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vonne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EQ & IQ 

2004年12月10日
公開
25

一個人的「情緒」和「心境」,會影響自己的未來! 一個「動不動就發怒」的人,表示幼稚得「還無法駕馭自己」。 人在憤怒時,必須克制情緒「不慌不亂,有條不紊」理出一條路來。 一天,我打完羽球,穿著T恤,短褲,要回辦公室; 途中,經過一理髮店,想到自己一頭長髮,該剪了,就走二樓理髮店。 一男士熱誠地招呼我,並說他是「店長」。 好吧,就給男店長剪髮好了,看看他手藝如何? 剛打完球,累了,不想說話,我靜靜地看著前面的鏡子。 後來店長問我:「先生,你結婚了嗎?」 我點點頭回應。 店長又說:「那太好了,我告訴你一個故事好不好?」 … 我又微笑地點頭。 ------------------------------------------ 「我最近看到美國有個醫藥發明家,他說,他小時候很喜歡喝牛奶; 有一次他打開冰箱,用右手去拿大罐牛奶,結果沒拿穩,手一鬆,就把整罐牛奶打翻了。」 這店長一邊幫我剪頭髮,一邊說道: 當時,這小孩子嚇呆了。 縮在牆角,因為牛奶灑滿廚房的地上,媽媽可能會臭罵他。 可是,當媽媽走過來看到時,卻說:「哇,我從來沒有看過如此壯觀牛奶海洋,好漂亮哦!」 這小孩聽媽媽這麼一講,突然就不害怕了。 這時,媽媽又對小孩子說: 「你好厲害哦,媽咪長這麼大,都沒有看過這麼漂亮的牛奶海洋耶,你願不願意幫媽媽一起把牛奶打掃乾淨?」 後來,媽媽就拿著抹布、清水等用具, 帶著兒子一起把廚房打掃一遍,整個廚房也變得乾淨無比, 這時,媽媽又把兒子先前打翻的塑膠牛奶罐,裝滿了水,放進冰箱, 然後再教他,怎麼拿才不會打翻?必須用雙手一起拿,牛奶才不會鬆掉,才不會打翻在地上。 ------------------------------------------------------ 坐在理髮座椅上,我原本昏昏地想睡覺, 可是,聽店長這麼一講,咦,似乎很有道理。 我兒子已經快二歲了,也經常喜歡自己打開冰箱拿飲料喝; 萬一有一天,他把飲料、牛奶不小心打翻了.溢流滿地,那我會如何處理呢? 我會不會怒氣衝天,大聲罵他: 「你那麼笨啊,連牛奶都不會拿?」 我在想,我應該不會這樣罵我兒子,我可能會說: 「沒關係、沒關係,你不要過來,不要踩到牛奶。」然後,叫我太太過來,把牛奶擦拭乾淨, 哈!我很驚呀, 故事中,美國小孩的媽媽不是這樣自己擦拭, 而是叫小孩和她「一起收拾」、「一起承擔」自己不小心做錯的事; 而且,還把牛奶重新裝滿水,再教小孩怎麼拿,才不會「再次出錯」! 正因為這樣,那美國小孩後來就不怕做錯事,也有信心和勇氣不斷地嚐試、 實驗;儘管有時還是會出錯,但他已學會用心平氣和的心來看待,並勇敢地自我承擔所做的一切。 ------------------------------------------------------------ 心理學家說: 「當一個錯誤已經發生、覆水難收時,你發再大的脾氣,也都是於事無補, 大聲責罵小孩,也只是使小孩更害怕、更恐懼而已。 而且,憤怒,可能會造成更多的錯誤喲! 但在生活中,當錯誤已是既成的事實時,就必須勇敢面對、勇敢承擔; 歇斯底里地發脾氣,不僅使別人遭殃,受害最大的更是自己。」 事實上,一個人的「情緒」和「心境」,會影響自己的未來! 一個「動不動就發怒」的人,表示幼稚得「還無法駕馭自己」。 人在憤怒時,必須克制情緒,不慌不亂,有條不紊理出一條路來 「情緒」是可以學習的, 在覆水難收時,可以如同本文中的媽媽一樣, 用「正面思考」的方式,和顏悅色地教導孩子、處理事物。 假如我們天天用心經營自己、學習掌握自我情緒, 有一天,一定會有令人驚喜的「自我新發現」-- 我的火氣變小了、我不輕易動怒了、我的修養進步了!

生活上的叮嚀

2004年12月10日
公開
15

這是一份真誠的關心...^_^... 1.. 常吃宵夜,會得胃癌,因為∼∼胃得不到休息。 2.. 一個星期∼∼只能吃四顆蛋,吃太多,對身體不好。 3.. 雞屁股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較好。 4.. 飯後吃水果∼∼是錯誤的觀念,應是∼∼飯前吃水果。 5.. 女生月經來時,不要喝綠茶。反正∼∼茶類的不要喝就對了,多吃可以補血的東西。 6.. 喝豆漿時∼∼不要加雞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 空腹時不要吃蕃茄,最好飯後吃。 8.. 早上醒來,先喝一杯水,預防結石。 9.. 睡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會胖。 10.. 少喝奶茶,因為高熱量,高油,沒有營養價值可言。長期飲用,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11.. 剛出爐的麵包∼∼不宜馬上食用。 12.. 遠離∼∼任何....充電座,人體應遠離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邊。 13.. 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天天喝水8大杯,膀胱癌不會來。 14.. 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15.. 保持規律的生活與運動,維持理想體重,不過胖。 16.. 一天不要喝2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導致失眠,胃痛。 17.. 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為得花5∼7小時去消化,並使腦中血液集中到腸胃,易昏昏欲睡。 18.. 下午5點後,大餐少少吃,因為∼∼下午5點後∼∼身體不需那麼多能量。 19.. 10種吃了會快樂的食物:深海魚,香蕉,葡萄柚,全麥麵包,菠菜,大蒜,南瓜,低脂牛奶,雞肉,櫻桃 20.. 睡眠不足會變笨,一天須8小時睡眠,有午睡習慣∼∼較不會老。 21.. 最佳睡眠時間是∼∼在晚上10點∼清晨6點。 22.. 每天喝酒∼∼不要超過1杯,因為∼∼酒精會抑制製造抗體的B細胞,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23.. 服用膠囊應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個吃」,睡前30分先服葯,忌立即躺下。 24.. 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青春永駐,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 掉髮因素:熬夜,壓力,菸酒,香雞排,麻辣鍋,油膩食物,調味過重的料理。 26.. 幫助頭髮生長:多食用包心菜,蛋,豆類。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27.. 每天1杯檸檬汁,柳橙汁,不但∼∼可以美白,還可以∼∼淡化黑斑。 28.. 機車族,癮君子,家庭主婦的常備良葯,是「蘋果」1天1顆,才能讓自己有個乾乾淨淨的肺。 29.. 抽菸又吃維他命,B胡蘿蔔素,A維他命的一種,會致癌。儘早戒菸,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30.. 女性不宜喝茶的五個時期:月經來時,孕婦,臨產前,生產完後,更年期。 31.. 抽菸∼∼關係最大的是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與膀胱癌有關。不抽菸,拒吸二手菸。 32.. 飲酒∼∼導致肝硬化,引發肝癌。適量飲酒,不拚酒,不醉酒。 33.. 吃檳榔∼∼會導致口腔纖維化,口腔癌。 34.. 食物過於精細,缺乏纖維,含大量脂肪,會引發胃癌。 35.. 食物過於粗糙,營養不足時,導致食道癌。 36.. 食品中的黃麴毒素,亞硝酸類物皆具有致癌性。 37.. 減少食用鹽腌,煙薰,燒烤的食物。 38.. 每天∼∼攝取新鮮的蔬菜與水果。 39.. 每天∼∼攝取富含高纖維的五穀類及豆類,攝取均衡的飲食,不過量。 40.. 正確飲食習慣: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我數到3ㄛ! 三招讓你成功教出有規矩的孩子

2004年12月09日
公開
15

你的小孩又在鬧脾氣了。不過現在你知道不能立刻發脾氣或是喋喋不休,那麼你該怎麼辦呢? 眼前你就要邁開重要的第一步--糾正小孩不好的行為。我們要教各位的是數1-2-3的方法。從1數到3看似簡單,卻十分有效,但你得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不是盲目地數。 一開始,請先記住兩件事。 第一,你要把數1-2-3應用在「不要做」行為上。換言之,當小孩在吵架、哭鬧、吼叫、爭辯、耍脾氣時,這個方法就可以派上用場。如果你要小孩起床上學去,或是要他們快去寫功課、練琴等等,這方法就不適用。 再者,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觸到1-2-3魔法術的話,當你知道如何數1-2-3後,可能會半信半疑的,畢竟這聽起來太簡單了,感覺好像不是很積極或不夠嚴厲。你也許會想:嘿,你根本不了解我的小孩,他可是個小野人呢! 如果你有點懷疑是正常的。要知道,數1-2-3這方法看似簡單,但也沒有那麼容易。主要的「魔法」不在數數字,誰都會數嘛,它的神奇力量來自「不說話、不動怒」法則,這種方式讓小孩有機會去思考自己的行為,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當然,1-2-3魔法術真的不是什麼魔術,只是效果太神奇了。這方法說穿了就是一套特殊的行為技術的延伸,教你用謹慎、合理、貫徹的方法,來訓練及管理小孩的行為。 所以當你和小孩的衝突又出現時,你會覺得自己好似脫胎換骨一般,變得言行一致、有主見,且心平氣和。 讀到這裡,你心中也許出現許多疑問。沒關係,下一章我們將試著回答你所有的問題。之後,等你讀完第六到第十章,就可以開始數1-2-3了。 對「不要做」行為數1-2-3 假設現在時間是晚上六點鐘,你有一個四歲大的小孩,他吵著要吃洋芋片,但你硬是不給他,因為就快吃晚餐了。他正在廚房地板上跟你鬧彆扭:用頭撞地板、用腳猛踢廚櫃,還大哭大叫的。你知道這下子左鄰右舍都會聽見,頓時間你不知如何是好。 你的小兒科醫生建議你別理會他,但你就是無法忍受他這樣大吵大鬧。你媽媽教你拿一塊冷毛巾蓋在他臉上,但你覺得這方法很奇怪。最後,你先生乾脆叫你打兒子的屁股。 這些其實都不是好方法。你不妨試試1-2-3魔法術。把你的食指豎起來,眼睛看著你家這個小魔鬼,然後很平靜地說:「1--」。 他依然哭鬧不停,甚至火力全開。過了五秒鐘,你豎起兩根手指說:「2--」。他還是很吵,繼續發脾氣。又過了五秒鐘,你豎起三根手指說:「3,時間到,回你的房間去。」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表示當你從1數到2時,你兒子放棄兩次改正的機會,現在他自己搞砸了,得自負後果。後果有兩個選擇:一種是中場休息時間,表示他得進自己房間,你將暫時不理他;另一種是中場休息時間的替代法,例如暫時沒收玩具或損失一些特權、提早十五分鐘上床睡覺、零用錢少十塊、兩個小時內不准打電動玩具等等。 假設你選擇的是中場休息時間,那麼在你說:「3,時間到,進房間五分鐘。」之後,你不理他,他就安靜下來了。(有些人可能還搞不懂自己是怎樣讓小孩安靜下來的,下一章我們將為你解答。) 在你不理會小孩時,你可能很難相信接下來發生的事:其實就是什麼事也沒發生。你不用說話、不生氣、不會覺得愧疚、不用說教、沒有爭辯。除非必要,你什麼話也沒說。 譬如,你就不用說:「從現在起你要不要做一個乖寶寶呢?你知不知道整個下午媽媽快被你煩死了。為什麼我們每次都要這樣呢?媽媽快要受不了了!姊姊就不會像你這樣哭鬧,爸爸再半小時就要回家了。你是不是上天派來折磨我的啊?」 你也許會忍不住,想要來個小小的說教,但最好還是保持沈默。如果小孩又出現了「不要做」行為,你就再從1數到3。小孩若乖乖聽話,你就稱讚他,讓他成為你的好夥伴。 很快地,你會發現只要數1或2,小孩就會乖乖聽話了。我們跟你保證:以後你只要從1數到2,就可以隔著客廳制止你家兩個小寶貝吵架,根本不用起身、大聲吼叫,或做一些稍後會後悔的事。你只是第一次嘗試,就能立即上手。 有些父母會問:「小孩從來不會在我數1時就停止吵鬧,每次我都要數到2。他是不是故意的?」我們的答案是:「非也,他如果真要捉弄大人,不可能數到2就停止的。他要是讓你數到42甚至72,那你才真的要瘋掉吧!」有些小孩可能得跟他說個上千次,他才會學乖。所以,數到2應該還好吧。記住,如果小孩讓你數到3,他的機會已經沒了,就等你裁決。 還有些父母問說:「當孩子做的事情實在太過分時,難道我還要給他們三次糾正的機會嗎?」這問題也挺有道理的,好比說,你的小孩一直打你或用東西丟你,你總不可能還在那邊數1-2-3吧,畢竟這是非常惡劣的行為。遇到這種情況時,你應該立刻說:「3,時間到,回房間五分鐘,你要是再鬧,就一個人待在裡面十五分鐘。」 再來看看另一個例子。假如你七歲的孩子在跟別的小朋友玩耍時學會說髒話。雖然他不懂那是什麼意思,但卻用三字經跟你頂嘴,這時你該如何呢?假設時間是晚上八點半,你跟小孩說該上床睡覺去了,他卻回你:「他媽的!」這時候你也需要立即制止,所以同樣地,你得跟他說:「3,時間到,回房間五分鐘,你要是再說一次,那就變成十五分鐘。」等小孩結束中場休息後,你再跟他簡單說明為何不能說髒話。當小孩出現新的或異常的不良行為時,簡單的解釋是很恰當的。 瞧,數1-2-3基本上就是這麼簡單、直接、有效。你以為有什麼秘訣嗎?就是這樣而已啊! 比較困難的部分 偶爾會有一些父母跟我說:「兩個月前,我們去參加你的研習營,覺得收穫很多。我們家兩個小孩都很難教,一個七歲、一個五歲。回家後,我們立即嘗試1-2-3魔法術,真的很有效,他們兩個都比以前乖了。不過現在1-2-3好像已經不怎麼管用,我想我們需要新方法了。」 大家認為問題出在哪兒呢?其實90%的情況是因為父母忘了「不說話、不動怒」法則。很多人都沒有嚴格遵守,但卻不自知。還記得前面那個大哭大鬧的四歲小孩和洋芋片的故事吧?如果你是一邊數1-2-3,一邊不自覺地說太多話,情況就會變成下面這樣: 「1--媽媽真的很累了,你為什麼不能乖一點呢……我在跟你說話時,眼睛看著我。好啦,2--,再說一次,快進你的房間去,聽到沒?每次要不到東西你就這樣鬧,真是讓人受不了。我再說一遍。你姊姊就不會像你這樣胡鬧。爸爸再半小時就回家了!好了,夠啦!3,時間到,回房間五分鐘,我不理你了,快點!!」 天啊,這像什麼話?如果這是你對孩子的反應,那麼很可能你也在耍脾氣吧。這下子,廚房裡變成有兩把怒火在燃燒。大人的脾氣也爆發出來,那絕不是1-2-3要教你的東西。你可知道這樣做已經犯了三個錯誤。 首先,你確定你要這樣跟小孩說話嗎?你今天上班是不是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了?如果你真的用這些話跟小孩「溝通」,那麼你的真正意思是:「來吧,咱們吵一架吧!」你的小孩不需要有注意力缺失症、對立反抗,或是行為規範障礙,就足以讓你們大吵一架。很多小孩知道說不贏你,會很快出現狗急跳牆的行為。太多的言語或規勸,保證你無法導正小孩的行為,而且很可能讓你們僵持不下。 再來,許多難教的小孩確實患有注意力缺失症,這表示他們無法集中注意力。對這種小孩來說,你要他如何在大人一大串的言語中挑出重點,譬如哪部分是數1-2-3,哪部分是警告。他真的沒辦法!小孩要是一開始沒有聽清楚你的警告,他是無法做出正確回應的。 最後,在這段令人超級挫折的話中,還有一件事情不對。姑且不管你當時的情緒,你要是愈說愈多,基本上你要傳達的內容會整個變了樣。當你告訴孩子許多必須聽話的理由之後,其實你是在告訴他:「除非媽媽給你這些理由,不然你不必聽話。哎,媽媽只希望你也能同意這些理由。」這已經不是在管小孩了,而變成是在求小孩了。當你這樣請求,你是在替小孩思考,也是替他的行為負責。 一般小孩會怎麼反應呢?他會在你提出的理由中找碴。「凱蒂也沒有都聽你的話啊」、「爸爸沒那麼快回家」,然後你們就會陷入爭論中了,而偏離了問題的核心:小孩子到底有沒有聽你的話? 所以一旦小孩子在耍脾氣,你應該二話不說,立刻豎起手指說:「1--」、「2--」等等。記住,這個方法的秘訣不在數數,而是在你說完一個數字後停頓幾秒鐘時所透露出的警告意味。這時如果大人能不發一語,小孩子就會自動扛起責任,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不正是你想見到的情況嗎? 說到數1-2-3,你的靜默勝過任何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