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vivian 2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抗過敏洗得無負擔 皮膚過敏沒煩惱

2010年06月19日
公開
88

有皮膚過敏困擾的人,最擔心冷熱季節交替,或是受到外在環境影響,如花季的花粉、沙塵暴等刺激與污染問題,尤其是過敏性皮膚炎患者,一旦症狀發作時,搔抓會引起疹子,但是愈抓愈癢,甚至皮膚經常抓到流血流湯,癢的令人受不了。 過敏性皮膚炎好發於肘部、膝部、膕(膝後窩)部、四肢或全身,常見對稱性發作,患者的皮膚為大片乾燥紅斑、丘疹,可續發小水泡性、滲出性及結痂性病灶,有起丘疹者,亦有起紅斑疹,或濕疹或蕁麻疹,反覆發作不斷。對於皮膚容易過敏的患者來說,應該謹慎選擇洗澡與洗手所使用的肥皂,目前已經有天然抗敏感的肥皂,適當選擇使用,以免因為受到不良品質影響與刺激,使症狀更加嚴重。 市售的香皂成分大都含有合成色素、合成香料、防腐劑、抗氧化劑等,甚至含有甲醛及螢光劑,長期與皮膚接觸容易造成皮膚過敏、乾癢、脫皮等常見的皮膚病變,而清洗不乾淨又容易造成化學沉積,導致斑的形成或皮膚病症。因此,過敏性皮膚炎的人,不妨按照自己的膚質來選擇天然的手工皂,才能確保症狀不致復發與惡化。 所謂天然抗敏感的肥皂,主要成份包括蜂蜜、燕麥、薰衣草精油、安息香精油、椰子油、橄欖油、棕櫚油等,使用後對人體皮膚無負擔,因為成份天然,自然不會刺激皮膚,而造成搔癢的感覺。其中安息香源自安息香科,主產於印尼、泰國,精油萃取自樹脂,自古以來都常被用作薰香,香味帶微甜氣味與具有香草的氣質,可以舒緩緊張情緒。具殺菌功效,可改善濕疹及皮膚炎問題,以及對乾燥龜裂或發炎肌膚具調理效果。 另一種具有對敏感、憂鬱、沮喪、失眠,有鎮定與放鬆效果的天然成份為薰衣草,主產於法國普羅旺斯、保加利亞,是受歡迎的草本植物,也是屬於抗敏感的肥皂系列之一。也可適度搭配其他精油如天竺葵、迷迭香、佛手柑、甜橙、洋甘菊、檸檬、花梨木、依蘭、廣藿香、松、茶樹、百里香等,同樣都是安定提神的成份。 使用天然的肥皂,也較不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尤其是皮膚過敏的人,使用天然的艋舺肥皂系列,除了不容易過敏,還能有放鬆的效果,洗後觸感溫潤厚實、肌膚柔軟滋潤,適合季節變化,或空氣污染嚴重時使用。

(轉貼)徐薇:學好英語關鍵兩招

2009年11月01日
公開
107

作者:江昭青 出處:親子天下 為什麼孩子和外國人用英文對答如流,卻連初級英檢都考不好?孩子可以開口說英文,說來說去卻只有那幾句?英文名師徐薇認為,學英語不能光靠唱唱跳跳,唯有深度理解(Understand)+扎實練習(Practice),英文才能學得好! ***************************************************************** 台灣在新托福(TOEFL iBT)成績,平均分數較全球平均低,亞洲排名倒數第六,甚至輸給越南、尼泊爾,僅勝泰國、日本與澳門等。為什麼台灣孩子學英語年齡愈來愈低,托福成績卻未相對提升?為什麼愈來愈多小孩從小開始學以會話為主的兒童美語,但是遇到改制後要考會話的新托福,卻仍舊無法突破「難關」? 長期投注英文補教業的名師徐薇,在新書《徐薇英文UP學》中,以她多年在第一線的教學經驗,反其道而行的倡導兩個看似「復古」的觀念:一、她認為在沒有全美語環境下長大的台灣小孩,光學自然發音法不足夠,要輔之以KK音標的教學。二、她強調,唱唱跳跳學英語的教法,固然能引發孩子學習英文的動機與樂趣,卻無法幫助孩子打好基礎。若能趁孩子讀小學階段,還聽得進大人的話時,提早讓他們蹲馬步,練好單字、文法基本功,當儲備了足夠的「元素」,才比較容易進階到會話、閱讀的能力,面對英文才能遊刃有餘。 徐薇提出UP學(Understand & Practice)的英文學習策略,主張學習英文必須先「理解」,學習才有效率;要「練習」,才能扎下堅實基礎。所謂「理解」(Understand),是指任何背誦都必須以理解為前提,了解原理之後,記憶才會深刻;至於「練習」(Practice),則指在台灣仍以中文為主環境下,當孩子的大腦資料庫中有足夠的單字量和文法基礎時,一旦碰到可以應用的環境,才能支援其口語聽說。 而孩子是否能「理解」式的學習,成功關鍵在於教師的教學能力。中國政府曾多次邀請徐薇至中國示範教學,他們找了二十名小五資優生,要徐薇在台上現場教學,示範給台下幾千位中國英文教師觀摩。徐薇感嘆的說,相較起來,中國學生要好英文的企圖心遠比台灣「火熱」。 《親子天下》特別摘錄徐薇書中談介係詞的篇章,簡單清楚的示範了「以理解為基礎」的教學。 小小介係詞 大大有學問 給大家幾個片語判斷一下,下列的用法,哪些正確、哪些錯誤? ( )the basement of the building ( )the key of the door ( )the legs of the desk ( )the cover of the book ( )the answer of the question 若以中文的用法,「建築物的地下室」、「門的鑰匙」、「桌子的腳」、「書的封面」、「問題的答案」等等,都是用「∼的∼」來表達。 「沒什麼不對啊!」現在的你,是不是上看下看,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呢?其中的確有兩個片語是錯的。 還是找不出哪兩句是錯的嗎?那很有可能,當年你在學「of」時,老師沒教你理解「of」真正的用法。 首先,讓我們理解of 這個字的最基本意義,代表「整體中的一部分」,通常我們用of 來表達無生命所有格。猜到正確答案了嗎?請翻開下一頁,答案準備揭曉 是的,這五句當中,「the basement of the building」、「the legs of the desk」、「the cover of the book」是正確的,另外兩句的正確用法,應該是「the key to the door」以及「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原因很簡單,因為門與鑰匙在構造上並非連成一體;答案也不在問題裡面,所以這兩組並沒有符合「整體中一部分」的意義,當然也無法用of,而是用表示針對某事物的介係詞to! 理解,增進學習效率 說穿了真的很簡單,不是嗎?但我發現,許多人即使到了高中,卻完全沒有這個基本概念。其實,只要理解of是表示「屬於」整體中的一部分,不用死背,也能一眼就能看出上面五個片語中, 有兩個是錯的。所以,「Undersand 理解」絕對是增進英文學習效率的方法。 of 可以如此理解正確用法,不少介係詞也都可以用相同的方式輕鬆記住,如in 與at 等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我們必須先知道in 是用於「較廣泛的範圍」,at 則用在有特定目標的時候。有了清楚的概念後,對於許多時間與地點的介係詞用法,就很容易透過判斷得知。舉例來說: ____ New York 大範圍的區域,所以用in ____ the door 定點的位置,所以用at ____ the morning 一長段的時間範圍,所以用in ____ 12 o'clock 明確的時間點,所以用at ____ noon 正午也是12 點,所以也用at ____ 1990 一整段的時間,所以用in ____ the neighborhood 大範圍的鄰近區域,所以用in 你看,是不是很有邏輯呢?所以,只要了解in 與at 的基本意涵,上面這些片語學起來就很輕鬆。 繼續來介紹可愛的at。at這個用在「明確目標」上的概念,經常接在一個明確的數字之前,如當我們說「以每小時多少英哩的速度前進」,或是「以多少美元的價格賣出」時,介係詞也都是用at。如This umbrella is priced at NT300.(這把雨傘定價300 元台幣)。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因為同是明確的數字與單位,都有特定、明確的意涵。 再進一步說,當我們說注視、嘲笑、瞄準某個人時,用的是look at、laugh at 與aim at,也是同樣道理,因為同表「對著特定對象做某動作」,所以這些片語的介係詞同樣都是at。 延續at 具有「特定目標」的概念,我們也可以來看看at 與to 的差別。如「throw the stone to him」與「throw the stone at him」,介係詞不同,友善程度可是天差地遠。「throw the stone to him」指的是「把石頭丟給他」,但介係詞若改成「at」,就變成「用石頭砸他」了。 「把∼∼給誰」的概念,在英文中絕大多是用to 這個介係詞,一般人不太會混淆;但碰到「買東西給誰」、「烘焙蛋糕給誰」、「做晚餐給誰」時,英文則習慣用for。為什麼?因為for有「為了某人做某事」的意味,因此當要表達這種「有花錢、用心思」的情況時,就是用for而不是to 了。例如:Dad bought a new bike for me.( 老爸買了一輛新腳踏車給我)。 還有兩個搭乘交通工具常用的介係詞in 與on,許多人學了一輩子英文,從來沒搞清楚過,搭乘什麼交通工具要配哪一個介係詞。大體來說,多數人都知道in 是「在一個空間內」的概念,而on 則有「在∼表面之上」的概念;但卻很少人知道,這兩個介係詞應用在交通工具上,可以從「人在交通工具中能否自由走動」的角度來理解。 建立基本概念,推論介係詞 例如,我們搭乘汽車時,通常坐上去後每個人的位置就固定了,無法輕易挪動位置,這種情況我們多用in;但是當我們搭大型公車、火車時,由於這些都是比較大型的交通工具,可容許乘客在上面走動,所以通常都是用on這個介係詞。所以,即使看到文章裡出現in the bus 的用法,也千萬別妄下斷語指責人家用錯了,因為說不定人家搭乘的就是小型巴士! 我自己很不喜歡背介係詞。其實,只要先建立基本概念,許多介係詞都可以推論得知。所以碰到沒學過的交通工具,如直升機,因為直升機內部空間很小,就會判斷用in the helicopter。我甚至從小說中看到「in the truck」或「on the truck」的描述,就可以判斷是坐哪個位置:「in the truck」是乖乖坐在卡車司機旁的座位上,但若是「on the truck」的話,那就是坐在卡車後面那塊大大的平板上了。 貼自http://www.photocap.com.tw/forum/viewthread.php?tid=23923

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 / 洪蘭

2009年10月14日
公開
79

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 / 洪蘭 一個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半年了,沒有去找事,窩在家裡,白天睡覺,晚上上網。 最近跟他父母要錢,想去美國遊學, 朋友來問我該不該讓他去,我望著他蒼蒼的白髮說: 「你如果真的要為孩子好,讓他去,但是不要給他錢 。」 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 。 我妹婿是美國人,從小就想作水手, 嚮往外面的世界,想先環遊世界再回學校念。 雖然他父親是醫生,家庭經濟環境許可,但是父母並不給他錢,他也沒向家裡要,高中一畢業就先去阿拉斯加伐木存錢。 因為阿拉斯加夏天日照很長,太陽到D夜才落下,三點多又升上來了,他一天如果工作十六小時,伐一季木的工資可以讓他環遊世界三季。 他在走遍世界兩年之後才回大學去念書。 因為他是在自己深思熟慮之下才決定念的科系, 所以三年就把四年的學分修完,出來就業。 他工作得很順利,可以說平步青雲,一直做到總工程師。有一次,他告訴我一個小故事,說 這件事影響了他一生。他在阿拉斯加打工時,曾與一個朋友在山上聽到狼的嗥叫聲,他們很緊張的四處搜尋,結果發現是一隻母狼腳被捕獸器夾住,正在號嚎,他一看到那個奇特的捕獸器,就知道是一名老工人的,他業餘捕獸,賣毛皮補貼家用,但是這名老人因心臟病已被直升機送到安克瑞契醫院去急救了,這隻母狼會因為沒有人處理而餓死。 他想釋放母狼,但母狼很凶,他無法靠近,他又發現母狼在滴乳,表示狼穴中還有小狼,所以他與同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狼穴,將四隻小狼抱來母狼處吃奶,以免餓死。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給母狼吃以維持母狼的生命,晚上還得在母狼附近露營,保護這個狼家庭,因為母狼被夾住了,無法自衛。 一直到第五天,他去餵食時,發現母狼的尾巴稍微搖一搖,他知道他已開始獲得母狼的信任了,又過了三天,母狼才讓他靠近到可以把獸夾鬆開,把母狼釋放出來。 母狼自由後,舐了他的手,讓他替牠的腳上藥後,才帶著小狼走開,一路還頻頻回頭望他。他坐在大石頭上想,如果人類可以讓凶猛的野狼來舐他的手,成為朋友,難道人類不能讓一個人放下武器成為朋友嗎? 他決定以後先對別人表現誠意,因為從這件事中看到,先釋放出誠意,對方一定會以誠相報。(他開玩笑說,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禽獸不如。) 因此,他在公司中以誠待A,先假設別人都是善意,再解釋他的行為,常常幫助別人,不計較小事 。所以他每年都升一級,爬得很快。 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過得很愉快,助人的人是比被助的人快樂得多, 雖然他並不知道聖經中有「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但是他的生活證明了這一切 。 他對我說,他一直很感謝阿拉斯加的經驗,因為這使他一生受用不盡。的確,只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會珍惜,下過霜的柿子才會甜,人也是經過磨鍊了才會成熟。領悟到[ 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不保護] 如果一個人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那麼應該要讓他去外面磨鍊一下,不要給他錢,讓他自食其力,重要的是父母要捨得放下! 給他一個機會去證明自己、體驗人生,相信他也能!

緩解寶寶入園焦慮的辦法

2009年06月16日
公開
75

緩解寶寶入園焦慮的辦法 寶寶要上學啦!此刻,爸爸媽媽們既欣喜不已又忐忑不安。經常可以在幼兒園門口看到寶寶哭天喊地不讓爸爸媽媽走的場景,爸爸媽媽們既心疼又不知所措。廣東省人民醫院心理精神科副主任醫師戚元麗認爲,爸爸媽媽們可以在寶寶入園前做些準備就可以緩解寶寶的入園焦慮。   一,提前熟悉環境。在寶寶入園前,爸爸媽媽可以先帶寶寶到幼兒園玩,提前讓寶寶熟悉環境。先不要提上幼兒園的事,讓寶寶盡情地玩,同時引導寶寶觀察幼兒園的小朋友如何快樂地生活。   二,講故事。寶寶們都很愛聽故事,因此爸爸媽媽可以把幼兒園編成故事講給寶寶聽,讓寶寶感覺到幼兒園是一個有好多小夥伴在一起快樂成長的地方。   三,與同齡小朋友玩。在家裏,寶寶得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呵護,這種關系是不平等的,寶寶較容易以自我爲中心。因此,多提供寶寶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機會,既可以請其他小朋友來家裏玩,也要經常帶寶寶去其他小朋友家裏玩。讓小朋友們自己在一起玩,即使發生像搶玩具這樣的争執,也盡量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家長可以進行引導,讓寶寶學會與人分享,并逐漸體會和同齡小夥伴在一起玩的樂趣。   四,提前學會規則。進了幼兒園,寶寶就要開始過集體生活,對于一些頑皮的寶寶來說,提前熟悉幼兒園的規則也是很重要的。爸爸媽媽可以先和老師溝通,了解幼兒園的一些規則,然後對寶寶進行引導,告訴寶寶什麽是可以做,什麽是不可以做的。   經過以上四部曲,寶寶對幼兒園已經不再陌生了。到了寶寶上學的第一天,寶寶又開始哭鬧起來,不肯讓爸爸媽媽走。其實,這是由于寶寶大部分時間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對他們産生依戀,害怕爸爸媽媽走了就不會回來了,即所謂的“分離性焦慮”,因此爸爸媽媽不要擔心。對此,戚醫生建議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自己制作小禮物比如疊紙鶴送給其他小朋友,與其他小朋友交朋友,這樣有其他小夥伴的陪伴,寶寶就會開心地去幼兒園。寶寶回家後,可以讓他們講講幼兒園裏發生的故事,并且多鼓勵寶寶,說“寶寶很勇敢啊”,“寶寶很棒”之類的話,多和寶寶進行交流。   相信經過爸爸媽媽的努力,寶寶一定可以快快樂樂,開開心心地上學去啦!

每日5蔬果

2009年03月19日
公開
63

每日5蔬果 蔬菜和水果中除了含有我們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外,還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我們的腸道蠕動。所以兒童每天至少應攝取3碟蔬菜、2份水果,而且其中1碟蔬菜應是深綠色或深黃紅色的蔬菜,如此才能獲得足夠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 每日5蔬果 食物通常具有其獨特的風味,尤其有些蔬菜會有特殊的味道,兒童常因不喜歡這種特殊的味道而拒食,所以應讓兒童從小就常常接觸不同的食物,以習慣其風味。如果兒童因為特殊的味道而不吃蔬菜時,父母不必急著強迫孩子吃,可以先在烹調上做一點變化,例如可將蔬菜切碎混入炒飯、肉丸、水餃、鹹稀飯或蔬菜湯中,或是利用其他香料蓋過蔬菜的特殊味道,讓孩子在無形間增加攝食蔬菜的機會,慢慢習慣。父母也可以讓孩子參與食物採購與烹調製作的過程,增加孩子的參與成就感,也激發孩子「想吃」自己所做的菜的慾望。 愛的獎勵 父母有時為了讓孩子吃蔬菜,會以零食或甜點作為交換條件或是當孩子有好的表現時,以食物如漢堡、披薩、零食等作為獎勵,但是以食物作為交換條件或是獎勵,反而會讓孩子更喜歡這些零食、甜點或是高脂肪的食物,而更不喜歡吃蔬菜,讓孩子將來變成嗜吃高糖分、高脂肪食品的飲食習慣,對於長久的健康可能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父母不宜以零食或甜點等不利健康的食物作為交換條件,而應採取更積極正面的鼓勵方式。當孩子有好的表現時,可以採用其他獎勵方法,例如讓孩子集點、買本孩子喜歡的好書、看一場電影或是帶孩子到動物園、遊樂園遊玩等。

台灣baby多是夜貓族

2009年03月08日
公開
73

★台灣baby多是夜貓族 睡眠不足9小時★ 一項跨國調查發現,台灣寶寶睡眠時間遠低於亞洲及歐美各國,孩子的競爭力已明顯輸在起跑點上。調查顯示,台灣寶寶平均就寢時間是在晚上10點以後,總睡眠時間約8小時40分鐘,但亞洲其他國家寶寶平均在晚上9點半入睡,睡眠時間9小時11分鐘。歐美寶寶睡眠時間更長,多達9小時45分鐘。 醫師分析,平常忙於工作的家長基於補償心理,想跟孩子多親近親近,可能是導致國內寶寶成為小小夜貓族的主因。 亞太區兒科睡眠研究聯盟近年來在全世界16個不同國家針對三萬名0到3歲嬰兒進行一項嬰兒睡眠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寶寶睡得晚,且時間不夠,長期下來,恐將影響生長發育。 結果也發現,有高達七成二的台灣父母認為自己的寶寶有睡眠問題,遠高於亞洲父母的五成四,及歐美父母的兩成六。 兒童睡眠專家周怡宏醫師認為,台灣寶寶多半是夜貓族,睡眠時間不夠,且太晚睡覺。主要原因應與景氣下滑,雙薪家庭越來越多有關。 經濟不景氣,不少家長到了晚上九點、十點才下班,基於補償心理,希望多陪陪孩子聊天、玩耍。雖然贏得了親子關係,卻讓寶寶跟著自己晚睡,影響到生長激素的分泌,以及損及免疫力。 周怡宏分析,台灣寶寶晚睡,主要與「家庭習慣」和「教育制度」有很大關關係,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睡眠衛生習慣,時間到了,就該睡覺。 另一個導致寶寶晚睡的原因則是學習才藝,周怡宏說,有些小寶寶還不滿三歲,卻被父母安排上各種才藝課程,例如,音樂、跳舞、美術等等,根本就是揠苗助長,反而影響了寶寶生長及學習能力。 周怡宏建議,家長們應該讓寶寶養成早睡的習慣,晚間9至10時之間就應該上床睡覺。 一歲以下幼兒每天應睡滿10小時,六個月大的寶寶應睡12至1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