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Vicky[佑馬麻]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7年04月03日
公開
15

Mom感冒了

Mom感冒了

2007年03月29日
公開
37

關於川崎氏症候群

何謂川崎病 川崎病是一種好發於嬰幼兒的急性疾病,全身器官血管出現發炎症狀。急性期可能會合併嚴重的心臟發炎,後遺症則可能引發冠狀動脈血管瘤,而危及生命。 川崎病於一九六一年由日本小兒科教授川崎富作發現,該病始見於醫學史,故名為「川崎病」,此後世界各國皆有報告病例,迄今全球已超過數萬報告病例。因川崎病在外觀診斷上,最常看到皮膚、結膜、口腔潰爛與淋巴腺腫大等症狀,故也稱為「黏膜皮膚淋巴腺症候群(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川崎病的致病因素仍未被證實或發現,只知可能與病毒感染或免疫系統有關,進而造成全身各器官血管發炎。但仍可藉由流行病的角度,認識川崎病,此病好發於五歲以下的幼童,特別是兩歲以下就佔了五成,男寶寶疾病發生率比女寶寶高出一點五倍,且無特定好發季節。 川崎病的臨床症狀與診斷 川崎病的發病臨床症狀可分為四階段。 一、急性期(一天至十天): 通常出現六種急性症狀。 1、持續性高燒五天以上,嚴重者會延長至二到三周,溫度在三十八度至四十度之間,服用抗生素或退燒藥均無法有效控制。 2、發燒後的第三至五天,手腳出現紅腫的現象,末稍變紅且發脹。 3、身體出現細細顆粒狀的小紅點,疹子並無水皰或化膿。 4、兩眼結膜充血,但不像一般結膜炎有分泌物。 5、口腔黏膜發炎,舌頭上的味蕾出現小顆粒,俗稱草莓舌;嘴唇乾裂出血、咽喉紅腫。 6、頸部巴腺明顯腫大,通常大於一點五公分。 至少符合上述五項才可診斷為川崎病,或者只有四項臨床症狀,但病患有心臟血管等合併症,亦可診斷為川崎病。部分病童會出現其他症狀,如腹瀉、嘔吐、腹痛、咳嗽、流鼻涕、急性關節炎、無菌性腦膜炎、膽囊水腫、無菌性膿尿,因初期症狀與感冒相近,家長需提高警覺以防誤診。 二、亞急性期(急性期後至二十一天): 一般而言發病十天後,前述急性症狀會漸漸消失。除了心臟血管病變外,也可能在接種卡介苗處出現紅腫,手指腳趾末端、肛門周圍脫皮等症狀。 三、恢復期(亞急性期至六十天): 除冠狀動脈瘤可能存在外,大部分臨床症狀消失。 四、後遺症(六十天後): 冠狀動脈病變若持續存在,可能造成心臟缺氧、心絞痛、心肌梗塞等。 川崎病的致命合併症與治療 雖然川崎病的多數症狀會痊癒,也不會造成任何傷害,但川崎病的致命危險在於心臟血管病變,即使急性症狀消失,仍可能發生心臟血管病變,根據醫學統計,川崎病的死亡率約為千分之一點八到千分之三,急性期多因心臟發炎,亞急性期則是因心臟冠狀動脈血管瘤破裂,或心肌梗塞死亡。 川崎病患百分之廿會出現心臟冠狀動脈血管瘤,大多為中小型動脈瘤,百分之八十的動脈瘤會在五年內消失,而約百分之五的巨大冠狀動脈瘤卻不易消失。 病童在恢復期後,需持續透過心電圖與心臟超音波追蹤檢查,直至青春期。如果發現心臟血管病變,則必須追蹤至心臟血管病變完全恢復為止;若為嚴重異常,則需做心導管檢查,及主動脈攝影或冠狀動脈攝影,以確定病變嚴重性,再行決定開刀或接受心導管治療。 川崎病童的照顧 爸爸媽媽照顧川崎病寶寶,可分為急性期與日常照護。急性期以解除、舒緩寶寶的症狀為主;日常照護則需注意飲食、服藥兩方面。 一、急性期: 1、發燒:與一般發燒照護相同,體溫監控、穿薄衣、保持適當室溫、補充足夠水分,六個月以上寶寶可用冰枕降溫,若連續二天口溫大於三十七度半,應與醫師聯絡就醫。 2、口腔黏膜:避免熱或刺激性食物,使用棉花棒清潔口腔,可使用護唇膏減輕唇部疼痛。 3、皮膚:保持皮膚清潔,可冷敷、輕柔按摩四肢減緩不適,暫時避免使用肥皂清潔皮膚,剪短指甲或戴手套,避免小朋友抓傷皮膚引起感染。 二、日常照顧: 1、飲食:應力求清淡,避免油膩的食物,如炸雞、內臟、豬油等,多給予軟質、低脂、低膽固醇、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切忌把病童養得太胖,應注重保養心臟與冠狀動脈,預防心肌梗塞的發生機率。 2、遵從醫師囑咐:服藥與疫苗接種等事項,除醫生告知停藥、感染水痘外,勿自動停藥。如寶寶治療過程中,接受免疫球蛋白注射,至少需六至九個月後才可接受疫苗注射,若有任何疑問皆應諮詢醫師。 3、預防復發:因川崎症約有百分之三的復發率,家長需多關心病童,仔細觀察是否有復發跡象,或心臟血管併發症的症狀,重要的是定期回院追蹤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