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宸瑜落雁的媽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孩子任性的背後

2008年07月29日
公開
49

孩子任性的背後 診斷——任性寶寶四典型 典型表現"1 他要什麼,就得給他什麼,如果不給,就大聲哭鬧,甚至在地上打滾,直到你讓步為止; 典型表現"2 專門和大人對著幹。你叫他穿鞋,他偏不穿;你叫他脫鞋,他又偏不脫。總之是你讓往東他偏往西,甚至大人發脾氣了他也不讓步。 典型表現"3 為小小一點事大吵大鬧,髮發脾氣,怎麼勸也不管用。比如家裏來了客人,媽媽抱起客人的孩子,和客人聊天來,他突然大吵大鬧,說要汽水,給他汽水他又扔掉,說是要可樂,給他可樂他還是不要,總之就是吵鬧不休。 典型表現"4 想要幹什麼就非要幹什麼,不理會時間地點,也不理會禁令。比如在有很多客人的飯桌上,非要自己用手往菜盤子裏抓菜;說了電線開關不可以玩,非要去玩。 分析——寶寶任性有原因 原因"1 請注意我 寶寶非常在乎自己把爸爸媽媽心中的地位,他會想出種種辦法讓爸爸媽媽注意自己。如果他發現發脾氣是最有效的方法,他就會反復使用。 原因"2 我很重要 兩三歲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需要通過種種嘗試來認識“我是誰?我有多能幹?”開始,他發現亂扔東西能讓媽媽生氣,“這就是我嗎?我能令媽媽這麼生氣嗎?”寶寶覺得很開心。然後,他發現只要大吵大鬧爸爸媽媽就會緊張,“啊,原來自己對爸爸媽媽這麼重要。”最後,養成了習慣,任性就成了寶寶用來顯示自己重要的武器。 原因"3 我會看樣學樣 寶寶可能看見別的孩子因哭鬧而得到一個糖果,或爭搶玩具時,誰哭得兇,大人通常就把玩具給誰。於是寶寶開始模倣,如果真能奏效,寶寶就繼續使用這個手段,慢慢地成為了習慣。 原因"4 我還不會控制 不滿意,著急,要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們大人是可以控制自己或者通過與人溝通,說服別人滿足自己的願望的。可幼兒大腦神經細胞容易興奮不容易抑制,所以遇到不滿意的事、著急的事會控制不住,只會用哭鬧解決。 點評——任性寶寶也需體諒 寶寶任性與其年齡特點有關。若父母能夠對他們的心理髮展過程有所了解,有所準備,也就能夠體諒他們。 給予重視 父母需要離開或需要照顧客人,請讓寶寶知道並有所準備。比如有客人要來,您可以預先告訴他:“一會兒會有阿姨和小妹妹來,你要和媽媽一起招待客人,逗逗小妹妹,陪阿姨說說話。” 足夠關注 估計寶寶可能餓了,可主動問他是否想吃點東西?不要等到他大哭才急急忙忙地去弄。 預先講條件 比如去商場之前就告訴寶寶,等會兒和他一起選擇一件合適的玩具。不要等到他耍賴胡鬧了,才心急忙亂地說明為什麼這件玩具不合適。 減少模倣源 父母不要在寶寶面前髮發脾氣。看到別的小朋友發脾氣,要告訴他那樣不好,那樣是得不到想要的東西的。 測試——寶寶任性誰之過 哪些教養方式容易導致寶寶任性,父母可對比以下,做個檢討,或許寶寶的任性就形成于您的一念之間。 1.您是否對寶寶的要求總是百般滿足,有求必應? 2.您是否經不住寶寶的胡鬧而向他的任性表現讓步? 3.您家庭成員的教育態度是否不一致,比如有人嚴厲有人遷就或有時嚴厲有時遷就? 4.您或愛人是否經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寶寶面前發脾氣? 5.寶寶哭鬧時,您是否過於急燥,想儘快寧人息事,使他有可乘之機? 6.您是否常在人前抱怨寶寶任性(給寶寶某種心理暗示,傷害自尊,導致越來越失控)? 7.您是否很少和寶寶遊戲和溝通,使寶寶通過任性行為來求得關注? 支招——對付“任性”有策略 不遷就 從一開始就不遷就寶寶的任性行為;當寶寶以任性行為相要挾時,父母不能心軟,且家庭成員之間保持默契,寶寶在誰那兒使用任性都不能奏效,他才會真正放棄用任性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嘗苦果 比如寶寶任性不肯吃飯,那就讓他餓著,不到下次開飯的時間決不給他任何東西吃,饑餓的滋味會幫助寶寶記住任性的教訓。 冷處理 寶寶無理取鬧時,父母需忍住不理睬他,等他安靜下來再跟他溝通,且不要表現出你對剛才的冷落有任何內疚。 尊重他 即使家有任性寶寶,父母仍然要維持他的自尊,不在外人面前揭他的短,讓他明白他有機會改變任性行為,因為幫助寶寶建立自尊和自製是改變任性習慣的關鍵。 多關注 不要總是等到寶寶任性發作,才想到要怎樣對付他,因為這樣會形成發脾氣——父母懲罰——更發脾氣——父母更厲害懲罰的惡性迴圈。父母應在寶寶表現好的時候多關注他、稱讚他。 常溝通 父母多陪伴寶寶,保持良好的親子溝通,是培養寶寶良好性格的有效途徑。因為良好的親子互動會使寶寶情緒健康,也使寶寶有很多機會通過正常的途徑表達自己的願望和想法。 不溺愛 避免一切以寶寶為中心。比如奶奶過生日,全家人為奶奶的生日忙碌,奶奶就是中心;爸爸過生日,全家為爸爸準備禮物;媽媽升了職,大家為媽媽慶賀。不溺愛寶寶,就能避免他自我中心傾向,因為任性寶寶大多自我中心意識很強。

不動怒.才能教出好孩子

2008年07月27日
公開
44

不動怒.才能教出好孩子 父母是孩子學習模仿的對象,也是兼具言教與身教的第一位老師,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外顯個性及未來的處事態度。雖然,教育孩子的確不是容易事,要達到不動怒的境界,需要父母更多的堅持與耐心。 【撰文�鍾碧芳;諮詢�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沈玉培】 對1歲前的嬰幼兒而言,因行為能力有限,處處需要照顧者的照顧與關懷,而建立出與照顧者的依附關係,照顧者如果每天都處於不穩定的情緒狀態,自然會讓孩子感受到惶恐不安的情緒,而對其失去安全感。 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沈玉培表示,成人擁有自己的情緒,可以運用智慧加以控制,但對年幼的bobo來說,天性與情緒自然連結,對外在旁人的情緒敏感度高過成人,如果經常感受來自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情緒波動,自然也就跟著躁動不安,容易緊張。 她提醒,當主要的訊息來源屬於不安定的狀況,這樣的情緒連結就會跟著孩子一起長大,進而影響他的發展與未來的處事態度。 情緒.影響日後發展及表現 即便是在胎兒階段,母體對外界的情緒反應就直接影響腹中胎兒的胎動情形,出生後的情緒發展則是透過模仿學習而來,可以感受到週遭人物的不同情緒表達,也因此,嬰幼兒期的環境、照顧者的教養方式及親子互動的模式與他自身的特質等,都會影響日後的情緒表現及未來的發展狀況。 沈玉培指出,孩子年幼時經歷事件的感受,雖無法透過意識回憶,但仍儲存在大腦中的1個區塊中,而孩子的成長認知主要就是依靠情緒的連結,一旦連結出當時情境屬於不安且躁動的環境,自然會讓他日後產生保護自己的意圖,如此一來,易養成凡事不願意冒險與挑戰的性格,一切以穩定自己為優先考量。 她說,雖然這樣的孩子美其名是「固本」,卻大大侷限了日後的發展。由於孩子的大腦神經需要不斷地接收刺激,以複製並連結腦神經網路讓其功能日漸發揮,這就如同每個人都具備基本的跑步能力,但卻有人能夠發揮到極限,讓這項能力充分發揮。而大腦也是如此,如果缺乏刺激,自然會影響日後的學業表現。這也是許多學理強調大腦情緒發展的關鍵期是在3歲以前的原因所在,而這個階段,父母親就扮演著相當重要的引導與被模仿學習的角色。 Tips要適時宣洩情緒 沈玉培提出情緒的「火山理論」,提醒父母要注意讓自己及孩子有宣洩負面情緒的機會,以免因累積過多,又不及時疏通,屆時若爆發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她說,誰都無法預料自己的情緒臨界點,但如果能在平日就慢慢釋放,就能降低1次爆發的可能性。至於如何抒發情緒,她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利用撕紙、寫日記(或網誌)、拿枕頭亂打等方法,以宣洩情緒,舒緩心情。 5要訣.減少亂發脾氣 沈玉培強調,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維,父母要掌握他的情緒的確不易,因此建議必須從改變自己的脾氣做起,讓bobo能學習正確的情緒管理。至於要如何才能避免亂發脾氣?可以試著學習5大要訣,降低不自主的發怒機率。 要訣1:觀察bobo的天生特質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天性與氣質,事先了解有助於先做準備與防範,沈玉培說,只要多一分對孩子個性的了解,就可以知道並應對他的行為模式,並避免因孩子的情緒爆發而影響自己的心情。 要訣2:了解bobo的發展狀況 1. 各階段擁有不同的發展能力: 很多人以為2歲小孩就是調皮,難以教育,沈玉培說,這個階段的bobo的肌肉持續發展,自主能力增多,喜歡運用自己的能力做新的嘗試,更利用探索的方式去了解自己的能力與外界的新事物,這不是調皮,父母反而該慶幸孩子能藉由不斷地探索,發揮既有的能力,因此,不要給予過多的限制,才能了解他的能力與優勢。 2. 語言與認知理解尚不成熟: 直到bobo進入學齡階段,語言與認知能力發展雖已有長足進步,但往往仍無法理解成人世界中的事物,卻因此被歸類為「不聽話」,沈玉培表示,有時這種反應不是故意,而是他根本不了解父母想表達的重點何在。 3. 專注力不夠: bobo的專注力不比成人,但父母總是因為孩子不能規矩地「做完1件事」而生氣,其實這是因為不了解孩子的專注能力,也就是說,長篇大論對專注力不夠的孩子實在沒有多大用處。 要訣3:熟悉孩子的日常作息 熟悉孩子的日常作息,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怒氣,例如:平日下午1點該是孩子倦了該午睡的時刻,父母卻硬要他吃飯或洗澡,當他處於需求沒被滿足時,自然就容易跟父母鬧脾氣,因此,沈玉培提醒,了解孩子的作息,並在固定的時間滿足生理需求,就能降低「起番」的機率,自然就不會影響自己的情緒了。 要訣4:讓自己有喘息的機會 教育的確需要花費很大心力,不論是全職媽咪或職業婦女,一定會累積壓力與情緒,但如果沒有事先照顧好白天所累績的情緒,讓自己也有喘息與宣洩的管道,就容易在bobo面前爆發,沈玉培建議,父母一定要擁有獨立的自我空間及適當的休閒活動,定期好好地抒發自我情緒。 要訣5:體認自己的情緒罩門 父母若能自覺情緒罩門何在,預先為情緒地雷做準備,就能知道生氣時該如何面對與處理。沈玉培說,父母必須時時提醒自己,到底哪些行為是可以容忍的?在出現這些行為時,又有無讓步空間?尤其,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深遠,在得失之間,必得再次衡量所堅守的原則對孩子的幫助有多大?唯有自覺後,才不會讓孩子一直誤觸自己的地雷,不斷上演爭執戲碼。 文章來源:2008年3月號bobo小天才雜誌

教寶貝學規矩的六種妙招

2008年07月26日
公開
47

教寶貝學規矩的六種妙招 都說一歲寶寶最讓人頭疼,自從他們學會走路,能和你對話後,他們就變得無組織無紀律。不是昨天咬了小朋友,就是今天又把自己的勺子扔到馬桶裏,甚至你都無法預測他明天又會出現什麼讓人頭疼的行為。 這個時候你應該注意:該教他學點規矩了。不是孩子不懂規矩,是他受到太多自身的局限。   1、寶寶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能力相對薄弱。   美國兒童行為研究學者Rothbaum教授認為,對一歲寶寶來說,和他飛速發展的認知能力相比,他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就像一直停滯不前。所以,想讓他用這些可憐的理解力去領會一條條規矩(哪怕是非常簡單明白的)是很困難的。而且這時的孩子還不具備預測別人想法的能力 。難怪晨晨會對媽媽的態度視而不見。不會說話,不會表達,只能聽懂部分語言,這些都是寶寶學規矩的障礙。專家解釋說,寶寶在一歲半以前,雖然能說一些最基本的語言,能聽懂一些簡單的對話。但是僅憑這點語言能力還不能讓他別人正常交流。   2、寶寶還沒有時間感和空間感。   想讓這個年齡的寶寶理解時間的概念是件公認的難事。也許你告訴他“停下來”,他還能理解。但是如果你對他說“等一會”,那就太為難他了。你必須先要讓他知道“一會”究竟是個什麼概念。寶寶所能理解的時間概念只是:你有沒有及時滿足他的願望。也就是說,他想要一個玩具,你能及時滿足他,他可能會按照你制定的規矩好好坐在那玩;一旦你沒能按他的要求做,他便會大哭大鬧。   3、頑童心理在作怪。   有時候寶寶喜歡破壞規矩,只是想和你開個玩笑,看看你吃驚甚至憤怒的表情。比如,寶寶剛剛學會開動電視開關的時候,他會對此事很感興趣,會一直反復的開、關電視。如果你在這個時候表情嚴肅的要求他停下來,可能會適得其反。因為他已經從你的態度中得到一個新的遊戲:只要我去觸摸電視,爸爸臉上就會出現好玩的表情,還會和我說話(即使你說的是個“不”,我也喜歡)。寶貝的學習過程儘管有上面種種不利因素影響,這個年齡的寶寶仍然可以學會一些最基礎的規矩。研究表明,12個月左右的寶寶可以通過觀察爸爸媽媽對待人、事、物的態度,學會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到了一歲末的時候,寶寶就可以認識到其他人的感覺變化。這時你就可以教他咬人是不對的,被咬到的人會很疼,很難受。甚至可以讓他親身體驗一下。教孩子學規矩之前,先要確認孩子是否理解你所講的規矩內容。就像你教他唱歌一樣,要先給他解釋歌詞的意思。這樣他才能記得深刻。這個過程很漫長,需要你付出加倍的耐心和理解,等待他發出“我明白了”的信號。教這麼小的孩子懂規矩有意義嗎?對答是肯定的。就像你教嬰兒說話一樣,可能他不會在馬上就學會,但他會把這些知識一點點積累下來。所以,你也應該從一歲開始教會寶寶懂規矩,學會避免危險,學會如何與別人相處,這些都是寶貝社交能力的縮影。只不過你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教寶貝學規矩的有效方法   1、不要只在旁邊說,要演示給寶寶看。   簡單的一句話往往不能讓孩子理解其中的含義,所以最好加上你的表情和語調,讓你的課堂變得更可愛,更容易接受。 比如當你對孩子說“不要動電源插座”,語調不要太嚴厲,稍帶嚴肅就可以,再加上點微怒的面部表情,寶寶能從你的聲音和表情上看出:他做的事是不對的。相反,如果你表現的過於緊張,聲音太尖銳,還連帶一串的批評,那寶寶也會回復給你同樣的反應,堅決和你對著幹。你們的學規矩課堂,就會變成戰場。   2、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不要以為只告訴孩子一次“這是不對的”,他就會銘記在心。如果你指出孩子一次錯誤,而對其他幾次視而不見,那孩子心裏必定會感到疑惑:我麼這做究竟是對還是不對?然後為了解決這個疑惑,他會不停地嘗試再做一次。所以給孩子重復“規矩課程”,這樣他才能溫故知新。   3、做個好榜樣。   寶寶經常會從你的行為中學習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這就意味著,你的行為一定要是好行為。比如,多使用“請”,不要動不動就發怒,要學會等待。你也可以主動向寶寶顯示你的好行為。比如“你看,媽媽把報紙分給爸爸看,我們很喜歡一起分享”。   4、面對現實。   專家提醒我們,你不能期望一個一歲寶寶懂得所有規矩,在教育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比如,孩子會本能地把拿到地東西放到嘴裏,這是他認識事物的一種獨特的方式。這時候你應該避免一些像發卡,硬幣,容易導致孩子窒息的東西出現在他能夠到的地方。還有,媽媽最好把長頭髮梳起來,以免孩子亂抓。   5、選好時機。   讓一個一歲寶寶整天保持旺盛的精力是不太可能的。一旦孩子感到疲勞、饑餓或心情不好,就很容易發脾氣。這個時候你就不要再堅持讓他學規矩,給他一點“課間休息”時間吧。另外,對寶寶來說,太多的規矩會讓他反感。最好能挑出一些比較重要的教給他,比如不可以咬人,電源不能動,搶人東西是不對的。不過這也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定,如果你覺得他的某種行為實在讓你無法忍受,當然可以把這種規矩放在首位了。   6、別忽視孩子的創造性。   要提起注意的是,孩子的行為不全是不合理的,有時候是他創造性的表現。只要他不傷害到自己和別人,還是要保護孩子的創造性。當你發現他會用櫥櫃裏的瓶瓶罐罐敲打出自己的節奏時,何不和他一起享受其中的樂趣呢?Tips:如果寶寶……你應該立即……再試著……咬別人把他抱走,並嚴肅的對他說“這樣做不對”。要求他向被咬的人道歉。從別人手裏搶玩具用其他東西吸引寶寶注意力,並把玩具還回去。當其他小朋友不想玩這個玩具的時候,你再把玩具拿給寶寶,並對他說“輪到你了”。吃一些不能食用的東西把它從寶寶嘴邊拿走,堅定的告訴“不能吃這個”。向寶寶解釋這個東西的功能。比如“這只筆是用來畫畫的,不能吃。看媽媽畫了一隻小貓”。在飯店裏大聲尖叫找個東西分散寶寶注意力,讓他安靜下來。向他解釋,你剛剛的聲音適合在外面使用,但你現在是在屋裏,就要小聲點。

當孩子的行為傷害了你

2008年07月25日
公開
26

當孩子的行為傷害了你 越是有人關注,小孩子就越是會做出令人不可思議的舉動。如果當著很多人的面,你的孩子讓你感到恨不得有個地縫鑽進去,你該如何對待他?打他、不理他,還是有什麼好的辦法制止他?   專家提醒2歲孩子的父母:應該做好應對尷尬時刻的心理準備。   為什麼呢?因為這時候的孩子開始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並開始展示自己的體能發展——但是,卻還意識不到有些事情或有些話並不適宜在公共場所做或說。這時就需要父母的介入了,尤其是在孩子的舉動可能會傷害別人的感情,甚至可能會傷到別人的身體的時候。   要給一個充滿好奇心,並且有使不完精力的孩子界定條條框框絕對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但也並不是絕對實現不了,你應該掌握一些這方面的小技巧。   保持冷靜   當孩子的舉動不合時宜時要保持冷靜確實很難做到,但你要記住孩子也許並不是有意在使壞,他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就比如他並不知道在奶奶家的春節聚會上往墻上亂涂亂畫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學習“反向規則”   當你的孩子穿著一雙完全不合腳的大鞋子走來走;當他站糖果櫃檯大吵大鬧,甚至在地上打滾,叫嚷著“我就是要嘛”。你應該往好的方面想:   1、小孩子只反抗他們非常親近的人或者是給他們帶來安全感的人。   2、你的孩子在這個階段將進一步發展自我意識。他們對自己的想法,例如要站在櫃子上,或者要吃糖,堅定不移。主動性和自我意識難道不正是家長希望孩子所擁有的嗎?   3、你不應該因為孩子發脾氣而惱火。他們只是當自己腦子裏的想法不能變成現實的時候,表達自己的失望和不快而已。   忽略別人的眼光   不要把孩子的舉動看作是沒有家教的表現,適當的時候應該懂得忽略旁觀者的注目(有些情況下孩子的動作難免會受到別人的注視,比如孩子在超市裏擅自拿起水果吃時),你只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就可以了,不必太看重旁觀者怎麼看。   放棄長篇大論的說教   怎麼說才能讓孩子放棄不適宜的舉動需要一定的技巧。說教根本無濟於事,才2歲的孩子不會聽得懂你的話,也根本聽不進去。要儘量用簡短的話表述自己的意願,話越短效果越好。   話語要簡單、明瞭,但不一定要大聲   不管說什麼事,都要針對事情本身,態度不要過激,如果孩子說話的聲音過高,你可以輕聲提醒他。回答孩子問題的時候要簡短、誠實,比如針對這樣的問題“那個人真醜,他是不是一個怪物?”,你可以回答“不,他是叔叔”。   不要隨便讓孩子道歉   假如問題太複雜太難以回答——“那個人怎麼長那麼大?”你可以簡單回答“我不知道”或者“他生來就是這個樣子”。不要因此要求孩子道歉,“他只是在問一個問題,尋找答案而已,並不是想要針對什麼人,令人不安。他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周圍的人會聽到他說的話,假如你確定那個人聽到了孩子的話,並認為受到了侮辱,你可以替孩子向他道歉。   正面引導也許比訓斥更有效   糾正問題要採取柔和的方法而不是責備。懲罰只會令孩子感到備受挫折,孩子會感到害怕甚至可能會激烈地反抗。相反,應該注重“引導、分散注意力或暫時忽略”等方法。   在糾正孩子的時候使用正面的語言來引導孩子效果更好。假如孩子在醫院候診室大聲唱字母歌,與其簡單地命令孩子“不許再唱歌了”,還不如建議孩子“咱們來畫畫吧”,孩子更容易接受這樣的建議。   行動勝於言語   如果你說什麼孩子都聽不進去,就有必要採取行動了。一個2歲孩子的爸爸說:“我的兒子特別喜歡爬高,不論我怎麼告訴他爬高太危險他都不聽,到最後唯一奏效的方法就是直接把他從正在爬的東西上抱下來。最後他終於對爬高失去興趣了。”   分散注意力   有時候分散注意力的效果更好。舉個例子,假如你的孩子特別愛摳鼻孔,就不要讓他的手閒著,讓他的手中總是有玩具。當然,在孩子做出危險舉動的情況下你必須直截了當地指出來,比如在超市搖晃堆在一起的易拉罐,或者打其他孩子等。專家提醒說:“永遠不要忽視安全問題以及孩子的暴力舉動。”   放棄   放棄也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孩子在超市的過道間跑來跑去,你最終可採取的方法就只有放棄購物:也許你還沒採購完,但是有時候改變你的計劃比改變一個2歲的孩子要容易得多。   一段時間內的“聽之任之”   在某些情況下任孩子隨意玩耍,不去管他反而是有好處的。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可是如果一定要干預的話,吵架也許會成為不可避免的結局。比如孩子、家務等等弄得你一上午都煩亂不已,心情早就糟透了,如果孩子這時候又開始在地上像蛇一樣爬來爬去,只要他高興,你就任他爬好了,這樣在出門的時候,讓他不要再任意“胡為”,說不定他就會很聽話了呢。   沉默是金   孩子說髒話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但是在孩子故意說髒話並期待你的反應的時候,沉默是最好的方法,”專家提醒家長們。當然,假如孩子在靜靜的圖書館中突然大聲說“該死”,你不可能對此做到無動於衷,你可以輕聲但堅定地告訴他“這個詞很不好,你不應該這樣說”,然後在離開圖書館後再向他作解釋。   專家的幾點建議:要看到事情發展的好的一面。好奇、衝動、沒有禁忌,這些都是孩子的財富,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並了解周圍的世界,在尋找自己的位置。   1、在家中要經常使用文明用語並保持良好的舉止。平時大家一般都習慣在自己家裏時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不再注重“大眾禮儀”,其實這是錯誤的。孩子是通過模倣來學習的,假如你對家人說話時總是使用不好的詞語,那麼就不要指望孩子會理解為什麼他就不能說髒話。   2、不要過於頻繁地踩剎車。不應該過多地去干涉他們,而應該允許他們犯錯誤,允許他們去嘗試哪些是可以做的,例如獨自站在小矮墻上,而哪些是做不到的,例如穿著爸爸的大皮鞋去點心店。不要在聽到孩子說“我想要”或“我能夠”的時候,總是用“不可以”來回答他,這樣會降低孩子對自我價值的意識。   3、多鼓勵孩子。只有當孩子做錯事時才予以關注是不對的,如果孩子的表現很好,應該適時給與鼓勵,這會增加孩子的自信,有助於養成良好的習慣。   4、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身體及心理需求,假如你必須要帶孩子去參加一個可能要持續一整天的婚禮,你可以讓保姆一起去,孩子的承受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在需要的時候保姆可以照顧他。

教小孩;不要嚇小孩

2008年07月23日
公開
48

教孩子,不要嚇孩子(文章分享) 分類:BABY健康2008/07/23 22:33 【撰文�伍偉婷;諮詢�台北市家庭生活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 呂麗絲】 你是「教」孩子,還是在「嚇」孩子──這個問題是否讓你陷入苦思?和孩子說話時,老是以「警察」、「魔鬼」來恐嚇孩子,讓孩子乖乖就範,雖能收到短期成效,卻非長久之計,提醒家長,和孩子相處要記得「說之以理」,而非「威之以嚇」喔! 在百貨公司1樓的化妝品專櫃旁,1個頑皮的小女孩繞著專櫃跑,不時動手摸摸展示的試用品,還一邊說「媽咪,我要看這個」,愛美的媽咪正忙著和專櫃小姐廝殺價格,只見她跟小女孩說:「你不要一直亂跑,你再跑,旁邊的警衛會把你抓去關!」小女孩看了百貨警衛一眼,連忙乖乖站好…… 恐嚇語句 代代相傳 上述的場景常見於各大公共場所,台灣的家長似乎總有「威脅」孩子的習慣,並當做1種教養方式,台北市家庭生活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呂麗絲表示,這種恐嚇的話語是源自於習慣的傳承。 過去農業時代,以求溫飽為目的,父母多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無暇重視親子相處的氣氛,以「多做事、少說話」為主,且父親威權強大,只要孩子犯了錯,父親一瞪眼、稍微嚇阻就有極大功效,而母親甚至會將父親拿來當作教條,跟孩子說「你再不吃,我叫你爸來修理你」,使父親被塑造成凶狠的形象。這樣的教養方式代代相傳至今,即使現代父母日益重視和孩子相處之道,不過,情急之下,還是容易脫口而出。 恐嚇是父母束手無策的表現 呂麗絲進一步表示,恐嚇語句表面上看起來,父母有極大的權威,但仔細探究「警察會把你抓去關」、「叫魔鬼來抓你」這些話深層的意義,在於父母將第三者,甚至是不存在的人當作教條來威脅,其實不具實質意義,只是在「嚇」孩子。而教養方式到了嚇孩子的階段,也往往是父母用盡辦法後才採用的殺手鐧,代表已經束手無策了。 恐嚇對孩子的影響 幼童階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父母不當的話語對孩子影響極大,也依孩子本身的性格不同可能造成下列影響: 1. 敏感度高易賴皮:敏感度高的孩子,容易察覺父母說的話只是恐嚇,明白真相後會不取信於大人,也不再害怕或聽進大人的話語,因他認為大人只是說說而已,反倒易變成較賴皮、頑皮的孩子。 2. 缺乏安全感易創傷:若是父母的恐嚇過於嚴厲,會對原本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造成創傷。像是「不聽話就把你賣掉」就容易讓孩子感到不安,隨時擔心會失去父母,也容易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雖然會因此而聽話,卻也讓孩子變成易恐慌、害怕、缺乏安全感的個性。 3. 順從者易討好:較順從的孩子會為了不要被警察抓走,而盡量聽令於父母、討好父母,好讓自己留在父母身邊,但卻失去判斷事情的能力,只是一味的害怕分離。 恐嚇語句Top3 Sentence 1. 再哭就把你丟掉 解析:不論父母是否已了解孩子哭的原因,只要說出這句話就會讓孩子沒有歸屬感,就連發洩自己的情緒也可能被父母丟棄,甚至有被落井下石的感覺。 正確做法:父母應該先了解孩子哭的原因,先轉移或給予支持,若孩子不願意談,則允許他發洩情緒,等他哭完後再好好討論。若父母真的受不了孩子的哭聲,也可直接表達自己的感覺,像是「你一直哭會讓我覺得心煩,我不知道你需要什麼,你要不要跟我說」,父母不妨先把自己的感覺說出來,以引導孩子說出原因。 Sentence 2. 再不聽話就叫警察來抓你 解析:警察、醫生或阿兵哥,往往會成為父母管教時的利器,有些人可能也發現,即使長大成人,看到警察還是會有些恐懼,這都是因為長輩從小為這些職業加諸權威所致。此說法會讓孩子對該角色產生錯誤的認知,認為警察、醫生是不好的,等到孩子真的需要看醫生時,便怎麼樣也不肯去了。另一方面,家長也不可能真的請來警察、醫生或阿兵哥來懲罰孩子,當孩子發現真相後,會失去對父母的信任感。 正確做法:家長不應將其他職業的角色污名化,應反省自己說這句話的目的是否只想嚇孩子。當孩子不聽話時,應該和孩子說道理。 Sentence 3. 一直看電視會變笨 解析:家長多半不希望孩子老是盯著電視看,一方面影響視力,一方面可能也影響課業或思考邏輯。呂麗絲表示,看電視和笨蛋並沒有直接關聯,且對愛看電視的孩子來說,此舉一點效用也沒有,因他或許還能從電視上獲得樂趣和知識。 正確做法:「做什麼事會變笨」絕不是有效的教養語句,任何父母應該直接口述希望孩子做的事,並把原因明白說出,像是「看電視可以,但是不希望你看這麼久,之前我們也已經說好看電視只能看30分鐘」。 下次孩子不聽話時,可別只會恐嚇孩子,要正視孩子不聽話或鬧脾氣的原因,並和他進行有效的溝通──也就是父母要聽孩子說話,並學會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覺和想法,讓他練習思考,一味的恐嚇只會傷了孩子的心! 【文章來源:2008年7月號bobo小天才養成誌】

媽媽不必內疚的10件事

2008年07月22日
公開
47

媽媽不必內疚的10件事 在你離開寶寶身邊的時候,在你力所不能及的時候,你是不是會為沒有全心投入到寶寶身上而 深感歉疚?現在,快快趕走這些折磨你的念頭吧,有些事情,你有理由不內疚 把寶寶留在家裏自己去會朋友做了媽媽,同樣需要朋友,一天24小時圍著寶寶轉的媽媽,未必就是合格的媽媽。   孩子和朋友並不是對立的。約朋友喝茶聊天,可能是少陪了寶寶一些,但獲得了好的心情,反而能更好地照顧寶寶。 給自己獨處的時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間,包括孩子!你為什麼要例外?生了孩子,並不等於把你賣給他當老媽子了。就是保姆,她也有休假的權利不是嗎?與丈夫到外地或國外度假,享受二人時光世界上並非只有你一個人能照顧好寶寶,交給老人和保姆,或許不會像你照顧得那麼細心,可他們同樣有你所不及之處,能帶給寶寶不同的感受。而且,重溫一下久違了的二人世界,不是還能增加你們的感情嗎?一個穩定和諧的家庭,對於寶寶的意義,遠遠大於媽媽那幾天的陪伴。 與丈夫到外地或國外度假,享受二人時光 世界上並非只有你一個人能照顧好寶寶,交給老人和保姆,或許不會像你照顧得那麼細心,可他們同樣有你所不及之處,能帶給寶寶不同的感受。 而且,重溫一下久違了的二人世界,不是還能增加你們的感情嗎? 一個穩定和諧的家庭,對於寶寶的意義,遠遠大於媽媽那幾天的陪伴。   偶爾的奢侈(給自己買件貴重的首飾,自己享受一頓大餐)   不要做那種給寶貝花錢可以不眨眼,給自己花錢卻眨了無數次眼也不出手的媽媽哦!偶爾的奢侈一下並不過分,又不是缺了這些錢寶寶就沒奶粉喝了。   寶寶生病、受傷   “如果我再細心點兒,寶貝就不會生病了!”“如果我沒離開,他怎麼會嗑著呢?!”哪有孩子不嗑嗑碰碰、鬧點兒小病小災就長大了的?如果把這些“罪過”都攬到自己身上,擔保你不到40歲就愁白了頭!“害怕”:讓孩子患病   偶爾懶惰一下   屋子亂一點兒、少做一頓飯,老公不會怪罪你吧?那你幹嗎還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你可以這樣安慰自己:雖說我少做了家務,那不是有更多的時間陪寶寶了嗎?哈哈,精神勝利法!   工作太忙   既然選擇做職業媽媽,就總有工作和孩子搶時間的矛盾。歉疚能解決這種矛盾嗎?解決不了,乾脆別想。咱們不是可以以質取勝嗎?我只有10分鐘陪寶寶,就要把這10分鐘發揮到極致!職業媽媽們的時間管理寶典   離異   雖然離婚會給寶寶帶來一定的傷害,但可以換個角度去想:如果為了寶寶而湊合著過,不是冷戰就是大吵,那種不和諧的家庭氣氛,是不是對寶寶的傷害更大?   對寶寶偶爾發火兒   誰說做媽媽的就必須充當聖人,就不能有生氣的時候。雖說對寶寶發火不好,可偶爾的一次,還不至於影響到寶寶的心理,也不會影響你們的親子感情。只是記住:不可常犯!家長管教孩子要注意十三戒   不能給寶寶更好的教育和物質條件   看到網上一個媽媽的哭訴:每每看到大城市裏的孩子優越的物質條件,她都會為自己不能給寶寶提供這樣的條件而歉疚不已,為自己的寶寶感到委屈。為什麼要為那些不能改變的事情而煩惱?給寶寶足夠的愛,足夠的耐心,寶寶就很滿足了,對於物質的需要,其實只是成人的心理,于寶寶而言,意義實在不大。照此推理,大城市媽媽看到外國孩子的處境,也要以淚洗面了?人和人是沒法比的,要不準得氣出個好歹來。孩子有問題,根源在父母。

新父母最容易犯的十個錯

2008年07月20日
公開
44

新父母最容易犯的十個錯 錯誤:相信聽到的所有事   解決方法: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   在孩子出生的最初幾個星期,你恨不能從所有身邊的人那裏尋找建議,千萬不要那樣。但是,即使你不那樣做,身邊的人也會想辦法用各種方式向你提議。來自不同的人的意見往往有可能是相互矛盾的,比如一個熟人告訴你要和孩子睡在一起,但你最好的朋友卻極力反對。你的表姐告訴你,孩子吮吸他的小手指是沒有問題的,但兒科醫生卻告訴你要給他安慰奶嘴。甚至不同的專家給出的育兒建議都不同。你到底該聽誰的?   要明白,決定權掌握在你的手裏。如果你尊重每個人的意見,並嚴格執行,那麼你就失去了創造生活的樂趣和原則。   朋友和親屬可以給你提供有用的育兒建議,但是記住:你和你丈夫的直覺就是最好的嚮導,你知道的比你想到的和做到的都多。   ·錯誤:過高估計你的業餘時間   解決方法:更好計劃自己的時間   無論你計劃在有了孩子以後在家裏呆多長時間,幾個星期、幾個月或者幾年,你都不要覺得你在家裏帶孩子是在度長假。相反,自從有了孩子,你開始了新的工作,和一個更小的、經常唱歌的老闆一起工作,她經常非常苛刻,即使在週末也不給你休息時間。在孩子小睡的時候,想把你們假期裏拍的照片放在相冊裏,或者重新整理一下衣櫥,都是不可能。現在的日子可不是你過去的生活加上了一個孩子,是完完全全的新生活。   你想等一切事情做完之後,和老朋友聚一聚,每天晚上可以做晚飯,但這一切都無法和你孩子的作息時間相吻合。最差的時候,可能是你的孩子整天都在不斷地哭,最好的時候,是孩子醒了,要你照顧他,哭上半個小時,再要你抱著,睡上45分鐘,然後再重復剛才的那個迴圈,就這樣過上一天。   所以建議你每天給自己定一個現實的計劃:給朋友打個電話、寫三個謝謝你的紙條、整理床舖。一天結束的時候,當你把單子上的每一條計劃劃掉,你會覺得非常高興。   ·錯誤:孩子是生活的唯一   解決方法:適時的給彼此更多的關注   喂奶、換尿布、哄孩子睡覺、逗孩子開心,結束了這樣一整天的辛苦之後,你可能最想和剛回家的丈夫說,你想一個人徹底地放鬆。可是他卻告訴你,上班一天,回家很累了。剛躺下就呼呼睡去,甚至晚上仍然要你給孩子換尿布。   孩子小的時候,你感覺壓力很大或者情緒憂鬱,婚姻上出現一些小問題都是正常的。因為從無憂無慮的二人世界到養育孩子的轉變過程,其實是對婚姻的最大挑戰。   但是你還是要把婚姻放在第一位。如果可能的話,雇一個保姆或者小時工,每週讓你自己有一個晚上空閒出來作為你們兩個人的約會日。你們可以談談孩子,也可以聊其他的事情。只要互相關注對方,並且成為習慣,就對婚姻很有幫助。   ·錯誤:把自己放在最後   解決方法:給自己一點空間和時間   在孩子還是嬰兒的時候,就記得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喝一杯咖啡、看一會報紙,這半個小時會讓你會覺得這一天很特別、感覺很好。   有了孩子以後,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非常必要,當然不是要放任自己。找個時間在電話裏和朋友聊個天,或者去上瑜珈課,找回本來的自己,別總覺得你自己是機械的、不快樂的。你越快樂,做父母就做得越好。   ·錯誤:育兒,爸爸是局外人   解決方法: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新爸爸和新媽媽一樣,學習育兒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不要把丈夫排除在外。他能找到自己帶孩子的方法,你也許覺得孩子是你自己的事情,從一開始,你給孩子換尿布的速度就很快、給他洗澡時也很有條不紊。你的丈夫也需要找到這些技巧。因為一個人照顧新生兒,工作量實在太大了。   在他幫你的時候,你對他不要推辭、不要責備和不斷地命令。有些媽媽希望丈夫幫助他們,又不願意完全依靠丈夫。只有確定了孩子不會冷、他不會給孩子喂太多,不會在孩子吃過以後和她玩得太激烈、不會嘔吐,才能真正信任和依靠丈夫。這完全沒有必要,丈夫和你一起學習做父母,你會更輕鬆,你們也能互相學習,掌握更多的技巧。

恩-成長大躍進

2008年07月15日
公開
24

回想起小恩恩星期一的時候好好笑ㄛ 當時我在揮汗如雨的拖著地 小恩恩;鎵鎵;老公一起在廣場玩籃球 宸宸則獨自躺在嬰兒床上玩耍 起初她還乖乖的自己踢小腳啃小手 但一段時間之後她可能開始覺得無聊了 要找人抱抱她了 她便開始啜泣 其實我有聽到 但礙於我還沒把地拖完所以我沒理她 她也不甘勢弱開始放聲大哭 讓愛女兒的把拔聽到後 覺得我是一個懶惰的母親 他便立刻從屋前的廣場奔回門口 用力拉開鋁門口氣很差大聲呼喊我的名字 尹娟;妳在幹嘛啊呀!隨即又關上鋁門 當時的我在浴室洗脫把 聽到後我就跑了出來 此時看到鋁門那有一個小身影 她也學把拔拉開鋁門 大聲的喊著 尹娟...她隨即又把鋁門關上~跑開 我便追跑過去 當下覺得好氣又好笑 口中唸著:豬頭妹;妳竟然沒大沒小敢直呼我的名字 她這小妞也很精趕快逃離現場 後來她和把拔說了什麼我是沒當場聽到 但後來把拔很驕傲的和我炫耀他的女兒有多聰明 把拔說小恩恩逃離現場後要到他那的途中遇到小階梯 她便說"高高;危險;把拔;牽牽" 呵~呵真是個聰明的小傢伙 已經懂得把會的字彙拼湊起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把拔當天沒和我說 拖到今天才我轉述 我在開心之餘打電話告訴婆婆有這一件事 掛完電話之後婆婆就問小恩恩說 妳為什麼跟把拔說什麼"高高;危險;把拔;牽牽" 小恩恩裂嘴笑回答婆婆說"撒嬌啊" 隨即婆婆立刻撥電話告訴我和把拔 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 她還這麼小竟然已經有這樣的判斷能力 會知道這樣的行為是撒嬌

火冒三丈-賤女人

2008年07月08日
公開
30

妳們這2個醜八怪 有什麼資格批評我啊! 很機車的一點是還當著我的面談論 以為我沒聽到嗎? 我又不是耳背 生產完還沒瘦下來就該遭受妳們的品頭論足嗎? 依我看妳們還不夠格來說那些話 妳們也不檢討自己有多糟糕ㄚ! 一個又矮又老又皺又愛裝可愛~~死老太婆 那我是不是該叫妳去整型拉皮打肉毒桿菌... 人前人後一個樣~~自以為是的傢伙 以為現在的自己是飛上枝頭;當上鳳凰了是嗎?? 每次經過聽到她和男同事說話都愛裝聲音 讓人聽了之後不由自主有一股莫名的火油然而生 隨即很想摑她一記耳光~~叫她閉嘴 另一個雖然在身分證上登記的年齡比我小2歲 (真懷疑是不是她爸媽幫她慢報戶口) 若目睹到她本尊 都會以為她的小孩快上國中了 不知情的人會覺得她很值得讓人同情 會猜想她一定是離鄉背景 北上工作為小孩賺取學費;生活費 因為她的身材真的很像生過3個小孩的娘 屁股非常非常翹~~~應該可以端盤子吧!! 打扮也很鄉土+滿口台灣狗乙+很摳 頭上頂了一頂和花媽一樣的髮型嗓門又大人又胖 那我是不是該叫她從9F跳下來~~從新投過胎 若要整型的話要耗費的資金相當龐大 因為該整的部位實在是太多了 (看過她的人都會勸她別浪費錢了) 倒不如把錢捐去給慈善機構;育幼院 還可以做善事積陰德;洗清一些罪孽或什麼的 自從我懷小恩恩之後;就一直告誡自己要修口德 今天實在是氣憤難平所以破戒了 答案揭曉~~她還未婚;而且"很缺"男友 一直叫人幫她介紹... 我怎麼可能會有能匹配她的貨呢?? 只要看到帥一點的工程師就會一直嚷嚷要他請喝飲料 那位工程師說一開始還會給她台階下 會推拖說什麼飲料ㄚ.... 但她卻給臉不要臉一直"歡"~~挑戰他的極限 果不其然~她就被他很兇的辱罵甚至還叫她滾開 晚上返家後我把今天發生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老公 他聽完後說她們應該是妒嫉妳才會趁機打落水狗 他安慰我說mama別擔心妳一定會瘦下來的... 妳們這2個醜八怪給我聽好了 我一定會瘦下來的 正所謂"十年河東轉河西;莫笑窮人穿破衣" 到時就換我笑妳們了~~~咱們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