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跑馬燈文案>>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meg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正確幫寶寶戒尿布

2006年11月03日
公開
11

給天下媽咪~~正確幫寶寶戒尿布 訓練寶寶如廁,絕非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任務,除了要考慮寶寶的發展是否適合之外,照顧者也要提供一個舒適愉快的如廁環境,當然,適度的鼓勵與讚美也是如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謝雅蕙 指導老師�水蓮山莊成長托兒所所長鄭世儀 參考資料�《跟尿布說拜拜.幼兒的大小便訓練》台灣麥克出版. 《新手父母的2歲孩子》.信誼出版 寶寶ready.訓練才開始 美國小兒科醫師貝瑞布列茲頓,曾觀察2,000名小朋友發現,如果照顧者或父母親,等待寶寶具備足夠的條件之後,才開始訓練寶寶如廁,則寶寶抗拒的機率就會大幅降低。 6大徵兆,寶寶ready go! 徵兆1:寶寶一天當中至少有2個鐘頭以上尿片是乾的。 徵兆2:如果照顧者或父母親有發現,寶寶在玩的時候會突然停下來大小便,這就表示寶寶已察覺自己的身體正準備要大便或小便了。 徵兆3:當寶寶能瞭解並遵守簡單的命令時,或者是有時候寶寶會表現給妳,尿片濕了的訊息。 徵兆4:當寶寶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如:想要刷牙或使用刀叉……)。 徵兆5:寶寶可以持續3∼5分鐘的時間乖乖坐在小椅子上聽妳講話或說故事。 徵兆6:寶寶情緒平穩,不是處於情緒大幅起伏的階段。 破解迷思.如廁延後有原因! 1997年,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醫學院針對健康的學步兒進行一項大規模的調查發現,寶寶學會上廁所的年紀有延後的現象。這個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時代的進步,有以下3點會導致寶寶如廁成功的年齡隨之延後。 如廁延後的3因子 1.紙尿片的發明:幫助照顧者在換洗尿片與清洗大小便的麻煩減到最低。 2.如廁地點不固定:雙薪家庭的增加,使得現在的寶寶,白天當父母親上班時就是由保母或長輩照顧,到了晚上才由父母親接回,寶寶可能不是一整天在家,就沒有一個固定且熟悉的地方,可以讓寶寶學習如廁。 3.家庭人數減少: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使得寶寶缺乏可模仿與學習的兄姊,如此一來,寶寶缺乏可模仿的對象,也就會延後寶寶如廁的時間。 開始訓練的第1階段 當妳發現,寶寶有以上6個徵兆占了大部分時,就代表著妳將可以開始準備訓練寶寶如廁。不過,當寶寶準備好時,妳也應該確定至少可以有幾個星期穩定又規律的生活,可以訓練寶寶如廁,這樣將可提高效果。 1.選對穩定時機.增進學習效果 盡量避免在家庭生活會出現大變動時訓練寶寶如廁。由於如廁訓練期間,寶寶必須學習並且習慣新的生活模式,所以當他可以不必一再調整自己,以適應不同的環境、不規律的時間、不一樣的人時,他的學習效果會比較好。 【tips】:對於平常忙於工作的父母親而言,可以把握度長假的時光,訓練寶寶如廁,因為此時大家都處於輕鬆的心情,寶寶如廁成功的機率也將會增加。 2.訓練坐小馬桶 小馬桶寶寶坐起來是否舒服,可以觀察寶寶坐下去之後雙腳是否能踩到地板。小馬桶坐得是否舒適,對於寶寶如廁的成功率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tips】:水蓮山莊成長托兒所所長鄭世儀認為,因為有便意,帶著寶寶坐在馬桶上,可以幫助寶寶將大小便與馬桶輕易地做連結,讓寶寶知道,有便意時就可以蹲坐在馬桶上。 開始訓練的第2階段 如廁訓練是一項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計畫,特別著重於親子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如廁訓練並不求「快」,目的是要訓練寶寶獨立,並且從中獲得成就感與自信心。 1.固定時間坐馬桶 盡量選擇輕鬆的時段(如:用餐後、上午10點多、午睡起來或是洗澡前……),無論選擇哪一個時段,都應要讓寶寶感覺到坐在小馬桶上是很自在、愉快的。 【tips】:若寶寶對於每天蹲坐小馬桶沒有多大的興趣時,照顧者或父母親可以先暫定1、2個星期,每一次坐小馬桶的時間也不要太長,而且最好也避開寶寶正專心於一項遊戲的時候。 2.把握如廁的絕佳時機 抓住寶寶想要大小便的時機,對於訓練寶寶如廁可是一大助力。例如:當寶寶早晨起床或是午睡起來時,尿片是乾的,這就是帶寶寶去坐小馬桶的絕佳時機。 【tips】:在如廁訓練中,父母親的鼓勵與讚美相當重要,可以讓寶寶有自信心與成就感。 3.不包尿片訓練法 為了讓寶寶可以迅速坐在小馬桶大小便,不包尿片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不過,要讓寶寶穿著方便穿脫的衣褲。一旦不包尿片,就必須每隔一段時間(約2個鐘頭)提醒寶寶去坐小馬桶,提醒寶寶如廁的目的,是要幫助寶寶建立成就感。 【tips】:如果妳必須常常催促寶寶蹲坐小馬桶,或是寶寶拒絕聽從一切的提醒,這個時候,不妨就先暫停如廁訓練,就先順應寶寶的發展,待寶寶有意願時再開始。 4.適度的讚美 讚美對於寶寶學習如廁是相當重要的,因為適度的讚美可以讓寶寶覺得,他會坐馬桶是一件很棒、很能幹的事。鄭世儀所長指出,充分的讚美,對培養寶寶的自信心與成就感是有相當大的助益。 【tips】:以長遠的眼光來看,以緩慢穩定的步伐一步步地幫助寶寶學會自己上廁所,是一件比較省事又省時間,又可以培養寶寶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如廁小幫手 上班族父母如何訓練寶寶如廁 1.保持生活的規律:寶寶若是知道每天的生活節奏都是一樣的,並且都在他的預期之內的話,對於寶寶如廁的訓練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2.訓練寶寶一早先如廁:當如廁訓練正式展開後,第一次練習坐馬桶最理想的時間,就是早晨起床解開尿片之後。當寶寶了解早晨起床後要先上完廁所,才能開始一整天的活動時,如廁訓練的成功率也會因此提高。 3.把握晚上重聚的時間:接回寶寶後,可以先陪伴寶寶15分鐘,安撫好寶寶的情緒,再找出適當的時間讓寶寶蹲坐馬桶。 4.週末也是訓練如廁的好時機:週末假期是大家身心較為輕鬆的時光,假如寶寶發現,週末在家蹲坐馬桶能贏得父母更多正面且沒有壓力的關注,就能更早幫助寶寶達到如廁成功的目標。 【專家開講】 訓練如廁.父母應知道的4件事 鄭世儀所長根據多年的實務經驗以及理論基礎,認為當父母親與照顧者在訓練寶寶如廁時,應有以下5點,是需要知道的。 1.「大便」對寶寶的意義:在訓練寶寶如廁時,應幫助寶寶將馬桶與大便之間做個連結,也就是當寶寶有大小便的需要時,就可以帶著寶寶坐上馬桶,讓寶寶瞭解,馬桶與大便之間的關聯性。 2.家長應陪伴孩子成長:鄭世儀所長強調,在寶寶如廁訓練的過程中,家長應要懂得陪伴孩子走過這段訓練的過程,並且與寶寶一同解決可能遇到的問題,例如:當寶寶已經學會如廁,但是偶爾還是會尿濕褲子或尿床,家長就應帶著寶寶一起收拾,並且去深入瞭解原因(如:正專注於一個有趣的遊戲、寶寶2歲前的括約肌還沒發展成熟的生理因素……)。 3.馬桶的選擇:鄭世儀所長指出,根據經驗,大多數父母親使用寶寶便盆的時間較短,當寶寶長大,隨著自主力的增強,很快就會不想使用小馬桶,因此,可以利用坊間販售的小型馬桶蓋或是在馬桶前擺放凳子,不但具實用性也省了一筆花費。 4.大寶寶的退化問題:當家有新生兒來臨時,較年長的寶寶會以尿濕褲子或是發脾氣的方式來引起父母親的注意。這個時候,父母親應讓寶寶了解父母親仍然很愛他、重視他,以解決寶寶的退化問題。  

◆15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2006年11月02日
公開
13

◆15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15個月的寶寶已明顯表現出不同的氣質類型,有的溫和安靜,有的活潑好動,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喜歡到戶外玩耍,做一些戶外的遊戲,喜歡在小朋友多的地方玩,但一般還是各自玩耍,互不交往。還喜歡做沒做過的事,對物體進行深入“探究”。 一般來說,15個月的寶寶走路已經比較穩了,但自己還不會注意腳下,如果路面不平,則容易被絆倒。而且寶寶還經常會爬到沙發或椅子上,然後轉過身來,自己坐好。他(她)喜歡能推拉會移動的玩具,喜歡玩球,並且能夠成功地把大塑膠球扔出去或踢出去。有的寶寶已會倒退著走。 現下,寶寶能認識到物體放倒了,並將它翻過來。在一定幫助下,會把簡單形狀的東西放入模型中。喜歡蓋瓶蓋子、搭積木,多數寶寶這時已經能夠搭起3塊積木。會翻稍濃的小人書的書頁,但也許一次翻過很多頁,而不是一頁一頁地翻。喜歡看圖畫,會指著圖畫並拍打它們。喜歡用蠟筆亂塗亂畫並模仿大人的筆畫,但通常模仿不成功。喜歡把小玩藝放入容器中再把它們倒出來。 15個月大的寶寶希望被理解,會用手勢表達自己的意思。會在想出門時把鞋遞給你並說“出去﹗出去﹗”,雖然掌握的詞很有限,但是寶寶還是喜歡對著玩具電話模仿大人打電話。當別人問起熟悉的人或物時,能夠很快指出來,會稱呼除爸爸媽媽之外的3-5個親人,如奶奶、爺爺,叔叔等。聽名稱能夠指出身體上的五官及其他一些身體細節。

父母教育態度如何影響兒童行為

2006年11月01日
公開
10

父母教育態度如何影響兒童行為 (本文轉載自《社會團體工作與親職教育》,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日本田中教育研究所教育相談部的品川孝子在《親子關係》一書中,對父母親的教育態度如何影響兒童行為有所論述。他將複雜的親子互動關係整理為一般性的知識,把父母的教育態度分為七類:拒絕型、溺愛型、過度保護型、嚴格型(權威型)、期待型、矛盾型、不一致型等,有時有的父母會單獨表現一類態度,但有時亦會同時表現二、三種態度。本文將再加上筆者整合的通融型,逐一說明這八類態度,並描述孩子在父母不同的教育態度下會有何種行為產生。 一、拒絕型: 『父母的態度』 拒絕型的父母較常表現的態度有忽視、丟棄、否定、處罰及虐待、威脅恐嚇.屈辱等。 *忽視  安全感對孩子而言是最重要的。當父母採忽視的態度時,最容易動搖孩子的 安全感。忽視的態度亦有輕重之分。 「輕」: 係指父母通常聽不到孩子所說的話,不關心孩子四肢及衣著的髒污,對孩子感興趣的事則興趣缺缺、漠不關心。 「重」: 則是置孩子隻身於陌生處等待父母,將孩子單獨留在髒亂的家中,不顧其飲食而在外流連忘返,出外應酬時將孩子單獨留在家裡。不論忽視的程度是輕是重,皆易造成孩子情緒的不穩定。會讓孩子不易養成飲食、排泄、睡眠、清潔、穿脫衣服等基本習慣,不易與朋友協調,而且也較不易學習社會性習慣。 *丟棄  對孩子而言,與父母分開是一件痛苦之事,但成人卻不太明瞭,而孩子又無法(或不易)向父母傳達此等感受。常見到只想依偎在父母身邊,而不願與其他小朋友玩的孩子,或是父母若不留在幼稚園陪讀就不上學的情形,這是表示孩子對分離會感到痛苦。丟棄又可分為「行動上」實質的丟棄,以及將孩子留在身邊卻不時以「處罰式或口頭上」予以丟棄這兩種對待方式。 *實質的丟棄  將孩子趕出家門、廿四小時托嬰、未達適合離家年齡便將孩子寄宿他人住處或學校。表面上父母是關心孩子,但在孩子實際的感受中,認為父母只在乎自己的方便與否。 *處罰性的丟棄  將孩子關在廁所、門外、陽台等處,不時在口頭上表示要丟棄孩子,如:不乖就丟掉你、不乖我就不回來、或我討厭跟不乖的小孩在一起等。這裡並不意否定讓孩子獨處能建立其自主性的觀念,而是鼓勵父母若在日常生活中能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孩子必然能獨立。

深情的UU !

2006年10月29日
公開
13

說了好久要讓UU和小品聚在一起,今天終於可以成行了,難得把鼻媽咪這個週末乖乖的待在台北.看到大嫂帶UU到樓下來接我們,把鼻媽咪都嚇了一跳,UU哥哥長高好多,小品站在她旁邊好像是從小人國來的.進到表哥家裡,小品站在原地東張西望了一下,才邁開步伐往UU的遊戲區走去.好多的玩具,而且對小品來說都是新的,她一下子不知該從何處下手,UU哥哥一項一項拿出來給小品玩,三分鐘之後,小品就興奮的到處走來走去,每一種玩具都要摸一下,而且還一直發表意見,男生的玩具跟女生的真的很不一樣,對小品來說真是太新鮮了.雖然有時候小品和UU還是會為了玩具爭執一下,但是UU媽媽的法寶實在太多了,總是能化險為夷,其實這兩個小孩都算蠻乖的了,雖然有個性,但都能溝通.從三點到六點這兩個寶貝幾乎沒有停過,小品更是展現了驚人的體力,因為她今天早起而且午覺又睡的少,我們四個大人都認為應該讓小朋友常常在一起玩,才不會太孤單了.一起去吃飯的時候,小品已經快不行了,而且不像UU哥哥有好習慣可以乖乖的坐在椅子上,總要把鼻或媽咪抱著她起來走一走,這一點把鼻媽咪可要好好檢討一下了.相處了一個下午,兩個小朋友都有感情了,要回家的時候,小品用力的抱著UU哥哥說再見,反到老實的UU有些靦腆,沒想到當小品上了車,在車窗外的UU卻突然情感決堤,直喊:我捨不得,我捨不得,還指著小品說:我要她!小品這時候只是低著頭看著自己的手,不敢看窗外的UU,真是好一場感人肺腑的感情戲,我們四個大人都快給笑死了,車子啟動了之後,小品才開始嗯嗯啊啊起來,原來她也捨不得,剛才只是含蓄一下,人類的感情真是與生俱來的,在長大的過程慢慢學會了壓抑,小朋友把最真的一面表現出來.深情的UU這一招已經讓他遙遙領先了!

基隆夜市--超爆!

2006年10月14日
公開
15

我們一家人可說是旅行上了癮,雖然因為要搬家,家裡一團亂,不用上班的WEEKEND,把鼻跟媽咪還是堅持帶小品到戶外走走,完成三年內全省走透透的夢想.這兩天的目的地是北海岸,媽咪找到一個在翡翠灣的愛琴海溫泉會館,建築是藍白相間的地中海風格,這好像是把鼻媽咪特別偏好的旅店風格.今天車流量並不算多,一個鐘頭就到翡翠灣了,看到了海心情就愉快起來,小品也足足睡了一個小時,她應該也習慣這"漂泊"的生活了.我們決定先帶小品到SPA區玩水,因為是溫溫的海泉水,可以讓小品盡情的玩,室內室外都有,還有許多水療的設備,只是一趟泡下來,把鼻更加腰酸背痛,因為要抱著小品在水上竄來竄去.玩了個把個鐘頭,我們決定到基隆夜市吃晚餐,把鼻媽咪也都很久沒去了,覺得很興奮,只是基隆的交通令人不敢恭維.停好車子,走到夜市入口,就已經擠的水洩不通,幾項特別有名的小吃都是大排長龍,營養三明治還要拿號碼牌,真是太誇張了.小品可能從沒看過這麼壯觀的場面,有點頭昏的乖乖坐在娃娃車上,媽咪陪著她在稍微有空間的路口等,一邊吃著一口小香腸,等把鼻搶來各方美食,綿綿冰也實在真的很讚!還有很好吃的三兄弟粉圓豆花,可以叫他第一名!小品可能是被刺激過度,晚上一直很HIGH,把鼻媽咪都快累垮了,她還是在房間裡唱歌跳舞,最後是誰先睡著的都不知道,反正不是苦命的把鼻!

◆14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2006年10月02日
公開
11

◆14個月幼兒生長發育 到14個月末,寶寶體重正常均值為9.6-10.21公斤,身長正常均值為76.96-78.3厘米,出牙4至12顆。 14個月的寶寶活動能力又有提升,會走以後的寶寶更喜歡四處探索,但還沒有危險意識。但當你對他(她)的行為不滿時他(她)能理解,並正在加深對因果關係的認識。現下的寶寶有一個特點,往往是你越不讓他(她)做什麼,他(她)就越對什麼事感興趣,所以一定要確保寶寶生活環境的安全,把有危險的物品鎖起來或放到寶寶不可能拿到的地方。可以在柜子底層特別準備一兩個抽屜專門給寶寶,裡面放一些寶寶的玩具,並不定期更新,這樣也能滿足寶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這時有一些寶寶開始有了自己珍愛的東西,比如一個毛絨玩具、一條小毛毯、一塊小手絹等,睡覺的時候一定要摸著或抱著它才行,這是寶寶情感的慰藉物。不要干涉寶寶的這一嗜好,尊重寶寶的感情,但是要注意這些物品的衛生,經常清洗,保持潔淨。 寶寶現下什麼事情都喜歡模仿大人,自我意識增強,能用自己已經學會的簡短詞語表達自己的需要。吃飯的時候也總願意自己動手,這是讓寶寶學習自己吃飯的好時機,不要錯過。 一般情況下,現下寶寶大便時間已形成一定規律,定時把大便往往能夠成功,但控制能力仍不強,需要大人提醒。現下也可以教寶寶學學坐便盆了,但不必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