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柚子媽咪

喜歡簡單的人事物~更喜歡小朋友歡樂的笑聲~^^

喜歡簡單的人事物~更喜歡小朋友歡樂的笑聲~^^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學媽咪發脾氣

2010年01月26日
公開
14

柚子有兩台變形金剛玩具(佩茹姐姐送了四台.目前柚子只得到兩台~^^) 出外回到家. 柚子問媽咪:媽咪我的變形金剛ㄋ? 媽咪手中在收衣服.說:去媽咪的包包找找看ㄚ? 一下子~媽咪走進房間 柚子對媽咪說:你過來坐好~(媽咪坐到床邊) 柚子站著問:你想想看~我的變形金剛你放到那裡去了~ 媽咪問:沒有在包包裡嗎? 柚子說:你自己的東西放到那都不知道~再想想看~ 媽咪覺得好笑的說:變形金剛不是我的東西ㄚ! 柚子語帶哽咽的說:你說在包包裡都沒有ㄚ!我找了好幾次都沒找到~ 媽咪說:那要問你ㄚ!你最後一次看到它是什麼時候? 柚子:要回家的時候你都會說放到包包裡ㄚ! 媽咪說:今天是你自己說不要.最後你不是拿在手上嗎? 柚子眼框泛紅說:就是不見了ㄚ!包包也沒有~ 媽咪無奈的說:有沒有在車子前面的放東西的洞洞裡~ 柚子說:好~~你去吧它找出來~ 媽咪說:是你自己的東西.為什麼要我去找~而且媽咪已經給了你一個大提示了ㄝ! 柚子說:外面那麼黑~我如果感冒了要怎麼辦~你說ㄚ! (明明就是怕黑) 媽咪:對喔!那~~明天在去拿囉! 柚子急著說:它們也會怕黑ㄚ! 媽咪笑著說:這樣要看它的主人.有沒有愛它們囉! 一下子 柚子手中.就拿著變形金剛開心的走進房間 媽咪說:過來坐好~它們在那麼找到的ㄚ? (柚子坐在床邊) 柚子:在車子的前面~ 媽咪問:那~~你剛剛對媽咪的態度是不是很不好ㄋ?應該要說什麼? 柚子低著頭說:我誤會你了~對不起~ 媽咪重頭到尾在跟柚子討論一次~^^ >>>>>>>>>>>>>>>>>>>>>>>>>>>>>>>>>>>>>>>>>>>>>>> 爸比下班了~ 媽咪再次的跟爸比說事情的經過~ 爸比大笑的說:一模一樣~~一模一樣~~.柚子在學你生氣的樣子啦! 媽咪說:我生氣那有這樣~ 爸比說:你看~~~就是這樣阿! 媽咪想一想.覺得好笑.還真的很像ㄝ!~^^

父母常犯教養錯誤

2010年01月25日
公開
41

父母常犯教養錯誤 (育兒生活2008/8月號) 人們常用「猴死囝仔」形容調皮搗蛋、不守規矩的孩子,曾看過某本親子教養書皮封面印著「你在養小孩,還是養猴子?」(註1),短短一句,令人莞爾;但對於家裡有個山大王的父母來說,卻感到一陣膽戰心驚!西遊記裡的唐僧用金箍咒來制服孫悟空的桀驁不馴,家長面對家中小霸王無理取鬧,勸告後仍然無效的窘況下,巴不得也有緊箍咒語,讓孩子能乖乖聽話,但您有沒有想過,有時候可能是因為大人管教不當,而不是小孩自身的問題呢?本篇文章即為您解析教養0∼4歲孩子時,父母常犯教養錯誤,您不可錯過! 家有山大王!? 信誼基金會親職教育部部主任譚合令指出,處於0∼4歲階段的嬰幼兒難以抓摸、情緒變化快,翻臉就像翻書一樣,好像任性是他們的專利,常令家長們難以理解孩子的行為。這歸咎於幾個原因:1.小嬰兒是自然人,尚未社會化,當尿布溼了、肚子餓了等,自然就會出現哭鬧現象;2.孩子的生理或心理需求沒有被滿足;3.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因此以哭鬧做為宣洩情緒最有力的表現;4.孩子之前有成功的耍賴經驗,因此強化孩子的負面行為,使孩子遇到同樣情況時故技重施。 譚合令表示,對於孩子的負面情緒或行為,不一定要抱持負面的角度來看待,多站在孩子的高度想,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可能不是您原本想像得那樣不可理喻;譚合令舉例說,有些1∼2歲的幼兒喜歡打人、推人,細究原因,原來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尚不成熟,他可能只是看到別的孩子感到很興奮,卻用力過猛把他推倒,或是他不知道如何表達,這時候家長可以示範給他看─當遇到別的幼兒時該怎麼做;另外一個原因可能跟照顧者缺乏耐心,使得孩子也有樣學樣,用粗魯的行為對待他人。 幼兒需要父母的陪伴,尤其是0∼3歲這一階段,正是培養對人產生信賴感及依戀關係的關鍵時期,一旦管教不當或太過冷漠,皆可能致使孩童未來人格、認知與能力產生偏差。因此,本文針對這階段的幼兒,提出家長們最容易犯的七大教養錯誤,趕快來看一下您是否在無形中也犯了這樣的錯誤吧! 0∼4歲常見教養錯誤大公開  Error 1陪伴時間太少 現代父母工作忙碌,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往往是在週末甚至假期,才有時間與孩子相處,即所謂的週末父母、假期父母。有些父母認為自己每天都打電話關心孩子,難道陪伴還不夠多嗎?譚合令表示此階段的幼兒,特別需要父母陪伴在身邊,電話那頭的聲音並不能取代實質的陪伴,因此家長們要多花些時間跟孩子相處、建立關係;否則孩子覺得父母對他都漠不關心,導致孩子在長大後容易對人產生不信任感,或是對環境沒有安全感。 ★適合做法: •撥時間與孩子相處,共度快樂的親子時光。 •參與孩子的生活,瞭解孩子在做什麼。 ★不當作法: •用一些東西以為可以取代愛或陪伴,像是過度縱容、降低標準、用禮物收買孩子等。 •漠視孩子情感的需求。 Error 2缺乏耐心 對於孩子哭鬧、發飆的行為,父母不要只是一味的責備,您要努力嘗試去瞭解您的孩子,您會發現他小小的腦袋瓜裡,其實有很多令你出乎意料的想法。享受孩子當下正在經歷的階段,不要急著將他推向不符合此年紀該有的表現,讓孩子做符合他性情和年齡的事情,有時陪伴孩子一起玩耍、胡鬧,您跟孩子之間的感情會越來越親密。 孩子並不是全按照著同樣的時間表整齊劃一的成長,可能孩子某件事常敎不會,或是某個習慣一直改不掉;令父母心中備感挫折,產生比較心理,進而對孩子失去耐心;建議父母們不要急躁,給孩子多一些時間和包容,您將會滿懷喜悅地發現孩子的轉變。 ★適合做法: •時常告訴孩子您愛他。 •透過肢體接觸表達情感(如擁抱、親親) •真心讚美孩子的表現或努力。 •給孩子時間去適應或改變。 ★不當作法: •硬逼孩子去做不符合他性情或年齡的事情。 •拿孩子跟其他人比較。 Error 3管教方式不一致 譚合玲指出有些父母在管教孩子時,常常依時間、地點或是情境不一樣,對孩子同樣的行為卻有不同的管教方式,使得孩子無所適從,不知道父母的處罰標準到底是什麼。父母以及週遭的照顧者(如家裡的爺爺奶奶、保母)彼此最好能在一些主要管教原則上,共同建立規範,達到默契。 ★適合做法: •管教原則和態度保持前後一致。 •身教勝過言教。 •規範孩子的固定作息,養成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 •和配偶或是其他主要的照顧者,在教養原則上達成協議。 ★不當作法: •規定朝令夕改,改變無理可循。 •照顧者自己內鬨,孩子不知道該聽誰的。 Error 4動輒打罵 譚合令提醒,打罵策略不能過了頭,有些家長往往在氣頭下失控,痛打孩子一頓,忘了他還只是個弱小、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孩。她並不贊成體罰,長期以暴力行為管教孩子,會引起幼兒的模仿效應,以為碰到事情可以用以暴制暴的手段,恐怕孩子將來會產生攻擊的傾向和行為。其實孩子非常的聰明,他也會觀察父母的忍受極限點,並瞭解自己行為可能會遭受的處罰,因此,透過制定清楚公平的規則與獎懲辦法,可以讓孩子知道“禁區”在哪裡。 此外,許多父母也會犯了過度使用“限制、制止”等負面用詞,像是「不可以」,或是常常罵幼兒:「你不乖、你不好」等,漸漸地,可能扼殺孩子的自信心與自主能力。 ★適合做法: •制定必要的行為規則與約束,引導幼兒瞭解與遵守。 •用孩子喜歡的事物或嗜好,作為溫和的懲罰辦法,比如「不帶你去散步」。 •當知道自己是對的,就要堅守原則,不輕易讓步。 ★不當作法: •認為孩子不聽話,就要用打的。 •覺得麻煩或是受不了孩子生氣,就放棄立場;妥協只會使孩子下次更變本加厲。 Error 5溝通不同調 譚合令表示:「家長要用孩子聽得懂的話跟他交談。」尤其是0∼2歲的孩子,知道的字彙比較少,因此當他在說話時,即使發出的聲音不明確,父母也要仔細聆聽,並且試著給予適當的反應;若發現孩子聽不懂,那就換句話說;同時利用豐富的語調和臉部表情,保持親切和藹的態度對待他。 另外,從2歲起,寶寶開始會問很多問題,家長應該嚴肅且和善地面對孩子的問題,並且盡量回答,透過正面的回應,能鼓勵寶寶擴展他的心智。 ★適合做法: •專心傾聽,以和善態度跟孩子說話,並給予適當回應。 •主動徵詢孩子的觀點。 ★不當作法: •漫不經心聽孩子說話。 •動不動就叫孩子閉嘴或打斷其談話。 •三言兩語打發孩子的問題。 Error 6電視、電腦保母 譚合令指出,曾有研究結果發現,2歲以內的小朋友每天多看1∼2小時的電視,7歲以後注意力不集中的機率增加10∼20%!提醒家長們,2歲以下的幼兒應極力避免給他看電視電腦,因為銀幕的聲光效果對於幼兒過度刺激,對其未來的認知和語言能力皆有很大的不良影響。有時候媽媽在看連戲劇,將寶寶放在嬰兒車裡,以為他沒在看,其實電視的聲光和內容此刻也已經悄悄入侵孩子尚在發育的眼睛和心靈。 陪孩子看電視 如何陪伴孩子看電視,可不只是坐在旁邊就好!過分依賴電視,將使孩子未來學習效果大打折扣,產生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的情形,譚合令建議,針對2歲以下的幼兒,應盡力避免讓其接觸電視電腦;2∼4歲階段,看電視的時間控管在30分鐘之內。陪伴孩子一起看電視,幫孩子過濾節目,像是打打殺殺、情慾糾葛的內容皆不適合;當孩子看不太懂時,家長也可以解釋給他聽。 Error 7過度保護 2∼3歲的孩子正在發展自我概念,開始有獨立自主的慾望,表示孩子正在發展學習生活自理的能力,像是想要自己吃飯、洗手、穿鞋等,父母應該給孩子多點自由、包容和耐性,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做。譚合令表示,許多父母親不相信幼兒有自理能力;若家長一直在期望孩子長大,而幫孩子包辦生活所有的大小事,可能會累一輩子! 家長在提供必要的保護之外,盡可能讓孩子在有限度的範圍和安全的探索環境裡,可以隨意做想要做的事。此舉不但能夠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也可以提升孩子對自我的評價和對自我能力的信任度。 現在的家長都非常疼愛孩子,有時候很容易成為過分保護孩子,事事為孩子設想;因此而養出驕縱,缺乏同理心、團隊能力差與自我主義的孩子;父母應該注重品格教育,時常在生活中提醒孩子該有的禮貌和行為(例如:尊重長輩)。 ★適合做法: •在自由和約束間保持平衡。 •容許孩子嘗試,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 •想辦法幫助孩子自己做決定。 •孩子若做出正確決定,就好好誇獎一番。 ★不當作法: •因為無法忍受孩子弄得亂糟糟,或是不忍心看到孩子失敗;就什麼都先幫孩子做好。 •不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 •認為父母的決定一定都是最好的,完全沒有商量餘地可言。 譚合令 現職:信誼基金會親職教育部部主任

陪孩子 你有陪沒有到?

2010年01月25日
公開
39

親子相處時間的品質勝過於長度, 也就是30分鐘互相分享心事 將會勝過3小時的共同看電視……。 許多父母經常說:「我太忙了,無法好好照顧小孩。」也有很多人將這問題歸咎於雙薪家庭增多,父母均需要外出工作、無法親自照顧孩子的狀況。 實際上,許多國內外研究發現,雙薪家庭並不一定會導致兒童的問題,學者們反而發現婦女外出就業不但可分擔家計,還使得許多婦女獲得自信心、成就感,甚至因為母親較獨立、自信、快樂,且增加和社會的接觸,使得這些家庭中的孩子更加獨立、自信,有更好的表現。 因此,在今日婦女就業狀況相當普遍的社會中,學校與家庭並不能直接將孩子的問題歸咎於父母的「忙」。 <研究報告>親子有交流 降低行為偏差 然而,父母需要為工作忙碌,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子女,的確也對家庭造成衝擊。如何減輕父母因為工作對家庭所產生的負面效應?共享有品質的親子時間,可說是一項相當有效的解決辦法。 俗語常說: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彼此擁有。意思就是親子相處時間的品質勝過於長度,也就是30分鐘互相分享心事,將會勝過3小時的共同看電視。 家庭中常見的娛樂是觀賞電視,有共同的活動當然可增加親子交流的機會,但是親子很少因共看電視增進親子的溝通或互相分享心情。 在一、兩個小時觀看的八點檔、韓劇與日劇的相處時間中,親子倆大部分都是盯著電視,隨著劇中人物的對話起起伏伏,而忽略了對方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件與感受。 反之,不論是15分鐘或是半小時高品質的親子相處時間,只要擁有良好的溝通,即使花費的時間不長,也能有相當大的效果。 研究指出良好的親子關係可減低孩子不良情緒與偏差行為的產生,也可幫助孩子願意吐露心事,透過討論與反省,修正自己的觀點與行為。 另一些研究則顯示子女愈常主動告知父母異性交友的情形,則子女對婚姻的態度愈正面;子女愈少主動告知父母異性交友的情形,則子女愈贊同婚前性行為的發生,性態度也愈開放。 可見孩子需要的並不是父母無時無刻的陪伴,而是需要和父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與親子溝通。 <家長手冊>時間要固定 態度很重要 既然親子相處應是重「質」不重「量」,實際上父母應如何提高親子時間的品質?可利用上放學的接送時間、共同吃飯、吃點心,甚至是刷牙、簽聯絡簿……的時間開始,固定每天詢問子女當日發生的事情與對事情的感受,或可利用自己與子女共同的一段較長的休假時間和子女進行溝通。一星期至少一次,固定找一自己與子女都合適的空檔,專心地傾聽子女的心聲,詢問子女的狀況。 此時雙方所進行的活動必是相當自然,且不需要花費太多心思處理的,目的在營造溫馨但卻不拘束的氣氛,使孩子能開放自己的心胸。 談話時,父母務必以支持、鼓勵的心情聆聽子女的想法,不論子女的想法是否合宜,均應接受而不評判。 若不贊同子女的想法時,切勿以高壓的姿態強迫子女聽從自己的命令,可改以「我的想法是……,可提供你做為參考……」的建議口吻說明自己的處理方式,目的在刺激孩子思考,而不替代孩子做決定。 <溝通一點靈>10分鐘也行 別再說忙 俗話說得好: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忙」不能當作是疏忽孩子的藉口。 不論時間的長短,家長們應固定撥出空檔,放下手邊的活動專心地和子女溝通。只要這段親子時間的品質良好,孩子能盡情地吐露心事並感受到父母的關心與支持,就算只是短短幾十分鐘都有助於良好親子關係的形成,也必對親子雙方有極大的效用喔! 引用自...文�雲霓(作者為家庭教育專業人員) 〈幸福講義〉陪孩子 你有陪沒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