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K.K.M.O.M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蔣勳的學生

2005年08月23日
公開
13

今天我們辦藝術與人文研習, 演講的講師大學是東海美術系畢業, 曾是蔣勳的學生. 他說:蔣勳給他最大的啟發是激起學習的興趣及自發性. 他說上現代美術史時, 蔣勳開給他們兩本參考書, 因為他自己對其他延伸的書籍很有興趣, 於是又去找了許多書看, 特別是赫塞的書. 有一堂課, 提到赫賽, 他特別請蔣勳讓他上台說課, 結果他整整講赫塞講了半小時, 之後蔣老師拿出名單同學說: XXX, XXX, XXX三個人以後可以不用來上課了, 呵呵,他就真的沒去上課,開始騎著摩托車到處看廟看建築.... 也許有蔣勳的影子, 他的講習很有意思, 喜歡用辯證的方式澄清與會老師的一些觀念. 他先問老師: 美是什麼?美術教育應該怎麼進行才能讓學生感受到美? 兩三位老師提到她們的觀點, 有的說: 美應該是乾淨! 講師問: 為什麼美是乾淨? 這位老師繼續說因為乾淨讓人舒服. 經由一問一答他歸納出老師們的結論: 快樂才能產生美. 呵呵, 接著他又問: 為什麼人會快樂? 這下一群人都愣住了, 沒人回答. 我其實知道這老師在搞什麼, 這種招數太淺了, 於是我站起來回答他的問題. 我說: 嗯我是工作人員不是美術老師, 在我看來進行美術教育首先要讓孩子學習坦白面對自己,了解自己進而探索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 講師說:然後呢? 我說:然後涅盤! 全場大笑, 可是這老師很有建構的精神, 他用我的話當引子, 繼續說:沒錯,先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喜怒哀樂. 讓自己能最寧靜的狀態, 自然能感受到美, 大家如果看過弘一大師的書法就會發現, 他的字中看不見任何情緒,是那麼平穩寧靜 後來發現,原來研習的老師只有一位是教美術的老師. 大家都很訝異, 於是請那位唯一的美術老師分享他對美術融入其他學科的做法. 呵呵這位老師可是永康國小的名師, 可惜沒概念顧左右而言他, 我又看不下去了, 呵呵我又舉手了. 我說: 我分享一下我帶孩子的經驗吧. 我會利用繪本讓孩子去欣賞不同領域中的美. 例如:我帶孩子看一本數學的繪本,繪本的內容是不同的小動物,利用不同的工具畫圓. 有的用碗有的用臉盆有的..... 讓孩子觀察到原來源可以用各種東西畫出來不一定要用圓規畫. 所以我兒子開始會拿葡萄排圓,會在生活中找幾何圖形....進而培養他的觀察能力, 我認為每個學科都有學科的美, 例如數學和物理讓我們看見宇宙的秩序和規則,是那麼的神奇那麼的迷人. 哈哈, 這老師用開始利用我說的話談到繪本, 又說我先說出他要說的話了, 接著他趁機問與會中也沒有教自然科學或數學的老師, 只有一位實習老師是教地科, 於是講師問他: 怎麼在地球科學中教孩子欣賞美? ...... 原來我提的和實習老師提的都是形式上的美, 卻忽略了內容的美, 例如從地層中我們可以看見歷史........... 還有許多內容實在太長了, 而且後來他就不讓我發言了, 他說我是工作人員把機會讓給別人呵呵..........

捉刀老媽的自白---丁凡

2005年08月22日
公開
37

(原載中國時報開卷版2004.9.5) 要孩子喜愛閱讀寫作嗎?第一個條件是家長喜愛閱讀寫作。第二是家裡要有很多書報雜誌。第三是要常常唸書給孩子聽、陪孩子讀書、帶孩子去書店。 身為作家,我完全符合以上所有條件,但是,小女兒卻從小既不愛閱讀、也不愛寫作。 養孩子二十年,要說從中學到了甚麼,那就是徹底的接受了一件事:人各有志、天性不可違。好吧,不愛就不愛,世界這麼大,人活著不是非得喜愛閱讀寫作的啊! 不過,話雖這麼說,學校還是三天兩頭的要求小丫頭交作文。怎麼辦呢?看著孩子唉聲嘆氣的苦瓜臉,老媽決定下海捉刀。 小學階段,我唸一句、她抄一句,共同完成作文。女兒會驚嘆著:「哇,媽媽,你的口氣好像小孩子喔!」 上了中學以後,她自己先寫草稿,我改錯字、重新分段、大幅編改一番再交給老師。女兒又再度驚嘆:「哇,媽媽,你實在是厲害!我寫的三百個字可以被你延長成一千個字!你還真會掰耶!」 我很得意的指出來:「如果字數不夠,就把『很』換成『非常』,把『我喜歡』換成『我好喜歡』,如果字數還是不夠,就升級為『我真的好喜歡』。實在不夠的時候,就改成『說老實話,我的心裡真的是非常喜歡』。」 這些年來,我們合作無間,從來沒有被老師抓包。也許有的人會覺得我太寵孩子,或是太不重視孩子的語文教育,或是擔心這樣的孩子將來進了社會怎麼辦。但是,我的想法不同。我覺得學校出的作文題目太八股無聊,怪不得孩子。孩子天生不愛寫作,只愛畫畫。這不是她的錯,而是成人成見太深的認為寫作比畫畫重要。實際上,出了社會,只愛畫畫也可以過得很好。既然如此,為甚麼要一再打擊幼小心靈呢?我寧願讓她過得輕鬆自在一點。 事實上,女兒大了之後,常常寫詩、寫札記,還常在藝術網站上發表意見,文筆頗為成熟。以她剛烈的個性,如果當初強迫她寫那些「沒感覺」的作文,恐怕今天再也不肯提筆了。

「數學小魔女」書評

2005年08月22日
公開
51

(原載中國時報開卷版) 想要好好培養孩子成為數理天才,或任何一種天才的家長,不妨仔細玩味作者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理念。    台灣的父母多多少少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不要輸在起跑點上。一代要比一代強。好還要再好。學了鋼琴還要學小提琴。每次科展,大人鼎力協助,以至於越廚代庖的現象一再出現。    於是「英文小魔女」之類的書可以賣得這麼好。現在又出了這麼一本「數學小魔女」,顯然是針對同一個市場而來。    推介這本書的心情是複雜的。    前陣子才有新聞說台灣學生的數學學科成績領先全球。我們也常常有青少年代表奪得各項世界數學大獎。但是更多的孩子視數學為畏途。而且,數理資優生一旦離開學校,都到哪裡去了?怎麼都不見了?我只知道,留美期間,見過無數用功勤奮卻了無創意的台灣留學生。    這本書的書名原本是「密碼」,中文書名會翻譯成這樣,實在是很諷刺。因為密碼學是作者的研究主題,她最喜歡的便是和人討論研究的內容。作者父女兩人一再強調,教育與研究都要以興趣為首,他們的教育理念是反功利主義的。因此才會拒絕申請專利,回絕所有商業合作計劃。    想要好好培養孩子成為數理天才,或任何一種天才的家長,不妨仔細玩味作者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理念。不錯,她有個數學教授父親,家中的餐廳有張大黑板,父親總在拋出問題挑戰孩子的思考,當場演練。但是不要忽略了他們家晚餐後,母子彈吉他合唱的場面。不要忽略了當父親拋出問題時,不給孩子壓力的自在輕鬆的家庭氣氛。如果不是有這樣歡樂,支持,不講求功利的環境,相信作者一夕成名之後,將無法像現在這樣保持自己人生的平衡穩定。    名利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輕易毀了一個人。「天才」就是「天生」才子,是無法光用訓練方法就培養得出來的,但是真正的天才卻很容易被揠苗助長的「助力」毀掉。假資優的孩子遲早會撐不下去。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我們確實看到在資優班長大的孩子往往缺乏生命動力。這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其實,這本書是滿有趣的,其中充滿了各種深淺不一的數理邏輯題目,相信對於這方面有興趣的孩子會讀得興味盎然。其他人則恐怕會根本看不懂。    我會強力推薦這本書給家有數理資優兒,或者是自認為家有數理資優兒,或者是希望家有數理資優兒的家長。資優班的老師更是應該好好讀一讀。但是千萬不要把這本書當作天才養成手冊,否則只是落得東施效顰一番罷了。

和孩子們談哈利波特

2005年08月22日
公開
47

這是種籽學苑學生讀書會的一段討論紀錄,充分表現出我們的讀書會精神。也代表我對閱讀的一些看法。    為了省錢,我把車子賣了,這學期開始坐交通車。車上通常有些吵,不是太過分的吵鬧,多半是快樂孩子交朋友的自然音量,於是我不大去管他們。可是這樣的音量畢竟使我原先打算利用時間做的冥思和靜心,全成了泡影。只好,有時候和孩子們聊聊,有時候睡覺,有時候發呆。 有一次,正在半睡半醒之間,聽到了下面的對話。參與對話的大約是四五個大孩子。 「欸,你有沒有讀過哈利波特?」    「沒有啊,那是什麼東東?」    「我爸爸說全世界的人都在看這本書,就要我看,可是我覺得好難看喔!」    「真的?那在講什麼?」    「管它講什麼,我啊,只要是我媽媽叫我一定要看的書,我就一定不會喜歡 看的啦!」    「就是嘛!我也是,我媽都叫我看一些亂沒意思的書,說是什麼很好啦,一 定要看啦。可是一點也不好看,還一定要看。大人都這樣。」    「可是我爸爸說,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說好看的書,就一定會不好看耶。」    「啊?為什麼?」    「不知道,他就是這麼說的。」    「喔,你都這麼好,不像我,倒楣死了,還一定得看這本鬼哈利波特!討厭 死了!」    那天正巧有讀書會,孩子紛紛問我讀過哈利波特沒有,喜不喜歡。我的心裡著實掙扎了一陣子,覺得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    「喔───丁凡一定是不喜歡,不然她不會像這樣說不出話來。平常碰到她喜歡的書,早就會興奮的一直說:喔,我愛死這本書了!我愛死這本書了!」 「有那麼誇張嗎?好嘛,讓我想想嘛!讓我們先來看看,有多少人聽說過這本書?」七隻手舉起。    「有多少人讀過這本書?」剩下四隻手。    「你們之中,有多少人喜歡這本書?」剩下兩隻手。另外兩個人中,一個覺得普普通通,一個壓根不喜歡。    「好,讓我先介紹一下這本書,再回答你們提出來的問題,好不好?哈利波特是目前世界上最暢銷的書,英文版已經出了四集,中文版只出了第一集。在新加坡,十大暢銷書的前四名就是這四集哈利波特。作者預定一年出一集,總共是七集。這裡面有很多好玩的八卦。首先,這位作者原來是一個很窮的單親媽媽,這是她第一次寫書,寫的時候,為了節省家裡的暖氣,她都是等孩子上學後,到小咖啡館裡,叫一杯咖啡喝一天,一面寫。現在書紅了,她變得非常非常有錢了。」    「多有錢?」    「我也不知道,可是你看,通常賣一本書,作者可以拿百分之十的錢。讓我們很保守的猜測,哈利波特一本如果是賣美金十元,每本可以為作者賺一元。這四集加起來,幾百萬本的銷售量是一定有了,所以她至少賺了幾百萬美金。加上現在還要拍電影,設計電玩遊戲,賣各種有哈利波特圖案的相關商品,這些商人都要付作者很多錢。我猜她身價絕對有上千萬了。」    「哇───」「上億台幣耶!」    「還有咧,美國最大的連鎖書店在每年七月,哈利波特新書出版的那一天,會特地在半夜開店。平常是早上九點開店喔,但是因為大家等不及了,前一天就會有一大堆人來店門口排隊。子夜的鐘聲一響,店門一開,全部衝進去搶。第一個搶到的人還照相留念,高興的哭了。一天之內這家連鎖書店就賣出二十幾萬本。」    「哇塞!」「真的有那麼好看嗎?」「到底在講什麼呀?」    「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個十一歲的小男孩,名叫哈利波特。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神秘的死了,他住在阿姨家。阿姨有一個兒子,又胖又蠢,被父母溺愛得不得了,最喜歡欺負哈利波特。這一家人都很勢利眼,哈利波特受盡了他們的虐待。到他十一歲生日時,許多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原來,他的父母是魔法師,他也是天生的魔法小孩。照規矩,魔法小孩到了十一歲就要去魔法學校受訓七年,才能成為真正會使用魔法的魔法師。於是,哈利波特展開了一連串的冒險。基本上,這套書的每一集就是在講哈利波特在魔法學校受訓一年裡碰到的事情,他學了些什麼,碰到什麼壞魔法師,如何戰勝邪惡,如何贏得大家的愛戴,最後成為最偉大的魔法師,也終於知道他的父母是為什麼死的。」    「你還沒有說你喜不喜歡這本書。」    「好吧,非要我說不可,那就讓我先說幾句前言。」    「喔,又來了!」    「是的,又來了。忍耐一下吧。其實這些都是我一直強調的觀念,因為我覺得非常重要,所以會一直一直說。你們就只好一直一直聽囉。    第一個,我喜歡不喜歡跟你喜歡不喜歡無關。你可以喜歡,也可以不喜歡。如果我們意見不同,並不表示誰對誰錯,只是口味不同而已。    第二個,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說好看的書,你也不需要覺得好看。也許你的品味特殊,也許你還沒有準備好,也許說好看的人裡頭,很多是不敢與眾不同,不敢說真心話的人,那你反而應該為自己的獨特,自信與勇敢覺得驕傲。    反之,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說好看的書,倒也不一定就會不好看。大家都喜歡,並不表示它價值低俗。大家都愛看,表示這書還算容易懂,不會曲高和寡,而且它一定切中了一些人們內心想要的東西。在哈利波特的例子裡,我們可以看到大家對魔法的嚮往,對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無奈感的投射───如果我們也有一根魔法棒多好啊,如果我能夠好好整一整那些欺負我的人該多過癮啊。    因為這本書原本是少年小說,但是大多數讀者卻是成人,所以讓我們看到了,原來成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小孩子。是的,你們的爸媽媽也有個小小孩子在心底深處,只是他們不一定接觸得到。就算是接觸到了,也不一定會讓你看到。    還有,我不斷提醒你們的是,只要有人真心喜歡一本書,這本書就必然有些什麼好東西,值得試試看。試過之後,你可以有自己的意見,但是完全不去嘗試會滿可惜的。你也不要管是誰叫你看,不要成見這麼強嘛,錯過了好書,損失的是你自己耶。    我也教過你們怎麼速讀,免得浪費時間。先看封面封底,再看作者簡介,序文,然後快快翻一遍,讀讀第一章和最後一章,有力氣再讀讀最中間的一章。這樣還不喜歡就放棄,而且不要怪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任何時候覺得有興趣了,就停下來,開始從頭好好讀起。讀不懂的地方用略讀法跳過,讀得懂的地方慢慢品味,不要囫圇吞,亂讀一通。    書和人之間,就像人和人之間一樣,是要靠一些緣分的,勉強不得。速配就好,無所謂誰對誰錯,誰比較了不起。這樣說,懂了嗎?」    「懂了啦,你到底喜不喜歡這本書嘛?」    「好,終於進入正題。我是讀原文的。第一本很喜歡,一口氣讀完,覺得如果有中文本給你們看多好呀。第二本覺得還好,也是一口氣讀完。第三本就有點覺得無聊了,怎麼都是老套啊?放下來了幾次,但是還是讀完了,因為一旦開始讀了,就想知道結局。唉,都要怪我那無藥可救的好奇心。第四本還沒看,因為我已經不肯再花錢買了。如果有人買了借我,也許哪一天覺得很累,很無聊的時候,還是會看吧。」    一個表示喜歡哈利波特的孩子問:「那你還會幫學校買中文的第二集嗎?」    「當然會呀,畢竟是不錯的書。而且只要你們喜歡讀的書,我都會願意想法子弄來給你們讀啊。」    結果是吹起了一股哈利波特風,每個人都搶著要讀。到目前為止,讀過的人中,恰恰是三分之一喜歡,三分之一不喜歡,三分之一覺得普普通通。我真是為孩子們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感到驕傲。    一樣米養百樣人,我們各有特色,各有品味,無所謂對錯優劣。讀書如此,生命的軌道何嘗不是如此?種籽就是這樣一個允許人成為自己的地方。我如是感受,心懷感動。

英語資優班

2005年08月20日
公開
65

在丹媽社群看見這則消息: 政大附中英文資優班 半數入學學生報考想擠進! 突然有些想法, 不敢寫在社群中,怕傷太多人的心. 怎麼說呢? 我們這些教英文的老師,都不認為英文也能設資優班, 英文好哪算是資優啊? 頂多是提前學習,認真學習,學習方法對而已. 這些噱頭,只是用來作為招生的手段罷了. 若是語文資優又不太一樣, 但若是語言資優班,是不是不能只偏重在英文一科! 基本的中文能力的提升, 及其他外語的選修, 甚至簡易語言學的介紹,再擴大至泛文化比較的課題, 都可以列入課程安排中. 可是我們台灣的英語資優班,就真的只是在加深英語這個語言的學習, 透過英語這個語言,去了解英語的語言結構,及與英語文化的發展關係, 這麼好玩的東東,都不玩, 呵呵, 不過說真的,若要玩這種, 還非得有某個程度的資優呢. 也非一般人能唸的. 其實只要用心點, 就能在英語系國家所選用的教材中, 發現他們教材編輯的方式,很重視孩子的思考及邏輯能力培養, 不是只有從數學中,培養邏輯思考能力, 像從preschool開始的reading comprehension的練習中, 就已經開始利用圖片,讓孩子找出各事物間共通的特質,並加以分類, 這是屬於classify的技巧, 隨著認知能力的提升,才慢慢讓孩子透過文字分類, 每個階段,都有配合認知年齡的做法, 一直到最深的階段就是GRE中的字彙類比測驗, 而這些都是學術研究能力的基礎 . 把孩子從小送全美的家長,知道這些奧妙之處嗎? 還是一窩瘋跟著送全美呢? 而台灣英語資優班的台式教育, 更讓我覺得英資班的可笑!

挑老師

2005年08月20日
公開
53

有一位同事介聘至後甲國中了, 上上星期,她打電話給我,稍微說了一下他兒子的狀況, 他說: 他兒子的現任導師,是位男老師,帶班風格鬆散, 作業常常沒改,又不重視孩子的常規, 所以他打算幫孩子轉到五王, 希望我能幫他找個擅長教數學,班級經營嚴格的老師. 讓我想到, 去年我另一位同事, 也是面臨六年年級轉校的問題, 但是原因不同, 這位小女生是個資優生, 當年考資優班就是第一名, 從小就酷愛閱讀, 所以在永康國小時,每節下課就沉溺在課外書中, 但是人際關係有點差,因為與同儕格格不入, 加上老師都會刻意利用群體力量侮辱她, 搞得她一度想自殺. 我當時就勸她媽媽讓她轉學, 後來她媽媽打聽到五王國小有一位老師很會教數學, 但是班級經營很鬆散, 只管大原則不管小細節, 正合她意, 因此我幫忙她順利地轉學, 孩子也過的非常快樂, 今年要上國中一年級了. 兩個例子, 前者我很不想幫忙, 因為我覺得她的孩子很正常, 是他媽媽有問題. 他只是喜歡和同學下課出去大玩一番, 可是他媽媽擔心他會被同學帶壞, 我最不喜歡幫孩子貼標籤. 孩子本來就可以擁有不同類型的朋友, 為人父母,不是要去擔心自己的孩子被帶壞, 而是要去和孩子一起去認識他們的朋友, 要學會欣賞他人的優缺點, 孩子自我認知足夠,就會懂的自我控制, 不受他人影響, 不是拼命幫他築起保護牆, 這種媽媽boy,以後會讓女人很討厭. 所以我對此事不是很積極, 後來她也取消念頭,留在原校, 我沒問原因, 可能是他先生想通了,好好地勸他一番吧.

左、右腦理論

2005年08月16日
公開
43

(二)、左、右腦理論 科學的研究趨向於整合。認知神經科學家們(cognitive neuroscientists)開始研究頭腦如何認知。他(她)們把心理學及神經科學研究的重點加以整合,發現心理學家著重於心理功能及能力的研究-- 如何學習、記憶及思考;神經科學家著重於頭腦如何發展及發揮功能。前者似乎對於心理軟體(mental software)感到興趣,而後者似乎對於神經硬體(neural hardware)感到興趣。認知神經科學家們即在研究神經硬體如何操作心理軟體,頭腦的結構如何支持心理功能,神經系統如何使人類思考及學習等。 「右腦對左腦」(right brain versus left brain)是一個熱門的理論。右腦與左腦在教育上的重要意義,三十年來一直在教育文獻上流傳。Sousa (1995)在其【頭腦如何學習】(How the Brain Learns) 一書中,專章闡述頭腦的雙側理論 (brain laterality)並提出教師可用來確信左右腦涉及學習的教學策略。按照標準的說法,左腦掌管邏輯、分析方面,涉及說話、閱讀及寫字。它是一種序列式的處理機,可以追蹤時間及序列而能辨認單字、字母及數字。右腦掌管直覺及創意。它從意象所蒐集的資訊多於文字。它是一種平行式的處理機,適用於類型的認定及空間的推理。它能認人、認地及認物。 根據傳統的說法,慣用左腦的人較擅長於語言、分析及問題解決,而且女性多於男性。慣用右腦的人,男性多於女性,較擅長於繪畫、數學,處理視覺世界優於語言。Sousa (1995)指出:學校泰半適合慣用左腦的人,因此,慣用左腦的女生多於慣用右腦的男生。左右腦理論說明為何女生的算術優於男生,蓋因算術是線形、邏輯,只有一個答案。男生則擅長右腦掌管的代數、幾何,乃因這些學科不像算術,著重整體、關係及空間的能力,而且答案不只一個。 近十年來的研究顯示:空間推理可區別為兩種類型-- 分類型(categorical)及協調型(coordinate),各由頭腦不同的次級系統掌管(Chabris & Kosslyn, 1998)。左腦的次級系統掌管分類的空間推理,而右腦的次級系統掌管協調型的空間推理。閱讀也不單純是左腦的功能。語音辨認、文字解碼、字義了解、文章精髓的建構及推敲均有賴於左右腦的次級系統(Beeman & Chiarello, 1998)。 依據傳統的說法,左腦處理部分(parts),而右腦處理整體(wholes)。但頭腦的研究顯示:部分與整體是互動的,頭腦同時處理部分與整體。譬如思考一首詩、一齣戲、一本小說或一本哲學鉅著,它們都涉及整體,也觸及個別的型式風格。 換言之,左腦的歷程因右腦的歷程而更加充實並獲得支持(Caine & Caine,1994)。 雖然科學家們已經有若干的研究發現,但有些發現已被教育家們採信,另有些發現尚待我們仔細觀察教育的實際狀況。Wolfe & Brandt (1998)指出下列四項發現,堪供教師們參考: 1. 頭腦的構造隨環境而改變,腦細胞之間的聯結組織(denndrites)在任何年齡都會成長(Diamond & Hopson, 1998)。 2. 智商並非出生時就固定(Ramey & Ramey, 1996)。 3. 某些能力在關鍵期(critical periods)、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s)或機會的空窗期(windows of opportunity)更容易學習。此期間約在4至12歲(Chugani, 1996)。 4. 學習受到情緒強烈的影響(Goleman, 1995; LeDoux, 1996)。 http://www.isst.edu.tw/s44/89/tonyhsu/content2.htm

台南小吃

2005年08月13日
公開
47

奇蜜討論區有媽媽問到台南的外食, 呵呵,我把我寫的貼過來, 哪天想到台南玩時,可以參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老公是老台南,從小在西區長大, 說真的,我雖也在台南長大,但是嫁給我先生後,才真正知道台南好吃的小吃是哪些. 呵呵, 我們住的雖也離東區近,但是一至認為,東區可以吃的東西眞的太少了. 我們家一星期至少有三天是外食, 東區的話,我會帶孩子去的地方是: 1.林森路上的福島串燒,是日本料理店,有許多日本人常去這家餐廳吃飯. 2.東寧路與長榮路交接處的Pizza Hut吃到飽. 它的莎拉吧,是我曾去過吃到飽又便宜的店,最新鮮的. 3.歐納牛排館,呵呵,我通常是把小隻的丟給娘家,然後帶大隻的去吃. 如果是老公跟我們一起外食的話,我們常去: 東區 1.林森路上,長榮中學斜對面,萬泰銀行和Family Mart中間 ,有一家川菜館(突然忘了店名)口味還不錯. 2.文化中心對面的麥咖哩,雖然沒以前剛開幕時好,但還是比其他家好吃些. 西區: 1.海安路上的瑞穗沙茶牛豬肉火鍋店,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火鍋店,又便宜,然後再繞到金華路,靠協進國小處,[溪仔黑白切]買些鯊魚肉回去當宵夜,或者在相同地點買另一家店[厚斗]的米糕,對面的八寶冰,及斜對面的鵝肉,都非常非常好吃,又很有老台南的味道. 口渴的話,就繞到協進國小旁邊的小路,有一間非常不起眼的果汁店,老闆理著小平頭,他們的木瓜牛奶及西瓜牛奶是我喝過最好喝的,很有小時候的味道. 2.赤崁樓旁邊,有一家[福泰香菇肉羹及肉噪飯]非常好吃, 它的一些小菜也很有台南的味道,再過去幾間店,有一位阿婆賣古早味紅茶,飯後一杯,很有滿足感. 不過只賣白天,晚上就關了. 呵呵,我們夫妻還打算退休後,天天到這裡吃中餐. 3.夏林路靠近東門路附近,有一些攤子不錯, 最邊邊的一間,隔壁是賣冰塊的,專賣碗粿及浮水魚羹,我幾乎不吃浮水魚羹的,這家是例外.同樣地點其他家的魚湯及肉噪飯都很好吃. 其他有民族路上,舒邁運動專賣店斜對面的攤位有八寶冰及隔壁的海產粥也很好吃. 台南小吃眞的好多喔!

新主任

2005年08月13日
公開
38

昨天下午,我在辦公室忙智力測驗的準備工作, 輔導組長去研習不在, 只剩新主任和我在辦公室. 忘記從哪個話題聊開, 嗯,可能是螃蟹的八卦吧, 接著我們交換對國中輔導業務的看法, 主任大學時是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改唸教育, 他認為國中輔導業務推動的方向有錯誤, 他不認為光靠諮商的九大學派的輔導理論,就可以改變學生的行為, 學生只要能讓他愛自己,愛家人,愛學校就夠了. 不需要高深的輔導理論. 他認為學校裏沒有問題學生, 只有問題老師及問題家長, 所以學校推動輔導業務,應該從改變學校教師的體質做起, 由教師自身改變起,進而影響家長, 那許多學生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一聽,就知道對教育及輔導都很有概念, 還沒在學校裏,找到有相同觀念的夥伴呢. 所以我說: 下學年,可以推多元智能及教師教學專業的提升, 主任很贊同. 呵呵,我當然把網路上諸位好友提出來說啦, 所以主任叫我趕緊跟過路人聯絡, 討論討論,如何規劃一系列的研習課程. 巧的是, 前兩天,輔導組長和我討論,要和幾個領域的老師合作,推動生命教育及兩性教育的讀書會, 呵呵, 我提供Kathy推薦的書目: 影響你生命的十二原型:認識自己與重建生活的新法則 作者:Carol S. Pearson ;譯者:張蘭馨;編者:李佩儒 出版社:生命潛能 敲定了新學期分8次,討論這本書. 輔導室的氣氛,跟去年差好多啊. 希望學校愈來愈進步!

名牌

2005年08月05日
公開
59

奇蜜有一個討論名牌的話題,剛好是我和老公常討論的,所以就上去發表了一下. http://bbs.kimy.com.tw/forumTopic.asp?topicID=267162&offset=10 【討論】買名牌包?!有錯嗎?為何男女的想法差異這麼大?! 作者: 小君君 (梵立兒) 時間: 2005-08-04 00:25   人氣: 1961 我自己有工作,外子的薪水也不高;雖然有房貸…小孩也要上幼稚園了… 但是辛苦工作之下∼我也好想買一個包包好好犒賞自己一下… 好不容易走到自己生日,結婚5年來…外子從不主動在任何節日送禮物給我;都是我自己要求,他才好不容易…勉為其難的買給我…這次為了一個1萬多的包包…現在都還在賭氣,生氣時都說不出好話∼也不想再說了! 有時…我難免會想…他是不是在外面養了一小的… 所以連我生日..情人節..結婚紀念日…一樣主動的禮物或意外的驚喜都沒有∼ 怕傷到他的自尊心…怕他會認為我嫌他賺的不多…我都不敢說∼但…心裡還是很不高興… 媽媽們: 你們的看法呢?你們會犒賞自己,而【覺得不會對不起老公】嗎?甚至不須要問過他們嗎? ---------------------------------------------------------------- 第 28 則 作者:frogy 時間: 2005-08-04 20:30 最後修改:2005-8-4 20:31 我想妳先生不是因為名牌包包生悶氣, 如果他是月入百萬,還跟妳計較這些, 那表示他的價值觀有問題. 但我根據妳的敘述, 看起來妳家的經濟算是小康, 而台灣現在的經濟逐年走下坡, 哪天誰會失業都沒個準, 我想妳先生在外的工作壓力不輕, 再者,男人在社會上所承受的事業壓力,一般都比女人大. 女人失業了,可以回家由老公養, 大部分的人都視為理所當然. 男人失業了呢?萬一靠老婆養,遲早會被說話, 不論述這樣的價值觀正不正確. 只是陳述一般的狀況. 大部分的男人娶了老婆, 若是雙薪家庭,那表示這個先生希望老婆能分擔些經濟壓力, 會覺得一萬多元的包包很浪費,是很正常的. 我覺得妳的問題出在夫妻溝通不良, 你們無法跟對方說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 妳要的只是伴侶的關心,不一定是名牌包包, 名牌包包,只是妳在婚姻中,心靈不滿足的補償方式罷了, 潛意識裏,妳可能利用這樣的方式,試圖吸引老公的注意, 小心喔,這是最不好的方式. 我建議妳想想,妳在妳的婚姻中需要什麼? 然後好好跟對方溝通, 否則再多的名牌包包,都無法填補妳在婚姻中的空虛感. ----------------------------------------------------------------- 第 42 則 作者:frogy 時間: 2005-08-05 17:33 話說回來, 我和外子都很重品味, 但品味不等於名牌. 我們是很有購買名牌的經濟能力, 但我們都覺得,由心靈滿足所散發出來的氣質,比名牌產品吸引人, 有內涵名牌只是錦上添花, 沒內涵名牌會變成廉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