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OYOMAM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活在當下~

2009年05月01日
公開
9

好文共欣賞....... 『等到我學業完成以後,我定要好好地放鬆自己。』 『等到我生意上了軌道以後,我定要出國旅行,到處遊玩,開開眼界。』 『等到我賺了錢以後,我定要好好地孝敬父母,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等到我買了房子以後,我就會停下忙碌的腳步,好好享受人生。』 『等到我孩子結了婚以後,我就可以安心打牌,毋需再顧慮那麼多。』 等到‥‥‥等到‥‥‥我們總是這樣對自己說, 也總是這樣把享受人生 寄托在遙不可知的未來。 似乎我們所有的生命,都消耗在等待上。 曾有這麼兩個年青人,一位是中國人,另一位是美國人。 他們同在某個大城市的一家公司上班,職位相同,薪金相同, 然而所過的生活卻迵然不同。 那位美國人在他上班一年後, 用所賺的薪金分期付款買了一套非常漂亮、舒適的房子, 日子過得稱心如意; 而另外那位中國人,卻是租住在一棟非常破舊的公寓裡, 房子又黑又小又舊,彷彿稍微用力一點,整個房子就會倒塌似的。 那位中國人省吃儉用,他告訴自己, 等到賺夠了錢,就一定要買棟漂亮的房子,讓自己住得舒服一點。 二十年後,他終於如願以嘗, 在那位美國人所住的公寓裡買了一套與他一樣漂亮的房子, 與美國人毗鄰而居。 結果不幸的是,那位中國人住進新房子還不到一年, 就因多年來營養不良、積勞成疾而撒手西歸。 這就是中國人的悲哀,也是東方人與西方人最大的區別。 中國人顧慮太多,總是把生命用在等待上; 人人都願意犧牲現在,去換取不可知的等待; 犧牲今生的辛苦錢,去換取來世的安逸。 其實我們毋須等到生活完美無瑕,也毋須等到一切穩定下來, 想做什麼, 現在就可以開始。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盡頭, 許多人往往在生命即將結束時,才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事沒有做, 這實在是一種遺憾。 人生是一張單程車票~ 失去的便永遠不會再擁有。

做到六大原則,就是夠好的父母

2009年04月28日
公開
16

作者:楊俐容 出處:親子天下 為人父母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這個高壓力、高焦慮的時代,多數的父母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並為無法勝任親職而深感自責與愧疚,專家說,不完美的父母並不會對孩子造成任何傷害,只要做到6件事,你就是個「夠好的父母」... 每年一到「母親節」,空氣裡充滿著感恩的氣息,各式各樣關於母愛或母職的討論紛紛出籠。其中始終引人注目的,則是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自二○○○年以來,年年進行「媽媽辛苦指數調查」的結果。 根據二○○七年公布的「媽媽辛苦指數調查」結果發現,超過七成台灣媽媽辛苦指數高達七十二分,五六%的媽媽已達到「過量級」,一四%的媽媽甚至「嚴重超載」。這份調查也發現,現代媽媽的煩惱來源主要仍然來自於母職角色,有四分之一的媽媽不認同自己的表現,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算不上稱職的好媽媽;更有高達七六%的媽媽紛紛表示,最大的心願是「多一些時間陪伴孩子、聽孩子說心事」。 此外,兒福聯盟分析自二○○○至二○○七年家務分工的狀況,發現台灣媽媽仍舊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而且角色更為吃重。相較之下,台灣爸爸仍未在任何一項子女照顧工作上擔任主要角色,反而稍微退步,平均只佔七%,比率較以往下降。 有趣的是,無獨有偶的,二○○七年四月號的《時代》雜誌(TIME)以一位亞洲的年輕父親做為封面照片,這位父親一手提著公事包、一手抱著襁褓中的孩子,匆忙走在一面大時鐘上。照片旁邊以粗黑體字標示著:「筋疲力盡的爸爸」,探討的主題是亞洲男性面對比過去更多、更重的角色責任,在工作與家庭之間蠟燭兩頭燒的困境。 這些報導讓我想起英國的心理分析大師溫尼卡(D.W. Winnicott)提出「夠好的母親」這一概念,也許有助於我們突破現代父母所面臨的壓力與困境。 為人父母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這個高壓力、高焦慮的時代,多數的父母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並為無法勝任親職而深感自責與愧疚。溫尼卡根據他的臨床經驗指出,不完美的父母並不會對孩子造成任何傷害,只要能符合對自己坦承、恰當地表達憤怒情緒、充分地表達愛意、獨立自主、重視溝通、承認人的不完美等六大原則,就是夠好的父母。 第一個原則是:對自己坦承。也就是不以孩子做為滿足自己需求的工具。譬如有些父母因為自身的疲憊,往往希望孩子能夠睡午覺或晚上早早入睡。如果父母無法釐清是自己的需求還是孩子的需求,就很容易出現父母堅持要孩子早睡是為孩子好,但子女不但不領情,反而感到困惑與生氣。唯有明確地告訴孩子自己非常疲憊需要休息,並確實要求孩子配合、不吵鬧,才能夠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的態度,順利解決問題。 第二個原則是:恰當地表達憤怒情緒。教養子女的過程沈悶無趣難免,精疲力竭更是常有的事,一位「夠好的父母」能夠及時覺察並以恰當的方式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譬如在煩躁與憤怒的情緒來襲時,能夠找人及時接手,或者暫時離開、冷靜下來,以免自己對孩子大動肝火,造成不必要的強烈衝突。當孩子對父母有負面情緒時,也能夠了解這個情緒的必然性,體認這是情緒教育的最佳時機,適當地接納與引導,幫助孩子邁向成熟。 第三個原則是:充分地表達愛意。這也是親子關係的最佳觸媒。心理學家針對「什麼樣的方式能夠教養出負責成熟的孩子」這個課題,做過相當多的研究。結果發現在合理的範圍內,不管是管得緊一些或鬆一點,只要孩子能感受到父母親的愛,最後都會有不錯的結果。特別是透過肢體的接觸和語言的肯定,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對於長大之後的成就動機與人際關係都有相當大的正面影響。 除了上述三項最重要的原則之外,溫尼卡還提出:獨立自主,不以孩子的表現來界定自己的價值;重視溝通,不讓孩子因為與父母不同而背負違逆父母的罪惡感;承認人的不完美,寬恕自己及孩子所犯的錯誤等三項原則。 適度的放鬆,讓我們更能發揮高EQ的效能。在這個事事講究績效、時時追求完美的時代,學習以「夠好的父母」取代「完美的父母」,不失為一帖清涼的藥方!(本文摘錄自《情緒教養從家庭開始》)

把幸福視為當然,災難就會反撲

2009年04月27日
公開
18

付出 ~ 才有資格享受 把幸福視為當然,災難就會反撲...... 看過太多有錢人的潮起潮落,富邦金控投資長蔣國樑如何教孩子面對金錢? 在消費叢林裡,他又用什麼方法為孩子指引明路? 去年十二月某一天晚上,蔣小妹在房間做功課, 上班回來的爸爸蔣國樑進入她房間,把信用卡帳單放在桌上。 他在這份帳單上用紅筆畫了一條線,告訴女兒,「下面都是你去美國刷的,算一算總共多少錢?」 剛考上大學,十一月跟媽媽到美國辦事的女兒,拿出當時收妥的收據, 一張一張核對,把她刷的項目,用螢光筆畫下來。 蔣國樑一旁拿出計算機,一筆一筆相加,然後不以為然的說, 「你總共要還我一萬元,你看,我上班都沒有你花得多。」 從這天開始,每個禮拜,蔣國樑只要一想到,就會裝出討債的聲音說: 「你什麼時候還我錢哪?」為此,女兒除了每天中午吃省一點, 不買衣服,乖乖讓爸爸扣零用錢之外,念服裝科系的她, 還得在家打工:幫爸爸燙襯衫、修改褲子。 一九八七年回國當上國際投信總經理、 一九九九年被安泰人壽挖角擔任投資部資深副總、 二○○三年被富邦金控禮聘為投資長的蔣國樑, 經常負責百億資產的投資;對於孩子,他的財富教育也毫不含糊。 家教一:有計畫的花錢 學舞要訂時限、目標,並考量效益 身為「企業家爸爸」,他用管公司的方法管小孩。 孩子要出國度假、購買三C產品,都要寫計畫書, 自己計算所需金額,編列預算,計畫資金來源。 他再跟孩子討論可行性、資金運用效益、爸媽相對補助金額等。 例如現在大一的女兒想學街舞,蔣國樑要她寫下的計畫書如下: 預定計畫執行時間:大二 所需經費 :每個月兩千元(月票,可以上三十堂課) 上課地點 :某某舞蹈工作室 計畫目標 :兩個月學會完整的兩支舞 經費來源 :一半從零用錢扣,一半爸爸補貼 這樣的做法,大概從他們高一時開始。 一開始孩子會嚷:「爸爸,我是你的女兒,不是你的員工。 為什麼老是動不動就寫報告?」 他回答:「你們走在(消費)叢林裡,如果我不給你指一條明路,我就是害了你。」 因此,他對孩子的財富教育有兩個方向, 第一,須負擔自己的花費,量入為出。 第二,培養他們追求心靈上滿足的能力。 「再有錢的人,如果欲望無法滿足,永遠是貧窮的。」 一筆獲利交易、一樁成功的上市案、一趟績效奪冠, 就毫不手軟的「犒賞自己」上等牛排、干邑好酒的蔣國樑, 五年前一次心臟手術,醫生在他的胸口和小腿劃上一刀, 抽出腿部的一條靜脈,替換掉他心臟內塞滿油脂的血管。 「 意外不知何時來到,你準備好了沒有?」 有過這樣的生死體驗,他常常跟孩子說:「心無掛礙,無所恐懼。」 在投資界二十年,他看過多少大企業家、名人,現在都不在了, 「 不是看你有沒有錢,要看你有沒有紀律。 」 吃喝玩樂,一天之間,多少錢都可以蒸發掉。 心靈上的滿足,才是真的富有。 家教二:用勞力換金錢 出國旅費,做家事或打工自籌 為了讓孩子真正瞭解金錢的價值,蔣國樑堅持一條紀律: 「所有的錢,都要用勞力換取。」也就是, 除了學費、基本的生活開銷外,孩子的其他花費都必須由自己籌措一半 (另一半爸爸補貼)。蔣家雖然家裡有傭人,有司機,但是為了籌錢, 孩子要幫忙做家事,自己洗衣服、摺衣服、燙衣服、拖地,甚至還得到外面打工。 例如女兒考上大學後想跟同學去東歐玩,為了籌措旅費, 她暑假花了快兩個月去餐廳打工,每天辛辛苦苦的忙到晚上十一點, 終於賺到近兩萬元,其他不足部分,則每個月扣零用錢。 不怕孩子打工會浪費他們讀書、學習的時間嗎?「這是投資,」 蔣國樑想得很明白,這是教育的成本,省不得。 「你不讓他體驗,直接給他錢,就是 cost(花費),不是 investment(投資)。」 其實為了讓孩子出去打工,他們夫妻更花心思,更花錢。 女兒在餐廳打工到深夜,為了安全,他還得跟司機出去接她回家。 但他認為,若捨不得孩子「浪費」讀書的時間,只會教出一個書呆子。 「與其那樣,我寧可培養一個人格健全的常人。」 他說,現在太多孩子想一步登天,不然就是沒有明天。 他也找機會教小孩學會評估花錢的效益,以及要付出的代價。 例如孩子想去埃及玩,他看了女兒的計畫書後,跟她討論: 如果去埃及,不但要打工一個暑假,還得每個月零用錢裡扣五○%才夠旅費; 但如果去印尼,只要打工兩週,零用錢也只需要扣一○%, 讓孩子自己決定每一項消費決策與代價。 孩子用錢,多少都還是會有超支的時候,萬一這個月的開銷又無法省下那麼多,得向爸爸預支時, 就得在下個月把每一筆花費都記得清清楚楚。 如果還是亂花,零用錢就被縮減。 家教三:付出才有資格享受 把幸福視為當然,災難就會反撲 「到處都是教育的機會,願意花更多小錢,來培養他們對金錢的概念。」 蔣國樑說,像全家出門的時候,他 和 太太坐著司機開的自家轎車, 孩子就得頂著大太陽,自己搭公車,轉捷運,去跟他們會合。 蔣小妹說,以前她的零用錢也會亂買,但出去打過工後,比較懂得金錢得來不易。 像她自己上大學後每個月有六千元零用錢(包括午餐、自己買的衣服), 她都會先把其中的二千元,定期存到一個無法提領的帳戶。 「也沒有一定要做什麼,只是覺得,該為以後留下一些經濟基礎。」 孩子沒有正確的價值觀,蔣國樑認為,父母要負最大的責任。 「我可以吃鵝肝醬,也可以去路邊攤吃鴨肉扁。」 他常看到很多父母帶孩子去昂貴的餐廳吃大餐,「把魚翅當粉絲」, 他感嘆:「這孩子已經被父母糟蹋掉了,因為孩子失去對金錢的感覺。」 每年出國旅行,蔣國樑讓孩子自己規畫,在有限的預算裡,學習如何節制、省錢。 他們全家只買一張商務艙機票,他或是太太坐, 另一個人就陪孩子坐在後面的經濟艙。 他們向孩子明確表示,「你們沒有賺錢,沒有資格坐商務艙。」 上班可以穿亞曼尼表現金融家專業形象的蔣國樑, 也可以和孩子逛到中山北路七段的暢貨中心(outlet), 買一件五百元的衣服。「那些衣服也有很好的品質啊,」 他乘機教孩子,價錢和價值不一定成正比。 甚至,當孩子要買東西時,他鼓勵他們上網找到更便宜的價錢, 享受那種聰明購物的成就感與快樂。 教孩子認識金錢的價值, 他還教孩子瞭解什麼是匱乏,瞭解真正的人生。 他 和 太太去黃山旅遊,下山時走下來,看到挑夫用血肉之軀, 把那麼沉重的水泥、各種物資一簍一簍的挑上去, 他趕緊用攝影機拍下這畫面,回家告訴孩子, 這世界不是只有美麗的風景,還有那麼多人是這樣辛苦過日子的。 家教四:必須回饋親人 找出照顧父母的方法,培養責任心 去印度玩的時候,他則拍下無數的小兒麻痺症的孩子,讓孩子知道, 他們在和別人比香奈兒、比古馳的時候,有那麼多孩子連健全的四肢都沒有。 「小孩不知道還有另一個世界,以為他們過的日子就是人生本當如此。 我教他們,地球是平的,今天把幸福視為理所當然,明天災難就會反撲。」

孩子「轉骨」黃金季來臨,多吃含亞鉛食物

2009年04月22日
公開
76

作者:陳念怡 出處:親子天下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也是孩子長高的好機會。想要孩子高人一等,不用靠昂貴的清明節轉骨藥方。專家指出:只要把握春天長高的黃金期,運用熟睡、適度運動、多吃富含亞鉛微量元素的食物,和建立良好的家庭氣氛就能輕鬆幫助孩子增高… 根據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兒童的生長速度在四季並不一致,春天長高的速度比起冬天要快上三倍。每年四、五月是孩子長最快的季節,因為春天氣候宜人,可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相對地,十月則是孩子長得最慢的月份。 日本專治兒童低身高問題的小兒科醫生額田成在《幫助孩子長高,父母可以做的事》(PHP研究所)書中指出,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遺傳只佔了四分之一,其他因素包括熟睡、均衡飲食、運動,都有助於孩子長高。此外,家庭氣氛不佳也可能是導致孩子長不高的原因。 1. 睡得好,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孩子在熟睡時,腦垂體前葉會分泌生長激素,分泌愈多,愈有助於孩子長高。額田醫生建議,白天要讓孩子多消耗體力,在身體疲累的情況下,孩子比較能進入熟睡的狀態。 2. 玩得夠,有助於骨骼發育:運動量不足的孩子,容易食欲不振,也會影響晚上的睡眠品質,進而妨礙隔天的作息,演變成惡性循環。額田醫生指出,舉凡跳繩、跑步、球類運動等,只要是孩子喜歡,都值得多嘗試。唯一要避免的是,易壓制孩子的骨骼向上延展的舉重項目。 3.均衡的營養: 除了要攝取充足的蛋白質和鈣質之外,也可讓孩子多吃牡蠣、牛腿肉、雞肝、蒲燒鰻等富含亞鉛微量元素的食物。亞鉛是製造成長激素不可或缺的酵素,研究也發現,缺少亞鉛容易導致生長緩慢。 4.良好的家庭氣氛:心理狀態不穩定的孩子,腦下垂體的生長激素分泌會減少。額田醫生強調,「維他命-愛」是孩子發育最重要的基石。根據傑•貝爾斯基博士(Jay Belsky)的研究,父母親離婚的孩子,青春期平均會提前6個月。日本首位研究生長激素的鎮目和夫博士也指出,父母感情不睦,易導致孩子對家的不安全感,引發孩子的早熟機制。以女生為例,一旦進入青春期,增高的空間大約只有6公分左右。因此,給予充足的安全感,避免孩子過早進入青春期,也是長高的關鍵要素之一。

斥責孩子正確的方式

2009年04月17日
公開
15

作者:坂東真理子 出處:親子天下 斥責孩子的鐵則,要表明你在斥責不好的行為,而不是因為討厭孩子而責罵,注意不要完全否定孩子的全部人格。當孩子不知該怎麼做時,告訴孩子具體的應對方法,示範給孩子看、讓孩子試著做做看… 想要發現孩子的長處,讓孩子更加發揮,重要的是,要稱讚孩子,讓孩子有自信。 一般認為,當孩子做了不錯的事情,父母親就要稱讚一下,幫忙事情就要感謝一下,盡量以肯定的態度來教育孩子,不過孩子不會總是做好事的。有時候會做出危險的事情、野蠻的舉動、惡作劇或欺負弱小。這個時候,作父母親的,就要好好地斥責一番。 不過,斥責孩子,有好的斥責方法。 孩子如果做了錯事,盡量當場,用孩子知道為什麼挨罵的方式來斥責。靠近燙的東西會燙傷,拿剪刀或針等危險的東西、從高處快跌下來的時候,一定要立刻制止。用當場斥責的方法,讓孩子理解「這是危險的,絕不可以做」。絕對沒時間保持幽雅的舉動。 打父母親、對兄弟姊妹施暴,這要當場斥責。事後就算要解釋哪裡不對才挨罵、為什麼不能這麼做,當場還是要態度明白地禁止孩子這種舉動。孩子愈小就愈要當場「表態」。 到了三歲左右,孩子對穿著有了自己的喜好,不太聽父母親的使喚。親子衝突能免則免,平常讓孩子有自由,到了必要的時候,就一定要孩子聽自己的。 隨著逐漸成長,慢慢地,孩子不照父母親的期待去做,當然讓父母親生氣。父母親總催促孩子快一點:「趕快準備!」、「不要弄來弄去,快點做!」等等。性急的父母親,忍耐不了就很容易先幫孩子做好,這麼一來,孩子變成什麼都不會做。此時,最好忍住不要發火,等等孩子。 斥責孩子的鐵則,要表明你在斥責不好的行為,而不是因為討厭孩子而責罵。注意不要完全否定孩子的全部人格,如果孩子不守約定、故意偷懶、忘記事情,就要當場斥責。 我們必須注意一些事情。 例如打招呼。不要因為孩子沒有打招呼就立刻開罵。因為很多孩子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那種場面。告訴孩子具體的應對方法,示範給孩子看、讓孩子試著做做看,讓孩子全盤認同,如果還不做,再斥責孩子。 孩子長大一些後,如果受到斥責就會頂嘴。 孩子如果頂嘴說:「媽媽也沒有做好!」、「我同學的爸爸都沒有這麼說!」,做父母親的,可不能退縮。 該採取堅決的態度說:「就因為我沒有做好,才吃了苦頭,所以希望你做好!」、「別人家是別人家,我們家有自己的規定」。 我不贊同這種斥責的方法:「你這麼做,會被很兇的姊姊罵」、「人家會笑你」。自己要有一套明確的基準,用同樣的基準去斥責孩子。 (本文摘錄自《父母的品格》)

請允許白色的風信子害羞

2009年04月16日
公開
17

好文共享~ 請允許白色的風信子害羞 一篇觸動心弦的好文章............ 本文摘自- 家有中等生 / 劉繼榮 著 天晚欲雪,好友邀我去火鍋城,說滿腹心事要借火鍋一涮。為著不肯做母親,她與老公已成水火之勢,欲借我這個過來人做滅火器,令我安置好女兒後速速赴約。 當初她也極力勸過我,做母親投資太多風險太大,如果生個神童還好,當媽的裏子面子全賺足了,萬一生個木頭木腦的呆瓜,連自己的快樂都得賠進去,實在是虧大了。那時我笑她像個人販子,現在卻覺她句句都是金玉良言。 幼稚園門前熙熙攘攘,我牽著女兒的手,老師躊躇著,似有話要說。半響,她微微歎道:這孩子含羞草似的,音樂課嘴閉成一枚堅果,舞蹈課總比別人慢半拍,就連遊戲時,也是獨自在角落張望。 我似乎感冒了,全身發冷,頭痛欲裂。女兒將臉藏在我的大衣裏,不安地蹭來蹭去,我愈發煩躁。一出世就得到病危通知的女兒,在這群活潑可愛的寶寶中間,不僅身量不足,性格也甚是木訥。 老師斟酌再三,又說了一件愈發讓我尷尬的事,女兒這些天用餐控制不住食量,常常吃到胃痛還要求添飯。旁邊有位家長擦肩而過,他好奇地回過頭,望望女兒,臉上的表情似笑非笑。我在老師面前兀自強撐著微笑,心裏卻暴躁得想找誰大吵一架。 頭暈目眩地到了家,一攤泥般軟在床上。女兒推開門,期期艾艾地要我教她什麼,我極力克制著惱怒,閉上眼睛不去睬她。可不一會兒,我剛昏昏欲睡,門又發出刺耳的吱呀聲,她的腦袋在門邊閃閃縮縮,心力交瘁的我終於爆發了,狂怒地指著她喊叫:「滾出去,我不想再看見你,我怎麼會生下你這個白癡!」 女兒驚駭得縮到牆角,過了好一會兒,才瑟瑟發抖地問:「媽媽,一個人殺了自己的手,她會死嗎?」我氣急敗壞地將她藏在背後的手拉出來,頭立時嗡嗡作響,那麼多的血,那麼深的傷口!連淘氣都笨得險些殺了自己,老天啊,你到底給了我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我們跌跌撞撞地往醫院走,雪大起來,女兒沒有哭也沒有要我抱,一聲不響地在我身後緊追慢趕,看來她也知道自己闖了大禍。 到了醫院,醫生說傷口太深,為防止感染,縫合後要輸液,而且可能會留下永久性疤痕。好心的醫生責備著我的疏忽,女兒默默聽著,將瘦小的臉深深埋在膝間,長久地不肯抬起來。 打上點滴後,女兒睡了,方想起好友之約,急急回電說明原因,她幽幽地說:「看來不要孩子是對的,太難了。」 一句話觸痛我所有的暗傷,淚猛然間大肆潰逃。這些年丈夫遠在外地,我獨自在病弱幼子和繁瑣工作間奔走,巨大的壓力幾乎輾我為塵,皺紋天羅地網般自心底罩到面上,哪里還有香如故!當初我認為孩子是上天贈送的最好禮物,現在才知道,這禮物有那麼多教人承受不起的附加品。 握著電話,忍不住向好友傾訴自己的委屈與懊惱,說到下午那位家長好奇的表情時,我已是泣不成聲,好友連連勸我,說千萬不能讓孩子聽到這些話。 我回頭看看女兒,她向裏睡著,眼睫毛撲簌簌地抖,像蝴蝶濕了的翅膀。 到家已經很晚,一進門就聽見電話鈴響,女兒輕手輕腳去了臥室。女兒的老師說,她今晚一直在給我打電話,如果打不通,她會內疚得連覺也睡不著的。 原來,那位聽到我們談話的家長去找了她。他說他的孩子和我女兒最要好,那孩子告訴爸爸,好朋友拼命吃那麼多飯,不是傻,也不是貪吃,是因為她媽媽工作很辛苦,她要吃得飽飽的,就不會老是生病,會快快長高長聰明,會給媽媽做飯,幫媽媽拖地,媽媽就不會再煩了。 說著說著,老師忽然哽咽了,她低聲道:「您的孩子還說,媽媽最愛吃蘋果,她一定要學會削蘋果。」 放下電話,我忽然間看到茶几上的水果盤裏,有一個已經乾巴的蘋果,削得坑坑窪窪的,上面有淡淡的血漬,旁邊赫然躺著一把鋒利的水果刀! 我的心痙攣著,電光石火間忽然明白,她第一次進來,是想讓我教她削蘋果,我卻沒有睬她,她把自己傷得那麼重,只是試圖學著為我削一隻蘋果! 我來到她的房間,她居然換上了夏天才穿的公主裙,默默站在紅地毯上,似一個小小雪人,仿佛太陽一出即會融化。一見我,她眼裏閃過濃濃的歉疚,一下子,我淚盈於睫。她喃喃地說:「媽媽別哭,我給你跳舞,跳我剛剛學會的《風信子開了》。」 我發現她右腳的襪子有些異樣,她說,襪子破了一個洞,昨天脫掉鞋子進舞蹈教室時,有小朋友笑她露出的大腳趾,她便自己拿針線來縫,縫好後卻成了一個小包。 我蹲下來,摸著那個疙瘩,硬硬地硌著手,也硌著我的心。她的腳被磨了一整天,我卻不知道,她只有四歲半,怕媽媽會煩,自己苦苦琢磨著,竟然補上了這個破洞,做媽媽的卻嫌她笨! 她輕輕唱著,緩緩擺動手臂,合攏的雙手如一枚含羞緊閉的花苞。在燈光底下,花苞怯怯地打開,風來了,雨來了,她的單眼皮的黑眼睛一直看著我。她舉在頭頂的左手,還裹著厚厚的繃帶,花瓣一點一點展開,女兒如同一個小小的勇敢的傷兵,在這個大雪紛飛的夜晚,終於將自己開成了一朵比雪還潔白的風信子。 風信子低聲說:“媽媽,小朋友都笑我開得太慢了。還有人說我是白癡。”我一震,心被燙了似地猛一縮。 她頓了一下,靜靜地說:“舞蹈老師告訴大家,我不是白癡,我是白色的風信子,很安靜很怕羞,比紫色、藍色和紅色的風信子要開得慢一些,可等到開好了會最美。” 全世界的雪都在瞬間融化,我的臉上溢過暖暖的柔波,我俯下身子,抱住她柔軟的小身體,抱住漫漫紅塵裏離我最近的溫暖。 她伏在我的胸前,我看見窗外路燈暖暖的光裏,映著 一個纖塵不染的琉璃世界。溫柔的屋簷上,慈愛的樹枝間,靜默的巷子裏,每一處,都盛放著白色的風信子。每一粒種子,都拼盡氣力,自九天深處趕來,匆匆趕赴一場花的盛會,從天上到人間,只為讓自己那一顆小小的心,開出一樹一樹的繁華。 我的心裏是從來沒有過的安然與甜蜜,我想告訴全世界的人:請允許白色的風信子害羞吧,因為,風雪再大,受傷再深,她都會拼盡全力為你開一朵最美的花。 明天,我將告訴我的好朋友,擁有任何一朵風信子都是一件幸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