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魯言女俠╭☆

心美看什麼都順眼。

心美看什麼都順眼。

轉貼~~乳牙保健 從小做起 常保美齒

2006年02月15日



兒童換牙期就要定期檢查,一有蛀牙立刻解決,以免蛀到恆齒。
平時則要注意刷牙、塗氟及補充適當營養,才能擁有一口好牙。
記者李容萍
◎報導
  乳牙的保健很重要,從六歲到十二歲,正好是國小一年級到六年級,也是乳牙轉換到恆牙的關鍵期。牙醫師提醒,乳牙期就要定期檢查,一有蛀牙立刻解決,換牙時才能保有一口健康的牙。
 桃園敏盛醫院牙醫師陳啟山表示,乳牙在初生後平均到六個月時由下顎先長出,以後每個月都對稱上、下、左、右牙長出直到二歲半,全部廿顆牙,上下各十顆,再由人中分左右,由前中門牙朝耳朵方向被恆牙頂替掉。
 通常女孩子在足五歲半,男孩子在足六歲由下門牙的乳齒開始鬆脫;此後展開換牙之旅,大致上一年級換下門牙、長第一大臼齒,二年級換上門牙、下門牙、下犬齒,三年級換上、下之乳臼齒及下犬牙,四年級換乳臼齒及犬牙,五年級換上頷犬牙,六年級開始長第二大臼齒,此時期最常出現的問題為蛀牙、外傷、咬合不正等。
 陳啟山說,蛀牙問題由乳牙期一直延伸到一輩子,有些蛀牙是在換牙時由乳牙蛀到骨頭裡的恆牙,可憐的恆牙一長出來就已是滿口瘡痍。因此,乳牙期的定期檢查格外重要,一有蛀牙就以封填劑、塗氟加強防範。
 而醫師也提醒千萬別疏忽乳臼齒的填補,避免乳臼齒因蛀牙而喪失「佔位置等恆牙」的功能。
 至於外傷的困擾,因為孩子愈來愈好動,牙齒斷裂缺損、不翼而飛常是看診的主因,而門牙偏偏是最主要部位。陳啟山表示,若牙齒飛射而出,最好趕快滿地找牙,找到後用乾淨溼布或紙包裹,找不到布或紙,也可以含在口中,就近找合格的牙醫師再種回齒槽骨,這種牙齒如果能在事發後三十分鐘內再種回去,則成功率很大,一定要爭取,雖然神經要抽掉,但留得牙根在,不怕沒方法復健,損失也可降到最低。
 至於矯正,除了戽斗、兔唇、過度小顎等由牙醫師依病情決定早或晚治療,一般都在十至十三歲較適宜。
 他建議,口腔的保健,除了靠刷牙、塗氟、封填劑及適當的營養,定期檢查可由二至三歲開始,每三至六個月和牙醫師約定定期追蹤,到十二歲過後,改成每半年一次。
 營養方面,小魚乾、豆腐、鮮乳、排骨湯、青菜等含鈣量都很多,硬、脆的食品如蓮霧、梨、蘋果、甘蔗對堅強牙根有幫助,相反的,軟而帶黏的食物會使口中細菌容易生存,若不幸有小朋友喜歡睡前一杯可樂或喝完果汁才能睡,長期下來,父母就得等著收拾殘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