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jane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試讀心得【南方女王(上下)】

2008年06月05日
公開
31

南方女王 作者:阿圖洛.貝雷茲-雷維特 譯者:葉淑吟 漫遊者文化 2008/6/5出版 「南方女王」,女主角是個叫德蕾莎的墨西哥女孩。看到女王這二個字,會認為德蕾莎是個強勢精明、果決明快的女人,其實卻不是,德蕾莎只是個很平凡的女孩,一開始甚至單純到不行,和一般女孩一樣,需要愛情,渴望平凡的幸福。 南方女王分上下二冊,內容很多,但是非常具有戲劇張力,感覺就像在看一部電影,甚至會讓人以為,真有德蕾莎這個人,然而這只是個虛構的人物,虛構的故事。 故事以二個方向進行,一邊是為德蕾莎撰寫傳記故事的記者,從德蕾莎身邊曾經共事過的雇主、警方、敵人、朋友身上獲得德蕾莎一生傳奇的故事,另一個則從德蕾莎自己的角度敘說。 德蕾莎會從一個單純的鄉下女孩蛻變成「毒梟界女王」,一開始只是受到男友魁羅的牽累,魁羅死後,德蕾莎成為追殺的目標。她第一次殺人,是因為被強暴時還擊。受到協助逃亡後,還是深陷在毒品世界中,應該說那個環境就是這樣,充斥著毒品、黑道,黑白之間充斥著危險的灰色地帶。而後第二個男友,讓她真正去參與了毒品走私,也開始展現了能力。 『她對權力沒有慾望,她所計算安排的一切只是生存下來的必要手段。』 事實上德蕾莎就如同書裡的這段話,即使後來她掌握了權利之後,對當初強暴她的殺手復仇,也只是順勢而為,我喜歡看復仇的這一段,不是因為她復仇,而是德蕾莎選擇了寬恕當初選擇尊重她死去男友,而未對她強暴的另一名殺手波特;這名殺手後來為她效命,甚至成為她最親信,最信任的幫手。波特在死前對德蕾莎說:「老闆,能認識您,是我三生有幸。」從這一段看來,就不難知道,為什麼德蕾莎能從一個弱女子,變成一個強悍的女王。 德蕾莎僅僅只有小學畢業,在和第二任男友從事毒品走私而被補入獄之後,德蕾莎遇到了影響她至深的朋友--芭蒂,芭蒂帶領德蕾莎進入閱讀的領域,書本的力量,迫使她去思考以前從未想過的事情。『…如果你能謙卑、有耐心,並抱著學習心態讀完,絕對會結成甜美的果實。甚至書裡有些無法貫通的理念,會留在你腦袋一角;將來有天,蛻化為美麗而受益無窮的事物。』,不斷的讀書,讓德蕾莎開始變得不同,除了勇敢堅強,又多了一些思想。 記得好友的主管說過一句話,不管你在什麼工作領域,只要你不斷的閱讀,你就會和別人與眾不同。 在德蕾莎傳奇的一生中,她覺得當初逃亡時那個睜著驚恐大眼,帶著把鷹式手槍逃亡的女孩,變成一縷幽魂,跟在她的身後遊盪。或許這就是人生,一個人呼吸、走路、移動,只為了有朝一日會轉過頭回顧,見到自己被留在身後,然後認出後方在每個階段蛻變而死去的自己,並對每往前邁進一步時所留下的債,冷然以待。 最後,德蕾莎撕毀了一直隨身帶著,和第一個男人合照的那半邊照片,告別了那個幽魂般小女孩的過去,也許真正去過著平凡的生活,也許又開始了另一個傳奇。 後記:這部充滿戲劇張力的小說,已售出電影版權,預計在2009年上映。

我在雨中等你-試閱到期

2008年06月01日
公開
18

出版:圓神出版社 作者:賈斯.史坦(Garth Stein) 譯者:林說俐 2008年5月26日出版 這本書讓我感到悲傷,可能是因為我有養過狗。 我第一隻真正擁有的狗,是叫多多的瑪爾濟斯犬。小叔叔養了很多隻狗,是用來賣錢的,他答應送我一隻,以前家裡曾經有養過混種土狗,但那不是屬於我的。多多小小的,叔叔送我的原因,後來我猜測,是因為多多有些「異於常狗」,所以可能會賣不出去。 多多有自閉症,這是我後來的結論。牠是隻很膽小的狗,永遠委曲的縮在角落,睡覺籠子的門不必關上,因為我不抱牠,牠根本不會出來。後來牠是被一輛計程車撞死的,我家巷子一般不會有汽車駛進,那天偏偏就有計程車開進來,爸爸把多多帶到門口尿尿,然後進門拿東西;計程車看見多多了,也按了二下喇叭,他以為,聽見喇叭聲多多就會自己閃開,一般的狗都是這樣的,但是,多多不一樣,牠聽見喇叭聲就慌了,縮著蹲在原地,就這樣,被車子壓了過去… **************************************************************** 這本書的主角恩佐是隻狗,主人丹尼是一名賽車手。看到丹尼對待恩佐的模樣,我才知道,我不夠資格說自己養過狗,我只是讓牠吃飽,給牠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睡覺,這樣而已,我如果多愛牠一點,多關心牠一點,可能牠不會繼續膽小,也許牠還是會因為意外而失去生命,但至少牠會活得快樂一點,在牠是狗的那段生命裡。 恩佐一直希望自己是人類,因為牠懂得人的心思,懂得人類社會的一切,牠有思考,有感情。 「有時候我覺得你好像真的了解我,」恩佐的主人丹尼這麼說。「好像有個人藏在你身體裡面,你好像什麼都知道。」 愛狗,養狗的人都知道,也都一定這麼相信。你對狗好,狗就會專注而毫無猶豫的給你回報,甚至超乎你的想像。 恩佐陪著丹尼度過人生最幸福、和最沮喪的時刻,陪著丹尼享受並堅持賽車的生命,書裡在丹尼喪妻後,爭取女兒監護權時,還加入了一些人性的醜惡。 整個故事都由恩佐這隻狗來陳述,頗有種冷眼旁觀的意味。 最後的結局本來很悲傷的,但在後記之處,神來一筆的給了讀者意外的驚喜,其實從中間的舖陳並不難猜到,只是,透過那樣的方式呈現,著實讓人收起了悲傷的眼淚,而發出幸福的微笑。

試讀【不怕小孩問】

2008年05月28日
公開
59

出版:大辣文化 (預計2008年6月出版) 作者:賈斯汀.里查森醫師(Justin Richardson, M.D)    馬克.查斯特醫師(Mark A. Schuster, M.D., Ph.D.) 譯者:柯清心 不怕小孩問這本書在寫什麼,看以下這十個狀況,你就知道了。 狀況1:被孩子撞見你們在嘿咻,該說什麼? 狀況2:三歲孩子竟然問阿嬤:阿嬤,妳摸下面時,是不是也很舒服? 狀況3:四歲的兒子在人來人往的游泳池更衣室問:媽媽,我可不可以摸妳下面? 狀況4:大白天的,兩個小鬼就在房間脫個精光,互相盯著屁股跟小雞雞看……… 狀況5:我小孩喜歡把臉埋在我的胸部,賴著不肯走,這該怎麼辦? 狀況6:我那兩個小孩在浴室一起洗澡,玩得不亦樂乎,但那「玩法」簡直令我的胃打結…… 狀況7:看到孩子在房間跟鄰居小孩玩醫生與護士遊戲,要怎麼辦? 狀況8:該不該給念高中的兒子保險套? 狀況9:我的小孩可能是同志…… 狀況10:爸、媽,我懷孕了…… 一週前,我才為了女兒小蕃茄的「性教育」問題煩惱著,雖然小蕃茄才不到2歲。 大家一定想,赫!!不到二歲的小娃兒哪來什麼性教育問題,嘿,就真的是有。 保姆阿姨轉述,當時小蕃茄的同伴小男孩,尿褲子了(最近保姆阿姨正在教他們不包尿布),脫下尿濕的褲子時,小蕃茄指著小男孩的小GG說,「蟲蟲!!」。 保姆阿姨邊說邊笑,我也笑歪了;小蕃茄八成是把那東西當成了常在花園看見的毛毛蟲了吧。雖然好笑,但也讓我突然驚覺,小蕃茄漸漸長大了,再不久我就將要面對上面那十個狀況的窘境了。 書裡有一段:「大家就很愛把孩子視為一張白紙,由世界為之彩繪。但這種思維,一遇到性發育的問題,就很難站得住腳了。我們都很想相信,孩子天生是不具有性慾的(sexuality)。」看到這裡,我心裡的O.S.是:不是嗎?孩子的確是不具有性慾的,不是嗎? 記得之前有新聞報導,孩子們在玩噴水柱時受傷,因為很多孩子都喜歡站在水柱下,讓噴出的強烈水柱往下體沖。為什麼孩子們要這樣做?是不是那樣做會讓他們有什麼特殊的感覺?愉悅?或只是好奇? 佛洛伊德曾提出「兒童也有性慾」這個論點,當時大受排斥。別說別人了,連我自己都非常不能接受,我的二歲女兒也會有性慾?太難接受了… 為什麼我們不能接受?因為我們到現在還是認為,性是一件難以啟齒,難以搬上抬面,只能私底下偷偷摸摸的關起燈來做的事。我們在暗地裡享受性愛的愉悅,表面上又表現的好像從不碰觸性事般的神聖。 這本書用很實際的例子--一個扭動不停的初生寶寶--小女孩艾蘿伊,及靜靜熟睡的禿小子--小男孩麥可士,這二個小寶寶成長的歷程,告訴大家怎麼陪孩子成長,在「性」這條路上。 雖然這本書是西方人寫的,但我們早就不該用東方封閉的思想,去教育孩子們關於性的一切,作者很巧妙的用很多詼諧的方式描寫令人尷尬的問題。 書裡一直寫到艾蘿伊和麥可士17歲,然後上床了。所以,所有我們會碰到的問題,都在裡面了。 孩子的成長,真是令為人父母矛盾的事阿…很妙的是,我們自己年輕時經歷過的一切,在我們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全都變成了不能碰觸的壞事。交異性朋友,尤其是女兒交男朋友時,絕對不能去對方家過夜,更不能一起結伴出遊過夜。雖然我們很清楚的知道,要發生什麼,根本不需要過夜,也不需要「房間」,甚至不需要那張「床」。當爸爸的更是矛盾到極點了,因為他們很清楚,外頭那些毛頭小子,會用什麼方式去誘惑自己的寶貝女兒。 我們能保護自己的孩子到什麼程度,到什麼時候呢?如果我們為人父母的人,不調整自己對「性」的態度,就不能給孩子一個很健康的性觀念。 教育小孩之前,先教育我們自己吧。

心得【刺蝟的優雅】

2008年05月26日
公開
11

(圖片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在驕傲與脆弱的邊界 我決定披起刺蝟的外衣 在距離間掩飾我的優雅 這是一本法國小說,而且,探討的是哲學。是的,哲學。 一開始真的很難進入,哲學對我而言真是頭痛的東西。但是,哲學隨時隨地充滿在生活之中,讀著讀著,就會有這樣的想法。 故事的主角,是二位女性--五十四歲的高級公寓門房「荷妮」,及十二歲的國會議員之女「芭洛瑪」,靈魂人物則是一個五十多歲的日本男人「小津先生」。 前面有一大半,是荷妮和芭洛瑪交錯著的獨白。荷妮有著門房這個職業該有的不起眼且庸俗的外貌,但卻有高貴並具有內涵的內在,因為過往的遭遇,荷妮隱藏著那樣的內在,平實的扮演著門房這個角色。 而芭洛瑪則是年紀小小就洞晰人性,在芭洛瑪的獨白中,盡是充滿了哲學的思考。在俗不可耐且充滿虛偽的上流社會生活中,芭洛瑪甚至覺得人生不必再繼續,因為她找不到繼續活著的熱情和動機。 牽引荷妮和芭洛瑪成為知己的人,是小津先生。芭洛瑪對日本文化相當著迷,在書中,日本是優雅且具有文化的,而中國,則只有一句話,「聽說支那人相當難搞」。這一段其實令我感到些許難過,號稱悠久的中華文化,竟敵不過日本,甚至讓人毫無印象。據說這本書即將拍成電影,而靈魂人物小津先生,據說要商請北野武先生來擔任。 不過這些都是題外話。 小津先生察覺荷妮並非外貌所顯露的那樣庸俗之後,以真誠的態度打動了荷妮,進而開啟了友誼之門,這一段,應該是整本書中最動人之處(對我而言)。人活在這世上豈不是如此? 不要說是以貌取人了,有多少人願意真誠的去瞭解,另一個人心中真誠的那一面? 而當碰上了願意而且看到了自己心靈深處的人時,還有多少人能夠抗拒。 芭洛瑪獨白中有一段, 「不要忘掉身體衰弱的老人,這些老人瀕臨年輕人不想面對的死亡(所以他們讓養老院把他們的父母帶到那兒去,避免吵吵鬧鬧,也避免煩惱)。.....不要忘掉你的身體也會衰弱,朋友會死亡,所有的人都會忘記你,晚年會很孤獨。也不要忘掉這些老人曾是年輕人,還有,生命是出奇的短暫,我們今天只有二十歲,可是第二天就是八十歲了。」 明天到最後總會變成今天的,您懂吧? ...芭洛瑪這麼說著。 與其說芭洛瑪是一個過於聰明的天才小孩,倒不如說,芭洛瑪很真實而真誠的活著。這些看來很哲學的思考,本來不就都是這樣,人們急於擺脫和逃避的,總有一天還是會遇上。生命就是這樣,轉來轉去,每個人該遇上的,都是些一樣的事,今天沒遇上,明天就會來。 故事的結局 實在是令人驚訝 以哲學的思考來看 也不算是不好的結局 失去了,不一定真正是失去 存在著,也不一定真正能永遠存在...

換個位置換個腦袋?

2008年05月26日
公開
13

今天有個女主管在office裡發飆 她訴說著自己的委曲 還要我們幫忙評評理 要不是礙於職位差距 我真的很願意評理 這位太太 妳的樣子已經很歇斯底里及失控了好嗎? 女主管和其他男主管因為立場不同所導致的針鋒相對,已經不是第一次 但她老是認為自己被欺負 還認為其他男主管老是在老闆面前搬弄是非 她所懷疑的都可能是真的 但重點是 她自己難道沒有任何問題嗎 就今天我看見的情況 和她衝突的男主管 本來講的那句話 我不認為有任何問題 甚至還是用談笑的方式說的 但女主管就一副人家又想來害她的態度 武器立刻全部上身 事後她對著我們訴說委曲 還說自己是EQ很高的人 但卻遇上這些難溝通的番仔.. 還說,虧那些人學歷高 嗯..有人常說女主管難搞 我覺得那真的是以偏概全 但我也不得不承認 我們的這個女主管真的是代表性人物 女主管還很喜歡做一件事 沒事就說她想離開 希望她真的要離開時,老闆能成全她 我很想跟她說 等妳真的要離開時再來嗆聲吧 妳以為這裡非妳不可嗎 這跟夫妻吵架嚷著要離婚一樣 人家真的願意簽字 她有多少膽子能承受呢 當我聽到她說 以前公司的主管讚美她EQ高 還常說要她教導底下的人..如何能像她一樣那麼會溝通 嗯.. 有些人就是會忘了 很多事都是 『以前』 自己早就換了位置也換了腦袋

突發其想的晚餐

2008年05月20日
公開
14

每天下班夫妻倆最常出現的對話就是 「你今晚想吃什麼」 「嗯...隨便」 「想想嘛」 「嗯...都可以啦」 哇哩勒..完全沒有意義的對話 每天下班都要演一次ㄟ 還好沒有因此吵架:p 今天我隨口說說 不然去大東屋吃鰻魚飯好了 沒想到老公竟然立刻說好 外食真的很令人困擾 如果自己煮就不用這樣東想西想 今天老公順利吃到頂級鰻魚飯 一客要180 鰻魚肉質果然不一樣 又Q又好吃,完全沒有腥味 我點的是豬排飯 豬排量多到吃不完 結果多點了魚下巴...吃到又膩又撐 在吃飯時聽到鄰桌在聊孩子教養的問題 ((不是故意要偷聽,坐的實在太近了-__-)) 有個爸爸對朋友說 兒子的老師很嚴格 每天都要兒子吃完所有餐點才能離開 常常都吃到一點多 他考慮要讓兒子換老師 他的朋友說 吃飯的問題很重要 他應該要對兒子更嚴格要求才對 那個爸爸又說了 兒子的個性就是東摸西摸又慢吞吞的 不管怎麼逼還是一樣 他知道老師很負責 但他孩子的個性他自己也瞭解 還說下班不喜歡太早回家 因為那時間老婆常常都在打罵小孩 大概是為了小孩功課吧 在回家的路上 我把那些問題拿出來問老公 如果是他,會怎麼處理呢 要更努力的把小孩吃飯的問題解決 還是幫小孩換個老師或環境呢 老公說..嗯...我們應該不會有這個問題吧 厚,雖然嘉嘉對吃很有天份也很有興趣 餵飯從來不需要操心 但是不表示她永遠都這麼OK 好嗎 老公後來正經的說 應該會更嚴格的把吃飯問題解決吧 我想 如果我遇到那種真的超級不愛吃飯的孩子 該怎麼辦呢 人就是這樣 沒有遇到的問題 都想得很簡單 那個爸爸的心情 我可以理解 做父母的都是這樣吧 隨時隨地,任何事情,都會想要保護自己的孩子 放手 這二個字寫起來簡單 做起來多麼的難阿 放手...放手... 從現在開始 我要不斷的催眠自己

關於吃飯這件事

2008年05月20日
公開
12

上班時和同事聊到 弟弟的兒子對吃飯很沒興趣 我常會跟老爸說 你可以弄什麼什麼給弟弟吃阿 老爸就會回我一句 唉呀..那個什麼什麼他不吃啦 連我說要弄些特別的東西回去給他吃 老爸都會無情的潑冷水 同事跟我說 她以前也這樣 總是自己解讀自己預設立場 紅蘿蔔兒子不吃...青椒兒子不吃 煮料理時,總是避開所有兒子可能不喜歡的食材 所以兒子順理成章的偏食 當然,和孩子本身的特質個性也有關係 但她的預設立場正好給孩子的特質更有機會發揮 我每次回娘家 看到爸爸都弄同樣的東西給凱榆吃 就覺得很乏味 當外公的絕對是很用心 要變化也沒那麼多時間 但大人真的不要自我設限 也不要幫小孩子設限 記得第一次煮水餃給嘉嘉吃時 我說,小孩不敢吃韮菜,煮高麗菜的給她吃就好 結果,嘉嘉好愛吃韮菜水餃 有高麗菜和韮菜擺一起 她一定選韮菜口味 不管什麼食物 只要不是兒童不宜 我都會讓嘉嘉試試看 除非她真的不喜歡 我才不勉強她 要養出不偏食的小孩 在飲食上真的要下功夫才行 我和老公都非常注重飲食(應該說是愛美食) 所以嘉嘉常跟著我們東吃西吃 保姆姨婆又超會煮菜 嘉嘉每天都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料理 在家吃飯的時間 我們一定全家坐在一起 好好的享用 這樣的氣氛 會讓吃飯這件事 變得更有趣吧 慢慢的要自己開伙了 以後開菜單也是件傷腦筋的事呢

最近的發展

2008年05月19日
公開
8

最近下班後都可以比較輕鬆 雖然還是要花很多時間陪嘉嘉 但已經可以在旁邊乖乖的 等媽媽收拾東西 切水果 今天晚上到書房後 媽咪實在有點體力不支 就靠著牆打盹 嘉嘉拿著書要媽咪唸 但看到媽咪閉著眼睛 就自己坐在旁邊玩了起來 我邊瞇著眼邊偷觀察她 就看著她跑來跑去 書也看了,玩具也玩了...實在很無聊 最後抱著形狀認知球來 要媽咪玩..說得都快哭出來了 我趕快睜開眼陪她 (也休息十幾分鐘了) 形狀認知球裡的12種形狀全都會了 看到三角形,會說「尖尖的」 然後用尖角去對洞洞的尖角 看到梯形會說杯子,大概覺得形狀和杯子很像 積木在洞口卡住時 會說「哇..放不到了」 ****************************************** 晚餐去吃麵 喝湯時硬是要用湯匙 只好給一點點湯讓她自己玩 沒想到喝得蠻好的 一滴一滴的用湯匙喝 喝完還自己說 「嘉嘉好棒」 ******************************************** 刷牙時我會跟嘉嘉玩 要刷牙給誰誰誰看的遊戲 現在很有意見 我說刷給爺爺看 她會說..不要... 媽咪問:那要刷給誰看呢 嘉嘉:給姨婆看 反正一定要跟媽咪說不一樣就對了 ***************************************** 早上遇到彥媽送彥彥到姨婆家 會說:XX 阿姨來了 ***************************************** 沒事會自己哼歌 會有點不太清楚的把妹妹背著洋娃娃一整首哼完 ***************************************** 套圈圈的玩具也會玩了 會從大到小正確的套好 但今天很調皮 故意拿不對的環去套 然後自己說:哇..不對了... 再換正確的說:這個才對 **************************************** 喜歡的東西會全都說是嘉嘉的 但如果是別人的 勸說一下就不會堅持 *************************************** 彥媽拿了一種鮪魚小餅乾來 包得像糖果一樣那種 姨婆打趣說要吃自己開 嘉嘉就學會自己慢慢的扭開包裝紙了 對於吃的學習真的又快又好 *************************************** 會玩剪刀石頭布的猜拳遊戲 只要講到剪刀這個key word 就會立刻舉起小手說剪刀石頭..布!!! 然後永遠都是出石頭..哈哈 ************************************** 時間真的好快 現在幾乎都可以跟大人對談了 也完全懂得大人要表達的意思 孩子真的長大了 用出乎意料的速度 看樣子爸比媽咪也要快速的跟著成長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