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yagisu

文化期中重點

2014年04月11日
中 國 文 化 概 論
第一篇 緒論
儒家思想固然可以視為中國文化的主要內涵,但是從孔子以後,儒家的思想可以說是歷經演進和變化,已非本來的面貌。如「外儒內法」、「儒佛道的相融」就是明顯的例子。
本課重點在:1.中國文化的外在特徵
2.中國文化的演化
3.如何從原來的統一性發展成多元性
第一章
學習目標
1.文化的基本定義及其與文明的不同。
2.本課程討論的範疇。
第一節
文化:一個國家歷代精神生活的總表現,文化偏在內,屬精神方面。精神文化是無形的、抽象的。文化必由其群體內部精神累積而產生。
文明:偏在外,屬物質方面,物質文明。故文明可向外傳播,向外接受,是有形的、實質的。
文明與文化的相融:
三合院、四合院建築:由內外、前後的對應位置呈顯尊卑長幼的次序關係。
中國式的庭園:要求的是和大自然結合,使人與自然相互協調,以達到天人合一的生活境界。
西方庭園:以幾何式的構圖呈現,展示人定勝天,人可以征服自然的理念。
西方歌德式的教堂:藉由上插天際的尖塔,表達宗教對天堂的嚮往。
第二節 本課的討論範疇
上起西周,下至清末以前的中國文化問題,民國以後不在此限。
信史:有正式記載的歷史。西周時代「周召共和」,西元前841年,距現在將近三千年。
中國五千年歷史從黃帝起算:
黃帝:BC2700左右
夏:BC2100~1600
商:BC1600~1028
周:BC1027建立
第二章 中國文化的分期
學習目標:
1.瞭解中國文化的分期方式。
2.瞭解各期文化的整體概念及其重心所在。
第一節 中國文化的萌芽期
萌芽期:上古時期至周朝建立BC1027左右。
中國文化起源地:黃河流域中游(中原、陝西、河北、河南、山西、山東和甘肅的東部地區)
其他民族:
九黎:約五千年前,黃帝與九黎大戰於涿鹿(河北省涿鹿縣,在北京市西方,河北省西北),打敗九黎,殺其首領蚩尤。
三苗:相傳為九黎之後。《史記》:「三苗之國,左洞庭而右彭蠡」,應在湖南省北部一帶,上距河北省西北部的直線距離有一千多公里。
這些戰敗的苗黎民族退出中原,在南方架構出不同於中原的另一個文化系統。


少典






炎帝:與黃帝為兄弟,兩個戰於阪泉(山西省西南角,或山西省運城縣),炎帝戰敗。
黃帝:孫 高陽(顓頊)→舜、禹、秦人先祖

青陽 契─堯─商
稷→周

西方文化系統:唐、虞、夏、周
東方文化系統:商
商:契(山東省西部和河南省東北部,並及於河北省中部附近)…….湯(定都於亳,河南東部商邱縣附近)→盤庚(遷殷,河南省安陽附近,位於河南省北端)。
商四周異族:
北:可能為後世的玁狁,以及狄系的鬼方和土方。
西:羌
南:苗、黎
東:夷
西北:為周等夏系諸族

商朝敵國:鬼方、土方、夷方、龔方、召方、羌方、南人。商朝立國大約六百年間,事實上是一場漫長的民族分合史。
夏王位:父死子繼
商王位:兄終弟及
以龜甲和牛骨貞卜以及祭祀天地山川較高等級的神祇,為帝王專利,周、秦之後至清代皆如此。君權神化,商代的君王,除了政治、軍事的領袖外,也是宗教的領袖,使君權更加鞏固,對百姓則為知識的控制。
中國早期文化的特質:
民族融合、文化融合、多神信仰、祖先崇拜、知識禁錮,一直到周朝建國才有轉機。
第二節 中國文化的定型期
△ 從周朝的建立到西漢末年(BC1027左右∼AD25東漢開始以前)
△ 周人的始祖相傳為后稷,是夏朝的農官。后稷之子不窟,夏末時失官,奔戎狄,改戎狄的生活方式。不窟孫子公劉,雖身在戎狄,可是又改回農耕的生活方式,其根據地應在漆水流域,勢力已到渭水之南。其子慶節又北遷到涇水流域,以豳為根據地,詩經有〈豳風〉和〈公劉〉篇。慶節傳十代至古公亶父(即太王,周文王祖父)。躲戎狄攻擊又南遷至岐下(岐山附近),即古書所謂的「周原」。周文王在此創業,推翻商朝,建立周朝。
△ 周朝和商文化、夏文化、戎狄文化交流融合。
△ 周行封建,除了獎賞功勳之外,最大目的是靖邊和拓土。
△ 周公封於魯,派兒子禽赴魯,當地商人之後管叔、蔡叔、武庚「率淮夷而反」,引發周公東征。
△ BC771,申侯引西夷、鄶人、犬戎攻周幽王,擄褒姒,殺幽王於驪山之下,西周亡,平王即位雒邑(洛陽東北方),進入春秋戰國時代。透過兼併,各個民族越趨於融合,文化也越趨於統一。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秦國和楚國。
△ 秦與楚皆源出黃帝之後,和夏、商、周同一系統,但遷徙後,秦居西方,楚居南方,變成和中原文化不同的另一個文化型態的族群。
△ 西周末年,周天子多次召秦人攻伐西戎和犬戎,秦的國君只是大夫位階,周幽王末年,秦襄公出兵救周,周平王東遷時,率兵護送平王東入雒邑,並將攻伐西戎、犬戎任務交秦襄公,秦才算是諸侯國。秦朝十五年間,採群縣制度,開創中國君權至上的局面,自黃帝至秦朝共約二千五百年,中國才真正形成中央集權式的大一統國家。而且在併吞六國過程中,將各種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在型式上都統一了。在文化上,書同文,車同軌,以小篆為標準字體,統一度量衡,西方的秦文化和中原文化合而為一。

△ 楚文化:早在夏、商時代,楚國的國君就被封為伯,至周成王,封楚君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陽(湖北西部秭歸縣附近),擔任防守南方蠻夷的責任。久居蠻夷之地,風俗習慣也和蠻夷同化了,形成介於中原文化和南蠻文化之間的特殊諸侯國。長江流域,西至湖北、四川一帶,東至江蘇,皆在楚國範圍,統一了中國南方。
△ 以文化而論,中國文化分三大系統:一是中原文化,二是秦文化,三是南方的楚文化。
△ 中國所有原始的文化系統的全部重新融鑄並統一,為漢代建國之後。
△ 劉邦為楚地人,其籍貫沛縣在江蘇省西北角徐州市北方。項羽自稱西楚霸王,都彭城,在今江蘇省銅山縣。劉邦建國後,定都長安,文化意義上:承襲了夏商周以來的文化系統。而漢王朝的楚文化背景,又把南方的楚文化系統帶進了北方的中原文化系統,形成以北方中原文化為主流,融合南方楚文化的新局面。至漢武帝獨尊儒術,正式將南北兩方的文化系統結合在單一的「外儒內法」的統治策略之中。
第三節 中國文化的衍化期
△ 由東漢開始,至清朝末年。
△ 中國文化一向以儒家思想作為基本的中心理念。
一、 第一次重大變化:魏晉至唐代之間。由於
(一)胡人的融入中國:
由五胡十六國、南北朝的對立,隋朝統一南北,至唐代建國,有三百多年歷史。北魏孝文帝漢化更深,真正統一中國的是北方系統,但文化上,南方始終是主流。南北方雖然對立,但文化上、民族上走的卻是融合的路線。經過了三百年民族和文化的融合,唐朝吸納了所有融合的成果,變成一個極富生命力的朝代。
(二)佛教的傳入更豐富了中國的文化內涵。
佛教大概在東漢初期已傳入中國。正式記載為東漢明帝永平八年(西元65年)。二年之後中天竺僧人攝摩騰、竺法蘭二人隨同赴天竺求佛法的蔡愔、秦景一起返回中國,次年在洛陽建白馬寺,為中國有佛寺之始。佛教大盛於魏晉南北朝。杜牧〈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之敘述可見盛況。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中國化,使佛教在中國得以生根發展,變成中國人的一種極重要的宗教,佛典的經義也在中國的知識份子之間產生重大的影響。釋迦牟尼創立佛教時,以眾生的生老病死和七情六慾之苦為思考的根苗,這也是人類共通之苦惱。佛教眾生平等,萬物齊一基本觀念與道家的「齊物」觀等同。輪迴轉世,西方極樂世界等等來生的說法,為中國人原所未有。部份觀念的契合,使中國知識份子易於接受佛法,部份觀念的啟新,使知識份子重新思考人生觀和宇宙觀的問題。

二、六朝之後第二次重大變化:為蒙古人入主中國。
遼、金為漢化之國,元朝九十年間,中國文化反而產生了停滯、逆轉的現象。但文學和藝術卻呈現嶄新的生命力,一直影響到清代:
溫柔敦厚、含蓄婉約→豪放曠達
紙面閱讀→劇場型式的戲曲演出
契丹人、女真人均同化於漢族,至元朝實行種族隔離政策,使民族同化不易產生。中國不再是世界的「中心」,迫使中國人重新思考中國的定位,明朝至清初,並不排斥和外國來往,應與元朝時重新架構的世界觀有部份關聯。

三、中國文化第三次變化:
清朝源於女真,除了服飾髮式等外在型式,一切典章制度和思想文化皆一律漢化,使中國原有傳統更加豐富。但有兩件事有負面影響:一為清初以文字獄拑制思想,二是康熙時開始鎖國政策。因羅馬教皇禁止中國基督徒崇拜祖先,於是康熙帝將未得官方核可的傳教士,一律逐去澳門,並關閉各地的天主堂,排外政策直到鴉片戰爭都沒解禁。戰後任人宰割,清末以來,中國人甚至排斥舊學,高唱全盤西化。由東漢至清末,所有變化都在早已穩固的傳統模式中進行,其他民族多已融入漢族之中,使中國文化益形豐富和多樣化。
第四節 中國文化的轉型期
晚清以來,中國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巨變,可由鴉片戰爭至清末為轉型期。鴉片戰爭潰敗之後,「西化」被視為解決中國困境的利器,時至今日,「西化」已被「世界化」所取代。
萌芽期:民族的融合
定型期:漢族的確立和漢族文化的構成。(漢族:廣義的指萌芽期已然融入中原的其他民族,以及後來陸續納入中國核心地域的其他民族。)
衍化期:時程很長,內容豐富多變。分外在特徵和內涵演化加以加探討。
轉型期:涉及現代文化出路問題,包括傳統文化的反思,及近代、現代、當代文化取向等。

第貳篇 中國文化的外在特徵
第一章 重形上而輕形下
學習目標:
1.形上和形下的分別及其意義。
2.中國文化以抽象的精神為主,而以有形的物質為輔。
3.學術思想在中國不只學術,還兼具了領導治國理念。
4.瞭解中國不重視工商業及科技不發達的原因。
5.由形上思想重新思考文學和藝術作品。
摘要:
第一節:形上、形下的分別
第二節:以形上的學術為治國方略
第三節:重思維而輕百工
第四節:文學藝術的重道輕形
第一節:形上、形下的分別
道:天地間所有「道理」,是抽象而無形的,是內在的思想。
器:由「道」所產生的有形事物,是可見的外在表現。
以「道」先做理論基礎,「器」才有可能被製造出來。形由道而立,先道而後形,如先有尊卑上下的「道」,才產生儀節的「器」。重形上而輕形下,成了中國文化中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以形上的學術為治國方略
商朝:就有家族成員間的尊卑觀念。
周朝:宗法制度,分別嫡庶,以嫡長子為唯一合法繼承人。
禮樂制度:所謂禮樂,為所有制度的總稱,包括官制、朝廷和平民各階層間的禮儀、服飾、婚喪喜慶及貴族才能用的鐘鼓樂器。禮樂制度在中國文化上具有高度的「人文化」意義。以「人」為思考中心,而不是以「神意」為思考中心的國家,也使周朝能作為文化分期的分界點。
禮樂制度----形下
定尊卑、別貴賤----形上
△ 《禮記》一書雖成於漢朝,但歸納戰國以來的儒家思想而成書的,以五倫觀念維繫,遂使君王的權威、宗法制度和家庭制度有可以維繫下去。
△ 定尊卑,別貴賤,這種以「人」為思考中心,以「人道」作為制度的根源,就是人文主義的表現。先秦儒家就是掌握這人文主義發展出來的學派。
△ 周天子滅商,封紂王庶兄微子為宋國,孔子即微子後代。至孔子曾祖父孔防叔為躲避仇家到魯國。商朝是崇奉鬼神的國家,故孔子早年入太廟,每事問。但孔子接觸周朝的人文思想後,云「吾從周」,對鬼神態度也改為「敬而遠之」象徵由神權思想轉為人文思想的重大改變。儒家後世為知識份子崇敬,追求人文主義精神是重大的關鍵。秦朝曾經試行以法家思想治天下,漢代初年又曾經以道家思想治天下,到了漢武帝以儒家為主,法家為輔作為治國理念,從此之後大致定型,直到清末。
△ 秦朝焚書、禁書→漢惠帝廢除「挾書律」→漢武帝「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漢成帝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交劉向整理,為第一次以官方的力量整理圖書→哀帝由劉向兒子歆完成,一共經過約二十年,分成六大種類,即目錄學史上之《七略》:
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形而上
兵書略、數術略、方技略----形而下
以形上為主,形下為次的理念在《七略》中明顯呈現 。
△幾乎所有的先秦思想,都成了政治思想的一部份,漢朝以後沿襲了這傳統,都是以各種不同的學術思想作為治國的最高指導原則。
第三節:重思維而輕百工
△ 重視形上思維,使中國的學術十分學達,然而百工之業在中國卻受到輕賤的對待,一直到清末都是如此。
△ 在重義輕利的儒家思想下,四民中的商並不受重視,重農抑商。漢代開始規定商人不可穿絲綢的衣服,不可乘坐馬車,這規定,歷代都沿襲未改。明朝,商人和僕役,倡優是同等的,士普遍受到重視,此乃重形上輕形下,重思維而輕百工的具體呈現。政府長時間的貶抑,甚至把科技文明的產物視為擾亂民生的「奇器」,當然使工商業無法得到正常的發展。
第四節:文學藝術的重道輕形
重形上而輕形下可見是中國文化的基本思考樣式,也影響到文學或藝術的創作觀。《詩經》本為文學作品,但從春秋時代開始,各國外交使節將《詩經》「斷章取義」用來當作含蓄婉轉表達心意的手法,此即「賦詩言志」,漢朝時竟然把《詩經》歌謠不論本意為何,完全解釋成教化上的意義。如〈蒹葭〉本為一首情歌,至漢人毛亨詮釋成「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
△ 賦本為優美文體,但若無「道」為支撐,在當時禮教社會中幾乎無法生存,因此漢朝賦家總要加上「諷諫」的句子,以見「諷諫之旨」。此即以「教化之道」駕馭文學的表現。

△ 韓愈等人提倡之唐宋古文運動,為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八代為追求純文學之美的時代,講究格律,駢體文盛行)。載道思想成為文壇的主流思潮,迄清末而不衰。
△ 書法繪畫也是重道輕形。唐代吳道子放縱、率意之筆法→王維「破墨山水」。中國繪畫不一定求形似寫真,而以畫意和筆趣為主。中國文學藝術呈現自我的主觀心靈之外,還有一客觀的形上思想做主導。文人只重視內涵的寓意,而不重視外在型式的開發。

第二章 知識份子和統治力量的結合
學習目標:
1.瞭解知識份子在中國古代的社會和政治地位。
2.瞭解中國古代知識份子的入仕途徑。
3.對於科舉考試的方式和內容有基本的認識。
4.瞭解統治者如何利用取士制度,使知識份子和統治力量相結合。
摘要:
本章主旨在說明中國知識份子在社會上和政治上的地位,及知識份子在歷史上的影響力。分三節
第一節:隋朝以前知識份子的入仕過程
第二節:唐代以後科舉制度逐步建立
第三節:政府利用科舉考試的取士方法,使統治力量和知識份子相互結合,中國政教合一的禮樂制度因之得以順利推動。
第一節:隋朝以前知識份子的入仕過程
《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者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
周朝學校:
國學:為貴族子弟求學之處,學習如何做官,為培訓高層公務員的地方,大夫以上官吏為世襲。
鄉學:一般平民就學的地方,培訓基層公務員之處。三年一試,考五項,和:家庭和睦程度。容:容貌。主皮:射箭的能力。和容:音樂。興舞:舞蹈。和容興舞指禮樂制度方面的儀典能力,通過者為「士」,是基層公務員,非世襲。
△ 周朝教育基本上在培訓公務員,和政治教化脫離不了關係,並不教導知識性的「學術」。
△ 孔子大收平民子弟,除教以做官技能之外,還具備了學術的知識,孔門四科:德性、言語、政事、文學。使教育、學術、官制三者結合。
△ 秦朝世襲官員之外,平民可通過許多合法途徑任官:一、保舉:保舉人與被保舉人之間有連坐法,如范睢保舉鄭安平為將。二、軍功。三、客(客卿制度)即養士之風。四、吏道。五、通法(刑法)。六、徵士(博士)朝廷直接徵召有能力或有學問的人為官。


△ 世襲官制漸瓦解,其中保舉、客、徵士三項,明顯的都是知識份子,知識份子從此取得了一個合法的地位,但這地位又和中國官僚體系結合,展開了中國近兩千年的學、官合流歷程。
漢朝平民合法的入仕途徑:
一、 察舉制度:
(一)常科:每年舉行,有孝廉、秀才(後稱茂才)、察廉。
(二)特科:不定期,且特別指定科目舉行。有賢良方正、賢良文學、明經、 明法、至孝、有道、敦厚、尤異、治劇、勇猛知兵法、明陰陽災異十一種。
二、非正式任官管道:
(一)辟除:分中央長官辟除和地方州郡辟除,為各級長官為了實際需要,直接選用人才的方式,其職務為參謀或秘書。
(二)皇帝直接徵召或私人薦舉。
(三)課試,學童經「試學童」的考試而任為吏。
(四)漢武帝於博士官置「弟子員」經考試可任官。
(五)納貲:買官
(六)計吏拜官
(七)以方技為官
察舉製度中賢良文學、明經、課試大多與經學有關,這對古代知識份子及學術思想是很大的肯定,但也呈現兩大特色:
一、考試制度和教育制度並不相結合。
二、考試制度和銓敘制度不分。
所以在宋代以前,幾乎所有的學術思想,都指涉到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學校也不能獨立發展成為純粹的學術團體。
△九品官人法:
曹丕在篡漢的同一年(AD220年)接受陳群建議而設立。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個等級。中正官根據:
一、 狀(行狀):言行、品德、才能。
二、 家世:父祖輩的資歷、官職大小、爵位高低。
這些資料記錄簿叫做「簿世」、「簿閥」來源為各家族的家譜或族譜,也叫做譜牒。魏朝九品官人法只要有賢德、有學問都可參加品評,但到了晉朝,家世成絕對重要的關鍵,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真正客觀公平,使有才學的知識份子入仕的制度,要等到隋、唐時期的科舉考試。

第二節:唐代以後科舉制度逐步建立
西周:知識份子─貴族
東周:平民開始犯得接受知識的機會。這些知識份子也藉著中國政局紊亂的時機,逐漸步入了中國政治舞台。
△ 經過了近千年的思索與試驗之後,隋、唐之際終於開發出了科舉制度,從此沿用了大約一千三百年左右。
△ 隋朝:科舉制度的萌芽時期。隋文帝在立國之初,首先廢掉了九品官人法,也承襲一部份的察舉制度,又擴展了許多新科目。隋文帝新設科目二種:志行修謹、清平幹濟。隋煬帝設十科,後又設四科。隋煬帝除了德行之外,還加了吏政(唐之吏政科)、武略(唐之武舉)、學業經學(唐之明經科)、文才或才藝(唐之進士科)。
唐高祖武德四年下兩道詔書,開啟了中國千餘年的科舉制度,其中兩件值得注意的事:
一、定期舉行考試。
二、可以自由報名。
從此知識份子的出處操之在己,求學問、應科考、謀官位成了榮顯自身或光耀門楣的唯一方式。
△ 參加科舉考試分兩大類:
生徒:國家設立的學校出身
鄉貢:自由報名,經過州縣初試通過而來應考的。
△ 科舉分兩種:
常舉:每年定期舉行。有秀才科、明經科、進士科鄉、明法科、書科、算科、禮科、史科。
制舉:為不定期舉行,科目更龐雜。武則天開始考武舉,名將郭子儀即武舉出身。
△ 常舉出身的人比制舉尊貴些。
進士:漢朝不重純文學寫作,東漢末年靈帝在察舉項目中特置了一科「鴻都門文學」為最早出現以純文學為考試科目的事例。到魏晉南北朝頗受帝王的喜愛,曹操父子都會作詩賦,南朝幾個皇帝也擅於詩歌,純文學此時大有取得「正統」地位的趨勢,至唐玄宗純文學寫作真正取得「正統」的地位。
不遇:唐於制舉考試設不遇,讓懷才不遇者有發揮的機會,不但不會有民怨產生,政府也達到了多方位、多角度網羅人才的目的。

但真正制度化的科舉是在宋朝成立的。分三級:
1. 州試:地方性的初級資格考試,三年一試,在秋天考試,稱「秋闈」,考取者稱「舉子」或「貢生」,統稱舉人。
2. 省試:舉人第二年春天到京城參加由尚書省禮部所舉行的複試,因在春天考試稱春闈。主考官稱「春官」。通過者稱「進士」,其他稱「諸科」。
3. 殿試:宋朝皇上召進士及諸科及第二十八人親自口試,唐朝則無。殿試結果將進士分五等:一、二等稱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三等稱二甲,賜進士出身,第四、五等稱三甲,賜同進士出身。通過殿試的進士,可直接派官任職。
元、明、清時科舉考試制度雖有變革,但大多以宋朝制度為宗。
明朝「科舉必由學校」,入學前的士人,無論年齡大小一律稱「童生」,通過每年的考試後,就可以「進學」,成為「生員」。生員俗稱秀才或相公。

第三節:科舉與統治力量之間的關係
中國自古以來,就明白知識的力量,商朝不讓平民認字,周朝施行禮樂制度,以學術和文化統領龐大帝國。秦朝,以法家思想做為施政準則。漢朝也因懂得運用學術力量,獨尊儒術,終於可維持四百餘年的局面。儒家思想學說、科舉考試知識份子,以及統治力量完全統合在一起。
唐朝以後,科舉考試定型,儒家典籍和思想學說理所當然列入考試範圍。明朝是科舉制度的強化時期,考試科目全為儒家的經典,使知識份子的思想又再進一步鉗制。又以八股取士(除開頭的「起講」結尾的「大結」之外,中間分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大段落,每個大段落再分兩個小股,也就是兩個小段落,合起來就是八個段落)。八股文規定題目須以四書、《易經》、《尚書》、《詩經》、《春秋》、《禮記》的內容出題,四書每篇只能寫三百字,五經為五百字,一直到清朝都一樣。
自漢、唐以迄明、清藉由考試制度,知識份子的基本學術領域先是限於儒學,再限於某家的儒學,再受限於四書五經,最後連答題的格式都受限制,這就是統治者的治術。透過科舉考試,朝廷將知識份子納為己用,藉由知識份子所追求的學術領域,同時提倡了統治者想要灌輸於廣大民間的思想。

第三章 儒法思想在國家社會之間的交互運用
學習目標:
1.思考中國傳統所云「以儒家治天下」的說法是否真實無誤
2.瞭解「外儒內法」理念如何貫穿中國的國家制度及家族制度,並且在中國始終佔主導地位
3.瞭解維繫中國家庭制度的基本理念
4.家族制度和國家制度在理念上如何取得協調才能相互貫通
摘要:
第一節:敘述中國事實上是以儒家為表象,以法家為實質的統治方式在治國。此一理念漢朝時期即已建立,並且持續推行二千年。
第二節:藉家族制度,說明儒家思想的實際運用情形。家族是最小的社會組成單位。為國家組成型態的縮影,君父可相提並論。

第一節 外儒內法的宗主地位
秦朝以武力取天下,斷然實行法家思想,以維持他的大帝國。秦法的嚴苛,一是高度的集權於皇帝,二是法後王。
中央集權原是一種政策,那是在漢朝以後開展出來,到明朝洪武年間廢除了宰相制度之後,才發展到極至的施政方式。法先王,意指效法古代聖賢明君的典章制度,凡事以古為尊;而法後王,後王其實就是指當代在位的國君。法後王認為一代有一代的制度,古代的制度未必合於今用,所以現在的國君應自訂典章制度,不必效法古代的君王。
漢初推行黃老之術,但道家思想是消極的,可以守成安邦,但不利於開疆拓土。當時法治思想已同時並行。儒家主張,以忠孝信義、守禮守份為主,這對於統治者來說最有利,漢武帝獨尊儒術的做法,是以儒家為標榜,兼採陰陽家、名家、法家學說,羽翼儒家以法輔儒,是「霸、王道雜之」,是儒家和法家思想的結合,不是「純任德教」。漢朝以後一直到清末,「儒法合流」‘「外儒內法」一直是帝王家的傳統。
第二節 維繫家族制度的理念
法先王的觀念,從國家級的施政理念,到家族的制度理念,成為效法古聖先賢,甚至列祖列宗的品格典範,進而做為教化的標準。
中國人觀念中,「敬天法祖」,甚至「敬天畏祖」,認為祖先死後可以升格為神靈,左右子孫的禍福。
中國家族的倫理觀念和國家的倫理觀念是相互接的。
△ 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 五常(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
△ 忠、孝一向並稱。早期的儒家,根本就沒「移孝作忠」的理念,而是以孝至上的。家族制度而言,孝道是家族中的最高原則。
△ 中國傳統的女子,是在男性所認可的範圍之內去持家的。儒家由孝道推衍至至「敬」和「順」,有「女訓」、「女誡」。
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七出(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這七出完全是從男方的家族觀念而訂。
五不娶:喪婦長女不娶、世有惡疾不娶、世有刑人不娶、亂家女不娶、逆家女不娶。
三不去:嘗更三年喪不去、賤娶不去、有所受無所歸不去。
國家制度中「外儒內法」,三從四德是道德上的制約,是外儒,而內法就是七出。中國女子在行為和行動上嚴格設限,是自明朝開始。明朝婦女「貞節牌坊」愈來愈多。「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幾乎成了明、清時期婦女道德的最高標準。
為父復仇或親屬相隱,以現代觀點是不合法的,但這些法令在中國推行了二千多年,其目的在維持家族制度,尤其家族制度中的父權。

第四章 熔爐式的文化物質
學習目標:
1.瞭解中國雖然在軍事上未必是強國,但文化在歷代皆是屬於強勢文化系統。
2.瞭解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中國化情形,及對宗教文化的基本認識。
3.文學融入宗教思想的情形。
4.瞭解異族政權漢化的概況。
摘要:
中國文化乃一強勢文化體系,在中國古代具有熔爐式的特質。一、以佛教文化為例說明外來文化中國化的情形,及佛教文化對其他藝術的影響力。二、以異族政權雖可佔領中原地區,甚至整個中國,但在文化上還是臣服於中國的。
第一節 佛教與中國文化的結合
佛教傳入中國,大約在東漢時期,但在漢魏之間並不算普遍,真正普及並且興盛是到東晉左右,到南北朝時,佛教在中國才算穩定下來。
△〔梁〕慧皎《高僧傳》收錄了從東漢明帝永平十年(AD67)到梁武帝天監十八年(AD519)共四百五十三年,二百五十七位僧人的傳記。當時的高僧,大多在翻譯佛經的工作。傳說中國第一部有關佛法方面的著作,是東漢末年牟融所撰的《理惑論》。
△六朝時期,正是中國玄學大盛的時代,名士之間清談以三玄(《易經》、《老子》、《莊子》)為主,藉道家思想,或是玄學來解說佛學理論,未嘗不是詮釋佛學的理想切入點。東晉名僧道安、支道林及後來的慧遠、僧肇,都以玄解佛。但儒家畢竟在中國根深柢固,所以用儒家理念詮佛的也大有人在。
△透過玄學和儒學的詮釋,使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初期,在認知、思考方式上,及詮釋的角度上,都是以中國的面貌重構。除了在民間流傳,中國的知識份子也很快接受了它,佛教也走上中國化的道路。
△唐朝,禪宗正式建立,使佛教的中國化又向前大跨了一步。禪學,由印度傳入,「禪」是梵語的音譯,其意為「靜坐沈思」。透過靜坐沈思,喚醒人性之中原本存在的佛性,再藉師徒之間的直接傳授,達到開悟的境界。故禪宗重視師承。
△達摩東來,帶來印度禪學,傳到四祖才開始逐漸轉變,到六祖時完全變為中國式的禪學,即中華禪學。達摩,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子,梁武帝普通元年(AD520)由海道到廣州。梁武帝迎至金陵,兩人理念不合,遂以蘆葦渡江,入北魏,居於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而悟道。

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南宗,廣東新興縣人,二十四歲,往湖北黃梅縣黃梅山東禪寺拜五祖弘忍為師,主「頓悟」。)
五祖弘忍→神秀(北宗,主張「慚悟」。)
不二法門:見性就是禪定解脫,禪定解脫就是見性。只要向自我的心性內求,即可在適當的時機當下頓悟得道。所以南宗又稱「頓門」、「頓教」、「頓宗」,而「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接人心,見性成佛」成了南宗的主要核心觀點。
慧能 青原行思→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
南岳懷讓→溈仰宗.臨濟宗〔黃龍派、楊岐派〕 五家七宗
△ 後來傳入朝鮮和日本的佛教,也都以禪宗各家派為主流。
△ 禪宗悟道方法和中國知識份子的思考模式十分接近,理念又和中國的儒家、道家思想不相違背,故大為流行。如宋明理學「明心見性」和禪宗深邃微妙的機鋒及趣味性,拈花微笑,玄機式的悟道過程是契合的。尤以中國古典詩學,出現許多語富禪機的詩作。小說和戲曲則以因果報應,輪迴轉世最受歡迎。如〈錯斬崔寧〉、〈碾玉觀音〉、〈拗相公〉、〈西山一窟鬼〉、〈感天動地竇娥冤〉。其他如雕刻、繪畫都以佛教為主題。佛寺建築是宮廷建築和民宅建築的合體,使佛法看來既崇高無上,又可進入民間。
△ 佛教經過六朝時期至唐代的演變,已被吸納入中國文化之中,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份了。
第二節 異族文化的走向
從南北朝開始,直至清代,除了元朝時期漢化較淺外,其他凡是異族統治的漢人地區,大多以漢化為其主要的文化走向。
傳統儒教影響下,漢人的知識份子始終有強烈的「夷夏之防」觀念。漢化可消除知識份子的反抗,更可進一步爭取到漢人知識份子對朝廷的支持與貢獻。這正是異族政權求穩定的方式,所以異族政權通常會選擇漢化的途徑。
△ 中國文化以禮樂教化為主,束縛較多,異族比較沒有禮教的束縛,民俗較為開放,正可補漢族的缺失。在民間,民俗文化未必漢化,大多走相互融通的路線。
△ 一般所謂衝突與融合,呈現在人與事方面:
人:異族的統治階層和漢族知識份子或原有貴族、官僚之間的權力結構問題。
事:指治國方法是否採行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政策方向問題。
△ 北魏孝文帝以儒家思想作為治國的基本政策,一方面祭祀孔子,以示崇儒,另方面也採用一些儒生,做為官僚體系中的主要成員。他用九品官人法,但不講求門第,只重選拔人才。




△ 當一個民族本身固有的語言、姓氏、服飾等外在特徵都消失之後,再加上和外族不斷的通婚,這個民族不久就會消失於無形之中,鮮卑族就是如此。
遼:遼朝從耶律阿保機用「契丹」為國名建國開始(AD907),就直接以漢化作為治國的方略,太宗耶律德繼位,繼續漢化,滅了由石敬塘所建的後晉。興宗和道宗儒學更盛。道宗曾「詔求乾文閣所闕經籍,命儒臣校讎」。遼朝也學習了唐、宋的科舉制度,分鄉試、府式、省試三級。考中鄉試的叫鄉薦,考中府試的叫府解,考中省試的叫及第。官制分兩個系統,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臣僚用國服。文官方面是漢文和契丹文並行,同時都為官方語言。耶律阿保機命人倣效漢字創造契丹文字,為方塊字,又另有契丹小字,是拼音字。

金:由女真人完顏阿骨打建立(AD1115~1234)金朝在統一北方後,立刻推動漢化。為避免和漢人發生直接衝突,扶植劉豫建立齊朝,作為金朝的傀儡政權。實施科舉考試。南選針對金朝所統領的北宋故地的漢人而設,北選針對金朝故地及金朝本身所屬的女真人而設。考試科目:經義和辭賦。錄取人數北選比南選多,表示了金朝著重推行漢化,但並不定重視漢人。金海陵王即位後(AD1149)都城由塞外的上京遷入塞內的中都(北京),做為推行漢化的基礎。改革科學制度,將南北選合併為一。定三年一貢舉之制,以五經三史的正文為限。有進士、舉人,更有女真進士科,是專為女真子弟入仕而設的考試,著重策論,並規定女真字書寫。金朝透過對科舉的改良和保護措施,不但培養了本族的人才,也保住了女真人尚武的民族風格。遼、金時期的民間文化還有相互交流的現象,南北方都流行胡服,但遼、金的平民又喜穿漢服。宋、遼、金儘管政治局勢相互對立,但民間卻隨其喜好。

元代:是中國歷代異族政權中漢化最淺的朝代。原因有五:
一、 遊牧文化和農業定居文化對立。
二、 疆域廣及中亞,任用親信多為蒙古人和接近中亞各民族,而不是漢人。
三、 蒙古汗國都城在和林,遙控歐亞,遠離漢地。
四、 金海陵王漢化至深,被漢人同化,蒙古人基於種族優越感,不想再去實行漢化。
五、 各汗國諸王習於遊牧生活,反對留漢地實行漢化。

就漢人而言,元朝時期是中國第一次完全被異族佔領統治,文學風格由深婉典雅轉為曠達直白,藝術型態上突破紙面閱讀為高的觀念,開始著重表演藝術。

清代:清朝是另一個使中國完全受異族統治的朝代。清屬女真族,為金朝後裔,發源於中國東北的滿洲。女真1.海西女真(松花江一帶)。2.野人女真(最東邊)。3.建州女真(吉林)─努爾哈齊,國號大金(AD1616),為清太祖,後稱後金→清太宗皇太極改國號清(AD1636)。為了面對水準較高的中國文化,清廷的實行漢化,是必然的趨勢。清太祖努爾哈赤令人合併蒙古人及漢人的發音創立滿文(AD1599),至太宗(AD1632)達海又加以改良,通行清朝近二百年的滿文正式成立。但一般民間還是用漢文,滿文只在皇族和滿之間流行,越到後來,學滿文的人越來越少。但推行「薙髮令」,滿人服飾始終沒有漢化,信薩滿教及喇嘛教,但並沒有強迫推行於民間。異族的漢化走向,固然是強勢的中國文化給予了異族成長的契機,但相對的,中國文化也因此豐富了自身的內在意義和生命,漢族和異族之間,其實是共榮互利的。中國文化的外在特徵,一言以蔽之,安定封閉而保守,此乃形上思想統御形下行為的基本思考模式所致。這種思考模式,也透過科舉制度和家族組織,使中國的政府、社會、人倫和教化都環環相扣的銜接起來。統領中國地區的異族政權,不管在軍事上是多麼強勢。都還得走漢化路線,才能求得較長遠的統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