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Carys 琦琦

日期

#Tag

親子館體驗

2014年08月16日
公開
18

小麵包已經11個多月快一歲了 都還沒參加過寶寶活動 帶他去松山親子館 (我也很想觀察他與其他0~3歲小朋友的互動狀況) 進去前在外面排隊時.小麵包就開始在看其他寶寶(好現象) 進入後先在小桌區吃他的副食品(粥) 他乖乖坐在矮桌小椅吃粥 (那模樣讓我想到小均上幼稚園的樣子) 邊餵他吃時.已經有幾個小朋友開始在玩 開放式空間.小麵包都看得到 我發現他在看別的小朋友玩 吃完粥後帶他過去地墊區玩 一放他下去.他一開始環顧四週一下.沒多久就開始爬行(環境適應還不錯) 他直接往另一個女北鼻的方向爬過去 (我看他想要跟對方頂額頭) 哈哈哈 居然用對家裡貓咪打招呼的方式去跟別的嬰兒打招呼 *觀察到小麵包這個動作 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 (小均以前對其他嬰兒都沒啥興趣 注意力都放在各種玩具上) 小麵包在地墊區很自在 鑽山洞也毫不遲疑很快地爬出來找我 接著帶他到不同區玩一些教具 小麵包坐在桌椅上 玩積木形狀盒(不過根本不會所以就開始丟積木) 他喜歡敲木琴(不過對於拿木琴槌似乎比實際敲琴還興奮) 其他架上的彩色玩具也會好奇伸手摸一摸 後來一個"母雞火車推雞蛋"的木製玩具.其中的"木雞蛋"引起他的注意 但我不太喜歡他執著於拿一個東西而不想嘗試其他玩具 所以玩一下就抱他離開這個玩具 但小麵包非常不爽.ㄚㄚ叫 *那種感覺.還是有小均的特質 用其他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 也帶他出去換尿布 不過小麵包可能有點疲憊 情緒明顯比較不好 再次回到遊戲區 小麵包在地墊區玩一玩又自己爬往雞蛋方向 我跟在後面發現他果然真的去找雞蛋!(居然還記得) 這時候有個小姐姐跟她媽媽在玩那個玩具 小麵包伸手就去搶了一顆蛋 我說:不行喔~ 小麵包就哭了 那個媽媽馬上想把玩具給小麵包玩 但我不願意小麵包就這樣搶走別人要玩的玩具 (我也不希望他握著那顆雞蛋不放) 就把小麵包帶開 小麵包一開始還在情緒當中而且也玩累了 後來才慢慢恢復情緒 我們還是待到時段結束才離開 結果一上車就睡著了 回家就睡不著還狂講外星話啊.... 果然還是要多一些刺激

摘錄

2014年08月13日
公開
12

哈佛最受歡迎的人生導師塔爾.班夏哈: 成功不會給孩子一輩子的快樂 Q:比較好的教育應該是怎樣? A:全人教育包括了五個面向:精神靈性、體能、智慧、人際關係和情緒,要追求幸福的人生,必須是這五個層面的全面關照。 精神和靈性層次不一定是宗教,也可以是教孩子怎麼追求一個有意義的生命。情緒是要學會怎麼面對生命中的挫折,培養彈性。每一個層面都很重要,都必須要學習。但是除了知識的學習外,我們很少教給孩子其他面向的經驗和工具。 而且,學校追求短期的績效,讓人擔心的是,在知識面向的投入,其實現在也走錯方向。根據研究,現在每個人在電腦網頁上平均每頁只停留七秒,這樣短的時間根本不夠深入了解資訊。若長期下來,我們沒有機會讓大腦練習深度的理解和專注的思考,沒辦法慢慢的讀一首詩,未來也就很難和人發展深度有意義的關係。 Q:為什麼現在會有這麼多學生憂鬱? A: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運動。以前走路活動機會很多,現代生活愈來愈便利,早上開車上學,整天坐在電腦前,餓了叫外賣,不再需要去外面覓食打獵。當我們不動,付出的不只是身體健康的代價,還有心理健康的代價。 憂鬱的另外一個主因是愈來愈少和人有真實接觸的機會。臉書上一千個朋友比不上和一個真正的朋友深入對談。很多研究顯示,面對電腦的時間愈多,快樂愈少,因為實際生活會愈來愈寂寞。有人以為擁有一千個臉書朋友會減少寂寞,其實反而更寂寞,寂寞是不幸福的主要原因。 Q:下一代孩子要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A:最大的挑戰是他們將會二十四小時和科技連接,這代表更少機會和真實世界互動。研究顯示,現代孩子的同理心比起二十年前的孩子明顯下降。為什麼?想想同理心是如何發展?必須經歷和朋友或是手足一起玩、一起打架、拌嘴、和好……這樣的歷程。同理心必須在親密接觸中形成,無法在我們幫朋友按讚的時候產生。我覺得臉書很棒,但有時我們必須和科技適度切斷,才能和「人」真正建立關係。 Q:父母可以做什麼? A:最能有效預測孩子未來能否擁有幸福的關鍵是:童年時是否常常和父母一起用餐。 家庭裡的餐桌時間,往往就是分享的時間、也是最好的教育時間。 我們家有一個傳統,就是每星期五,我的三個小孩和祖母一起晚餐的時候,都要分享一件開心的事情或是一件自己做的好事。 剛開始也會覺得找不出好事講,但全家都會一起認真做這個分享,從祖母開始都會仔細思考。後來形成一種家庭氛圍,我的小女兒每週都會很認真的想,有哪些開心的好事,週五可以和祖母分享,這也改變了她看事情的角度。 是的,現代社會很多父母都很忙。那我會問這些父母,早上起床會不會每天刷牙?為什麼?這麼忙為什麼還要天天刷牙,因為這是優先的事。 我們必須把孩子當做我們生命的優先,每天回家一起吃飯時,把電話、email關掉,專心一起享受。尤其是假日時,多花時間和家人朋友相處,深度的交流。因為從大量研究看到,擁有好的家人、朋友的健康人際關係,才是形成長期幸福最重要的關鍵。

生死問題

2014年08月03日
公開
57

均外婆說:以前祐均問過我, 阿嬤~人死以後還會不會生回來? (啊~我的心肝我的寶貝 你到底是不是知道你的命運? 你想要提醒我們去思考這件事嗎? 你想要我們事後回想起來.再去考量這個可能性嗎? 還是你只是害怕?) 外婆說:妳快要生他(小麵包)以前..我夢到妳牽著祐均回來.他大概3.4歲左右.. 外婆:不知道小麵包是不是小均? 還是只是一部分? 或是他是均送來的? 我說:我只知道不可能是全部 以佛經來說.人有八識 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這些都會隨著死亡而滅 但第八識(阿賴耶識)卻永恆存在. 即使投胎後.累世的一切資料都還在(資料庫並沒有消失) 也就是說. 他的身體這些部分會是新的.他有新的體質.新的感官.有不同的敏感度.當然"不完全"是他了. 小麵包很顯然沒有均那種過度敏感體質. 均以前的感官過度敏感 其實讓他非常辛苦 聲音,觸感對他的刺激有多大.我們無法想像... 現在這個身份不會記得過去.但並不是第七第八意識都消滅. 意識並不會受限於時間(幾個年代).空間(幾個宇宙). 不會侷限在我們的身體裡面... 我們去找他.想他.問他事情.如果他願意他想.他能跨越現在的身體局限.跨越時間空間地點回答我們(回答時.小麵包這個身份是不知道的.) 這個觀念我不是完全透徹清楚..不過大致上是這樣說的 總之 妳看他長得不像均... 可是我們相處的感覺.卻不覺得他們是不同人啊~對不對? 就是很奇怪... 他對妳的舉動.吃飯會一直跟妳撒嬌..這些動作根本是一模一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曉得我們是否能在有生之日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但是一切既然都是因緣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現在 把小麵包帶好 就像是他把均的生命好好地延續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