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Joyce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疱疹性咽峽炎

2010年03月31日
公開
42

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處(只有口腔後半部)出現小水泡(圖7)、或潰瘍(圖8 );厭食、流口水(小小孩)。 嬰幼兒有些第一天只有發高燒輕微嘔吐,咽峽部可能是正常或有點紅暈水泡而已,到第2、3天才有明顯小水泡或潰瘍。因此有些家長不瞭解為什麼第一天看診的醫生沒看出來,其實在流行期,發燒幼童都應注意口腔變化的可能性。 因此醫生有時會請有懷疑腸病毒感染的小朋友次日回診檢查確定,或發燒小朋友回家抱怨喉嚨很痛、厭食流口水,可再請醫生看看喉嚨並檢查四肢、膝蓋及屁股。 ◎疱疹性咽峽炎常被誤以為是長牙 嬰兒發燒、厭奶、流口水增加,也應請醫生檢查寶寶的咽峽部,有無小水泡或潰瘍,因為疱疹性咽峽炎常被阿媽誤以為是長牙沒關係。 鑑別診斷疱疹齒齦舌炎 疱疹性咽峽炎,在口腔「後半部」咽峽位置出現小水泡或潰瘍,因類似疱疹表現,直譯為疱疹性,但有的專家建議直接叫咽峽炎而不要加上疱疹性,因為當年翻譯時不知是腸病毒引起,一般人又容易與疱疹混淆,尤其兩者在初期症狀都很類似。如果牙齦紅腫,舌頭潰爛,口腔前部黏膜也有破洞,四肢無水泡,則是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齒齦舌炎,不是腸病毒,但可能會張口就流血,即早給予ZOVIRAX可有效防治疱疹齒齦舌炎變嚴重(健保一般是不會給付的),腸病毒引起的咽峽炎則無效。 (from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806290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