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媽咪保保

我是老天爺送爸比媽咪結婚二週年紀念日..從天而降的超大禮物~

我是老天爺送爸比媽咪結婚二週年紀念日..從天而降的超大禮物~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浪漫的道歉

2007年10月26日
公開
48

每個人都有他的脾氣 , 生氣時 最好的方式就是雙方冷靜一下 冷靜的思緒會較有理性的處理態度 ^^ 婚後,妻子還是和談戀愛時一樣,霸道蠻橫不講理。 這天夫婦倆本是說好一起去會朋友的,可走到半路妻子又不講理地喝斥起老公來,老公平時都是言聽計從的, 可這次不知怎麼, 竟來了牛脾氣,一扭頭,他回家不去了,頭一次把妻子丟在馬路上,妻子當時氣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但不能認輸,她只有賭氣地單刀赴會了。 晚上十一點鐘妻子回家,見房裏燈都關了,心想老公是睡著了,便沒有按鈴,掏鑰匙開門時,發現門上貼著紙條, 上寫: 你必須向我道歉! 妻子憤憤地想,我還沒有找你算帳呢! 進屋後開燈關門,發現門後又貼著一紙條,上寫: 或者把我皮鞋擦亮也行。 妻子罵道,呸!我給你擦個屁。 換鞋時發現,她的拖鞋上又有一個紙條,上寫: 呸,擦個屁! 妻子感到好笑,她心想,要我道歉,我都要一個星期不理你了,你心裏有數點好不好。 妻子去洗漱,口杯上又有一個紙條,上寫: 如果你不知道該怎樣向我道歉的話,書桌上有提示。 妻子急忙跑到書桌旁,只見桌上放著半頁紙,正面寫著: 把背面的話對我大聲念兩遍就行了。 翻到背面,見上面貼著一張報紙上撕下來的廣告, 廣告詞是這樣寫的: 做女人,每個月都幾天心煩的日子 ...... 妻子又想笑,他以為是我"好事"來了,心煩才對他發脾氣的? 幹嘛不說我更年期到了,那樣豈不是更好下臺階,可笑。妻子的氣消了一多半。 洗漱完後,妻子上床,見老公扭頭在一邊睡著了,她也不理他,打開床頭燈想看幾頁書再睡, 這是她多年來的習慣。打開書,裏面又有一個紙條, 上寫:我知道你心裏已經很難過了,你覺得對不住我,有點難過了就行,也不必自責了。其實我也該檢討, 要不是我發現馬路對面表哥他們正想看我的笑話,我是不會跟你作對的,男人嘛,除了在外人面前要點面子外, 誰會沒事跟自己老婆過不去呀。 妻子心裏一陣發熱,覺得自己是有點過分了,對不住老公,便雙手抱著他的頭,扳過臉來, 卻發現老公臉頰上還寫著兩個大字: 親我。 體驗生活,是一種快樂的學習

半癱陽光男童 爬地10年肘起繭

2007年10月26日
公開
33

半癱陽光男童 爬地10年肘起繭 燦爛笑容慰母「等我長大幫妳做事」 【張嘉文、潘志偉╱台北報導】十歲國小五年級男童張育瑋出生時因頸髓損傷,導致下半身癱瘓,十年來僅能靠雙手支撐全身,軟趴趴地爬行。面對癱瘓的人生,育瑋毫不氣餒,凡事努力自行處理,還常以燦爛笑容安慰母親,「別擔心!等我長大有力氣,就可以幫妳做事了!」 逆境茁壯 育瑋的母親李桂香(四十六歲),和丈夫曾在台北縣新店市安坑地區開髮型設計店,後來生意失敗,丈夫負債一千多萬元後避走大陸,留下五個孩子和債務給她。育瑋的大哥目前待業和友人同住,大姊出嫁,另兩個姊姊讀大學,在外租屋半工半讀,她全心全意照顧育瑋。 母子每天生活費僅200元 李桂香說,十一年前她懷育瑋時,因胎位不正,壓迫到育瑋的脊椎,導致頸髓損傷,醫師告知孩子可能終身無法行走。育瑋從小僅左手能握東西,下半身癱瘓,且因癱瘓影響身體循環系統,膀胱有功能障礙,每隔一小時體溫會自動升高,引發呼吸困難,育瑋兩歲時進行人工膀胱手術,病況稍微改善。 李桂香說,為了還債和籌措育瑋醫療費,她賣掉房子,帶著育瑋租了一間五坪小套房,由於育瑋須隨時照料,她無法工作,每月靠七千元低收入戶和殘障補助,以及在學校當志工媽媽的五千元補貼金,扣掉五千元房租,母子倆每天生活費約兩百元,勉強度日。 由於長年爬行,育瑋的手肘布滿厚繭和清楚的擦傷、紅腫痕跡,李桂香心疼地說:「育瑋從一歲起就撐著雙手,拖著身體在地板爬,從門口到房間不到二十公尺,必須花十分鐘才能爬到。」但育瑋馬上告訴記者:「其實我只要到學校坐上輪椅,就可以跑很快喔!」 李桂香說,從幼稚園開始,她每天都背、抱育瑋上、下學,好心的張姓房東發現後,也會儘量騎車接送。育瑋讀小一後,善心人士捐給他就讀的安坑國小一輛輪椅,讓育瑋享受到自由行動的滋味。在學校走廊上,育瑋邊推輪椅邊開心地大叫:「看吧!坐輪椅真的跑得比較快!」 育瑋的右手無法握東西,導師特別安排同學輪流坐在他前面,幫忙翻書或抄筆記;他人緣特別好,下課時同學都喜歡圍在身邊聊天。導師說,育瑋成績保持班上前十名,閩南語講得十分流利,學校計劃培養他參加閩南語演講比賽,讓大家分享他的故事,「育瑋開朗、樂觀,他是班上的小太陽!」 自己插尿管泡麵爬上床 記者問育瑋:「會不會覺得爬行很辛苦呀?」他眨眨眼說:「不會啊!我們不要聊這個,聊開心的事嘛!」懂事的育瑋說,他每天回到家會自己插尿管、沖泡麵、爬上床,只要做得到,都希望自己來,「我不希望讓媽媽難過!」他還許下心願:「以後要當美髮店董事長,讓媽媽過好日子!」 長期幫育瑋復健的台大醫院復健科醫師謝正宜說,育瑋最初幾乎無法動作,現在大幅度進步,讓她驚訝和欣慰。她說,育瑋半年回診一次,病況應不會惡化,「他臉上的陽光笑容,讓我印象深刻!」

不在乎殺死愛情

2007年10月24日
公開
8

自由時報 文�老狗大鈞 朋友間每次談到感情話題,最常聽到的問題就是交往久了,新鮮感沒了,熱情沒了,彼此慢慢地把所有事情當作理所當然,所以常常會因「不在乎」而忽略了對方感受吵了起來。因為太習慣彼此,忘了該有的貼心,忘了該有的細膩,取而代之的是對方做什麼、講什麼你都不在乎,殊不知這三個字卻是侵蝕感情的癌症細胞! 1.不在乎情人的付出 認為是多事 剛愛上時,我們常會因為對方為自己披外套,在手不夠用時自動幫忙拿東西,在快要進門時自動幫忙開門,在看到蝦子時抓過去自動幫忙剝殼,在不爽的時候自動被當足球踢,看到家事自動幫忙做的舉動,感動到差點痛哭流涕,感謝上天賜予自己一個這麼好的伴侶,感謝爸媽天天燒香積德為自己求來一個這麼好的另一半! 但是曾幾何時,這些關懷、這些動作變成了嘮叨多事!從心懷感激到毫不在乎,我們不僅忘了兩人攜手的初衷,也忘了對方為自己付出的努力及犧牲,在乎的卻是對方是否可以少管自己一點! 2.不在乎情人的關懷 認為是雞婆 曾經,自己的一個眼神,一個皺眉頭,對方馬上能夠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簡直比肚裡的蛔蟲還要神。對這種能夠洞悉自己內心的動作,感覺比中大樂透還要快樂,因為另一半竟可以做到讓自己口張飯就來,伸手名牌就來。 曾幾何時,我們開始對這些愛的動作厭煩起來。關心變成懷疑,幫忙變成雞婆,多問一句都會讓自己大叫:「你怎麼這麼煩!」,每一句話都變成了刀,刀刀刺進對方的心裡面。從享受被關懷的喜悅到厭煩對方的一切動作,我們不僅忘了當初辛苦尋求心心相印的歷程,也忘了對方接受這些負面攻擊的痛苦,在乎的卻是對方是否可以多給自己一點空間! 3.不在乎情人說的話 認為是囉唆 愛得水深火熱,愛得如漆似膠的時候,只要說什麼,對方一定有所反應。上班太累,他會叫你趕快回家休息;酒喝太多,他會勸你戒了吧;有什麼煩惱,他會努力幫你解決問題。面對這些,我們滿懷感激,暗自發誓要好好對待他。久而久之,我們卻開始忘了自己所說的一切,跟他出去就喊累,跟同事出去就一條龍。說自己身體有多差,卻在喝了他為你熬了老半天的燉雞後,一溜煙就跑出去用酒瓶跟人尬酒!從發誓要好好的愛對方到把人家當成保養廠或垃圾桶使用,我們忘了對方的努力,我們忘了不應該把痛苦建在另一半的身上,更忘了對方不是阿拉丁神燈,可以予取予求,反而在乎的是自己可以幹什麼。 4.尊重對方的感情 別當失憶情人 人,是健忘的動物。在感情的世界裡也是。我們忘了當初追求彼此的初衷。在一起時,我們在乎的是我們可以離對方多遠,以免對方管自己太多;在一起時,我們在乎的是我們空間有多少,以免對方侵犯到自己;在一起時,我們在乎的是朋友邀約是何時,以免對方佔到這個時刻。卻忘了,當自己所愛的人為我們的一句話費盡心力時,我們可以毫不在乎的把這份心力丟到地上踐踏。卻忘了,當自己所愛的人為我們的一個動作傷透心時,我們可以毫不在乎的把這份感情當笑話看。所以,請好好的檢視自己,該在乎的是什麼又是誰?千萬千萬不要讓「不在乎」這三個字變成感情的癌細胞!

[今週刊] 最珍貴的基金理財課 --每次股災,都是一種淬鍊

2007年10月18日
公開
20

2007-09-06 10:56 在本次股災期間,《今周刊》與「台北金融發展基金會」合作,委託政大統計諮詢 中心進行基金投資行為大調查,數據顯示,國人對基金投資的觀念雖然趨於成熟, 但仍有部分瑕疵需要改進。 據調查,在過去一年,每四位基金投資人就有三位能夠獲利,然而,相較於過去的 全球股市普遍上漲,在後股災時代,你需要更精確的資產配置。透過股災、發現錯誤; 修正錯誤,重新布局。從正面的角度解讀股災,你會發現,雖然讓你的投資小跌一跤, 但卻也透露出令你富足一生的玄機。 「你看,這些區域都是當今地球上經濟前景最棒的市場,而且,每一檔基金都是我用 四四三三法則辛苦篩選出來的優質基金。」躊躇猶豫了好一陣子,俞詩維這回終於下 定決心,一口氣,單筆投資了六檔基金。時間是七月下旬。 電腦螢幕顯示出他的投資明細,果然,無論是台股、拉丁美洲、韓國、東協等地,都 被視為最具成長力道的市場,而他所投資的標的,也的確是在各區域分類當中表現相 對良好的基金。接下來,俞詩維的右手食指往螢幕右方緩緩移動,在盡頭處,滑鼠指 標遇到了這樣一串殘酷數字:短短二十天內,總體基金淨值已經慘跌兩成以上。 問題出在哪裡?時不我與,剛好買在次級房貸股災前的最後高點,這當然是問題之一, 但俞詩維卻有更深刻的體認:「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我的錢全都集中壓在新興市場。」 他自我反省,當時會在高點進場,是因為聽到太多身邊朋友賺錢的故事,忍不住的結果, 不但買在高點,「而且有點腦充血的現象,一心只想要短期獲利,所以眼裡只看到最會 賺錢的新興市場,完全忘了風險。」 一場股災,讓俞詩維的基金投資跌了一跤,幸運的,這是有價值的一跤。今天,他終於 深刻體認到什麼叫作「波動風險」。 ------------------------------------------------------------ 重新認識波動風險 七五%投資人未考慮風險因素 什麼是波動風險?簡單地說,就是「短時間內市場異常變動」的風險。乍聽之下似是想當 然耳,投資嘛!本來就是有漲有跌,有急漲也會急跌,這個道理連投資菜鳥都知道。可惜, 簡單的道理往往容易被人遺忘,九月初,美國《商業周刊》封面標題是這樣為次級房貸風暴 寫下注腳:「在到處都是金錢的年代,專家們忘記了最簡單的一件事——派對總是會結束的。」 檢視股災,因為忘記這是個會波動的市場,專家們忽視房地產景氣衰退對相關商品價格的向 下撩撥力道。美國財經官員不斷強調次級房貸的金額不高,卻忘了市場價格波動並非單純決 定於理性基本面,否則,價格波動又怎會釀成一場股災?忘了「連菜鳥都懂」的波動風險, 美國聯準會(Fed)也被迫忘記情勢燃眉的通膨壓力,利率態度只能由升轉降;歐洲央行被迫 釋出四兆台幣,花上比九一一事件更多的資金代價,勉力支撐羸弱的市場信心… 俞詩維的「好險」,值得國內所有投資人警惕,在《今周刊》與「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 合作,委託政大統計諮詢中心日前所進行的「基金投資行為調查」當中發現,在台灣,有將近 七五%的基金投資人,選擇基金時並未考慮波動風險。 就像多數的投信投顧業的專家一樣,寶源投顧研究部協理林鴻胤也認為,股災後是投資人進場 布局的最好時機,不過,他的理由不只是從危機入市撿便宜的價值投資法則出發, 「重點在於,投資人這個時候最能體會風險,最能把波動風險當成一回事。」 林鴻胤強調,只有認清風險存在的事實,才能冷靜思考降低風險的方法,接下來, 你會接納一些聽來無趣的投資真理,而這些不太起眼的投資真理,卻能夠讓你安安 穩穩富足一生。 在台北市經營牙醫診所的陳醫師,過去也曾在一九九八年金融風暴、二○○二年網路泡沫災難 當中賠錢出場,「面對投資市場,要永遠抱持謙卑的態度!」他語重心長地舉例, 投資就像投手,再怎麼厲害,也不能保證下一球不會失投、不會被打全壘打,能做的, 就是永遠謹慎地投出手中的 每一球。除了順便讚美一下台灣之光王建民,他也提出自己這波股災未受傷的原因,只不過,聽來真的有些無趣:「之前的經驗告訴我,投資賺錢這件事,不能用太多的資金。」 雖然無趣,但不妨細細思考陳醫師的投資邏輯,可以發現,因為看清了風險,才能開始認真思考現金與投資額的適當配置比重。而把這個最簡單的配置觀念加以延伸,就是眾多專家一致認同的克制波動風險最佳法則——資產配置。 在基金理財領域中,這是個常被提到的說法:國外專業機構曾對美國退休基金進行研究,發現一九七七至一九八七年間,美國退休基金所獲得的投資報酬,竟有九一.五%是歸功於資產配置,至於選股對績效的影響比重不到五%。如果說,波動風險是消滅投資報酬的最大殺手,那麼,從美國退休基金的經驗可知,資產配置就是對抗這個績效殺手的最強防禦。 重視資產配置 股債雙向布局 抗跌力道強勁 如果說,股災讓投資人重新認識波動風險,那麼,認識波動風險所帶給投資人的第一堂課,就是重新思考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兩個月前,我們的業務要和客戶討論資產配置,根本沒人聽得下去,因為當時的市場氣氛太樂觀了。」德盛安聯二○二○目標基金經理人朱彥忠的說法,印證股災前投資人對風險的普遍忽略;而德盛安聯二○一五、二○二○、二○三○等三檔目標基金的整體表現,則印證資產配置對於減緩波動風險的正面價值…不同的股債配置,明顯展現不同程度的抗跌力道,以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十七日股災期間的淨值跌幅來看,持股比重最高的 二○三○基金,淨值跌幅為七.七%,二○二○基金跌幅為三.九%,至於股債配置絕對保守的二○一五基金,股災期間則僅有一.七%的淨值衰退。以上數據的重點,不在於三檔基金表現是否優於大盤或其他基金,而是可以清楚發現,專家們老生常談的資產配置,的確是對抗波動風險的最佳方法。 除了股、債兩種工具的配置之外,富蘭克林投顧資深經理羅尤美則從基金的投資市場範圍來解釋資產配置的抗跌功能。股災期間,美國雖是禍首,但美國股票型基金的跌幅並不特別嚴重,同樣爆出次級房貸重大地雷的歐洲,基金跌幅亦相對較輕,事實上,被認為適合當作基金投資「核心部位」的歐洲、美國及全球股票型等三種基金,股災期間的跌幅多半都能控制在一成以內… 操作的理性與非理性,原來就是取決於投資目的是否明確。如果你在股災期間曾因非理性恐慌而錯殺投資部位,那麼,採取目標導向的投資策略,就是這波股災帶給你的最佳啟示。 聯傑財務顧問執行長蕭碧華說:「確立投資目標是小額投資致富的第一條件。」某種程度上,基金像是磚石,而投資目標則是你不同階段的施工方向,今年打基礎、明年砌牆面,慢慢的,循序構築屬於自己的財富人生。 回頭想想專家們怎麼提醒投資人的股災教訓?因為重新認識風險,所以此時最能接納資產配置觀念,既然資產配置是完成投資目標的最佳方式,那麼,此刻的確就是投資人勾勒人生財富工程圖、擬定投資目標、展開富足人生的最佳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