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跑馬燈文案>>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meg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7年03月11日
公開
9

與2歲寶寶和平相處的十大絕招

雖然,在行為能力上兩歲孩子已經獨立許多了,但是,面對逐漸進入「反抗的兩歲」,很多父母都是忙於應付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發飆問題,或是不能適應乖乖兒一改常態的變成不聽話的小壞蛋,自己的情緒也大受影響。   運用一些符合這年齡孩子的發展特性的相處技巧,以及用「隱惡揚善」原則,來作為幼兒行為矯正的基本概念,相信就能幫助您與您的兩歲孩子順利的度過這一段困難的時期。 1.訂定規矩   兩歲孩子喜歡有固定的形式規則,您可以利用孩子這種喜歡成規的傾向,將一天中叫難處理的幾件事定下明確的規則,使他能順利的進行那些事。例如:一套固定執行的「就寢前儀式」,就可以解決叫孩子去睡覺的難題。   因此,訂立一套實際可行的規矩(避免過度善意和過多細節),並且能夠天天遵循不苟,才是明智之舉。 2.接納他對「一致性」的需求   兩歲孩子很喜歡「一樣」和「重複」,因此,盡量讓他的玩具和其他東西放在他擺的地方;家裏的各種家具也放在他習以為常的地方。一天當中的每一項活動他都喜歡,都要按著既定、預料得到的次序進行,因為他喜歡知道事情的結果,所以,請接納孩子對一致性的需要。 3.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   盡量不要和固執的兩歲半孩子正面接觸。尤其在孩子不願做你要求他做的事時,你得極力避免硬碰硬的衝突。最好是能夠轉移他的注意力。 舉例來說,假如他不喜歡換衣服,你不需要和他爭論不休,只要把他放在一個相當高度的地方,一邊動作迅速幫他換穿衣服,一邊和他談一些待會兒要做的事。 4.接受他尋求安全感的慰藉物   請接受孩子對慰藉物(如:喜歡的玩具、毛毯)的依賴,尤其是在旅行、搬家 在陌生環境中,慰藉物就發揮效用。因此,這些具安全感來源的慰藉物,對兩歲兒具有很大的意義,就連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會偶而出現強烈的需求,藉此獲得安全感受。 5.避免給他討價還價的機會   避免使用「以後」這個的字眼,也盡量避免給孩子有和你討價還價的機會。否則就會捲進一場又冗長又沒結果的拉鋸戰,不如這樣說:「好啊,我們先做好──,再做──。」這可能會讓孩子忘掉他原來的要求。 6.改變話題或離開現場   要打破他的牛角尖,最好的方法是轉移焦點到完全不同的地方。你可以離開現場,或是帶著他離開;也可以用一些新鮮的東西或新出的點子。   舉例來說,孩子心情不好,任何事都逗不了他開心;一個簡單的建議是:改變話題,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你問他:「咦,你的鞋呢?」這個方法通常效果甚佳。 7.讓生活處處充滿音樂感   這個年紀的孩子需要安閒舒適的氣氛。音樂有撫慰的力量,幾乎任何型態的音樂都能渲染出一片安閒舒適;媽媽的歌聲也有用。當孩子呈現低潮,錄音帶正好可以派上用場,尤其是兒歌錄音帶。有些孩子(特別是男孩)喜歡自己有一架錄音機,他們會把自己的錄音帶放上好一段時間。 8.把重要的東西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   兩歲孩子非常缺乏抑制力。把最貴重、最容易破的東西放在他搆不到的地方,也可以用門或其他的障礙擋住,或是把門鎖上,不讓他去那裏。等待孩子稍微大一點,抑制力比較強時,「口頭教導」及「講道理」才會容易得多,也較為有效。 9.不理會他的大哭大鬧   兩歲孩子大哭大鬧、聲淚交加時,最好的方法是不去理會他,能容忍多久就容忍多久。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及早明白,大發脾氣並不能使他得到什麼,父母甚至連理都不想理他。 不過,上上之策當然還是防範未然。父母需要預知在什麼時候,在那些狀況,孩子最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的狀況。 10.運用有效的口頭指令,引發孩子參與的動機。   要求孩子時, 避免出現不留餘地的指令方式,你可以試著運用這些好技巧 ☉說:「我們來做──」這樣的句子。 ☉「這樣做,怎麼樣?」也是一句引發孩子想要參與的問話。 ☉「收拾好,我們就出去玩。」加強的是「出去玩。」,如果「引誘」不了他,你還是得自己挑起大部分的工作。 ☉「積木要回家啦?」收拾玩具的時間到了,這句話也可以使孩子願意把積木歸回原位。若孩子不願配合也沒有關係。   如果上述口頭指令都不能奏效時,請您不必太在意,不妨開個玩笑,改變話題或是離開現場。

2007年03月09日
公開
11

淚汪汪

上完課吃過午餐後 媽咪和婆婆帶著小品準備要去打針--日本腦炎 雖然媽咪老早就跟小品不停的解釋過了(當然小品是一直不"答應"啦~~~) 小姑娘一進入既熟悉又印象深刻的醫院 臉色一下子就扳了起來 只是量個身高體重 就好像發生什麼事似的開始狂哭 無論媽咪如何安撫 一來上個月才來打過記憶猶存 二來前面有個小姐姐已經上演拳打腳踢的戲碼了 ㄏㄡ~~更是讓她覺得這是一件極恐怖的事情 (老實說~~媽咪也怕打針ㄋㄟ~~真的也很無奈~~) 因為日本腦炎只在3-5月注射 所以打預防針的小朋友劇增 小兒科門診滿滿的人 又是哭又是鬧的 趕緊先帶小品帶離現場 到書局看書玩玩具去 先分散其注意力 買杯現打果汁 讓小品補充vit-C 媽咪偷偷買個棒棒糖先備著 心想照這個情況來看 等一下一定會很"恐怖" 果真~~~ 一進診間 就開始哇哇大哭 不給碰 不給摸 在注射室 更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還好護士小姐很厲害 打針速度很快 一下子就好了 媽咪趕緊拿出棒棒糖 小品的大哭聲一下子就變成稀稀疏疏的啜泣聲 偶而會好像想著想著覺得委屈 再來個痛哭 哇!!~~還好媽咪聰明有先買棒棒糖(平常是不給吃的) 棒棒糖的"安慰"功力真是強ㄚ~~~>"< 折騰了一個下午 媽咪 婆婆忙著安慰小品 哄小品 連在上班的爸比也一直打電話關心 最有趣的是 小品原本已經不再哭了 爸比電話打來 只見小姑娘拿著電話 跟爸比訴苦 說著說著居然又皺起眉頭大哭起來了 真是一個愛灑嬌的小姑娘ㄚ~~~

2007年03月04日
公開
7

美食&溫泉!

美食&溫泉!

2007年03月02日
公開
17

◆19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19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寶寶現下各方面都更為成熟了,他(她)已經知道做什麼事爸爸媽媽會生氣,有了一定的是非理念。寶寶會發現一些看起來明顯錯誤的事物,比如︰當你故意把長頸鹿叫做斑馬,把鼻子叫做嘴巴,寶寶就會因此而開心地大笑,寶寶很喜歡糾正大人的錯誤。他(她)也能發現自己的布娃娃掉了一只鞋子,發現牆上多了一塊污漬,這說明寶寶的觀察能力也提升了。 寶寶的詞彙不斷豐富,19個月的寶寶一般都能說20至30個詞語,語言能力強的寶寶說出的詞語可能遠超過100個,有時還會說出你並未刻意教過他(她)的詞,令你驚訝不已。很多寶寶已經會把兩個詞語組合在一起用了,並更多地自言自語地說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話。 別看寶寶年紀小,可是現下卻特別喜歡自作主張,自我意識的增強使寶寶越來越多地抗拒大人的管束,要鬧“獨立”。要正確對待寶寶這種獨立意識的萌芽,既要有原則、立規矩,也要尊重寶寶的個性發展,這就需要父母在對待寶寶時講究方法,採用寶寶更易接受的表達模式與寶寶對話,提供選擇而不是簡單制止。 有的寶寶現下特別纏人,不會獨自玩耍,總得有人陪著他才行,搞得大人疲憊不堪,這與大人對寶寶從小的教養模式有很大關係。不妨從現下起,讓寶寶更多地走出家門,接觸更多的人,培養寶寶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獨立性。但寶寶真正的社交活動將在3歲以後才會開始。

2007年02月20日
公開
8

跟媽咪回娘家

跟媽咪回娘家

2007年02月03日
公開
19

好小的吊床!

好小的吊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