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媽-Sandr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10年09月05日
公開
40

轉貼--這10個“殺手”摧毀孩子自信

這10個“殺手”摧毀孩子自信   1.父母為孩子包辦一切    太多的中國家長,對孩子的飲食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為孩子的課餘時間安排眾多的學習專案,音樂、繪畫、舞蹈、外語……家長們希望孩子將來有遠大前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這種越俎代庖的方法,會使孩子在生活上產生依賴性,在學習上產生被動,消極的情緒。這極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孩子必須獨立承擔他生命裡的責任。父母的過度保護是對孩子創造力的無情扼殺。一個孩子什麼事沒做過,只是學習絕不可能成為天才。恰恰相反,如果從小到大家長什麼都替孩子做好,在孩子成年以後,在群體中會感覺自己一無是處,毫無自信,根本沒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2.父母行為輕浮    正如詹姆斯鮑德溫所說:“孩子們從不擅長聽長輩們的話,但是從來不會不模仿他們的行為。”   家長的行為是孩子活生生的教材。家長如果自己行為上諸多不檢點處,平時出言不遜,言語粗俗,習慣于搬弄是非,孩子就會認為人和人之間沒有尊重是正常的。即使,他道理講得再生動,孩子也不會學會尊重。   3.忽略孩子的存在    如果家長在孩子生命早期不聽孩子說話、不理睬孩子,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會以為這是正常的行為,是人與人之間的正常關係狀態,這樣的孩子就無法樹立自尊心。   美國一所孤兒院組織了一批高校的女大學生定期來孤兒院給孤兒們以持續一定時間的擁抱、撫摸等身體接觸的愛撫。結果,孤兒們每次被愛撫後都表現得較為溫和。原因就是孩子生來就有被關注、被愛的需求,如果孩子感覺被忽略,不被重視,就會感覺到自尊心受到傷害,而且越聰明越敏感的孩子受的傷害越深。很多家長找各種藉口不聽孩子說話。年幼孩子的普遍反映是:“父母什麼事也不給我們講明白”,“爸媽只說自己想說的話,而我想說的話,他們不肯聽!”   所以,如果孩子表現得不尊重別人,無法安靜下來聽人說話,我們就可以據此測定,和孩子最親近的人平時沒有專注地聽孩子講話,沒有盡可能時時滿足他的願望,無意中造成了孩子自尊心的傷害。   4.破壞性批評孩子    破壞性批評是對孩子自尊心無情剝奪。   當孩子做錯了事情,家長希望通過批評來使孩子改掉缺點,我們把他批評孩子的行為看作一個作用力。當這個作用力打在孩子的行為上,即你的批評針對是他的行為,孩子會朝你希望的方向去發展的。反之,這個作用力打在孩子的人格價值上,即你攻擊的是孩子作為人的價值,將使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尊嚴沒有價值,逐漸真的喪失自尊和價值。   今天孩子沒有認真做完作業。你對他進行指責:“你怎麼這麼不愛學習!你就是一個沒毅力的孩子!……”你在直接攻擊他的人格,他只是一次不認真,你一句話他就變成一個沒毅力的孩子了!孩子的頭腦中留下這樣的資訊:“媽媽說我是個不認真、沒毅力、不愛學習的孩子。”這些對孩子人格的否定評價將存留在孩子的潛意識裡,形成負面的心錨。而另一方面,他會想“我都學習了那麼長時間,只玩了一會……”他會找出一大推的理由,你的批評根本沒有起到讓他認識到錯誤的作用。   如果你的孩子有逆反心理,那麼你孩子還有救。因為這表明,他還有自尊心,你傷害他的自尊,他就拿起這塊盾牌來和你對抗。就好像人在打架時急了眼,不管是掃帚還是刀子,拿來就用。我們的孩子的反應也是同樣道理,他不管你說的道理對錯,隨時準備還擊。   當孩子一旦放棄了對抗:“反正你認定我是個撒謊的孩子,那我就撒謊!”說明自尊心已經被傷透了,徹底破罐破摔。沒有了自尊心的孩子你已經無法透過語言的方式來校正他的行為。我們看到有多少父母,他們“辛辛苦苦”把孩子的自尊心破壞掉,然後又怨天尤人:“他怎麼就成了這樣的人呢?”難道這樣還不足以引起家長們的警示嗎!   5.“人前教子”    如果想摧毀一個孩子的自尊心,你只要當面批評他的缺點,讓他沒有反駁的機會,一下子就大功告成了!   太多的時候,孩子不聽話,在人前屢屢“造次”,我們家長感覺傷了自尊,就大聲呵斥孩子。我們傳統的教育理念認為這是正常的。殊不知,當眾批評只能讓孩子暫時懾于壓力,不敢抵抗。更重要是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惡言惡語不用多一次就夠了,一下子就可以把孩子幼小的心靈給傷害了!   每個家長必須明白,即使再幼小的心靈也會非常敏感。在孩子的生命早期如果得不到足夠的尊重,將導致孩子正在建立的自尊心被無情地扼殺。在這個問題上,很多家長都存在一個誤區,他們遵循“人前教子,人後教妻”古訓。認為在外人面前,在家庭的公開場合,可以直接教育訓斥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有記性,才能印象深刻從而改掉毛病。這些錯誤做法導致的結果和家長希望的恰恰相反——這樣的孩子在人群中表現得行為粗魯、粗暴無禮、輕率、目無尊長。請檢索一個你在家庭教育中是否有類似行為:   對自己的嬰兒生氣時,尖聲叫嚷,咒

2010年09月04日
公開
13

家長座談會

早上九點小子的學校有家長座談會。 原本想全家都去,可是睡太晚。 只好老娘獨自一人代表出席。 到教室的時候已經有個媽媽在跟老師聊天。 老師介紹她是張仕佳的媽媽。 可惡!就是他! 我馬上跟他媽媽說:『我兒子每天回家都說被張仕佳打,很痛!』 他媽媽的眉頭皺的更深了! 後來我就在旁邊偷聽她跟老師講話。 原來張仕佳是打班上每一個人,不只打小子。 原因依照我的判斷,應該是太寵孩子。 生活以小孩為重心,讓小孩主導父母。 所以現在來上學就出現很大的問題。 言談中,我發現,小子的導師謝老師真的是個很不錯的老師。 不但教小孩有方法,而且還充滿耐心跟教學熱誠。 她不做表面功夫,卻注重小朋友的學習過程。 讓孩子會去思考,而不是只服從命令。 小孩有自省的能力,進而內化到他們將來的待人處事。 謝老師的教室布置非常『樸實』。 因為簡單的線條跟淡淡的顏色,才是孩子所需要。 太誇張的布置和顏色,太大聲的音量,對小朋友都是過於刺激。 謝老師鼓勵家長讓小孩『自己做事』。 這一切都跟感覺統合有關。提重物(提書包)、爬樹、摺紙、剪紙、、、、不管是大肌肉或是小肌肉的運動,對小孩都很好。 千萬別太呵護,讓小孩『從做中學』,別剝奪他們的學習機會。 我問老師有沒有需要說故事媽媽? 老師說當然歡迎。 所以暫訂每個禮拜似早上去小子班上講故事。 又回到老本行啦∼∼ 大概就這樣,米香要睡覺了,先停筆(手)。

2010年09月01日
公開
10

小子--心情不好

小子今天回家後跟我說:『媽咪,我心情不好,今天在學校不開心。』 我問他為什麼?他說不知道。 這個時候就要抽絲剝繭,慢慢問。 是有事情讓你不開心?還是有人? 他說有人。 什麼人? 張元露和張士佳。 他們怎麼了? 打我。 那你有沒有跟老師講? 有。 然後老師怎麼處理? 坐乖乖椅。 他們為什麼打你? 不知道。 你有打他們嗎? 沒有。 事情怎麼發生的呢? 小子說:『我想玩他們的玩具。』 那你有沒有先問? 有。他們已經玩很久了。所以我就搶,他們就打我。 被我問出來了吧! 我說:『他們打你,是他們不對,但是你搶玩具也不對。』 下次要怎麼做?你想一想,如果想出一個不錯的辦法,我就給你吃餅乾。 小子說:『請老師處理。』 我後來打電話給老師,跟她說這個狀況。 老師說:『先吃完飯,刷好牙的小朋友可以先進去角落拿玩具玩。每一個角落可以有六個小朋友進入,有八籃玩具可以選擇。一籃玩具規定只能由兩個小朋友分享。』 可是問題就出在,動作比較慢的人,像小子吃飯比較慢,他可能就永遠拿不到想玩的玩具。 但是我又不希望他為了想趕快吃完,而吃很快或吃很少。 我希望老師還是可以有一個時間限制,讓動作慢的小朋友也可以拿到想玩的玩具。 因為不一定快就是好,快就是棒。

2010年08月21日
公開
4

米香滿周歲

米香滿周歲

2010年08月18日
公開
21

痛定思痛

早上發生衝突的原因: 小子在沙發上玩抱枕。 我叫他不要玩,因為妹妹也在沙發上,容易發生危險。 講一次,不聽,兩次,不聽。三次,還是不聽。 就直接抓去罰站。 罰站的時候,小子又態度語氣非常不好的問說:『站到什麼時候啦?』 叫他嘴巴閉起來站好面對牆壁,不聽。兩次,不聽。三次,不聽。 一直問:『要站到什麼時候?!』 我說:『永遠!!』(生氣都口無遮攔) 小子就哭,尖叫,跺腳。 我去抓著他的臉,叫他閉嘴聽我說。(傷口就在這時留下) 他繼續唉唉叫。說不要站到永遠。 又一直轉過來,一直講話。 我說:『如果沒站好,就手舉高。』 小子還是轉過來,馬上叫他手舉高。 之後免不了又是哀嚎尖叫跟跺腳搥牆壁。 我說:『再有聲音就舉水壺。』 他雖然有收斂,還是轉過來,沒站好。 我就拿了一個兩公升的水壺給他舉。 等他完全沒聲音站好的兩分鐘,請他去洗把臉來聽我說話。 當媽媽真的有很多考驗。 冷靜的時候當然可以當個溫柔又堅定的媽媽。 但是火氣要是被整個挑起,那種火爆的場面,實在是腥風血雨。 我看著他臉上的指甲抓痕,想著我應該剪指甲了,喔,不是啦。 幫他擦了藥,想著下次該怎麼處理? 小子在玩抱枕,米香在旁邊有危險。 叫他不要玩講不聽,那是不是把米香抱開?讓他一個人在那裡玩就好? 我爭的到底是小子要對我絕對的服從,還是讓他明白什麼是危險行為? 每當對孩子的教養出現衝突,就找書來看。 『為孩子立界線』裡提到:孩子是天生的衝動失調者。他們的情緒與行動之間,沒有『思考、價值、同情他人』這樣的調停者來做連結。 他們的感覺和行為間只有一條直線。如果父母沒加以規範,成年之後受害的是孩子自己。 所以下次我應該不要動怒,在他出現危險行為的時候,不壓抑他的行動,但是增加他的痛苦,譬如說一個禮拜不能看電視,或者不能下去樓下中庭玩。 讓他從中獲取經驗,讓他對自己的行為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