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yagisu

「中國文化概論」研讀導引�簡恩定

2014年05月09日
「中國文化概論」研讀導引�簡恩定
一、學習目標
「中國文化概論」這門課程,主要在介紹中國文化的流變及內容,希望經由本課程的講述,讓學習者明瞭中國文化如何萌芽、衍化和轉型,並且進一步對中國文化的特質,諸如「以學術思想為主的治國方略」、「重思維而輕百工」、「科學考試制度的內容與統治力量間的關係」、「文人階級的興起和門第觀念的興衰」、「宗教的出現與相容」、「商業活動的興起與新城市的風貌」、「文學暨藝術審美觀念的轉化」等內涵,有一些明晰的概念。學習者在研讀本課程之後,能夠對今日中國人的社會及人生價值觀,有一些系統的瞭解。

二、學習態度與重點
文化本身是由一群人民,長期共同生活所累積出來的群體共同價值現象。因此,在研讀本課程之時,必須以追溯源頭的心思,去從事探索和思考。舉例來說,存在於現在社會的文憑主義,無論有識人士如何呼籲,都很難使之去除,其中原因固然甚多,但是科舉考試,一試得貴的觀念在中國行之多年,這種價值觀念早已深入民心,應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想要扭轉文憑至上的不當觀念,就必須先對中國的科舉考試與統治力量間的關係,作一些澈底地探索和檢討,以求得根本解決之道。再就儒家文化思想對中國社會的影響而言,其中的忠孝節義及倫理觀念,早已成了一般中國民眾的行世準則,有時候甚至比法律的裁判還要嚴苛。因此,當我們身處現代號稱多元化社會之時,對於擁有大量社會資源公眾人物的要求,往往持以較高的標準,原因就是受了儒家追求崇高道德典範的影響。所以在研讀本課程時,對於百家爭鳴時代如何結束,儒家文化思想如何興起,其間對中國文化產生的重大轉型處,都必須特別注意思考。

中國文化概論
儒家的文化思想注重倫理觀念,自然也就非常重視家族制度,而這種以血緣為主的家族制度,上自皇帝,下至庶民,無不恪守遵行,形成中國文化的一大特點。所以由儒家重人倫的觀念所演變而成的維繫家族制度的理念,也是本課程的一大重點。學習者對這部分的內容如能充分瞭解,便能明白何以在中國人的社會中立身行事時,所謂「沾親帶故」為什麼是如此地重要。
另外,中國的文化固然是以儒家文化思想為主,但是治理一個國家,如果僅憑道德感化,總會有一點兒過度理想化。因此,以法約束和治理,總是難以避免的事。如此地相互帶動,於是便出現了以儒家思想為教化,以法家思想來治世的政治領導。這種情況也被稱為「外儒內法」的政治領導。這種現象可說是中國文化中的另一種特色,學習者也必須對這方面多加注意研讀。
簡言之,本課程是以介紹中國文化內容為主,所以學習者在研讀過程中,就必須對形成和影響中國文化內容的要素多加留意。

三、課程大綱與內容
「中國文化概論」一共分成「緒論」、「中國文化的外在特徵」、「中國文化的演化─從統一性到多元性」等三篇,以下分別介紹其中的主要內容。
第一篇:緒論,內分二章
第一章為「文化定義的基本論述」
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在於說明:
⑴文化就是一個國家歷代精神生活的總表現。
⑵外在物質文明可以呈現無形的精神文化,而內在的精神文化也可以藉由有形的物質文明來具體呈現,所以不能把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作絕對的劃分。

第二章為「中國文化的分期」
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在於說明:
⑴自商朝即盛行的萬物有靈崇拜內涵與形式,給中國留下多神信仰的空間。
⑵特重祖先的祭祀與崇拜。
⑶只有領導者才有與諸神溝通的權力。
⑷中國文化從「中原文化」、「秦文化」、「楚文化」三大系統,在秦朝統一六國後,先演變成「中原文化」與「秦文化」合而為一,與「楚文化」形成南、北二大文化系統;到西漢中、晚期,南、北二大文化又逐漸結合統一。
⑸統一後的中國文化,在東漢後產生第一次變化,原因是①胡人的融入中國;②佛教在中國普遍流傳和大為興盛。第二次變化在六朝後,原因是蒙古人入主中國。第三次變化在清朝又以異族入主中國後產生。

第二篇:中國文化的外在特徵,內分四章
第一章為「重形上而輕形下」
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在於說明:
⑴「道」是內在的思想,這是「形上」;「器」是外在的表現,這是「形下」。這兩者原本是沒有高下之分的,但是在中國人「有從無生」、「器從道生」的觀念中,「道」的地位便逐漸高於「器」,重「形上」而輕「形下」,遂成了中國文化中的一個特徵。
⑵由於重「形上」而輕「形下」,所以出現了①以形上的學術為治國方略﹔②重思維而輕百工﹔③文學藝術的重道輕形等現象。

第二章為「知識分子和統治力量的結合」
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在於說明:
⑴周朝時就以「鄉學」和「國學」等學校來培育人才,「鄉學」是地方性質的學校,一般平民可以就學;「國學」是直屬朝廷的學校,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就學。
⑵孔子的教育內涵: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使得教育與學術及官制相互結合,成為中國政治史的重要特色。
⑶漢武帝時,察舉制度正式成為定期定額的平民入仕制度,其中的「賢良文學」、「明經」、「課試」三個科目,尤其值得注意和重視。
⑷曹丕即位後,因為當時戰亂頻仍,社會的不穩定使得人才相對地減少,使得察舉出來的人才往往名實不符,曹丕因而另設「九品官人法」以選拔人才,依據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個級來區分。各地負責評審的官員稱為「中正」官,評審時先觀察當事人的言行、品德、才能表現,這項稱為「狀」或「行狀」;再瞭解當事人的家世背景,這項稱為「簿世」或「簿閥」。
⑸唐朝開始實施的「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成為中國選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從此以後,統治者與知識分子,便以「科舉制度」作為互利的工具。

第三章為「儒法思想在國家社會之間的交互運用」
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在於說明:
⑴秦始皇大力開始實施「法後王」的觀念,這個「後王」,指的就是當代在位的國君。這和先秦以前,效法古代聖賢明君的「法先王」觀念是不同的。
⑵法家忌諱以古非今,儒家強調以古為鑑,原本是對立的觀念,但是到了漢武帝時,卻以「外儒內法」的方式來加以調和,也就是政治措施以法為主,但是外表卻以儒作為包裝。
⑶以三綱五常作為維繫家族制度的理念。

第四章為「溶爐式的文化特質」
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在於說明:
⑴佛教傳入後對中國文化內部起了重要的變化。
⑵異族入主中國,文化上卻逐漸漢化,從北魏時代,一直到遼、金、元、清,大概都是如此走向。在這些期間,漢人也接受一些異族的時尚與習俗,真正成為一個大溶爐式的文化體。

第三篇︰中國文化的演化—從統一性到多元性,內分二章
第一章為「秦漢至隋唐大一統帝國的文化肇建及演化」
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在於說明:
⑴秦始皇的統一中國,結束了百家爭鳴的時代。到了劉邦建立漢朝,皇帝的威儀開始確立,臣下晉見皇帝,至少必須遵守①進入宮門之禮;②朝會前官員在宮廷中的排列之禮;③皇帝出現時的禮節。至漢武帝時,獨尊儒術成了皇帝施政的重點,皇帝「大一統」的絕對權威從此樹立。
⑵從漢武帝開始實施的獨尊儒術,使得文學藝術內涵逐漸以教化為主要功能。在這種演化下,尤其是文學創作,便自然出現以下兩種主張:①「原道」、「宗經」觀念的重視;②輕「賦」而重「比興」。
⑶清議興起,尊尚節操社會風氣形成。文人階級逐漸受到重視而抬頭,唐朝以後的科舉制度,讓根深蒂固的門第有重整的機會。
⑷外來佛教與道教的相容。

第二章為「兩宋以後多元性文化的肇建及演化」
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在於說明:
⑴基於對唐朝亡國的經驗和戒懼,宋初帝王厲行文治,特別優容儒臣和重視儒術,使得儒學內部對唐朝以前的儒學內涵開始反省。
⑵朱熹以理為本觀念的建立,可以說是集理學之大成;陸九淵的心學則是「新理學」的開創者。
⑶商業活動的興起,使得中國經濟重心開始由北向南發展;商業都會的出現,使得城市出現新的風貌。
⑷文學暨藝術審美觀念因為人們的活動地區,從視野廣闊的黃河流域,移到山多水細的長江流域,而產生變化。
⑸民間活動力的提升,使社會出現新的動力。

四、學習方法
本課程是屬於強調思考和推論性質的課程,因此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要留意各種文化現象,如何從萌芽、形成到轉型的過程。除此之外,由於中國文化實際上是以儒家文化思想為主,因而對儒家思想的中心體系,要清楚地予以掌握。由於課程篇幅不少,建議學習者養成隨手作大綱筆記的習慣,將課本中所標舉的重點項目,以自己的研讀心得,隨手作成筆記,這樣的方式對學習的效果是很有助益的。

(作者為本科目學科委員兼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