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瑢&語@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瑢】打牙際

2008年01月01日
公開

今天媽咪中午帶我跟外婆一起去給媽咪的老師請 我們到頭份的上賀迷你火鍋吃小火鍋 讚啦~ 吃的好飽唷 還有冰淇淋ㄋ 因為我們很早就到了 他們都還沒到 老闆就問我們要不要吃冰淇淋 我聽到時當然好ㄚ 那是我的最愛ㄋ 超級高興的 媽咪就先弄了一球香草的給我吃 當我正在努力吃的時後 姑婆他們都來囉 人也入入續續的來了 我趕緊吃一吃 然後點餐 媽咪點了一鍋韓式泡菜鍋 外婆點了一鍋大眾鍋 點好後我們就在那聊天 一下子湯底來了 我們就先把他湯煮開 然後把菜放進去 因為我很雞婆 把外婆的菜都丟丟進去 結果太滿啦 我還偷偷拿媽咪的菜菜丟到外婆的那鍋裡面 所以外婆那鍋已經快滿出來啦 當然我一定是被媽咪罵的啦 接著我們就努力的吃我們的東西 大家一邊吃一邊聊天 真是開心 吃到一半 爸比打電話來說他要不要等我們 還是他要先回阿公家 因為今天叔叔他們會回來 而且晚上在阿公家又有一貪聚會 媽咪就跟爸比說我們自己在開車回去好了 不然爸比又要等 等久了又要生氣 媽咪就叫我趕緊吃一吃 吃完要回阿公家 我就把碗裡的東西吃一吃 吃完我們先載外婆回家 然後我跟媽咪就往阿公家去囉 去到阿公家 已經看到下家的伯母在準備菜了 真是不好意思 讓他買菜又讓他準備 所以媽咪就叫我自己去玩 然後媽咪就去幫忙 到了要吃晚餐時 大人有的就在喝酒 我們就喝飲料 今天晚上煮的真豐盛ㄚ 桌上煮的菜都吃光光耶 真是厲害 可見媽咪跟伯母煮的菜真好吃 吃完我們就個自解散 爸比就去阿伯家泡茶 我跟媽咪就先回苗栗囉

健康比掌聲重要

2008年01月01日
公開

朋友住院了,看他插著鼻胃管,吊著「點滴」,病奄奄的躺在床上,想他平日 生龍活虎的樣子,前後判若兩人,所謂:「好漢就怕病來磨」,這回他得療養 好一陣子了。 其實我擔心的不只是他的健康,我更擔心的是他的未來。 朋友是位認真盡職的高階主管,很得老闆的信任與器重。同事們倒有正反兩面 的評價。 持正面看法的以為;凡事有他在,一切搞定不必操心。他是資深主管,熟悉公 司運作的原則,做事小心謹慎,作部屬的只要聽命行事就行了。 持反面看法的以為;他事必躬親,沒有給適度的空間讓下面的人得以發揮。而 且對老闆唯命是從,從不反應實際的困難情況,不擇任何手段以達到老闆的目 標為原則,加班到深夜,視休假為無物。弄得其他的人也不好意思遞假單。 這種以公司為家,夜以繼日的付出心力,任鐵打的也撐不住了。有一天在辦公 室跟同事開會,事前沒有任何不適,突然覺得一陣暈眩,眼前一片漆黑,醒來 發現自己在急診室裡。 剛開始住院的時候,老闆和同事還來探望,一個週末過後,探望的人逐漸變 少,甚至交情深的同事,有意無意的暗示;公司的人事可能會有所調整。朋友 聽了不以為意,認為自己夙夜匪懈的為公司打拼了一、二十年,沒有功勞也有 苦勞,何況平日很得老闆的肯定,多少次在公開場合誇讚自己的業績,並且表 示總經理出缺,他是被考慮的人選之一。而這次是因公而積勞成疾,上層主管 應當表揚和獎勵都來不及,哪會有什麼忘恩負義的決定?即使有什麼風吹草 動,也應該是更上層樓才對,所以朋友放心的繼續在醫院養病。 又過了一個週末,老闆的特助帶了一大籃水果,和人事經理笑容可掬的一同來 到病房。噓寒問暖之後,特助清了清嗓門兒,誠懇的說:「郭董很關心副總的 身體,交代您不必急著出院,一切費用由公司負責……」人事經理接著說:「副 總的職務非常重要,董事長囑咐要王特助接手。您調到資管部當顧問,至於薪 資…」 朋友識趣的說:「請回去代我謝謝董事長的好意,我的病牽累大家了,出院以 後我會回去辦辭職手續。」人事經理乾笑了一下:「董事長說,如果這樣的 話,退休金會從優處理。」「喔!他真是周到。」朋友回答。 朋友告訴我他經過這事以後,很有所感。也將感想寫在一張張的便簽上,分送 前來探望的朋友。我也不例外。 他的字不像以前那麼有力,卻仍然好看。便簽上寫著: 掌聲是別人給自己的一種肯定 健康是自己給自己的一種肯定 當掌聲與健康不可兼得的時候 寧可選健康而捨掌聲 因為掌聲會消失 而擁有了健康也同時擁有了獲得其他掌聲的機會 如果一旦失去了健康 其實也就失去了一切

做表面功夫,也要做得像一點啊!

2007年12月27日
公開

**騙子被揭穿後雖然傷心,卻不死心。因為他相信:不斷說服自己,終會成真。 **人們比想像中更輕易被欺騙,或說,更需要被欺騙。 **「你一直活在謊言之中。」 「對,而且我很羞愧。」 **如果你可以假裝誠懇,你可以假裝任何事。用偽善對付偽善的人,而且比他更偽善,這樣他會覺得你很真誠。 職場有很多「不自覺」情形。比如說,不知不覺被人認為自己很假。然後自己很疑惑:「我哪裡假了?我很真啊!」 如果不需要真,那就表示可真可假,既然可真可假,他假,你為什麼指責他錯呢? 但這其中涉及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戰國策.齊策四》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假,也要假得像一點。不然被人識破、看穿,那就糗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齊人去見處士田駢,說:「聽說先生是位清高之士,發誓不做官。假如先生真的不做官,我願供您驅遣。」 「您怎麼聽來的?我並沒有做官呀!」田駢驚訝地問。 「我從鄰居的女子那裡聽到的。」 「她怎麼說呢?」 「我那個妙芳鄰對外放話:不嫁。但是今年三十歲卻生了七個孩子,不嫁是不嫁,但事實上等於嫁過了。先生對外宣稱不做官,卻享受千鐘的厚祿,僕役一百多名;不做官是不做官,但卻和做官的人沒什麼兩樣。」齊人說。 田駢聽了,只能壓低聲音一再向齊人道謝。 ∼齊策四.齊人見田駢 *** 田駢太假了,沽名釣譽,最後還是被齊人識破。職場似乎總有這樣的人:上班時間拖拖拉拉,過了下班時間就故意在辦公室留很晚,然後發電子郵件聯絡相關工作事宜,副本還一定不忘給老闆,這樣給人一種錯覺:「他好認真!這麼晚還自動加班處理業務。」 再看《戰國策.秦策三》的故事: 韓國奪走了應侯的汝南封地。秦昭王對應侯說:「失去了封地,您是否憂愁?」 應侯說:「我不憂愁。」 昭王說:「為什麼?」 應候說:「魏國有一個叫東門吳的人,他的兒子死了卻不憂傷,他的 管家說:『您疼愛自己的兒子天下少有,如今兒子死了為什麼不憂傷?』東門吳說:『我本來就沒有兒子,沒有兒子的時候當然也談不上憂傷;現在兒子死了,就和沒有兒子的時候一樣了。我又有什麼好哀傷的呢?』我當初也是一介平民,做平民的時候不憂愁,現在失去了封地,就像失去兒子的魏國平民一樣,我為什麼要憂愁呢?」 秦王覺得很假,認為這不是心裡話,就告訴蒙傲說:「今天如果是我有一個城邑被圍,我肯定食不下嚥,睡無好眠。可是如今應候失去封地卻說不愁,這難道是實話嗎?」 蒙傲說:「請讓我去探聽一下他的真情。」於是去見應侯,並說: 「我想去死。」 應侯說:「你說這什麼話啊!」 蒙傲說:「秦昭王尊您為師,人所共知,更何況秦國哩!現在我當秦王的將領,統率秦兵,我原以為韓國這樣小,沒料到竟敢違逆秦的命令,奪您封地,我還活著作什麼?不如死了的好。」 應侯向蒙傲下拜說:「希望把這件事委託給您。」 < BR>蒙傲便把對話回報昭王。從此以後,應侯每談到韓國的事情,秦昭王都不聽信,總以為他是為了奪回汝南的封地而說話。 ∼秦策三.應侯失韓之汝南 *** 應侯太假了,沽名釣譽,最後還是被蒙傲看穿。如果做戲,最好三實七虛,應侯的境界太高超了,他以為他是誰?佛陀嗎?居然自比喪子鄰人。境界高超到超乎常人,難怪昭王懷疑,叫蒙傲去探探虛實。 如果一個人真的想騙人,他永遠不愁找到一個願意被他騙的人。很多時候,我們生氣不是因為別人騙我們,而是因為別人騙我們的時候我們沒發現。 我不是教你虛偽、欺騙,但我願意提一下有趣的西方諺語:When you lie, do it better.(撒謊要撒得好一點)。希特勒說:「謊撒得越大,相信的人越多。」史達林說:「謊話說三次變成真理。」世紀獨裁者的氣魄和見解,真是令人思之不寒而慄。 女兒:「三十歲是什麼開始的年紀?」 媽媽:「開始對自已的年齡撒謊的年紀。」 一般人可以忍受謊話,但粗糙的謊話只是污辱人的智慧。我可以忍受你對我說謊,但我不能忍受你對我說笑──太粗糙、太荒謬的謊話就不是謊言,而是笑話了。 我們一直騙自己,騙得如此好,騙到最後,這些謊言開始看起來好像真理了。因為我們常常只看到我們想看的,相信我們想相信的。 壞事永遠比你預期得要發生的快;所以,撒謊、虛偽或做表面功夫,也要弄得像一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