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Howard and Van

我是周休五天的農夫、周休兩天的教師

我是周休五天的農夫、周休兩天的教師

關於"全面觀課之我見"4

2017年11月20日
那天,會中討論著「觀課回饋單」時……
「是不是可以把『符合』,改成『呈現』呢?其實,我們當時用的也是這種觀課單啊!而真的看到人家勾選沒有符合時,心裡真的是蠻受傷的。而且說真的,他也只是觀一堂課而已啊~~~」
聽到年輕的劉老師鼓起勇氣的舉手發言時,真的感受得到他的心痛。可是…聽到與會的兩個大人物卻都異口同聲的表示著:「沒有這段過去,你那能考上正式呢?」「如果人家不是這麼嚴厲的對待你,根本就是在害你啊!」
就在這麼時候,我就覺得:這「公開授課」政策,又將成為另一波虎頭蛇尾的過去了……
***
這次的「公開授課」強調上位者的風行草偃—從局處首長到各校校長主任,都得先以身作則的進行示範。不可否認的,經驗傳承確實很重要,可是…它和倚老賣老真的只有一線之隔啊!

當上了高階行政或是資深教師,是不是就真的比較會教學呢?
而且,現場又分成三個年段、六個學年;有科任和級任的不同;也有著各種不同的領域。更別說…每個老師都有(也都「得」有)自己的個人風格了。
這項政策最重要的核心是「增能」吧?如果「公開授課」的目的,就只是為了幫助代課(或實習)老師考上正式?
就只是為了讓新進(或是資淺)的老師再次經歷那些「傷心的過去」,然後進入以前那「說一套做一套」的輪迴裡……我真的不知道,它到底增到了什麼「能」了?

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
計畫內的所有人(參與以及執行),如果不能調整自己的思維,全程都是心甘情願的主動參與,沒有階級的壓力,也不需要考慮那些多餘的校園倫理……,也許,它還有那麼一丁點的機會成功吧?
***
另外一個讓我感到悲觀的,就是劉老師說到的「只是觀一堂課而已啊~~~」而整個「公開授課」計畫裡,最大的謬誤,就在這「一堂課」裡了。

人家真正的開放教室(以最有名的張教主為例),也都只是參與觀課的人,再和老師連絡後,自己先了解人家的設計將會怎麼進行,然後默默地坐在後面看個好幾節課(十天半個月的,大有人在)。最後,才是和老師約時間分享自己在觀課時的所見所聞。這樣才算有增到能了!
但……「代誌往往不是憨人所想的那麼簡單」啊!
就是因為公文裡清清楚楚的寫到:授課人員應該服務學校,每學年至少公開授課1次,觀課2次以上。所以學校也只能因應政策實施的,努力的跑完整個行政的流程,好進行「統計填報」的動作。否則上面將會派「視導督學」予以協助。
可是,那是要先進行共備、說課,才能公開觀課。最後還得針對觀課回饋單,進行議課啊!
像我們這種近百班的大校,怎麼有時間好好地把整個流程走完?看完這班,當然馬上安排下一個班的觀課囉~~
先別說老師真的能不能從這段過程當中增能了,對承辦的行政而言,這已經很明顯地,不斷的在「耗」能啦~~而只為這一節的公開授課進行準備,又怎麼能夠不淪為作秀呢!更提增能了………
***
我知道行政為難啊~~更清楚最大的困難就在於:學校就是這麼大,而人就是這麼多!
可是…動不動就是要共體時艱、相忍為校,然後就要第一線的老師使命必達??
這究竟是在懲罰誰呢?是老師,還是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