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J&J的童年往事

feed.babyhome.com.tw/255246

feed.babyhome.com.tw/255246

日期

#Tag

當初到底為了什麼結婚啊?(只是感想)

2007年05月21日
公開
6

最近看到身邊的朋友,和BBH上認識的媽媽都有婚姻不順的問題,大部份都是外遇造成的.媽咪心中就有點感慨,當初2個人結婚的理由不就是深愛著對方嗎?為什麼往往在孩子生了之後,結婚幾年之後,就會因為女方年紀大了,就去外面找更年輕的妹妹,不管家中那個跟他一起打拼多年的"老"婆? 或許老婆都會希望能再挽回,但是我想會偷吃的人,永遠改變不了,永遠都會食髓知味,永遠不會滿足,總會想再找更年輕的,身邊有多少血淋淋的例子,所以一旦因為外遇而離婚,真的不要再回頭,因為再一次的復合,只會再增加多一次的傷心. 真的很難想像當初十分相愛的2個人竟到最後會形同陌路,甚至於惡言相向,拳打腳踢,當時的甜言蜜語體貼對待都完全不見,與原本相愛的人變成怨偶,再與新的情人成為佳偶,是不是在多年以後,此時的新人在多年以後一樣會成為被汰換的人,不知道這些男人到底在想什麼,就只有女人會老,男人永遠吃香嗎?等你老了之後才會發現最好最愛的還是那個曾經陪你風吹雨淋,曾經陪你吃苦的人.男人啊,該知足了吧~~ 對爸比的事或許真的只是媽咪多心,爸比最近的表現又跟之前一樣,不再有奇怪的舉動,也會和小朋友有互動,所以他那幾天的怪異行徑或許只是剛好都發生在同一時間點,所以才會引人遐想吧~ 所以啦~媽咪會改善自己對感情的態度,重新分配愛的比例,愛你們3個一樣多,這樣總行了吧~

安慰自己的6種情緒

2007年05月18日
公開
37

安慰自己的6種情緒 1當我覺得——沒有自信,總覺得不如人。 我應該這麼做—— 1.停止批評和責難自己。 《肯定自己•欣賞自己》一書的作者克萊基荷芬解釋,會不斷苛責自已,說喪氣話的人,通常是對自己不夠肯定的人。「要對自己溫柔點,停止猛烈的批評,是建立自信的第一步,」她建議,拿枝筆列出你不斷在責罵自己的話語,並且自問看到這些話會有什麼感覺,這樣的責罵是否對自己有好處。 老實說,當然是沒有好處,因此,一定要下定決心停止這種責難。如果一時還做不到,不妨先把注意力放在已經做好的部份,告訴自己做得有多好。 2.學習積極正面的自我對話。 我們的內心都有一部投影機,每天讀出成千上萬的畫面與情緒,除了要停止負面的批評,還要積極輸入一些正面的鼓勵。 寫一張自己的履歷表,把所有的優點都列上去,每週瀏覽一次,做為自我對話的腳本,在忍不住要責罵自己之前,先想想看自己還有哪些優點,沒有想像中的糟。 3.每天問自己兩個問題:「我的人生有什麼是好的?」、「還有什麼事可以做?」 心靈文學作品《自尊心的六根支柱》作者布藍登則進一步建議,從這兩個問題啟發自己更有創意的對話,找到自己的價值,才能更肯定自我。 4.停止和別人比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別再羨慕別人的太太比較漂亮,或嫉妒別人比較會賺錢,許多痛苦和不平就是從「跟別人比較」開始的,不只是拿枝筆寫下自己的優點,也列下自己所擁有的,和自己比,也學會珍惜。 心靈補帖:肯定自己,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我們永遠不會像自己想像的這麼幸福,也不會像自己想的這麼不幸。 ——作家拉勞士吉 一個人應養成信賴自己的好習慣,即使再危急,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氣與毅力。 ——拿破崙 2當我覺得——挫折倒楣,負面念頭縈繞於心。 我可以這麼想—— 1.多看看壞事的光明面。 英國心理學家韋斯曼博士曾花了很多年的時間,研究上千 名幸與不幸的人,最後他驚訝地發現,運氣是一種心境、思考和行為模式,一個人的態度或想法會決定他是好運或歹命。因此,他在《幸運的配方》中建議碰到爛事的人,要先在垃圾中挖挖寶,「想一想事情本來有可能更糟」、「這不幸的事是否真的那麼重要?」、「想一想還有比自己更倒楣的人」,這些都足以讓自己對目前的境況釋懷。 2.相信事情會否極泰來,甚至因禍得福。 韋斯曼也發現,好運的人會看得比較長遠,不會因壞事而氣餒,甚至會發揮想像力,相信上天是要利用這個踏腳石,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好運。例如,沒得到這個工作,也許是有更好的工作等著你。 3.別自怨自艾。 其實,再幸運的人也會碰到挫折,他們也會哭泣,但最重要的是,他們會快快把爛事或厄運拋諸腦後。做些事分散注意力,像是上健身房運動流汗、看個搞笑的電影,或花20分鐘想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回憶一下,給自己 正面的感覺。 4.用建設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最後,如果是需要進一步解決的事情,而不只是轉換心情,韋斯曼建議,別一開始就認定自己對整個局勢無能為力,要下定決心採取主動。接著,發揮創意,列出可能的解決選項,甚至和別人有些腦力激盪,問問他們:「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處理這件事?」好好斟酌所有可能的方案。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專心解決問題,而不是沉溺在問題中。 心靈補帖:翻個面看一看,讓自己更好運 你怎麼想自己,也就決定了你的命運。 ——文學家梭羅 一個人成天想什麼,就會變成那個樣子。——美國總統林肯 3當我覺得——傷心難過時,如何為自己打氣? 我可以這麼做—— 1.開懷大笑。 最新一期的《O雜誌》(美國知名的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建議心情不好的人可多做以下幾件事,因為有愈來愈多的科學研究證實,它們能改善鬱悶的心情。像是租一大疊喜劇的DVD回家, 讓自己開懷大笑。笑,能改善人的心情,即使是強迫的,也有同樣的效果。 2.快走或跳個有氧舞蹈。 科學家早就發現,運動能紓緩鬱悶,改善心情,1999年的《內科醫學文獻》早已證實,運動和治療有 一樣的效果,因為它能刺激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像是腦內啡、血清素和多巴胺。 3.聽聽瑪丹娜的音樂,大聲地唱,用力地搖擺。 也有研究證實,聽音樂能刺激腦部分泌腦內啡。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最新發現,聽大聲的音樂能活化部份的內耳球囊,它們連接與愉快感覺有關的腦部組織。 4.上街為自己買束花吧。 美國羅特格爾大學在2001年的研究,72%的年長者如果經常收到花長達六個月,會比那些從來沒收到花的人快樂。另一個研究也發現,花束比其他禮物更能帶來喜悅與快樂。 5.找朋友聊聊天。 孤立的人容易鬱悶痛苦,許多專家都建議,發生事情或心情低潮時,一定要有朋友在旁邊。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則進一步指出,不只是找到支持的力量,還要有歸屬感,要找那種可信任、可依賴的朋友。 6.找隻狗玩玩。 1999年的兩個研究都證實,寵物能給愛滋病人和老人帶來快樂與安慰。另一個研究也發現,養寵物的人比較不容易得心臟病,這都是因為心情紓緩的緣故。抱抱狗、逗逗牠,都能帶來快樂。 心靈補帖:買個花、逗逗狗、笑一笑 我們不是因為快樂而唱歌,而是唱歌使我們快樂。 ——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士 如果你不開心,唯一能變開心的方法是,開心地坐直身體,並裝成很開心的樣子說話和活動。 ——心理學家約翰.詹姆士 4當我覺得——容易擔心憂慮。 我應該這麼做—— 1.保持忙碌。 以領導管理與人際溝通聞名於世的卡內基,也曾以《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一書幫助許多人走出低潮,克服憂慮,其中第一個方法就是保持忙碌。忙碌,使人不再有憂慮的空間,一個人不可能很興奮地做某件事,同時又很煩惱。在工作上保持忙碌,休閒時也可以多安排一些活動,特別是戶外的爬山、運動或打球,讓身體動一動,也讓腦子多想一下的機會都沒有。 2.用或然率來排除心中的憂慮。 想想看:「這件事發生的機率究竟有多少?」仔細研究,你會發現,99%所擔心的事從來沒有發生過,很多是 來自自己的想像,而非現實。 3.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 卡內基建議,如果真是碰到困境或瓶頸,不妨利用以下幾個步驟克服心中的憂慮。先問自己:「最壞的情況是什麼?」分析出最壞情況後,接受它,會立刻產生不一樣的效果,那就是馬上使自己放鬆,得到心中的平靜,此時,才有餘力進一步思考:「我能不能在最壞的情況下做些改善?」因為,一直憂慮下去,永遠想不出好辦法。 4.為憂慮訂下「停損點」。 進場從事股票交易的人都知道,最聰明的交易原則是為自己訂一個停損點,當股價跌落到某個點時,就自動賣出,不再損失。卡內基深諳此道,也為自己的煩惱訂下停損點,「我所擔憂的事對我到底有多重要?」、「我所付出的煩惱是否已經超值?」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求取心靈的寧靜。 心靈補帖:跳出來,做點別的 我知道生命中有許多麻煩事,但這些事大多數並沒有發生。 ——作家馬克吐溫 能解決的事,不必去擔心;不能解決的事,擔心也沒有用。 ——西藏諺語。 5當我覺得——憤怒生氣 我可以這麼做—— 1.先深呼吸。 「吸-呼」「吸-呼」,把氣吐出 來,也把氣緩下來。從一數到十,看看自己要數幾次,才能把氣緩下來。 2.區別輕重緩急。 稍微紓緩後,再問自己:「我需要生這個氣嗎?」想想發怒的原因。或是「我有必要這麼生氣嗎?」區別此事對自己的輕重緩急。 3.培養同理心。 再想想,「如果我是對方,我會說同樣的話、做同樣的事嗎?」如果會,大可不必這麼氣,試著從對方的角度看事情,試穿別人的鞋子,培養同理心。 4.原諒對方。 如果還是怒氣難消,難保平靜。《別為小事抓狂》的作者、也是美國心理諮商專家卡爾森建議,可試著問自己:「如果這個人今天晚上就死了,我還會不會生氣?」了解人生無常,別太計較,學著原諒對方,更別讓自己帶著怒氣上床睡覺。 5.善待自己。 最後再想想,有必要拿別人的錯來懲罰自己,損害自己的健康嗎?所以,也就別氣了。 心靈補帖:緩口氣,試穿別人的鞋 不可含怒到日落。——《聖經》 仇恨的怒火,將燒傷你自己。——莎士比亞。 6當我覺得——壓力大,喘不過氣來。 我可以這麼做—— 1.暫停一下。 壓力管理大師戴維森在《完全傻瓜手冊──如何紓解壓力》一書中建議辛苦的現代人,在被壓得喘不過氣時,要善用「策略性暫停」。也就是,讓自己有機會做幾個深呼吸、喝杯水、安靜的坐一下,甚至是發呆,讓腦袋空白。 2.想想愉快的事。 在腦袋停下來之後,還要繼續想像愉快的場景或事情。閉上眼睛,回憶過去一次愉快的旅行,像是美麗的溪水,寬廣的步道。或是回味一下小孩的童言童語,另一半的愛意與溫暖。研究發現,愉快的感覺能重新調整內部的生理時鐘,獲得短暫但直接的休息。 3.求助於外。 如果是因為事情常常做不完所帶來的壓力,那麼得考慮去找人幫忙,要記得,自己可不是萬能,不必做一天有48小時的超人。找出事情的優先 順序,把事情簡化,也都是紓緩壓力的好方法。 心靈補帖:暫停一下,想像愉快的畫面 停下來,好好享受這個下午,你可沒有辦法把它打包帶走。 ——迪拉德 你不必是每天48小時的超人。 ——壓力管理大師戴維森 如果試過以上方法仍不管用,去做個指壓按摩吧。

勞健保不可不知道規定

2007年05月18日
公開
45

你可能不知道的勞健保規定 因公受傷,要用勞保住院,勿用健保,權利是給知道 的人,如果您不知道或晚知道,吃虧多大您知道嗎?台灣勞、農、公保共一千多萬人,您或您的親友客戶,下列情形可領給付,如何申請才能領到錢,怎樣申請才能合法領到最多錢?勞保局通常會告訴您不能申請。因為勞保局第一線的櫃台員或接電話的人,他們有的不懂,有的是立場與您相反,當然說法有所不同。所以請大家要找有專業知識的人士幫您的忙,以免權益受損。 ● 中風、老年癡呆症、植物人及精神病等障害最多可領240萬6,000元。 ● 臉上有疤痕,最多領72萬1,900元,鼻子塌陷,失去嗅覺,最多可領44萬1,000元。 ● 喪失生殖能力如切除子宮、睪丸等最多32萬800元。 ● 意外事故牙齒掉五顆以上,最多32萬800元。 ● 肺、肝、胃、腸、胰、脾、腎、膀胱等內臟機能障礙,最多240萬6,000元。 ● 言語機能障礙,講話不清楚的,最多200萬5,500元。 ● 耳朵重聽,最多128萬3,500元;視力模糊,最多200萬5,500元。 ● 手或腳喪失機能或殘缺,最多200萬5,500元(不一定要殘缺)。 ● 脊柱畸形、障害、駝背者,最多可領88萬2,000元;長短腳最多可領56萬1,000元。 ● 父母配偶子女死亡(含出生即死亡),最多可領12萬300元。 ● 因公受傷或上下班途中受傷,不一定要住院,門診復健期間每月最多可領30,380元,最久領2年;普通傷病住院期間每月最多2萬700元,最久領1年(只有勞保)。 1.公傷傷病給付要件是: (1) 因公受傷或上下班途中受傷或職業病。 (2) 正在住院、門診、復健。 (3) 未取得原有薪資,給付標準是自事故第4日起按平均月投保薪資70%給付,第2年仍在治療中者降50%,以2年為限。 2.普通傷病給付要件是: (1) 普通傷害或疾病 (2) 住院 (3) 不能工作 (4) 未取得原有薪資,可自住院第 4日起按平均月投保薪資50%,每半月給1次,也可在出院後一次請領,最多可領6個月,但事故前年資已滿1年者,可續領6個月。(但需無法請領到原工作單位薪資,並於第四日起算) 附註:未取得原有薪資是指未取得原有100%的薪水,在領傷病給付或住院期間依勞保條例第18條規定被保險人部份的勞保費免繳,勞保年資照計。 ● 60歲以前退保未領老年給付,雖超過2年仍可領。 ● 健保實施後農保生育本人少發1萬,配偶少發2萬,流產少發1萬,可申補。 ● 新公佈洗腎換患者最多可領58萬8,100元,歡迎洽詢。 死亡 1.本人普通事故死亡: (1)喪葬津貼5個月。 (2)投保年資1年以下者加10個月遺屬津貼,年資1~2年者加20個月,年資2年以上者加30個月。 2.本人公傷事故死亡: (1)喪葬津貼5個月。 (2)不論年資均另加40個月遺屬津貼。 3.配偶或父、母死亡: 領3個月喪葬津貼。未滿12歲子女(含剛生即死)死亡1.5個月,滿12歲子女死亡2.5個月。 PS:遺屬津貼請領順位 (1)配偶子女 (2)父母 (3)袓父母 (4)孫子女或 (5)兄弟姊妹 (4)與 (5)均有「專受其扶養之」的限制,要小心,否則只能領喪葬津貼。 殘廢 分成15級160項給付1~40個月因公加5成,由醫師認定自認殘日起2年得請領衛生署84年2月8日規定領殘後,因同一傷病之併發症及再復發可健保住院。 記得因公受傷,要用勞保住院,勿用健保。 請收到mail告訴將此訊息告訴大家。 勞保醫療權益分 普通事故醫療與職災事故醫療,健保實施後只剩職災醫療,因此勞工,如果因公受傷,仍可使用勞保門診與住院,必須到勞保局拿門診或住院單,如此可享: (1)免自付額 (2)不必轉診 (3)往後領取傷病給付較高 (4)門診或復健期間亦可領傷病給付。 切記!因公受傷不可使用健保卡,以免吃虧。 可參考以下網站內容: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社會保險協會理事長張智雄 勞農保之家 080勞基資訊網

山口百惠的銀婚紀念啟示

2007年05月18日
公開
15

人間的愛情童話: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的銀婚紀念 1980年,山口百惠在日本武道館舞臺上放下麥克風,宣佈引退,下嫁三浦友和。今年11月19日,這對銀幕金童玉女迎來了他們的銀婚紀念日。近日,三浦友和在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披露了他們婚姻幸福的秘訣。 山口百惠今年46歲,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而三浦友和仍然活躍在演藝圈中。在目前正在日本上映的電影《Always三丁目的夕陽》中,三浦友和扮演兒科醫生宅間史郎。 “她讓人感覺很舒服。我們在一起生活了25年,從來沒吵架。”三浦友和說,“婚姻圓滿的秘訣就是不吵架。”記者問他怎樣避免吵架,他笑著說:“只是因爲討厭吵架。” 人不吵架的習慣是從結婚起就養成的。“開始的時候根本顧不上吵架,這都是拜你們媒體所賜,我們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怎麽和媒體鬥智鬥勇上了。你看在那些發生戰爭的國家,夫婦都不怎麽吵架,這是一個道理。” 三浦友和說,婚後的十幾年中,他和妻子經常被偷拍,開車外出都有人尾隨。 “當然,如果夫妻兩人的想法不同的話也不會這麽順利。我們倆思考的波長比較吻合。但也不是說夫婦吵架是不對的。” 如今,三浦友和的大兒子是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小兒子今年也考上大學,離開父母生活。 “兩個孩子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比我多,現在孩子們離開家,百惠很寂寞,周末小兒子從學校回到家,她都特別開心。”關於孩子們將來的道路,夫妻倆不做任何干涉。“我們倆都是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孩子們也是這樣,喜歡做什麽就做什麽吧。” “演員這個職業對我來說是充滿魅力的。如果孩子們將來也選擇這一行,我當然高興,可是他倆完全沒有這個意思。” “回首這25年,健康還是最重要,幸好孩子們也都很健康。”1984年,山口百惠生下長子,第二年再生一子。“兩個孩子都長成好青年了,倒不是說我們的教育方法有多好,只是百惠和我都很盡力。我認爲教育孩子不在於說教而在於言傳身教。” 三浦友和很注重生活情趣。“我們一家四口經常去箱根的溫泉旅行,現在孩子們都長大了,我和百惠計劃去歐洲旅遊。另外,我們還經常唱卡拉OK,不是出去唱,是在家唱。” 三浦友和說,百惠很喜歡做家務,尤其喜歡做菜。“我在家的話,每晚我們都會喝上幾杯,主要是喝葡萄酒和清酒,一般一次兩人能喝一瓶葡萄酒。”在他看來,他們婚姻生活也沒有什麽特別之處。“對我來說,結婚24年、25年、26年,都是一樣的。” 說是這麽說,但三浦友和還是爲銀婚紀念日準備了一瓶25年的葡萄酒。記者問,如果有來世,他還不會選擇山口百惠。他很爽快地回答:“當然會!” 不管你變成什麽樣,只願你快樂一生。也許人間的愛情童話便是這樣吧…… 人總是要老的,但要看你老了的時候是否擁有幸福,是否擁有只有時光才能給你的東西:相濡以沫幾十年的丈夫/妻子,讓父母感到安慰的兒女,這些東西不是榮華富貴金錢地位能買得來的,只有幾十年一如既往的付出和經營才能得到。我也震撼于最後一張照片,我卻覺得這張是最美的。我們每天都能看許多年輕的名星,帥哥美女的照片,但是誰敢保證25年後還是那個男人爲你撐開雨傘,還是那個男人毫不猶豫地說來世再爲夫妻,還是那個女人在家裏做好菜準備好酒等你回來?傳統的家庭思想幾乎在消亡了,所以我們25年後也少有機會看到這麽震撼的照片了。一個人年老的時候能說自己不後悔,非常幸福,那才是真的幸福。

還是去動物園

2007年05月12日
公開
4

[left1]參加完運動會,爸比說要帶他們去走走,媽咪想說前幾天湋湋有說想去動物園,也想去麥當勞,那就再去一次動物園吧,反正那旁邊就有麥當勞,剛好可以一次搞定.也一起慶祝母親節 今天坐捷運去的時侯2個都表現很棒,很聽話,可是一下捷運後,看到小販在賣吹泡泡,湋湋又開始吵著要買這個買那個了,果然是壞習慣.不過今天早就有約定不能亂買東西,所以吵歸吵,還是一樣都沒買成.看到那麼多的動物,最興奮的依舊是宏宏,跑來跑去的精力旺盛到不行,也許是前幾天看了動物頻道的關係,宏宏一直想看鱷魚,但是天氣實在太熱了,我們決定先離開,直接殺到麥當勞吹冷氣好了,所以今天沒看到長頸鹿,沒看到到鱷魚,沒看到大象,沒看到夜行性動物 湋湋很難得的提出要吃便當,平常要他吃飯都要三催四請的說,可能今天有走到,肚子會餓了喔~和宏宏合吃一個便當,2個還會搶呢,媽咪笑說:以後我們都改到動物園吃飯好了,這樣你們才會肚子餓 今天那我們到底看到什麼動物啊,,宏宏說:都是太陽公公啦,那麼大,害我們走不動.才沒有看到全部的動物啦.不過湋湋很認真地在為宏宏做嚮導,介紹那些動物的習性.媽咪前幾天教宏宏動物散熱的方法,宏宏都還記得呢,他還記得河馬喜歡泡水.犀牛喜歡玩泥巴.小狗愛吐舌頭"哈哈哈",大象愛噴水呢 到了麥當勞,似乎是每個小朋友出了動物園都要到麥當勞才算完成動物園之旅吧,一堆剛從動物園出來的小孩都聚集在那呢.湋湋看到有節目表演就很興奮,他最愛參加帶動唱和說故事了,我想今天的旅程對他們而言是開心的. 湋湋&宏宏回到家都睡癱了,果然是出門一條龍,回家一條蟲啊 媽咪今天在動物園看著湋湋&宏宏的背影,發現他們2個真的是長大了,湋湋越來越有哥哥的風範,看著他為宏宏介紹動物,看著他在吃便當時還會餵宏宏,跟宏宏說道理{全部的菜都要吃,這樣才會長大,才能比葉子揚更高更壯,不會變成小螞蟻},看著他會逗別的小朋友玩,照顧他們,湋湋的表現真的越來越棒喔~看著3個吳家男子的背影,媽咪的腳步要更快了,不然真會跟不上喔媽媽母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