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TimღJessieの媽咪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日期

#Tag

分享:不要把愛唸碎了

2008年12月16日
公開
1

下雨的夜晚,她帶著小孩回娘家陪父母用晚餐。七點半過後,孩子吵著回家。六歲的孩子,懂得如何打電話和正在加班的爸爸撒嬌,「爸爸,趕快下班,來接我們回家啦!」 「爸爸還要忙一陣子喔,你乖乖,陪阿公阿媽看電視,爸爸九點半來接你們好嗎?」他溫柔地哄著孩子,沒有想到電話的話筒已經被她搶到手上,讓她聽見了以上的對話。 「不用急,你慢慢來,沒關係,如果她繼續吵著要回家,我自己先帶她公車回去好了。」她體貼地和丈夫溝通,希望他還是以工作為重。 二十分鐘之後,他在車上用行動電話跟她聯絡,「我已經快要到巷口囉!這時間不太好找車位,我就不上去了。你們下樓來,在便利商店門口上車。」 「唉,你幹嘛呢?不是還要繼續加班嗎?我說過嘛!我們自己坐公車回去就好了 ……」她急著想阻止他,但已經來不及了。 「太太,行動電話的通話費很貴喔。」他以輕鬆的方式暗示她該停止發言了。 ● 愈是複雜的情緒,愈需要理智的溝通 幾分鐘後,她和孩子上車,她又不能自制地一路碎碎唸下去,「沒加完班就趕回來,不太好吧!你們部門那些同仁會怎麼說呢?你一定開快車了,對不對?萬一又超速被照相,把繳罰單的錢拿來搭計程車都搭不完了 ……我跟你講我們自己搭公車回去就好了嘛!你何必這樣呢 ……」 向來認為自己EQ還不錯的他,已經被她的碎碎唸逼得快要抓狂了,但仍理智地選擇閉嘴,直到回到家,自己洗好澡,也把孩子安頓好了,他才跟她溝通。 「不忍心讓妳們母女兩個人在下雨天還大老遠走路去搭公車,所以趕回來接妳們。我知道妳捨不得我這樣趕,又擔心我工作沒有做完。這些好意我都懂;我相信我的好意,妳也懂。可不可以不要一路碎碎唸,妳這種表達關心跟好意的方式,反而會讓我很難過。」 她聽了他的話,頓時不知道該如何接口。 結婚七年,算是老夫老妻了,她恨自己為什麼這個喜歡碎碎唸的壞毛病,一直沒有改過來,心裡愈想愈覺得慚愧。 坐在梳妝台,她低著頭不好意思看他。 他主動過來拍拍她的背,「別想太多,我知道妳是為我好。早點休息吧!我把工作帶回來了,還要忙一下子,妳先睡。」 在臥室裡,聽見他在書房敲打電腦鍵盤的聲音,回想這幾年來的相處方式,她始終習慣以「責備」代替「感謝」。即使是年輕時收到他送的禮物,心中明明很高興,嘴巴還是會唸著:「你啊!就是會亂花錢。」幸好,他始終包容著她的無禮與無理,一直默默付出、奉獻。 和他比較起來,她顯然是個不夠自信的人。既害怕接受對方的過多好意,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感謝,自己覺得「對方不值得為我這樣做!」才會經常以「責備」代替「感謝」。 ● 坦然接受別人付出的好意,是一種自信的表現 這種情況,其實也經常發生在年邁的父母和壯年的兒女之間。父母親明明很高興兒女買東西來看他們,嘴巴卻唸著:「錢那麼多,不會拿來給我花啊!」 兒女也很高興父母幫忙做家事,嘴巴卻唸著:「叫你不要太勞動,偏偏不聽。如果不小心滑倒,我還要送你們進醫院。」 ● 再深厚的愛,都經不起這樣碎碎唸。 習慣以負面的挑剔,回應正面的好意,結果事傷人害己,造成彼此的隔閡。平日喜歡碎碎唸的人,不妨換個方式想:「讓我記得他的好,我一定要加倍地對他更好。」然後,也換個方式講話。一句「謝謝你,我愛你!」勝過為了掩飾愧疚之心而碎碎唸出的千言萬語。 ● 培養幸福的習慣: 坦然接受對方付出的好意,並即時表達感激;否則「相敬如賓」很可能會變成「相敬如冰!」 ========================================= 摘不到的星星,總是最閃亮的。 但是很多人一但摘到..遇到了..卻不懂得珍惜.. 世上的感情事就是那麼矛盾 摘不到的星星,總是最閃亮的。 溜掉的小魚,總是最美麗的。 錯過的電影,總是最好看的。 失去的情人,總是最懂我的。 我始終不明白,這究竟是什麼道理。 這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個想要尋找的人。 這個人,錯過了,就再也找不回來。

分享:你有存錢嗎 ~一起來改善生活吧

2008年12月15日
公開
5

王永慶曾經說過一句話: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的一塊錢才是你的一塊錢。 現在的經濟景氣越來越差,全世界都進入了三低的時代∼∼低成長、低利率、低通膨;不要小看你隨手花掉的小錢:一杯咖啡、一包香煙、一件衣服...,省下它,就有可能改變你的一生! 養得起的未來--不是收入太少,而是開銷太大 ◎ 陳亦純 曾經在《商業週刊》看到這樣的記載-----夫妻破財十大陷阱。 夫妻破財十大陷阱 一、刷卡刷成卡奴,薪水不夠支付帳單,信用由正變負。 二、輕易嘗試消費性貸款,背負百分之十五以上利息。 三、小額消費無節制,形成荷包黑洞。 四、常態性失業,或經常換工作,工作不穩,收入不穩。 五、購買股票,跌多不停損,賠光又負債。 六、年輕時即買車,養車成本超過養小孩。 七、常赴國外旅遊,一次花掉半年存款。 八、外食多過內食,動輒千元,兩天抵一週菜錢。 九、買屋太急,房貸超過七成,淪為屋奴。 十、夫妻不用心,你賺我花,你存我刷,財富停步。 真是可怕的錢洞、陷阱。很多人都說,「錢到底跑到哪裡去了?」沒有紀律的花用,不經意的消費,這都是造成收支不平衡,老年生活費用無著落的重要原因。 錢到底跑到哪裡去了 除了上述的十大陷阱外,還有一些無謂和無義的消耗。 抽煙是對己無益、對人有害的可鄙行為,婦女的肺癌經證實二手煙是元兇。一包Marlboro要五十元,一年燒掉將近兩萬元。 心情苦悶,到星巴克喝一杯「拿鐵」,氣氛好,心情會開朗,但常喝會上癮,一年又要喝掉三萬元。懶得走路,懶得走到捷運站,隨手一招,「小黃」即來,瀟灑是瀟灑,但幾百元就飛掉了。 手機無節制的談,下班一票人去錢櫃唱歌,百貨公司拍賣時買一堆無用的名牌。 看到別人買一件好看的衣服、時髦的皮包,恨不得也趕快比行頭。和人家趕時尚,擠到萬里鄉亞尼克?子工房排隊買蛋糕,一買一盒五百元。聽說哪邊有好吃的餐廳,哪裡的海鮮自助餐便宜又新鮮,又是一邀一大票人前去品嘗絕不手軟。 結果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無錢增苦惱。 準備一千萬的退休金 要賺錢不容易,但不經易即浪費掉九百多萬元。依花旗銀行推估,退休需要準備一千萬的退休金才夠用,乍看不容易存,但稍加分析,其實你應有能力達成的。這要看你怎麼善待你的錢和你最重要的老年黃金歲月。 不要以為時間很寬裕及距離退休時間還很久,突然間,中年變白頭,二十年光陰彈指過,歲月飛逝總是匆匆。記住,現在你不準備日後養老的錢,以後你沒有可以養老的錢。

分享:秋冬吃火鍋不要犯五大錯

2008年12月11日
公開
5

秋冬吃火鍋不要犯五大錯! 錯誤一:一熱當三鮮 表現:熱騰騰的火鍋中的美味一夾起來便直往嘴裡送,燙得舌頭發麻、額頭發汗、大呼過癮,並美其名曰:「一熱當三鮮」 真實傷害: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 50℃的溫度,太燙的食物,就會損傷黏膜,而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高達 120℃,取出即吃的話,很易燙傷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黏膜。一些本來就有復發性口瘡的人,吃了火鍋後容易上火,其口瘡發生機會因此又多出好幾倍,或者原有的口腔黏膜炎症出現加重症狀。 如此反覆,還會誘發食道癌變。最危險的是那些患有口腔黏膜白斑或扁平苔癬等癌前病變的人,火鍋的高溫和調料的刺激,都會使這些病情加重。 糾錯:吃火鍋千萬不可心急,從火鍋中取出的食物要量小,並等降溫後入口為宜。應做到「寧捨三鮮,不要太燙」。 錯誤二:半生不熟最鮮美 表現:為追求鮮脆嫩滑的口感,食物在火鍋裡燙一下就吃。 真實傷害:這樣的吃法除了造成消化不良外,潛藏於食物中的細菌、寄生蟲卵會隨食物吞入胃腸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據研究,三種嚴重的寄生蟲病---旋毛蟲、絛蟲和囊蟲都可能通過火鍋傳播。不潔的豬肉片和牛肉片裡很可能含有這三類寄生蟲。目前,雖不能肯定羊肉裡是否含有旋毛蟲、絛蟲和囊蟲,但曾有報道有人因吃涮羊肉而得了旋毛蟲病的事件。如果得了寄生蟲病,就會渾身乏力,肌肉酸痛,身體浮腫,有時候腳踏地面都會有刺痛的感覺。 糾錯:吃火鍋的時候一定要將肉切薄、多燙,涮豬肉片、牛肉片時,一定要涮熟再吃。同時,還要看肉片上有無白色、米粒狀物質,如有,則可能是囊蟲卵。 錯誤三:冷、熱混吃求「中和」 表現:一口麻辣燙一口冰凍啤酒,這是許多人喜歡的火鍋吃法,美其名曰「中和」。真實傷害:忽冷忽熱,對胃黏膜極為不利,極易造成胃腸疾病。 糾錯:吃火鍋時應盡量避免喝冷飲。 錯誤四:讓辣來得更猛烈些吧 表現:一提起火鍋,又麻又辣又燙的口味總成了首選,因為那被辣得大汗淋淋的感覺實在太過癮了。 真實傷害:麻辣火鍋對胃腸的殺傷力不難想像。火鍋的辛辣味道最先刺激的是食道,接著迅速通過胃、小腸等,嚴重刺激胃腸壁黏膜,引起胃酸和脹氣,除了容易引發食道炎、胃炎外,腹瀉也在所難免。 有便秘或痔瘡「前科」的辦公室一族,吃火鍋更要嘴下留情。否則,痔瘡患者容易因肛門四周經受刺激括約肌過度充血而復發,便秘患者會因此更加「添堵」。 糾錯:儘管每個人對辣的耐受度不同,但是為腸胃著想,醫生認為,又麻又辣的火鍋還是少吃為妙;切不可一下子吃得太多,並要盡量把調料調至微辣,少喝火鍋辣湯。另外,吃完火鍋後要多喝些開水或濃茶,以稀釋辣汁,減輕對腸胃的刺激,這樣胃腸都會舒服一些。一旦有什麼不適,趕緊喝些清淡的飲品如稀米粥或牛奶保護腸胃壁。 錯誤五:火鍋湯底營養好 表現:把涮完的火鍋湯底當「營養湯」喝光。 真實傷害:火鍋的湯大多採用豬、羊、牛油等高脂肪物質為底料,又多以辣椒、胡椒和花椒等為佐料,吃多了易導致高血脂、膽石症、十二指腸潰瘍、口腔潰瘍、牙齦炎、痔瘡等疾病。 另外,火鍋湯久沸不止、久涮不換,其中的成分會發生一些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如:肉類、海鮮中所含嘌呤(purine)物質多溶於湯中,湯中的高濃度嘌呤,經肝臟代謝,會產生大量的硝酸,引起痛風,出現關節痛症狀,嚴重時會損傷腎功能。 糾錯:對於一次吃不完剩下的涮料和底湯,應倒掉。 如果是放在銅火鍋中過夜,更不要吃,不但有害健康,還可能引起銅氧化物急性中毒。

分享:從你的生日看你的脾氣

2008年12月11日
公開
2

帝雉 1/15~2/14出生 條理清晰、見解力強、誠實而堅毅型的人。雖然擁有老實又溫和的外表,內心卻隱藏著像梅花一般的堅強個性。重視自我實踐、有效率地達成目標,你總希望能不斷進步以完成更高的理想。你有向上的野心,更會不惜花費時間、金錢,力求完成。 鷹 2/15~3/14出生 早熟善感,富有個性與創意,獨特的思維模式讓你顯得神秘與吸引力。文藝方面具有相當的天份,希望在旅遊中找尋人生的真諦與靈魂的意義,流動式的生存方式,也是你嚮往且擅長的,因此如果硬要把自已綁在一個固定的範圍之內,你可能會感到有挫折感,「留在固定模式的框框」裏,會埋沒了你的才能! 白鴿 3/15~4/14出生 心地善良總是把溫暖歡樂帶給別人,具有從事公益活動的精神。常常不顧自己,盡力完成別人的託付,要小心被心懷不軌的人利用。不過你卻不會因此改變性格,但你卻會昇華這些教訓,變得越來越堅強! 蜂鳥 4/15~5/14出生 個性主觀且執著,卻是性情中人!不會沉溺於不切實際的空想當中,專心一志達成目標。能適時展現出勇敢果斷的一面,口才佳,具謀略且反應快的你,有與生俱來的機智和過人的邏輯力,這樣的你不論成為領導人物,還是人氣活躍的角色,都會備受注目與擁戴。 畫眉鳥 5/14~6/14出生 天生具有神秘感與靈巧的變化性,但時常容易處於矛盾之中。隱藏著兩種極端的個性,溫柔與強勢、可愛與妒嫉、浪費與小氣,屬於纖細敏感體質。在微笑背後,也有想像不到的超現實的另一面。你適合擔任輔臣或謀臣,較能發揮力量。 九官鳥 6/15~7/16出生 具好奇心,聰明且幽默風趣的人。想法一直在改變,雖然辯才無礙,但常不小心把重要的事說溜了嘴。對於耍寶、搞氣氛方面也很擅長,人際關係手腕圓滑,如果能不把聰明表現得太過火的話,就能成為人氣極旺的陽光人物喔! 文鳥 7/17~8/16出生 容易覺得寂寞,很容易被感動,也很樂意感動別人。雖然很會照顧人,內心卻有天真的一面,像彼得潘,是個長不大的頑皮小孩,不過,有時卻令人意外地會展現出成熟的一面。 孔雀 8/17~9/16出生 個性鮮明,超喜歡追求流行,永遠在找尋自已能引人注目的方式。總是活在想像的世界裏。擁有號召人群的能力,可以讓大家都聚精會神聽你說話;缺點是容易光說不練,若能培養行動力,就有本事讓人都願意跟隨你。 七色鳥 9/17~10/16出生 理智型的人,很懂得做事的方法,有時不免對他人的要求也高,如果過於苛求,最後可能會走向孤獨,或許是因為帶有悲觀的性格,所以,你也會常常因為害怕失去,連可以得到的也將之拒絕的情形發生。 烏鴉 10/17~11/16出生 不笑的時候,顯得冷酷與淡漠,其實內心隱藏熱情,具長輩緣,也會得同輩與晚輩的喜愛與擁戴。不過,因為完美主義的傾向,而考慮太多難以下決定。對於討厭的人,會毫不保留地加以唾棄,討厭不公平的事情發生。 金絲雀 11/17~12/14出生 性情中人,容易衝動而行。不過正因為這股隱藏在內心的熱誠,讓你具有使不可能變成為可能的力量。遇到困難也會超越原本能力。你奉行「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不會背叛人,也決不原諒背叛的人。 鸚鵡 12/15~1/14出生 自由奔放的樂天派,但因為容易固執的結果,反而導致一些機會與你擦身而過。雖然擁有天份與才氣,卻過於沉溺在自我傲氣中;個性反復無常、興趣多,也很懂得玩樂,也會有外人意想不到的認真態度!因此要修正一下自己的毛或優柔寡斷的個性,才會好相處 =================================== 爸比:畫眉鳥 媽咪:孔雀 哥哥:白鴿 妹妹:蜂鳥

家:紙風車劇團表演-嘉義中埔

2008年12月06日
公開
3

2008/12/6(六) 晚上7點 表演地點:嘉義縣中埔鄉社口國小操場 演出:《紙風車幻想曲》 請參考:孩子的第一哩路-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 =========================================== 整場劇由六個劇情組成,中間負責串場的是一位"男巫婆" 「我是一個巫婆,而且是一個有經驗的巫婆,所以我的名字叫做『巫頂』!」 忍不住跟著身旁的小朋友們一起大聲唸出巫婆的開場白 心境上也彷彿年輕了十幾歲呢! ●唐吉軻德 很有臨場感,雙頭龍會衝入觀眾群,很有震撼效果喔! ●起床號 超喜感的表演讓大朋友小朋友每個人都看得哈哈大笑! ●動作與聲音 配合音樂節奏的表演,富有活力也很有趣呢! ●八歲一個人去旅行 這是吳念真導演小時候的真實故事 整篇故事的旁白由吳念真導演親自口述 很親切也深深打動人心∼ ●追風賽狗場 印象最深刻的一段,場面一片激烈, 大朋友小朋友無不使出渾身解數 將自己跑道上的狗狗奮力推出去 熱鬧非凡也充滿歡笑! ●棒棒黑光 利用塗上螢光的長泡棉,在黑色背景陪襯下, 隨著節奏一會變化成花朵,一會變化成小蟲, 一會又變化為跳舞的人,鮮豔色彩及形狀的幻化 讓害怕黑暗的小朋友,再也不用怕黑囉! 這一次我們非常投入的在觀賞表演 所以媽咪有帶照相機卻沒有拍照片 全程90分鐘絕無冷場,非常精彩 推薦大家一定要帶孩子們去看看喔!

分享:對孩子最好和最不好的四句話

2008年12月02日
公開
4

對孩子最好和最不好的四句話 語言的力量很神奇, 一個人也許會因為一句話而積極一生, 也可能因為一句話而失去自信。 在生活中與孩子說話, 有些話對他有幫助,有些話最好不要說……… ● 有4句話,對孩子有幫助: 1. 「你來決定……」 如果你要讓孩子來做什麼事情,或者你想阻止他做什麼事情, 你可以這樣說:「你來決定吧……」 給他一個清晰的認識:我自己決定我的行為,同時對我自己的行為負責。 比如,你的孩子正和他的夥伴在家裏瘋鬧, 你可以對他們說: 「這樣大聲會影響到鄰居休息,那麼你們來決定吧,  是安靜一點兒呢?還是到外面去玩兒?」 如果他們選擇出去玩,但5分鐘後他們還在屋裏大喊大叫, 你就可以接著說:「你們剛才已經答應了到外面去玩不是嗎?」 這樣做,既可以教會孩子明白<選擇就意味著承擔後果>, 而且也可以使父母避免總是充當一個約束他們的壞員警角色。 要讓孩子明瞭:你選擇了,並且對它負責,這就是真正的自由。 2. 「我愛你,但我不喜歡你的這種行為。」 教導和約束,對於孩子來說總是必要的, 但你一定要把他不好的行為和他這個人分開,這會使你和他都懂得── 不好的行為,並不意味著做這件事的人就是「壞人」。 在你管教他的同時告訴他: 「我為你指出什麼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行為,正是出於我愛你,  儘管我不喜歡這種行為,但是我愛你!」 這樣同樣能夠給你自己一個提醒,你的目的是糾正和引導孩子的幼稚和無知, 讓他變得更加可愛和優秀,而不是僅僅為了教訓或懲罰。 同時,這也能夠使你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更能保持平靜平和, 而不至於表現出低品質的、起不到榜樣作用的咆哮。 3. 「你要知道,不同的人會有自己不同的需求。」 當你的孩子又在重複那句「這不公平!」的時候,你需要做的不是呵斥或忽視他, 而是要耐心地讓他明白一個道理:事實上,每個人並不是一定都會得到同等待遇的,在這種狀況下,「公平」真實的含義其實是:「每個人在他需要這個東西的時候得到它。」 於是,如果你買了什麼禮物給親戚的孩子, 你不要再買一份給自己的孩子,以示「公平」或「安慰」。 試想如果別的孩子生病了,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要一起吃藥呢? 4. 「告訴我,你心裏真實的想法!」 當你的孩子在被激怒的時候, 很可能會破口而出那些難聽的話來:「你這混蛋!」,或者「我討厭你!」 因為這是他們在情緒激烈的時候所能想到(或者說模仿到)的最「狠」最解氣的話。但你作為父母,你需要幫助你的孩子更深刻地瞭解自己的情緒—— 究竟是什麼激怒了他,讓他感到憤怒(或者是不安、委屈等等),幫他分析整個事實。 比如在他自己暫時理不清頭緒時,你可以給他一些幫助: 「你不高興,是不是因為娜娜跟別人說了你告訴她的小秘密?」 根據事實,幫孩子掌握自己的情感,教導他在這種時刻應該怎麼想, 讓自己能平和,能和他人處理好關係。 這樣,將來在沒有家長在身邊的時候,他們也能學著克制和緩解自己的情緒了。 ● 有4句話,最好不要說: 1. 「這像是你這麼大的孩子做的事兒嗎!」 當一個5歲的孩子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哭, 或者一個4歲的孩子拒絕在公共汽車上老老實實地坐著的時候, 他其實就是在做他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做的事兒。 當然,如果孩子表現得更加成熟、懂事、得體,父母會十分滿意和高興, 但當你要求他「合理」時, 你實際上是在沒有弄清楚為什麼他會出現這樣「不合理」的行為的原因之前, 就說出了這樣帶有責備性質的話。 這時,你真正關心的,其實是孩子帶給你的影響(讓你尷尬或者難堪)。 真正去關心他的感受,理解他並給他足夠的體恤和同情—— 他是不是因為覺得呆在這裏很煩悶?或者他餓了? 2. 「你真是個沒用的孩子!」 和孩子開玩笑,看起來是一個不錯的開發他幽默能力的好方法, 但是諸如「你又忘記了擰緊瓶蓋,你是不是沒腦子啊!」 這樣的「玩笑」,卻很可能讓孩子感到受傷或者氣餒。 儘管有些父母想,這樣嘲笑一下孩子, 也許會對他將來承受更多複雜人際關係會有幫助—— 他會因為有過這樣的「訓練」而變得「堅強」! 這是錯誤的。 作為孩子的父母,你的任務是愛他、支持他、幫助他、教導他, 而不是把這種裝腔作勢的「挫折訓練」隱藏在「玩笑」裏。 如果並不是真心覺得他很蠢很沒用,那就請你不要那麼說。 即使你真的覺得他很蠢很沒用,也請你不要那麼說。 3. 「你怎麼就不能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啊!」 這種把孩子與別人比較的方式,最直接能達到的效果就是, 讓孩子自己覺得像個二等公民,同時加劇他與其他人的對立情緒。 也許父母是想通過這種比較,讓孩子更聽話或者更努力學習, 但它除了會降低孩子的自信之外,不會有更好的效果了。 你愈是說他不行,他就愈會覺得自己不行。 父母要相信孩子的力量,同時也要正視孩子的弱點。 引導孩子關注自己的行為,發揚或改進,才是正確之道。 4. 「別跑!你會摔跟頭的!」 也許父母自己認為自己的關心和提醒簡直是無微不至了, 可你的這種警示,其實是在告訴他「我已經預見了你會摔跟頭的」, 這會讓孩子覺得很沮喪,他愈努力(想做得更好)愈會遭遇失敗(跑了就會摔跟頭)! 其實你可以叮囑他「把鞋帶繫好再出去玩」, 這時你談論的是他的鞋子,是裝備的準備,而不是孩子的「無能」。 而且,你愈想警告不要發生什麼事情,孩子往往愈會忽視你的提醒, 因為他覺得,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 ㄜ...那個... 最好不要說的四句話 媽咪好像都講過耶 生氣的時候都口不擇言 對不起,寶貝∼ 媽咪會改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