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歐妹妹的媽咪

日期

#Tag

鼻塞、流鼻水、咳嗽之食療

2007年07月02日
公開
43

鼻塞、流鼻水、咳嗽之食療 這是我在我家007大概7個月時做給她喝的,大家參考參考吧。 ◎慢性鼻子發炎 適用六個月以上寶寶 材料:新鮮黑木耳約一百公克 乾白木耳一包30公克 冰糖適量 水1000cc 做法: 1.將黑、白木耳洗淨,用溫水泡一下,大概十分鐘,切片或不切皆可。 2.一千cc水,加入浸泡完全的黑、白木耳與適量冰糖,置入蒸鍋,蒸約一個小時。 3.取湯汁食用,黑、白木耳也可食用,可依寶寶年齡分開或和湯一起餵。 ======================== ◎咳嗽 材料:紅棗15顆去籽 枸杞30顆 老薑片2片 香菇3朵切絲 黑糖適量 水1000cc 做法: 全部加一起用小火煮個20分囉,然後濾出湯汁。 ======================= 附註:水的量我比平常多了一倍,太濃怕她腸胃接受不了,黑糖跟冰糖也沒放很多,只要做出來帶絲甜味而已;我是兩種湯汁個別做,做好後再混一起,第一次給007裝了50cc,她接受度滿高的,喝完沒多久,鼻水就流出來了。 多的湯汁就先放冰箱,隔天要喝多少再取多少出來稍微加熱,我自己會加熱一杯自己喝,熱度也會先弄的比較燙熱,這時就端著這杯湊到007鼻前讓她蒸一蒸;在溫熱時喝比較有效,第二天再喝了大概100cc,晚上她睡覺時,呼吸時,鼻子裡已聽不到像有鼻涕在滾的聲音,而且也睡得比較安穩了。 我大概都在她要睡覺前給她喝個幾十cc,沒在睡覺時,就補充溫水。 ++++++++++++++++++++ 有效的話就推推吧,讓更多媽咪可以知道唷。^^ 有問題歡迎來我家留言喔。 於 2007-04-22 01:02 的補充留言 乾白木耳在一般生鮮超市就買的到喔。 黑木耳100g嘛,嗯嗯,我是用"目"跟"心"測的@@,大概一個巴掌大的黑木耳一塊半至兩塊。 於 2007-04-25 13:16 的補充留言 沒症狀時也可以喝啊。可以當茶點喝。 只是老話一句,過與不及,都是不健康的喔。 平常還是喝白開水最好,讓腎臟可以輕鬆些。 於 2007-05-17 21:44 的補充留言 若咳嗽有痰或易生痰的人,建議兩種糖(冰糖及黑糖)都不要加。 ps.製作過程中,黑糖的精製程度比較低,保留了不少礦物質及維生素,特別 是鈣、鉀、鐵、鎂及葉酸等,這些正是精製白砂糖、冰糖裡所沒有的 於 2007-06-11 16:44 的補充留言 香菇,我喜歡用新鮮的。 雙耳湯可另外加蓮子當甜點。

發燒處理

2007年07月02日
公開
44

「小寶的身體摸起來熱熱的,是不是發燒了?」媽咪!當您驚覺小朋友的體溫稍為有點高時,千萬別胡亂退燒,急著帶寶寶至醫院,或是要求醫師施打退燒針唷! 寶寶體溫好像有點高,看樣子寶寶是發燒了!小朋友發燒時只要精神及活動力尚佳,其實並不需要立即送醫,家長只需隨時幫寶寶量體溫,觀察體溫變化即可;之後再找家庭小兒科醫師檢查,針對引起發燒,咳嗽、鼻水、腹瀉或嘔吐的原因來治療。 臉紅紅 寶寶發燒了? 小朋友臉紅紅、活力、食慾都差,是發燒了嗎?詹前俊小兒科診所院長詹前俊指出,當身體體溫大於38℃時(肛溫、耳溫),可稱為發燒。它是人類身體的一種正常生理反應,也是一種身體的警訊,提醒我們,「喔!寶寶可能生病了。」 許多家長會誤以為發燒都是有害的,燒太久可能會把小朋友的腦子燒壞掉。但一般來說,41℃以下的發燒,並不會對腦神經組織直接造成傷害,因此,家長不必過份緊張。 詹前俊澄清,坊間口語傳說“燒壞頭殼的問題”,是因為小朋友罹患了腦炎、腦膜炎等疾病所引起。一般而言,發燒只是這些疾病的一種症狀,真正影響腦部的是腦部嚴重感染病症。 發燒是孩子生病的警訊,也是身體要提高抵抗力的一種自動反應,發燒處理的重點是:先探討是什麼疾病引起的,再來治療,而不是馬上退燒到正常體溫。雖然適度地給予退燒藥,可以減輕發燒生病的不舒服,但無法縮減病程;輕度的發燒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因此,可以見得發燒不完全是壞事! 找一找 發燒症狀有哪些? 小朋友若發燒,可能會有很多不舒服的症狀,如:臉紅、咳嗽、全身倦怠無力、痠痛、頭暈、頭痛、嘔吐、腹痛、嗜睡、活動力差、食慾不振、吵鬧、不安、哭泣等,讓媽咪感到很心疼。不過,也有些寶寶發燒時並無任何異狀,也有寶寶發燒會被長輩誤認為是在長牙,而遭到忽略。 詹前俊建議媽咪,不妨先做客觀的評估,如:小朋友是否剛洗完熱水澡,或是天氣太熱、穿太多、室內通風不良、剛喝完熱的飲料等,約待半個小時後再幫孩子量一次體溫,通常會有1∼1.5℃的落差。排除上述的原因之後,再來考慮是否需要送醫的問題。 通常來說,如果小朋友體溫在38∼38.5℃左右,且沒有特別不舒服、精神狀態良好,也就是說照樣吃、照樣睡及照樣玩,就不必著急地送孩子就醫,或是使用退燒藥。但若有熱性痙攣病史的小朋友(4%幼童)則需積極的治療。 大部份兒科醫師認為,發燒在38.5∼39°C以上時,可適度地使用退燒藥,以減輕小孩的不舒服及減輕父母親的焦慮,並防止小孩熱痙攣發生。但如果出現40.1℃以上的高溫,就得緊急送醫治療才行。 40.1℃ 緊急就醫指標 由於發燒是一種症狀,不是一種疾病,因此找出產生發燒的原因,才是首要的目的,如果確定孩子是感冒,且高燒至40.1℃則建議緊急就醫。其他需緊急就醫的情況還包括: * 小於兩個月以下的嬰兒。 * 小朋友哭的很慘,且無法安慰的哭,不斷嗚咽。 * 移動或父母接觸時會哭。 * 幼兒不易叫醒且脖子僵硬。 * 出現皮膚紫斑。 * 排除鼻口影響呼吸之障礙物後仍感覺呼吸困難。 * 幼兒流口水且無法吞嚥任何東西。 * 痙攣發生,而且感覺很疲倦。 除此之外,詹前俊特別提醒家長,如果寶寶發燒超過40℃(尤其是三歲以下幼兒),而且是2∼4個月大的寶寶,不是因三合一疫苗引起發燒;小便有燒灼感;燒退超過24小時,又反覆燒起來;且發燒超過72 小時,則建議在24小時內立刻就醫,以確保孩子的安全。 發燒小常識 Q1:寶寶假日發燒,無法就醫,可以購買市售的成人感冒糖漿給寶寶喝嗎? 市售的感冒糖漿多含有抗組織胺,有些含咖啡因,大多不適合幼兒使用。而且廠牌不同,所需的劑量也不盡相同,如果不能確定藥品成份,還是建議詢問過醫師後是否對症,再決定是否讓孩子服用。 其次,由於發燒只是一種症狀,所以最好待確定原因之後再給予退燒。如果只是一般輕微感冒症狀,可以給予小朋友專用的小兒退燒藥,如:小兒普拿疼。但6個月以下小嬰兒仍不建議服用成藥,須經醫師診斷後再使用。 Q2:使用冰枕及退燒貼替寶寶寶退燒,是否適當呢? 當小孩發燒不舒服時,是否需要適時地運用一些工具來減輕發燒所帶來的不適,如:冰枕、退熱貼等。 一般若幼兒的肛溫及耳溫介於38∼38.5℃時,僅需多補充水份即可,不需要著急地給予退燒藥(曾有熱性痙攣病史者例外);當肛溫及耳溫大於38.5℃時,且小孩出現寒顫或手腳冰冷的狀況時,應先給予適度的衣服或添加蓋被,待手腳溫暖後,再依情況給予冰枕。 雖然不少家長會選用傳統的冰枕來替寶寶退燒,但有不少幼兒不喜歡睡冰枕,因為無法適應長時間使用帶來的冰涼感,且退燒效果也不好,因此,不必一定要使用。此時,建議不妨讓寶寶洗溫水澡(水溫約28∼32℃),達到退燒散熱的效果。 其次,要提醒父母,使用凝膠狀退燒用貼布,感覺上可以舒緩一些高燒所帶來的不適,但並無明顯地退燒效果,且使用時需注意,應避免滑落至嬰幼兒口鼻部位,以免造成嬰幼兒窒息。 Q3.醫生!我家寶寶發燒三天,還是沒有好轉,怎麼辦?可以使用塞劑退燒嗎? 塞劑是什麼?簡單說就是形狀像子彈,內含藥物和甘油或是遇熱會融化的油脂、臘的藥物。 由於有些小孩很難餵藥,因此就會使用退燒塞劑來退燒。使用塞劑時,要讓小朋友側身彎曲躺好,並將塞劑輕輕推進肛門至一節手指的深度,它就會融化並經由肛門黏膜吸收。但提醒家長,六個月以下的幼兒不宜使用退燒塞劑,因此,一歲以下幼兒建議少用。 醫學上很多退燒藥都有做成口服劑與塞劑兩種劑型,如果一樣的劑量,無論口服或塞劑其效果是完全相同的。在使用時需注意: * 由於塞劑退燒效果十分快速,因此,要避免過量,以免小朋友體溫急速下降。 * 若用塞劑,一日不宜超過三次以上,否則容易過度刺激肛門內的腸黏膜而造成拉肚子。如果小朋友已經有腹瀉症狀也不宜再選用塞劑退燒。 * 容易造成肛門疼痛,大便時亦會疼痛,甚至於引起腹瀉及反射性肚子痛。 * 若使用於小女生身上,應注意避免塞錯至陰道。

發燒的認識及處理----亞東醫院

2007年07月02日
公開
42

發燒的認識及處理----亞東醫院 一 發燒的定義: 發燒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因為身體產生的熱量多於散失的熱量,體溫升高超 過正常的體溫就是發燒. 每個人的體溫都不同,而且一天之內也會變化:半夜最低,傍晚最高. 下表數據可供參考: 平均溫度:36.2 發燒:37.2 測量時間:5分鐘 平均溫度:36.6 發燒:37.6 測量時間:3分鐘 平均溫度:37 發燒:38 測量時間:2~3分鐘 平均溫度:37 發燒:38 測量時間:1~7秒 二 體溫測量的方法 體溫計於使用前應將水銀甩到35度c以下. 1 腋溫:夾於腋下5~10分鐘,此方法最普遍且安全,但運動後流汗, 剛洗完澡,不宜測量腋溫. 2 口溫:體溫計含於舌下3~5分鐘,適合較大孩童,禁用於哭鬧,嘔吐, 意識不清的情況. 3 肛溫:以凡士林潤滑肛表前端,插入肛門約2~3分鐘. 深度----嬰幼兒:1.25~2公分,兒童:2.5公分左右. 若有躁動,腹瀉或肛門出血情形,不適用肛表測量. 4 耳溫槍:小於三歲者,耳廓由外向下拉,大於三歲者,耳廓 由外向上拉. 三 發燒的處理 1 定時測量體溫 2 避免穿太多衣物或覆蓋太多的被子.衣物宜棉質及輕薄柔軟,有出汗情形應即 擦乾 3 安排涼爽的環境,保持室內的通風 4 多喝開水及果汁,給予易消化的食物 5 肛溫38度以上宜使用冰枕(新生兒可使用水枕),肛溫超過39度以上可用溫水 拭浴. 6 若持續發燒無減退情形,或合併其他症狀,如:紅疹,關節紅腫,抽搐等,應立 即送醫. 7 勿自行購服成藥,須經由醫生開立的退燒藥才可服用. 四 伴隨發燒的警訊 一旦有以下現象應提高警覺並盡快送醫: 1 抽搐 2 精神不好 3 嘴唇發黑 4 三個月以下嬰兒發燒 5 異常哭鬧不安 6 臉色蒼白,盜汗 7 沒有小便,嘴唇乾燥 8 嚴重嘔吐 9 意識不清 10 呼吸急促有喘鳴聲 (諮詢電話:(02)8966-7000轉4107)

PC奶瓶風波

2007年06月27日
公開
43

寶寶話題 回應這篇話題 | 新增話題| 搜尋 顯示設定:小字| PC奶瓶風波--各類塑膠容器的詳細內 未訂閱 存到筆記本 .作者:CINDY 參觀網站 時間:2005-05-23 15:07 這個網址是講解各類塑膠容器的詳細內容:http://recycle.epa.gov.tw/media/8911/mon8911_10.htm 下面這些是對各材質更詳細的解說:(轉貼自台灣婦女網路論壇) 1、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脂) 塑膠回收代碼1號是PET,用在容器上就是俗稱的寶特瓶。PET最初的用途是做為人造纖維,及底片、磁帶等,在 1976 年才用於飲料瓶。寶特瓶的硬度、韌性極佳,質量輕(僅玻璃瓶重量的1/9 ∼ 1/15),攜帶和使用方便,生產時能量消耗少,加上不透氣、不揮發,耐酸鹼,是碳酸飲料的好包材,廣為大容量的汽水瓶使用。而國際的趨勢亦顯示PET將是容器的主流,除碳酸飲料外,如清潔劑、洗髮精、礦泉水、食品用油、調味品、甜食品、藥品、化妝品、及含酒精飲料的包裝瓶子,都已在大量使用寶特瓶。 辨識法:寶特瓶通常是無色透明的,有的加色成淺綠淺藍或茶色。 圓的PET瓶底下方有一圓點,瓶身其他地方無接縫,是最簡單的辨識方法。 2.HDPE(高密度聚乙烯) PE(聚乙烯)是工業、生活上應用最廣的塑膠,一般常分為高密度聚乙烯(HDPE)與低密度聚乙烯(LDPE)兩種,HDPE較LDPE熔點高、硬度大,且更耐腐蝕性液體之侵蝕。PE對於酸性和鹼性的抵抗力都很優良,目前市面上所見到的塑膠袋及各種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塑膠瓶幾乎都是PE所製造,像清潔劑、洗髮精、沐浴乳、食用油、農藥…等,大部份以HDPE瓶來盛裝。 辨識法:多半不透明,手感似臘,塑膠袋揉搓或摩擦時有沙沙聲。 3、PVC(聚氯乙烯) PVC材質的發明相當早,且多方應用於工業產品中,由於PVC同樣具有其他塑膠材質的優點,且在加工上、可塑性上相當優良,加上價錢便宜,使用量很普遍,但大多在非食品方面,像水管、雨衣、書包、建材、塑膠膜、塑膠盒等等。由於PVC瓶透氣性高,不會用來盛裝碳酸飲料,在食品容器上以礦泉水為最大宗,沙拉油瓶亦有部份使用PVC。另外PVC膜遇熱收縮度很好,廣泛用於盒外包裝及瓶外標籤上。 辨識法:圓的PVC瓶底部為一條直線,是與寶特瓶的差別所在。PVC用力折會有白痕出現,在太陽底下長時間曝曬後會變鐵紅色;用火燒在邊緣會有青色火焰,延燒性差,所以火源一離開就停止燃燒是其特色。(註:燃燒PVC時可能會釋出氯乙烯有毒單體,請在空曠通風處試驗。 ) 4、LDPE(低密度聚乙烯) LDPE在現代生活中可謂無所不在,不過不是因為它做成的容器,而是你隨處可見的─塑膠袋。大部份的塑膠袋和塑膠膜是用LDPE做成的。LDPE做成的容器若不加色料多呈半透明像牛奶瓶、軟片盒等。 辨識法:LDPE做成的塑膠袋較柔軟,揉搓時較不會發出沙沙聲,外包裝塑膠膜軟而易撕的是LDPE,較脆而硬的是PVC或PP膜。 5.PP(聚丙烯) 熔點高達167℃,耐熱,製品可用蒸氣消毒是其特點PP與PE可說是二兄弟,但若干物理性能及機械性能比PE好,因此製瓶商常以PE製造瓶身,瓶蓋和把手用有較大硬度與強度的PP來製造,當然也有直接以PP製瓶的,最常見的是豆漿、米漿瓶,另有部份沙拉油瓶及乳品瓶罐。不過比較大的容器像水桶、垃圾桶、洗衣槽、籮筐、籃子等等多是以PP做成。PP做成的免洗餐具在台灣也相當風行,像「辦桌」宴會上常見的紅色塑膠碗、以及盛裝微波食品的塑膠盒,就是以 PP 做成。 辨識法:PP和PE很難分出,一般來說PP的硬度較高,且表面較有光澤, PE則像蠟製器,燃燒時PE的蠟燭味較重。 6、PS(聚苯乙烯) PS吸水性低,且其尺寸安定性佳,可用射模、壓模、擠壓、熱成型加工,PS主要應用於建材、玩具、文具、滾輪、鑲襯(像冰箱的白色內襯)等,及工業的包裝緩衝材料。未發泡的PS在食品容器上有乳品業的瓶罐如養樂多、優酪乳、布丁盒、外帶奶茶杯、速食店飲料的杯蓋..等。發泡後的平板經真空成型廣泛用於一次性餐具,如保麗龍免洗餐具(即本會目前回收項目);另有以模具發泡成型者(上面有粒狀物)用於部份泡麵碗及咖啡杯、包裝用如冰淇淋盒、蛋糕盒等。 辨識法:未發泡的製品,輕折就有白痕出現,並有擴散現象,通常以手即可撕裂。 7、OTHER(其他) 其他類塑膠材質標示7號的情形很多,在回收處理上也較困難。 PES為聚醚石風(Polyethersulfone)的簡稱,是一種透明琥珀色的無定形樹脂。PES具有優良的耐熱性,優異的尺寸安定性,優良的耐燃性,以及良好的耐化學品性。另外,PES對急遽溫度變化顯現優良的可靠性,且在高溫長期使用亦有優良的可靠性。 (所以....建議買PES材質的奶瓶較為安全,如果器具的材質也盡量以矽膠或樹脂較為妥當) .作者:CINDY 參觀網站 時間:2005-05-23 15:09 醫師們建議用玻璃奶瓶 因為他們認為PC奶瓶(具有化學成分,這句話真的籠統,以嬰兒食物來說,除了母乳,現在哪一種東西沒有化學成分?),會對身體"比較"不好。 當新聞在報導一些醫界或學界發現時,總是會跳過很多令人質疑的邏輯上的迷思,直接下個聳動的標題。它所提到的不孕,癌症,性別不明,因為嬰兒使用PC奶瓶所以造成的比例有多大,卻都以"可能"來帶過。 用玻璃奶瓶當然是比較好,但是無須用事是而非的醫學"知識"來威嚇大家(我們不是被嚇大的),造成很多生活上不必要的恐慌。 .作者:Bryan 參觀網站 時間:2005-05-23 15:26 請教一下,不是聽說用玻璃奶瓶的話,母奶中有些營養成份的分子容易附著於玻璃上,寶寶就喝不到了? .作者:CINDY 參觀網站 時間:2005-05-23 15:32 文章是轉貼並非屬我言論喔 我們是瓶餵母乳寶寶..我不會更換奶瓶.. PC奶瓶並無研究報告只是言論發表 我小時候就聽說PC奶瓶不能用 我現在當媽媽了 大家還是都在用 我想只是說說而已 (原作者於 2005-05-23 15:33:37 重新編輯過) .作者:BD&JB 參觀網站 時間:2005-05-23 16:29 2000/11/30 陳昭惠 資料來源 Lawrence RA. Acta Pediatr 1999;88:14 Arnold LDW. J Hum Lact 1995;11:325 北美母乳庫指南 這是根據上述資料來源整理出來的,雖然儲存的過程多少會影響母乳的細胞量或功能,或是一些酵素的活性等,但是仍是比配方奶好.其實最好的容器是乳房,退而求其次才是其他的容器.應注意清潔及不要過度加熱. 很抱歉由於我個人時間有限,無法去市面上看各位所提過的各種容器之材質究竟為何,請大家在使用前自行參考. 對足月兒不是完全吃擠出來的奶水的,其實影響應不太大.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給生病或早產的嬰兒. 容器材質:玻璃,聚丙烯,聚乙烯 玻璃易清洗,拿取方便,但要小心摔破. 聚乙烯(polyethylene, PE)的母乳袋可能在裝取的過程不易處理,另外有破洞的可能性. 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為稍有彈性的不透明塑膠瓶,在刷洗過程中可能會有刷痕,而讓髒東西藏在其中. 聚碳酯(polycarbonate, PC)為透明的硬塑膠奶瓶. 奶水中的活細胞會沾黏在玻璃表面上,因此活細胞量在一開始會減少;但是在儲存24小時後,就不會再沾粘在玻璃表面上,因此對細胞量影響不大.不論何種容器,細胞的活性會隨著儲存時間越久而降低.(但是在配方奶中根本沒有這些東西,即使是儲存的母乳也比配方奶好.)除了聚丙烯容器可能會減少維他命C含量外,甲型免疫球蛋白及維他命含量不受容器材質影響.初乳在任何容器中都很穩定.聚乙烯的母乳袋可能使60%對抗大腸桿菌的免疫球蛋白喪失. .作者:Angel的媽咪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26 21:54 -- 打包囉...謝謝分享...感恩啦!! 回應這篇話題 | 新增話題 (以上時間為 GMT+8 小時.) 相關網站 在此刊登廣告 關鍵連結廣告 台灣男人性福諮詢站 http://www.lin99.com 林博士結合中醫溫性原理及西方科學方法,獨創林博士性福門診,體貼男性的性福。 漁人製藥-健康食品研發製造 http://www.fisher-man.com.tw 漁人就在你的身旁,從健康食品到藥品,協助你克服障礙,找回健康。 Copyright© BabyHome | 關於BabyHome | 合作提案 | 客服信箱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2002 BabyHome. All right reserved.

討論區-老公在大陸上班,我要不要去

2007年06月27日
公開
53

老公在大陸上班,我要不要去 未訂閱 存到筆記本 .作者:去or不去 時間:2007-06-17 22:11 老公今年1月去對岸工作了(廣東 ). 我跟一對兒女(大的5歲,小的1.3歲)留在台灣,婆婆跟我們住,婆婆對我很好. 可是我很想要過去跟老公在一起, 老公不太想讓我過去,但如果我堅持要過去,他也同意. 他反對的理由是:醫療及小孩子的教育....以及若我過去了,勢必沒有工作,家中又少了一份收入. (家中的經濟還不錯) 好煩喔...今天講到有點生氣了. .作者:alice325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17 22:14 要去比較不會出問題 .作者:要去 時間:2007-06-17 22:23 醫療方面,如果是大城市的話可以放心,更何況未來會有更多台商開的醫院. 教育方面,很多台商學校可能選擇,當地的外語學校也很棒. 小孩適應環境的能力比我們大人更好, 子女只是生命中的過客,陪你一輩子的是另一伴哦~ .作者:q1210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17 23:02 我希望你可以和老公1起过去 但... 若你过去.你可以1人照雇2个宝贝吗?或请保母?或把大的送幼稚园...? 有1些事要先想好 醫療是没台湾好 但中国那么多人不都这样生活? 入静随俗 至于教育 若未来想让小孩往外发展 或在中国发展 不在台湾 就让他们念当地的学校 他们的教育还不错 不然也有台商学校 但很贵哦 經濟還不錯没工作还好啦 也可以找工作呀 我目前和先生住廣州 全职妈妈 若有问题再问吧 .作者:tony的媽咪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17 23:20 既然經濟上允許 還是過來在一起生活比較好 讓小孩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長 很多事是隨遇而安 不用想的太多會裹足不前 我目前也是住在廣州 兩個小孩上學是個全職媽媽 不曉得妳是在廣東省的哪裡?? .作者:小宥子的娘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17 23:58 我老公也是今年一月正式在廣東長駐 不過他去年8月後就幾乎都在那裡 我也帶二歲半的兒子和公婆住一起 本來打算4月就要帶孩子去和老公團聚 但是現在懷孕4個半月所以只好等作完月子再過去 我是堅決一定要和老公住在一起 老公說在那裡其實很寂寞 上班時間很長 下班 放假還是和同事在一起 感覺都沒有真正休息(心靈上) 我4月時帶兒子去陪他10天 他很高興(雖然並沒有因此提早下班) 但是他覺得我們在 他才有家的感覺 所以7月份等他放假回來 我就要再帶孩子跟他一起去 這次我至少要待1個月 我覺得維繫婚姻是不容易 天天相處的都不見得能維持 何況是分隔兩地 感情是會越來越淡的 前一陣子聽到一句話 "夫妻分隔兩地就是給魔鬼留餘地" 如果少了妳的薪水 日子還過得去 儘量還是去吧 .作者:娃媽咪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18 00:21 告訴你一個血淋淋、正在上演的例子 我一個朋友,她老公在兩年前說公司老闆要他跟去大陸拓展業務 我朋友就傻傻的接受老公過去大陸工作的安排 而她也因為兩個孩子還小,擔心醫療跟教育問題 而沒有打算跟過去,老公也不想讓她們三人過去大陸 她老公就是每隔一兩個月回來台灣 前幾次都還好,最近幾次回來 不是脖子上有種草莓、不然就是對著老婆都性趣缺缺 老婆不想直接槓上老公,就打電話問公司老闆 平常都會帶他先生去哪裡談生意? 老闆都坦承說,做生意一定會去酒家,大家逢場做戲一般嘛!..... 最後她老公也說會上酒家,但是沒有包二奶 最近這一次,就在上星期吧!她老公回台灣 她老公坦承說,沒有包二奶,但是因為太寂寞,想女人時都會叫大陸妹來陪 經常換人,換到最後對老婆都沒性趣了,也沒感情了。 老婆極盡所能挑逗老公,她老公都不想跟她做了.... 我朋友哭了好久,我聽了也很心酸 她現在只期望把兩個兒子帶大,都不期望老公能回頭了 當初我一直提醒她,建議她跟過去 可是她很擔心孩子的問題,又說他相信老公不會怎樣 我想很多老婆一開始都是寧願相信老公的 而老公也對老婆信誓旦旦的表明不會隨波逐流 但是,誘惑到眼前,能坐懷不亂的有幾人呢? 年輕時候,出國唸書到最後變心的例子,我們都聽很多了 現在換個場景,老公去的是誘惑更多的大陸ㄟ 不跟過去怎行呢? 現在台商在那裡都有一個很具規模的小社會了 這樣應該不會太難生活 而且,我聽我朋友說,在大陸請一個阿姨幫忙家務、照顧小孩 是比台灣便宜很多的 所以,跟過去吧! 別等出問題後,再來傷心流淚 寧願現在過去防堵問題出現 就算跟過去後,還是出現問題 那我們也認了,最起碼我們曾經努力過 -- .作者:Timothy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18 00:36 希望你能去大陸陪老公,這樣婚姻比較不會有問題,因為樓上媽媽說的對,遠距離的婚姻就是給魔鬼留餘地.小孩可以念那邊的貴族學校,家裏可以找個佣人整理家務,你去那而也可以好好享受生活,因為實在太多的例子讓人不得不相信,去大陸一定會出問題的 . .作者:NL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18 00:36 首先,娃媽咪 說的+1 然後,這是以前我po的文: 時間:2007-05-26 15:04 目前新認識的媽媽們還沒有人問我這些事,但是為了避免尷尬,我先po上來, 以免到時候害各位媽媽們和老公鬧糾紛~ 想跟我認識的新媽媽們,請不要再跟我說同樣的事情了唷! 網路上認識的一些長期和老公分隔兩岸的媽媽,經常跟我說同樣的情況: 「我老公說大陸條件很差,醫療很落後,住的又很爛,吃的也會不習慣,所以叫我不要過去,甚至以後生完也不讓我去,怕小孩生病沒地方看醫生,做飛機回去可能會延誤就醫,又說大陸環境很髒亂,買不到可以安心使用的奶粉、尿片,還怕在大陸小孩得不到好的照顧,也怕小孩沒有好的教育...」 我想告訴大家,以上這些話,聽聽就算了! 真的!這些話真的聽聽就算了! 有機會,各位媽媽們親自到大陸住看看, 最少住1個月以上,不然好歹也要待半個月, 你們就知道,「過去那些媽媽們」告訴我「她們老公所說的話」,到底是真是假了。 .作者:

討論區-請問有媽媽是台商老婆的嗎?

2007年06月27日
公開
47

請問有媽媽是台商老婆的嗎? 未訂閱 存到筆記本 .作者:Bonnie媽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28 10:06 不知道有無媽媽是跟我一樣是台商老婆的?可以分享一下心得嗎? 那家裡還有小孩嗎?這樣對小孩的成長媽媽覺得有無差別呢? 有時我女兒說我要找爸爸、爸爸回來了沒阿,那時心就疼~~~~ 有媽媽跟我一樣的嗎?請進來分享囉! .作者:NL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28 11:04 建議版媽最好跟過去。 ======================================= 目前新認識的媽媽們還沒有人問我這些事,但是為了避免尷尬,我先po上來, 以免到時候害各位媽媽們和老公鬧糾紛~ 想跟我認識的新媽媽們,請不要再跟我說同樣的事情了唷! 網路上認識的一些長期和老公分隔兩岸的媽媽,經常跟我說同樣的情況: 「我老公說大陸條件很差,醫療很落後,住的又很爛,吃的也會不習慣,所以叫我不要過去,甚至以後生完也不讓我去,怕小孩生病沒地方看醫生,做飛機回去可能會延誤就醫,又說大陸環境很髒亂,買不到可以安心使用的奶粉、尿片,還怕在大陸小孩得不到好的照顧,也怕小孩沒有好的教育...」 我想告訴大家,以上這些話,聽聽就算了! 真的!這些話真的聽聽就算了! 有機會,各位媽媽們親自到大陸住看看, 最少住1個月以上,不然好歹也要待半個月, 你們就知道,「過去那些媽媽們」告訴我「她們老公所說的話」,到底是真是假了。 ============================================ 曾經有個媽媽問過這個問題,沒有一個人建議做兩岸夫妻,版媽也參考一下: 老公在大陸上班,我要不要去?(作者:去or不去 時間:2007-06-17 22:11 )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254145&bid=12&r= .作者:情ㄉ阿咪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28 11:33 一定要跟去.... 全家在一起才能解決所有問題... 自已帶小孩在台灣很可憐耶... 老公的哥哥在去大陸四川上班時 剛開始信勢旦旦地說四川女孩多差多凶..四川生活多差 他不可能在那交女朋友,做幾年就回台灣(但一去四周很多女生倒追) 但才1年過去,不但交了四川女友且現在還閃電結婚了 說四川多好...... 可見大陸女生很厲害的耶 ... -- 歡迎參觀情寶的網站喔.. 網址: http://www.babyhome.com.tw/133705 .作者:SHARY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28 16:41 哪怕只是出差1.2年 都要跟去 不要挑戰你對他的信任度 因為在大陸天高皇帝遠 沒有幾個把持的住寂寞 (當然有好男人天天上網找老婆聊天的..) 只是 說真的既然大陸如此亂 那讓他一個人待著不是很可憐嗎? 所以 一定要跟去"陪他","照顧"他 不要說孩子想爸 你不想嗎? 而他又想你們嗎? 大陸沒那麼可怕 為愛走天涯吧!! .... -- 歡迎加入 旅居中國 如果你也在大陸請加入 "旅居中國" 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更有很多大家在大陸的生活經驗分享喔歡迎加入 .作者:小彤彤的媽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28 16:50 我比較幸運..我和老公都在大陸工作 2個人的公司離的很近,所以也是住在一起 之前因為懷孕及生產,所以和老公離開了半年時間 不過這中間老公回來過3次(一次放假,一次過年,一次我生產) 原本也是因為大陸環境差,醫療及治安都很可怕(我工作的地方) 所以小朋友要放在台灣給公婆帶 可是後來考慮到公婆身体因素及捨不得寶寶 所以,月底我們一家三口要"搬"到大陸去住囉! 看了很多....夫妻還是要在一起,不要分開比較好! 大陸環境再怎樣差還是養活比台灣更多的人口 .作者:小可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28 20:31 不好意思,借個版問一下小彤彤的媽 : 我老公也即將在本週去深圳長駐,預計一年半載後就帶我們過去團聚,我想在大陸也找個工作,可否請教您當初是如何找到您現有的工作呢?又未來您的小朋友要找誰照顧呢? (原作者於 2007-06-28 20:32:44 重新編輯過) .作者:小彤彤的媽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28 20:51 To:小可 我是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所以是直接從台北調到大陸工作~ 不過我有朋友和老公一起到大陸工作的 他是從104丟履歷,然後直接在大陸工作 彤接下來會找大陸保母幫忙帶白天 其實我很擔心這個問題 也擔心以後彤學講話時,我們會聽不懂他講什麼 .作者:sugar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28 21:08 老公不是台商,只是台勞而已! 我跟老公一結婚就到大陸了,是在公司裡的廠對,因為工作需要,被外派到昆山。 生了3胎,都是在大陸懷孕,9個月回台灣待產,前2胎因為時間無法控制,所以小孩到滿月了,先生才見到面。到了第3胎,在接近預產期的時候,到醫院催生,才能有一個爸爸陪產的經驗。 到現在,已經在大陸住了7年了,沒有在原來的公司上班,自己在昆山開了一間童裝店,來發展自己的興趣! .作者:caina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28 21:09 一定要一起过去啦。只要一家人可以在一起,住哪里都没关系,我老公也在大陆上班,而我是大陆嫁过来的,现在回来生小孩子,下个月也要带小孩子回去大陆。有在老公身边才不会乱来。我在大陆长大的,看多了,十个就有九个带女朋友的,哎,所以我觉得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住都没关系。 .作者:甜蜜寶貝㊣二朵花→媽咪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28 21:37 小彤彤的媽: 我們一家四口目前也住在大陸 妳放心讓大陸的保姆全日帶妳的小孩嗎?? 如果妳有在旁陪伴的話,我覺得可以 但如果是讓大陸保姆跟孩子長期獨處 我個人認為不太適合 因為有聽過一例 保姆趁主人白天上班不在家 偷偷把孩子帶走、到目前都還找不到孩子的下落 大陸這麼大,什麼人都有真的不要對人性太相信~ 也許是我雞婆、如果不中聽,請妳原諒 只是因為出於關心妳的孩子囉~~ .作者:然媽~ 參觀網站 時間:2007-06-28 22:55 去去去~媽咪一定要將寶寶帶著過去 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幸福 我們也是台商在惠州 我從剛懷第一胎到現在三個 都是這樣來來去去的 生是在台灣生,養都在大陸養 一家人在一起很重要 小朋友的成長只有一次 不論是你或是先生錯過了都是無法重來的 多麼可惜啊~ 回應這篇話題 | 新增話題 (以上時間為 GMT+8 小時.) 相關網站 在此刊登廣告 關鍵連結廣告 名師全戶設計 再享9折傢俱特惠 http://www.twdeco.com TWDECO設計裝潢第一品牌,年3015戶實績,全國展示中心設計師一對一免費 艾德網-國際電話卡 http://www.1111.net.tw/ 24H打大陸、美加每分鐘0.75元、越南4.9元 送市價350元話機一台。 Copyright© BabyHome | 關於BabyHome | 合作提案 | 客服信箱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2002 BabyHome. All right reserved.

寶寶長牙的居家護理

2007年06月22日
公開
45

★雙鳳胞胎奇緣之~~愛戀寶貝窩★ 您不可不知的~寶寶長牙須知 2007 / 2 / 5 (1 歲 2 個月) ※長牙是嬰兒生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通常過程很順利,但有些嬰兒長牙時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如發燒、拉肚子、脫水現象、流口水、皮膚起疹及腸胃不適等。所以當嬰兒長第一顆牙的時候,父母親是既欣喜又擔憂。 寶寶長牙的居家護理 1. 多數的嬰兒在幼兒4個月-1歲間會萌發第一顆乳牙,但2-16個月開始長牙均是常見現象。 2. 早產兒的萌芽較晚。 3. 寶寶長牙時常伴隨不安、急躁、失去食慾或夜間哭鬧,通常會喜歡咬玩具,手指,口水特別多,甚至為清理喉嚨而咳嗽。 4. 長牙的局部區域,牙齦會腫脹,顏色較為藍紫色,這些症狀在長第一顆牙時最不舒服。 5. 減輕長牙帶來的不舒服,需常換圍兜,保持乾燥,避免皮膚起疹子,還要轉移其注意力。輕輕搖晃及擁抱他,或者拿固齒器讓他咬,都可以有效減輕不適的症狀。 6. 在長第一顆牙後就不可以使用固齒器,以防咬破後內部液體流出,應改用乾淨的冰毛巾之類的物品替代。 嬰兒牙床若有特別紅腫、局部發燙甚至化膿,則是感染徵兆,需及早就醫。 寶寶長牙的訊息: 一:口水成「災」 寶寶長牙時期也正逢學習咀嚼動作的時候,唾腺也逐漸開始發育,在吞嚥動作不成熟的情況下會使分泌唾液的量大於吞下去的量,再加上寶寶長牙所造成組織腫脹的疼痛感,會促使唾液分泌產生潤滑作用以降低牙痛不適感,因此這時期的寶寶常會有口水流不停的現象,家長便要注意勤加幫寶寶擦拭,也可以圍上圍兜,避免口水蔓延周圍的皮膚造成濕疹的情形。口水流多時也要記得替寶寶補充適當的水分。 二:牙床疼痛導致情緒及食慾問題 當牙齒要突破牙肉長出時,會因腫脹而感到疼痛,尤其在長第一顆牙時會最為明顯,因此寶寶容易哭鬧、睡眠中斷、情緒不安急躁、胃口降低,甚至抵抗力較弱而容易遭受感染。爸比媽咪可以用紗布沾冰水,幫寶寶擦拭、按摩紅腫的牙肉,以減輕他的不適,或是利用玩具分散他的注意力;胃口不佳時則可以準備一些如布丁、優格等較冰涼、容易入口的食物。不過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給予適當的關懷,多安撫寶寶的情緒,溫暖的呵護會是最好的良方。 三:亂咬東西 許多家長可能會發現長牙的寶寶突然變得很愛亂咬東西,拿在手上的東西經常往嘴裡送,為考量到衛生及安全的問題,爸爸媽媽可以替寶寶準備固齒器或是相似功能的玩具,也可以利用較硬的蔬果讓寶寶囓咬,但是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噎到的可能性,家長最好在一旁照護。而平常一些容易被寶寶誤食吞入的小東西,如鈕釦、堅果類果仁、銅板、小珠子、螺絲釘等等,都要安置在抽屜、高處等寶寶不易伸手拿到的地方,避免因哽到而窒息的情況發生。 發燒,也是長牙惹的禍?! 其實長牙和發燒並沒有直接的關聯,主要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免疫力開始下降,一般來說會較容易感染,而長牙時期的寶寶因為磨牙緣故常會亂咬東西,如果接觸的東西較不衛生便有可能因而感染生病,才會產生發燒或是腹瀉的現象。因此當寶寶出現發燒的情況應儘快就醫,而不是歸咎於長牙而忽略它。 寶寶長牙也會拉肚子?! 換個角度來看,這個時期的幼兒因為好奇心強,喜歡抓了東西就往嘴裡塞,再加上副食品的嘗試和增加,使得寶寶容易發生腹瀉的情形,此外,也由於唾液腺的發達,所以容易導致口水不停的直流。而六個月後的幼兒,因來自母親的抗體功能減弱,漸漸失去保護,進而容易受病菌感染後造成發燒,這些現象,常與「長牙」重疊,所以往往會被認為與「長牙」有關。 長牙時抵抗力會較弱嗎? 有些小孩長牙時很不舒服,最主要是因即將長出的牙齒,其周圍有大量的液體及壓力而造成牙床腫脹不適。除了有輕微發燒、拉肚子、口水多等現象之外,嬰兒因牙床不舒服而易哭鬧,影響正常睡眠以及胃口不佳、抵抗力因而減弱,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處理不適症狀的方式 對於長牙之不適,可依症狀給予適當的處置。對於牙床的腫脹可給予橡皮製成之玩具,讓嬰兒拿到口中咬,具有按摩牙床的功用,此外還有一種內裝有水的塑膠玩具 (Teething Ring),將此種玩具置於冰箱內冷卻後再給予嬰兒咬,可達到按摩及冰敷腫脹牙床的雙重功效,有助於症狀的緩解。另一種方式為用紗布沾冰水擦拭腫脹的牙床。注意適量水份的補充,必要時依醫師指示給予不含阿斯匹靈類之鎮痛解熱劑。如症狀持續24小時以上,嬰兒就應帶給小兒科醫師檢查看,是否是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疾病。 長牙的順序 寶寶一般在6至8個月時就會開始長出乳牙,但有時還是因人而異,不需因較晚或較早而感到憂心;另外長牙雖然也有先後順序可循,但同樣也有不一定的情況發生,只要寶寶的牙齒發育正常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你可以參考下列長牙的階段: 1.上下排中乳門齒---四至六個月左右 2.上下排側乳門齒---六至八個月左右 3.上下4顆前乳臼齒---一歲左右 4.上下4顆乳犬齒---一歲半左右 5.上下四顆後乳臼齒---二歲左右 如果寶寶遲至一歲半都還未長牙,就有可能是異常現象,應儘快帶寶寶就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乳牙的萌發 乳牙總共有20顆,將口腔分為上下左右四個區域,每一區域有5顆牙,亦即正中門齒、側門齒、大齒、第一臼齒、第二臼齒。一般第一顆乳牙大約是在4個月至1歲間會長出來,如超過13個月仍未長牙就應帶給牙醫檢查。 從6歲開始 乳齒開始鬆動脫落 換生恆齒 最早長出來的是第一大臼齒 因為大部分都在6歲時長出 所以俗稱為"六歲臼齒"或"六歲牙"其他恆齒也按照順序繼乳齒的脫落而長出 到13∼14歲時完成恆齒的生長 19∼30歲之間 上下智齒長出 32顆永久齒就完全長齊了[但也有人終身不長智齒] 通常超過1歲仍未長出第一顆乳牙,稱為「乳牙晚出」。 「乳牙晚出」常見的原因是患了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不全、骨化不全症候群、維生素D缺乏、染色體疾病或腦下垂體疾病等。不過,通常這些寶寶除了牙齒之外,還會出現其他臨床現象。 所以,如果您的寶寶發育、發展正常,沒有特別的疾病,即使長牙晚些也不必擔心。 建議您: 平時讓寶寶多曬曬太陽,以促進鈣的吸收。還可以讓寶寶吃些較硬的食品,如餅乾、小薄餅,以刺激牙床而利於出牙。 此外,您可以帶寶寶到健兒門診做健康檢查,許多先天和後天影響牙齒發育的問題都可以跟醫師討論。 如果超過1歲半寶寶還是沒長牙,可以考慮照X光片,以明確牙床內有無牙胚,如果有牙胚,遲早會出牙,如果沒有牙胚,就要考慮無牙畸形的問題了。 也有極少數嬰兒一出生或出生數天內口腔中(尤其是下牙床)就長了白白的牙齒,這就是所謂的出生牙或新生牙,也就是俗稱的「鬼牙」。其實這大部份是「早產」的乳牙,亦即尚未發育完全就長出來了,所以這種牙齒往往在牙床上搖搖欲墜。發生這種情形時家長不必驚慌,只要將嬰兒帶去給牙醫檢查即可。如果出生牙或新生牙造成餵奶的不便(會弄傷舌頭或媽媽的奶頭),或擔心牙齒被嬰兒吸入時就必須將這顆牙拔掉,並且要有心理準備將來乳牙會缺牙。 乳牙健康TIPS 1.乳牙保護從孕期開始。 在乳牙釉質的鈣化期,即懷孕4個月到嬰兒出生後第一年,孕媽咪要注意補鈣,並拒絕吸煙或遠離二手煙。醫學研究表明,孕媽咪經常吸煙或被動吸煙,會導致胎寶寶頜面部或口腔發育畸形,引發出很多牙齒問題和牙周疾病。此外,孕期一定要慎用藥物。很多藥物對胎寶寶的口腔和牙齒發育有害。 2.盡量採取母乳餵養。 寶寶有力吸吮母乳的動作,有利於頜面正常發育。人工餵養如果人造奶嘴使用不當,極易造成面部和牙頜異常,必須人工餵養時,應選擇模仿乳頭仿真設計的奶嘴。盡早訓練寶寶使用杯子和碗筷進食,避免形成對奶瓶的依賴性。此外,母乳還可抑制細菌在牙齒上繁殖,防止牙齒腐爛。 3.媽咪應積極治療齲齒。 媽咪患齲齒,寶寶也易患齲齒。因為,齲齒是細菌感染,媽咪可能會通過給寶寶餵飯、餵水感染他們。 4.避免不正確的哺乳姿勢。 人工餵養時,寶寶吃奶的姿勢、奶瓶的位置、奶嘴孔大小,都對牙齒發育影響很大。媽咪一定要注意採取正確姿勢,使寶寶吮吸時下頜前伸運動近似於吮吸母乳,不影響下頜骨正常發育,避免引起寶寶牙頜畸形。 5.控制寶寶吃糖。 斷奶後,每天飲食中要有五穀雜糧、牛奶及奶製品及蔬菜和水果,牛奶中盡量不加糖;多喝白開水,少喝糖分高的飲料。為寶寶提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練習咀嚼,如蘋果、小紅蘿蔔、黃瓜、玉米等。尤其是新鮮水果,咀嚼時間越長,唾液分泌越多,增多的唾液會把牙齒清洗乾淨,同時增強咀嚼功能。 6.定期檢查,有問題及早治療。 避免寶寶經常做吮指、吮唇、吐舌等動作。尤其是4歲以後,一定要徹底糾正吸吮安撫奶嘴的習慣。寶寶出現小乳牙早失時,趕快帶到牙科做牙齒間隙保持,不然會影響恆牙的發育和萌出,出現反頜、牙列擁擠、牙齒錯位等情況,也應及早去口腔科,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盡快矯正過來。總之,要經常檢查寶寶的牙齒,一旦發現問題,就應該盡早上醫院治療。 不管是長牙時期或是乳牙時期,口腔及牙齒的清潔保健也是奠定恆齒發展的基礎,因此在乳牙尚未萌發前,家長可在餵食完畢之後,以紗布或棉花棒等用溫開水沾濕,幫寶寶清潔口腔;而當寶寶乳齒開始萌出之後,便可以開始幫寶寶刷牙,等到孩子成長至2~3歲時,便可以開始教導他獨立刷牙,但由於其手部動作還不太靈活,家長起先可以從旁協助或是幫他再刷一遍,以免無法徹底刷淨口腔內的食物殘渣而造成蛀牙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