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包水餃的偷吃步(上隨選日記喔)

2007年07月19日
包餃子分:和麵、拌餡、擀皮、捏、煮和吃.幾個歩骤。

1.和麵:
包餃子的面要軟,面和硬了,擀皮費勁。和好以後,放著醒一段時間,好擀。要是醒半天還硬,就不能包了。

2.拌餡:
把肉餡兒倒進一個容器,打進一兩個鷄蛋,然後三雙筷子並一塊兒攥在手裏朝一個方向用力攪。順時針、逆時針都成,就是得保持一個方向。鷄蛋的作用不光是提味兒,還有就是等煮熟的時候,鷄蛋能保證餃子餡凝成團兒,萬一皮兒破了,不至於漏得滿鍋都是餡兒。

市場上買來的肉餡都是顆粒狀的,拿筷子用力攪的目的是把肉粒打碎。等到肉餡能隨筷子的攪動抽出絲來,就可以了。

這時把蔥薑切細剁碎,放進去一起攪。如果有蝦仁,剁碎了加進去,不用多,就借點兒味兒。再就是要倒進料酒、醤油和麻油。
麻油多放好吃,但也不能太多了。若不用醤油而用炸醤(直接用黃醤也行),那就更好了。

肉餡攪著攪著就變乾了,不好攪,可以倒進一點水,不過最好是倒進菜油。攪到最後,肉餡要非常勻,有泥一樣的效果,這樣吃起來口感才好。

切好剁好的菜要一點一點地加進肉餡裏,同時不停地攪動。都攪勻後,拌餡兒就算基本完成。鹹淡合適不合適?用筷子挑起一點兒在舌尖上嘗一下,或者用鼻子聞一下,不夠鹹就加醤油或鹽。若到了兒還是太淡,可以在吃的時候蘸醤油補救;太鹹了就沒轍了。

誰都想把皮兒和餡兒搭配合適,哪樣也別剩下。這兒有個竅門:如果和好的面和拌好的餡兒的量大體相等,就差不多合適。


3.桿皮:
首先要把和好的面做成一個一個的小面球,叫做“劑兒”。揪也好,切也好,做出的“劑兒”大小要均勻,否則擀出的皮兒有大有小,包的餃子也有大小,下鍋一煮,大的還沒熟,小的已經爛了。往“劑兒”上撒些麵粉,防止和案板粘上。

4、捏:
這一歩驟的宗旨在於把餡兒包在皮兒裏,再把邊兒捏緊,不至於漏出來。捏
成的餃子形狀就五花八門了。常見的難題是餃子皮兒粘手指頭,捏不到一起。這也好辧,手指頭上沾些麵粉就行了。

5、煮:
下餃子前,用漏勺把燒開的水攪得轉動起來,下餃子以後再用勺子攪得餃子也轉動起來,防止粘鍋底。等水再燒開了,點半碗涼水,再開基本上就熟了。皮兒要是擀得太厚,就得多煮一會兒。就是別煮過頭了,要不那餃子皮兒都煮糟了,口感不好。熟了就得撈出來,老擱鍋裏,泡也泡糟了。煮時也不能下太多的餃子,如火不夠,也會使餃子煮糟。

6、吃:
吃餃子一般蘸醋。拍幾瓣生蒜放在醋裏,效果更佳。其實最好吃的是臘八醋
。臘月初八這一天,把大蒜剝皮後滿滿裝一玻璃罐,把醋倒進罐裏,沒過大蒜,密封放在陰涼處。三十兒晩上吃餃子,就可以開罐兒了。蒜變成了緑色,不那麼辣了,吃起來甜絲絲的,叫“臘八蒜”;醋裏有了辣味,叫“臘八醋”,那香就甭提了,聞見味兒您就得流哈拉子。吃完了餃子,別忘了喝湯,這叫“原湯化原食”。要是不慎煮破了一兩個餃子,那湯就更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