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茵茵的媽

日期

#Tag

阿公的不捨

2004年08月19日
公開
3

早上,拔拔上班前跟阿公提說我們在找保母了,因為拔拔跟麻麻輪流請假也不是辦法,所以想找位保母先來照顧茵茵.拔拔講完之後也馬上上班去了,這下子換阿公很緊張的打電話上來給麻麻,要麻麻有空下去一下,他要跟麻麻商量一下保母的事情. 因為茵茵會怕生、會認人所以阿公反對將茵茵送到保母家去,麻麻跟阿公說在茵茵適應保母家前,拔拔麻麻會想辦法輪流請幾個小時假,慢慢的陪著茵茵去適應環境,加上麻麻找的保母家都是有年紀相符的玩伴,麻麻想茵茵進入環境情況應該沒問題.阿公說等阿媽開刀出院,姑姑也回家了,姑姑會帶這兩個小孩,麻麻知道姑姑願意幫忙帶小孩,麻麻考慮到的是姑姑沒有帶小孩的經驗,加上阿媽剛開刀回來,姑姑一個人要顧阿媽又要顧兩個小孩,姑姑屆時應該會分身乏術吧! 麻麻也跟阿公說,麻麻找保母不是找一位人來幫小孩換尿布、泡牛奶給她們喝,麻麻希望保母能教導小孩一些生活習慣,加上茵茵對於副食品食用情況不怎麼好,以茵茵這階段應該慢慢的將牛奶轉變成副食品,跟大人一起吃些正餐了. 阿公聽了麻麻的想法之後,阿公也能接受麻麻的想法,只是阿公太疼茵茵(茵茵也很粘阿公),阿公說麻麻去找保母時,他也要去品鑑看看,要他同意他才願意把茵茵給保母帶,要不然家裡有他可以照顧茵茵就可以了. 接著阿公馬上去找對面的保母林媽媽,拜託林媽媽下星期來家裡幫忙他照顧一下茵茵. 茵茵有那麼疼愛他的阿公阿媽,拔拔麻麻真的很開心! 保母的事情是暫緩下來了,現在要專心的等待阿媽的好消息了.

無法確定的答案

2004年08月16日
公開
4

晚上跟拔拔提了一下,請他還是跟小姑做一下確認,在我們家常常會發生認知上的不同,我不希望計畫最後會生變,不喜歡那種踏實的感覺. 拔拔掛了電話不高興的說,公公說等到婆婆開完刀在談小孩的事情,拔拔說公公一定在生氣,為何我們都只想到安排小孩的事情,都沒人去問婆婆開刀的危險性.在昨天,我問公公,婆婆這樣開刀會不會有危險性?公公一臉輕鬆的告訴我,婆婆最常在那邊唉唉叫的,惜皮啦! 原本公公希望我能把茵茵放在娘家一個星期,趁機讓婆婆好好的休息,可是茵茵會認人會認環境,在台中根本不跟外公外婆,外公外婆也不敢留他,今天拔拔轉達公婆及小姑的意思,好像都是茵茵會認人的關係,最為麻煩. 我不懂當初公公說要找保母,我們也說好,我也說了如果婆婆無法帶,那我會先找保母頂替這段過度期,結果公婆事後又反悔,又決定自己帶小孩.我不懂公婆執意要帶小孩的用意在哪,婆婆的開刀後的身體必須好好的休息,為何我們不能去找保母來帶小孩? 婆婆要去開刀了,除了我們有上班的子女外,連公公都投入了照顧的行列,那能不安排小孩嗎?難道靠著大嫂的兩個姪女(讀國小)真的能把兩個小小孩照顧好嗎? 我心裡越來越不踏實了,跟拔拔討論的結果,我們決定自己先找保母了,至少在麻麻工作辭掉之前,這段過渡期還是得有人來照顧小孩.

跌傷了

2004年08月14日
公開
5

   早上,小舅舅抱著茵茵跟著麻麻回家後,麻麻擔心在煮的稀飯燒焦,沒注意到茵茵就往廚房跑,結果跟在麻麻後面的茵茵也跟著跑起來,不小心就撞到椅子,茵茵跌倒之後,拔拔很擔心的跑過去抱茵茵,發現到茵茵滿口血,拔拔大叫媽媽來看,麻麻猜茵茵一定是咬到舌頭,馬上用清水幫茵茵清洗,沒多久之後發現到血漸漸不流了,拔拔跟麻麻身上也沾上了茵茵的血跡,這期間茵茵也哭慘了. 茵茵不哭之後,接下來就不斷的番,怎樣都不高興,不肯待在屋內,手一直比著屋外,就是要到屋外去.跟拔拔實在騙的沒辦法,只好開著車載著茵茵到外面晃晃去,颱風過後的天氣實在炎熱的很,先晃到市區買了一些豆干後,又把車開到霧峰去晃晃,就是希望茵茵能夠開心一點,也希望他累了能夠小睡一下,這樣拔拔麻麻的心情才會放鬆下來,好不容易在車子開動期間,茵茵也睡著了,拔拔馬上把車車開回阿公家.  午休起來之後的茵茵,又開始番了..阿媽最後看不下去,跟麻麻拿了一件茵茵的衣服去收驚,收驚的說茵茵跌倒去嚇到了加上肚子有點彭風不舒服,才會一直鬧,阿媽拿了一些收驚的東西,叫麻麻幫茵茵洗洗澡(拔拔是對於這個不是很認同,可是被茵茵鬧到沒辦法,也只好弄看看這種老方法了). 洗完澡之後的茵茵,心情上總算好一些,看的出來會玩會要吃的,拔拔跟麻麻心情上也好一點了,可是在要睡覺時,茵茵又開始哭鬧了起來,大家都看的出來茵茵想睡覺了,可是茵茵就是不肯待在房間內,手還指著要出門去,最後阿公跟茵茵說晚上囉!不能出門去了,還把大家趕回房間睡覺去,茵茵才安靜了一點,後來茵茵又斷斷續續的哭,一直到11點半,拔拔接手過去抱,茵茵一趴在拔拔肩膀上睡著了. 拔拔麻麻也趕快上床睡覺去,今天我們都折騰一天了,累喔~   

轉載:翅膀硬了,再讓他飛

2004年08月09日
公開
6

翅膀硬了,再讓他飛 (一篇自我提醒的文章,給各位....) 最近在報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媽媽說她狠下心讓孩子搭校車上下學。 雖然孩子一直說搭車是件很恐怖的事,語氣不僅是對不確定的不安,甚至是乞憐,但是為了孩子好,她還是狠心要孩子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結果孩子坐過了站,多坐了一倍的車程,流落在陌生的小站,無助而徬徨。最後終於想起了家裡的電話,才打電話回家求助。當父親載著孩子,在放學兩個小時後終於到家時,孩子紅著眼,猛力關上車門,憤怒地衝進家裡。他拒絕與任何人說話,假裝埋頭作功課,對媽媽探門喊吃飯充耳不聞。 這位媽媽寫道,雖然心疼孩子在迷途那一個小時的驚恐,但卻更堅定了應放手讓孩子搭校車的決心。結尾說,菟絲花是無法獨自生存的,她要孩子了解,想像中的庇護所是從不曾真實存在的。 **不教而殺謂之虐 看完了文章,我掩卷嘆息,因為這位母親完全弄錯了。培養孩子獨立,並不是在他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便把他硬推出去面對世界。孔子不是說「不教而殺謂之虐」嗎?在陌生的小鎮迷路,對孩子來說,驚恐的程度不亞於經歷九二一地震。 我在加州大學有個同學,說他一生最驚恐的經驗,便是五歲時跟著媽媽去南加州最大的購物中心買聖誕禮物。出發前母親已再三交待要抓緊,所以他絲毫不敢放鬆地拉著媽媽的裙子。聖誕節時人潮洶湧,擠得不得了,他正慶幸自己都沒有鬆開手,很安全時,突然發現裙子上面的那張臉不是媽媽的。也就是說,冬天的衣服比較相似,都是深色的毛料裙子,他不知什麼時候和母親擠散了,與別人互換了母親。 這一驚非同小可,他說過了四十年,記憶猶深,想起來還是一身冷汗。 所以他自己的孩子小的時候,若要上街,一定是揹在背上的,他不願孩子再經歷這種痛苦。對孩子來說,迷失在陌生的地方,真是一輩子忘不了的驚嚇經驗,這位母親不了解它在心理層次上的傷害,是屬於創傷級的。 **安全感是情緒成長的磐石 要孩子獨自搭校車的第一件事,是要讓孩子熟悉走的路線及自家的站牌。 我的孩子以前也是搭公車上下學,我先帶他坐很多次,讓他熟悉沿路的地標,知道到了那個地標就離家還有幾站。然後試了幾次,確定到站之前他會先站起來去刷卡,我才放心讓他自己坐。頭一次自己坐時,我替他準備了家中電話號碼和打電話的零錢,告訴他即使坐錯車或坐過站都沒有關係,一通電話我就會立刻坐計程車去找他,他只要在打電話的地方站著不動就行了。我們也把可能發生的情況先沙盤演練了一遍,才放他獨飛。 孩子一定要學獨立,因為父母不可能跟著他一輩子。但是在他心理尚未準備好,尚在恐懼不安,害怕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的時候就放手,是太快了,難怪孩子會覺得被父母拋棄。 1956年哈洛(Harry Harlow)的猴子實驗〈讓小猴子在二個「代母」之間選擇,結果發現小猴子寧可選擇沒有奶瓶但可以提供安全感的絨布媽媽,而非有奶瓶但冷冰冰的鐵絲媽媽。〉就讓我們知道孩子要的是安全感,一個永遠在那裡保護自己的媽媽,是孩子情緒成長不可缺的安全感來源。學習獨立與被拋棄是兩回事,兩者的差別就在於安全感,那是情緒成長的磐石。請讓孩子準備好了再放手,也請讓他知道「家」是走鋼索時背上的吊繩,有了它,怎麼飛都不怕,因為永遠有安全網在下面接著。 出處: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