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兩個寶貝的麻麻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1歲半∼2歲小兒早期教育

2008年06月25日
公開
11

1歲半∼2歲小兒早期教育 1歲半∼2歲小兒訓練方案   一、小兒認知能力的培養。   1、觀察能力的培養   (1)培養上下、裡外、前後方位意識。如遊戲時說:"球在箱子裡。","小車在箱子外面。"等等。   (2)辨別多少。如分糖果給家人,看看分的是否一樣多,放桌上比比看誰多誰少。也可以用專門的圖畫,訓練孩子認識多少。   (3)比較高矮。讓小兒看爸爸比媽媽高,孩子比媽媽矮。用玩具比比看,哪種動物高,哪種動物矮,或直接帶小兒到動物園實地比較一下,也可看動物的畫片,如小烏龜和小兔子,小猴子和長頸鹿,誰高誰矮?若小猴子爬到高高的大樹上,是不是比長頸鹿更高了?   (4)指導小兒觀察事物的特徵,有助於隨意注意的形成和發展。帶小兒觀察動物、自然景物,如"小貓在吃什麼?","它怎麼叫?","小鳥在哪裡?",自然:"紅色的花在哪裡?""聞聞看什麼東西香香的?"。   2、記憶力的培養。   (1)詞彙記憶。成人在講述孩子較熟悉的故事,或教小兒念他熟悉的兒歌,或唱他熟悉的歌時,有意識地停頓下來讓孩子補充,由簡到難,開始讓孩子續上單字,以後可逐漸讓孩子續上一個詞、一句話這既可促進記憶力的提高,還可發展小兒的語言能力。   (2)實物記憶。讓小兒回憶起不在眼前的實物,可給孩子一件玩具,讓他注視您將玩具放到盒中,蓋上蓋子,讓他說出盒中玩具的名稱。   3、1歲半以後應在孩子的遊戲中增加一些較為複雜的內容,促進小兒思維發展。   (1)比較大小。用套蛋、套塔、或大小不同的紙盒等玩具,教小兒依尺寸的大小,將小尺寸的套入大尺寸的玩具中,讓孩子在遊戲中進行比較、概括、並做簡單的分析。   (2)按顏色特徵將物體歸類。在遊戲中,成人可讓孩子他在各種顏色的物體中,將指認顏色的物體找出來。在遊戲中,還可以讓孩子按顏色分別放置物體。例如,將紅色的木製小球放到紅色盒子中,而將藍色的小球放到藍色盒子中去等等。   (3)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教小兒用小錘子將小木板釘進潮濕的沙土中,用木棍將手拿不到的環拉到跟前等。 4、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1)模仿遊戲。遊戲能促進孩子創造性想像的發展。成人可指導幼兒模仿日常生活情節的遊戲,開始可由成人設想遊戲的內容指導幼兒遊戲。   (2)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孩子繪畫,不僅可以發展孩子認識事物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發展手部小肌肉活動的能力,也有利於對孩子進行審美教育。進而可以逐步發展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感受藝術美、自然美和社會生活美的能力。 繪畫還可培養幼兒獨立活動和專心作事的好習慣,促進智力的發展。   (3)培養聽音樂和欣賞音樂的能力。音樂可以給人以美的感受,擴展幼兒對周圍環境中各種不同事物的想像力,促進幼兒情感和智力的發育。 小兒出生後的第一年是其音樂能力發展的起點,可通過培養孩子區分音的高低、音的長短、力度、音色、節奏、旋律等能力,來培養孩子的音樂感受力。熟悉的歌曲、有趣和有節奏的樂曲能發展幼兒的音樂想像力。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扶欄上、下樓梯。訓練小兒學習上、下樓梯。訓練上下樓梯時,開始選擇的樓梯不要太多層,以便於孩子能夠較順利地上完樓梯,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2、跑步練習。家長可通過遊戲來訓練小兒跑步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如靈活的向前跑,轉彎跑。   3、通過遊戲、手工、鼓勵小兒做力所能及的事,促進手動作的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白天睡眠的次數逐漸減為1∼2次,可根據作息制度,將小兒白天的睡眠安排在午飯後,睡眠時間為1.5∼2小時。孩子改用新的作息制度需要有一個過程,家長可根據自己孩子的身心特點,逐漸使小兒的作息時間向新的制度過渡。   2、可安排孩子每日早、中、晚三餐主食,在早中餐及中晚餐之間各排一次點心。培養孩子進餐的正確姿勢,教會幼兒正確使用餐具,不要邊玩邊吃,不要在飯桌上引逗孩子大笑,以防嗆咳窒息,飯後不要讓孩子做劇烈活動,可讓孩子輕微安靜地活動半小時,避免嘔吐。   3、教小兒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對於幼兒來說,學會任何一種新的本領都是一件複雜的事。成人要幫助孩子減輕掌握這些新技能的困難。成人要有耐心,使孩子能順利地掌握構成技能的一個個動作。   4、培養幼兒愛護玩具的習慣。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與人交往。此時期的小兒已有了語言,可以較多的和人交往,要教育小兒初步懂得與人交往中一些簡單的是非概念。   2、幼兒在1歲半後,言語發展會突飛猛進,他們不僅重複成人說的言語,而且想要自己說出周圍東西的名稱。語言來源於生活,家長應常帶小兒到戶外、公園去玩,鼓勵他與人交往,並引導小兒仔細觀察遇到的事物,告訴小兒他遇到事物的名稱和特點。 回家後,要他回憶在外面接觸的人,看到的東西,並盡量幫他用較完整的話敘述出來。這樣,不但豐富了他的語言詞彙,而且鞏固了記憶,增長了知識。

偏食的幼兒

2008年06月24日
公開
18

偏食的幼兒 可能原因: 想吃什麼就給什麼:對孩子的飲食要求,總是有求必應,從而使孩子的口味越來越高,專挑自己喜歡的好吃東西吃。 失敗的學習經驗:每一個人對於食物的口味都有不同喜好,幼兒也不例外,幼兒偏食有時是因為孩子對此食物的第一次經驗不好,如:食物顏色很難看、味道怪怪的,造成他不吃這個食物,或者是父母動不動就說:「不想吃、沒胃口」,聽在孩子的耳中便模仿父母了。不愉快的進食經驗,例如被魚剌哽到、被熱湯燙到也會造成小朋友拒吃或害怕的心理。 父母的偏食:想要讓孩子「心服口服」不要偏食,父母親一定得以身作則,有的父母本身有偏食習慣,在飲食上挑三揀四,或自己儘吃些沒營養的垃圾食物,或不喜歡喝水,動不動就喝市售高糖飲料,甚至在孩子面前說這不好吃,那不好吃,常在孩子面前批評食物的好壞,這就可能影響小孩子學大人的樣,那就真的是「教壞小孩大小」,做了最不好的示範! 零食不離口:五花八門的零食對孩子極具誘惑力,如果養成常吃零食的習慣,會導致胃腸道消化液不停分泌,食慾下降。 父母〝包辦〞餵食:孩子1歲左右時,父母就應該培養他自己動手吃飯的習慣,但有的孩子四五歲了,大人還堅持餵他,以至影響孩子對吃飯的興趣。 邊看電視邊吃飯:這是許多孩子的"通病",電視中精彩的畫面分散了孩子的食慾,而且正餐時未吃飽,孩子易靠零食來補充。 未把握飲食時間:孩子剛睡醒,或剛做完游戲,就讓孩子吃飯,準備工作不充分,消化液分泌不足,會影響孩子消化功能,容易造成偏食。 食物單調:年輕父母的小家庭習慣常做一種飯菜,或者孩子愛吃什麼,就總給孩子吃什麼,吃膩了,偏食也就形成了。 烹調不可口:儘管買了許多好東西,但父母烹飪技術不好,做得沒有滋味或缺乏變化,孩子不愛吃,不感興趣。 餐桌氣氛不良:父母關係不和,常在餐桌上爭執,孩子吃飯時會精神緊張,導致沒有食慾,也會誘發偏食。 引人注意:小孩子偏食的原因,或許是想引起父母、長輩或照顧者的注 意。 輔導方法: 小孩最普遍的偏食問題莫過於不愛吃蔬菜、水果,攝取過量糖果、飲料及吃太多油炸物,如炸薯條、雞排、漢堡等。父母親絕不能為了寵愛孩子,就放任其飲食喜好。幼兒自兩三歲起,對食物的味道、形狀、溫度、顏色等,開始有了喜好與厭惡的分別,而且幼兒模仿力強,若學習的對象中有偏食的情形,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其中最易影響小孩的對象,莫過於父母親本身,其次是同學及朋友的影響,另外,電視廣告也是左右孩子飲食習慣的因素之一。了解這些偏食心理學,才能導正孩子的飲食習慣。 ■父母和孩子必須要養成定時進食的習慣。 飲食變化 掌握烹調秘笈 ■多採用蒸、水煮、滷烤、涼拌的烹調方式以減少油脂用量、並找出小朋友喜歡並能接受的方式。如果小朋友只是偶爾不吃某些東西,不代表他真的不喜歡,可以隔一段時間後,改變食物切法或烹調方式再試一試,儘可能廣泛地給予任何種類的食物。 ■遇到小朋友討厭吃的東西,可以「化有形為無形」將這些食物以模型切割、切碎、磨泥、打汁等方式改變形狀,再加入其它食物中,由少量開始給予,逐漸達到正常量。如果偏愛肉不喜 歡蔬菜時,可把肉食的攝取量逐漸減半,或者把小塊的肉切成肉絲拌蔬菜熱炒,也可以把蔬菜切成小塊或絲狀與小孩喜歡吃的菜餚混合烹調,使小孩不易把它挑出。如果小孩只偏好某些水果,利用「魚目混珠」的方式,將孩子喜歡及不喜歡的水果以什錦水果的方式提供,或做成水果凍的方式誘使小孩攝取。 ■味道特殊的食材,如羊肉、魚肉,可改變烹調的方法,如加些檸檬去掉魚腥味;處理青椒時先將內部的子與白色部分清除乾淨,泡過冷水後就能減少青椒的味道。 ■多變化菜單內容或利用野餐或飯盒的方式,可增加小朋友新鮮感,提高攝食意願,也可透過進食環境與氣氛的改善,譬如和其他小朋友一道進餐,透過同儕間互相影響學習,來糾正其偏食的習慣。 勸導鼓勵力行愛的教育 ■有些孩子個性固執強硬,若用威脅強迫的方式,恐怕會「一哭二鬧三罷吃」,這類小孩大多屬於吃軟不吃硬型,建議父母親還是多用點耐心好言相勸,讓孩子明白要長高、長大就得攝取各類營養素,一種食物頂多只能提供一部分的營養素,所以必須要吃各類不同的食物。 ■家長可鼓勵小孩一起參與簡單的食物製作,例如共同完成水餃、生菜沙拉的製作,一方面讓 小孩有成就感,一方面藉由對食物的觸摸,增加其對食物的接受度。家長還可設計一些遊戲,如製作卡片讓小孩認識食物,以品嚐食物做為過關條件,或製作表格記錄全家人一天的食物攝取,比比看誰吃的最健康?藉由參與遊戲的過程培養孩子正確的飲食知識及習慣。 ■遇到孩子不喜歡的新食物,可小量給,或另外找時間再試試看。研究發現人們適應新口味的食物約需嚐試12次左右,因此別忘了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家長也要避免拿零食當獎勵或賄賂的作法來引誘小孩進食,而是以鼓勵勸導的方式,讓小孩攝取到均衡的營養。 ■講一些故事內容是有關營養寶寶的好處,例如:會像大力水手一樣有力氣、會聰明等的描述,以鼓勵孩子見賢思齊。 結論: 其實,要讓幼兒的偏食習慣改過,當然最重要的是大人一定要以身作則。其實小孩子偏食的一些因素是因為看大人不喜歡吃什麼,他就跟著不喜歡吃。而有些大人自己不敢吃的東西,卻偏偏叫小孩子一定要吃下去。那有沒有想過小孩的心理會怎麼想。 吃飯原本是件很開心的事情,但是往往在幼稚園。對小朋友來說吃飯是痛苦的事,因為會有他不喜歡吃的東西。而且老師一定會逼他們都吃乾淨。都還沒開始先品嚐美食,就已經開始沒胃口了。我們是否可以把他們不喜歡的和喜歡的食物混在一起,他們還是可以吃的很開心,而且營養都有均衡吸收。 只要用對方法,抓住幼兒的喜歡點。他們一樣可以把吃飯當作是快樂的事,而不再是痛苦的事。

12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2008年06月23日
公開
17

12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研究發現,快樂的孩子擁有一些共同的特質,包括:較有自信、樂觀、有自制力。 我們整合專家意見,提供12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1. 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 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所有的孩 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 的發揮,讓他們可以悠閒的看蜘蛛織網、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以他們自然的速度 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也許,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 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 2. 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 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 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 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 喜歡助人的習慣。 3. 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等,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 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 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 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 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 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 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 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 或用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 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 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 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 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 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 塗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音樂 ,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 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 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 ,撫平不安的情緒。 9. 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 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 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 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 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 ,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 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 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後, 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11. 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繫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 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 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1.確認他的問題。2.讓他描述他想到解決方式。 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 的協助。 12. 給他表演的舞台: 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 給你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 子的才能,並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