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carriecg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圖書館聽故事初體驗

2009年04月15日
公開
45

一直很想帶睿去圖書館聽故事, 但時間上很難配合, 今天睿睿在房間從下午一點躺到兩點精神都還很好不願睡午覺, 於是媽咪決定那就帶去圖書館聽故事吧~ 在準備用具的時候睿睿趁我不注意不知怎麼搞的把學習杯的水通通倒出來了.. 地上一片溼,還好衣服沒弄溼~ 媽咪生氣的罵了他一頓, 睿好像知道自己闖禍了乖乖的站著被罵, 罵過睿睿後問他:"知道媽媽為什麼生氣嗎?" 睿睿點頭手指著被水噴溼的地方, 再告訴他以後不可以這樣玩, 睿睿點頭, 然後張開手要抱抱~~ 帶著睿到圖書館時先跟睿說:"我們要進去圖書館,圖書館裡不可以吵吵鬧鬧的喔."睿睿一臉茫然~~ 進到二樓兒童閱讀區裡面已經開始說故事了, 今天聽故事的小朋友大部分是中年級以上的年紀, 睿睿是最小的, 一開始睿睿很乖的坐在媽咪腿上, 沒多久就起身到處亂逛了... 後來故事阿姨帶著小朋友畫畫, 我把睿睿帶去看, 也跟阿姨要了一張紙給睿睿畫, 睿睿拿著蠟筆畫直線, 畫完幾筆再換另一隻蠟筆畫, 沒多久, 睿的注意力轉到蠟筆盒上, 硬把大家共用的蠟筆盒拿在手上, 我要把它放回去時睿還生氣不肯, 旁邊的媽媽就拿另一盒小盒的蠟筆給他才肯放手, 還好後來睿睿失去興趣我就把他帶開然後走出館外到公園洗手吃點心. 說故事阿姨告訴我以後假日時在縣立文化中心會舉辦專為3歲以下小朋友說故事的活動, 也建議我們可以跟四維分館主動提議舉辦戲劇表演, 原來社區內也有這麼多活動可以給幼兒參加, 而且重點是完全免費~~真好~~

0-12歲該有的情緒力

2009年04月03日
公開
47

作者:許芳菊 出處:親子天下 關於大腦與情緒的關係,仍有許多謎題待解,但根據目前的許多研究都發現, 教養方式會影響情緒的反應,促使腦部傳輸路徑的變化,進而影響到孩子的行為表現。 也因此,EQ可以透過練習提升改善,比IQ更具可塑性。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指出, 童年和青春期的情緒管理經驗,對大腦神經迴路的形成很重要, 童年更是一生情緒特質形成最重要的時機, 這時期養成的習慣會崁入神經網路的基本架構中,不太會因後來的經驗而改變。 腦部科學家與心理學家的研究,提供了父母教養的參考: EQ並非天生不變的,而且父母對孩子EQ的影響力,遠大於父母對孩子IQ的影響力。 藉由了解不同年齡層孩子的情緒特質,有助父母EQ教養─ * 出生∼6個月 ** 情緒表現&調整策略 •所有原始情緒出現,正面情緒的表達受到鼓勵而變得更為常見。 •會藉著吸吮或轉離等方式調整負面情緒。 ** 情緒理解能力 •能分辨快樂、生氣及哀傷的面部表情。 * 7~12個月 ** 情緒表現&調整策略 •像生氣、害怕及哀傷的原始情緒變得更為明顯。 •情緒的自我調整進步了,嬰兒會晃動身子、咬東西或轉離不愉快的刺激。 ** 情緒理解能力 •辨識他人原始情緒的能力進步了,社會推論出現。 ◆給父母的建議 出生到一歲,孩子的原始情緒出來時,非常需要回應。 哭鬧時,應該去哄哄他,要讓他情緒穩定,很重要的是安全感的建立。 孩子需要溫暖呵護、被愛的感覺,不是只有物質的滿足。 小時候的依附經驗,會帶到成人的兩性關係,那是最原始、純真的經驗。 孩子的需求,父母應敏銳而儘速地給予回應。 * 1~3歲 ** 情緒表現&調整策略 衍生(自覺情緒)出現。 情緒調整能力進步了,學步兒會將自己的注意力移開令他們沮喪的刺激,或試圖去控制它們。 ** 情緒理解能力 •學步兒開始討論及表現情緒。 •開始表現出同理心。 ◆給父母的建議 •一歲半以後,孩子開始會用大哭大鬧,滿足需求, 這時父母就要對孩子有足夠的敏感度,常把孩子抱在身邊問他: 「什麼事讓你難過?」 需要跟孩子互動,才能了解他的感覺。 並逐漸去教導孩子生氣難過等情緒表達該如何處理。 •從兩歲開始就應該慢慢引導他,怎麼察覺自己的情緒,怎麼適度的表達。 告訴他有哪些規則應該去遵守。 接著,就要逐漸教導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牛奶打翻了!不是去罵他,或幫他處理,可以問問他: 「怎麼辦?」讓他學著解決問題。 * 3~6歲 ** 情緒表現&調整策略 調整情緒的策略出現並更精緻化。 會懂得隱藏某些情緒,對簡單表達規則的服從。 ** 情緒理解能力 •了解引發情緒的外在原因與結果的能力進步。 •同理的反應更為常見。 * 6~12歲 ** 情緒表現&調整策略 •服從表達規則的能力進步了。 •自我調整策略(包括在適當的情況下強化情緒)變得更多樣且更複雜。 ** 情緒理解能力 •可以整合外在及內在的線索以了解他人的情緒。 •同理的反應更強。了解人對相同的事情可能有不同的情緒反應。 •了解別人可能會有複合的情緒(例如:既期待有怕受傷害)。 資料來源:《發展心理學》 (學富文化出版 原著:David R. Shaffer 總校閱:蘇建文)、實踐大學鄧蔭萍教授

在公園遇到一個小女孩

2009年03月13日
公開
10

今天中午睿睿不想睡午覺於是帶他去公園玩, 天氣好的關係公園遊樂區有很多小孩, 遊樂區裡有兩台搖搖馬, 就是底下一根像彈簧的柱子, 上面是動物造型及機車造型的座騎, 小孩跨坐上去可以前後搖擺~~ 當時有一台搖搖馬沒有人坐, 於是睿睿跑過去手已經摸到座位上了, 結果有個小女孩大約3-5歲左右吧, 立刻衝過來搶爬上去坐著搖來搖去, 我楞了一下, 就對她說, "姐姐,弟弟先來的,先給弟弟坐~~" 睿睿此時已在旁邊唉唉叫了.. 這位小妹妹居然很無所謂的說 "不要~~" 然後又加了一句"他不能坐.." 我真是氣到了.. 就蹲在她前面瞪著她看, 她居然一臉不在乎耶.. 我問她"妳要玩多久..",她回我一句我聽不清楚.. 後來.. 有顆大球吸引了睿睿注意, 他就跑過去, 在騎搖搖馬的兩個小孩也跑去了, 睿睿看到搖搖馬沒人騎想騎, 我就抱他去坐~~ 搖了幾下, 剛才那個小女孩跑來說"先給我坐.." 我很凶的回她"不要!!" 真是討人厭的小孩耶...氣.. 後來我仔細觀察她的家長在哪, 是坐在遠遠的另一頭, 手裡抱著一個才幾個月大的小男嬰, 我心裡一直在想要不要過去跟她媽媽講剛才發生的事, 又覺得自己好像太小題大作.. 同時又擔心自己一個人帶這麼小的小孩, 如果對方不好惹讓睿睿受了傷就不好了.. 現在的都市社會小孩的活動範圍實在小的可憐, 大家都只能往公園裡擠, 要不是沒有其它地方可以給睿睿玩了, 那個人多複雜的公園其實是一點都不想帶睿睿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