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包蘿拉

日期

#Tag

筆: 過動兒的定義

2010年07月15日
公開
114

http://sirweb.shps.kh.edu.tw/ClassSystem/UploadDocument/7190_%B9L%B0%CA%A8%E0%AA%BA%A9w%B8q.doc 過動兒的定義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小兒心智科主治醫師張學岭指出,根據美國精神疾患診斷標準(DSMIV)的「注意力欠缺過動兒」又稱「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e Disorder),是指在7歲前發病、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場所(如:學校、家庭、工作場所)造成社會、學業、職業功能上的損害,而且是非其他發展疾患、精神疾病所引起的。 過動兒的症狀 過動兒在平日生活上,會有以下三大症狀: 1. 注意力欠缺:生活上常常粗心大意、易犯錯;很難持續專注在某樣工作或活動上;和孩子講話時他卻心不在焉;忘東忘西…等。如:玩玩具時,每個玩具只玩數分鐘,就轉移注意力了。 2. 過動:任何時候及場合,手腳總是動來動去、爬上爬下,很難安靜下來;話很多…等。如:不管是過馬路或在沙發上,總是跳上跳下,像是有消耗不完的精力。 3. 衝動:個性急、無法等待;不顧危險…等,如:想要某樣物品時,必須立刻滿足,不然就哇哇大哭。 張學岭醫師表示,依據臨床經驗,有些母親表示像「過動兒」這樣的孩子,有從小難帶、睡覺靜不下來、不需要太多睡眠等情況,不過有些在嬰兒期完全沒有類似的狀況,所以1歲以內的孩子還不易診斷出來是否有此病症,因為年紀越小的孩子,注意力比較無法集中,大部分的病童約2∼4歲左右,才能確定診斷。 過動兒的發生率 根據國外的研究顯示,過動兒的發生率為3∼5%,而台灣的研究發現,約為10%以下。以學齡兒童來說,50人的班級,約有1∼3個人為過動兒。 過動兒的發生原因 張學岭醫師指出,最早對過動兒的研究是在二次大戰過後——腦膜炎大流行,出現「過動兒」這個病症。根據了解,這個病症常發生在以下的孩子身上,如:早產兒、癲癇、曾經有腦傷等孩子身上。而發生原因,包括:體質、遺傳、腦外傷、生產造成的產傷等因素。 結論 其實孩子的個別差異大,有些孩子可能只是個性比較好動調皮;有些則是因為身體不佳,如:胃腸不適,卻無法以語言明確表達,才會出現情緒躁動的情形;只有少數孩子是過動兒,所以父母不必過於擔心。 不過張學岭醫師也表示,寶寶有好動、衝動的傾向,最好要從小開始觀察,並適時修正孩子的行為,千萬不要不處理,認為孩子長大後就會自然好,因為這樣的孩子,日後在同儕團體中,可能會過份自我中心,容易被責怪、排擠,唯有及早預防處理,教導孩子作好情緒控制,才能讓孩子在日後減少挫折,提早適應社會生活。 http://www.mama123.com/e/ea/ea0204/ea02040401.php3 一般俗稱的過動兒,其學名為(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e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童,簡稱ADHD)除了〔注意力短暫,容易分心〕與〔過於好動〕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特徵是:〔情緒的衝動或容易激動〕。這三種主要特點,並不一定在每一個過動兒身上可以完全找到,尤其有一類型的過動兒,是以注意力缺陷為主,因為沒有過動的行為,也沒有衝動的情緒,容易被老師與家長忽略。 過動症是一種「隱藏性疾症」,外表沒有任何病徵,不容易察覺,再加上國內有關過動兒的資訊不足,因此,一般人總是誤解他們是「缺乏管教」的「壞小孩」。從醫學上的定義來看,過動兒不是「學習障礙」,只是行為無法協調的表現。 根據Wender & Wender(引自黃瑞燦、何秀珠,民77)的研究,在美國學齡兒童中幾乎百分之五具有活動過多症的問題,並且經常伴隨著其他的障礙行為。國內雖然至目前為止,尚未有出現率精確的統計資料,但依據相關文獻推估,約佔相關門診初診案例的5%至10%。(註一)由此可見,ADHD兒童在學校班級教學中,注意力不足過動兒童或多或少造成老師及同學的困擾,卻是不爭的事實。在上課中,ADHD兒童常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坐立不安、小動作頻繁、精力過人的現象。此外,伴隨學習障礙,以及攻擊性行為,人際關係不好溝通不良,往往採取動手不動口的方式。甚至引起意外事故,在班級中成為老師頭痛的問題。 二、過動兒簡易診斷: 過動兒的診斷是相當專業的,必須經由專業人員做測試診斷。下列為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的診斷標準,提供做初步診斷參考:下列注意力不集中的徵兆,出現六種(或更多)與其發展水準不符或不一致的現象,且這些特徵在某種程度上至少達六個月以上。 注意力不集中 □做事或做功課玩耍無法持續專注。 做事或做功課粗心大意。 做事沒有組織條理。 經常丟掉東西。 經常忘掉每天該做的事。 很容易受外界的聲動刺激而分心。 逃避做功課或其他需要專心的事。 經常有「有聽沒有到」的感覺。 無法做完功課或一些該做的事 。 下列過動-衝動的徵兆,出現六種(或更多)與其發展水準不符或不一致的現象,且這些特徵在某種程度上至少達六個月以上。 過 動 坐不住,如在教室經常離座。 一直不停的動,停不下來。 坐立時侷促不安。 在任何場所都跑來跑去或爬上爬下。 無法安靜下來玩遊戲。 話特別多。 衝 動 無法耐著性子排隊或輪流。 經常在別人問題還沒說完,就搶著回答。 喜歡插嘴或打斷別人談話。 三、較常見之相關症狀: 1、學習問題 功課不好或不穩定。記性不好、迷糊或只對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才記得清楚。學習能力不佳或不一致。 2、行為問題 不聽話、唱反調。說謊、偷竊、逃學。攻擊性、破壞性強。 3、情緒問題 情緒不穩定、易生氣、易興奮。受挫忍受力低。自我評價低、自信心低落。 4、人際關係障礙 衝動性強。喜挑弄、攻擊別人。社交技巧差。太自我中心、太愛表現。 5、軟性神經學症狀 手眼協調不良、精細動作協調差。腦波異常。語言發展遲滯。特殊學習障礙。寫字顛倒(常將左右均分的字左右邊寫反)。 知覺和概念形成障礙。 四、過動兒行為特徵: 小朋友過動的情形,我們可以想像在他的腦部神經有兩套系統,一個煞車和一個加油的系統。過動兒就是他的腦部煞車系統出了問題,所以就好像在騎摩特車一樣,他只會猛加油而車子衝了出去,自然的很容易撞倒別人而闖禍。因為煞車系統壞了無法停下來。所以臨床上會給予適度的藥物治療,有很多家長常常誤以為是不是鎮定劑而讓孩子靜下來。其實不然,藥物的主要目的在使腦部煞車系統正常的運作,來避免孩子產生過動而難以控制的情形。(註二) 「過動兒」雖然不容易集中注意力,行為比較衝動,活動量也比較大;但這並不是他們的本意,而是大腦功能不協調的結果。(註三)然而有很多家長並不明瞭孩子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只會用打罵的教育方式。短時間見似很有效率,但對孩子心理的影響卻是深遠。在輔導過程與策略中,過動兒常被誤會為父母過度寵愛造成孩子不與外界妥協的個性,這其實是謬誤的成見。 五、過動兒歸因: 過動兒被有系統的研究是近三十年來的事,醫學界一再更換修正其名稱,表示它的世界還有許多未知及待進一步探索的領域。造成過動的原因,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得到定論。只是在醫學上較一致的說法是,問題出在腦部神經的化學物質傳導上。但是環境壓力和環境因素會影響過動兒的表現。至於為什麼會有過動症:遺傳傾向、產程缺氧、胎內感染、黃疸過高、頭部損傷等等都是可能的原因。 六、過動兒輔導理念: 能夠主動去了解過動兒童的問題和困難,是輔導的第一步。先問「為什麼」才有可能談「如何」輔導? 老師不因其特殊異常行為而排斥,反而應積極建立和過動兒童的溫暖關係,為日後的輔導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父母方面,能夠去欣賞孩子特有的優點,循著孩子的特質教導,我相信有助於改善緊張的親子互動,和孩子人格氣質的正常發展。 藥物的作用絕不是萬靈丹,所以光靠藥物是無法完全解決孩子的問題。所以學校教育的配合,老師適合的教導,為人父母在教養態度的調整,對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問題都有很大的影響。 過動兒長大之後隨著家庭和學校教育引導的改善,以及腦部發育漸漸成熟,好動的表現會隨年齡增加而減輕。但是注意力衝動性有時仍然存在。 利用和孩童互動的過程中,讓孩童去思考如何利用他本身的能力,增強自我的行為控制。身為家長和醫療人員的配合也是很重要,如果家長、孩童及學校老師能夠充分瞭解孩子問題的原因及治療,那麼對於問題的解決更能配合達成。 七、過動症兒童的處置: (一)藥物治療: 目前在台灣治療過動症的藥物可分為三類, 根據兒童精神科醫生宋維村表示Retalin(利他能)算是治療過動症的第一線藥物。在合宜的藥物控制之下,大部份的過動症小朋友可以得相當程度的改善。過動兒的治療除了藥物控制,個別的心理治療,認知行為和人際互動的學習團體和社交技巧的訓練,都是很重要。此外家長的了解,教養態度的改變以及行為訓練的執行,都有助於處理孩子因為注意力不足和過動所衍生的問題行為。 (二)認知─行為模式: 認知─行為模式是行為治療的延伸,也被稱為新行為理論,主要強調個人透過語言控制自己的行為,最重要的技術是對自己說話,透過對自己說話的的技術可以訓練ADHD兒童自我控制、自我調控、做計畫的技巧、問題解決技巧等。過動兒團體治療中,叫孩子不要動,倒不如教他動的方法;壓抑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團體治療乃是一種認知行為治療,那種改變是一種自發性的。 (三)親職訓練: 家長的親職訓練和父母諮商是對ADHD兒童治療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是在ADHD患者運用最多的心理治療。 (四)社會行為訓練: ADHD的社會行為訓練包括進入團體、溝通、問題解決和衝突化解、憤怒控制等。 八、過動兒的教養原則與輔導策略: 過動兒的教養是一條與毅力、耐心拔河的漫漫長路。但過動兒並不是一無是處,只會製造麻煩。過動兒一般十分熱心,沒有心機、很少存心害人、喜怒立刻形於色、不會做作。欣賞他們的優點,忽略他們的缺點,是對待過動兒最好的方式! 家長和老師必須了解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因為孩子在生理上的缺陷,造成腦部在發育的過程中,自我控制出了問題。孩子的行為和學習與父母親的教養態度有很大的關係。因此以下提供一些教養過動兒的基本原則,來協助家長和老師面對孩子的問題。 (一)了解與接納: 能夠主動去了解ADHD兒童的問題和困難,是輔導的第一步。 了解ADHD兒童的行為特徵和生理、心理因素,才能以較客觀的態度和期望去對待他們。其次,能給予ADHD兒童一種真誠的接納,避免一再使用傷害性的標記,老師不因其特殊異常行為而排斥,應積極建立和兒童的溫暖關係,為日後的輔導打下良好的基礎。許多專家學者都發現,巧妙的運用班級經營的策略,不但可以改善過動兒的行為,發現其潛能,建立其自信,還可以讓同學行接納進而一起協助過動兒學習。 (二)善用頻繁的鼓勵與運用即時的回饋 : 對於過動兒他們需要更多更頻繁的回饋和鼓勵。當孩子做到的話,別忘了給予他即時的讚美和獎賞。通常人類行為的形成是經由一個刺激引起一個反應。過動兒比起一般孩子對於他們的行為或活動需要更即時的回饋。所以給孩子的回饋要專一清楚,並且盡量就在行為發生之後。這樣對過動兒在發展出好行為,以及維持養成良好的習慣有很大的幫助。給孩子的回饋包括讚美,鼓勵或是身體上的擁抱。不管給予孩子的回饋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我們越能提供孩子即時的回饋,對過動兒的問題行為改善越有效。 (三)兼顧正面鼓勵與負面處罰: 對ADHD兒童的不當行為,應採用適度的處罰,對改善其行為卻有一定的價值。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避免在一開始就用處罰的方式,來壓制我們不期望孩子的行為。運用「飽足原理」及「冷靜處理」時,鼓勵正面行為優先於處罰負面的行為。要注意的是處罰盡量是輕微,並且只是針對某一個特別的負面行為。然而什麼是正面行為或是負面必須重新定義清楚,要根據孩子能夠理解的程度來告訴他,讓他很清楚的知道行為範圍的極限。 (四)善用忽略法則與增強原理: 對於過動兒童的不當行為,最好的處置方式可能是採用削弱的原則,故意不予反應,以免造成負面的增強。但對於其良好的行為表現,則應該把握機會給予鼓勵和適度的增強,使其建立正常反應的模式,以改善不當的行為。 (五)對待一致性: 首先照顧者對孩子的要求必須一致。不能因為時間或情境的急迫而改變對孩子的要求和期待。其次,要訓練過動兒知道這些原則和後果,儘可能的在家施行的原則依舊適用在家裡以外。 其三,父母親在管教孩子的態度必須一致。但絕不可以一方在處罰孩子,而另一方在旁反對甚至還扯後腿。 否則這樣會造成孩子的比較和價值判斷的混淆,造成無所適從。 (六)疏導旺盛的精力: 既然ADHD兒童精力過人,坐也坐不住,那麼就應該盡量使他有正常活動的機會和時間。可以藉著運動、或他喜歡從事的有趣活動,疏導旺盛的精力。或賦予他特殊的任務,如愛心服務等。另外像本校資源教室設有感覺統合訓練室,對ADHD兒童做定期的訓練,如滑板、推球、轉圈、球池等活動,不管其療效如何,就疏導旺盛精力的角度而言,每天將近一個小時的劇烈運動,倒也達到一些輔導的效果。 (七)體諒與包容: 生活中保持一個幽默感和包容的態度來看這個世界,會讓自己比較快樂一點。事實上很多過動兒常出現衝動性的行為而難以控制。如果家長未能體認這點,反而處罰或壓抑孩子衝動性的行為,這樣可能造成兩個極端的反應。即時的肯定孩子的正面行為,有助於增強他自我功能的形成。如此無形中建立孩子的自尊和肯定自己的價值,這對於過動兒的人際互動有很大的幫忙。老師應利用機會向全班學生說明ADHD兒童的症狀,讓學生能了解他的行為,並進一步去體諒和包容。同時老師可以鼓勵有愛心的同學,以小團體的方式和他做朋友。如此不僅不會使ADHD兒童成為「孤獨兒」,更能增加和同學互動的機會,以改善人際關係,學習良好的社會適應。 (八)學習原諒 : 聖經上說得好: “ 不要含怒到天亮。” 把自己的憤怒不舒服或個人不愉快的情緒釋放出來。試著去原諒別人並非故意如此,因為他們真得有困難而無法控制自己所做的行為。學習寬容可以幫助我們放下心中的怨氣,我們才能有力氣和保持理性面對孩子的問題行為。但是寬容並非縱容,雙贏策略才能有效解決問題。所以老師和家人都一樣,都要有學習原諒的觀點,來帶領孩子面對自我。 (九)找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 有很多過動兒的家長經常困擾的事情,就是孩子在家裡還好,再怎麼頑皮不聽話,至少他還是在家。特別是當孩子的問題活生生的呈現在別人面前或公共場所,這樣的情形常伴隨著家長很大的焦慮和丟臉感覺。事實上,我們發現和孩子在事前分享和討論,的確有助於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必要時也可以利用暫時隔離法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問題行為。別忘記一定要給孩子即時的回饋和鼓勵。父母親可以試著檢討自己和孩子的互動試著和別人討論,慢慢的修正最合適孩子模式。或許你會發現生活中和孩子相處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 九、一般性原則: 1對孩子簡單而直接解釋他們的過動現象,幫助他們了解過動現象如何影響他們,讓他們知道他們有一些困難,我們都要學習去控制那些困難,以及讓孩子了解你們希望他盡可能做到的期待。 2適時對其他家庭成員解釋孩子的問題,讓其他孩子或家人了解為什麼有些時候父母對他們的行為處埋不相同。 3適當的家庭環境佈置、規律之作息時間,有助於孩子的生活習慣、注意力及情緒穩定。 4幫助孩子找出他們可以做得很好的活動。並分配孩子一些簡單生活事務的工作,並獎賞其完成工作的好行為。 5當簡單的事對孩子已駕輕就熟時,逐次加上孩子可負擔較困難的工作。鼓勵兒童承擔更多對自己的責任。 6確定你設定的目標是實際可行的;期望必須先放在孩子能做到、能獲得成功經驗的事情上。 7指導孩子達成工作方法,但一次一個方法,或一個指令,不要同時給太多指令。 8加強孩子注意力之訓練;說出指令後,注意孩子的反應。確定他們聽到了。 9指令用肯定句,不要用問句的方式說。如「該上床了」,而不是「上床了,好不好?」 10每天挪出一點時間和孩子玩一玩、閒聊,以培養親情。 11假如孩子沒有動機完成某些工作時,使用偶發事件來增加動機;也就是利用孩子偶發有興趣的項目,來增進完成工作的動機。 12在孩子活動量方面,可隨情境之不同而有不同之要求,但仍應給與孩子消耗其過剩精力之場合。 13儘量以平穩的態度、語調及幽默感和孩子相處。當你生氣的時候,避免吼叫或處罰孩子,使用暫停的技巧。 14堅定而具體的規則、目標與稱讚,對兒童很重要。具體指的是「整理床」而不是「清理房間」;也就是讓孩子清楚你焦點是在他的行為而不是他的自我價值。 15給予孩子不同的選擇,並告訴他不同選擇的結果以及他必須負擔的結果或因應的方法。例如:假如你不整理桌子,今天我們不會帶你出去玩。 16多鼓勵孩子的『專心』、『有耐心』、『認真』、『仔細』的態度。 17儘可能對孩子每一個恰當、正確而好的行為稱讚,或讓孩子知道你注意到了。 18對管教要有一致性,父母要『言』、『行』一致:注意『口到』、『身到』之技巧。父母之間或時間前後均應一致。 19最重要的一點,父母需保持良好的體力及精神狀況,疲倦挫折的父母絕難有好的態度與方法。過動兒是的確不容易教養的孩子。善用社會資源,找專家作行為處置的諮商或支持也會很有幫忙。 十、結語: ADHD兒童不只是臨床上存在的一群,在學校中也是備受矚目的焦點。許多ADHD兒童的班級老師,經常發出一些抱怨和呼求幫助的聲音,而有時這種聲音則來自其他受侵擾的學生和家長,造成學校極大的不安和困擾。而ADHD兒童的種種不當行為,其實正表達了一種呼聲:『老師,我需要幫助!』因此,如何在學校中有效的輔導ADHD兒童,正是當務之急的課題!(註一) 「獅子老虎都可以在鞭子下乖乖聽話,我就不相信一個小小的孩子會教不好,管不乖?」其實對於過動兒而言,是不能也!非不為也!因為「過動兒是病不是皮!」「他不是壞,只是靜不下來。」(註三)長期以來的忽視及誤解,不僅對過動兒造成莫大的傷害,更在社會上埋下潛藏的問題與危機。 在特殊教育法的規定中,ADHD並不屬於其中一項類別,除非該童符合現存各類障礙的界定,如學習障礙、性格行為異常、身體病弱等,否則也只能留在普通班和一般學童一同學習。所以,當我們的班級有這樣的孩子時,更需要付出愛心、耐心,陪伴他們一同成長,相信在老師們的引導下,過動兒也能擁有自己的春天。 面對過動兒,最後願以『教室裡的春天』書中之一句話「不是學生太壞或太笨,而是我們還沒有想出更好的方法來教他們。」與大家共勉之!

家族:大湖公園陽光野餐趴(照片)

2010年07月10日
公開
49

照片 自備 0. 食物 + 餐具 1. 名牌(一家三口) 2. 野餐墊 3. 玩沙玩具 4. 防蚊液 + 防曬油 5. 游泳用品? (泳衣+泳帽+大毛巾+盥洗用品+小椅子) --- 時間 2010 06 20 上午十一點 地點 內湖的大湖公園 可參考:http://kaymeimei.pixnet.net/blog/post/30240968 點我 有捷運 所以交通便利 太熱也可以躲進去冷氣 還有泳池 所以真的太熱可以通通下水去 哈 看起來有樹廕 有大草皮 有沙坑~ 因為蔡媽有提到最何適地點是捷運出口的草地 因為很熱門 所以我們徵求十點可以先到的媽媽 目前有我跟蔡媽 如果有可以幫忙的請喊一聲 名牌請自備 忘了自備的就幫你"刺"在身上喔 要記得帶~~大人小孩都要喔 現場還是會有簡單的報到程序喔 家裡有野餐墊的人 請幫忙帶來喔 野餐提供僅量不要重覆超過三樣喔 請自備餐具喔 有沙坑 所以記得要帶玩沙工具喔 防曬也要準備一下 因為現場有個湖 我們會遠離湖野餐 但還是請大家小孩要看好喔 --- 1.太太(妮媽) 4大2小 (Pizza、玩沙玩具、腳踏車、野餐墊小) 2.蔡小不乖她娘 2大1小--香蕉或黃金奇異果(玩沙玩具、野餐墊大) 3.靚麻 2大1小(吐司一條) 4.bella:2大1小(草仔粿) 5.勳媽:3大1小(costco小餐包) 6.小安 2大1小(燒賣、野餐墊小) 7.萱媽 2大1小(摳是摳烤雞) 8.粉媽 2大1小(玩沙玩具、蘋果西打家庭號*2) 9.小甄媽咪2大1小(奶酥or葡萄乾吐司一條+奧利多水2000ml一罐+玩沙的叉子一隻) 10.S媽 1大1小(玉米 火腿) 11.小黑糖 兩大一小(暫定)(小麵包.玩沙玩具) 12.Dianne媽 2大1小(還在想...基本吐司) 13.小席媽 2大1小(鮮奶土司1條.暫定水果.玩沙玩具.) 14. 布媽 2大1小(食物還在想,可帶玩沙玩具*4+野餐墊*1) 15.Amanda 2大1小 (戚風蛋糕2盒,野餐墊*1) 16.海琍媽媽 2大1小 (香蕉或葡萄,玩沙玩具) 17.MM媽3大1小(野餐墊、蓮藕茶) 18.琳2大2小 (野餐墊.炒冬粉.挖沙玩具) 19.妞媽2大1小 (美粒果果汁大罐的兩瓶、野餐墊大) 20.小渝媽2大1小(玩沙玩具.....食物再想想~) 21.小國王媽 1大2小 (食物還在想, 野餐墊大*1, 玩沙玩具*1) 22.阿'奈森媽 2大1小(暫定地瓜,野餐墊小*1, 玩沙玩具小*1) 23.Ru媽1大1小(暫時還沒決定要帶什麼 玩沙玩具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