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kane.

日期

#Tag

家有過動兒怎麼辦?

2015年04月10日
公開
58

家有過動兒怎麼辦? 作者:陳思廷 說到「過動兒」,一般人的認知就是動個不停的孩子,不專心、不聽話...,然而小孩活潑好動、不容易長時間專注在一件事上等特質,有時候會讓父母給自己的孩子下錯定義,過動兒是中文的名詞,然而其英文的醫學名詞則為「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簡稱ADHD,按照字面上翻譯則為注意力缺乏及過動異常。 為什麼我的小孩特別不專心 一般人對於過動兒的名詞,直覺的就是想到除了動個不停,再者就是無法專心,然而,為什麼導致這樣的現象,其實問題就出在大腦最外層的皮質部分,大腦皮質具有過濾外來信息的能力,正常人對於外在發生的事物,大腦皮質會快速過濾必要跟不必要的信息,例如你在教室聽課,外面操場有人再打球嬉鬧,天空有飛機飛過,窗戶有小鳥飛來停留、後面同學在咳嗽、右前方有同學在抓癢,正常人除了老師在上課的內容外,其他事物都不會去注意,除非突然間有轟然巨響,或是突然地震發生等較大的變化才會有所反應。在理論上,對於操場外發生什麼事、其他同學在做的一些小動作,跟窗外的風景怎麼變動,正常人的大腦會把這些訊息過濾去除不會進到深層思考區,只會保留讓上課內容進入大腦深層,因此我們的大腦可以專注在上課內容,不會同時注意到周圍大大小小、重要或不重要的事物。 被診斷定義有ADHD的患者,主要機轉在於大腦皮質物無法過濾這些瑣事與不重要的訊息,因此一口氣讓周圍發生的所有大小事全部溜進大腦深層區域,這就好比像你家一時湧進了太多沒有約好的客人,然後你就手忙腳亂,不知道要先招待誰,最後不管重要或不重要的客人,全部都得不到良好的招待,敗興而歸。ADHD患者之所以被認為注意力異常,主要導致於大腦無法分辨對同時發生信息的等級,因此一般人認為該優先注意的信息,如上課時老師講課的內容,在ADHD過動兒患者的腦部指令,其實與操場上的活動、天上飛的飛機、小鳥、同學們的一舉一動一樣重要的進入腦部深層區,過多同時進入腦部的信息讓大腦的組織及整理能力無法負荷,於是什麼都記不住、什麼都搞不清,因此顯示出學習力低下的問題。 為什麼過動兒無法分辨外在信息的重要性? 導致大腦皮質無法發揮良好過濾信息能力的原因,簡單的說就是大腦細胞發育成熟度不足,而小孩好奇心強、什麼都有興趣,是正常的,幼兒腦部本來就過濾信息的能力就低,同時他們也沒有經驗指數告訴他們哪些是需要被過濾掉,哪些是需要保留的,然後隨著年紀的增長,多半兒童在三四歲左右,就開始會專注在他喜歡的特定事物,聽著熟悉的人講話,不會像一兩歲一樣那麼無理頭,因此最常且最早被診斷定義出ADHD的年齡大概開始於3-5歲之間,過早定義,可能會是一種誤判,太晚發現又會錯過及早治療的黃金時段,因為幼兒腦部分階段發育中,四歲是第一階段,再者就在八到九歲之間,因此如能在這個期間給予促進腦神經細胞發育成長的營養素,對於促進大腦皮質發育是很有幫助的。 治療過動症的臨床原理 傳統醫療方式,較少去考慮到促進腦細胞成熟的部分,一般醫生多半是針對病理問題,採取刺激大腦皮質作用的藥物,此類藥物最典型的就是安非他命相關成分,如甲基安非他命等,因為安非他命主要的作用機轉在刺激大腦皮質活躍,促進過濾信息能力,一般正常人使用後會有精神亢奮、不想睡覺也不覺飢餓的作用,然而對於大腦皮質機能不足的ADHD患者,卻反而能刺激它而處於比較接近正常的狀態,這就是傳統醫療認為使用此類藥物來矯正兒童的腦部機能及行為的原理,不過這種叫接近正常的數值卻僅止於一些腦波的反應,實際患者的感受,可能不是那麼回事,大多數患者會因為藥物副作用及耐受度低而放棄,再者,這樣的藥物要吃多久,沒有醫生能真正給患者答案,因為哪時候能夠停藥,只能看腦神經細胞是否能趕得上的發育成熟,然後就可以把藥物停掉。 另一個令人擔心的問題是,使用這種刺激神經系統的藥物,長期下來對ADHD患者的腦神經細胞是幫助還是因為過渡刺激而抑制?如果一切還是要靠孩子自己的身體來決定何時能遠離這種副作用強烈的藥物,那麼不斷的刺激腦神經系統的結果,是不是在習慣這種刺激後,就越來越不感覺其作用,然後藥物越用越重,腦細胞的偏離正常反應的距離是否也會越來越遠,這就好像喝咖啡來提神的人,越喝越沒效,每天要喝的杯數也就越來越多,咖啡的提神作用,正就是在刺激大腦皮質,所幸高劑量的咖啡並沒有太多立即的副作用,就這樣的觀點來看,服藥只是讓孩子看起來比較像正常人?卻可能面對更多難耐的藥物副作用,等候大腦皮質成熟的日子是否比不服此藥物更長,這實在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從根本的讓大腦皮質細胞發育成熟 目前越來越多歐美醫生相信,促進腦神經細胞成熟,在ADHD的臨床意義上,是更重要的,醫學研究發現ADHD的兒童多半體內鎂鋅濃度都偏低,而特定高劑量的維生素B群(B6及葉酸)能有意義的促進大腦皮質發育,相關的臨床研究報告不勝枚舉,尤其是在B6的劑量上,與每日營養素建議量有很大的距離,根據Mousain-Bose等人在2006年發表在美國學院營養學雜誌(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針對52名年齡在15歲以下的過動兒童(80%在六歲以下)所做的臨床研究報告顯示,這些兒童體內的鎂濃度比同年齡兒童的平均值少了約23-24%(2.6 v.s. 2.04 mmol/L)參與研究的兒童每天服用100毫克的維生素B6及每公斤6毫克的鎂補充劑,為期3-14週,其鎂的血液濃度可被提升至2.33mmol/L左右,雖然個別症狀差異及治療時間點不同,在接受治療後,其肌肉的強烈收縮頻率、明顯過激行為及發展遲緩等數值都有顯著的改善。 另外還有更多關於合併鎂與B6用於治療ADHD的臨床研究報告,平均使用維生素B6的劑量多半在每公斤30毫克,上限至1000毫克,鎂則為每公斤體重平均10-15毫克,最高劑量不宜超過500毫克,使用鎂劑量超過每天400毫克,可能有大便稀糊的問題,選擇胺基酸螯合形式的鎂,可以降低此副作用發生的機會,由於許多臨床數據顯示ADHD患者體內鎂劑量偏低,因此在開始運用營養治療前後,不妨可以檢測一下鎂的血中濃度,臨床報告顯示,ADHD患者的鎂鎂濃度平均數據大概在1.8-2.1mmol/L之間,在補充鎂後的1-6個月,當鎂濃度提昇至2.3-2.4mmol/L,可以明顯看到患者在行為、學習、睡眠品質等的指數明顯增進,營養治療過程中,沒有任何不是及副作用報告。 另一個與ADHD發生率息息相關的指數就是血液中鋅的濃度,人體有超過100個酵素的活化需要鋅的參與,一份針對43名年齡介於6-16歲的ADHD兒童所做的血液分析報告指出,ADHD兒童血液中的鋅平均濃度只有一般正常兒童65%,另一份發表於2004年以400名ADHD兒童,每天投與含60毫克鋅的營養治療,數據顯示,補充鋅的確讓兒童的學習能力及社會行為有明顯的進步,鋅同時能提高兒童免疫力,減少受感染的機會,不過長期每天補充60毫克的鋅並不被建議,兒童可在初投與的第1-2週使用此劑量,然後隨之以每天15-20毫克為維持劑量。 對於ADHD有幫助的當少不了的就是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尤其存在海中動植物的DHA能直接作用於腦細胞膜的成長,是兒童腦部發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營養素,無論是過動兒或自閉症兒童,都與腦部細胞成熟度不足有這密切關係,臨床研究顯示,每公斤體重由18-48毫克不等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EPA或DHA,來自亞麻子的ALA並沒有顯示有所助益),能明顯的促進ADHD兒童的學習及集中力。 ADHD是怎麼發生的 超過七成的ADHD患者是有家族史,也就是與遺傳有關,或許你不覺得自己或另一半是ADHD患者,但卻有個動個不停的孩子,由於過去對於過動兒診斷及知識的缺乏,對於過渡活潑的孩子,只是用力打罵,反正長大自然就好了,也並沒有聽說有那麼多的過動兒,另外,過動兒的表現方式,也可能個人不同,有些患者伴隨著激動、暴躁、不安,但有些卻只是永遠不會把注意力有耐性的盯在一件事上,老師在台上講課,他可能東張西望,背對老師,跟同學講話,留意其他環境變化,忙得很卻也不一定是有太衝動的行為,不過有超過一半的ADHD患者會在進入青春期以後,有明顯的行為及人際關係改善,是腦部發育漸趨成熟,還是透過學習及經驗而有所改變,通常兩者皆非常重要,因此針對ADHD治療不是只有藥物或營養,行為教育訓練及諮商治療都是不可或缺的。 另外,環境污染、生產時的缺氧問題,也可能導致ADHD或自閉症問題,自閉症也往往合併ADHD症狀,當然不明原因的ADHD也是經常可見,不過無論是哪種原因造成,積極及早治療訓練,對於ADHD患者的康復,是非常重要的,有些ADHD患者,由於腦部發育不平均,也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特殊天分,雖然注意力不集中,卻並不代表是智商有問題,一般ADHD兒童在早期表現出的成績皆不理想,然而卻並不代表他們比一般人笨,尋求特殊教育專業人士的協助,可能讓ADHD的兒童,未來在社會上的表現發光發熱,一味的希望自己的過動的孩子盡快安靜下來,更容易讓ADHD的問題陷入治標不治本的現象。 營養治療要多久才見效? 大多數生病的人,希望自己看醫生、吃藥之後,能夠馬上感受到症狀的改善,甚至是消除,這也是導致為什麼以化學藥物來作為治療的方式,是現在醫學界的主流,然而多少傳統治療是真的把你的病治好了?感冒看醫生,吃了藥就不流鼻水、不咳嗽、不喉嚨痛,你覺得是藥把你的病治好了,然而六個小時要吃一次藥,忘了吃,症狀全跑回來,連續吃了5-7天,病好了,你卻不知道是你自己的身體治好自己的病,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把病毒細菌給殺死了,藥物只是把你的症狀蓋住,即使不吃藥,感冒也一樣會好,只是過得比較不舒服一點,然而吃一個禮拜的感冒藥,不會留下太多副作用的後遺症,許多慢性病卻不是那麼回事,很多病是很難根治的,僅能控制,就以ADHD來說,如果希望症狀明顯快速改善,那也就只有使用神經刺激性藥物才能做到,不過歸咎問題的根本是大腦細胞的發育不成熟,要讓發育不成熟的細胞,一夕成熟,是不可能的,發育是需要時間的,一般來說,在開始積極的營養治療到行為的進步,大概可在1-2個月之間開始有些改變,不過一般至少要持續六個月的治療,才能算是一個階段,因為不是每個過動症患者的狀況都一樣,因此所需要的治療時間、效果反應等,也會有些個別差異,因此伴隨過動兒的父母是辛苦的,但也要有耐心的陪伴等待著他們,才能讓他們快樂的長大, 作者:陳思廷 台北醫學院藥學系畢,中華民國註冊藥師,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食品營養碩士,美國生活形態學會(AALC)體重控制顧問 、美國順勢療法學會會員、加拿大健康食品協會會員、加拿大自然醫藥學院及健康食品協會認證之健康食品指導顧問(Certified Natural Products Advisor),目前為長春月刊、OHAYO早安元氣生活網、維特益健康網、亞洲醫療網、聯合報等之健康專欄作者,著有:保健食品總體檢(台視文化)、輕鬆瘦身十公斤(台視文化)。

在家執行集點制度如何像7-11

2015年04月09日
公開
49

http://www.黃雅芬.tw/index-2_knowledge_20110628.html 文/王麗娟心理師 2011/06/28 在台灣,生活中常拿到便利商店的點數,攜帶它、保存它,得到好處再參加下一檔活動。便利商店成功地訓練消費者努力集點,堪稱偉大又奸詐的行為改變技術專家,在家中執行的代幣方案(token economy)如何取法7-11呢? 首先,點數貼紙本身不能吃也不能用,一張張貼在集點卡上只為最終兌換吸引人的贈品(電扇、吊飾、麥香奶茶)或權利(買一送一的權利、加價購買商品的權利)。當我們與家中兒童討論行為方案時,家長先要展現其誠意、努力與決心,拿出孩子最想要的物品(吃的、喝的、用的、玩的)或權利(出遊、與家長獨處、上網時數、優先於手足),兒童才有改變的動機。 便利商店的集點兌換規則很明確,預先公佈宣傳,隨時可在店家與集點卡取得訊息,內容是「消費66元送1點、集滿8點可任選下列商品一項免費兌換、集滿20點可任選下列商品一項免費兌換、集滿20點可任選下列商品優惠一項」;與兒童討論也要如此明確「得到10個章可以去便利商店買一瓶飲料、20個章可以上網1小時、30個章可以去動物園和搭乘貓空纜車」,方案結束前都不能更動。 集點活動目標很明確,就是消費。你不會因為逛逛充人氣得到獎勵,久留翻閱書報也不行,請你消費66元,你花得起。對孩子也是一樣,想要鼓勵的目標行為必須明確、能力所及,沒有人參加消費10,000元送一點的活動,孩子也不想努力於模糊又遙遠的目標,如「每科都考100分」、「連續一個月都不讓媽媽生氣」、「把小提琴拉好」、「每天都乖乖的,不要讓我操心」,而原本就穩固的行為(如起床後去上廁所)、非屬計畫內的行為也不會被鼓勵。 便利商店總希望發出更多點數,門市人員很殷勤:「還差10元,要不要加購商品就有一點?嗨啾或是口香糖需要嗎?」、「買咖啡加送一點」,很多分店加設座位像個明亮乾淨的小吃店,最好人們三餐都報到。本著便利商店精神,我們希望給孩子很多點數,而不是苛刻與威脅他。最好偷偷準備容易成功的情境,時時鼓勵、不著痕跡的幫忙,滿手點數很想給他的樣子,你知道快要達到目標的人最努力。 便利商店童叟無欺,任何人只要消費達活動金額,結帳時立刻送上點數。當孩子達到目標行為,請立刻增強他,不要推託或忽然提高標準。對了,便利商店從不扣點數,我們最好別威脅孩子扣點數,拿回點數能做什麼?扣到零之後還有什麼辦法讓孩子更好? 便利商店得到利潤,你得到孩子的好行為,請向便利商店學習。 Scroll upScroll 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