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阿寶的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一年前的問與答 全職媽帶雙寶

2009年08月09日
公開
13

寶媽,你平常自己帶二個小朋友,在家當全職媽媽,你覺得你應付的來嗎? 你家二個小朋友會不會很粘人? 我會突然這麼問,是因為我家保母今天再度跟我抱怨,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了,從當初只帶老大時就開始,起因就是因為我餵母奶,我在家都親餵,所以弄的小孩都不愛奶瓶,老大是從小就是如此,老二最近也開始,不只不喝奶,連帶也很粘人,這點我也領教過,只要我一離開她就邊哭(唉)邊爬著跟著我,真的有點麻煩,我不確定這個過渡期需要多久,導致保母今天跟我說,再這樣下去她沒辦法同時帶二個,小的可能得另找保母,這點讓我很煩,本來我是想那我自己來帶好了,但老公也覺得,連保母都應付不來了,我大概也沒辦法獨自帶好二個,而且一旦我請育嬰假,我們就會搬到苗栗(老公學校)住,那裡的交通又不方便,我又不太會開車,到時會不會天天都被關在家裡呢? 那再找另一個保母,我家mm是不是又要重新適應,以她現階段粘人的樣子,又要去一個新的環境,然後沒有哥哥(她一直都嘛跟哥哥在一起的),她會不會很難過? 而哥哥呢? 我今天有試著問他,妹妹去給另一個阿姨帶好不好,他跟我說不好,我不確定他有沒有懂我的問題,但是我想過去八個多月他也已經習慣隨時有妹妹相陪了,唉...給點意見好嗎? 我心情一整個亂啊........>.

小寶-邱皮蛋

2009年08月08日
公開
11

弟弟真的是越大越皮,搞的我好累,真的很慶幸第一個是生姐姐, 才有一個小小幫手的幫忙,說真的,人家問我怎麼自己帶兩個的, 我真的忘了,但我記得應該都還好,我忙小寶時,姐姐小幫手都會再旁邊看或幫忙 小寶是給月子中心訓練的,所以滿月就不夜奶,滿月好像就喝150cc,算是很好帶的baby吧.等寶弟4個月之後,我就開始帶雙寶趴趴走的行程,近的方便的就推個推車,姐姐扶著推車邊我們就開始到處逛逛,從近的郵局 松青超市 大安公園 到 圖書館 .到處都有我們的足跡,其實孩子帶久了一定都會有一套最適合的模式,自己就會帶的得心應手的. 現在寶弟很會走更會跑跳,所以一出門像脫繮的野馬,抓不住的,越叫他越是皮, 越要給你抓 追.所以最近的出門活動都是有寶外公外婆不然就寶爸一起同行,真怕帶不住小寶勒.在家也是一整個皮,跑來跑去,跳沙發,跟姐姐追逐 玩車車玩玩具一會兒相親相愛,抱在一起親,一會兒又要搶玩具,跟姐姐比叫大聲的,看他們的樣子真的好氣又好笑. 白天有姐姐在的日子,我還算輕鬆,因為小寶都會學大寶,所以寶媽也不用怎麼教,也不會一直被黏著,他們會一起看卡通一起跳舞一起唱歌一起玩玩具, 當然也是一起搶玩具 打架,再三週大寶要去幼稚園讀書,小寶就沒有玩伴跟學習對象,不過姐姐說去學校學的要回來教弟弟.

鶯歌桃園中壢遊

2009年07月27日
公開
68

本想去鶯歌陶瓷博物館的,但星期一休館,又看下午會下雨的樣子,想去水博館的動物園的念頭取消,但是寶媽還是很想吃阿婆壽司,疼寶媽的寶爸還是帶我們去鶯歌吃壽司勒,來看看我們叫真多勒,這樣才200出頭 便宜啦 吃飽後想逛一下老街但開始要下雨,我們轉往桃園台茂躲雨跟遛小孩,小寶也在台茂睡午覺,真的覺得台茂是個好地方 2個小時內停車不用錢,然後冷氣又超涼的,真讚,若要多停2小時不限金額的發票就OK,先去大魯閣給雙寶玩迷你保齡球,週一是學生日所以辦會員卡只要半價300 然後加500的儲值幣有20加新會員送5個,送一個男人洗澡沐浴洗臉洗髮組合加一個什麼很貴牌子的冰90元,算一算很超值就辦了,因為寶爸偶爾跑業務中午會來此休息打一下棒球的,會員比較省啦. 運動完之後去美食區休息吃東西 小寶在推車上午睡,遇到寶爸的表妹一家人也來這邊,小聊一下他們就回台北娘家,我們之後也到處逛逛後離開台茂,桃園離中壢也不遠,寶媽愛吃中壢夜市的麻辣臭豆腐,所以寶爸載我們去中壢買,有經過婆家附近也沒回婆家,主要去玩具店找大寶要的滑板車,網路找 250元 一家問300 另一家問380元 想想還是網路買好了 或改天再回300的買.晚上我們到中原夜市買好喝的皇后先生跟一些小點到中原家樂福去吹冷氣吃晚餐,給雙寶玩一下打彈珠跟投籃,要回車上前大寶說沒買東西ㄝ,本來就沒要逛賣場呀,只是來免費停車跟吹冷氣吃個晚餐的.這也是寶爸跑業務偶爾中午會休息的好地方.

外國老人和中國老人的差異! 寶爸分享

2009年07月24日
公開
17

外國老人和中國老人的差異! .昨天朋友Email來的,我想正好confirmed了我這半生的生活理念: 你是否真的活過?與其身後留給子孫所有的一切,為何不現在和他們分享這一切? 。。。。。。。。。。。。。。。。。。。。。。。。。 一個男孩問他的媽媽:「媽媽,您想做台灣老太太還是外國老太太?」 媽媽說:「我老了以後自然是台灣老太太。外國老太太是怎樣的?」 男孩說:「外國老太太年輕的時候是個漂亮的女孩,大學畢業後她找到一收入穩定的工作;然後,她向銀行貸款買了別墅和車,又買了許多高檔生活用品,每月還利息,生活緊張充實而快樂。 因為她有很好的居住條件,又有車代步,各種人生的樂趣她都嘗盡了,等到她八十歲臨終的時候,恰好把銀行的貸款全部還清了,她安然地閉上了眼睛。 台灣老太太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漂亮的女孩.不同的是,她找到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後,就開始積累儲蓄,一年到頭辛苦勞碌,不捨得吃穿享受,最後再八十歲在病痛中死去。 她的子女得到了她的遺產--一筆非常可觀 的 銀行存款,足購買大房子,名車和許許多多的生活名貴用品。孝順的子女用存款中的一部份給台灣老太太舉辦了風光的葬禮,可是,她生前卻沒有享受過什麼。 媽媽,您要做台灣老太太還是外國老太太呢? 人生真悟;妳的生命短暫應該改變生活觀念好好享受,至於死後葬禮的風光,妳能感受到嗎? 各位:換成老爸也是一樣啦!別傻了!多為自己活著吧! .......................................... Robin 要特別提醒一下,雖說是要及時享受人生,但是前題是要有計劃的消費。自己未來退休養老的理財規劃要先搞定,才有資格談這一切,否則年紀輕輕就一身卡債,那可是會讓自己萬劫不復,更別說是享受人生了! 寶爸會分享是因為希望我能從臺灣老太太成為外國老太太.

孩子愛唱反調

2009年07月22日
公開
33

文/蔡振州 專家諮詢/陳若琳|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 副教授兼系主任 你家的孩子是不是也常把『不要』掛在嘴邊呢?或者老是為了反對而反對?請先別著急,這些唱反謂的行為,雖然讓父母苦惱,但這些行為其實意昧著孩子的成長又邁入了另一個嶄新的階段。 媽媽叫瑩瑩不要在沙發上跳來跳去,她就偏偏要跳,而且還愈跳愈起勁;或者叫她在椅子上坐好、準備吃晚餐,她就故意跑得遠遠的,還說要去餵芭比娃娃吃飯。這些顧左右而言他的「唱反調」舉止背後,其實就是在間接地告訴爸媽「我已經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囉」! 丹麥的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son ,E.)認為,孩子大約在1歲半到3歲之間,進入「自主、羞怯、懷疑」的發展階段,孩子開始會用說話、走路、吃東西、穿衣服等行為來展現「我能、我想」的自主性。因為認知及自我意識的發展,孩子將會有越來越多自己的主張,如果孩子在這個時期不能順利的發展自主,可能會轉而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或退怯,影響到日後的自我發展。 說話和學步啟發了孩子的自我 當父母要求孩子往東而孩子卻往西時,其實透露著「我能從爸媽身邊自由離開、也會隨時走回爸媽身邊」的訊息;也是有別於以前只能完全仰賴照顧者﹒從依附關係中逐漸分化出來,並且開始踏出「獨立」的第一步。 另有研究發現,孩子的口語能力從2歲開始突飛猛進,未來的1年內, 詞彙跟溝通能力將可進步到2歲時的3倍左右。所以只要一有機會,孩子就會展現「我會用語言來表達」的能力,甚至藉由說「不要」或提出自己的主張來挑戰大人們的權威,測試爸媽規範的底限在哪?以及自己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唱反調是孩子凸顯自我的表現 孩子1歲半時,未必真正瞭解「不」的意思,因為他還沒完全脫離自我中心的傾向,很難跟他說道理,某些「唱反調」的行為,只是一種表現自己的自然反應罷了。但此時的孩子並不會故意唱反調,有時候是他並不理解爸媽的要求,有時候雖然他知道爸媽的意思,但其實他更想去做別的事情。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任何事情,所以唱反調是再自然不過的現象。 當孩子操控大小肌肉的能力愈來愈精熟時,那種「自己可以隨意支配身體各部位」的意識,就會更加在運多行為上凸顯孩子的自我概念;所以孩子到了2歲半,「唱反調」的頻率會愈來愈高,也會有更多「足以宣稱我已經長大了」的行動,來區隔「嬰兒時期跟爸媽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藉由說出「不要」和「我偏要」的話,或是做出一些反抗的行為,企圖跳脫照顧者約束,強調我已經不再是小嬰兒了。 當孩子唱反調時的應對建議 l 覺察孩子的身心狀況 當孩子肚子餓、疲倦、生病不舒服,或者因身處在一個陌生環境而感到缺乏安全感時,孩子可能會有反抗的行為,所以有時候孩子的反抗只是在反應他的不適與不安,此時不妨先釐清孩子的需求。 l 忽視孩子刻意引起注意的行為 如果孩子只是想藉由鬧彆扭、說「不要」,或是表現出與要求相反的行為,來吸引爸媽的注意時,爸媽可以先表現出不為所動的模樣,只要孩子得不到回應,就會因此覺得無趣而顧意配合,父母可於事後跟孩子討論並教導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 l 同理孩子的行為,用輕鬆的態度因應 2 、3歲的孩子雖然老愛用反抗的手段來表現自己的主張,但他們的心腸可是相當柔軟的,所以當孩子故意唱反調時,爸媽可以先站在孩子的角度,試著用孩子的語言,來緩和親子間不愉快的情境,例如:當孩子不想吃飯時,照顧者站在孩子的立場,同理他不吃飯的原因,然後找出能增進孩子進食意願的方式,像是加入孩子喜歡的食材,或是改變用餐方式等,鼓勵孩子用餐。透過柔性的溝通,孩子也會欣然地接受。 l 多用肯定描述,代替否定命令句 孩子所接觸到的「不」,最早絕對都來自於大人們的口中,所以當孩子這也不要那也不要時,請先想想你是不是也常對孩子說-「不……」,請盡量用「我喜歡你……」來取代「你不可以…… 」.的句型,著墨在孩子應該如何、而非不應該做的事情上,譬如說「慢慢走」,取代「你不要跑」這些命令式的語句。 l 給孩子有限的選擇 小小孩有時只是為了好玩而反抗,其實他要的不過是一種「決定權在我」的形式上的尊重,所以當孩子嚷著要繼續玩玩具而不願去洗澡時,請溫柔但堅定地問他「你要現在洗澡?還是5分鐘後再洗?」給他收心的時間,同時也把決定權交給了他。不過3歲以下的小小孩理解有限,最好不要給他超過2個選項。 l 溫和而堅定的態度 遇到不容妥協的事情時,父母應該堅定自己的原則,溫和的告訴孩子他的唱反調行為是不合理的,並與孩子一起討論行為的對錯以及處理方式,對的行為值得鼓勵,錯的行為則需改進。若是父母的立場不夠堅定,讓孩子達到他無理的要求,孩子將無法分辨行為的對與錯,就會習慣跟爸媽討價還價了。像是孩子搶別人的玩真時,爸媽就應該用堅定的口吻告訴他「小傑的玩具被搶走了好難過,請你還給他」,或者說「我們應該先問問小傑可不可以借你這部小汽車?」讓孩子知道搶別人玩具是不對的行為,以及尊重別人的重要。 請適當接納孩子的唱反調 我們都知道青少年會經歷叛逆期,但其實人生第一個最早的「叛逆期」,其實就是在1歲半~3歲之間,此時是孩子邁向獨立個體的必經之途。當孩子搶著自己做選擇、下決定時,就是奠定責任感的重要關鍵;因為他必須試著體會自己所下的決定將帶來什麼後果,然後從錯誤裡學會修正它、在成功的案例中舉一反三。所以面對孩子漸漸發展自我概念時,爸媽不妨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下,允許孩子四處探索;並讓孩子在滿足「追求獨立」的心理需求後,還能回到爸媽的懷裡撒嬌。只要正向看待並妥善回應幼兒期這小小的叛逆,相信孩子一定能健康成長! 本文摘自2009.6學前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