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HEL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載文章 -- 不動怒•才能教出好孩子

2008年03月25日
公開
37

轉載自 bobo 小天才雜誌 父母是孩子學習模仿的對象,也是兼具言教與身教的第一位老師,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外顯個性及未來的處事態度。雖然,教育孩子的確不是容易事,要達到不動怒的境界,需要父母更多的堅持與耐心。 對一歲前的嬰幼兒而言,因行為能力有限,處處需要照顧者的照顧與關懷,而建立出與照顧者必須建立一套緊密的依附關係,照顧者如果每天都處於不穩定的情緒狀態,自然會讓孩子感受到惶恐不安的情緒,而對其失去安全感。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沈玉培表示,成人擁有自己的情緒,可以運用智慧加以控制,但對年幼的寶寶來說,天性與情緒自然連結,對外在旁人的情緒敏感度高過成人,如果經常感受來自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情緒波動,自然也就跟著躁動不安,容易緊張。她提醒,當主要的訊息來源屬於不安定的狀況,這樣的情緒連結就會跟著孩子一起長大,進而影響他的發展與未來的處事態度。 情緒•影響後日後發展及表現 即便是在胎兒階段,母體對外界的情緒反應就直接影響腹中胎兒的胎動情形,出生後的情緒發展則是透過模倣仿學習而來,即使視力仍舊模糊(初生不久後的嬰孩的視力就能看到了,不至於是模糊),依然可以感受到週遭人物的不同情緒表達,也因此,嬰幼兒期的環境、照顧者的教養方式及親子互動的模式與他自身的特質等,都會影響日後的情緒表現及未來的發展狀況。 沈玉培指出,孩子年幼時經歷事件的感受,即便雖無法透過意識回憶起來,但仍儲存在人的大腦中的一個區塊中有一組專司記憶的區塊,這會讓孩子在長大後仍能依稀感應2歲以前的情緒反應,而孩子的成長認知主要就是依靠情緒的連結,一旦連結出當時情境屬於不安且躁動的環境,自然會讓他日後產生保護自己的意圖,如此一來,會導致易養成凡事不願意冒險與挑戰的性格,一切以穩定自己為優先考量。 她說,雖然這樣的孩子美其名是「固本」,但卻大大侷限了日後的發展。由於孩子的大腦神經需要不斷地接收刺激,以複製並連結腦神經網路讓其功能日漸發揮,這就如同每個人都具備基本的跑步能力,但卻有人能夠發揮到極限,讓這項能力充分發揮。而大腦也是如此,如果缺乏刺激,自然會影響日後的學業表現。這也是許多學理強調大腦情緒發展的關鍵期是在三歲以前的原因所在,而這個階段,父母親就扮演著相當重要的引導與被模仿學習的角色。 Tips情緒出口要適時宣洩情緒 沈玉培提出情緒的「火山理論」,提醒父母要注意讓適時釋放自己及孩子有宣洩的負面情緒的機會,以免因累積過多,又不及時疏通,屆時若爆發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她說,誰都無法預料自己的情緒臨界點,但如果能在平日就慢慢釋放,就可以能降低一次爆發的可能性。至於如何紓抒發情緒,她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利用撕紙、寫日記(或網誌)、拿枕頭亂打等方法,來以宣洩情緒,舒緩心情。 五大要訣•可減少亂發脾氣 沈玉培強調,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維,父母要掌握他的情緒的確不易,因此建議必須從改變自己的脾氣做起,讓寶寶能學習正確的情緒管理。至於要如何才能避免亂發脾氣?可以試著學習五大要訣,降低不自主的發怒機率。 •要訣一:觀察寶寶的天生特質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天性與氣質,事先了解有助於先做準備與防範,沈玉培說,只要多一分對孩子個性的了解,就可以知道並應對他的行為模式,並避免因孩子的情緒爆發而影響自己的心情。 •要訣二:了解寶寶的發展狀況 (一)各階段擁有不同的發展能力:很多人以為二歲小孩就是調皮,難以教育,沈玉培說,這個階段的寶寶的正處於小肌肉持續發展時期,自主能力增多,喜歡運用自己的能力做新的嘗試,更利用探索的方式去了解自己的能力與外界的新事物,這不是調皮,父母反而該慶幸孩子能藉由不斷地探索,去發揮既有的能力,因此,不要給予過多的限制,才能了解他的能力與優勢。 (二)語言與認知理解尚不成熟:直到寶寶進入學齡階段,語言與認知能力發展雖已有長足進步,但往往仍無法理解成人世界中的事物,卻因此被歸類為「不聽話」,沈玉培表示,有時這種反應不是故意,而是他根本不了解父母想表達的重點何在。 (三)專注力不夠:寶寶的專注力不比成人,但父母總是因為孩子不能規矩地「做完一件事」而生氣,其實這是因為不了解孩子的專注能力,也就是說,長篇大論對專注力不夠的孩子實在沒有多大用處。 •要訣三:熟悉孩子的日常作息 熟悉孩子的日常作息,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怒氣,例如:平日下午一點該是孩子倦了該午睡的時刻,父母卻硬要他吃飯或洗澡,當他處於需求沒被滿足時,自然就容易跟父母鬧脾氣,因此,沈玉培提醒,了解孩子的作息,並在固定的時間滿足生理需求,就能降低「起番」的機率,自然就不會影響自己的情緒了。 •要訣四:讓自己有喘息的機會 教育的確需要花費很大心力,不論是全職媽咪或有工作的職業婦女,一定會累積壓力與情緒,但如果沒有事先照顧好白天所累績的情緒,讓自己也有喘息與宣洩的管道,就容易在寶寶面前爆發,沈玉培建議,父母一定要擁有獨立的自我空間,及適當的休閒活動,定期好好地抒發自我情緒。 •要訣五:體認自己的情緒罩門 父母若能自覺情緒罩門何在,預先為情緒地雷做準備,就能知道生氣時該如何面對與處理。沈玉培說,父母必須時時提醒自己,到底哪些行為是可以容忍的?在出現這些行為時,又有無讓步空間?尤其,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深遠,在得失之間,必得再次衡量所堅守的原則對孩子的幫助有多大?唯有自覺後,才不會讓孩子一直誤觸自己的地雷,不斷上演爭執戲碼。

轉貼】放任的教養,讓德國父母嘗苦果!引爆歐洲熱烈討論的 一本教養書!

2007年10月24日
公開
32

紀律能治療孩子的行為問題 1882年,美國有一個又聾又啞的二歲小女孩。父母親同情她,悉心照料她,盡可能滿足她的每一個願望,卻使她變得自私自利到了極點。她利用她的需求、願望和侵略性,來折磨她的家人。 無計可施的父母於是請來一位訓練有素的教育人員。這位女老師很快就進入情況,並且展開一場耗盡所有人力氣,而且幾乎是苛求的長期教育過程。在她的權威之下,這位有天賦的女孩終於學會服從。 在這場施以紀律的過程中,女老師試著喚起女孩創意十足的才華。實驗很成功,她教會女孩服從之後,緊接著發展她的天資。 女孩在1904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雷地克里夫學院(radcliffe college),後來成為舉世知名的作家——她就是海倫.凱勒。 這個勇氣十足的實驗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蘇利文老師深愛海倫,而這份愛使她有正當的理由強制她服從。 這個罕見的紀律化的故事,蘊含著一個教育的真理,那就是和一個孩子進行紀律與愛的對話。 海倫.凱勒的童年故事清楚地告訴我們,缺乏紀律將使孩子的生活雜亂無章,罹患心理疾病,而一個孩子能透過紀律,重新找到健康正常之路。 海倫.凱勒的啟示 過去幾年來盛行無人管束的教育模式,導致孩子表現出一種令人無法忍耐的、自我中心的挑戰態度,這些孩子很像蘇利文老師出現之前的海倫.凱勒:太多愛,太少紀律。他們始終期盼情感上與物質上的饋贈,沒有學會放棄,他們依照著「我。一切。立刻」的方程式過日子。 這些孩子在很正常的環境裡長大,不缺慈愛的父母,但是他們既不識界限,也不知挑戰為何物,經歷不到紀律與清楚領導的正面影響。父母,多半時候都是無微不至,為孩子們鋪平所有的道路,永遠都支持他們。 兒童及青少年這種染上了濃濃自戀色彩的挑戰態度,是過去幾十年中使人十分惱火的教育現象。缺乏接受嚴厲與樂趣的態度,加上自憐,以及一種無法滿足的消費欲望,使得許多青少年的生活從此成型。成長中少不了的喝酒、吸毒與吸菸,更將他們推向無人管束的境地。 用紀律「治療」青少年問題 許多青少年的案例,都暴露出缺乏清楚領導與紀律的後果。我想舉一個特別明顯因紀律而「治癒」的個案。 有一天,一位十五歲的男孩被送到我這裡,九年級的他資賦優異,卻可能再度留級。我本來要告訴他,因為他不接受管教,加上喝酒的問題,以及懶散的態度,必須離開學校。我們不是沒有尋求過心理諮商,然而已經彈盡援絕了。 看他百般懊悔又無助地坐在我面前,我突然靈機一動,對他說:「如果你願意去上我們最嚴格的英式寄宿學校,一所傳統的男子寄宿學校一年,之後你就可以回到薩勒姆來。」他說好。 他在英國遇到的,是一個階級分明的團體,紀律與秩序凌駕一切,服從乃理所當然;穿制服是義務,違反校規時懲罰接踵而至,成年人的權威,包括學生共治的?#92;能,都是無可爭議的。 所有的休閒活動都屬於義務性質;晨禱為一天揭開序幕,所有人都必須參加,無論信仰的是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或無神論。這所學校符合了一個教育機構的恐怖形象。 待在那所學校造就出一個成功的故事:男孩停止喝酒,蛻變成一位熱情洋溢的越野跑者,開始工作,對新式運動興趣濃厚。他從一個遭受心理打擊的少年蛻變為年輕人,成績不錯,充滿自信,那些過去把他從正途拐走的誘惑,再也靠近不了他。一年後他回到薩勒姆,順利地走自己的路,直至高中畢業。 今日英國寄宿學校的教育風格是他成功的原因——幽默、鼓勵與信心伴隨著嚴格的紀律。 紀律使孩子成長 有一些振奮人心的例子,讓我們知道青少年能在親切關懷但嚴格的領導之下,透過共同參與一項讓他們放手去做並且從中成長的計畫,而贏得自信。 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的總監賽門.拉圖和英國芭蕾編舞家馬爾度,與兩百五十個孩子一起排練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並且把這場演出準備的過程拍成紀錄片《舞在柏林》。那位編舞家最常提到的詞就是「紀律」。 紀律是青少年建立對自己創造力之信心的先決條件。觀眾可以很清楚地觀察到,這些孩子如何在嚴格紀律之辨證,以及編舞家充滿愛的饋贈中得到發展。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假使有人信任、說一不二地要求孩子,同時讓他們在團體中相互影響,青少年能被引領到何等的高度。每一個從事教育的人,都應該看一看這部影片,了解自己有權力訓練青少年遵守紀律。 (本文節錄自《有紀律的孩子更優秀》第四章) 畢博校長於德國規模最大、最知名的貴族學校任職三十餘年,作育無數菁英。 他以長年投身教育工作沉澱出的心得,懇切呼籲大家鼓起教育孩子的勇氣。 放任的教養,只會讓孩子承受雜亂無章的苦果。 出於愛的紀律,才能賦予孩子真正的自由。 從小學會服從、讓步、負責任的孩子,才能掌握自己的未來。 畢博校長的教育心得: → 我們需要再度為教育鼓起勇氣 → 自由從紀律而來 → 父母的權威影響深遠 → 紀律有治療良效 → 不是每件事都需要和孩子討論 → 雜亂無章釀成早年不幸 → 希望公平教育,就得有處罰孩子的準備 → 家庭不是一切 →「人在玩的時候才是完整的人」 → 只有天份是不夠的

好文轉貼分享--害羞不是缺點

2007年10月20日
公開
31

害羞不是缺點 幼教博士 陳姝伶 著 我常常被問到類似這樣的問題:「我的孩子碰到人都不肯打招呼,怎麼辦?」、「我送孩子去上學,他都只站在一旁看,也不參與,他有沒有問題?」或「我的孩子在家很活潑,又愛講話,去到學校卻不參與課堂上的討論,這是怎麼回事?」 我想這一類的孩子是蠻多的。基本上,這些孩子的個性是屬於比較害羞或小心翼翼型的。個性本身是沒有優缺點之分的。但就像銅板有兩面,有一弊必有一利。我常跟父母們開玩笑,有害羞的孩子,要感謝。因為害羞的孩子通常比較小心翼翼,不會做出危險的行為。對父母來說,可以省了不少的麻煩。 當然害羞和小心翼翼兩者並不完全相同,但在幼兒(五歲以下)階段,這兩者常常一起影響孩子的行為。害羞或小心翼翼的孩子,在碰到新的人、事或環境時,因為心智還不夠成熟去判斷這個人或事或環境對他是不是安全?是不是足夠信任,所以大部分選擇旁觀者的角色。〝觀察〞對幼兒來說是一種學習。透過觀察,孩子開始建構對人、事或環境的認識,總要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產生對人、事或環境的熟悉感和信任。只有等他對自己的判斷能力覺得自在了,他才會主動的去與人互動或參加學校活動。小心翼翼型的孩子大部分在六、七歲以後,這些問題會慢慢的消失(當然,總是有個別差異的)。害羞的孩子,因天性的關係,需要更長的時間。 既然我們瞭解孩子的這些現象,是孩子成長的正常行為,做父母的在孩子不肯 和人打招呼或不參與活動的當刻,要能以接受的態度來處理。例如,告訴孩子﹕「你現在不想叫阿姨,沒關係。你覺得想跟阿姨打招呼的時候,再來跟阿姨問好。」通常越逼他,孩子會越退縮。克服害羞的時間反而更拉長。逼迫或勉強孩子去做他害怕或不自在的事,對孩子的另一個傷害,就是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父母的懊惱、生氣或挫折的表情或態度,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令父母不滿意,事事不能做好,很差的小孩。我想這種不會是父母期待要有的結果。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踫巧是屬於害羞或小心翼翼的小,就請你用包容、瞭解和體諒的心來陪他們長大吧! 除了心態上要調適之外,父母們可以做的是增加孩子的社會性的活動(social activities)。製造孩子和年紀相仿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機會,或多帶孩子到公園、兒童科學館或博物館參觀,都是幫孩子增加對人、事、物和環境的認識的好方法。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去到那些地方,往往沒什麼太強的反應或參與而氣餒。社交活動經驗的累積,我個人認為是孩子突破自己羞怯、害怕的最佳方法。

【轉貼】五大步驟教你的孩子精打細算

2007年10月12日
公開
40

今周刊林麗美 現代父母愈來愈重視菁英教育,就連理財也不例外,目前國外對兒童的理財商數(MQ)愈來愈重視,目的就是希望自己小孩能早一步認識理財觀念,並奠下財富基礎。不過專家提醒,十三歲前是黃金教育時期,父母最好及早做好準備。 某個晴朗的午後,已經上國小一年級的王曉明,正興高采烈地與媽媽在百貨公司裡逛街,走著走著經過一家玩具店,突然之間,王曉明的眼睛一亮,指著裡面的甲蟲玩具高喊著:「媽媽,我要買這個。」話一說完,只見王媽媽皺著眉頭說:「不行,你的玩具已經夠多了。」 一聽到被拒絕了,王曉明便開始有如天崩地裂般地激烈哭鬧,引來不少路人異樣的眼光,搞得王媽媽尷尬不已。 為了盡快讓事情落幕,王媽媽只好趕緊拿起玩具付錢了事。不過,心裡卻充滿了無奈與挫折。「唉,都這麼大了,怎麼還是講不聽啊?」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類似的經驗與挫折,但是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從古至今,養兒育女向來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馴服」與「說服」年紀還處於似懂非懂的兒童,希望培養他們的理財觀與建立正確的消費行為,更是不容易。可是,如果家中的寶貝上了國小,還常出現類似行為,那麼家長可能得小心:是否錯過培養兒童MQ(Money Quotient,理財商數)的關鍵期。 理財教育 五到十四歲起步 根據學者研究,兒童接受各種能力的培養,都有一個關鍵期,以語言能力訓練為例,二至四歲堪稱為關鍵期。若是希望培養兒童數理能力,那麼四到六歲便是關鍵期。對於稍具難度的理財能力而言,培養的關鍵期為五到十四歲。 不過,研究結果雖為如此,實際上,隨著小孩越生越少,很多國家對於下一代的理財能力培養,早已逐漸提前。例如法國,早於兒童三至四歲階段,家長們便展開家庭理財課程,教育基本的貨幣觀念。約莫十歲左右,法國家長就開始為小孩設立獨立的銀行帳戶,積極培養孩子理財觀。 美國也是,對於兒童理財教育的要求,是三歲能辨認硬幣和紙幣,六歲具有「自己的錢」的意識,十三歲開始打工賺錢,學習如何運用基金與股票等投資工具理財。 國內一樣出現少子化的社會趨勢,但是兒童理財教育的起步與觀念啟蒙,相對顯得落後很多,很多父母壓根沒想到訓練兒童MQ這件事。會出現這種情形,一方面與投資理財觀念這幾年逐漸在國內興起有關;另一方面,則與國人教育普遍偏重智育有關,許多父母只求小孩好好念書,寧願自己省吃儉用,當「孝子」、「孝女」,供小孩吃喝玩樂,嚴重忽略理財智商的培養。 不懂理財 財富再多也無用 日前,便曾發生過這樣的案例。有一位母親,一輩子省吃儉用留下上億元遺產,滿心希望提供兒子最好的物質生活。結果從她過世後,年近三十歲的兒子即大肆買房、買跑車、出國旅遊,恣意享受人生,結果不出三年,上億元的遺產揮霍一空。 英國也曾發生過類似情形。一對在金融界打拚多年的父母,去世後留給未滿二十歲的兒子幾十億英鎊的財產。結果,這個小孩太早擁有財富,又不懂理財,最後竟然吸毒橫死街頭。 由這些案例不難得知,不論古今中外皆然,若沒有盡早培養兒童的理財能力、理財智商,留給他們再多的財富,終究會揮霍一空。 只是,更大的難題來了,很多父母自己都不懂如何理財,遑論教導兒童理財呢?其實,若能依照以下五大步驟,就算父母不會理財,一樣可以培養出高MQ的兒童。 首富最重視零用錢與記帳 一、定期發放零用錢,並嚴格執行約定時間到才給下一次的零用錢。一開始時,父母可以「周」為發放零用錢的時間單位。等到孩子習慣後,時間慢慢拉長為「月」。這種方式除了可讓小孩學習在固定時間內分配金錢消費之外,也可訓練孩子的用錢能力。 二、培養記帳習慣。由於孩子可能年紀小,或不知如何記帳,剛開始時,父母可幫助孩子將未來一星期所需的花費記錄下來,然後逐日補上額外支出項目,慢慢養成小孩記帳的習慣。等到建立幾次記錄後,慢慢放手讓孩子自己記帳。該步驟的好處是,父母們可藉此檢視孩子的消費傾向,若發現有偏差,可適時糾正。 三、培養儲蓄觀念。儲蓄是理財的基本,若兒童能建立良好的儲蓄習慣,意味著理財觀念已開始萌芽。父母們不妨從買給孩子撲滿開始做起,鼓勵他們存錢。為增加存錢動能,父母可以設定存錢目標,當孩子達到目標時,給予額外獎勵。 四、開設銀行戶口。為建立孩子「自己的錢」的觀念,父母可以為孩子在銀行開立單獨帳戶。此外,當父母到銀行辦事時,不妨也把孩子一起帶去進行機會教育,讓孩子了解銀行作業流程、ATM功能等等。若父母已開始利用此帳戶理財,則可利用銀行對帳單、投資報表等,向小孩說明,讓他們親身感受「複利」的效果,激勵孩子多儲蓄。 五、建立理財目標。理財的最終目標無非是希望能理性消費,提高消費能力,因此父母可與小孩討論建立儲蓄目標,例如購買玩具、腳踏車、溜冰鞋等,然後協助孩子從每個月的零用錢當中,規畫出一個時間表,透過目標建立孩子的預算觀念。 嚴格說來,這五大步驟並無高深學問,亦不難達成,但是需要耐心與毅力去執行。美國首富洛克菲勒的子女理財教育,亦是從這五大步驟開始,尤其是定期發放零用錢、記帳、建立理財目標,更是他最重視的三大步驟。 不過在此要提醒的是,訓練理財的內容必須依照孩子心智發展情形而定,切莫心急,以免打壞親子關係,也破壞孩子理財樂趣。(本文選錄自《今周刊》5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