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曉媽咪

日期

#Tag

完全被打敗

2008年10月03日
公開
20

早上媽咪完全被我的案家打敗 緊急處理了一件根本不想處理的事 就是上次幫忙申請馬上關懷的案家 我個案的婆婆上禮拜才出院 當時我就大大懷疑她出院回家 我的案家有辦法照顧嗎? 今天我跟我的案家聯絡 他告訴我他媽媽的鼻餵管掉了 他重新插回去 且覺得那管子太長 所以又把管子剪短 我聽了差點沒昏倒 也深感不妙 趕快聯絡長照中心 長照中心聯絡醫院後 要我的案家把媽媽送到醫院急診 將管子重新插過 來回聯絡了好幾回 後來我的案家打電話告訴我 覺得媽媽不太對勁,怎麼不動了? 我一顆心沈了下去 有了很不好的預感 叫他趕快打電話叫救護車送到醫院急診 我再到醫院和他會合 我到了醫院沒多久 醫生就從急救室出來 說媽媽在家時就已沒呼吸心跳 急救到現在也沒有任何變化 醫生認為不要再急救了 只是增加老媽媽的痛苦 我的案家也同意 於是宣告死亡 真的不知說什麼才好 無力到了極點 再下來有關喪葬後事相關事宜 說真的我也不知該如何做 這非我能力所及 所以我聯絡了他們該里的里長 請里長幫忙處理後續的事宜 媽咪沒力了 里長在接獲我的電話後 沒多久就趕到 里長說會幫忙處理喪葬事宜 包括費用方面 他都可以代為處理 請里長幫忙後 我回到中心 心情無比沈重 不知該怎麼說 一點上班的心情也沒有 下午原本就和爸比約好要去看海角七號 正好 讓心情轉換一下 只是在電影開場前 還是不放心的聯絡了案家兩次 這種完全被打敗的心情 實在很糟

薔蜜颱風

2008年09月28日
公開
19

兩個禮拜前的辛樂克颱風才讓大家餘悸猶存 又來了一個薔蜜 原本今天我們有辦校友回娘家的活動 昨晚看到市府宣布今天停止上班上課 趕忙聯絡孩子們 一早就開始颱風豪雨 小寶貝卻湊熱鬧 一起床就跟我喊喉嚨好痛 風再大還是得帶她看病去 一出門一把500萬的大傘 硬是被強風吹開花了 還不如不撐傘 還好南大路上的賴閩宦小兒科有看 我們決定不撐傘了 衝下車再衝上車 倒還比較快 下午風更強了 咻咻咻的好恐怖 兩點多突然斷了電 屋裡頓時一片寧靜 四五點時 屋裡就陷入一片黑暗 沒了電,也就沒了水 因為我們整個社區供水是靠社區水塔 真是淒慘啊 晚上勉強煮泡麵吃 一家三口就著四隻手電筒吃泡麵 對小寶貝來說倒也是新奇的經驗 吃飽了就沒事做了 我跟爸比說乾脆來去住飯店算了 打台電一直打不通 七點半看比較沒雨了 叫爸比開車去門口警衛室問看看 電什麼時候會來 順便看一下社區門口的福泰商務酒店有沒有電 如果飯店有電 我們乾脆今晚去住 結果爸比出門沒多久 電就來了 重見光明的感覺真好 打開電視一看 哇!竟然沒有電視 再上樓查看網路線竟也不通 唉 只能安慰自己還好電來了 要不然更慘 媽打電話來說明天不用上課上班 雖然很高興能多休息一天 但是也亂了行程 颱風啊颱風 你不要再來了啦

父母最常犯的十大教養錯誤

2008年09月24日
公開
36

父母最常犯的十大教養錯誤 作者:許芳菊 出處:天下雜誌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不過,你的苦心安排,卻可能適得其反。好父母該避免哪些做法? 過度照顧 現在許多小孩一生下來,就被照顧的無微不至,其結果可能剝奪了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從小被餵食到了兩、三歲甚至更大,孩子的小手缺乏拿湯匙、筷子的練習,會導致手部肌肉的發展問題,上了小學可能連寫字都會很困難。 一直餵食孩子柔軟的食物怕他噎到,會讓孩子沒辦法發展咀嚼能力,甚至沒辦法正確發音。有些孩子一出生就一直被抱在懷裡,出門就用推車、在家也是坐在嬰兒車裡,缺乏爬行的練習,甚至連腳都很少落地,其實腳底的接觸對刺激腦部神經、發展語言能力很重要。 怕孩子冷、怕孩子熱、怕孩子受傷、怕孩子在外面被欺負,處處保護的結果,反而是在傷害孩子,父母應漸漸放手,在安全範圍之內,讓孩子有探索冒險的空間,有運用自己身體與心智的機會。 過度安排 相信你的周遭,一定有許多行程排得比你還滿的孩子。從學校到安親班、從安親班到才藝班,然後去學游泳、又要練書法、接著學作文。表面上孩子的生活多采多姿,非常充實,父母把孩子該學什麼、該玩什麼、該看什麼全都一切安排妥當,孩子只要按著父母排的行程表趕場,不管喜歡或不喜歡,這都是父母苦心的安排,孩子也就照單全收。 但許多研究都發現,被過度安排的小孩,最後都容易喪失對生活的熱情、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特別提醒父母,所有的孩子都需要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充分地發揮。 父母無須太過擔心孩子浪費時間,如果孩子夠大,不妨和孩子共同討論時間的安排,並給他足夠的自主空間。而且每天至少空出一段時間,什麼都不要安排,讓生活有點不可預期的樂趣。 說教太多、身教太少 許多父母要求孩子去看書,自己卻在看電視。要求小孩要有禮貌,自己卻一天到晚對孩子破口大罵。當父母言行不一的時候,會失去孩子對父母的尊敬,甚至引起對父母的反感。 如果希望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就該盡量陪著他讀書,你可以看你自己喜歡的書,也可以與孩子共讀。如果你希望孩子有禮貌,表現出你對孩子的尊重是最有效的方法。 只關心學業,忽視其他生活能力的培養 「現代父母的悲哀是把對孩子的投資全都放在功課成績上,」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包崇敏指出現代家長最大的迷思。 許多成績優秀的孩子,卻完全沒有生活的能力,因為父母只要求他們讀書,在家裡什麼事都不用做。教育學者游乾桂提醒父母,學校只能給畢業證書,卻不能給就職保證書,拿到高學歷好成績,不是競賽的結束,離開學校才是競爭的開始。父母除了在乎外在的分數、學歷、學校之外,對於孩子內在的智慧、美德、快不快樂、健不健康等等,更需要關心。 用「買」來滿足孩子 在過去,孩子要一個玩具,父母可能會自己動手做給孩子,從找材料、畫草圖、剪剪貼貼、敲敲打打到完成一個玩具的過程中,孩子認識了更多的東西,了解了期間的過程,這是一個深刻而有趣的經驗。 但是自從社會走向極度消費之後,父母想要滿足孩子,只要掏出口袋裡的錢,就能買到各式各樣的東西,從買玩具、買課程、買故事書到買一個個廣告中許諾給孩子的美好未來,父母買給孩子的東西不斷增加,卻不見得能增加孩子的快樂。黃春明在《九彎十八拐》雜誌裡,便以「吞噬動詞的怪獸」一詞來形容「買」這個字,現代人只有消費,除了買,還是買,孩子除了得到那買來的東西之外,卻失落了許多學習和成長。 完美主義 天底下沒有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父母。許多父母和孩子相處時都是在教訓孩子。有孩子考試考了九十八分回家還會挨打,因為沒有考到一百分。事事要求完美,反而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曾經在醫院負責輔導工作的教育學者游乾桂發現,許多被送進精神病院的孩子,往往是父母造成的,他們被父母的要求與渴望逼得喘不過氣,最後只好宣布放棄。 游乾桂認為父母應該給孩子一條活路,也給孩子一條退路,如果孩子沒有辦法考上第一志願,他也還有一條退路,退一步海闊天空也不一定。 害怕輸在起跑點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是許多父母的信念。為了及早做好準備,很多孩子被迫提早結束無憂無慮的童年,這其實是一種競爭力的迷思。孩子的成長有他的節律,就像大自然的四季變化,當孩子的身心還沒有發展到可以吸收某些知識或技能的階段時,提早學習往往沒有效果,甚至傷害孩子的心智。 過去有不少針對天才兒童的研究發現,這些孩子長大之後,不見得比別人優秀。贏在起跑點的人未必會贏在終點,甚至可能早熟早衰。 政大教育系教授王鍾和鼓勵父母,與其整天掛念著孩子未來有沒有競爭力,不如從自我成長、自我突破的角度來引導孩子,這比強調要孩子贏過別人、打敗別人更重要。 負面的言語太多 如果你有機會把你和孩子對話錄音下來,你可以分析一下,你會不會在言談中不斷地出現負面的語彙,例如︰「你不要」、「你不可以」、「為什麼你都不聽我的話」、「你今天在學校有沒有闖禍」。 不論是父母或老師,常常會在不自覺間把焦點都放在糾正孩子的缺點與問題上,負面的交談太多,其實很容易啟動人的防衛機制,你每次看到孩子就糾正他的缺點,他的大腦會漸漸形成一種反應,一看到你就緊張、害怕、甚至產生敵意。 更好的方式是多去看孩子的優點,就算是缺點,也可以從有沒有進步的角度去鼓勵他。在心理學上有所謂的「痲痹化作用」與「明朗化作用」,負面言語加強「痲痹化作用」,壓抑了孩子的天賦,正向的言語卻能啟動「明朗化作用」,因為有人欣賞鼓勵,孩子會表現的更好。當然,鼓勵要具體、要真誠。 透過孩子活出自己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諮商研究所所長柯志恩發現,許多親子間的緊張關係,來自於父母把孩子當作自己願望的投射,每天把全副心血都投注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當作自己的事業來「經營」,像是「透過孩子活出自己」。 柯志恩提醒,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別把他當作是自己的「事業」來經營,父母自己也應該活出自己獨立的生活,否則一旦子女不領情,父母就會產生很多怨憎。王鍾和教授也建議父母不要把孩子的成就表現全當成自己的榮辱得失,孩子的人生不是父母全部的責任,父母該做的部份做好,其他部份留給孩子自己做完。 忘了享受做父母的樂趣 孩子快不快樂,其實是評量父母最好的指標。孩子快樂,才是最重要的,做父母除了要盡責,也別忘了享受孩子帶給你點點滴滴的幸福與滿足,要能經營親子間的快樂時光,做父母其實很快樂。

23號

2008年09月23日
公開
34

其實我對小寶貝並無所求 不曾期待她成龍成鳳 只祈求她一生平安.健康.快樂.幸福 讓她學這學那,也只為了滿足她學習的慾望 並不要求她要學得多好 主要是在她學習過程中獲得快樂就好 如果將來小寶貝能成為文章中那個女孩一樣 媽咪就已經很滿足很滿足了 這樣的教育就已經很成功了 ================================================================ 其實沒有遠大理想也不是什麼壞事,這輩子能夠做一個正直的人就可以了。 女兒的同學都管她叫"二十三號"。 她的班裏總共有五十個人,而每每考試,女兒都排名二十三。 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雅號,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等生。 我們覺得這外號刺耳,女兒卻欣然接受。 老公發愁地說,一碰到公司活動,或者老同學聚會,別人都對自家的"小超人"讚不絕口,他卻只能扮深沉。 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拔萃,而且特長多多。 唯有我們家的"二十三號女生",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娛樂節目裏那些才藝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兩眼放光。 後來,看到一則九歲孩子上大學的報導,他很受傷地問女兒:孩子,你怎麼就不是個神童呢? 女兒說,因為你不是神父啊。 老公無言以對,我不禁笑出聲來。 中秋節,親友相聚,坐滿了一個寬大的包廂。 眾人的話題,也漸漸轉向各家的小兒女。 趁著酒興,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麼。 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們毫不怯場,連那個四歲半的女孩,也會說將來要做電視節目的主持人,贏得一陣讚歎。 十二歲的女兒,正為身邊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剝蝦,盛湯揩嘴,忙得不亦樂乎。 人們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 在眾人的催促下,她認真地回答:"長大了,我的第一志願是,當幼稚園老師,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遊戲。" 眾人禮貌地表示贊許,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願。 她大大方方地說:"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噹貓的圍裙,在廚房裏做晚餐,然後,給我的孩子講故事,帶著他在陽臺上看星星。" 親友愕然,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 回家後,他歎著氣說,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稚園老師?咱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她當中等生? 其實,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 孩子也蠻懂事,漫畫書不看了,剪紙班退出了,週末的懶覺放棄了。像一隻疲憊的小鳥,她從一個班趕到另一個班,卷子,練習冊,一樣一樣地做。 可到底是個孩子,身體先撐不住了,得了重感冒。吊著點滴,在病床上,她還堅持寫作業,最後引發了肺炎。病好後,孩子的臉小了一圈。可是期末考試的成績,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二十三名。 後來,我們也曾試過增加營養、物質激勵等等,三番二次地折騰下來,女兒的小臉越來越蒼白。而且,一說要考試,她就開始厭食,失眠,冒虛汗,再接著,考出了令我們瞠目結舌的三十三名。 我和老公,悄無聲息地放棄了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恢復了她正常的作息時間,還給她畫漫畫的權利,允許她繼續訂有關兒童幽默之類的書報,家中安穩了很久。 我們對女兒,是心疼的,但是面對她的成績,又有說不出的困惑。 週末,一群同事結伴郊遊。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帶著老公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歡笑不斷,有的孩子唱歌,有的孩子表演小品。 女兒沒什麼看家本領,只是開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時跑到後面,照顧著那些食物。把傾斜的飯盒擺好,鬆了的瓶蓋栓緊,流出的菜汁擦淨。忙忙碌碌,像個細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兩個小男孩,一個奧林匹克數學頂尖高手,一個英語高手,同時夾住盤子裏的一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更不願平分。豐盛的美食,源源不斷地擺上來,他們看都不看。大人們又笑又歎,連勸帶哄,可怎麼都不管用。最後,還是女兒,用丟硬幣的方法,輕鬆地打破了這個僵局。 回來的路上,堵車,一些孩子焦躁起來。女兒的笑話一個接一個,全車人都被逗樂了。她手底下也沒閑著,用裝食品的彩色紙盒,剪出許多小動物,引得這群孩子讚歎不已。至下車,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聽到孩子們連連道謝,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後,我接到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首先得知,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 不過,他說,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他從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見這種事。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裏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 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他感歎道:你這個女兒,雖說成績一般,可是在為人方面,實在很優秀啊。 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 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我說,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著她。 她安靜地織著絨線,淡粉的線,在竹針上纏纏繞繞,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她手裏,吐出星星點點的花蕾。我心裏,竟是驀地一暖。那一刻,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 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裏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長大成人後,她一定會成為:賢淑的妻子,溫柔的母親,甚至,熱心的同事,和善的鄰居。在那些漫長的歲月裏,她都能安然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為父母,還想為孩子祈求怎樣更好的未來呢?

馬上關懷

2008年09月19日
公開
19

今天我幫一個案家申請"馬上關懷"的急難救助下來了 馬上關懷是馬總統上任後的一個福利措施 在通過審核的48小時內就撥款 而且是給現金 我陪著案家去領錢 我這個案家 一家四口 老的80幾歲.小的國一 我的智障個案40初頭 個案老公57歲 也不知該怎麼說這個家庭 原本就沒有收入 然後補助金又不會善加利用 如今老母生病住加護病房 欠了一大筆醫藥費.健保費 孩子學費繳不出來 帶著案家去申請低收入戶 也要一個月才知會不會過 在等待的過程中 他們要如何過日子? 因此便幫他們申請馬上關懷的急難救助 剛開始也不是那麼順利 馬上關懷由區公所負責 打電話過去那小姐聽了我的敍述 說案家情形適合申請大溫暖 我便打到負責大溫暖計劃的社會處 結果那小姐卻說申請馬上關懷較適合 這時我真的生氣了 要不然現在是怎麼樣? 推過來推過去的 還好我們中心在新竹市佔有相當的地位 大溫暖承辦小姐聽到我語氣露出一絲絲生氣 便幫我打電話到區公所 最後區公所小姐受理了 受理後實地走訪案家 符合條件款項很快就下來了 只是我怕案家不會管理 便陪著他領錢 千交待萬交待叫他要先付欠的醫藥費.健保費 剩下的也要好好用 告訴他我給他兩個月的觀察期 讓他自己做金錢管理 若他做不到 我就要介入幫他管錢了 做社工這份工作 老實說我沒有辦法得到成就感 雖然幫案家做了許多事 但是他們的日子過得還是很不理想 這樣成就要從何而來? 我的案家都是比悲慘的 工作起來說真的 心情是無比沈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