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安然a翔樂啦

日期

#Tag

7招讓小朋友愛喝水

2007年05月01日
公開
49

7招讓小朋友愛喝水 你家小孩是不是只喝可樂、奶茶、汽水?小心這些加工飲料吃掉他的健康。 文�梁嫣純 「我不喜歡喝沒有味道的水!」國小三年級的偉杰向大人宣告,爸媽擔心他水喝太少對身體不好,只好放任他把飲料當開水喝。 像偉杰一樣的孩子並不少,在一所國小的家長會中,老師反應有些孩子在學校只喝包裝飲料不喝開水,不料有位家長的回應是:「喝飲料解渴很正常啊!」 對於多數的孩子來說,平淡無味的白開水,怎能跟甜蜜爽口的汽水、可樂、包裝果汁、珍珠奶茶……相比,糟糕的是,有些父母也抗拒不了飲料的誘惑。 殊不知市售的飲料熱量高、營養少、還添加了人工的化學物質(香料、色素、防腐劑等),不僅影響孩童的發育,還會危害健康。 加工飲料不能取代白開水 水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物質,從頭到腳、包括皮膚在內的所有器官,正常運作都少不了水。 美國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飲用一杯含糖飲料的小孩,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增加1.6倍之多。 而且含糖飲料的熱量高,許多研究證實,長期攝取高熱量、低營養價值的食物,可能造成肥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醫學博士貝曼格利還強調,發育中的孩子若以含糖或化學物質飲料取代白開水,不僅有礙生長和發育,還可能引發氣喘、過敏等疾病。 若你的孩子常喝可樂、汽水等含有磷酸鹽飲料,則小心喝多了會影響鈣質的吸收,侵蝕孩子的骨本。 從小就喝白開水 培養孩子的飲食習慣,必須從小開始,就像種樹一樣,一開始用心扎穩樹根,才耐得住往後日子的風風雨雨。 台大醫院營養師翁慧玲認為學齡前的家庭教育很重要,從小就該培養孩子喝白開水的習慣。如果孩子從小習慣喝糖水,長大後才要他回歸自然喝白開水,就像由奢入儉一樣難。 翁慧玲有兩個女兒,她跟大部份的家長一樣,也會面臨孩子吵著要喝飲料。她的做法是,從嬰兒時期開始就不主動提供糖水,女兒們自然不會要求。直到大女兒上幼稚園才「破功」,有一天她放學後突然吵著要帶蜂蜜水,因為很多同學都有。 「蜂蜜水太甜了不健康,喝多了會變成大胖子,」隔天翁慧玲還是堅持女兒要帶白開水,結果她連一口都沒喝。於是她藉機教育女兒飲食與健康的重要性,並約定一個星期可以帶1∼2次蜂蜜水,但平常還是要喝白開水。現在翁慧玲的大女兒已經就讀國小四年級,早就度過了對蜂蜜水的好奇心,現在每天上學都帶白開水。 翁慧玲根據營養師的專業及個人經驗,提供家長們幾點建議: 不主動提供 建議家長不要買、也不要在家裡貯放飲料,讓孩子渴了就只能喝開水。就算偶爾讓孩子解解饞,也當場就喝完,不要買個半打一箱的,讓孩子打開冰箱就有。 不必過度焦慮 當孩子吵著非飲料不喝時,翁慧玲建議家長別因為擔心他的水份攝取不足而妥協。「一個『怕』字,家長會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她提醒除非孩子出現脫水的現象(活動力不好、皮膚乾燥、嘴唇乾裂等),否則家長不必太焦慮,況且用飲料代替白開水不見得對健康比較好。 家長的立場堅定且一致 覺得是對的事,就要堅持立場,而且所有家長必須溝通好,千萬不要發生「跟媽媽要不到,跟爸爸要就有」的「漏洞」。 翁慧玲的大女兒有陣子一直吵著要喝奶茶、咖啡,但是不論是跟媽媽或爸爸要求得到的答案都一樣,她就漸漸調整自己的行為,不再吵了。 翁慧玲提醒家長「要耐得住吵」,因為孩子的「拗」是一時的,養成好習慣可以受用一輩子。而且她也發現,孩子在拗的時候,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也許就忘了。 就像有一次她去接女兒下課,女兒說想吃炸雞,翁慧玲答應如果路上遇到賣炸雞的就停下來買。結果回到家女兒才想到「炸雞呢?」「因為路上沒有遇到,所以就沒買啊!」女兒也只好接受了。 讓孩子知道「為什麼不」 翁慧玲提醒家長在拒絕孩子的同時,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否則孩子可能會認為「不是不能喝,是你不讓我喝」。 有時候一味地拒絕,也許會得到反效果,遇到這種情況翁慧玲會跟女兒們約好「一個星期有一天可以帶蜂蜜水」、或「每個星期六可以吃炸雞」,幫孩子解饞,也滿足她們的好奇心。 但是一定要幫孩子建立「偶爾喝飲料可以,但平常要喝沒有味道的水才是正常」的觀念及習慣。 身教重於言教 自己喝著可樂卻要孩子多喝水,沒有說服力,孩子也會覺得不公平。 「其實孩子沒有那麼難教,你平常給他什麼,他就是什麼,」翁慧玲提醒家長,平常除了教導孩子健康的飲食觀念外,自己也要過得健康。 孩子是看著父母長大的,他看到爸媽口渴了就倒杯水來喝,自然就學著喝水;如果他看到爸媽經常到冰箱找飲料喝,就算當面不敢,背地裡也可能偷偷暢飲。 化被動為主動 想辦法讓孩子喝水,但要給得自然,不要刻意,因為有些孩子看透大人的用意,會故意唱反調。翁慧玲營養師提供幾個方法: .在孩子活動的地方準備一瓶水,觀察他喝了多少,如果喝得太少,再提醒他但不要強迫。 .非正餐的時間,當孩子渴了或餓了向你要東西吃時,請他們先喝水再說。 .經常在孩子的面前喝水,用行為來教育他們多喝水是生活中很自然且必要的事。 妙方引誘多喝水 可以在開水中加入檸檬片、蘋果切片,讓水看起來很漂亮,而且有淡淡的水果味,增加孩子喝水的樂趣。 翁慧玲營養師強調,父母的觀念及身教很重要,她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被教育正確的飲食習慣,「你給他什麼環境,他就會照著走。」

搶救惡視力

2007年04月23日
公開
53

搶救惡視力 1999年《康健》曾報導並呼籲各界重視兒童近視;八年過去,教育部也已推動「加強學童視力保健五年計劃」,兒童近視增加比率雖趨緩,但整體近視率仍偏高,甚至向幼兒蔓延,幼稚園大班的近視盛行率已近19%,小學畢業時破六成,高中畢業,10人就有8.5人近視。 近視是一種永久的眼疾。愈早近視,愈有可能惡化為高度近視,甚至導致失明,家長和學校都要努力搶救。 文�張靜慧 「園長,你們這裡是不是全美語教學?教不教寫字?」 每次帶家長參觀幼稚園,台北縣私立三民幼稚園園長楊嬪媛就會面對這樣的疑問。當她回答「我們保護幼童視力,不主張教幼兒英文和寫字,也不用電腦、電視教學」,多數家長二話不說,掉頭就走。 「三歲看終身,六歲定未來」,當這句話不只是幼教業者的廣告詞,也成為家長的教育信念時,孩子無憂無慮的童年被過度學習取代,也埋下「惡視力」的種子。 學前篇 幼稚園 守護視力健康的起點 楊嬪媛也是教育部視力保健種子教師訪評委員、台北縣教育局幼教輔導員,她去訪視幼稚園時,竟發現小班在寫英文字母測驗卷、中班在學過去式、大班把小學二年級的測驗卷拿來當教材;還有幼稚園強調e化教學,孩子的眼睛暴露在快速閃動的電腦、電視螢幕前。 幼兒的眼睛還未發育成熟,就開始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視力未老就開始先衰了。 根據國民健康局委託台大醫院對全國幼兒視力的調查結果顯示,民國83∼93年間,學齡前幼童近視的比率快速攀升,尤其是大班幼兒的近視比率從7.34%暴增到18.89%,也就是約每五個5歲左右的幼兒,就已有一個成了「小小四眼田雞」。 台大醫院眼科部主任林隆光指出,一旦近視,度數通常是有增無減,而且研究發現,罹患近視的年齡愈小,度數加深愈快,以後變成高度近視(600度以上)的機會就愈高,容易發生視網膜剝離等併發症,可能導致失明。 不教英文就沒有市場 「幼兒就有這麼高的近視率,這實在太恐怖、太誇張、太不正常了,」長期關心兒童視力的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教授陳政友,一連用了幾個強烈的形容詞表達憂心。 他說,孩子的眼睛構造本來是天生的遠視,「大人到底做了什麼,把孩子的眼睛變成了近視?」 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兼任講師蘇傳臣說,理想的幼稚園教育不應該是小學的提前教育,它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人相處的能力和基本的品德,而不是教授知識;但現在很多幼稚園已經走偏了,強調學習知識,教孩子大量閱讀、書寫、記憶。 他說,其實沒有一家幼稚園非教小孩英文、注音符號或寫字不可,卻不得不屈就家長的要求,「不教就招不到學生,有多少幼稚園願意堅持理念?」 各縣市教育局曾用行政命令要求幼稚園不得教寫字,以免影響筋骨、肌肉及視力發展,也要求幼稚園的招牌上不得出現「雙語」字樣,並將視力保健納入幼稚園評鑑的項目,但一位幼教學者直言,法令對公立幼稚園較有約束力,但「很多私立幼稚園陽奉陰違,甚至根本不甩,他們認為滿足客人(家長)的要求最重要。」 陳政友主張幼稚園階段納入國民義務教育,就可以有更多規範,改善目前良莠不齊的狀況。 幼教老師需要充電 幼教老師直接影響孩子的生活習慣,但他們卻未必有正確的視力保健知識。楊嬪媛就曾聽過老師告訴小朋友「多吃紅蘿蔔就不會近視」。事實上,紅蘿蔔內含的維生素A,雖然是維持整體視力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但是並不能有效預防或改善近視、散光。 此外,教育部在1987年頒布「幼稚園課程標準」,其中健康領域的範圍明訂「維護視力健康」,但很多幼稚園卻不曾實施視力保健教學。 教育部曾經分批調訓各地的幼教老師,教他們視力保健的正確觀念,回去落實在教學裡。 不過,更理想的是在幼教師資養成階段,就給予視力保健教育。花蓮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教授張孝筠就提醒她的學生,不要小看拿筆姿勢、坐姿、照明、桌椅高度這些小事,藉由老師不斷的提醒,影響家長和孩子,他們一輩子受用無窮。 做孩子的健康守護者 在「提升競爭力」的浪潮下,台北縣新店市的三民幼稚園,是少數堅持不教英語、不教寫字,卻重視視力保健的幼稚園。 園長楊嬪媛說,不管從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或教學經驗來看,過早或過度學習知識,對孩子都沒有明顯幫助,甚至因此失去學習興趣;她也親眼見到有些孩子因為太早握筆寫字,手指都彎曲變形了。 三民幼稚園會用測度計實地測量照明夠不夠;動靜課程交替,以免小朋友久坐室內;每學期老師去做家庭訪問時,會看看燈光夠不夠亮、電視擺放位置對不對;楊嬪媛還和其他老師一起為教育部編寫《幼兒視力保健教師手冊》,用「虎克船長」環遊世界的故事,設計了近40個活動,幫助孩子了解眼睛的構造、功能、疾病、治療與保健的常識,寓教於樂。「現在三民的小朋友沒有一個近視,」她自信地說。 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兼任講師蘇傳臣說,不少幼稚園把電視當成最安全、最省人力的「保姆」,下午四、五點上完課,就把小朋友往電視前一趕,讓孩子邊看卡通邊等父母,一看就是兩、三個小時,完全違反幼兒視力保健,看電視或電腦每30分鐘就應關機讓眼睛休息或看遠的原則。 三民幼稚園不用「電視保姆」,下課後老師繼續帶活動,直到父母來接。楊嬪媛說,「6歲前是視力保健的黃金期,老師要當帶動者。」 學齡篇 身體動起來 留住好眼力 進了小學,孩子的視力更是每下愈況。根據衛生署委託台大醫學院的初步調查結果,2005年小一學生的近視率已增加到21%,小六學生則高達63%,也就是下一代在小學畢業時,每10個已有6.3個視茫茫。 學童視力持續惡化,關鍵在靜態學習太多,養成大量用眼的習慣。花蓮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教授張孝筠指出。 目前小學每星期只有2∼3節體育課,扣掉老師講解、示範的時間,學童的運動量有限;而根據《康健》對國小學童的調查,發現下課時間小朋友最常做的事是「和同學聊天」(71.54%),其次才是「去教室外玩或活動」(64.93%);相較於每天七節左右的靜態課程,孩子的活動量明顯不足。 教育部預計從這學期起在各級學校推動「快活計劃」,提倡「早自習不如早運動,出去做運動取代進去做功課」,並希望學生放學後至少再運動半小時,鼓勵學生每週活動至少達到210分鐘,也就是每天至少運動半小時。 不過,台灣師大衛教系教授陳政友說,「快活計劃」立意很理想,但他擔心如果沒有評鑑及罰則,對學校的強制力恐怕不夠,各校究竟落實多少、學生能否真的受益,都很難說。 他認為現在就可以做的,是請老師糾正學生的坐姿和握筆姿勢、觀察他們是不是瞇著眼睛看黑板,並盡量準時下課,鼓勵學生多到操場活動,就算雨天,也可以到走廊看看遠方,下課雖然只有10分鐘,但是已經足夠眼睛睫狀肌充分休息。「請老師多做一點,就對孩子的眼睛大有幫助。」 陳政友也建議學校表揚沒近視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形成追求健康勝於成績的風氣,「為什麼我們只表揚會唸書和考試的學生?顧好健康也值得嘉獎。」 用不同感官學習 搶救視力,教材與教法也需要「革命」。 「不是只有用眼才能學習,」張孝筠舉例,可以讓小朋友用眼看故事、用耳聽故事、用嘴說故事,再用肢體把故事演出來;上自然課可以去戶外實地觀察,或者多動手操作、實驗。多種感官一起運作,不但學習效果好,也減輕眼睛的負擔。 日本就是靠改變上課方式拯救孩子的視力。陳政友說,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前是近視王國,戰後他們痛定思痛,認為眼力、體力也是國力的一環,於是大幅修改小學低年級的課程,增加活動、生活及技能教育,減少靜態的知識課程,現在學生的近視率已降低。 根據日本文部省2002年的統計,小學生視力不良比率為25.7%,台灣教育部公布的2002學年度國小學生視力不良比率則接近36%,日本學童近視的情形已比台灣緩和。 把校園變安親班 很多小學生放學後馬上趕赴安親班。安親班的確替父母解決不少困擾,但如果環境與做法不好,卻可能不利孩子的視力。 孩子上完一天課,再到安親班繼續上課或寫作業,眼睛仍然必須近距離工作,而且不像學校有規律的下課時間及操場可以活動,一坐就是兩、三個小時。 此外,照明夠不夠、桌椅高度適不適合,是否讓孩子持續看電視、用電腦,也都是問題,陳政友指出。 現在托兒所、幼稚園、安親班分屬不同部會管轄、適用不同法令,管理不易。 教育部今年一月通過《兒童教育及照顧法》草案,未來托兒所、幼稚園將一律改稱「幼兒園」;不論幼兒園、安親班或課輔中心的師生比、場地設備都將有更嚴格的限制,而且統一由教育部管,不再分散在不同部門。 但一位幼教學者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管現行法令或未來新法都還是有漏洞,例如,設立安親班的規定(如師生比、活動空間)比補習班嚴,很多安親班為規避較嚴格的法令,改以補習班名義立案,孩子恐怕仍得不到理想的照顧。 陳政友則建議,既然安親班有存在的必要,「何不把學校變成大型的安親班?」他建議公辦民營,讓業者經營下課後的時間,除了輔導課業,還要多提供運動類的社團活動,利用學校寬廣的環境、規律的作息,替視力把關。 他也不贊成低年級上半天班,因為多數學生下課後待在視覺環境可能不理想的安親班長達六、七個小時,長期下來恐怕很傷視力。他建議低年級也上全天,上午上課,下午留在學校繼續活動。 家庭篇 防近視跟防癌一樣重要 以下是非題,請做答: ( )做雷射手術、戴角膜塑形片可以治好近視 ( )多吃紅蘿蔔、魚肝油就不會近視 ( )近視是遺傳的,沒辦法預防 ( )小孩子近視最好不要戴眼鏡,否則度數會變深 ( )看不清楚就直接去眼鏡行配眼鏡 ◎解答:以上皆非。 這是三民幼稚園在學生入學時給家長的視力保健測驗,園長楊嬪媛說,20題當中,很多家長只答對5∼6題。 台大醫院眼科主任林隆光說,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近視是永久的眼疾,以為配眼鏡就行了;他在台大有視力保健通識課,很多學生竟也相信網路上未經證實、宣稱可治療近視的藥物或方法;《康健》最近對民眾做的民意調查,也只有約一半受訪者答得出「600度以上算高度近視」;足見國人缺乏正確的視力保健知識。 他提醒,目前普遍的錯誤觀念是:做雷射手術或戴角膜塑形片,就可以「治好」近視。 事實上,近視是不歸路,一旦發生就難以回復。雷射或角膜塑形片只能改變角膜弧度,減輕度數,但不能回復因近視而拉長的眼軸,即使做了雷射手術或配戴塑形片,不用再戴眼鏡,但高度近視的併發症仍可能發生;何況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雷射手術或戴塑形片。 高度近視 麻煩一籮筐 林隆光指出,台灣人的近視問題不只是盛行率高,更嚴重的是高度近視佔了人口的約20%,相較於國外的2%,實在驚人;但民眾卻對高度近視可能引起的併發症缺乏警覺。 他說,近視愈深,表示眼軸不正常增長愈厲害,視網膜與玻璃體的變化也愈嚴重。在國外,視網膜剝離最主要原因是老化和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但台灣很多視網膜剝離的病例是高度近視的年輕人。隨著老化,將來還有黃斑部病變、網膜視神經退化、青光眼、白內障的風險,嚴重時都可能導致失明,他擔心有朝一日國人失明的主因,恐怕非近視莫屬。 彰化縣秀水鄉育民國小校長陳泗正,就是因為高度近視而引起青光眼及飛蚊症。 他說,戴著厚厚的鏡片已經不方便,平常眼睛也很容易疲勞;青光眼病發時,眼壓會升高,引起頭痛,眼睛還會霧霧的,像隔著毛玻璃看東西,很不舒服,必須點藥治療;天氣變化也會影響眼壓。他現在每半年做一次視野及眼底檢查,以免惡化。 陳泗正深知近視之苦,一有機會就叮嚀小朋友或家長預防近視,如果已經近視,也要避免惡化成高度近視。 家長不能缺席 為防治近視,教育部已陸續改善學校照明及調整課桌椅高度,幼稚園、小學也要定期為學生做視力檢查。 這幾年教育部開始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要讓小學生在學校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視力保健也是其中一環。 但是不論學校做了多少,父母的配合、協助最重要,讓孩子在家裡也能有好的視覺環境與保健習慣。 楊嬪媛說,有時她問小朋友「週末都在做什麼」,不少孩子回答「睡覺跟看電視」;台灣師大衛教系教授陳政友的研究也發現,很多學童暑假時毫不節制地打電動、看電視,沒有大人管,放完假視力明顯衰退。 彰化縣育民國小校長陳泗正說,每學期做完視力檢查,校方會請家長帶檢查結果異常的學生去給醫生檢查,但部份家長會用「沒錢」、「沒時間」為理由遲遲不去,讓孩子錯失診療的機會。 對鄉鎮來說,醫療資源不足也是問題。陳泗正說,彰化縣秀水鄉沒有眼科醫師,必須去花壇鄉或彰化市就診,有些家長為免麻煩,就直接帶孩子去眼鏡行配鏡。 「家長需要不斷接受親職教育,」陳政友認為。 例如,學校可以利用家長會宣導視力保健;三民幼稚園藉教育部補助舉辦家長視力保健研習,並把他們組成志工團向其他家長宣導;宜蘭縣育英國小自創「愛眼週記」當成作業,提醒學生、家長回家也不要忘了愛護眼睛。 「當民眾普遍意識到近視的危害,形成『近視可以預防,我不要讓孩子近視』的風氣,甚至像預防癌症一樣積極預防近視,近視防治才有可能成功,」陳政友說。 大進步來自小改變 楊嬪媛三年前去南部訪評視力保健學校,有一個小學生告訴她:「我星期三最可憐了,因為只上半天,下午要補很多科,連畫畫也要補。」楊嬪媛問他為什麼要補畫畫,他回答:「你不知道嗎?現在實施多元入學方案,什麼都要會才行!」 陳政友認為,兒童健康每下愈況,是教育制度和國人價值觀的共同產物。 去年6月,他發表一篇國小學童學習壓力與近視的因果關係的研究,他發現,學童感受到強迫學習的壓力愈大(例如被迫去補習或學不感興趣的才藝),眼睛愈趨向近視;而且成績愈好或考試壓力愈大,愈會發生近視。 陳政友認為,教育政策需要變革,父母也要以平常心看待子女的前途,健康問題才有希望好轉。 花蓮教育大學幼教系教授張孝筠說,父母的壓力大、對子女的期望高,她可以理解,也不忍苛責,「但父母願不願意試著在生活裡做一些小小改變?」例如,節制孩子用電腦、看電視的時間、提醒孩子注意執筆及閱讀姿勢、週末去戶外走走。 父母給子女最大的幫助,並不是讓他們早早學會ㄅㄆㄇ、ABC和上網,而是為他們保住天生的好視力,這才是一輩子受益無窮的禮物。

三明治讚美法

2007年04月21日
公開
46

三明治讚美法 三明治讚美法∼值得學習的溝通表達方式 明娟生氣的說:「我最討厭和媽咪出去了,每次說的話,都讓我傷心。」 媽咪驚奇的說:「怎麼會呢?人家稱讚妳很會讀書,我當然說:『不是啦,她天生不是很聰明,所以比較用功,別人讀一遍,她得讀五遍,才能和別人一樣。』這樣不對嗎?難道我要說女兒很優秀,很會讀書,中國人不是一向講求要謙虛嗎?」 明麗答腔說:「欸!老媽,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現在的年輕人寧願聽到人家說她很聰明, 而不願意聽到人家說她不聰明只是很用功,如果你講的是三明治的說法,那麼我聽起來就舒服多了。」 老媽愣住了,說聲:「什麼是三明治的說法?」 明麗說:「那就是一種先褒獎,再說實情,再說一個總結的好處。」 媽咪給弄糊塗了,她說:「這到底要怎麼說啊!」 明麗解釋說:「例如有一個學生,遲交了報告,教授要扣她的分數,但擔心引起學生的不快,教授就說:『嗯,妳寫得不錯,不過就是晚繳了點,我先扣妳兩分,但是整體來說,妳還是頂不錯的。」 媽咪笑著說:「那麼當別人稱讚我女兒時,我就得說:『嗯,她還算聰明啦,但就是好勝心強了點,所以夜夜k書,不過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啦!』對不對?」兩個女兒抿著嘴忍不住的笑了起來。明麗還語帶幽默的說:「媽咪!您學的還蠻快的嘛!」這時全家聽了都笑成了一團,只有老媽感嘆,E世代的語言還真的是不簡單呢。 這時明娟不甘示弱的說:「即使您的學生很頑皮,也要先告訴家長說頂聰明的,就是有點頑皮,如果能改掉這個小缺點的話,就太完美了,這樣,家長聽了也就不會怪老師一口咬定,只會看到她孩子的缺點,而看不到優點了。」 媽咪一聽點點頭說,這三明治的說法,還真的是不錯哩! 真的要去討厭一個人的時候先想想他的好,試著將自己放在對方的處境上,從區別你我的不同多加些同理心!

幼童的如廁訓練

2007年04月18日
公開
11

幼童的如廁訓練 跟著教導如何上廁所的童書一同學習,寶寶會很快樂的模仿並進步喔! 原本以為可以讓寶寶脫離尿布了,但是沒想到一不包尿布,家中就成了氾濫水鄉……不穿尿布的下場就是不停地擦地板、洗衣褲,甚至床罩,唉!一堆的清潔工作,寶寶又不聽話,訓練寶寶大小便真的那麼困難嗎? 寶寶準備好了嗎? 要讓寶寶學會控制自己大小便,確實有一段訓練期要走,訓練期間,因為不穿尿布,所以不斷地洗寶寶尿濕、便便的衣褲等清潔工作是必然的,但如果訓練期太長(有的拖至一年),媽咪就要檢視是不是訓練的時機、態度有誤了。 寶寶自身的發展 究竟多大的小朋友才適合開始不包尿布,做如廁訓練?其實並無一定的時間,一般來說,三歲大的小朋友控制尿尿的能力才比較完善,所以三歲以前改掉包尿布的習慣即可。而父母如果只是想要寶寶早一點學會自己上廁所,卻沒有考慮到寶寶身心的成熟度,那麼提早的訓練只是將教導時間延長而已,事倍功半,累了父母也苦了孩子。 根據著名的兒童心理教育學家佛洛依德的說法,一歲半至三歲的幼童處於「肛門期」,是幼童肛門括約肌的神經發展時期,這階段的幼童如果在訓練大小便時遇到挫折,幼童長大後會有頑固、害羞、無主見、神經質或攻擊性的性格或行為產生。 從小地方觀察 多數的寶寶一歲半至二歲左右,已經能夠靈活地走路、蹲下、起立,表示肌肉神經已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而寶寶也能自己表達想要大小便,也喜歡跟著大人去廁所;知道「便便」、「尿尿」的意思。這時候表示時機成熟了,可以開始訓練寶寶上廁所了。 如廁訓練開始 建議選擇在夏天進行訓練工作,因為寶寶若尿濕了也較不容易感冒、光屁屁也不會冷、褲子快乾,替換方便;父母可以先觀察記錄寶寶大小便的時間與次數,並以此為依據,再來訓練寶寶上廁所。 引導寶寶的觀察與學習 寶寶的觀察與學習力可是非常強的,在訓練寶寶前,父母可以先做一些前備的動作,例如讓寶寶看到自己走到馬桶前、脫下褲子、坐上便盆等動作,告訴寶寶說:「我要尿尿了。」或是「我要便便了。」並讓寶寶坐在旁邊的小馬桶上,幾天下來,寶寶自己就能連貫完成這些動作,並熟悉馬桶是尿尿及便便用的。 訓練方式建議 *讓寶寶自己選擇喜歡的小馬桶,或是利用輔助便器,增加寶寶如廁的方便性與意願。 *剛開始讓寶寶坐在馬桶 1、2 分鐘,習慣坐馬桶的感覺。 *可以跟寶寶一起看教導上廁所的童書與圖卡,讓寶寶產生模仿的行為。 *男寶寶小便由爸爸教,女寶寶由媽咪教,大便誰教都可以,不過最好由固定者教,寶寶會比較容易習慣。 *訓練期間,要穿著穿脫容易的褲子,並多準備幾條。 *白天約每二個小時問寶寶要不要尿尿;睡醒 30 分鐘可先帶去坐馬桶,5 分鐘後沒有尿,就帶離。 *睡前一小時,不要喝太多水或牛奶,晚上還是要包著尿布較好;等白天大小便已經規律,再訓練晚上,可以睡前抱寶寶去上廁所,凌晨再去一次。 *寶寶沒有尿溼褲子時,要稱讚他;即使尿濕了,也不能責罰。用稱讚與鼓勵的方式,加強寶寶的信心,之後寶寶會做得更好,學習也會更快! 叮嚀 通常女寶寶會比男寶寶更快完成上廁所的訓練;而白天訓練也比夜間快,有些寶寶延至四、五歲才完成夜間不用包尿布的也有,端看寶寶的學習力與父母的耐心及決心。記得不要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比較,否則反效果會更嚴重,請媽咪、爸比要加油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