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小puki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分享文章:孩子愛動手打人怎麼辦?

2010年11月11日
公開
38

「打人」是保護自己的本能反應 兩、三歲的孩子感到挫折或受到忽略時,緊張或憤怒的情緒就會油然而生。「這種緊張又不知如何適當宣洩的怒火,就是所謂的『發脾氣』。「孩子本來就不及成人成熟,比較不知道運用智慧及經驗來應付緊張情緒,所以經常不當的表達憤怒。」打人,是孩子回應外在問題的最原始方法之一,也是保護自己的本能反應。 了解「打人」的原因 一、表達不當: 精力充沛、體格強壯的孩子,和其他同伴玩球、溜滑梯時,常把別人壓倒、撞倒或推倒,其他孩子認為這叫「打人」。其實,這是他「示好」的行為,他並不喜歡攻擊別人,他還是喜歡和大家一起「玩」。 二、不能自我控制: 衝動易怒的孩子,疲倦、飢餓、想睡時,比較難以自我控制,需要爸爸、媽媽或其他成人從旁協助,及早安撫情緒,並再三提醒:「打人是很不好的行為」。 三、遇到挫折,不知如何處置: 堅持度較高的孩子遇到無法自我完成的事情時,常以打人表示其挫折感。例如:積木每次疊到第五塊就垮下來,飲料罐怎麼樣也打不開,七巧板拼不回最後一片……,你必須在他失去耐心前幫助他。否則,孩子很容易因此發脾氣。 四、要對方服從: 兩、三歲的孩子與玩伴之間的遊戲規則,常是「我懂我的玩法,不懂你的規則。想跟我玩,就要聽我的。」雙方一旦意見相左,就大打出手了。而打贏者,可以讓對方「服從」,和他繼續玩下去。手足之間幾乎天天看到這類爭執的畫面。 五、有樣學樣: 「不快一點吃飯就打你喔!」「再哭,就打你。」孩子和玩偶的對話,也間接顯示出生活中,成人與他的互動模式。要這孩子不打人,有點難喔! 仔細觀察孩子「打人」的原因,有時候是「表達不當」,有時候是「受到忽略,想吸引注意」、「遇到挫折,不知如何與人相處」,也有可能是「希望對方服從於他」,或者是「從生活中的成人身上學習而來」,所以為人父母,得多留意自己的言行啊!

小puki打人

2010年11月11日
公開
39

晚上去接小puki時, 老師說他今天上美術課快要結束時打人 其實小puki偶爾都會有這樣肢體上的動作 我也很煩惱, 該處罰時,我也不心軟..該勸導時, 我也耐著性子跟他講 雖然小puki這樣的行為不對, 但是他有自己的理由 當然他的理由不是完全正確的, 不過他不會因為沒有任何理由而動手 我仔細想想小puki動手的原由, 可能有文章中的表達不當, 及要對方服從和有樣學樣..小puki很喜歡跟小朋友玩, 但有時他太熱情..或太心急, 常常動作及力氣過大, 其實他不是真的打小朋友, 而是太大力了 再來"要對方服從", 這次美術課打人事件, 跟這個原因有點關係, 就是他們在完成作品後, 有其他小朋友跑來看他的作品, 小puki也許是不喜歡他人來看, 所以動手打了一下人家的背, 事後問他, 為什麼打人? 他說: 老師說要做好自己的事, 不能去看別人的 (其實他誤會老師意思), 他的個人自主性高+誤解, 所以他動手..沒錯, 動手是不對, 但是因為他的觀念不對..並不是無緣無故跑去別人身邊挑釁或打人 再來"有樣學樣"可能也是造成小puki會動手的原因, 這點真的是我們父母要檢討,我們老是會說: 你再怎樣...我就要修理你 他犯錯時, 我們也會體罰.. -------------------------------------------------------- 這篇不是幫小puki說話, 也絕對不是說他沒錯, 而是要找出原因並加以檢討, 我知道每個父母都不希望小孩被人欺負, 所以之前我對小puki打人的反應也很大, 甚至會回打他, 但小puki對我們的教育方法真的有理解嗎? 我想這是父母親很重要的課題..只有不斷修正教育方式, 期望能找出最適合小孩的方法, 讓他從心底裡理解, 進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