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智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一起散步去,發現不一樣的世界

2009年01月19日
公開
11

散步,讓孩子覺察自己與環境 有父母喜歡在散步時指出狗屎垃圾,來個公德心「機會教育」一下; 有父母告訴孩子,農夫說腳印是最好的肥料,禪師說行 走就是在為大地母親按摩; 也有父母提醒孩子觀察自己在散步中的心跳、呼吸,和流汗、吹風的感受。 無論如何,父母只要 樂於散步,就是在引導孩子享受散步, 他們會自己去發現許多大人早已視而不見的東西, 同時回贈父母一種彷彿得到「新眼 睛」的喜悅。 記得孩子4歲那年突然酷好設計「形象標誌」, 廚房的、玩具箱的、午睡時間的……,畫了滿滿一本, 追溯原因是,之前我們 曾在國外定點小住,花好多時間在旅店和火車站間走路, 從他第一次在路邊問出「那是郵局標誌」後,就開始描繪沿街所見 便利商店、圖書館、銀行、神社……的標誌,有些我根本沒注意到。 這經驗提醒我,若搭車快速來去,那條街可能就只是模 糊的過道而已, 是散步其間讓生活細節在孩子心目中一一鮮明起來。 散步,讓親子找到共處的節奏 散步也不一定非得要有什麼「用處」,親子一同小小漫遊,本身就是無 盡快樂。 牽孩子的手時,感受到一份全心託付,那是神秘的親情交流; 而放手任他奔跑時,也分享了新生命的踴躍。 不管是爸媽耐性等待孩子的駐足,還是孩子嘗試配合父母的步伐,對彼此都是學習相處的機會。 常看到有些年輕父母帶幼兒出門散步,要不是緊抓著孩子的手,就是一定 要死盯在孩子後面, 然後又因深怕孩子跌倒受傷,不時喊叫這個危險那 個小心, 雖然一定要死盯在孩子後面,然後又因深怕孩子跌倒受傷,不 時喊叫這個危險那個小心,雖然一直激勵孩子要勇敢 向前走, 但頻頻回頭張望的孩子卻裹足不前了。設 身處地站在孩子立場,偶爾父母先走在他看得到的地方,也許反倒更能鼓 舞他前行。 倒不是建議散步時必須把孩子拋在後頭,只是說父母留心什麼往往會引導孩子注意力的方向, 太過認真緊張反而 可能壞了孩子散步的興致。 所以帶幼兒散步首先得選個自己熟悉也放心的環境,這樣才會輕鬆一點吧。 散步,是一段段幸福的旅程 與孩子一起散步是單純的彼此陪伴,也是親子間「攜手合作」完成的一段段旅程, 那時光看似平淡無奇,但在匆忙歲月中其 實彌足珍貴, 孩子不會永遠一聽到「走,散步去!」就拉著父母搶出門,這階段極其短暫、稍縱即逝。 要是有父母因自己不愛走路,老是塞卡通片打發幼兒呆在室內, 那麼他一定不知道自己正錯過多麼美好的幸福時光。 只要穿上一雙好走的便鞋,親子散步不必花費也無須特別裝備,在散步的過程中也在引領孩子體會平淡知「足」的簡單快樂 。 雙足其實不只是「交通工具」而已,它佔人身一半, 光腳掌就約有五十塊骨骼、六十個關節、四十條肌肉、兩百多條韌帶 , 行走能運動全身,幫助發育,還會影響頭腦、心情。 古今中外哲學家、文學家、科學家多是忠實不渝的「散步者」。 ~~以上摘錄自2008年11月號學前教育月刊~~

50件事爸爸一定要與孩子做的事

2009年01月17日
公開
16

來源:39健康網 劉墉曾說過,許多爸爸在孩子的圖畫裡,沒有手。因為爸爸們工作太忙,很少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他們想不起和爸爸一起做過的事。 如果你正好也是一位很忙的爸爸,抽些時間,和孩子做這些事,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愛,並不比媽媽少。 1、天氣好的時候,一起去放風箏,能和孩子動手做風箏那就更棒了。 2、準備彩色筆,和孩子一起畫畫,畫你們的夢想中的家是什麼樣的。 3、下雨天,穿上雨鞋,帶孩子玩踩水花的遊戲。 4、一起看精彩的動畫片,選每天一集的那種,並告訴他,你想當裡面的哪一個人物。 5、雨後的夏天,到樓下花園裡找蝸牛,看它們怎麼背著小房子走路。 6、春天,帶上小撈網,到公園的小湖撈蝌蚪,看它們如何變成小青蛙。 7、用橡皮泥做手工,捏小兔子、小魚,所有你們喜歡的小動物。 8、參與他和小夥伴的遊戲,必要的時候,還要扮演別的小朋友的大朋友。 9、選一本有趣的兒童故事書,有計劃地朗讀給他聽。 10、當媽媽身體不舒服時,和孩子一起準備晚餐。 11、帶孩子去公司瞭解你工作的環境,讓他知道,爸爸除了玩電腦,還能做很多別的事。 12、和孩子玩拼圖遊戲,把你們的合影製成拼圖來玩,更有意思。 13、和孩子動手做冰淇淋,加入你們喜歡的原料,是獨一無二的冰淇淋。 14、一起去游泳,做孩子最安心的保護神。 15、和孩子去買衣服,如果是兒子,就買父子裝,如果是女兒,就給她買最漂亮的那一件。 16、去親子主題餐廳吃飯時,和他一起戴卡通面具。 17、他從幼兒園回家時,給他擁抱歡迎,你不管回家多晚,也要給他一個晚安吻。 18、記住孩子玩伴的名字。和他的玩伴打招呼。 19、偶爾和他搶玩具玩,這會讓他知道爸爸除了爸爸還是個大孩子,你們能做好朋友。 20、孩子在唱歌時,你也能接得上,和他一起唱。 21、如果實在太忙,也要抽空打電話和他說幾句話。 22、出差回來,要帶禮物給他,一個小發卡、一塊橡皮泥,都行。 23、當孩子拿作品給你看時,就算是塗鴉,你也必須花時間和他起欣賞。 24、用手機拍下你們的合影,做手機牆紙。如果想炫耀,可群發給你的朋友。 25、和他約定屬於你們倆的暗號,有時為了躲開媽媽一起偷吃糖果時能用上。 26、教孩子玩你小時候的遊戲。 27、去公園,坐過山車,告訴孩子,有你在,什麼都不用怕。 28、偶爾孩子不肯睡午覺時,乾脆陪他玩到累,這樣孩子覺得你和他是一條戰線的夥伴。 29、冬天的時候,用大衣抱住他,只露出小臉蛋,一起出門去閒逛。 30、你不順心時,也向他訴訴苦,孩子的安慰,勝似良藥,他也會明白,大人也有煩惱。 31、和孩子一起帶小狗散步。沒有小狗,帶個玩具小狗也行。 32、媽媽生日時,和孩子一起準備禮物。 33、和孩子聊聊他的理想,很多年後,再將它告訴孩子。 34、過年時,做賀年卡給家人,孩子畫圖,你來寫祝福。 35、和孩子玩扔小球,早晨帶他慢跑。 36、去幼兒園接他時,不急著回家,和他一路玩著回去。 37、至少要和孩子學會下一種棋,圍棋、象棋、軍棋、飛行棋都行。 38、一起去爬山,孩子走累了,牽他的手,背一段也沒關係。 39、在孩子生病打吊瓶的時候,給他帶有趣的玩具,溫柔地跟他聊天說話。 40、每年和孩子長途旅行一次,去之前,和他一起決定要去的地方。 41、下雪時,和他去堆雪人。 42、帶他回你的老家,請爺爺奶奶講你小時候的故事給他聽。 43、去海邊,和他玩沙,玩海水。 44、去兒童科技館,瞭解科學的世界。 45、帶他到公園草地曬曬太陽,讓他躺在你的肚子上享受日光浴。 46、保留他在幼兒園的第一次作業。 47、把他放到肩上,讓他騎著馬一樣逛遊樂場。 48、如果是女孩,給她梳一次小辮子。如果是男孩,和他一起上理髮店。 49、遇到他害怕的事時,緊緊地握住他的小手。 50、當孩子不愛吃水果時,和他玩水果拼盤遊戲,拼出可愛的圖案,然後一起吃掉。

從最愛的色彩看出孩子的性格

2009年01月13日
公開
13

「畫畫」可說是許多小朋友生活中,最喜歡的一件事,綠色、天藍色、紅色、紫色、黃色及橙色……,寶寶拿著不同顏色的畫筆在紙上塗鴉,除了可以盡情發揮想像力、享受畫圖的樂趣外,其實父母也可以從寶寶喜愛畫的顏色中了解他的性格喔! 大部份的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都很喜歡畫圖,無論是在紙上或是地板上,因為覺得這是他們生活中,最快樂、自由的一件事,但是家長別以寶寶只是隨便的塗鴉而已,其實在深一層的潛意識中,我們可以從寶寶喜歡畫的顏色,分析出他們內心的潛在性格喔! 現在就讓我們進入小朋友的潛意識中,測驗父母最想知道,家中寶貝喜歡用哪一種色彩畫出他的心情故事喔! ~心理測驗題目 現在我們以最簡單的方式,讓小朋友可以自由的在紙上畫圖,這時候你可以拿如彩虹的七種色彩彩筆給他選。當小朋友畫七彩彩虹時,觀看他第一個會先畫哪個顏色呢? 1. 綠色 2. 天藍色 3. 紅色 4. 紫色 5. 黃色及橙色 選擇1綠色 小朋友為什麼先選擇畫綠色…… 性格潛意識——個性平和、安於現狀、走氣質路線 這類型的小朋友的性格屬於十分善良的,再加上他具有早熟的傾向,是個可以靜下來唸書,或是做一些增加他智慧的益智遊戲,因為這樣一來,他的學習力會比其他的小朋友來得更豐富和更好,所以父母不妨多花一點時間,找一些適合的讀物讓他充分的學習。 統計結果顯示,這類型的小孩是很乖小孩比例高。由於小孩屬於個性溫和、乖寶寶型,所以只要媽媽用溫和的口氣告訴他,衣服要怎麼穿,他就會乖乖穿;牙齒要怎麼刷,他就會乖乖的去刷牙。也由於他安於現狀的個性,所以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去爭或是去比較,他們總是喜歡用自己的方式過自己的生活。 選擇2天藍色 小朋友為什麼先選擇畫天藍色…… 性格潛意識——具有陽光基因、學習力很強  在他內心深處的潛意識中,希望自己的表現能更好的心態,因此相對的讓他對自我要求期許會更高,不過個性上卻也很任性,喜愛自由自在,不喜歡被大人管東管西,或是被一堆教條式的規定給限制住的感覺,大人越是要管他約束他,反而會引起他的反彈,或是更叛逆表現,做出讓你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來是想要引大人的注意,另一方面是對你的一種抗議。 但是這類型的小朋友,因為平時對於自我的要求很高、自律很強,如果平時能夠多與其他小朋友互動,會對他的學習,和待人處事方面有所幫助,因為人際關係是他很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 所以有機會父母要讓孩子多與其他親戚,或是鄰居、幼稚園的小朋友一起玩,培養他與小朋友的相處之道,了解做人處事應有的分寸和規定,這會對他日後是很有幫助喔! 選擇3紅色 小朋友為什麼先選擇畫紅色…… 性格潛意識——愛面子、自尊心超強、不服輸 這類型小朋友的人,雖然平時可以自得其樂,和大家相處在一起也很融洽,但是因為在他內心的潛在性格中,是一個很愛面子、自尊心超強的小孩,所以父母或是其他小朋友,千萬不要故意去激笑他的缺點,或是在別人面前不給他面子。 因為一旦他被嘲笑、冷嘲熱諷時,就很容易打擊到他的自尊心,由於不服輸的個性,會讓他為了爭一口氣、爭一個面子問題,而將他內心潛藏的爆發力,在一瞬間就完全的飆出來,然後做出一大堆讓你意想不到的頭痛事情來。如果是正面的方向還可以,不過叛逆性重的他們,卻常常會做出一些讓你們又氣又好笑的事情。 所以為了避免紛爭,父母還是多以鼓勵與溝通的態度,加上正面的勸導,來取代去傷他自尊心的玩笑和責罰吧! 選擇4紫色 小朋友為什麼先選擇畫紫色…… 性格潛意識——自戀傾向,希望自己在別人面前能展現最好的一面 這類型的小朋友人他愛自己更勝過愛別人,他常常都在享受被大家讚美、誇獎或是喜歡的快感中。這樣的孩子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而不喜歡去理會外面的花花世界,或是不自覺的就跟人產生一定的距離感,這樣的個性,常常容易讓其他小朋友無法跟他交往更親密,甚至與他成為好朋友。 其實是他不太喜歡自己的美好世界被打擾,因此他會傾向挑選自己喜歡的朋友與家人相處和說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在欣賞他、喜歡他的人面前,至於其他的人,也就只好保持距離了。 選擇5黃色或橙色 小朋友為什麼先選擇畫黃色或橙色…… 性格潛意識——樂觀開朗、好奇寶寶 這類型的小朋友可說是個標準的好奇寶寶,如何可以讓自己每一天都過的更快樂,可是他這一生最快樂的一件事情,而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之後,他愛玩的膽量也就開始變得更大,或是想要冒險心也變得更強烈。這個時候父母最好把他想冒險的想法導入正途,往學習上或是運動上發展,讓他的好奇心可以往正確的地方發展和發揮。 如此一來,他就會更快樂與更有自信心的去實行,而做父母的也能更放心與安心了喔!

和2歲寶寶相處(含生活教養)

2009年01月11日
公開
12

如何和2歲寶寶相處   有人認為兩歲的寶寶是可愛、惹人疼的,有些懂事又有些好奇,講出來的話天真又有點道理,不會太蠻橫,幾句話就氣消,但又需大人大量的照顧,否則仍是常出狀況的。建議您與兩歲的寶寶相處的原則如下: 在合理的原則下依順他  兩歲的寶寶已懂得以哭鬧來要求,如果大人有求必應,寶寶以後就會以哭鬧當手段,沒完沒了。因此與兩歲寶寶相處時,大人要先有一些原則,比如到保姆家時可要求他不要哭鬧,雖然寶寶仍會試著以哭鬧要求下去,爸媽可以讓他帶一樣玩具,但仍要堅持去保姆家,哭泣也是一樣要去,寶寶會漸漸懂得爸媽的原則是堅定的,而能建立生活常規。 給他安全感的慰藉物  兩歲的寶寶需要具體的情緒依賴物,例如小被子、玩偶等,這是安全感的來源,上保姆家想帶小被子去,這是很正常的行為,大人最好不要禁止,才能和寶寶相處愉快,不要挑起他更強烈的激動,有時他會拿小熊布偶要借您抱抱,您也要接受他的好意,把小熊抱過來,拍拍小熊,他會很開心的。 放下身段陪他玩耍  和寶寶相處不擺大人的臭架子是很重要的,和兩歲寶寶相處最好以兩歲的心情走入寶寶的世界,和他玩遊戲,他跌倒了,您也和他一起跌倒,他扮家家酒請您吃紙條作的麵條,您也要假裝津津有味的吃,您還可以告訴他「我還要」,他從您的反應中學會了語詞,也學會了生活,親子相處的樂趣也同時從遊玩中產生。 轉移注意力的運用  兩歲的寶寶有時不可理喻,仍有很強烈依附母親或照顧者的傾向,當他的要求達不到或看到媽媽要上班需離開時,他就大哭想達到目的,這時候能運用的就是轉移注意力,以他最喜歡或好奇的事來引開目前的焦點,例如:帶他去看小鳥或到公園溜滑梯。尤其寶寶對不安全的事感到興趣時,更需運用注意力的轉移來引開他的執著。 適度告知與給予選擇權  雖然年紀尚小,但對兩歲寶寶來說,他已經能做很多思考,對日常語言的運用已很不錯,所以大人可以對他做適度合理的說明,例如「媽媽要上班,才能賺錢給你買玩具啊!」他會露出有點懂得表情,您可以給他兩件合理允許的事件供其選擇,「你要去保姆家,因為媽媽要上班,你要帶小熊或小白兔布偶?」讓他可以做選擇,而忘了要與母親分開的不愉快。當然不是事事都提供選擇,例如:必須上廁所時就直接說,不必問寶寶去或不去。 2歲寶寶的生活教養  滿兩歲的寶寶進步神速,稍一疏忽就錯過某些重要生活習慣或認知能力的學習,所以家長的教養重點如下: 生活常規的建立  有些寶寶到兩歲半了仍包尿布,其實已錯過如廁訓練的關鍵期,通常兩歲寶寶應該在大人協助下會自己用湯匙吃東西,用杯子喝水、洗手、擦洗身體前面、脫褲子、鞋子、說要尿尿或便便,因此大人一定要努力把生活常規訓練好,至少要給予練習的機會。 拓展其生活經驗  我們常會對兩歲寶寶的問題感到驚訝,「爺爺為什麼打噴嚏?」有時前幾天告訴他的事,他會正確的使用在另一情境中,可見讓寶寶多多探索,拓展生活經驗,一定對他心智能力發展有幫助,說故事、聽錄音帶、雙手操弄玩具、組合材料等,對大小肌肉的運用,及認知的發展都很必要。 身心健康的維護  兩歲的寶寶身體似乎都很硬朗,但不可因此而疏忽生理的健康,由於固體食物漸漸增加,因此營養不可忽略,衛生習慣也要同時注意,才能繼續保持健康,奠定基礎。此外,對於心理的健康,注意培養樂觀開朗的心情,多接觸音樂,每天一段戶外散步,都是不錯的選擇。 人際關係的嘗試  兩歲已能言善道,但是許多寶寶外出看到鄰居不會打招呼,其實大人注意培養的話,兩歲的寶寶已會說阿姨拜拜、借過、借我看一下、謝謝、對不起等社交用語,而且會很恰當的使用在生活中,所以在教養上,大人仍應鼓勵寶寶嘗試和別人打交道。 和寶寶一起成長  兩歲的寶寶已經渡過嬰兒期的危機,終於健壯的成為幼兒,接下來是我們大人如何在朝夕相處中建立他良好的習慣,開拓其生活經驗;尊重兩歲寶寶的身心發展特質,走進寶寶的世界,和他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