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媽-Sandr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空中補給合唱團演唱會

2008年06月29日
公開
4

ㄟ∼一生中沒聽過演唱會的我,竟然兩個月內聽了兩次。 上個月是黃小琥,這個月是AIR SUPPLY。 今天是把比的生日,他送他自己的禮物。 空中補給是國中時候的偶像,但是我完全不熟。 有好幾首都是耳熟能詳,但是我就是不熟啦∼ 到場的時候,發現我們做好遠喔! 又沒帶望遠鏡,也沒大螢幕,就當純粹來聽歌。 唱到一半,這幾個外國人可能覺得不夠HIGH,竟然叫大家去坐在舞台前面。 演唱會到一半,觀眾大爆走,大家跑去擠前面。 但是台灣人就是很有水準,大家安安靜靜的擠。 我有去擠嗎?當然沒有啊! 我坐在樓上ㄟ∼很遠,等跑到樓下大家都擠完了。 所以我們依然遠距離觀賞。 後來,兩位超級偶像竟然走到舞台下面去跟大家握手。 這時,把比就帶我衝了。 因為大家都隨著歌手走動,我們就見縫插針,竟然被我們擠到差舞台只有五步的距離。 真的很爽ㄟ∼搖滾區要價5000以上,被我們擠到真的是賺到了! 然後我們就坐在地上聽歌,很爽很爽! 但是我穿夾腳拖鞋被踩了好幾下。 貝斯手超帥的啦! 這個時候就覺得自己是矮冬瓜很好,因為趁大家站起來的時候,我又擠到更前面。 幾乎可以碰到歌手啦!但是他就不過來跟我握手了! 這兩個老歌手已經在一起合作37年,五六十歲了,唱歌還是超高亢的,好聽極了! 讚啦!

小A失蹤記

2008年06月22日
公開
4

首先,我要說,他只失蹤了大約一分鐘左右。 下午,去市政府附近的家樂福。 先到對面的旭海寵物店去看動物,基本上我覺得那裡是動物園啦! 除了有貓、狗、兔、鼠、淡水魚、海水魚、蜥蜴、烏龜、甲蟲、甚至還有一隻黃金大莽蛇跟豬。 把比買完甲蟲的周邊配備,我們就到家樂福的美食街用餐。 吃完飯,先到日奧39元商店去晃。 最近看完BUBU的安家之歌,對整理家裡還有布置家裡很有興趣。 買了一個放盤子的架子,還有一個水杯。 讓把比先拿去車上放。 小子在這個下午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不斷的奔跑。 就在把比放完東西,回來找我們的時候,小子不見了。 我以為他跑到出口去找爸爸,因為他有看到爸比朝我們走過來。 但是我跟爸比碰頭的時候,小子就消失了。 爸比趕快往玩具反斗城方向去找,因為小子剛剛就有脫逃過一次,在那邊找到。 就在那一分鐘我不知道兒子在哪裡,整個慌掉。 因為他手上刻有名字跟我手機電話的鍊子剛斷。 身上沒有任何證明身份的東西。 我問小姐有沒有看到我兒子,他也一臉茫然。 吼∼我都快急死了,把比從反斗城走回來跟我搖搖頭。 我在衝進去店內找,就看到一顆小腦袋晃過去。 全身細胞死光光,這時第二次去反斗城找小孩無功而返的把比走回來。 我跟他說小孩找到了。 他馬上說要去買一雙那種走路會揪揪揪的那種鞋子給他穿。 我們平常是最痛恨那種鞋子,很吵。 但是我想還是買防走失的遙控按鈕比較好!

腸病毒拉警報,大人應該常洗手

2008年06月19日
公開
51

潮濕氣候適合病毒滋生 腸病毒疫情創十年來新高,台南市、台南縣、高雄縣、屏東縣5個縣市,已列為腸病毒紅色警戒區域。疾管局預測,今(97)年8月底,全台腸病毒重症可能攀升到340例,到年底可能有450例,讓不少家長聞之色變! 台灣一年四季皆有腸病毒的發生,流行的高峰期是春夏季。各種年齡層皆可能感染,但以2-5歲的嬰幼兒為高危險群,併發症發生率亦較高。但今年疫情較往長不同,重症者年齡層有往上推廣的趨勢,新竹市甚至出現14歲併發重症案例。 目前正進入梅雨季節,潮濕的氣候最適合腸病毒滋生,注意個人及居家環境衛生,就是遠離腸病毒最有效的方法。 用肥皂洗手才算真乾淨 正確洗手方式: 乾淨的水搭配傳統肥皂,仔細的「搓」洗,再用大量清水沖淨,才能有效的將病菌清除。 在許多公共場所皆提供酒精洗手,但是腸病毒的結構,不容易被酒精所破壞,防疫效果沒有用傳統的肥皂洗手佳,卻是一般民眾缺乏的知識。 日前部份電視媒體報導,室內遊樂場業者響應防疫措施,要求入場者都要用酒精洗手消毒,其實是錯誤誘導。 酒精無法破壞腸病毒結構 標榜免用水的乾洗手商品、消毒溼紙巾等,絕大部份都聲明含有酒精成份可殺菌,但是對腸病毒卻無法構成威脅,而且過份使用酒精性商品,反而容易傷害嬰、幼童細嫩的肌膚。 八成重症者,感染來自家人! 今年腸病毒案例中,將近八成的重症患者,感染源都來自家人!以高雄縣為例,重症患者多為兩歲以下的幼兒,根本都還沒有就學。 成人們只要求孩子要勤洗手,卻忘了自己也要注意衛生。 回家換衣並清洗雙手 由於大人或大孩子感染腸病毒症狀通常不明顯,一半以上大人感染無症狀,但接觸傳染家中嬰幼兒,則會造成明顯病情!所以大人或大孩子從外面返家,務必先更換乾淨衣物,抹上肥皂正確洗手之後,才能摟抱或餵食、或與幼童玩耍,接觸家中嬰幼兒。 建議不妨讓外出返家後的較大兒童,先行沐浴,再進行其他活動。 孩子出現昏睡、嘔吐、抽搐速就醫 當孩子出現腸病毒類似症狀時,父母親要提高警覺,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孩童送醫就治,不宜延誤。當孩童出現昏睡、嘔吐、抽搐,重症腸病毒的三大症狀時,更應儘速送往醫學中心治療。 腸病毒重症的表徵,包括嚴重吞嚥困難或拒食、持續高燒三天以上、嚴重嘔吐、呼吸喘或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等。病童退燒後仍嗜睡、感覺倦怠,或是出現類似手腳抽筋、肢體無力等症狀,也要特別留意。 家中小孩要隔離 如果家裡有小孩染上腸病毒,為了安全起見,最好將其他子女送至親友家暫住一個星期,一定要隔離,以免相互傳染;通常家中第二個小孩受到感染,症狀會較嚴重,因接受較多的腸病毒之故。 感染病童宜在家休息 患童於痊癒過程中病毒仍會從糞便中排出持續約1-2個月,故在餵食前、解便後、準備食物前應洗淨雙手。 腸病毒疫情有持續升高趨勢,就是部份家長及幼教單位隱而不報,讓疫情持續擴展。不少家長為了要上班、無法照顧孩童,仍將孩子送往學校、幼稚園、安親班,卻讓其他不知情的小朋友跟著受害。 建議師長可利用每天晨間時光,詢問班上小朋友有誰喉嚨痛?以便早期發現,早日跟其他小朋友隔離,避免校園大規模感染。 腸病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函至全國各縣市衛生局宣布停課新規定,若小學低年級(一、二年級)、幼稚園與托兒所,於一週內同一班級有兩名以上(含二名)幼童經醫師診斷患有手足口病,或疹性咽峽炎,或疑似腸病毒感染時,全班應停止上課10天;如應停課而未停課者,衛生局將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依同法第七十條處3000元到1萬5000元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將按次連續處罰。 如要求停課而拒不停課者,則依同法第六十七條重處6萬元到30萬元罰鍰。 兒童應禁止前往室內遊戲區 充分的睡眠、良好的營養狀況及運動,可增強兒童的免疫力,遠離腸病毒威脅;哺育母乳至少四個月,可保護新生兒及嬰兒免受腸病毒的感染。 當腸病流行時,應盡量避免帶小朋友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尤其是通風不良的室內遊戲區、大賣場、百貨公司,更該避免。特別是小朋友喜愛的球池,若未定期清潔,最容易滋生細菌,防範病毒疫情,家長不該有僥倖的心態。 要提醒孩童不要挖鼻孔 •腸病毒怕紫外線,所以可以帶小朋友親近大自然,曬曬太陽、或是在陽光下從事運動,但別忘記事先做好防曬工作。 • 咳嗽的時候,記得掩口,減少口沫中病菌的散布! • 病菌最容易從鼻黏膜進入,要告戒小朋友不可挖鼻孔。 • 夏天至公共場所戲水,應前往至符合衛生標準的游泳池,下水之前先沖洗,游泳完後漱漱口。 •天氣悶熱,忌吃下未煮熟的食物、另外應盡量讓孩童吃新鮮食材,勿吃下保存不良的隔餐食物。 避免幼兒吸吮手指 • 要禁止小朋友將手放入口中,拒絕糞口傳染,吃飯前後、如廁後要徹底將手洗乾淨;洗手之後也要記得不要再摸眼睛、嘴巴、鼻子等五官。 • 成人切忌與幼童共飲共食,勿以手、口餵養食物予幼童。 •此外教室與居家環境,宜清潔通風;應每週二次進行清潔工作,可將一瓶蓋的漂白水放入2公升清水中稀釋,用來擦拭傢俱、清潔地版、擦拭小朋友常接觸的玩具或設施,預防病毒殘留。 就醫時間 是治癒關鍵 腸病毒特性: •可在室溫及潮濕環境中存活好幾天。 •不怕胃酸刺激,可在腸胃迅速繁殖。 •不怕酒精、乙醛等消毒物品。 •傳染途徑多、散播能力強。 •無特效藥 腸病毐是一群病毐的總稱,因病毒的特性可耐酸,進入小腸繁殖之後從糞便排出,故稱之為腸病毒。 此病毒有68種,又可分為:小兒麻痹病毒(3種),A群克沙奇病毒(23種),B 群克沙奇病毒(6種),新型腸病毒(4種,68型-71) Echovirus (32種)。 在六十多型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外,其餘腸病毒並沒有疫苗可預防,亦無特效藥可治療,且其傳染力相當強;一般給予支持性療法,但在出現合併症時,馬上就醫,給予正確、適當的重症加護治療,可提高治癒率。 腸病毒主要傳染途徑 第一飛沫傳染: 咽峽炎發病初期兩週,病毒集中在咽喉,咳嗽所散布的飛沫就有病毒存在! 第二是糞口傳染: 腸病毒生存力、繁殖力強,經腸胃道排出長達2個月,如廁後、或是清理小朋友的糞便時,都要確實洗手,並妥善丟棄排洩物。 第三是接觸傳染: 污染的手接觸摸眼、口、鼻而受到感染,尤其以鼻黏膜、口腔最易感染,要請小朋友不要有挖鼻孔、吃手指的行為。 足口症─絕大多數的患兒,在五至七天內會自然痊癒,通常不發燒或微燒一、二天,有口腔潰瘍,手掌、腳掌、膝蓋、臂部有紅疹、小水泡。 咽峽炎咽峽炎─絕大多數的患兒,在五至七天內會自然痊癒,咽峽炎可高燒二至四天,咽 喉、口腔內有紅腫、小水泡而後潰瘍、口腔疼痛、流口水。 合併症─極少數出現合併症。包括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肢體無力(類似小兒麻痺),步態不穩、抽搐、甚至肺水腫導致死亡,尤其是腸病毒71型。 建議照護及注意事項:由於口腔潰瘍,非常疼痛,常影響患兒的餵食。冰涼及軟的食物較不會造成口腔疼痛,可儘量選擇此類食物,來鼓勵或勉強患兒進食,以補充患兒的體力及避免脫水。 需注意維持口腔的清潔,吃完東西後立即喝開水或漱口;若疼痛不已,可依醫師指示予以止痛藥。 若病童合併有發燒症狀,別忘記該給予水分補充,調節室溫(攝氏24∼16度),必要時予以冰枕,嬰兒則予以水枕。體溫上升至38度半則依醫囑予以退燒藥,或予溫水拭浴。 填充玩具 以曝曬方式殺菌 為了避免傳染,應加強洗手!尤其是處理患兒的糞便,接觸患兒的分泌物後及飯前,更應該做好清潔工作。避免與患兒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如奶嘴、奶瓶、湯匙等),減少出入公共場所。 並以清水清洗孩子所接觸過的玩具,填充玩具則可用黑色大塑膠袋包裹置於太陽下曝曬,食物餐具則利用煮沸法以去除腸病毒

晚上散步

2008年06月18日
公開
6

下午睡醒,沒地方去,跑到天人菊買了這本書。 與其說書,不如說是七張圖片,描繪出鄉村逐漸變成都市的過程。 但是小子現在還無法看這麼細微的東西。 所以先收起來當老娘的收藏。 晚上晚餐是中午剩下的蒟蒻滷肉、蘆筍蝦仁、燙A菜、豆豉香蔥花枝。 吃飽飯帶狗去散步,繞了大公園一整圈。 小子一路跑在前面,一邊跑一邊大叫:『救命啊∼∼∼救命啊∼∼』 我問把比他到底在演哪一齣啊? 因為這樣,所以三個人散步都沒有走在一起。 小子忙著逃命,老子忙著追小孩,老娘遷隻老狗在後慢慢追趕。 跑了一大圈之後,小子走進桌球館,出來之後就不給牽。 媽咪想牽他,他就說我不要我不要!然後死命擺脫我的手。 我心裡在想,在不罵、不恐嚇、不命令的前提之下, 我要怎麼遷到小子的手? 我先不理他,走到比較前面。 等他平靜之後問他:『有沒有看到很多車車?』有∼ 有沒有很危險?有∼ 要牽手嗎?要∼媽媽抱抱! 可是媽媽手會酸,抱到紅綠燈那邊就要下來自己走嗎?賀! 其實這幾天這種衝突的情況也發生了好幾次, 晚上要睡覺了,刷牙囉,我不要! 睡覺囉!我不要! 我問他,你看看外面有沒有暗摸摸了?有∼ 太陽公公回家睡覺,我們也要休息囉! 刷刷牙,睡覺了好嗎?賀! 說真的,要完全不講命令句,不罵他、吼他,對我這個恰北北的母老虎來說簡直是............. 但是,我既然去聽了演講,也非常贊同他給我的東西。 就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不是一直給予命令,要小孩順從、聽話。 而是跟他講一個話題,引導他發展自己的思維。 加油!我一定做的到的!

危險

2008年06月15日
公開
46

每當我在跟小A說危險的時候,我都不知道這句話對他來說有沒有意義? 因為他都還是會照做,每次都要用罵的,用威脅的,用處罰的方式來阻止他。 昨天聽完演講,我又開始有所修正。 上一篇他爬到櫃子上,我已經罵到不要罵了,威脅到不要威脅了。 他還是照做,我就請他自己小心一點。 至少她是帶著我的祝福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 我也知道要是他一不小心,摔下來一次,我就有可能要用一輩子去接受這個結果。 今天,他又用自己的方法去拿到了一隻螺絲起子。 爸比第一個反應當然是:『那個好危險、會刺到、拿來爸爸收好。』 小子馬上拿著跑,放到背後去說:『不行,我的我的!』 我跟爸爸說,沒關係,讓他試試看,要相信他不會弄傷自己。 他知道那個是『刺到會痛的東西』。 看一下他的照片記錄,剛拿到超興奮。 接下來拿去假裝修理東西。 前幾天剛組好的書架,他有在旁邊幫忙,所以也順便去把螺絲轉緊。 我常常在想,我們都對孩子做了很多『因噎廢食』的事。 怕他亂畫不讓他拿筆。 怕他亂撕,不給他看書。 怕他亂丟不給他買樂高。 怕他夾到手不讓他幫忙關門。 怕他弄亂不讓他自己吃飯。 等等,這些大家應該多少都做過。 但是,好奇是小孩的天賦,用自己的力量,認識這個世界,是小孩生之為人的本能。 我們應該與於尊重。 再說一個小子今晚發生的狀況。 他最近很喜歡拿床單披在頭上。 然後走來走去。 真的非常危險,因為基本上他是看不到在床上亂走。 很容易就會摔下床而受傷。 其實這些道理我都講過,他也都清楚。 但是他就是要玩,屢勸不聽。 晚上在和室的時候,他又開始玩這種遊戲,然後他就真的摔下去了。 站在床墊邊緣,直接往後躺在地上,後腦著地。 更慘的是,地上剛好還有一個積木,他也不偏不倚的命中紅心。 我第一句話就跟他說活該。 然後才去秀他,問他:『有沒有跟你說這樣好危險?』有∼ 摔下去有沒有很痛?有∼ 還要不要這樣玩?不行∼ 擦藥嗎?好∼ 擦完藥,小子還是繼續玩。 他就是想玩啊,怎麼辦? 我說好吧,你這麼想玩,床單太大條了。 我找一條比較小條的浴巾給你玩,至少你就不會絆倒。 帶他去房間,找了一條小小的浴巾,披在他頭上。 他高興的從房間走去和室。 踢到沙發、撞倒椅子跌倒、要踏進和室也被木頭地板絆倒。 我跟他說:『眼睛被蒙住了,看不到,所以走路很不方便,會跌跌撞撞。眼睛很重要,所以要好好保護他,如果失明了,就會像現在這樣非常不方便,栽不栽?』

『教出會思考的小孩』-朱台翔校長演講筆記

2008年06月14日
公開
44

幸運如我,在小A還很小的時候,我就接觸到BUBU以及朱台翔校長。 她們的言論還有主張,對我這個才當兩年的媽媽來說, 真的是很營養的養分,很強地力量,讓我隨時修正自己當媽媽的態度。 經營更好的親子、家庭關係。 這天,台南下了將近100公釐的大雨,中午煮了中餐, 開著車就趕緊到會場。 雖然外面是滂陀大雨,會場裡面還是大爆滿。 演講還沒開始之前,就發了一本愛的手冊, 『建立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以啟發取代懲罰。 以下為筆記: 人的價值建立在思考之上,之所以為人,是因為頭腦會做很細微的思考。 而父母應該提供小孩一個自信的環境,讓他有勇氣、有信心、會思考。 相信他會,他就一定會,不管遇到任何事,都要看事情的光明面。 對小孩的支持、溫暖跟瞭解,才能使她們不管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 都能站穩腳步,踏下往前邁進的一步。 對小孩的期待太高,相對的對小孩來說也是極大的壓力。 他可能會為了討好大人,委屈自己來迎合大人。 『乖』、『聽話』不是好事,相對的,『叛逆』的小孩, 是用自己的力量在維護自己的地盤。 叛逆是小孩子保護自己的機制,用來爭取自己的空間。 小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大人要予與尊重。 一昧的要他聽話,要他乖,只會讓他沒主見、只會聽從別人的指令,像奴隸一樣。 自然腦子就懶得動。 大人不好的行為--『打他、罵他、吼他、忽視他、關他、威嚇他』, 就算是開玩笑,也可能造就出凡事畏縮的小孩。 我們要像大人一樣的尊重他,而疼他愛他要像剛出生的小嬰兒。 另外『命令句』對小孩來說也很具有殺傷力。 大人一講命令句,小孩不服從,衝突就發生。 想請他接受我們的建議時,可以講一個話題。 不要以為小孩小就聽不懂,小孩可以瞭解的範圍超乎我們的想像。 跟他講話、跟他說理,世界不會因為妳的年紀大小而改變他複雜的程度。 用原貌呈獻給小孩,不要怕太難、不需簡化, 不要預設他會學到哪裡。 給他深刻的知識,其實他可以懂很多。 『沒有人可以打人,也沒有人應該被打。』 『凡人皆生而平等,不因血統、性別、年齡、階級等等而有差別待遇; 凡人皆受保護,應免於傷害與侵犯; 凡心靈皆得自由,應免於威脅與恐嚇!』 傷害小孩子很容易,一個眼神一句話語,一個動作就可以傷害他。 但要修復卻不容易,要很長的時間跟心力與耐力。 會思考,是人的價值,每個小孩都要有一個自己的界線,外人包括父母都不能越界去侵犯他。 家庭其實也會傷人,太多毒性的教條、家庭規範, 都會留在小孩的心裡,一直到離開家庭到40歲才會脫離。 過渡控制、強迫餵食、吃東西時過渡干預,也是種暴力行為。 大人決定吃什麼、在哪裡吃。 讓小孩自己決定要不要吃、怎麼吃、吃多少。 不說命令句,說理給他聽,靠自己的力量吃飯, 有助身心並發展自主能力。 看到別人的東西想據為己有--說理: 自從你出生以來,你以為所有你看到的東西都是你的,可是事實不是如此。 你現在看到的這個東西是別人的,沒有他的同意,你就不能拿走。 這樣你知道嗎?這個是『別人的』『別人的』『別人的』! 說理有效率、有話題、花十分鐘,發展小孩的思維,也發展自己的思維。 不用命令句、不用打罵、威嚇,也可以教小孩。 46個有過動傾向的2歲小孩,經過四年後,有23個現象已消失。 因為兩個重點:媽媽完全包容接納,父母沒有敵意。 這也顯示,就算是先天基因的缺陷,也可以靠家庭的力量修補。 過動的小孩思想活躍、勇往直前、敢衝敢做,容易分心,但是卻又高度專注(只是時間不長)。 愛講話的小孩是很好的,小孩以講話來跟世界溝通, 發展人際關係,展現意志和能力。 但是社會大環境並不鼓勵小孩子講話。 在學校要被記點、被處罰。 集體的步調、壓力下被迫讓自己走向『奴化』。 禁止他講話,不如跟他說理,說久了,他自然就懂得設身處地幫別人想。 瞭解老師的處境,上課時就不會講話,而會專心聽講。 家裡已經有問題產生的孩子,父母要怎麼做? 1.不打罵、不制止、不威嚇 2.五句讚美、五句甜言蜜語:你最棒,我好愛你,心肝寶貝。 3.跟小孩說話前先微笑10秒鐘 對小孩有方法,可以避免衝突、解決問題,讓感情提升。 以他為主,疼愛、疼惜、瞭解、相信。 日子要怎麼過,自己可以決定。 小孩子能力的展現,你卻以為是災難的開始嗎? 試著換一個角度、換一個力道,其實就會豁然開攮。 父母提供『乳』與『蜜』。 乳--讓他長大。 蜜--讓他覺得生在世上、作為一個人有意義。 配合小孩、接納他、包容他、疼他、愛他、呵護他。 有暴力的小孩來自於『希望受挫』。 講不出內心的感受,就用肢體來解決。 大人可以是著把他的感覺說出來:『我猜你那時候一定很生氣,我猜你一定很想離家出走,我猜你一定很不想看到他.....』 小孩覺得被瞭解,心裡會好過些。 家是大家的,沒有人有資格破壞氣氛。 想想看我們當年怎麼被對待? 這樣是好的嗎? 我們還要不要延續這樣的方法? 還是用自己的方法,來帶自己的心肝寶貝? 想想當他還在肚子裡的時候,你會大聲跟他講話嗎? 你會對他數到三嗎? 你會因為他踢你就打他嗎? 善待我們的孩子、愛他、疼他、講道理給他聽。 在乎他、重視他、尊重他。 知道父母體罰孩子(包括傷人的言語)所造成的長遠負面影響, 就該用和平又理智的方式來開導他。 除了打罵威嚇,都會有方法的。 現代新父母,好好想一想要怎麼對待你的孩子。 教出會思考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