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meg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小心你家寶寶得了『溺愛綜合症』!

2006年08月01日
公開
10

愛他卻害了他 小心你家寶寶得了『溺愛綜合症』! 文/小兒科醫院教授時毓民 只有獨生子女的家庭,如果爸媽採取溺愛和高度保護的教育方式,會使寶寶產生負面的性格發展,稱為「溺愛綜合症」。 有的爸媽對獨生子女很溺愛,祖父母更是倍加保護和放縱,全家像眾星捧月般地把寶寶當作「小太陽」圍繞,可是一味遷就、過度保護,卻導致寶寶發生心理問題和多種不好的性格發展。 溺愛綜合症的六種徵兆 1.自私心理 家中一切以寶寶為主,家裡的甜點、水果等美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捨不得吃,盡量讓寶寶吃個夠。長久下來,寶寶便認為好的東西都應屬於自己的,獨佔玩具、獨享美食,自私的不得了。 2.膽小怕事 對寶寶的限制過多,爸媽因怕寶寶出事,不許他們獨自到外面玩,不許摸這個,不許碰那個,結果造成寶寶遇事不敢決定,膽小怕事。 3.性格孤僻 由於寶寶對外接觸少,家中又沒有小夥伴,因而只能與玩具、電視、電腦做伴,形成了不合群、孤僻的性格。 4.小霸王 寶寶只要哭鬧,爸媽就會滿足他們的需要。到了商店,寶寶要買什麼,爸媽就買什麼。稍不如意就大發脾氣,最後成了家中小霸王,蠻橫粗野,不講道理。 5.偏食 爸媽愛子心切,只根據寶寶的愛好為他挑選食物,結果造成寶寶挑食。不願吃蔬菜、水果的寶寶大有人在。這樣勢必使寶寶攝取的營養不平衡,經常感冒生病,體弱多病。 6.自理能力差 爸媽對子女過分溺愛,唯恐寶寶太累,一切事情都由爸媽包辦,如洗臉、刷牙、餵飯,甚至寶寶的作業也由爸媽幫忙做。結果寶寶的自主生活能力極差,許多五、六歲的寶寶要媽媽餵飯,也等於造成寶寶日後克服困難的能力差,經不起打擊和挫折。 如何化解溺愛綜合症 爸媽要充分認識溺愛、放縱的教養方式的危害性,應樹立正確的愛子女觀念,採取理性的教育方法。平時對寶寶的愛要藏而不露,變保護為指導,堅持正面教育,當寶寶有優點時要及時表揚,有了缺點也要及時糾正。 對於寶寶合理的行為要強化,對不合理的行為不予理睬。培養寶寶獨立生活的能力,適當給他吃苦和克服困難的機會,當寶寶跌倒了,讓他自己爬起來。 此外,爸媽教育寶寶時不能一個唱黑臉,另一個唱白臉。全家教育寶寶的態度和方式要一致,共同採用民主的方式,有事和寶寶平等討論,使寶寶在正常的心理環境中健康成長。

如畫的風景--美瑛!

2006年07月21日
公開
8

美瑛是一片丘陵,最HITO的玩法就騎腳踏車欣賞如話的田園風光,主要的作物是小麥,馬鈴薯,玉米,薰衣草,向日葵.有兩條POPULAR的路線,一是拼布之路,一是景觀之路.因為外婆舅婆還有小品都不會騎腳踏車,把鼻媽咪心想這次大概騎不成腳踏車了,潔儒阿姨一行人一早就出發了,準備挑戰兩條路線,我們只好選擇做觀光巴士,其實也不錯,該看的東西都看了,只可惜停留的時間不夠,小品則在巴士上呼呼大睡,害媽咪有幾次都沒下車.下午走完第二條路線回來,小品又睡著了,把鼻媽咪趕緊請外婆照顧一下小品,興奮的去租腳踏車遊覽拼布之路,這一條路線較短,只需要兩個小時,騎在起起伏伏的丘陵之間,呼吸新鮮的空氣,欣賞美景,真是人生一大樂事.把鼻跟媽咪決定,等小品長大,會騎腳踏車了,一定還要帶她來造訪這個美麗的小鎮.回到民宿,小品早就醒了,撒嬌著一直要給媽咪把鼻抱,爺爺奶奶也睡了個舒服的午覺,於是我們就一起去早上發現的溫泉店泡溫泉,是LOCAL很有日本味的那種,男生女生分開,因為就在隔壁,還可以聽到小品玩水玩的很興奮的聲音.雖然是夏天,北海道的夜晚,風還是涼涼的,泡完溫泉很舒服,今天大家應該都會很好睡吧! 咯咯~~趁小品在睡午覺,騎腳踏車兜風去囉~~ 令人著迷的拼布之路 ㄚ!!好美呀~~ 四季彩之丘 ~可愛一家人(媽咪在照相啦 )

長牙的各種問題

2006年07月17日
公開
8

長牙的各種問題 呂適存醫師提供 甚麼時候開始長牙? 正常的寶寶平均六個月大開始長牙,以每個月增加一顆的速度,大約一歲大(十二個月)有六 顆牙。在兩歲半左右二十顆乳牙會都長全。 但是每一個寶寶長牙的時間是不是都是那麼一致,時常看的到的是很多寶寶不一定。時常有 母 親會問:我的寶寶怎麼到九個月大還不長牙?我的寶寶長牙的次序怎麼與別人不一樣?我的寶寶 怎麼長了兩顆牙就不長了? 但是反觀就們所接觸、所認識的所有人,沒有長牙的真的很少見(除了非常少數所謂"先天性外 胚層發育不良"的病例以外)。 所以:在醫學上,長牙齒應該不是很大的問題,除了很少數的「先天性外胚層發育不良」這種 病的患者之外(這是一種包括頭髮、指甲也會同時發育不好的疾病,不難分辨),一般的人長牙的 次序快慢可能有差別,但是都會長牙的。。 每一個寶寶長牙的快慢、次序是可以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是下面兩顆門牙最先開始長,以後 是上面兩顆門牙,再以後是上面外邊的門牙,再是下面外邊的門牙,再是犬齒…….。 但是也有人一開始犬齒就先長出來,有人說這種人比較凶,但是事實上這種說法並不成立。 也有人開始長牙的時間較晚,到了一歲左右才開始長牙,但是可能一次就長出來四顆或六顆; 更有些小寶寶長了兩顆門牙之後就停止很長一段時間不再長了。這些情形都可以見得到,也都在可 以接受的正常範圍之內,父母不用擔心。 長牙齒要吃鈣片嗎? 坊間時常會有人建議:如果牙齒長的慢,可以吃鈣片。這一種說法在醫學上並不成立,牙齒長 的慢的小寶寶時常骨骼發育的很好,沒有任何鈣質缺乏的症候,補充了鈣對促進牙齒的生長,毫無 助益,反而會加重腎臟的負擔。 長牙齒會發燒嗎? 另一種長牙的時候常見的問題是:大家常說:「長牙會引起發燒及拉肚子」。 的確、有的小寶寶在長牙的時候發燒的機會會比較多,但是這不是絕對的。長牙本身並不會造 成任何發燒現象,長牙時候出現的發燒現象主要的是因為小寶寶在長牙的階段牙齦會癢,比較喜 歡咬束西,如果咬到不清潔的東西就可能會造成喉嚨或腸胃道的感染,而發燒或拉肚子,並是長牙 齒本身會造成小寶寶發燒或拉肚子。

訓練寶寶學走路的好方法 學走10大問

2006年07月11日
公開
8

(轉貼聰明寶寶) 文/計才芳 專家/郭志平 小兒科教授 寶寶什麼時候會走路、走得好不好是很多爸媽關心的話題,本文將解答爸媽的疑惑,讓你更加了解寶寶的生長發育。 PART1 學走的進展及方法 一般來說,大部分週歲的寶寶已經會獨站,被爸媽牽著手時也能走上幾步,15個月時,寶寶就有獨自走路的能力,但由於環境和撫養方式等因素的影響,相同年齡寶寶的動作發育並不完全一樣,有的發育快一點,有的則慢一點,只要前後差距不是太遠就算正常。一些爸媽看著同齡的寶寶都已經紛紛開步行走,而自己寶寶卻還是緊緊依偎在身邊不肯挪步,或是不肯下地,難免覺得有點著急。 行走是長大的象徵 當寶寶開步行走之時,也是他長大的象徵,他可以移動雙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的寶寶可以更方便地接觸物體,寶寶活動範圍也更開闊了。 當寶寶10∼11個月左右,通常自己能扶著東西行走,但從扶著行走到獨立行走,還是需要爸媽稍微訓練。如果你家寶寶已經到了學走年齡,可是還沒有學走跡象,就可以跟著以下方法,來訓練寶寶愛上走路的樂趣。 有一些小工具,可以幫寶寶順利地行走。這些合適的輔助品,寶寶借助它們行走起來可是事半功倍呢。 利用小工具學走路 1.扶家具和扶牆行走 可千萬不要小看寶寶扶牆、扶家具慢慢移動身體哦,它是寶寶行走的開始呢。雖然獨自站立還不穩定,但通過腳步的挪移,手腳和身體的配合,寶寶的平衡感正不斷得到提升呢。 2.學步小推車寶寶走得快 推推小車,讓寶寶和小推車一起向前走,這也是鍛鍊寶寶行走的一個好方法。讓寶寶站在小推車的後面,兩隻小手抓穩當,一開始爸媽可以先將學步車的車速調慢或以手來控制小推車前進的速度,等寶寶熟練以後,爸媽就可以放手讓寶寶自己推小車哦。 爸媽還可以教寶寶碰到障礙的時候將小推車朝後,再進行轉彎以避開障礙。 3.可考慮是否使用學步車 有些玩具可以為寶寶的行走助力,如學步車(螃蟹車),它們有著非常可愛的造型,融合坐車與學步一體,寶寶坐著時可以鍛鍊腿部肌肉,這是學步車的重要特點,等到寶寶會走之後,學步車所附的拉杆與音樂等又吸引寶寶走得更快、更好。不過,要記得不要在十個月前就使用這類的學步車,也不要讓寶寶乘坐時間過長,否則擔心會影響寶寶的腿型發育。 有些小兒科醫生認為,學步車對訓練寶寶走路沒有幫助,而且也不安全。因此,家長在使用上要多注意。 此外,拖拉玩具也可以吸引寶寶,鍛鍊他行走或倒退。 爸媽自己訓練寶寶學走路 在寶寶的行走過程中,爸媽的幫助有很大的作用,不管是心理暗示、語言鼓勵還是實際的輔助,都能讓寶寶早點開步走哦。 1.扶著腋下一起來 爸媽可扶住寶寶的腋窩,讓寶寶的雙腳踏在爸媽的腳背上,讓寶寶隨爸媽一起走路,這樣也減少爸媽牽拉寶寶雙臂的力量。經過一個階段,則可以讓寶寶的雙腳踏在地上,逐步過渡改地面走路。 2.面對面鼓勵寶寶開步走 爸爸和媽媽離開一定距離,這個距離視寶寶實際可走的路程而定。讓寶寶先扶著身旁的物品,爸媽則張開手臂以歡迎的形式迎接寶寶,可以先從只隔幾步遠,漸漸地,爸媽可以拉開距離嘍。看著寶寶跌跌撞撞地向你走來,爸媽可不要動不動就去抱住寶寶。 3.用語言、表情、拍手、擁抱 給寶寶信心,讓寶寶不再膽小、勇敢向前邁步,時時給寶寶鼓勵是很重要的。 當寶寶不敢向前走的時候,你一定要用諸如「寶寶,你快來啊」、「媽媽在這裡等著你」等言語加上微笑的表情和張開雙臂努力迎接寶寶的姿勢,讓寶寶樂於走向你。 寶寶走到目的地時,要拍拍手表明他做得很好;也可以抱住他再拍拍他,讓寶寶感覺到你對他的重要性;還要用言語「寶寶,你做得真好」、「寶寶,你真棒」、「真是個好寶寶」等來激勵他。時間久了,你會發現寶寶對自己的行為也會很滿意,他還會學著拍手稱讚、鼓勵自己呢。 營養健康也很重要 營養在寶寶的成長發育中佔據重要地位,充足、合理的營養為寶寶的身體注入活力,寶寶的肌肉發育良好,大動作的發展才會順暢哦。 所以,每天必須有一定份量的奶製品,而品種豐富的副食品則又給寶寶帶來更多營養素,細心、精心為寶寶準備好每一餐,也是爸媽一定要做的。 除充足的營養外,身體健康不常生病的寶寶自然發育較快、較好,學起走路來也可能比常生病的寶寶快。寶寶一生病,身體虛弱需要休息少活動,當然就會使一些動作發展延後。所以好好照顧寶寶,別讓他老是生病了。 注意行走安全 學走的寶寶比爬行的寶寶更容易受傷害,膝蓋、手肘容易因為身體失去平衡,觸地摩擦而掛彩,頭部也會因為撞擊而「長」出包包,這些部位需要爸媽特別關照。 所以,當寶寶開始學走路、愛上走路之後,不要讓寶寶遠離你的視線;要避開濕滑的地面,注意路上的障礙物;小心家具邊邊角角的潛在危險;不讓寶寶進入廚房;別讓抽水馬桶成為寶寶愛玩的寶貝;尖銳物品、器具儘量放置到寶寶摸不著的地方,藥品或細小用品也要妥善藏好;容易拉下的蓋布、桌布上不要放置其他物品,以免寶寶將兩者同時拉下而被物品砸傷;燙手的食物也不要讓寶寶碰到;在寶寶行走時不要餵他食物,以免嗆到喉嚨。 給寶寶一個安全行走的環境,爸媽要做的功課非常多。 只要經過爸媽和寶寶的共同努力,寶寶肯定能夠邁開大步,用自己的雙腳去體會這個精彩的世界。 PART2 寶寶學走Q&A 走路跌跌撞撞怎麼辦,早走晚走有什麼關係?就讓我們來告訴你,關於寶寶學走路的各種疑問。 Q1:早走路好嗎? A:不能單純地說早走路好或不好,如果寶寶的身材比較輕盈靈巧,那麼早些走路不會對寶寶有多大影響。而如果寶寶還沒有達到走路的月齡,但爸媽希望寶寶早走路的心情又比較迫切,很早就訓練寶寶學步,那對寶寶的腿、腳發育是不利的。 Q2:不經爬行直接就學走路? A:現在的觀點是,如果寶寶缺少爬行的鍛鍊,寶寶雖不會因此而不聰明,但對他的大動作發育將可能有延遲作用。因為寶寶的爬行會促進他的大腦發育,特別是對剖腹產的寶寶,更能促進他的前庭發育。 Q3:頭大、肥胖寶寶走路晚? A:年齡小的寶寶的腦袋和上身相對都比較大和沈重,頭圍較大和體重較胖的寶寶更是如此,所以這樣的寶寶走路晚也是很正常的。遵循寶寶自身的發育進程,控制寶寶的體重,就不必太過擔心。爸媽對頭圍較大的寶寶更不能過於心急,要多聽取小兒科醫生的意見。 Q4:為學步寶寶選擇鞋子要注意什麼? A:為寶寶準備一雙合適的鞋子也能為寶寶順利行走加分。鞋子除了要合季節之外,還要合腳、止滑。鞋內長度才是寶寶的實際腳長,鞋子要比寶寶的腳長0.5公分~0.8公分才比較合適。鞋的底要硬一些,寶寶走路著力會更好,鞋面是棉料或皮質的,寶寶的腳才不會不透氣。 買鞋要試鞋才知道合不合腳,鞋子的包覆性要好,不要刻意買太大的鞋子,對寶寶學走會有不好的影響。 Q5:服裝上也需要特別注意嗎? A:如果把寶寶裹得像「粽子」一樣,或衣服不合身,寶寶開步就不會輕鬆自如。 所以選擇寬鬆舒適的衣服能讓寶寶在不受束縛的狀況下學好走路。衣服的領口、邊及下擺應該不勒著寶寶的皮膚,連身衣服要容易穿脫,因為寶寶一活動起來非常容易出汗,所以衣服需要經常更換。上下分開的衣服,褲子的腰頭要鬆緊合適,否則寶寶的小肚肚很容易起一圈紅印。 Q6:寶寶有O型腿怎麼辦? A:這是一種生理現象,通常1~3歲會逐漸消失。但如果爸媽過早訓練寶寶走路,寶寶的下肢還沒有強壯到可以支撐自己身體的程度,極易形成「外八字」,可能以後真的就會發生腿彎彎的情形哦。 Q7:寶寶有扁平足? A:很多寶寶小的時候都有扁平足的感覺,但在二歲前建議先觀察,尚不用特別治療,多半長大後足弓就會出現。如果兩歲、三歲都還有扁平足,可找小兒骨科、小兒科醫師檢查。 Q8:寶寶為什麼一走就走不停? A:這和寶寶會站時一站就站很長時間有點類似,寶寶可能不知道怎樣讓自己停下來。爸媽要當心寶寶別被障礙物給絆倒了,也許過不了幾天,寶寶發現停下來的技巧,就會嘗試走走停停的方法。 Q9:寶寶走路跌跌撞撞,身體姿勢很奇怪? A:寶寶剛開始學走路,當然是不穩的啦。他要控制自己的身體平衡,所以看起來是有些側著行走,雙手會舉起,有時肩膀也會聳起。但只要寶寶的步伐並不是歪歪斜斜地失去方向,沒辦法到達目的地,爸媽就不用太過於擔心。而如果寶寶長時間一直無法控制好自己的行走方向,爸媽則要考慮帶寶寶就診。 Q10:走路要不要限定一個時間,以免太累? A:不需要。寶寶如果覺得累的話,他自己會表現出來,如蹲下來不願意再站立,或者索性就坐在地上;如果爸媽牽寶寶的手讓寶寶行走,寶寶也會轉回來抱住爸媽的腿,而不再向前走。

三口下新竹!

2006年07月09日
公開
8

羅伸阿伯和妍如阿姨的環島之行今天會到新竹,剛好前一陣子育俊阿伯找我們到新竹吃一家遠近馳名的剉冰,明天早上把鼻不用上班,我們於是計劃帶小品到新竹過一夜,跟幾位阿伯一起看半夜的世足冠軍賽.所以請育俊幫我訂了煙波飯店,離他家也近.把鼻中午下了班回家接小品和媽咪就馬上出發了,天氣實在非常炎熱,小品又沒睡到午覺,所以在車上有點不安分,其實把鼻也很想睡,因為昨天晚上也熬夜看足球.好不容易小品睡著了,我們也快到新竹了.育俊阿伯早在煙波等我們,我們運氣不錯,房間還被UPGRADE到PENTHOUSE等級,床在樓上,客廳在樓下.小品一醒來就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還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樣,不一會兒就開始爬上爬下玩起來了.育俊先帶我們去吃好吃的魚丸湯,中午只吃一個麵包的把鼻還忍不住點了一碗香噴噴的滷肉飯,之後再去阿宗冰店,果然大排長龍,台北縣再比較不容易吃到這種傳統的剉冰,雖然都是很簡單的料,就是多了那份童年的味道.回到煙波休息一下,羅伸他們就到了,真羨慕他們還有暑假這個東西,只可惜天氣太熱了,他們說這次的環島其實是巡視各地的百貨公司.晚上育俊帶我們到南寮吃海鮮,光頭阿伯,還有久未碰面的義盛阿伯也來了,把鼻實在還吃不下,小品也坐不住,把鼻就抱著她走來走去.吃完飯我們先回飯店,因為小品實在撐不住了,在車上就睡著了,把鼻本來跟大家約好半夜到育俊家一起看球賽,沒想到洗過澡就不支倒地,到踢到PK了媽咪才把把鼻叫醒,也看到了歷史性的那一幕,席丹的那一個頭捶,也把把鼻敲醒了,這屆世足賽的ENDING,我們一家三口在新竹,也算特別的回憶喔!

小女生大氣度

2006年07月05日
公開
10

小女生大氣度 -摘自自由時報 有一對小姐妹每天放學後,一定會一起到我們的便利商店光顧, 因為這對姐妹乍看之下與其他人並無不同,甚至普通到讓人過目即忘,直到我 見識到她們之間相處模式那一刻開始。 這個姐姐的外表看來文文靜靜,但脾氣卻異常火爆,每次到店裡來,總會看見她嚴厲 的對妹妹進行「機會教育」, 最常聽見的有; 「妳是笨蛋嗎?這個快要到期了,還拿。」 要不然就是: 「妳是白癡呀!明明寫買一送一,妳還只拿一個。」更狠的還有: 「妳這隻豬,金額超過了妳不會算嗎?」等等之類的。 那個挨罵的妹妹,居然一聲也不吭的就任由姐姐罵,還依然氣定神閒的挑選她想要的 東西,且絲毫不受影響。 某天又到了放學時間,但令人意外的是這天只有妹妹一個人來,我見那個潑辣的姐姐 不在,於是便和她聊起天來。 「妹妹,今天怎麼只有妳一個人?」我問。 「姐姐感冒了,所以請假。」妹妹朝我一笑,樣子相當可愛。 「我覺得妳姐姐好兇喔!」我試探性的表示。 「還好啦!不要理她就好了。」妹妹在賣場逛著,神情相當愉快。 「可是她每天都那樣罵妳,妳不生氣嗎?」我好奇的問。 「愛生氣的人是她又不是我,而且被罵一下又不會痛。」妺妹嘟嘟嘴道。 是嗎?小小年紀居然可以這麼豁達,真是不可思議,反觀自己,也許是從小就養尊處 優慣了,所以現在才會稍微被 責備一下就難過得想死,吃了點虧就非得要據理力爭不可,在精神層面她真是比我強 太多了.......。 「阿姨,我要買這個。」妹妹拿著一支冰棒到櫃檯來結帳了,我一看正好是促銷 品,於是對她道: 「妹妹,這個現在買一送一喔!妳可以再去拿一支。」 我以為她的反應一定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先是眼睛一亮然後滿心歡喜,不料她卻對我 說: 「可是我現在只想吃一支就好,另外一支就送給別人好了。」說完對我揮揮手便走 了。 看著妹妹一蹦一跳的離去,我忽然有很深的感觸,這個小女孩太特別了,甚至讓我覺 得在某方面我必須向她學習, 挨罵,她可以不在意;多的,她也不貪心,如果有人都能以這麼簡單、純真的心來面 對這世界,我想紛爭與悲劇應該就可以終止了吧!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 他計較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