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大白兔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6年11月07日
公開
14

嬰兒學站階段7大重點

(一)發展時機:   八∼十個月左右   (二)發展狀況:   吳芬芬醫師指出,一般嬰兒在八個月大左右可經由扶持而慢慢學習站立,九個月時能攀扶著傢具站起來,到了十個月大時就可獨立站立。   (三)所代表的意義:   站是走的前驅期,嬰兒在學會了站及接下來走的動作之後,其活動力會比之前增加好幾倍。   (四)關於骨骼的問題:   O型腿、X型腿、內八、外八、扁平足這些腿部問題常令父母十分憂心,但劉士嘉醫師表示,這些都是屬於生理性的情況,無關疾病問題,而是與個人差異有關,會自然而然隨著時間而漸漸獲得改善,與坐學步車或學習走路毫無關連。他更進一步指出,在扁平足方面,只要寶寶在墊腳時出現弓狀,父母就不須擔心。而在O型腿方面,通常99%都是屬於生理性情況,通常在寶寶一歲半∼二歲半左右會漸修正,但如果過了三歲之後仍有此問題,就該考慮是否屬於病態。   (五)父母給予的輔助方式:   父母可將寶寶放在家中桌子前或是茶几前,最好選擇高度與寶寶高度較適當者,再將寶寶喜愛的玩具放置在桌面上,讓他站著玩玩具,藉此訓練他雙腿的耐力及穩定性。另外,仰臥起坐及蹬腿運動也非常適合此段的父母與寶寶一起進行。◎仰臥起坐: 讓寶寶仰躺,家長拉寶寶的雙手讓他坐起→站立→坐下→躺下,如此重複進行,可增強寶寶的肌力。 ◎蹬腿運動: 父母從寶寶腋下將其抱起,讓寶寶在父母身上彈跳,如此可促進寶寶腿部的伸展。   (六)建議輔助工具:   各式玩具、高度與寶寶身高相當的桌子。   (七)安全環境的安排:   針對會站的寶寶所需注意的安全環境設計如下: 1.桌子: 切勿讓寶寶獨自站在蓋有垂落桌巾的桌腳旁,因為寶寶可能會去拉桌腳而扯下桌面上的東西,造成危險。建議家有學站時期的嬰兒,最好不要在桌子上鋪設垂落於桌腳的桌巾。 2.冰箱: 會站的寶寶也可能會去開冰箱的門,寶寶隨意的去開啟冰箱可能會導致危險。父母可使用防止隨意開門的門氈,此外在冰箱上可加貼安全的裝置,以防止嬰兒隨意去開啟冰箱。 3.電扇: 防止寶寶的手因一時好奇而將其伸入電扇中,父母在選擇電扇時,宜選擇有加裝安全防護的設計,當寶寶一碰觸時電扇就會停止,或者加套較細間隔的防護網。

2006年11月05日
公開
9

粉唐代製--留言框

2006年11月04日
公開
11

MOMO代製----LOVE

2006年11月03日
公開
48

發酵乳糖多於奶,不健康!

BBH朕朕媽分享來ㄉ 董氏基金會的調查結果 綠燈(比較推薦的) 大約方糖2.5顆、牛奶1杯 味全:ABLS原味優酪乳、LA66低脂高鈣優酪乳、 林鳳營優酪乳(原味、無糖、草莓) 統一:AB優酪乳(原味、綠茶多酚)、LP33機能優酪乳、 凝態發酵乳AB乳果(原味) 優沛蕾:尤物活菌鮮奶酪(原味) 黃燈(糖不少,但也有奶) 大約方糖4顆、牛奶1/2杯 光泉:晶球低脂優酪乳、成人固鈣晶球優酪乳、 優酪(草莓、藍莓、柳橙等) 優沛蕾:龍根菌優酪乳(原味)、美 優酪(藍莓美瞳、櫻桃美顏等) 比菲多:植物 優凝態活性發酵乳(蜂蜜草莓、燕麥薏仁蒟蒻等) 味全:ABLS優酪乳(低脂蘆薈、草莓) 統一:瑞穗高優質優酪乳(原味) 紅燈(建議少吃) 方糖約6顆、牛奶僅1/4杯 比菲多:稀釋活性發酵乳(蘋果、原味、綠茶多酚) 味全:LCA506活菌發酵乳(原味) 統一:多多活性乳酸菌(原味、牛奶多多)、 可爾必思(芒果、胡蘿蔔蘋果等) 養樂多:活菌發酵乳(原味) 優沛蕾:益菌多(原味、草莓) 金車:健酪乳酸飲料(藍莓、水蜜桃) 董氏基金會也提供了DIY方法: 無糖優酪乳DIY動手做,Let's go! 爸爸媽媽準備好以下材料: 1.牛乳:鮮奶5杯(一杯240c.c.,可用100%保久乳、低脂、脫脂奶粉三湯匙25g或全脂奶粉30g,加入240c.c.的溫水) 2.菌種:市售優格1/2~1杯(以市售為主,原味或各種口味均可) 網站上有照片和製作步驟 http://www.wretch.cc/blog/jtfdiet&article_id=6544509

2006年11月03日
公開
44

25種讓寶寶愛吃飯的方法

文╱劉莉雯 諮詢╱資深保母 鍾媽媽 對媽咪、爸比而言,從寶寶會站、會跑開始,要讓寶寶好好吃飯,成了每天最頭大的問題。每到吃飯時刻,就像進入戰場一樣,不但追著寶貝滿屋子跑,也弄得人仰馬翻,覺得「吃飯好恐怖阿」!使用本文的25種方法,立刻讓「吃飯」變成每天「最好的時光」。 1. 不要在飯桌上斥責他,讓寶寶覺得吃飯是一件苦差事。 2. 關掉電視、收拾起玩具等等一切會讓他分心的事物。 3. 為他買一個固定的寶寶吃飯座椅。 4. 讓他每次坐在固定的位置,在固定的時間吃飯。 5. 若要讓寶寶專心吃飯,大人也得要專心吃飯,在吃飯的時候,不做其他的事情,並且全家人都要養成一個習慣,就是只在餐桌上吃飯。 6. 如果寶寶不肯好好坐著吃飯,四處亂跑,不要在後面追著餵他。一定要態度堅決的要求他,只有在固定位置才有飯吃。 7. 營造一個愉快的吃飯環境,屬於全家人,將吃飯當成是交流感情,而不是對生活作一個交代。 8. 盡量不要讓幼兒在吃飯時間還玩得太high,在興頭上硬拉他去吃飯,他當然不想吃。 9. 有時候寶寶不想吃飯,是因為運動量不足,體力消耗少,所以使得進食的量也少。平日可以多帶寶寶外出或去公園玩,等到快要到吃飯的時間之前,就帶他回家吃飯。 10. 父母一樣使用湯匙或叉子吃飯,讓幼兒可以模仿大人的方式用餐。 11. 在幼兒的座椅下的地上舖上報紙,以方便收拾幼兒掉落的食物。 12. 寶寶喜歡用手抓食物,家長可以順著他的喜好,做飯團或將菜串在竹籤上,以方便他拿握,不要給他容易散落的食物。 13. 在遊戲中學習用餐的方式,效果最好,所以可以在如辦家家酒時,讓洋娃娃一樣用湯匙或叉子吃飯,運用玩具讓幼兒學習使用餐具的方法。 14. 偶爾邀請有較大小孩的朋友來家中用餐,讓幼兒可以模仿其他幼兒的用餐的方式。 15. 為幼兒選擇適合他手的大小且好握的餐具。 16. 選用有可愛圖案的湯匙或餐具,引起幼兒使用的興趣。 17. 平常不要讓幼兒養成吃零食不吃正餐的習慣,尤其快到用餐時間前,不要給幼兒吃過多零食。 18. 要給小孩吃的點心,盡量挑選糖分不高的,以免他攝取過多的熱量。 19. 平時將零食收在幼兒看不到或找不到的地方。 20. 若是寶寶不小心將碗裡或盤裡的食物灑出來,就當成是他正在練習使用餐具,不要立刻清理在桌上或地上的食物,或對他說「你看你......」,以免他對吃飯感到畏懼。 21. 給寶寶穿上圍兜兜,以防止他將食物灑在身上。如果幼兒真的吃得衣服上都是,就抱著大不了換一件衣服的心態,不要立刻幫他清理衣服上的菜渣,讓他覺得自己好像做了父母不喜歡的事。 22. 幼兒將食物吐出,很可能是因為顆粒太大或太硬,使他不容易咀嚼。找出他不想吃的原因,並設法改變它,而不要先認定是幼兒任性的將食物吐出。 23. 爸比媽咪可故意表現出搶吃菜的情境,尤其是對幼兒不愛吃的菜,並且邊吃邊說「好好吃,好香喔」,讓他也產生想要嘗試的欲望。 24. 將青菜或他不喜歡吃的菜,切得碎一點,放進他愛吃或不排斥的食物中,讓他吃下去,例如將波菜加入漢堡或比薩裡。 25. 將青菜或食物用模型作成可愛的圖案,提高寶寶吃飯的興趣。 https://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1_36.asp

2006年11月01日
公開
17

加入BBH滿3個月ㄌ

2006年11月01日
公開
13

寶寶爬行比賽獲勝秘笈---轉貼

爬行比賽哪裡有? 1. 百貨公司 2. 婦幼用品展覽 3. 相關親子的園遊會 4. 直接在媽咪寶貝、嬰兒與母親、育兒生活雜誌裡活動頁或上該雜誌網站搜尋。 ※實彈演練步驟: 1. 在家裡整理出一條約5米的跑道,訓練寶寶直線爬行。 2. 可以運用平常喜歡的玩具(道具:手機、相機、小熊…)吸引他往前爬行。 3. 利用手上的電子錶計時,循序漸進,能進入10秒內就成功了。 4. 媽咪是心肝寶貝的天然玩具,寶寶看到你,自然會往前爬,記得給他們抱抱、鼓勵。 5. 注意!寶寶不是奧運選手,一切以安全及好玩為考量。 臨場表現 通常爸比媽咪求好心切,常常忘記了很多重要的叮嚀,例如: 1. 在家先調好時差 很多超級貝比選手,在家一條龍,出場一條蟲。為什麼呀?因為剛好輪到他時,睏去了!……天啊!要避免「蟲蟲危機」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讓他們在家習慣時差。 2. 喝牛奶換尿布,請比照第一點 雖然用奶瓶吸引也是個好方法,但總是覺得有點那個…嗯…..就是看到ㄋㄟㄋㄟ,就以為要睡覺覺了。 3. 到達現場別馬上浪費體力 有些阿公阿嬤望孫成龍,一到現場看到塑膠地墊,馬上丟進去試爬,殊不知這僅僅五分鐘的熱度,卻將寶貝儲備的體力浪費殆盡。等到真正上場,才聽到阿嬤說:「寶貝阿孫,你安奈ㄟ不爬?」 4. 親愛的爸爸媽咪,真的別用丟、用拉的 要一決勝負看這裡,剛開始2、3秒不動是正常(現場的鼓譟聲音頗大),運用在家練習的道具吸引,待寶寶一啟動自己馬力後,立即退後(留出前進的空間),一直到達終點。 5. 永遠記得這個鐵律 寶寶不自己發動爬行,爸媽叫得再淒厲都沒用。吸引誘導,讓寶寶保持注意你往前爬是勝利的關鍵。 記得帶相機 其實參加寶寶爬行比賽,爸比媽咪要有一個心理準備,就是雖然在一片「衝啊!衝啊!」聲中,仍有2/3的寶寶會摃龜。 不過,爸比媽咪們別緊張,可別放太多壓力,畢竟志在參加不在得獎,好好的享受這一回親子活動才是最重要的喔! 一定要提醒親愛的爸比媽咪們,好好的紀錄這個過程,畢竟寶寶的嬰兒期可能就只有這一次的競賽,無論他們表現如何,都是最珍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