糾正粗心,養成細心的習慣,也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綜上所述,幫助孩子克服粗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在上小學的階段,注重對孩子能力的培養,如:活動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社會責任感。將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

文--手足爭執與會心技巧

2007年05月22日
公開
37

手足爭執與會心技巧  程桂英/人本基金會森林育顧問暨文化大學  推廣部講師、父母效能訓練認證講師 -------------------------------------------------------------------- 案例:  這是一對可愛又活潑的姊妹,小學高年級了,兩人感情很好,玩在一起,上課在一起,吃飯、睡覺、洗澡都一起,簡直是形影不離。  這一天,梯隊第三天了,大夥兒輪流排隊洗澡,姊妹倆又一起抱著衣服鑽進了浴室,開心的邊聊邊洗。妹妹先洗好了穿上衣服,眼看姊姊也在穿了,便將手擺在門把上,好準備出去;姊姊一看,大吃一驚,立刻大叫了起來:「你幹嘛開門?我還沒穿好!你會害我…」又氣又急的姊姊,劈頭一陣指責,妹妹趕緊抗辯:「我沒有啊!我沒有開門啊!」「還說沒有!我明明看到你已經在握門把了!」妹妹急得哭了起來,待姊姊穿好衣服,便奪門而出,跑進寢室,找出電話卡:「媽!姊姊罵我…」媽媽在電話那一頭,立刻隔空喊話,叫姊姊來聽,把她責備了一頓。        ------------------- 我說:當父母親在遇到「手足爭執」議題時,若一心想扮演法官,居中裁判是非,很容易會被一些觀念所牽引,如:「爭吵是不好的」、「先告的有理」、「哭的比較委屈」、「先打人、罵人者就錯」、「大的比較懂事應該讓小的」…等。以本事件為例,看得出來,這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便一一指向姊姊的不對。難怪,姊姊感到難以心服! 任何事件都應以真理-真正的道理來溝通。尤其對孩子而言,要先從尊重感受出發,再引領思想的理解與行動的調整。感受若未獲得關心與瞭解,再多的道理都將被情緒覆蓋而無法彰顯。  所以,我提出幾個建議:  父母親面對「手足爭執」應掌握的觀念與原則:  1.做引導者、協調者-而非法官、仲裁者  2.不要擔心衝突-差異本就導致衝突,學會溝通之道才是重點  3.自己是冷靜的-勿主觀情緒涉入  4.無論年齡大小、男女、性格、特質,都要一體尊重  5.是教育,教導溝通-不是教訓、指責、或強迫認錯道歉了事  6.先關心對象的感受與需要,再談道理、調整行為   所以,如果重來,父母親可以這樣做:(我稱之為--會心的技巧)  「手足爭執」的會心技巧:  1.聆聽妹妹-「你一定覺得很難受,你根本沒有要開門…你不喜歡她的口氣…你也生氣了…」  2.也要聆聽姊姊-「你因為很著急…怕一開門就曝光…一急之下便大聲了…你也不是故意…」  3.引導兩人互相同理對方-「你猜她為什麼那麼兇?」「她為什麼哭?」  4.並做自我省思-「自己有沒有錯呢?」  5.然後表達歉意-「願意認錯嗎?」「你想向她說什麼?」  6.肯定孩子、向孩子示愛-無論是認錯或道歉、梯隊中的互相扶持…等,表達出我的欣賞與愛,並引導他們感謝對方!  如果,電話中無法周全,回家後,請重來一次,把情緒清乾淨、把關係調一調、把愛再注一注!   愛,因而滋養  如此一來,姊妹兩人都能感受到父母的支持、接納與尊重。清除了內在的鬱卒,看清了事件究竟,對因果關係作了省思,行為上也有了彌補與調整。最重要的是,提升了雙方的理解與關懷…。  愛,因此而獲得滋養…

繪本書單3

2006年12月15日
公開
40

感謝靖琪媽咪的分享唷... 《獨自去旅行》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57081 這是一本關於離別、哀悼、勇氣和安慰的故事。讓孩子體會在面對生離死別、失去時,該表現出的情緒反 應。同時學習平靜的、勇敢的接受生活中的變數。   故事是說--   兔子要離開浣熊了,牠即將要越過一條大河,踏上一段新的旅程,浣熊目送兔子離去。朋友離開後帶來的心痛,讓浣熊不知所措。後來,浣熊藉著跟其他朋友--大象、鴨子和老鼠一起回憶兔子,用音樂、唱歌   來懷念兔子,漸漸的體會了--祝福是最好的懷念方式,也和其他同樣懷念兔子的朋友相互安慰。   大穎文化總編在提到--*我為什麼想選這本書給孩子們看時,說道--一個媽媽總是盡力給孩子們最好的,讓他們享受”得到”的快樂,同時,也要教他們學習面對失去的勇氣跟雅量。   【獨自去旅行】,就是一個告訴孩子們平靜的、微笑著面對朋友離開、失去玩具、失去所愛的故事-- 《莉莎的星星》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35391 本書為法文翻譯小說。 莉莎得了癌症。   班尼是莉莎最好的朋友,他總是牽掛著她,每天都到醫院去陪伴她。他會告訴莉莎學校今天發生了甚麼有趣的事,還會唸書給她聽,尤其是他最喜愛的一本書——小王子。他們最喜歡一同仰望夜空中閃亮的星星,班尼還將一顆藍色的星星取名為「莉莎」。 莉莎終究敵不過病魔,去世了。   但是班尼知道,莉莎並沒有真正離他而去,她已經變成夜空中那顆最閃亮的星星,永遠待在遙遠的天際,陪伴著他。 這是一本談到朋友死亡的圖文書。   故事的文字不多,不過卻把情感表達得很淋漓盡致。結局雖然是悲傷的,不過卻也不全然都只有難過的情緒。本書非常適合各個年齡層來閱讀,透過「班尼將天上小星星取名做『莉莎』」的情節,讓我們看到孩子們在面對「死亡」時,選擇將悲傷轉為懷念的態度,這也是許多大人們可能還要學習的課題。 《好好哭吧》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62419 本書為丹麥文繪本書。 小孫子們最愛最愛的老祖母就要被死神先生帶走了!他們拼命地想要留住死神,讓祂不要帶走老祖母,所以不斷地替祂倒咖啡,想要討好祂。死神先生其實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壞心、那麼無情,於是祂跟小孫子們講了一個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對兄弟,哥哥名叫悲傷,弟弟叫作哭泣。 有一對姊妹,姊姊叫作快樂,妹妹叫作歡笑。 有一天,那對姊妹和那對兄弟相遇了。 他們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悲傷跟快樂結婚、哭泣跟歡笑結婚……   故事的結局是,這兩對活到很老很老的夫妻,最後還是隨著另一半的過世而跟著死去了!死神先生試著想讓小孫子們明白的是:如果沒有死亡,怎能突顯生命的價值?如果不曾下雨,誰會好好享受陽光?如果沒有黑夜,誰會高興的期盼白天來臨?   還記得,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得要勇敢堅強,不要老是那麼愛哭嗎?也因此我們總是壓抑自己,不讓情感流露或淚水氾濫。本書想傳達的是,面對「死亡」或是其他生命中紛至沓來的衝擊,我們:可以悲痛,但不必要心碎啊!唯有真正面對我們內心翻湧的情緒,了解自己有時候也會感到軟弱與無助,我們才有可能以柔軟的心與同理心,來自我安慰與癒療,也才能給別人安慰與體貼設想。

文--第十名狀元

2006年10月21日
公開
38

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09 期 作者:曾寶璐 在10倍速競爭的時代,「第1名」,是許多父母對子女的期盼、也是許多人的目標。然而,1989年,大陸小學老師周武提出的「第10名現象」研究,卻顛覆了舊思維:第10名之流的中庸學生,獲得的關愛眼神不多,但壓抑也最少,在人生賽局中,反而容易成為冠軍。 置身在耀眼的白小鴨之中,黑小鴨顯得黯然失色,然而,黑小鴨有「黑」的本色與活力,何不讓想法轉個彎,脫離「白」的隊伍、評價與迷思,走出黑小鴨變黑天鵝的尊容與自信。 ------------------------------------------------------------------------- 今年是愛因斯坦發表影響全世界的「相對論」一百週年。這位近百年最偉大的科學家,在大學畢業後,當時還沒成名的他曾經回母校找老師,但他老師根本不認得他,還以為,愛因斯坦是一個想借錢而謊稱是他學生的小混混。 後來很多人在討論,愛因斯坦可能是小時了了,但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反問:「是愛因斯坦沒有什麼了不起、沒有才華嗎?還是學校的考試,沒有把他的才華考出來?」李遠哲說,愛因斯坦如果拿到考卷,看到第一個問題沒有道理,會好好地分析問題,而沒有回答。結果,拿回考試成績,可能只有二十分;但如果坐下來跟他好好探討一些問題,那可真是了不起。 學校成績,顯然看不出,誰能成為本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後的今天依然,在中國大陸的一項小型調查,顯示類似的情況。 一九八九年,中國大陸杭州市天長小學老師周武受邀參加一次畢業學生的聚會。當時他暗自吃驚:那些已經擔任副教授、經理的學生,在學校時的成績並不十分出色。相反的,當年那些成績突出的好學生,成就卻平平。 這個現象引發周武的好奇,他開始追蹤畢業班學生,經過十年、針對一百五十一位學生的追蹤調查,周武發現,學生的成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這種動態變化中,小學的好學生隨著年級升高,出現成績名次後移的現象:小學時主科成績在班級前五名,進入中學後名次後移的,占四三%;相反地,小學時排在七到十五名的學生,在進入國中、高中後,名次往前移的比率竟占八一•二%。 「第十名學生」潛力無窮 於是周武提出所謂「第十名現象」:第十名左右的小學生,有著難以預想的潛能和創造力,讓他們未來在事業上嶄露頭角,出人頭地。這裡所指的第十名,並非剛剛好第十名的學生,而是指成績中庸的學生。根據周武解釋,這個群體的共同特徵是:他們受老師和父母的關注不那麼多,學習的自主性更強、興趣更廣泛。至於名列前茅的學生因為得到父母、師長過分關注,過分強化學科成績,反而扼抑了潛能和學習自主性。 這個研究結果,觸及了基礎教育的癥結:究竟是分數重要,還是學習力重要?經由大陸媒體爭相報導,「第十名現象」引起廣大回響,從省教育單位到學校,從學生、家長到專家……,透過網路不斷轉貼,餘波甚至蕩漾到了台灣。聯電發言人劉啟東三、四年前到大陸出差,被當地同事熱烈討論「第十名現象」,激發探索的興趣。這研究也呼應著他個人的成長,這位曾被全球外資法人票選為「亞太區第一名」的半導體分析師回想自己的歷程,一直以來最好的名次也就是第十名。劉啟東說,他不是不念書,而是不把所有時間都用在念書。 讀書時的第十名、職場上的第一名,劉啟東是「第十名現象」的典型代表。 不過,周武的調查,在周延度上仍有爭議處。專門研究青少年行為的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齊殷認為,畢竟孩子的發展是不斷地變化,嚴謹的方法必須是針對每一個孩子的生命歷程做紀錄,而不是取幾個時間點的學業成績做比較,這過於隨機。 儘管如此,「第十名現象」的研究,丟出了兩大觀點:其一,考第一名有用嗎,名次有多大價值?其二,讀書時代學會什麼,才具有永續競爭力? 考試,是考人類已解決的問題 第一個觀點,李遠哲的看法是:「考試是考不出到底這個人有多大的能耐。考試考的是人類已經解決的問題,別人都已經去做了,老師從來不去考老師不會的事,他怎麼會去考他不會的事呢?」 因此,「當你把所有時間放在考試,你一輩子就會被糟蹋掉,」今年三月二日,他在一場對台大學生的演講上「生活在急速轉變的世界裡」,對未來的社會菁英提出警告。 考試名次既然價值性不大,究竟什麼才能產生價值? 李遠哲說,五十年前,父母親希望孩子進到大學後可以學得一技之長,然後靠一技之長走遍天下,這在過去是行得通。但現在的社會,如果還想可以靠一技之長走遍天下的話,他會說:「時代不一樣了。」在知識經濟時代裡面,很多重複操作的工作都已經被機器人取代了。留給人類做的事情,往往是變化多端或是令人驚訝的事情,這需要擁有能夠適應變化的智慧。他分析自己的歷程,過去累積的很多知識,隨著歲月都慢慢地忘掉,沒有多大用處,但是很有用的是:「自己學東西的習慣,是一輩子享用不盡的。」 分析學習力,可以進一步探討人類的學習動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系教授Carol Dweck分析,學習動機來自兩種目標:學習目標(learning goal)和表現目標(performance goal)。「學習目標」指的是,打從心裡想要讓自己變得更棒,事情做得更好而產生學習動機;「表現目標」則是指,想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厲害,避免別人覺得自己沒用而學習。 屬於「學習目標導向」的人,對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充滿學習興趣,他們會選擇有挑戰性的工作,並且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屬於「表現目標導向」的人,則很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會努力求得好成績。但是這種人如果遇到自己做不來的事,就會拚命逃避,以免因為失敗,被人家瞧不起。 動機強,中庸生也能靠續航力得標 政大教育系教授吳靜吉解釋,一個孩子會用功拿好成績,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學習得很有興趣,很有學習動機。名次也是學習動機的一種,如果學習動機和表現動機都強,這樣的孩子未來的學習力仍能持續;但如果是表現動機強但學習動機弱,這樣的孩子只能拿到當下的第一名,不具有學習續航力。至於學校成績比較中庸的學童,有很多就是屬於學習動機強的學生,因為擁有學習力,即使小時候成績不突出,靠著續航力未來表現越來越好。 台北縣新莊國小校長吳順火指出,所謂的學習力來自「先天屬性+後天屬性+努力」,先天屬性指的是孩子的性向;後天屬性則需要父母認知到孩子的先天屬性之後,給予引導和支援。可惜的是,吳順火觀察大部分的家長,總是往相反的方向走,他們要求名次、要求名校,以為這樣未來就能成功,「如果後天不引導,甚至打壓,孩子的先天屬性是會消失的!」 考試、排名 都是自信殺手 擁有耶魯碩士學位的建築設計師黃永洪,從小成績都只求及格。記憶中,除了小學一年級考過第四名之外,後來幾乎對名次不再有記憶。「考試、排名都是在打擊你的自信!」黃永洪非常慶幸自己在澳門求學,不但沒有聯考壓力,反而得到父母、師長的支援,建立他對建築、美感的自信。 「我的自信來自一種幸運,」他說,國小時候雖然也曾經因為考不及格被爸爸打小腿肚,但其實他父親也只要求及格就好。 中學時候黃永洪每年暑假都跑香港,拿著相機拚命把喜歡的房子拍下來,當時他不知道原來蓋房子可以是一門學問,純粹就是把相片收集起來欣賞。高中的班級壁報比賽,給了黃永洪第一次驗證自己能力的機會。他費盡心思,用柏油、麻繩、金屬做壁報,三年下來為班上拿下九次的冠軍。到今天,他的櫃子裡頭還收藏著一面獎旗——奧華中學一九六五年班際壁報比賽冠軍。 黃永洪對藝術的喜愛因為壁報比賽而更加熱烈,他到舊書攤翻閱國外的建築雜誌、上課時候低頭畫著自己的夢想之屋。有一回,荷蘭籍神父看到他上課在畫畫,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建議他以後念建築系。「建築耶!」那是黃永洪生平第一次聽到這個字architecture,以前他就只知道房子,黃永洪太興奮,他一直以為畫房子只能偷偷摸摸,沒想到竟然有大學可以正大光明畫房子! 黃永洪對建築的無窮學習力來自不斷實做(壁報比賽)與師長(神父)的鼓勵,所培養出來的自信心。這連他申請耶魯大學建築研究所被拒,都沒能把他打倒。「我當時簡直發狂!」黃永洪不相信自己沒有錄取,立刻又準備了一本作品集,請英文比較好的弟弟黃永沃幫他寫信給系主任。一個禮拜後耶魯回信,原來是秘書弄錯了,他終於如願踏入耶魯的殿堂。 有目標的人,才能管理信心 宏碁創辦人、智融集團董事長暨首席顧問施振榮的母親從來不要求他的名次,但他懂得自我設定學習目標並且找到學習方法。施振榮說,每個人都要設定目標,但必須是有挑戰而且達得到的,這樣才能建立起自信。「人生最重要的是管理信心。」他認為,小孩子還不夠成熟的時候,是沒辦法承受太大的挫折的,所以很多事情只要馬馬虎虎就好,重點是抓住一個大原則。 例如,「要更好」是施振榮的大原則,所以他經常為自我設定目標,要求自己一定要有進步,但不一定要考一百分。就他觀察,過去成績很好的同學,因為對成績的得失心太重、壓力太大,反而沒有機會去發展人際關係。 學習的態度,是求學的基本。父母不該是培養第一名的孩子,而是培養孩子成為學習目標導向的人,這才是給孩子一輩子的禮物。 全力拚讀書,會產生排擠效應 「人生是長跑,不應該拚命讀書贏了上半場,下半場就沒了持續力。」專研資優教育的師大特殊教育系教授吳武典比喻,第一名的學生如果為了維持第一,把所有的資源都拿來讀書,自然會排擠掉發展人際關係、領導力或是其他興趣的機會。父母以為考第一名就等於能考上好學校,而考上好學校又等於未來能出人頭地,如果一再這樣畫上等號,忘了培養孩子成為有學習目標的人,可能留下遺憾。 張文瑜,三十二歲移民美國的家庭主婦,兒子才六歲就開始上滑雪課、潛能開發課。「我很怕他跟我一樣,所以要讓他多學、多玩!」 童年時代的張文瑜,是個「第一名學生」,小學四年級已經戴上厚重的眼鏡,國小到高中累積的獎狀塞滿兩大本資料夾。「我的目標很清楚,就是要第一,」問題是張文瑜不算資優,讀書的時間經常是別人的好幾倍,每次都是盡到最、最、最大的努力才拿到第一。同學呼朋引伴出去玩,張文瑜一定是窩在家念書。張文瑜沒有不快樂,因為父母以她為傲,「只有拿第一,他們才會繼續愛我!」 大學聯考張文瑜沒有上台大外文,生平第一次讓父母失望。第一次遭受重大挫折,張文瑜幾乎無法承受,她抓狂似的放火燒高中課本,還好父親及時滅火。街坊鄰居耳語:他們家小孩讀書讀瘋了! 放火事件讓父母不逼張文瑜重考,但是上大學後她頓然失去目標,不知道為何要讀書,「同學都只希望不要被二一,老師也不要求第一名!」張文瑜不敢讓同學知道自己過去都是第一名,每當大家談論起高中、國中的事情,她都藉故走開。更挫折的是,同學會跳舞、會唱歌,這些卻從來不曾出現在張文瑜的生命中。 「過去的已經不可能彌補了!」人生的目標在大學變得越來越不清楚,總是在羨慕別人的情緒中度過。大三上學期張文瑜就嫁為人婦,直接從學校踏入家庭,因為她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在社會上找到好工作,舉家移民美國更讓她鬆了一大口氣,因為不會再有親戚問起她小時候的輝煌戰果、更不會有碰到同學的尷尬。她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讓孩子過一種和自己截然不同的童年。 耶魯大學心理系教授羅伯.史登堡(Robert J. Sternberg)是美國研究智慧方面的大師,他提出「智慧三元論」——成功智商包括分析能力〈analytical intelligence〉、實務能力〈practical intelligence〉、創造能力〈creative intelligence〉。並認為只重視智力的「成績評量方式」是偏差的,這類評量方式只測量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卻沒有分析到實務能力及創造能力。也因此,根據羅伯.史登堡的論點,學業能力只代表「今天」的成功,無法保證未來的成就。 激發孩子去「贏未來」 現在許多教育制度已經越來越能肯定多元價值,包括體育優秀的學生也能拿縣長獎,吳順火說,德、智、體、群、美五個面向都設縣長獎,彰顯的就是多元價值,不會永遠都是考試最厲害的拿獎。小學的名次也只排到第五名,第六名是進步獎,其他學生都是第七名。這樣的方式讓許多父母、學童喘了一大口氣,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齊殷就說,就算孩子是最後一名我也不知道,真是太好了! 分數不能代替經歷,文憑不能代替文化和智慧,「絕對不能以小看大,因為孩子成長過程中隨時隨地都有機會!」吳齊殷說,許多成功人物的成長經歷都說明,名次和人才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父母應該保護孩子智慧的火花,而不是拚命給壓力。 「考試爭第一,是投資現在,教育是要投資未來。」吳武典認為,「第十名現象」的主要意義,是「觀念上的暮鼓晨鐘」——即使不是名列前茅,成績中庸的學生還是有無窮潛力。尤其對於小學生來說,成績真的不能特別反映出什麼,孩子的未來路很長,變數是很大的。正如前教育部長黃榮村所說:「他還在學習,你要他贏什麼?我們要讓他去贏未來!」

文--溺愛病毒

2006年08月29日
公開
41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77 期 作者:李盈穎、劉承賢、賀先蕙   孩子們正遭受「溺愛病毒」的攻擊!他們擁有的物質比上一代多5倍,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然而,他們卻不滿足,還出現負向行為。愛孩子容易,用對的方式去愛,卻很難……一種病毒,正在全球各個角落肆虐,對著孩子們發動攻擊。如果你是個非常疼愛孩子的父母,小心了!   這個病毒的感染源不在空氣中,被感染也不會發燒、嘔吐,但日子一久,孩子可能出現七大負面人格特徵:驕傲、憤怒、妒嫉、懶散、暴食厭食、陷溺、貪婪,從而影響一輩子的競爭力。 現象:千禧之子常見被溺愛兒童症候群 這個病毒帶來的症狀,名叫「被溺愛兒童症候群」(Pampered Child Syndrome),感染源只附著在父母身上,在一九八○年以後出生的孩子們,發病率尤高。這已成為二○○○年以來全球兒童教育界最憂心的現象。 卡拉(Carla Wagner),十七歲,美國佛羅里達州學生。這一天,她用美國運通金卡消費了一杯龍舌蘭,酒後,她駕著Audi A4揚長而去,撞到了一位女學生。當法院打算以酒醉駕車以及傷害的罪名起訴她時,她的父母問法官:「那麼,卡拉今年夏天是不是還可以像往年一樣到巴黎度過夏天?」 這是二○○一年八月,美國《時代》雜誌封面故事「Power Struggle, who's in charge here?」裡的真實案例,該主題係探討美國小孩被溺愛及父母企圖扭轉這個風氣的情況。 二○○五年十月,英國《泰晤士報》也刊出一篇專文:「如何終結被溺愛兒童症候群?」(How to end spoilt brat syndrome?),文中提到一個案例: 她,只有十三歲,已經有了第一次性經驗,用違禁藥品,自殺過一次,每次離 家出走都要好幾天才回去。」你可能會認為,這個少女成長於暴力家庭,事實不然,她的父母受良好的高等教育,總是細心呵護,給她一切她所要的,讓她成為家中的「老大」! 這個女孩,正遭受「被溺愛兒童症候群」的侵襲! 調查:三分之二父母承認孩子被寵壞 不止英、美國,這股病毒也入侵了台灣。阿文(化名,編按: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時,媒體不得報導該兒童及少年之姓名),基隆某國中三年級學生。 國小時,他很聰明,父母極度寵愛。一次他欺負同學,老師請父母來學校。他的父親,從BMW座車下來,就怒氣沖沖直奔找導師,母親則穿著水藍色碎鑽小禮服,隨後 跟來。父親劈頭說:「我的兒子,我很了解!」母親再說:「我家阿文很乖,一定是有人激怒他,才會欺負人。」阿文就這樣一直被護著進入國中。 國一時,阿文的學習狀況有了變化。數學老師發現他連簡單的運算都不會,請父母來校了解狀況,導師說:「也許他要去檢定一下智力……」話還沒完,阿文父親拍桌:「你腦袋才有問題!」 升上國二,父母這時才意識事態越來越嚴重。父母決定帶他去鑑定。鑑定結果出爐,醫生說:「阿文是抗拒學習,而且懶惰,造成智力退化。」夫妻倆回想著過去一味稱讚阿文的結果,竟讓兒子變成這樣,兩人愣在原地,久久不能言語。 過去,人們總高唱「給孩子的愛永遠不嫌多」。但如今,過多的愛、不當的愛,卻讓孩子們失去競爭力,甚至產生負向性格。 以下六個數據,分別來自二○○一年哈佛大學的研究、二○○一年CNN及《時代》 雜誌聯合進行的民調、二○○二年美國非營利公共意見研究團體Public Agenda的調查: 一、八○%的人,都認為今天的孩子比十年或十五年前被寵壞了。 二、三分之二的父母承認自己的孩子被寵壞了。 三、七五%的人認為,現在小孩比以前做更少的家事。 四、只有九%的成人認為,他們在公共場所看到的孩子「對成人有所尊重」。 五、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師,因為「無法忍受」學生的行為,認真的考慮離開教職, 或他們知道有人因此離職。 六、也是最驚人的數據,一九八四年時,孩童可以影響父母達五百億美元的消費。 到了二○○一年,這個數字達到三千億美元。更進一步推論,父母給孩子的物質享受,比上一個世代整整成長了五倍!(編按:這段期間兒童人口數僅成長一五%)這些數據共同指出一個現象:孩子對父母的控制權越來越大,但其被寵壞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五倍的愛,五倍的物質,孩子消化得了嗎? 病源:嬰兒潮後期出生的父母易溺愛子女   兒童心理學先驅、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金德倫(Dan Kindlon),以美國九所學校逾千戶家庭為樣本,研究四至十九歲兒童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後,提出一份報告。   該報告指出,嬰兒潮後期陸續誕生(一九五五至一九七九年)的父母,很容易變成 溺愛的父母,他將其稱為「溺愛世代」。原因有三: 一、他們在物質上比上一代富裕; 二、孩子生得少; 三、他們揚棄權威的教養方式。   在溺愛世代的家庭,美國的平均孩子數目已從4個變為2個;台灣每個家庭孩子數則僅1.18人,他們的孩子享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愛。而這一代的父母,過去都被權威方式管教,因此他們質疑權威,如今他們選擇與兒女做朋友、採取寬鬆的教養方式。   這群溺愛世代生下的孩子們(一九八○年以後出生),被稱為「千禧之子」(Millennials),被譽為「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代」,因為他們擁有最豐富的資源。   根據統計:這群孩子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房間裡有個人電腦、三成兒童及五成青少年房間裡有電話。他們讓父母或爺爺奶奶帶著到全世界旅行,而且以前屬於大人的活動──出外用餐,現在變成全家人的事;有九○%的父親會進產房看孩子誕生。隨著家庭的收入越多,他們到倫敦聽大笨鐘鐘聲、到巴黎塞納河乘船、到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餵鴿子的機會就越高。 癥結:民主與溺愛,一線之隔   千禧之子,是歷史上得到父母最高注意力的兒童,然而,越多的愛,越多的物質,卻出現越來越嚴重的副作用。   根據教育理論,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四種類型(民主、權威、溺愛、忽視),此分類係根據父母付出的「溫暖、支持」,與「指導、要求」程度而有所區別。   其中,「民主型」父母,是最佳管教方式,他們既給孩子充分的「溫暖、支持」,又給予適當的「指導、要求」,孩子因而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與尊重,同時發展出高度的自我接納與個人控制。   但一不小心,「民主型」可能就會變成「溺愛型」父母,兩者常常只是一線之隔。 輔大兒童與家庭學所副教授陳富美指出,若只是一味給予「溫暖、支持」,卻未給予「適當的指導、要求」,賦予過度的自由,將變成溺愛型父母,孩子無法制止本身負向、不合理的行為,自我接納能力也低。   而溺愛型父母又可再分為兩類:放任,或過度保護。前者沒有為孩子設定規則,接受孩子所有的欲望和行為。後者則主動代替孩子解決問題,沒有提供孩子嘗試錯誤的機會。 台北現場:怕廁所不乾淨,菲傭陪伴上學   鏡頭轉到台北的大安社區。八歲的Angela(化名),頭髮整齊的程度如同一把利劍削過。她的父母常常出國,收入屬中上程度,但因她是獨生女,從小備受寵愛。   平常她的打扮都是配套好的,花色蘇格蘭裙,肯定搭配相稱的素色上衣,襪子樣式 絕不會搶走上衣的風采,腳踩的是ELLE童鞋,連包包款式、該斜背、側背,都有講究。她的人生被父母安排得十分完善,連上廁所這件事也不例外。   她就讀仁愛國小一年級時,每週二中午,菲傭為她送便當。只見菲傭迅速的跑進教室、放下便當,牽著小Angela的手,兩人很快來到廁所前。菲傭一間間敲開廁所的門,太暗、地上有水、馬桶上有黃漬的都被淘汰。   如廁完後,菲傭迅速的幫她整理衣服,接著把她拖到洗手台,用肥皂搓了兩分鐘之久。小Angela的媽媽要求她,學校廁所不夠乾淨,若想上大號,盡量忍住不要在學校上,免得「處理不好」。但一年下來,她還是決定將女兒轉到廁所更乾淨的康橋國小。   逢年過節的時候,Angela的媽媽一定認真打點,從接車的阿姨、司機、到外籍課程老師、導師等十幾人,都送上高檔禮品。因為這些錢可保證她的女兒坐上校車最好的座位,一旦在校有任何異常,老師總是第一時間回報、聯絡簿的老師留言也總比別人多得多。 大陸現場:兒子打媽媽巴掌說「雞腿是我的!」   房間有人掃、上廁所有人伺候、出門有人接送,Angela能做什麼呢?常常,她讓自己變成一座雕像,不發一語。她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完全被剝奪了。   不只台北,在上海的地鐵車站裡,有很多「地鐵父母」。上海的地鐵有三層,最底 層是搭車處。這天,一位爸爸在車站外買早點,他拿著手機,氣急敗壞對著另一頭的太 太說:「叫你先去排隊買票啊!上什麼廁所?萬一兒子來不及怎麼辦?」說著邊掏錢、邊罵、邊揮手叫兒子先去月台等。   原來,上海父母為了讓寶貝兒女省時間,夫妻兩人分工合作,一人買早點,一人買票,好讓孩子不用浪費時間,多個十分鐘看書。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曾說過一個小故事。他第一次回老家祭祖時,包了一輛計程車。當天,郭台銘趕夜車,從山西南部夜渡黃河。晚上十點多,月光瀉了一地,司機跟郭台銘坐在黃河邊聊天,聊啊聊啊,司機先生竟哭出來了。   原來,這司機每天賺了錢,只吃兩個饅頭、兩根蔥,但為了孩子,他一定會買根雞腿回去給兒子吃。有一次,他生病了,妻子把兒子的雞腿給他吃,兒子竟然打妻子一巴掌說:「這雞腿是我的,為什麼要給爸爸吃?」 美國現場:餐廳拒收失控的小孩進門   郭台銘感嘆:小孩一直以為雞腿是他的,連他爸爸生病了,也不讓步。這種小孩沒有感恩心,只曉得占有,不曉得失去的滋味。   放任的溺愛型父母也很多。在紐約長島,有間名為「船塢」的餐廳,門口就曾掛了牌子寫著:「如果你不能好好控制你的孩子,請你們不要進來用餐。」餐廳的規定則是 :「No checks, no credit cards, no cell phones, take screaming childrenoutside.(不收支票、不收信用卡、不能在裡面打行動電話,把會尖叫的小孩帶出去 )」。   另一個主角Dorothy(化名),則出現在台北市中心的快樂瑪莉安美語幼稚園。六歲的Dorothy活在母親對她百依百順的羽翼下,在學校,只要別人不合她的意, 她就用尖叫、大吼抗議,母親對她束手無策。   每天,她帶著家裡的高級糖果,從私家轎車下車,略仰著頭慢慢走進學校,她袋裡的糖「叮咚叮咚」碰撞發響。「各位同學,我今天帶來的是摩洛哥可可巧克力糖。」接著,她將糖一顆顆放在同學掌心上,「你,哼!沒有!」只見她跟一個男孩說。   因為昨天這位小男生拉了她的辮子,今天必須接受懲罰。Dorothy在學校,就像「蜂后」一般,懂得利用物質發號施令。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周文君分析,孩子在社會互動中,最需要的就是「妥協、分享、互動」三種特質,被溺愛的孩子,容易喪失學習這些特質和演練的機會,就容易自我中心。   幼稚園,是社會情境的第一關,被溺愛的孩子因為不具上述三種特質,容易與同儕出現爭執,隨著時間長大,在人際交往上就會產生挫折感。這個挫折感緊接著會帶來焦慮、憂鬱、拒學,然後產生更多的情緒問題,甚至出現自殺、攻擊性的行為。   此外,被放任的孩子,由於將「獲得東西」視為理所當然,通病就是「等不得」, 當「無法獲得」的情境出現,就容易出現犯罪行為。 忠告:「易開罐的愛」只會害了孩子   然而,溺愛的問題不在於愛多、愛少,而在於「怎麼愛」。愛的方法正確,孩子的行為加乘;愛的方法不正確,錯誤的行為也更嚴重。   這樣的狀況你應該不陌生,或者,你應該見過:全家吃飯時,父母因為愛孩子,總是主動幫孩子夾菜,將最好的菜留給孩子,等到孩子吃不下,父母才吃下剩餘的菜。   久而久之,孩子理所當然以為,「我本來就該吃最好吃的菜」。有一天,當他看到愛吃的食物,問也不問,一口氣全盤吃光,不管其他人是否取用時,你才發現,原來你的愛給錯了方式!   周文君分析,成功的愛,孩子不僅感受到父母的用心,還會回頭反問母親要不要吃一口,而不是全部吃完。這樣的愛,就沒有多餘的問題。 美國權威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羅伯.寇爾斯(Robert Coles)曾對富家子弟進行研究,他指出這些孩子的問題:「儘管擁有財富及特權,可是他們依然不快樂、不滿足。   所有的錢財、玩具、旅遊,全都不請自來。他們已擁有許多,還想更多,得到後卻沒有很大的滿足感,只是生出更多的欲望。在這表象之下,充滿著糾結不去的無用感。」 同樣的,因為不虞匱乏,千禧之子也失去努力的動機、生命的熱忱。 也如同美國心理學教授索羅門.史奇莫(Solomon Schimmel)形容希臘諸神,後來為何變成易怒的一群:「正因為他們要什麼有什麼,有任何願望可以馬上實現,就變得不再有希望。希望,是建立在有未實現的理想、有需要花費力氣才能滿足的需要上。由於不需要希望而失去希望,神也會變得煩躁。」   愛孩子,就別讓你的愛,變成「易開罐的愛」:廉價、易開、隨取隨有。收回你的一隻手吧!

文--爸媽為什麼會嘮叨?

2006年04月04日
公開
36

口述◎馮喬蘭�人本教育基金會教育中心主任 整理◎謝美萱 爸媽為什麼會嘮叨? 從青少年的親身經驗聽起來,幾乎每個人都有非常共通的經驗,那就是爸媽經常從各種生活小細節裡,對小孩叨叨唸唸,叨唸的項目從小孩穿著打扮太奇怪、晚睡晚起、不摺棉被、愛看電視,太常熬夜、電話講太久、洗碗太不勤快…,幾乎到了「無所不唸」的地步。有時候,同一件事,竟可以唸上好幾年,最後小孩差不多可以把爸媽叨唸的內容,像唐詩三百首那樣全數背出來。 嘮叨,不但讓小孩覺得「很煩」,也是讓父母感到很不知所措、筋疲力竭的難題。 說起來,「嘮叨」這件事的緣由,其實和父母的角色有很大的關係。身為父母,從小孩年紀還很小的時候,就覺得把小孩照顧好是自己的本分和職責,這種心情,是延伸到小孩長成青少年,甚至更大的年紀,都不容易消除的。 爸媽要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把小孩「照顧好」呢?通常就是從小孩的行為表現來看。因此爸媽會對小孩有一些行為基準,最普遍的就是,功課好不好啊?有沒有禮貌啊?聽不聽話啊?有些是在外頭表現的,有些是在家裡展現的。爸媽為自己養成的習慣,就是不斷檢驗自己有沒有盡到這些義務,叮嚀小孩、提醒小孩,因為在爸媽的心理,會恐懼自己沒有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這樣說就很清楚了,為什麼青少年會覺得爸媽那麼愛唸,說穿了,就是因為,爸媽對於自己扮演的角色有某個程度的責任感,只是有時候不見得能拿捏得非常好。我看過一個例子,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小孩要去倒水,大概因為這個小孩年紀真的還蠻小的,爸媽覺得她可能水也倒不好,路也走不好,每看到小孩一個行為,就覺得她下一步一定會做錯;後來那個場面就變成,她媽媽在她後面喊著:「妳現在去倒那個水,妳往前走啊,左邊左邊,對,那個就是水,妳杯子拿出來啊,拿出來倒,慢一點,不要太急。」我心裡想,雖然那個小孩才一年級,但是應該可以自己練習倒水吧!爸媽過度的叮嚀,反而加重了彼此的壓力。 現代社會裡,每個家庭的小孩都很少,這使得爸媽的注意力可以更集中,可以更細緻地照顧小孩。只不過,這種照顧的習慣延伸到青少年時期,小孩自然就容易覺得煩。因為到了青少年這個年紀,生理發展或心智發展已經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甚至進入了一個可以從家裡獨立出來生活的階段,越來越覺得自己和爸媽是可以分離的個體。但是爸爸媽媽不見得習慣這個變化,親子之間就產生了一種不對等的看待關係。 有這麼嚴重嗎? 我以前小時候放學回家,常常把便當盒丟到水槽,跟我媽說,媽妳不要洗喔,我先泡水,等一下就洗,但她很不聽話,都會忍不住偷洗,最後就唸說我都不洗碗。其實爸媽叨唸的內容都是類似這種事情。因為家人是緊密生活在一起的,一舉一動彼此都看得到,理所當然,就從這些事情「下手」。 而當父母叨唸的內容一成不變都是這些的時候,孩子就會容易受不了,因為這些事不是什麼大事,它沒有絕對的道理,不牽扯生命、不牽扯是非、不牽扯嚴重的對錯,只是在於個人的習慣。 再舉個例子來說,看電視這件事,對有些爸媽來說是個重大議題,因為會影響功課,所以就會禁止小孩或規範小孩看電視。可是小孩也常看到爸媽在看電視啊,或者爸媽叫小孩去讀書,小孩也從來沒看過爸媽在讀書。所以對小孩來說,很多爸媽堅持的事情,就是「有那麼嚴重嗎?不做會怎樣嗎?你們也沒做到!有這麼不得了嗎?」 小孩會認為,「這是你的習慣,不是我的習慣!」所以當孩子漸漸長大之後,他心裡就會想,總有一天我要有我自己的地方,我要看電視就看電視,要什麼時候洗碗就什麼時候洗碗,我就是要半夜不睡覺,那你要怎樣?到頭來,爸媽的嘮叨對孩子的影響,不但不能反映在他們所期盼的行為上,反而可能讓孩子更不願意去做那件事。 我知道很多小孩和爸媽過招的方法,就是選擇敷衍他們。其實,我覺得這是某種健康的方法。老實說,大家實在不必為了摺棉被這種事爭得頭破血流,有時候孩子說「好啦好啦」,就讓他這樣敷衍過去也無所謂,因為這的確也不是什麼嚴重的大事。 您可能會覺得,天哪,原來是這樣!不過,我們一路成長就是這個路途啊。對於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處理態度。如果今天我們要談的是孩子生命中的重大事件,比方談戀愛、人生看法、未來志向,我認為就可以多做討論和分享,但如果只是連我們自己都覺得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小事,就讓自己放鬆一點。 小孩需要獨立自主的空間 有個朋友跟我提過,他看動物星球頻道,有一集在講獅子吃斑馬的事,內容是說成獅怎麼教導幼獅狩獵,教得非常用心,但是等幼獅到了一定的年紀,成獅就會非常努力的把小獅子趕走,非常非常兇的趕走。這個朋友問我,是不是人長大了就一定要離開原生家庭? 我覺得這個很有意思,其實「家庭」的功能,對所有的動物而言都一樣,爸媽在做的工作就是照顧幼小,讓小孩在一個沒有辦法養活自己的狀況下,得到保護和看顧,讓他可以安心的長大。但是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小孩可以獨立自主,在離開家之後仍然有能力過得很好。因為所有生物的本能裡,都有一種驅動力,就是要出去「佔地盤」,對動物而言是環境上的,對人類而言可能更複雜地包涵了環境和社會。不是這樣嗎?爸媽都期盼著自己心愛的孩子,長大後可以尋得自己的一片天地! 所以,一個人到了成熟的年紀,如果沒有機會獨立自主的話,他會感覺難受,因為在這個時候,他需要的是發揮自己,也就是所謂的「自我實現」,孩子需要空間去發現自己的能力價值;如果他的所作所為一再受到侷限,就會覺得不舒服,但很可能因為還不夠成熟,所以他們也不明白或說不清楚為什麼不舒服,就會用非常不理性的方式和父母彼此回應。結果,原來彼此需要的兩方,變成彼此傷害,這是非常可惜的。 與其叨唸小事,不如關心大事 思考「嘮叨」這件事,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如果你常常叨唸小孩去做某一件事,做父母的,得先想想那件事有沒有道理,會不會其實你只是希望把自己的價值觀或習慣套用在小孩身上,事實上那件你嘮叨的事情真的不那麼嚴重!如果只是這樣,那麼作為爸媽,或作為任何一個人,都應該學著放下。 更重要的是,與其不斷跟小孩談一些小事,不如我們多想一些大事。小孩還小的時候,當然要關心他飯該怎麼吃,鞋帶該怎麼綁,但是長大了,他們早就會這些了,他們需要父母照顧的,不再是生活細節,而是他們的心智發展。青少年需要有人和他們對話、溝通、交換心情、交換想法。所以他們喜歡和朋友聊天,雖然聊天不見得一定能促成心智發展,但是他可以藉此交換心情、交換想法、交換感覺,可以一邊講一邊自我發展。就算是談情人節要不要送巧克力給喜歡的男生或女生,都可以談怎麼送?對方的反應會怎樣?自己送的心情是怎樣?要去哪裡買比較好?像這些事情,經由討論、分享,就可以幫助一個人解決事情、思考事情,這就是成長的歷程呀! 所以爸媽如果把對青少年的關注焦點,放在生活細節上,就反而沒有機會照顧他們最核心的需求,那是非常可惜的。比方當你看到小孩和朋友在電話上聊得很開心,你的反應如果是跟他說,「你幹嘛講那麼久?」那不是很可惜嗎?你錯失了一個了解小孩的機會。換一個角度,你可以問他,「跟朋友聊天很高興喔!是怎樣的朋友?你們都聊些什麼啊?」事後,你就可以和孩子聊這些他關心的話題,也會知道他需要什麼樣的協助。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不要把眼光放在小事情上頭,要談一些格局比較大的事,才能真正幫助親子之間的關係。 讓孩子自己管自己 我經常鼓勵年輕人,長大了就可以離開家庭,自己在外面居住。這是因為,有時候反倒是小孩離開家庭之後,親子之間的關係比較好。因為距離產生美感。而且當年輕人離家時,他有很多機會要自己去體驗,自己去闖,不再有藉口說是爸爸媽媽叫他做什麼,於是必須自己去面對、學習一些事情,也才有能力變得成熟。成熟是需要透過經歷和練習的。 老實說,一個小孩到了青少年時期,已經沒有任何一個大人可以真正管得住他了,唯一可以管得住他的,就是他自己。而且他也必須是自己管自己,否則永遠都要依賴別人,那是很可怕的事情。 所以,當人可以經濟獨立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他有能力也應該離開家的時候,而離家之後,維繫家人的,就是原本在相處之間的那些情感的交流。是那些情感,讓人在離家之後還能繼續維持關係,絕對不只是爸媽對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顧,不是那些柴米油鹽醬醋茶而已。這些事物容易被取代,但人和人之間的交流卻非常獨特,也特別珍貴。 我衷心地建議父母,把對孩子的能量放在創造性的事物上,不論是共同進行什麼活動,或者思想的交流,或者價值的交換,都會比日常的叨唸來得更有意義。 並且,專心地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吧,這個社會的進步,永遠是靠年輕的一代,來解放上一代!

文--養育優質小孩的訣竅

2006年03月14日
公開
30

養育優質小孩的訣竅 研究發現,快樂的孩子擁有一些共同的特質,包括:較有自信、樂觀、有自制力。我們整合專家意見,提供12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的發揮,讓他們可以悠閒的看蜘蛛織網、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以他們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也許,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 2.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等,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用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塗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9.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11.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繫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1.確認他的問題。2.讓他描述他想到解決方式。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助。 12.給他表演的舞台: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並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

六書解釋

2005年11月19日
公開
30

因為雙寶對部首很有意見 結果諺諺媽幫媽咪收集了一些資料 非常謝謝諺諺媽唷~~ ♡♡♡♡♡♡♡♡♡♡♡♡♡♡♡♡♡♡♡♡♡♡♡♡♡♡♡♡♡♡♡♡ 六書的次序和名稱如下: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象形 ◎許慎的說法: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隨體詰詘就是指隨著物體的自然形狀,彎彎曲曲地描繪出來。) ◎作者解說: 象形就是象實物之形,即是把客觀事物的形體描繪出來的意思 ◎象形字例: 字例 說 明 日 像一輪紅日 月 一彎新月 山 當中一峰突起,周圍群嵐環抱 州 三條曲線,表示波濤洶湧的流水,其中間的小圓圈或小黑點,表示水中的一塊陸地 矢 上部為鋒利的箭鏃,中為箭桿,下為搭弦的尾翎 ◎象形字的特點: 有人認為象形字有「因形知義,因義知音」的優點,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因為思維和語言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任何一個象形字,哪怕是最接近於圖畫的象形字,也必須首先通過語言讀出來,才能表達概念。那種「因形知音」的主張,其實質就是把語言和思維割裂開了。 ◎象形字的優點: 一目了然,清楚表達具體事物的形貌 ◎象形字的局限: 書寫麻煩(因為形體彎彎曲曲,難以刻在甲骨上) 形體往往不統一(觀察事物的角度不統一,如馬、鹿從側看,羊、牛從正面看;在戰國時「馬」字就有多種不同的寫法) 難以表達抽象的概念(如喜、怒、哀、樂很難畫成其物) 難以區分類別(形聲字的形符才可有此優點) ------------------------------------------------------------------------- ★指事 ◎許慎的說法: 「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初看起來可以認識,再細觀察就能了解意義。) ◎作者解說: 指事就是在象形的基礎上再加上個指事符號作標記的一種字 ◎指事字例: 字例 說 明 甘 口中加一點,表示在舌頭上感到甜味的地方 本 木(樹)字的下部加一個「點兒」,表示根部所在 末 木(樹)字的上部加一個「點兒」,表示樹梢(頂) 上 先畫一橫線,再在線上加一個「點兒」,表示上面 下 先畫一橫線,再在線下加一個「點兒」,表示下面 ◎指事字的優點: 造字方便:只須在象形基礎上加上「指事符號」,便可創造一個新字 相對於象形字,可以表示稍為抽象的概念 指事字的局限�指事字在六書中佔絕對少數: 要說明客觀物體,可以用象形來表示 要說明抽象的溉念,就可以用會意來代替 ------------------------------------------------------------------------- ★會意 ◎許慎的說法: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 ◎作者解說: 會意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象形字組合在一起,表示一個新的意思 ◎會意字例: 字例 說 明 步 腳趾朝上的兩隻腳一前一後走路的形象(止+止) 涉 把水加在兩腳之間,表示要從水中通過(水+步) 陟 把阜(土坡)加在兩腳旁邊,表示兩腳登山的樣子(阜+步) 降 把腳倒過來,再把阜加在兩腳旁邊,表示從高山下來(阜+步) ◎會意字的優點: 相對於象形,可以表示較抽象的概念 ◎會意字的局限: 會意字結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象形字,尚須通過合誼的一關,較之象形字,辨識尤難(例如「為」字,是役象以助勞的意思,從又從象,又,手也) 按:會意字有點「猜謎」的意味,「謎底」未必容易猜到 世界上許多事物和抽象概念是很難用會意來表示 ------------------------------------------------------------------------- ★形聲 ◎許慎的說法: 「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作者解說: 先引段玉裁的注解:「『以事為名』,為半義也;『取譬相成』,謂半聲也」。『江』、『河』二字以『水』為名,譬其聲為『工』『可』,因取『工』『可』之聲而成其名。」 指事、象形獨體,形聲合體(按:單個形體是「獨體」;兩個或以上形體組成是「合體」) 按:所謂形聲字,就是先取一字表示類屬(形符),然後再取另一字表示讀音(聲符) ◎形聲字例: 字例 說 明 鯉 用「魚」字邊表示魚的總類,再加上「里」作為讀音(魚+里) 鯽 用「魚」字邊表示魚的總類,再加上「即」作為讀音(魚+即) 鱔 用「魚」字邊表示魚的總類,再加上「善」作為讀音(魚+善) 鰻 用「魚」字邊表示魚的總類,再加上「曼」作為讀音(魚+曼) ◎形聲字優點�佔絕對多數: 可以表示抽象的概念 造字方便,容易(只須「形」加「聲」即可) 可以產生大量新字(佔絕對多數,約90%) 可以表示類屬�區分類別(形符部分) 可以有標音作用(聲符部分) ◎形聲字的局限: 由於漢字不斷發展,形體不斷變化,形聲字的「形符」,不僅看不出象形的樣子,就連表示類屬的意義也有不少的改變 例: 「豹」是獸類,它與昆蟲沒有一點相似之處,但它的形符卻是「豸」(沒有腳的蟲子) 「蝙蝠」是老鼠一類的動物,但它的形符卻是「虫」 「蛟」和龍同類,但它的形符也是「虫」 ------------------------------------------------------------------------- ★轉注 ◎許慎的說法: 「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作者解說: 所謂「建類一首」,就是指的同一個部首;「同意相受」就是指幾個部首相同的同義字可以互相解釋。 例如「老」字和「考」字就是一對轉注字,它們都屬「老部」(所謂建類一首) 許慎對「老」字的解釋是「老,考也」,「考,老也」(所謂同意相受) 總的來說,轉注字有三個條件: 兩字同一部首 二字聲音相近 可以互相解釋 按:轉注字必須是一對或一組,絕不能是一個 ◎轉注字例: 字例 說 明 緝、績 兩字同屬「糸」部;讀音相近;可以互相解釋 ------------------------------------------------------------------------- ★假借 ◎許慎的說法: 「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作者解說: 當某個新事物出現之後,在口語裡已經有了這個詞,但在筆下卻沒有代表它的字,需要借用和它的名稱聲音相同的字來代表(托事),這就是「假借」。 假借字例: 字例 說 明 令 本義是「命令」,因讀音與「縣令」之「令」相同,所以假借為「縣令」 長 本義是「年長」,因讀音與「縣長」之「長」相同,所以假借為「縣長」 汝 本義是「水名」,因讀音與第二人稱之「汝(你)」相同,所以假借為「汝(你)」 亦 本義是「腋下」,因讀音與表示也的「亦」相同,所以假借為「亦(也)」 自 本義是「鼻」,因讀音與「自己」之「自」相同,所以假借為「自己」 驕 本義是「高六尺的馬」,因讀音與「驕傲」之「驕」相同,所以假借為「驕傲」 此處有兩點要說明: 「令」「長」「汝」三字發展到後期,「本義」和「假借義」並存,變成一字多義。 「亦」「自」「驕」三字發展到後期,因「永借不還」,「本義」已失,只剩下「假借義」,於是出現了後起字: 「亦」的「本義」變成了「腋」字 「自」的「本義」變成了「鼻」字 ◎假借字特點: 假借字在上古普遍使用,這與當時的字少,「本無其字」,只好假借來用,故使用較多。 對後世的閱讀和理解帶來很大困難。(因後人不知作者用「本義」還是「假借義」) 「本無其字」運用假借是自然的事,但在「本有其字」的情況下,也任意亂借(實為寫別字),只會損害文字的健康,造成使用上的混亂。 參考資料 http://www.geocities.com/on_on_hui/bk08ch07.htm

文--與孩子說話的"十戒"

2005年10月20日
公開
36

陳姝伶 博士 著 [email protected] 與孩子說話的“十戒 ”有: 1. 責怪 (blaming and accusing): 例如,跟你說過多少次不能打妹妹,你怎麼又犯了。 2. 貼標籤 (calling names): 例如,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 3. 威脅 (threatening): 例如,你再打妹妹的話,就把你關廁所 。 4. 命令 (giving orders): 例如,去做功課、去彈鋼琴 、不可以看電視。 5. 說教 (lecturing and moralizing): 例如,把飯吃乾淨,不可以浪費,我小的時候都沒得吃........... 6. 警告 (warning): 例如,不要碰那個瓶子,會打破,會受傷。 7. 苦肉計 (playing the martry): 例如,我為妳們忙了一整天,現在頭好痛,你們不能乖一點嗎? 8. 比較 (comparing): 例如,你看看姐姐多乖,自己都會去做功課,你還在這裏蘑菇。 9. 諷刺 (being sarcastic): 例如,你看,我多麼幸運,養了個天才,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 10.預言 (prophesying): 例如,你再不好好用功,這種成績,將來大概只 能喝西北風了。 以上這十種是妨礙親子溝通的說話方式。反省一下,如果你曾使用上述的任一種方式和你的孩子說話,那麼,從今天起讓我們停止使用它吧! 我和許多媽嗎分享這說話的十戒,大家都笑了起來,原因是每一戒都用過。當然,媽媽們也滿腹的質疑。譬如說,對〝說教〞一項,我不喜歡孩子浪費食物,我為什麼不能跟他說有許多非洲的小朋友沒飯吃,他要惜福;或〝預言〞一項,他如果真的不好好努力,以後真的有可能成為流浪漢,喝西北風,我為什麼不能說;或我孩子正在爬高,我為什麼不能〝警告〞他,爬高會有摔下來的危險;或 孩子不肯去做功課,好好的講不聽,為什麼不能〝命令〞他... 把這十戒好好的看過一遍,不能使用他們的主要原因是 用這些方式和孩子說話,真的不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我們一項一項地來加以討論。 1.責怪:用責怪的語氣想要去糾正孩子的行為往往是達不到該目的的。怎麼說呢?因為責怪的語氣隱含的是〝你是錯的〞。對我們父母來講孩子的確是犯錯。但對一個成長中的孩子,他們是很愛面子的,即使知道錯,在被氣急敗壞地指責當下,是絕對不會承認自己是不對的。有時在被責怪下承認自己不對,但ㄧ轉身就忘了,下回,碰到同樣的情境,不被允許的行為還是再度出現。因為在媽媽砲火般的轟炸之下,孩子是沒有機會去反省自己的行為的。 2.貼標籤:是不能用笨蛋、白痴、沒救了等等不好的名詞去描述你的孩子,理由可以參考我發表的〝魔鏡、魔鏡,我是乖孩子?還是壞孩子?〞這篇文章。標籤貼 3.威脅:很多父母覺得用威脅的方式很管用。會有用,主要是因為孩子害怕,怕會被關廁所、怕父母不要他、害怕不能玩電腦、不能玩電動玩具等等,因為害怕而不敢做某種行為,短時間內往往蠻有效的。孩子因為在威脅之下所做的妥協,並不表示不當行為的原因已經消除。過一陣子,不當行為又重覆出現。更何況有時父母講出來的威脅,自己都做不到,譬如,告訴孩子〝不乖的話,就不要你了〞,但又不可能真的把他趕出門去。所以像這類不能兌現的威脅說多了,孩子也就當耳邊風,不理不睬。更進一步來說,用不再愛孩子或不要孩子這種減少愛(withdrawl love)的方式來威脅孩子,只會讓孩子的心中更沒有安全感,更會去擔心父母真的不再愛他了。當孩子的心不安的時候,他的情緒就不穩,負面的行為就只會越來越多而不會減少,所以用威脅的方式來管教孩子真的是一無是處的。 4. 命令:命令是使用最頻繁的一種說話方式。嚴格來說,命令是一種很直接的,但也是一種單向的權威表現的一種方法。如果我們把孩子的一生,當做是他自我追求 和成長的一種過程的話,命令的方式是完全違背 那追求自動自發、自主自律原則的一種管教方式。假如你是要你的孩子去做功課,你可以用〝時間到了,請你去做功課〞這種比較和緩的語氣去提醒你的孩子,而不是兇巴巴的〝去做功課〞。命令的方式用多了,會有兩種可能的後果,一種是孩子依命行事,但滿肚子不服氣,所以在其他時候會有反抗叛逆的行為;另一種是孩子接受你的命令慣了,對其他的權威也就不敢違抗,成為一個比較沒有主見的人。我想這兩種結果,都不是做父母的希望有的。所有我們管教孩子應該著重的是溝通而不是單向的命令。 5.說教:說教就是跟孩子說些做人處事的道理和倫理道德觀念,放在十戒裏,讓爸爸媽媽們很困惑,深深的感到我們好像什麼都不能說,似乎任何〝說〞則得咎。其實,人生的大道理、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等等是要教給孩子的。這一項說教,主要是在提醒爸爸媽媽們能去掌握和孩子分享那些道理和觀念的時機。如果,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一邊教訓,一邊說教,那我保証你的孩子只會覺得很煩,很囉嗦而已;次數多了,孩子就會把你的說教當成耳邊風。做父母卻往往會很挫折,因為道理說盡了,孩子怎麼還是老樣子。事實上,是因為你選擇在氣頭上來說教,當然達不到任何的效果。 所以,譬如看到孩子浪費食物,在那當刻就用堅定的語氣對孩子說〝食物是不可以浪費的〞來制止他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了。至於,不要浪費的理由,譬如您小時候有很辛苦的成長經驗,或非洲有許多挨餓的小孩,或要懂得去珍惜地球的資源等等,要找另一段時間和孩子好好的溝通。只有在你和孩子心情愉快的時候,用講故事或其他有趣的方式和孩子分享你對一些事物的看法,孩子才能真正的聽進去你跟他說的每一件事情。 6.警告:警告和說教一樣,做父母的要能去掌握和孩子說明哪些事或物會有潛在危險的時機。孩子五歲以前,家的擺飾盡量是以兒童為考量,就可以免去一些不必要的警告。常常被警告〝這不可以,那不可以〞的孩子,會比較沒有安全感或沒有自信。因為那 些警告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沒有能力判斷,把事情做好的人。 7.苦肉計:苦肉計說穿了就是在培養孩子的罪惡感。一個有罪惡的孩子,在碰到事情的時候,通常先責怪自己,而不是去找出事情真正的原因來加以判斷。所以,有些孩子在父母離婚,甚至父母中有一方去世的時候,會認為是因為自己不乖所造成的,背負著一輩子的自責。所以苦肉計的結果,成就的是一些不快樂的孩子。聰明又疼愛孩子的父母們應該不希望有這種結果。 8. 比較:用比較的方式教孩子是最傷人的。因為每個人生下來都想正證明自己是好的, 值 的被人讚賞的。我可以了解很多父母在自己的子女之間或拿別人家的小孩來比較,是希望孩子有個好榜樣。這樣子的用意好像沒有錯,但對一個發展中的孩子,父母親的比較只會讓他覺得自己很差,反倒影響孩子的自信而沒有達到鼓勵的作用。兄弟姐妹之間的比較,更進一步,有時會讓兄弟姐妹之間有一種無形的競爭,想要把對方比下去,以便証明自己是值得父母喜歡的。這種情形最常見的是告狀。父母親有時候對孩子來告狀非常的煩心,覺得怎麼姊姊老是來講弟弟的壞話,妹妹老是告哥哥的狀,也許,這時候,我們就該檢討一下,是不是我們常常用比較的方式教養孩子,以至於無形當中讓孩子之間彼此嫌棄。 比較的方式,唯一可以鼓勵孩子的,就是把孩子自己做比較。比較現在的他和過去的他,指出孩子自己的進步,讓孩子肯定自己是一個有能力變得越來越好的人。 9. 諷刺:用諷刺的方式和或子說話,對有些孩子是不管用的,因為他不知道父母是在講反話。曾經有位孩子,考試得60分回家,媽媽跟他說,「養了個天才,考這麼高分」,讓他覺得很困惑,「我拿60分,媽媽怎麼還稱讚我是天才呢!」所以對有些孩子,諷刺的話只會產生困惑,而一旦等他們懂事了,知道你是在諷刺他時,他會心懷怨懟:「做錯事,好好講就是了,為什麼要講反話?」將心比心,如果是你的話,你會喜歡別人用這種語調跟你說話嗎? 10. 預言:這和說教和警告仍然是同一個道理,不是不能跟孩子說他今天不好好做哪些事情和做哪些事情,將來可能會有哪些好或不好的後果。只是,說這些事情的時機,絕對不是孩子做錯事、或考不及格的時候。所以有時候不是我們不能和孩子分享一些我們的一些想法,而是我們要能夠去掌握我們和孩子說話的時間和情境。 我把這十戒簡單的分析給大家知道,我想大家可能還是會有一些疑惑,這個不能講,那個不能說,那我應該怎麼和孩子說話呢? 我會在下一篇文章裏再繼續和大家談談有關說話的藝術。 註: 這十戒不是我發明的。在〝如何跟孩子有效的溝通〞(世茂出版社) 這本書裏頭,作者提到一些不當的說話方式,我把它們稱作十戒,用它們來和大家討論我們平常會犯的無心之過。如果爸爸媽媽們有空,也可以讀一讀這本書,應會有收穫的。 本著作權為陳姝伶博士所有; 如欲轉載, 請先徵求 陳姝伶博士 本人許可 http://www.beans-talk.com/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14 

文--教小孩做功課

2005年10月06日
公開
53

作者:史英   做功課, 是孩子的大事; 叫小孩去做功課, 是父母更大的事。 一天一天的,每天都要例行一遍, 長年累月下來, 大人小孩都累了, 而又看不見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免除這永無止盡的差事。   小孩會想, 那一天能不要做功課就好了; 大人會想, 那一天不用我叫, 小孩自動會去做功課, 那就好了。這兩種希望,我看,實現的機會都很渺茫。也就是說, 小孩別想都不做功課, 大人呢﹖也別想都不用叫, 小孩就會自動做功課 ,這都是妄想, 都是不太可能的。不可能的事, 最好別去想。可以想的是, 大人這一邊, 稍稍督促一下, 小孩就做功課了; 小孩那一邊,雖然不想做功課, 很想出去玩, 但稍稍勉強自己一下, 也能做的滿高興的。這樣, 我們就應該很滿意了。   我們今天要談的主題, 就是要想一個方法, 讓小孩不是那麼討厭功課, 大人也不用叫的那麼辛苦。 一、小孩不是一開始就那麼討厭寫功課   我記得小時候, 看到哥哥姐姐每天早上穿著制服趕去上學, 非常羨慕, 他們好像都是很重要的人物, 要去做很重大的事情; 下午回來, 他們又要寫字, 那真是太神奇了, 他們居然能把我到處都看到, 但一點都看不懂的字, 寫下來, 而且寫那麼久。盼著盼著, 我終於也上學了, 拿著本子回來的第一天, 覺得興奮極了。作業本那麼白, 一格一格的, 我可以一筆一劃的填進去, 每寫完一筆, 或填完一格,都覺得有很大的成就。這種印象, 到現在我都還記得。   我問過很多人, 很多人也都有相同的印象, 有人說, 最記得發新書的時候,覺得那個課本好寶貴噢, 要用書套包起來, 沒有的錢買書套的, 也要用舊的月曆紙把它包好; 也有人說, 最記得第一次寫字, 每一筆每一劃, 都非常慎重, 寫得非常慢 , 想把直寫得很直, 撇寫得很撇, 勾寫得很勾。   又有人說, 最記得削鉛筆, 要削很久, 削的非常仔細, 還要削得很尖, 而寫的時候, 又嫌寫出來的字不夠黑, 每寫一筆, 都要用舌頭舐一下, 把筆尖弄濕,也沒有大人告訴他, 鉛是有毒的。   親愛的朋友, 您第一次做功課的印象是怎樣的呢﹖是不是也和我剛才講的很類似﹖我想, 一開始的時候, 小孩並不是那麼討厭做功課, 反而有一點「興趣」,很愛做的樣子, 特別是再配上新的鉛筆盒, 和裡面的鉛筆, 橡皮擦, 和各式各樣的東西 , 那實在是讓人很有感覺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功課變得很討人厭呢﹖ 二、要讓小孩慢慢寫   從這裡, 我們就可以想到, 小孩做功課是不能催的。一筆一劃的慢慢寫, 代表著小孩對於功課的敬重, 當他在那裡慢功出細活的時候, 其實是在細細的玩味手上的功課。玩味兩個字, 非常重要, 人總要能細細玩味, 慢慢品嚐, 才能發生興趣。我說要讓小孩慢慢寫, 倒不是為了要寫得好看, 整齊, 正確, 這些反而是其次的,重要的是在那個心情, 不慌不忙的, 才會有心情嘛, 急急交差, 即使都能按時交差, 也沒有什意思。   我們在德國參觀訪問的時候, 看到一堂小學二年級的課, 整整半個小時, 老師只帶著小孩學兩個字母, 一個字母是「i」, 另一個字母是「c」。那位老師用了種種的方法, 讓小孩體會這兩個字母的差異。先是徵求小孩上來用身體表演這兩個字母, 所以就有一個小孩出來站得直直的 , 一個小孩出來灣著腰; 又讓一個小孩跑一直線, 另一個小孩跑灣灣的路線。每次表演完畢, 老師都帶全班為他們鼓掌。然後, 老師又帶全班唱關於這兩個字母的歌。   接下來, 老師叫每個小孩從書包裡拿出筆, 但他們的筆, 既不是鉛筆, 也不是原子筆, 而是大大的方方的一塊, 看起來好像我們橡皮擦, 但實際上是一塊固體顏料, 也就是粉臘筆一類的東西, 但是方方的一塊。   老師在前面帶, 全班跟著做, 先是拿著那一塊筆, 把手舉的高高的, 然後,凝神閉氣, 慢慢的向下畫一直, 這就是「i」了。我在旁估算, 那一直畫下來,足足有三秒鐘之久, 再用同樣的方法在空中寫「c」。最後, 小孩才在每一個人的本子上真的寫「 i 」和「 c 」。用的, 就是那一大塊筆, 那一塊筆寫出來的, 當然很粗, 所以, 一大張紙, 就只寫幾個字母。   我們的學校裡教寫注音或寫字, 也有在空中比劃的教法, 但是, 大概很少有他們那種敬重的樣子。怪不得德國的小孩在公車上, 幾乎都不會吵鬧, 因為他們所有的教學, 都講求慢, 而不要求快, 小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熏淘之下, 自然也都很沉靜, 心裡很平和。   話有一點扯遠了, 我的意思是說, 我們當然不能改變學校的教學, 更不能 改變台灣這種急急忙忙, 草草了事的社會風氣, 甚至生活型態; 但是, 至少, 在小孩做功課的時候, 不要催他, 讓他慢慢做。尤其是, 如果小孩一筆一劃的認真寫, 還要給他很大的鼓勵, 說, 你這樣寫字, 好像書法家一樣。大家應該可以猜想到, 我所說的, 不外乎就是我們上一次談過的「專注」。小孩在一開始的時候, 做功課大都很專注, 所以我們應該鼓勵他, 並儘可能的讓他保持這種專注。 三、慢慢寫的兩個問題   說到這兒, 我知道您心裡可能已經有了問題。第一個可能的問題是, 有的小孩寫的很慢, 但並不是因為他很專注, 反而是因為他一面寫, 一面玩。對於這種情況, 我建議一個方法。爸爸或媽媽可以坐到他旁邊, 仿照剛才講的德國老師的例子, 帶小孩寫一個字, 或兩個字。當然並不需要表演, 也不用在空中比劃, 而是說用那個精神, 也就是很慎重的寫每一筆。然後 , 什麼都不要說 , 就走開 , 前後大概最多是三、五分鐘的樣子。   小孩會問「你要叫我這樣寫啊, 那要寫到那一年﹖」, 爸媽就回答他「沒有啊, 我不是叫你這樣寫, 我只是覺得慢慢寫很好玩」, 小孩再說什麼, 就都不要理他, 趕快走開就是。以後, 每天都可以這麼來一下子 , 應該要持續很多天。如果不是寫字, 而是寫數學, 方法也是一樣的, 爸媽可以帶他把一個數字或一條數學式 , 一筆一劃的, 很慎重, 很專注的慢慢寫。   這是什意思呢﹖讓我為您解釋。小孩寫功課寫得慢, 並不是壞事, 壞是壞在他拖拖拉拉的, 一面寫一面玩。但是, 命令他不准玩, 要專心, 是沒有用的, 這我們在「和孩子一起練專注」和「孩子唸書的問題」那兩講裡, 都說過很多了。所以我的方法, 是要把小孩愛玩的心轉移過來, 他愛玩, 就讓他玩所要寫的字。爸爸媽媽帶他那樣一筆一劃的寫, 就是玩寫字的意思。他本來不知道可以這樣玩, 爸媽就示範給他看, 也帶他玩一玩。當然, 所謂帶他玩功課, 也不一定是寫字, 或寫算式, 也可以是把某個圖畫得很細緻, 很美, 總之, 是讓寫功課變成一個有創造性的, 好玩的事。   帶一次當然不會有用, 但持續很多天以後, 小孩形中就會受到影響, 當他又想要拖拉的時候, 他就會在所要寫的功課上拖拉, 而比較不會去玩別的。 之後,他又會發現, 這樣玩功課, 實在太浪費時間, 會寫不完, 這樣, 他又會自動調整到適當的速度上來。   這裡面有很微妙的心理學: 他原來一面寫一面玩的時候, 不是自覺的, 而是因為不想寫, 就用賴皮的; 一旦轉移成功, 也就是想賴皮的時候, 就用玩寫字的方式賴皮. 雖然也是拖拉, 但這種拖拉法是自覺的, 他很知道自己是在一筆一劃的慢慢磨 ,就比較會自行調整。 四、「不求全」原則 另外一個可能的問題是, 功課很多, 如果這樣慢慢寫, 根本寫不完, 也就是說, 並不是父母催小孩快做, 而是老師安排的功課, 就是非快做不可。對於這個問題, 我也建議一個方法。這個方法是這樣的, 每天在開始做功課之前, 先把聯絡薄拿來, 和小孩商量, 問他「今天的功課, 那一樣是你最愛做的, 是你願意很仔細, 很認真的慢慢做的﹖」, 讓小孩選一樣, 或一樣中的一部分。   要事先估計, 選中的這部分, 不能太多, 大概所要花的時間, 低年級的,不要超過十分鐘, 高年級的, 不要超過廿分鐘。如果小孩選的超過這個限制, 就不要選。   商量定了, 選定了, 爸媽就要安排時間, 陪他做選定的這一部分。陪的時候, 和前面說的一樣, 要帶小孩慢慢做, 很仔細, 很慎重, 很專注, 很慢。完成這一部分之後, 爸媽就趕快走開, 不要再多管其餘的, 其餘的功課, 就讓他用自己的方式去應付。   也讓我跟您解釋這是什意思, 剛才講到德國的小學二年級, 一天才學兩個字母, 回家也是只練習一點點, 其他先進國家, 對於小孩子的功課也是一樣的, 都是非常謹慎, 寧可給的少, 絕對不會給的太多。很多人不了解, 以為他們不重視小孩的功課, 其實恰恰相反, 他們是深怕在小孩還小的時候, 就弄壞了他做功課的胃口, 或者說, 不願意養成小孩敷衍的習慣。   但在我們的環境裡, 情況當然不同。 這整個的教育體制 , 在很多方面, 反應了台灣的速食文化, 以為「俗擱大碗」就是好。 那怎麼辨呢﹖我的方法就是,爸爸和媽媽, 要自己救自己的小孩, 不要讓小孩被這個糟糕的大環境害了。救的方法, 其實很簡單, 只要在某一小部分, 讓小孩正常的, 也就是慢慢的做, 也就夠了。   只要堅持每天的功課, 都有一小部分是好好的去做的, 這樣, 即使其餘的功課小孩都把它混過去, 就當做沒做好了, 最壞的情況, 也不過是和外國的小孩一樣, 就是每天很仔細的做了一點。最怕的是, 表面上看起來做了一大堆, 但都是用混的, 都是應付交差的, 長期下來, 小孩就會完全喪失求知的興趣。所以我建議每天認真做一小部分, 天長日久的, 小孩做功課的胃口還是可以保持, 而在那一小部分所下的工夫 , 可以擴散而影響到他整個的學習心態, 保持一種腳踏實地, 實事求是的精神。   在這裡, 我和您談的其實是一個一般性的原則, 我把它稱為「不求全」原則, 意思是說, 選定一部分, 依照理想的方式進行, 不要求全部都很完美, 但是,「依照理想做那一部分」這件事, 卻要持之以恒。   不求全原則的要點是, 只搶救一部分, 其餘的就不要管, 但是, 用持之以恒來彌補。持之以恒的效力非常大, 前面說過, 它會影響小孩整個的態度。 四、教小孩做功課, 陪小孩做功課 同樣的原則, 也適用於教小孩功課。有的時候, 小孩不會做, 會來問父母。有的父母很認真, 小孩問一個小問題, 他就從頭講起, 結果整個晚上, 就只講了一題, 害小孩別的功課都來不急做。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這樣的話, 小孩以後就不敢來問了。   父母會說, 可是他沒有全盤了解, 我不能只告訴他答案啊。父母講的當然對, 那怎麼辨呢﹖就要用不求全原則, 也就是, 爸媽應該只挑一小部分, 讓小孩弄個水落石出, 其餘的, 就暫時先不管, 即使直接說出答案也沒有不可以。   每一次回答小孩的問題, 一定要把握時間, 絕不能超過廿分鐘, 看到時間到了, 爸媽就要當機立斷, 說, 今天先講到這裡, 明天再說。請記得, 日子是很多的, 而且會一天一天的過來, 所以不必急在一個晚上解決全部的問題。   有的時候, 小孩的功課父母也不會做, 就會說去學校問老師, 但我想, 不應該馬上就這樣說, 因為這等於是拒絕小孩, 把小孩推開。那怎麼辨呢﹖我建議一個方法, 就是和小孩一起研究, 一起到書上去找, 看書上怎麼說。   我認為, 這是讓小孩對功課發生興趣最好的時機, 爸爸或媽媽, 應該很虛心, 儘量製造機會讓小孩表現, 絕對不要說什麼老師上課教的時候, 你在做什麼。而是要請教小孩, 比如說, 跟小孩說, 你比較知道, 你告訴我和這一題有關係內是在書上的那裡﹖我再幫你看。看書看到不懂的, 就跟小孩說「你看這是什麼意思」, 總之, 就是把角色掉換過來, 讓小孩教自己。   您會說, 他就是不會才來問我的, 怎麼可能反而教我呢﹖這就是事情的要點, 人家說教學相長, 很大老師, 都是在解答學生的問題的時候, 才把一個問題真正弄懂的。小孩在學校已經學了一點, 只是沒有學通, 讓他來教我們, 他為了把我們教會, 就會認真去想, 去看書, 反而一下子就會了。   但是同樣的原則, 這樣做的時間不能超過廿分鐘。時間到了, 爸媽就要當機立斷, 趕快徹退, 跟小孩說「我看你已經弄得差不多了, 今天先到這裡, 明天再說」, 小孩急了, 說「那我明天要交這個功課, 怎麼辨﹖」,爸媽就說, 那看你啊,你自己決定自己的事。這是不是「不關心小孩」呢﹖那要看明天爸媽是不是還記這個問題, 如果第二天, 甚至接下來的好幾天, 爸媽都花一廿分鐘, 要小孩教自己那個題目, 就沒有問題了。這就是不求全原則最重要的持之以恒。 五、叫小孩做功課 親愛的朋友, 您會不會覺得我說了半天, 都沒有說怎樣「叫小孩去做功課」﹖其實我已經說了, 也許您還沒有發覺。要小孩做功課, 本來就不能用叫的, 遠遠的大喊「還不去做功課﹖」,這是最笨的方法。   好的方法是, 走到小孩的身邊, 還記得在「無所不在的說話課」裡面, 我們談過, 要走到小孩身邊說話, 先問「我現在可以跟你說話嗎﹖」, 等到時機可以了, 再說「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有些什麼功課」, 然後就接上面講過的方法, 和小孩商量, 那一部分要細細慢慢的做, 也可以問小孩, 「那一部分需要我陪你做﹖」, 反正我們的不求全原則是, 所花的時間不能超過廿分鐘, 所以爸再忙, 抽廿分鐘來陪小孩, 應該是可以的, 只要小孩覺得需要。   之後, 再和小孩商量, 今天晚上什麼時候開始做。因為這個時候小孩大人都已經很清楚今天有多少功課了, 小孩就沒有辨法說他要很晚才開始。到了商量定的時間, 如果小孩還沒有去做功課, 那就把剛才的那一套再重覆一遍, 就是走到他的身邊, 先問「我可以和你說話嗎」, 再說「剛才我們決定的時間到了」。 有的時候, 小孩會賴皮, 說再等一下。如果估量再等一下沒有太大的關係,那就讓他再等一下, 這是尊重小孩的決定。如果等了兩三下, 他還沒有動靜, 爸媽可以說「你今天很不想做功課, 是不是﹖」, 然後問他為什麼, 很可能今天的功課特別多, 或特別難, 想起來就煩, 所以小孩就一直拖著不肯去。 這個時候, 又是教育小孩的好時機。人總是有的時候會不敢面對現實, 想要逃走, 但實際上又絕對逃不掉。所以, 需要別人幫忙。爸媽就是幫忙的最佳人選。怎麼幫呢﹖爸媽可以說「我知道你為什麼想賴皮了, 不過沒關係, 走, 讓我看看能怎麼幫你」, 然後就帶著小孩去書桌, 照前面說的那樣, 陪他一廿分鐘。 有的小孩不讓爸媽陪, 那就表示過去被陪的經驗太差, 爸媽一定要扭轉這個局勢, 陪小孩做功課的時候, 一定不要把氣氛弄壞, 要溫柔, 而且記得不求全原則, 見好就收, 明天再來。 結 語 如果您覺得我的方法「沒有什麼厲害」, 那您就大錯特錯了, 凡是用我的方法的爸媽, 都有很好的成效。請您一定要試試看, 而且要堅持一個月以上。讓我再說一次, 我的方法, 只要您每天花一廿分鐘, 請您一定不要嫌類, 不要相信什麼「做功課是小孩的事, 我只負責叫他去做」那一套。您可以體會得出來, 我的方法, 其實是要養成小孩每天做功課的好習慣, 花一兩個月的時間, 達成這麼偉大的目標, 絕對是值得的。

文--沾沾自喜的橡皮擦媽媽

2005年10月05日
公開
42

沾沾自喜的橡皮擦媽媽 前一陣子在報紙上看到一篇讀者的回響《我也當橡皮擦媽媽》,大意說這個媽媽在孩子尚未上小學一年級之前,每天晚上檢查功課,她一邊罵,一邊擦,孩子一邊流淚,一邊重寫,每天擦了寫,寫了擦,一直到工整為止,孩子一到晚上就戰戰兢兢,很擔心寫的字會不會過關。這位媽媽「為了孩子好」,不顧長輩及先生的求情,一直繼續扮演嚴母的角色,幾個月以後終於看到了成果,功課拿到甲上,親友稱讚,學校給獎狀。這位母親寫得很得意,我看了卻很不忍心,這個孩子真可憐,而這些苦其實是不必吃的,因為這不是他不肯好好寫,而是他的能力還做不到這些,這個母親是強迫孩子去做一件他做不到的事。 一個孩子如果知道每天晚上都要檢查功課,而字寫得不整齊會被擦掉重寫,他就不敢再亂寫了;但如果他已經好好寫了,寫出來的字還是不整齊時,很可能是他的手臂小肌肉尚未成熟,對筆的掌握、力道的操控還沒有發展完全,所以寫不好。強迫一個尚未準備好寫字的孩子,每天流淚去寫字,那是件很殘忍的事。他後來字變漂亮了,很可能跟他逐漸成熟有關,因為孩子是一天天長大,身體一天天成熟的,成熟後自然就做得好,所以小孩子的字跟大人的一看就是不同。 既然是身體成熟的關係,而不是不盡心的緣故,我們何不退後一步,用鼓勵的方式,獎勵他寫得工整而不是每天罰他重寫。在小學一年級就嘗到念書的苦味,他的人生未免太可憐了。雖說好習慣要從小養成,但也是要看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有人發育快,有人發育慢,而在孩子入學「前」就當起橡皮擦媽媽,絕對是太早了。教育部把小學作業簿的格子放大,就是因為絕大多數的孩子在入學時,手控制筆的小肌肉尚未成熟,字會寫出格,為了避免因此而被罰,所以把格子放大。 藉由這篇文章,讓我看到兩件事:第一是我們學校對生理衛生的課教得太少,大部分父母不知道大腦和身體發展的過程,因此在判斷上會出錯,常以別人的孩子為標準,忘記了其實每個孩子並不相同。 另一件事是台灣的父母還是非常在意孩子的成績,為了甲上可以讓孩子哭幾個月。有一位老師說,他請每位家長買一本書在班上閱讀課時共讀,結果家長紛紛來問是否一定要買;但是他要家長出錢買考卷時都沒問題,從來沒有人來過問。這實在很令人沮喪。現在新資訊的湧現非常快速,孩子離開學校,進入社會時,舊的資訊已不斷被淘汰,我們為什麼還要那麼在意孩子的成績呢? 在廿一世紀,學校已經逐漸從死的知識傳授到思想的開發、動機的引誘和紀律的培養,尤其這個紀律是包括自我的要求及團隊的合作,全世界的教育理念都在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改變,只有我們還在墨守成規,小孩子還在哭哭啼啼地寫字。當然,認字和寫字是必要的,但字寫得好不好看,說實在的,不及他說得有沒有道理來得重要,何況現在打字這麼方便,連手機都可以打字,何不讓孩子多一些時間去讀一些他喜歡的書,玩一些他喜歡的遊戲呢? 成熟是件很奇妙的事,它是水到渠成,時間到了自然會好。曾經有人先扶著雙胞胎的哥哥學走路,結果哥哥果然比弟弟早了幾個禮拜會走,但是當弟弟自己會走路時,他走得跟哥哥一樣好,絲毫沒有差別;如有不同,那是弟弟少吃一些苦,因為哥哥膝蓋軟骨尚未發展成熟,硬被拉起來走,腿痛,多流了些眼淚。所以快樂健康的成長是養育孩子最重要的目標,親友的稱讚與孩子的眼淚比起來,前者的代價太高,所以請不要「為了他好」,而強迫他去做尚未成熟的技能。 (資料來源:洪蘭--理應外合-講理就好Ⅳ)

文--如何讓孩子聽話

2005年10月03日
公開
36

「怎麼讓孩子聽話?」---這是父母最常面臨的老問題。身為父母親,我們需要孩子聽我們的話並且遵守,否則就無法有效教導他們。當然,讓孩子聽話只是重點的一部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與家庭溝通模式才是積極的意義。如果能建立親子間的良好溝通,父母不僅可以教導孩子,也可鼓勵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以下提供八個秘訣作為參考: 1. 先讓孩子說完 要想孩子聽你所說的,就必須先讓他們覺得你也在聽他們的。如果小孩子覺得受到父母的接納,他就更能接納父母的意見及想法。所以要得到孩子的注意,第一步就是要先注意他、傾聽孩子心裡的話。這個觀念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讓孩子知道你了解並接納他所說的話,而不用下命令或哄騙的方式。 例如:當孩子說:「我今天在學校被處罰了!」你可以不用先責備的說:「你是不是又做了什麼壞事?」我們可以先收起「憤怒」,了解一下孩子究竟想說什麼,也許孩子正受了什麼委屈也不一定。 2. 說「我」而不談「你」 想要孩子改變,就不能讓孩子覺得他們自己受到指責,否則將引發孩子的防衛。根據研究顯示,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以敘述自己的感覺與希望代替命令與指責。如果父母能簡單向孩子陳述問題在哪裡,相信孩子會主動提出解決的方法。譬如:當孩子講了很久的電話時,以「我正在等一通重要的電話」來代替「你講那麼久的電話做什麼」,相信可以減少衝突的產生。 3. 說出你真正的意思,並為所說負責 不能實現的諾言和威脅會降低孩子對你的信任。很多父母在生氣時會衝口而出一些「你不要再回來好了」、「你敢繼續說我就打死你」等等具有殺傷力的話,往往親子間的感情也因此瓦解,因此父母們切記:請以客觀、理性的方式來表達對孩子的關心。 4. 把話說的越清楚越好 幫助孩子遵行你的話,最好先注意:你是否已盡量把話說的清楚、被了解?例如,當小甄的媽媽說:「把你的房間收拾乾淨才能出去玩。」小甄聽了急忙跑回房間收拾,也許在他的想法裡,他已經做好了,但是當媽媽來看時,以媽媽的標準看來,小甄一點都沒有整理。為了避免這樣的誤會,媽媽一開始時可以先說清楚所期望小甄做到的是---衣服折到衣櫃中、被子疊好、地板掃乾淨…等等。「把話說清楚」是說可以運用不同的方式讓孩子了解你的意思,我們可以依照孩子的習慣以說或寫等等方式傳達訊息,並確認孩子是否完全了解。 5. 使用正面的句子 去做一件事比不去做一件事容易多了,因此父母們可以多用正面的敘述句取代否定句,例如:看到孩子在看電視,希望孩子能念點書時,不妨以「該去做功課了!」取代「不要再看電視了」,這樣的方式也許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6. 長話短說,不要長篇大論 16歲的麗娟說:「我真希望能跟爸爸好好說話,但是每次我一問他事情,他就開始長篇大論,不停的說,我再也不想跟他說了。」父母想說的話很長、要叮嚀的事很多,但請抓住重點,避免漫談與說教,否則孩子會視與父母說話為畏途。 7. 適當的語氣與聲調 希望孩子注意聽,不僅要留心你所說的話,更要注意你的表達。合適的聲調是指有重點、溫暖、支持並有強弱之分。當然,強烈急迫的聲調在管教上有其意義,但是最好是在情況真的需要時,才能讓孩子有所警惕,否則一但孩子習慣了這樣的語調,就會逐漸失去敏察與聆聽他人語意的能力了。 8. 有一段輕鬆的時間 有些家庭裡,孩子早就假裝聽不見父母的話,因此,父母應該多花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玩,以改善這種情形。有許多父母把自己的角色局限在:告訴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如果你習慣以這樣的方式和孩子互動,他們將變得畏首畏尾。親子間共同擁有一段比較輕鬆的相處時光可以緩和親子僵局,並為良好的親子溝通奠定基礎。 輕鬆的時段可以是眼神交流、簡單的擁抱或從事共同的休閒活動等等。根據研究顯示:擁抱是發展健康關係中最快的一種方式,但大多數家庭卻視身體接觸為畏途,其實溫暖的環境是增進溝通的最佳方法。 讓孩子有自己的成長空間,也讓孩子學會尊重父母、體會父母辛勞,您就像是孩子的大朋友,可以跟他一塊兒分享、討論並且玩在一起。如果您將身分界定在「我是你的父母,你就該聽我的」,可能您和您的孩子就無法擁有良性的溝通了。 (摘自 宋秀芬 父母親月刊)

文--家有6~12歲小學篇

2005年08月30日
公開
32

家有:6-12歲小學篇(翔與倫媽咪分享) ◈ 孩子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整天喊著「無聊」、「好累」怎麼辦?◈ ===== 這或許是因為電動玩具、電視、漫畫書等侵入孩子的生活所致,也有人將它歸咎於遊戲的空間大幅減少,以及生活環境變得危機四伏。 孩子原本就應該透過各種遊戲,精力充沛且活潑快樂的逐漸成長。讓孩子多到戶外遊戲,(譬如,玩球、跳繩、賽跑等),漸漸的就可以發揮出原有的活力。這種身體的活力能左右孩子的意欲。在學業上,這種活力也能轉化成不斷努力追求勝利的意志。 父母常會要求孩子多把心放在學業上。但事實上,盡情的遊戲,更能培養出活力、敏捷性、節奏感和競爭心等。這一點希望父母能夠有更深切的體認。 ◈ 如何不讓孩子沉迷電玩或電腦遊戲?◈ ======== 今天,孩子和電玩或電腦遊戲的關係已密不可分。因此,父母不要阻止孩子玩,反而應該以更積極的態度和他一起玩。如果孩子嫌父母笨,不妨對他說:「你來教我玩好嗎?」聽了這樣的話,孩子絕不會沉迷在電玩中。 如果大人也實際接觸,去體會一下電玩或電腦遊戲令孩子著迷的原因,相信可從中領略出讓孩子轉移興趣的方法。此外,也可藉著親子約定,定出自己家的規則,譬如每次不超過30分鐘、和媽媽一起玩等,都可預防孩子沉迷其中。 ◈ 我很認真的教孩子算術,可是他都學不會,真傷腦筋!◈ ============= 通常人和人說話時,都會面向對方。但是,教孩子算術時,最好改為並肩坐在一起的方式。很多父母在教孩子算術時,還是保持面對面的說話習慣,而造成「不管怎麼教,孩子就是不會」的後果。這在低年級孩子身上特別明顯。 面對面坐著時,其中一方看到的課本是反的。若孩子看到的是反的,就很難將解說和題目連在一塊;若父母看到的是反的,則容易造成解說的不便。 此外,面對面也明顯的把「教導者」和「被教導者」的身份區分出來,造成孩子的心理壓力。 建議您教孩子算術時,和他肩並肩坐在一塊兒。這樣不但讓孩子覺得父母是和他一起學習,也能幫助父母了解孩子的解題方式。再者雙方視線維持在同一高度,可避免孩子產生壓力。 ◈ 別人打電話來,孩子老是忘了轉達留言。該怎麼教孩子?◈ ====== 孩子忘了轉告父母電話留言,或許是因為玩得太專心。雖然沒有惡意,但是這種現象可說是孩子欠缺身為家庭中一份子的責任感所造成的。 教孩子轉達留言的做法: 1) 將接電話的「主要應對用語」張貼在電話機旁邊。 2) 在電話旁,固定放一些便條紙和筆,教孩記下「要找誰」、「對方的電話」、「要轉達的事情」。 3) 提醒孩子若聽不清楚對方所講的內容,一定要清楚的說:「對不起,請再說一次。」不要只是發出「啊?」的聲音。 4) 看到孩子記下的留言,請不要忘記說聲謝謝,這對孩子有很大的鼓勵效果轉達電話留言,看起來很簡單,其實需要相當優異的理解能力,才能確切掌握要領。這是父母和孩子要共同努力的。

文--做功課拖拖拉拉,怎麼辦?

2005年08月27日
公開
37

** 小松鼠媽咪分享 ** 做功課拖拖拉拉,怎麼辦? 問:我女兒艾咪現在五年級,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家庭作業。她做功課總是慢吞吞的,要我一再提醒才能做完。她老是花很多時間削鉛筆、整理書桌,或是問一大堆有的沒有的問題!我要怎樣控制這種情況呢? 答:我首先要糾正你對這問題的觀點,你說這是「你們」的問題,這不對,這應該是艾咪她自己的問題!從現在起你應該讓她自己扛下完成家庭作業的責任。想要有效地解決做功課拖拖拉拉的問題,以下是專家的建議: 把家庭作業的責任和歸屬權還給孩子 像這種時候,就是父母為自己「不會去做的事」驕傲的時候啦!不要盯著小孩不放!不要越俎代庖!不要插手管得太多!讓孩子自己為自己負責,即使這麼做,可能會讓她得到「痛苦」的教訓。 孩子:我忘了帶國語課本,明天要學業評量了啦! 爸媽:(同情的口氣)怎麼會這樣! 孩子:我明天會考不及格耶! 爸媽:真糟糕。 孩子:你一定要開車載我回學校拿,不然我就完蛋了啦! 爸媽:(難過的口氣)真抱歉,我今天晚上還有別的事要辦,你想想看還有沒有別的辦法,祝你好運! 經過這一次的教訓,下次這孩子也許就不會再忘記帶課本了,這效果好過你載她回學校拿,然後一路教訓她做事要負責任。不過記住一點,如果你的孩子一向很負責,也很少忘這忘那,那麼偶爾幫她一次忙也是應該的。但是如果孩子常常習慣性地「忘記」,然後等著別人幫忙,那麼除了讓她自行承擔後果、記取教訓,恐怕就沒有更好的方法了。 讓孩子自行選擇做功課的時間、地點、方法 跟孩子一起坐下來談,協助她訂下一個做功課的工作程序。一放學就做,還是吃完飯再做?在房間書桌上做,還是在餐桌上?工作程序建立好了以後,要孩子照著程序來,你只要簡短地提醒她就好。(例如:「艾咪,吃完了晚飯,該做功課了!」)然後保持沉默。拜託─—不要嘮叨。嘮叨會讓家庭作業變成你的問題,保持沉默,這問題就是你女兒的。如果艾咪還是「忘記」做功課,那麼她就只好去面對自然會發生的後果,這後果會讓她得到寶貴的教訓。 我建議你先跟老師聯絡,讓老師知道你的計畫。告訴老師艾咪現在在學習自動自發做功課,如果艾咪沒有辦法負自己份內的責任,老師可以嚴格處理,你會支持老師的。如果你的孩子還是在做功課上有問題,那麼讓她知道只要她開口,你會願意幫助她重新調整工作程序。 盡量減少在孩子家庭作業上的介入,但保持關切 關切和介入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關切是指瞭解孩子最近在學些什麼、孩子做完功課後幫忙看看並且鼓勵讚美孩子、在孩子需要時就近提供幫助。而介入呢?父母所做的範圍則是協助孩子瞭解課本或題目上的說明、解說題目的做法、檢查所有的功課、在考試前幫忙複習。 孩子請你幫忙時你才幫忙─—而且要盡量簡短並帶鼓勵的性質。如果你的孩子要求更多的協助,那你可能要注意她是不是有下面這兩方面的問題:一個是孩子已經依賴你成習慣了,你必須讓她戒斷這種習慣;或者,孩子在學習上可能有問題,你需要跟老師做進一步的商討。 避免在家庭作業上採取賞罰 在功課上採取賞罰的制度,會使孩子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原來的焦點—─學習過程上。孩子有時會非常投入,以求獲得獎賞或是規避懲罰,這往往會造成問題。家庭作業是求學過程中必須有的一部分,大家應以平常心待之,不要在這部分加上額外的情緒。 把焦點集中在孩子做對的地方 如果有人一天到晚挑你的錯,或是問你為什麼不這樣做或那樣做,你一定會覺得相當有挫敗感。成功者的特色之一,就是有能力看到並且欣賞自己的優點,加上從錯誤中學習。當你看孩子的考卷或作業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把焦點集中在孩子做得對、做得好的地方。盡量挑出可讚美的地方—─即使只是寫得整齊,或是字的間距恰當而已!孩子們大多對讚美和鼓勵有正向的回應,因為這可以幫助他們看到自己的優點。瞭解自己的優勢在哪裡,孩子就能夠找到動機,以自己的優勢為基礎進一步發展,並且有自信去面對並且彌補自己的缺點。 讓孩子知道不管她成績好壞,她在你心中的地位一樣重要 讓孩子知道,她所做的努力以及學習態度,比她的成績要更重要。 每次我女兒拿成績給我們看的時候,我們都會把成績單的上面一半摺起來,光看下面有關於態度、努力程度、合作性、準時程度的評量項目。我們一個一個項目看。我告訴她這每個項目的重要性,然後讚美她、給她正向的評語。由於她在這幾方面的成績都不錯,我會接著告訴她:「安琪拉,這部分是成績單最重要的一部分。看了你這部分的成績,我們知道你很努力學習、上課專心、聽老師的話,而且態度積極。至於其他的部分成績不管怎樣我們都覺得很好,因為我們知道你已經盡力了。」 在看成績單的其他部分時,也是逐項討論。如果有需要加強改進的地方,你可以用問題解決的方式和孩子一起討論改進的方法。如果成績很好,你可以讚賞孩子,但也不要太過份!你總不會希望孩子認為,你對她的愛和對她個人價值的認定,會因她的成績好壞而有所不同。 最重要的一點,是讓孩子知道,你隨時都願意支持、鼓勵、引導她,但是你也相信以她的能力,學校的功課她絕對可以應付裕如。

文--陪孩子一起成長

2005年08月17日
公開
30

第 1 篇-自主學習,師長不缺席 陪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來信,告訴我他學分已修滿,可以早一學期畢業以減輕我的負擔。看到兒子的貼心,心中很高興,也很驚訝時光的飛逝,豈如「如白駒之過隙」而已,才一眨眼,這個當年讓我每天憂心的孩子已經成年了。 養育孩子的辛苦非個中人無以知曉,我記得有一天孩子下課回家,鼻青臉腫,制服的釦子都被扯掉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隔壁班有個高個子的學生站在廁所門口不讓他上廁所,要他從胯下爬過去,他說:「媽媽,你不是說韓信也是這樣,可是他後來做了大將軍嗎?我本來想爬就爬,可是地太髒,我怕把衣服弄髒了,你就得用手洗,不能丟到洗衣機裡,我想你沒有這個時間。他看我不肯爬就開始動手打我,我想還不還手都是被他打,但是還手是痛一時,不還手,我會痛一世,所以就跟他打起來了。」 好個「還手,痛一時;不還手,痛一世」。人一定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才不會被自己看不起,如果該還手而不還手,以後會一輩子後悔,覺得自己太窩囊,所以寧可現在痛一時,也不要被自己看不起,窩囊一世。很奇怪的是,從此校園中沒有人再欺負我兒子,有的人欽佩他的勇氣,有的人認為他連最大的都敢打,自己就不必惹麻煩了,結果他反而相安無事到小學畢業。 另一件事是他還在美國念小學時,我們住在同一條街的媽媽們組成「共載」(car-pool),輪流接送孩子參加課後的活動。有一天輪到我開車,兒子的好友吉米在車上突然說:「週末我媽要給我開生日派對,只准我請六個人,艾倫說你是中國人,叫我不要請你。」艾倫是他姐姐,不喜歡有色人種。我從後視鏡觀看我兒子的反應,只見他眼中泛著淚水,卻很堅決的說:「我生日也不請你。」孩子還小,有關種族之事尚不能領會,所以我想最好的方式是也舉辦一個派對,讓他也有同學玩,於是我挪出時間邀請他同學的媽媽帶著孩子一起來家中包餛飩。餛飩簡易,可炸、可煮,而且有請媽媽,就不是與吉米打對台,解決了一個危機。 孩子成長過程中,點點滴滴,都要父母操心,難怪我朋友在猶太教堂結婚時,長老告訴他,做父母的第一個戒律就是要自己帶孩子。只有自己帶,才能在第一時間知道孩子的情緒出了問題,馬上尋找補助之法。不過做父母的並不需要廿四小時跟在孩子身邊,因為跟太緊反而會驅離孩子,而最好的關心是無聲的關懷,適時的給予指導,做榜樣給他看。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是有道理的,時間過去就不復返,成長也不能逆轉,能夠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其實是上天給我們一個再成長的機會,在孩子成長的同時,我們也學會從孩子的眼光來看世界,找回赤子之心。 人老時,很多記憶都褪色,但是對一個媽媽來說,孩子的笑容是烙在腦海中,永不褪去的。當一個人老到眼睛也看不見,耳朵也聽不見時,唯一留下的便是記憶,如果這記憶是美好的,那麼他一生沒有白過。但願天下的父母都能把握孩子成長的短暫時期,營造一生最美好的回憶。 (資料來源:洪蘭--理應外合-講理就好Ⅳ)

文--帶孩子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

2005年05月02日
公開
13

這是跟燕媽咪分享來的文章 覺得感觸很多 ........................................................................ 侯文詠:帶孩子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 侯文詠的孩子,有一次考試考壞了,那次是全班都考差了, 同學都很擔心,不知道該如何向父母大人們交代。 這時,侯文詠的孩子說:「我爸一定會說,我很高興你今天失敗了。」 同學疑惑的問:「怎麼會這樣?」 侯文詠的孩子回答:「我爸就是怪ㄎㄚ啊!」 我想,當時侯文詠的孩子在回答這句話時,嘴角和眉梢一定都是上揚的。 其實,著名作家和麻醉科副教授侯文詠說, 他對孩子並不是沒有期待,並不是不會焦慮或不會生氣。 只是,他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表現良好、受到讚賞。 因此,考試沒考好時,孩子一定已經很難過了, 這時,做父母的除了安慰他之外,實在不需要再做什麼。 不過,侯文詠也不是一開始就能這麼看得開、放得下。 他記得,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時,又焦急又生氣。 但他的母親只是淡淡的告訴他:「你小時候也騙過人哪!」 於是,他想起自己一路長大,父母教養他的情景。 他們從不張牙舞爪,嚴聲厲色。他們只是一直站在他身後,支持他、信任他。 有一次,孩子學校校車停開。 侯文詠想,從學校走到家裡不過十幾分鐘, 自己還用車接送他來去多次,他應該認得路, 於是要孩子放學後自己走路回家。沒想到,一個多鐘頭過去了,孩子還沒到家。 侯文詠急忙出門尋找,發現他走錯路了。 侯文詠這才恍然大悟:「平時你帶他走的路都不算,他從沒有真正會過!」 於是,侯文詠開車載孩子回到學校,讓孩子帶領自己,走一遍他認為正確的路線。 每到一個岔路,侯文詠就請孩子談談他決定直走或左右轉的原因。 最後,侯文詠再帶他走一遍自己覺得最近的路線。 在這段旅程中,沒有打罵嘲諷,只有窩心的分享和探險的樂趣。 侯文詠也清楚記得,他曾經為了培養兩個孩子的閱讀興趣, 以及增長他們的知識,要求他們看歷史書。 沒想到,孩子反而不喜歡看書了。 侯文詠發現情形不對,及時放手,讓孩子選擇自己愛看的書,包括漫畫。 結果,現在就讀國二的大兒子從《哈利波特》開始,已經會自動去找文字的書籍來閱讀。 五年級的二兒子為了看《向達倫大冒險》,連英文版也願意一邊查字典一邊看。 點點滴滴的累積,讓侯文詠深刻體會到,人的成長沒有捷徑。任何技能或行為規範的學習都必須經過不斷的摸索和重複的練習。 在這過程中,打罵、命令或要求,或許看起來有效,但都是表面、騙人的。 「熱情才是帶領孩子前進最好的力量。」 侯文詠說:「孩子天生就好奇、有熱情。父母根本不必急著站在前面指路, 反而應該跟在後面觀察,看到孩子熱情湧現,及時提供機會和幫助就可以了!」 「東西的成熟有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必須耐心陪伴、等待。 帶孩子絕對不能講效率,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孩子才能紮實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