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ngel 妤&搞怪威の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孩子插嘴真傷腦筋

2007年11月06日
公開
31

孩子愛插嘴,真傷腦筋!   「媽咪,我肚子餓…」   「等一下,等我和陳阿姨講完話…」   「為什麼要等一下嘛…」   「大人講話,小孩不要插嘴!」   孩子的問題,似乎在爸媽沒空的時候特別多?當您在和別人說話時,孩子是否會不時的在旁邊干擾?一件事情才剛解決了,馬上又冒出另外一樁? 不管不管,我現在就要!   事有緩急輕重,但孩子可不會這麼想。處於「自我中心」階段的孩子,通常想到什麼就要什麼,總希望自己的事能夠最優先解決。孩子常會因為不耐等待,而以插話的方式,直接表達自己現在的需要,這看在爸媽及別人的眼裡,總覺得孩子缺乏足夠的耐力,不夠禮貌。其實,要孩子學會忍耐,是相當需要時間的。有耐心的表現,需先具備因果關係、時間觀念的認知、以及延緩慾望與容忍挫折的能力,所以,看起來似乎很簡單的「有耐性」,對孩子而言,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只顧說話,都不理我!   除了沒有耐性之外,孩子喜歡打擾正在與人談話的爸媽,也可能是因為想引起注意。像「我剛剛看到一隻小狗耶…」、「我們等一下去 XXX 好不好?」,這些其實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孩子本身也未必真的在乎這些事,只是透過插嘴或三不五時的發個聲,提醒爸媽自己的存在,若是爸媽置之不理,孩子還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說,至少要聽到爸媽回應「哦!這樣啊!」「好,你好乖!」,孩子才肯罷休。 大人說話,小孩不要插嘴?   一再遇到這種類似狀況,如果爸媽都只是因為尷尬、或是想趕快堵孩子的嘴,而用「小孩子不要插嘴」、或是「打斷別人說話很沒有禮貌」來因應,是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的。最好的方法,應該從從平時做起∼ ◎ 讓孩子了解被打斷的不快感覺   打斷別人說話,孩子或許只是想引起注意、或是趕快滿足自己的需要,並沒有想到會對爸媽及對方造成困擾。爸媽不妨利用說故事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被打斷、不能暢所欲言是一件不舒服的事。這種方式將讓孩子漸漸培養出同理心,會試著在爸媽與人談話時耐心等待。 ◎ 教孩子有急事時應該怎麼說   除了教導孩子不要隨便打斷別人說話,也要教孩子如果真有要事需要告訴爸媽時,應該如何措辭,並讓孩子實地演練一番。例如「對不起,我有重要的事…」或「我可不可以先跟媽媽說...」。 ◎ 平日要作好榜樣   教導孩子以外,爸媽也別忘了提醒自己以身作則,在與孩子說話時,應該表現出尊重,耐心聽孩子說話,不要動不動就批評或打斷。告訴孩子傾聽的重要,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權利,也有聽別人說話的必要,這樣才叫溝通呀!   被孩子用無關緊要的小事一煩再煩,爸媽的確很容易被激怒,不過,孩子插話、干擾的行為都是發展過程中常見的現象,爸媽如能試著理解,也許就不會那麼生氣了。常常提醒教導,並耐心等待孩子的成熟,相信很快的,您就會看到孩子的進步!

抓週定義

2007年11月03日
公開
11

抓周可說是繼滿月酒之後,最重要的禮俗。雖然結果往往不見得與未來的事實發展相符,不過在小Baby的第一個生日裡,只要心肝寶貝玩得開心,一家子大人相信也能以一種滿懷喜悅的心情,來看待這項流傳已久的傳統民俗。 外婆家送餅表示長命百歲 傳統抓周,一定選在嬰兒生日當天舉行,一般嬰兒的外婆家,會先送來「做周歲」用的麵餅或紅龜粿,祝賀嬰兒「長命百歲」,如果現代家庭怕麻煩的話,改為準備個生日蛋糕,相信一樣是既現代又能表達心意,送完禮物之後,旁邊的家族親屬,也要一起說些祝福嬰兒的吉祥話,再把餅分贈給家裏的其他孩子,將「福氣」分給所有家族成員。 一歲大的孩子通常能坐會爬,更別說用揮舞著小手去抓東西了,在進行俗稱「抓周」或「抓福」的儀式前,通常會先將十二項物品擺在正廳的神桌上,再讓嬰兒自行抓取,最先拿在手上的物品,就可以用來判斷小主人翁未來的志願及事業。 抓周物品不能少 抓周可說是中國版的幼兒性向測驗,抓周所用的物品,可用來預卜嬰兒未來的一生事業,民間流傳的抓周用品大約有十八種,家長可以是實際情況自行取捨過去只有男童具有抓周的權利,不過現在男女平等,女孩抓周也無不可,站在趣味的角度看來,不管抓周的結局如何,孩童的一舉一動,都能引發眾家]親友熱烈討論的愉悅興致,趁機聯絡情感,而充滿對新生命祝禱意味的抓周,更是無須嚴肅看待,只要把抓周當成一件隆重中帶著輕鬆的民俗儀式,相信就能皆大歡喜。 十八樣物品及其代表的意義分別如下: 十八樣物品及其代表的意義分別如下: 筆-成為書法家或畫家 花朵或化妝品-愛漂亮、重儀表 墨-成為藝文家 印章-可能成為掌權的政府官 書-成為文學家或學者教授 芹菜-生性勤勞 算盤(計算機)-成為企業家 刀劍-當軍官 磅秤-成為商 尺-設計師 豬肉-長大後身體健 蒜-個性精打細 雞腿-成為體魄強健的運動員 聽筒-當醫生 金銀或錢幣-成為有錢 蔥-個性聰明 農具或泥土-成為農 包子-重來一次,無特殊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