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帆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10年08月20日
公開
61

回顧過去,我對於哺乳有這樣的想法

寫到心坎裡去了..........Linda <回顧過去,我對於哺乳有這樣的想法 > 作者:班芙泉 時間:2010-08-20 14:20 即使寶寶已經出生半年多了,仍然三不五時的收到各家廠商e-mail相關廣告,而今天又收到了。今天的是有關推廣母乳的訊息,因此又讓我回想起寶寶剛出生時的那段歲月了… 每次看到各式各樣的宣傳,都不斷的述說著母乳的優點,使得天底下的新手媽媽們,包括當時的我,都一至認為,再怎麼樣也都要為母乳,才表示愛我的寶寶!殊不知,這些文宣都不願提及哺餵母乳的辛苦及困難,所以常常讓新手媽媽們完全被矇蔽了,直到親身經歷過後,才有種片體麟傷的感覺…. 不是說推廣餵母乳不對,而是不應該只強調餵母乳的好處而已,這樣只會讓新手媽媽有很大的壓力。餵母乳事實上,同時也需要媽媽做相對的犧牲,這些都應該要大家知道的,好讓她們能有心理準備,這樣才不會讓許多一心一意、拼了命都要餵母乳的媽媽們,在餵母乳的過程中深深受挫折後,只好難過的說:「以前我怎麼都不知道餵母乳是這樣的呢?」 就算嘆完氣,大家仍舊對於過去的辛苦及付出無怨無悔的,這就是偉大的母愛。今天想說的是,母乳文宣也應該加入餵母乳所可能面臨的辛苦,讓媽媽們也知道,這樣才算資訊平衡,不要讓新手媽媽們拼了命的燃燒自己以後,才感覺當初被蒙在鼓裡了,最後得了產後憂鬱…..。不要怕講了這些大家就不餵母乳了,因為母愛是很堅強的,相信大家經過衡量後還是會餵,而且會更有心理準備,這樣對媽媽們才公平啊! 因此,有些醫院裡的文宣海報不可能寫的事實,我覺得一定要讓天底下想要餵母乳的新手媽媽們也知道一下: ● 剛生完小孩的產婦即使非常需要休息,然而上天似乎特愛考驗新手媽媽們的體力及耐力,妳如果要餵母乳就休息不了,必須三、四小時就擠乳,將乳腺排空,每次擠乳都要花個30 - 50分鐘;不然就是親餵,大約2小時餵一次,每天。 ● 漲奶的感覺非常痛,乳房就像石頭一樣硬,讓你不能側躺、不能休息、甚至夜晚無法入睡,而必須拼命的用力擠出!妳如果沒力了,就會換別人幫你擠,擠到你痛得大叫、流出眼淚,也是必須的,因為不擠出的話只會漲得更嚴重,最後就得乳腺炎囉!至於乳腺炎是什麼,恐怖嗎?請自行上網查閱。 ● 喜歡喝茶、喝咖啡、品酒、吃辣的,都得忍住別碰,因為母乳裡最好不要有這些刺激性的東西。 ● 哺乳初期(前面兩三個月,包括坐月子),就算白天拼命擠奶不能好好休息外,妳半夜三更也不能一覺到天亮,因為,半夜,是母乳最佳的分泌時機,也是漲奶最厲害的時候,一定要半夜起來餵奶或是擠奶。老天爺是這樣在考驗母愛的。 ● 如果乳腺不是很暢通的媽媽,常常需要用手去擠按乳房,按久了,雙手是會很痛的,而且手還無法休息,因為隔不到幾小時又要擠奶了。別人的情況我不知道,但就我自己而言,哺乳期間所吃的苦,還包括雙手快要廢掉的絕望感,但是為了寶寶好,就算手會廢掉也還是會失心瘋的拼命擠乳。 ● 哺乳期間想出門?妳最好3小時內回到家,不然漲奶了,你就要在外面找地方擠乳了,不然會乳腺阻塞。既然出門3小時都這樣了,想想如果要出門一整天、或是出去玩,該怎麼盡興?就算找到地方擠乳,也必須用冰袋冰起來,不然就得把擠出的珍貴母乳給丟了。 ● 如果要上班了,工作場所不允許妳常常去擠乳,那只好退奶了。但是退奶可不是說退就退的,如果順利,可以慢慢的用食療方式花個一兩星期退去;如果不順利,妳就必須再經歷一次漲奶漲到極限的痛苦,咬緊牙根忍個三天,才能成功揮別夢魘。 ● 長期親餵的媽咪們,也可能面臨小孩會過度黏妳,永遠都想賴在妳身邊,而不願給其他人帶。如果妳是個也想要得到休息、或是也希望爸爸或家人也可以幫麻照顧小孩的話,長期親餵得妳可能就無法讓你如願。 以上是自己的親身經歷,總覺得必須說給小孩的還沒出生的新手媽媽知道。用意並不是在強調餵母乳有多麼苦,而是,自己是這樣走過來的,總覺得當初自己要是多知道這些,也許就不會掉那麼多眼淚了!雖然也有很多人哺乳很順利、不會遭遇這麼多困難,但不可否認的,大部分的媽媽們都和我有一樣的心聲。 餵母乳是這樣的辛苦,天底下的孩子們,你們一定要好好孝順媽媽,媽媽在你們嬰兒時期完全沒有記憶、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曾經默默的為你們這樣付出過。 還有,不得不退奶的媽媽們,你們也很偉大,千萬不要因為無法餵母乳而自責,凡是盡力就好。小孩沒有母奶,還有配方奶這種東西,小孩還是會見健康康長大的,就跟我們這一代的人一樣啊! 總之,說了那麼多,就是覺得:資訊要公開、要公平,讓新手媽媽對於餵母乳的優缺點都有所瞭解,才是王道。餵母乳這件事情希望新手媽媽們抱持著隨緣的態度,餵得順利的話 - 恭喜妳,不順利的話 - 也沒關係,妳仍然是好媽媽,妳還是可以用別的方法愛著妳的寶寶。

2010年08月18日
公開
50

visit San

三個媽+三個baby

2010年08月17日
公開
51

把拔出差

四天

2010年08月17日
公開
53

4個月的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4個月的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據專家研究報告,剛出生時嬰兒的腦容量是美國國家檔案局的十倍,出生後到三個月大之間,腦部以極高的速度成長,三個月起到六歲間是高速成長,在此之後就非常緩慢了。所以嬰兒從出生起就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寶寶本身也很喜歡學習,家長應保握這段非常珍貴的時機,多給寶寶在遊戲中學習的機會。 滿3個月的寶寶頭圍增大了,腦力更是快速增長,他們什麼都想學,視力、手的抓放能力都進步了;會玩躲貓貓;也會對鏡子微笑了,這時可陪孩子玩相關的遊戲以促進各項發展。 一、看移動物品 寶寶視力進步了,已有調節遠近的能力,不但能看綠豆般大小的顏色鮮豔的東西,也能隨物品移動視線。 方法:讓寶寶觀察快速滾動的線軸、小球,或其他移動較遠的物體,如各種電動玩具車、小火車、街上行走的行人、移動的汽車、正在飛的小鳥昆蟲飛機、嬉戲中的小孩等,不但能訓練寶寶的注意力,也可擴大寶寶的視野和認知範圍。 此外,常常抱寶寶到室外觀看小朋友玩耍,儘早接觸同齡的小朋友,有利發展同伴關係。這時的孩子還不懂認生,是結識小伙伴的最佳時機。 二、玩躲貓貓 從4個月起的嬰兒都喜歡玩躲貓貓的遊戲。 方法:拿一條大手帕蒙住自己的臉,然後問寶寶:「媽媽呢?」,為引起寶寶的驚奇,當寶寶去找時,媽媽就扯下臉上的手帕,驚喜的說:「喵~」,寶寶會高興的手舞足蹈。當媽媽臉上蒙住手帕時,一定要和寶寶說話讓他知道你在身邊,因為寶寶最怕看不到媽媽會因此而大哭起來。 下次可換個方式,把乾淨手帕輕輕放在寶寶臉上,寶寶第一次被蒙住臉可能會不知所措,這時媽媽就握住寶寶的手幫他把手帕拿開,並說:「手帕拿下來了」,多次練習以後,他就逐漸學會自己拿下手帕了。有些3個月大的寶寶還會自己藏在被窩裡再鑽出來;有的也會抓毛巾蒙自己的臉,逗大人玩,十分可愛! 躲貓貓遊戲使寶寶發現看不到的東西其實還存在,於是會去尋找,拉開手帕探索,引導他主動發掘身邊的事物。 三、找聲音 寶寶對熟悉的聲音會有反應,胎教時在胎內就被呼喊名字的寶寶,此時聽到他的名字會轉頭尋找聲音。在寶寶視力範圍外發出聲音,可以擴大寶寶的探索領域。 方法:當寶寶平躺在地板上時,悄悄走近他,並親切地叫著他的名字。在你出現他的面前時要多叫幾次,然後你停下來等他回頭。如果他沒什麼反應,再叫大聲一點。如果他回過頭來看到你了,就去抱抱他、摟摟他,然後放下寶寶,換個方向再玩幾次。為訓練他的聽力,在叫他之前不要讓他看見你。如果他做到了,別忘了給他愛的擁抱。 四、照鏡子 讓寶寶認識身體各個部位的名稱,有助於日常生活的學習。例如你告訴他「拍拍手」、「洗洗臉」,常會用到這些相關的名詞,如果寶寶對自己的身體部位越了解,越能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也可透過照鏡子的遊戲,讓寶寶很快認識自己。 方法:放一面鏡子抱寶寶到鏡前,指著鏡中的寶寶說:「這是…(他的名字)」,「寶寶笑一笑」等等。摸著寶寶的嘴、鼻子、耳朵、眼睛或其他部位,告訴他這是什麼。經常照鏡子的寶寶,會注意自己臉上的器官,較快學會認識自己;經常照鏡子的寶寶,在照鏡子時,也會有較多的表情,或笑或做鬼臉,或摸摸鏡子裡的人,十分開心。 五、跳、蹬、踢 經常讓寶寶做蹬腿、踢吊球,讓下肢自由活動,有利於將來坐及爬的學習;也可讓寶寶在你腿上跳來跳去,可發展寶寶的下肢力量,為站立作準備。 方法: 1.吊一個寶寶喜歡的有響聲的玩具,扶著他的雙腳教他「踢」,幾次以後就會了。 2.扶著寶寶腋下站立,讓他在你腿上跳來跳去。寶寶在跳躍時會刺激腦部的平衡或前區庭發育,有助於平衡活動。@、

2010年08月16日
公開
21

七夕

七夕

2010年08月10日
公開
45

睿-4M

睿-4M

2010年08月08日
公開
34

帆-4Y6M

帆-4Y6M

2010年08月08日
公開
16

父親節

父親節

2010年08月05日
公開
14

你長大後,養不養我

2010年08月03日
公開
14

有禮走天下-洪蘭

有禮走天下2010/08/03  有一天在朋友家,她念國二的兒子正好放學回來。他看到我們並未打招呼,也沒喊他媽媽,便直接穿過客廳進去裡面。朋友有點尷尬,就先跟他說話:「你回來了?今天課上得還好嗎?」孩子還是不答腔,自顧自的進了房間。很奇怪的是,我聽到鎖門的聲音。我驚愕的望著朋友,她自我解嘲的說:「唉!現在孩子都是這樣。」我很不以為然,這不是理由,因為也有孩子不是這樣。這是沒有禮貌,這孩子被寵壞了。 我小時候放學回家是先要去喊母親,說:「媽,我回來了。」然後看今天家中有什麼事需要做。母親說家是大家的,所以家事要大家做;長輩走進房間,小輩要站起來,不可以大剌剌坐在椅子上不動;別人跟我們說話,不論是誰,都要很有禮貌的回答,她不要別人說她的孩子沒有家教。母親的這些要求後來變成我們出社會後待人接物的態度,也真的讓我體會到「有禮走天下」這句話。 其實,在文明社會中,有問有答是基本禮貌。晚輩對長輩怎麼可以愛理不理,高興才回答、不高興就不回答呢?杜威說:生活即教育。「禮貌」是一個需要從小、從生活中教的習慣,它直接儲存在大腦神經連接的突觸上,哪怕這孩子將來得了失憶症,他小時候學的習慣並沒有丟掉。父母不可以推諉掉這個教養的責任。 後來跟學生談起這件事。一個學生說:「大人也是一樣呀!我們跟父母講話,他們也是愛理不理的。」另一個說:「我爸從來都不曾正眼看著我說話。」還有一個說:「我們才不敢回答,每次回答都被老師說強辯,反而挨打。」我才明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原來是大人說話也不客氣,給孩子做了壞榜樣。 我想起曾接過一通電話:「喂,你是那個洪什麼嗎?有人託我帶東西給你。」原來我妹妹在美國的學校教書,把他們多的英文書託人帶回來捐到山地去。這人很熱心,但是很沒有禮貌;還有一次在宴會上,坐我旁邊的企業家飯後端起茶來咕嚕咕嚕的漱口,然後吞下去。剎時,我全身雞皮疙瘩都起來。這行為只可在洗手間做,不可在餐桌上做。報上有讀者投書說:幾十個學生下公車,卻沒有一個人跟司機說「謝謝」,我們社會怎麼進步到連這些最基本的禮貌都沒有了呢? 「禮」是社會運轉的潤滑劑;無禮,社會就會充滿暴戾之氣。現在的孩子在家中父母無暇教,到學校又忙著學那些出社會後用不到的方程式,使得真正該學的沒有時間學。其實我們中學課程教太多太深的知識,中學的教育應該是通才教育。因為大部分的人不需要高深的學問才能就業,但是他一定要有普通常識和進退應對的禮貌,事業才會順利。 教育是為學生出社會做準備,就請學校從禮貌開始教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