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小倩媽~Cecili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BBH

2005年07月19日
公開
1

颱風天放假 本來想作背景或日記框 因為新灌ㄉphotoshop CS2弄ㄉ電腦怪怪ㄉ 所以只好作罷 順道到很多媽咪家逛逛 突然發現可愛媽悄悄開站ㄌ 趁著小倩睡午覺時把可愛家日記看了一遍 對於可愛媽有ㄌ更進一步ㄉ認識 第一次認識可愛媽 是好久前 那時我在幫忙代製寶寶計時器 可愛媽拿ㄌ一張戴著太陽眼鏡的可愛照片來代製 還規定要保留太陽眼鏡 連倩爸都忍不住湊過來看這戴著太陽眼鏡ㄉ小娃 那時可愛頂多4個月吧我忘了 第二次接觸是可愛媽PO上要求代製背景圖 想既然熟識就幫幫忙 想不到可愛媽竟送了個超級可愛ㄉ童梳給倩 自從可愛爸幫可愛媽裝了photoimpact之後 可愛媽製圖功力大增... 便不再有此機會 有一次倩爸說 不要再給小倩吃手指啦 羅可愛吃到手指變形了 原來 倩爸從留言版ㄉ連結到可愛家偷偷看可愛日記 後來有事沒事我就會到可愛家晃晃 因為可愛和倩生日實在太近了 忍不住偷偷比較誰先會走路誰ㄉ牙齒長ㄉ快 ㄏㄏㄏ當媽ㄉ都會這樣ㄅ 看...可愛媽創作被模仿..氣ㄉ… 看...可愛媽深奧ㄉ搶千規則..等我看懂都天亮了.. 一直以為可愛媽是個搞怪,點子多,個性超直ㄉ小媽媽 一直到今天 我又發現。。。 這個直率媽咪貼心的一面 啦啦喳喳說一堆 我想說ㄉ是 今天看到除了可愛媽用心寫日記外 對一句話有感而發 "來走走,來看看,到底是來幹馬又看什麼呢"~~ 以上這句話抄字可愛媽,原創者ㄉ話一字不漏,有標明出處。 是啊,大家都有忙得時候。。。 這句話也是可愛媽說ㄉ^^ 是啦 日記看完我也會有詞窮不知道說什麼ㄉ時候 灌水。。。就不必了

《洪蘭專欄》委曲求全 徒留心中怨

2005年07月14日
公開

中國時報    E1/家庭男女           2005/07/13 《洪蘭專欄》委曲求全徒留心中怨   老人家的話能聽則聽,   不能聽的要有勇氣走自己的路,   不然一覺醒來,要取悅的人已走了,   自己卻虛度了一生……   在路上碰到一位同學,她叫住我,我卻認不得她。她以前總是笑咪咪的,常有建中男生把抑慕她的信摺成飛機射進校園來,害她被叫到訓導處去罰站,我們都叫她跟陌生人講話不可以笑,免得人家以為你有意。想不到這麼一個快樂的孩子結婚後竟是這樣眉頭深鎖,令我想到李清照的「只恐輕舟蚱蜢,載不動許多愁。」   她很不快樂的原因是沒有辦法做自己。表面上她是眾人羨慕的對象,公婆有錢,先生體貼,一雙兒女乖巧懂事,但是處在新舊交替的中國社會,她的思想開放了,現實社會卻要求她做以前的媳婦:她的婆婆不准她出去做事,說「台大畢業的有什麼了不起,我們家不缺這份薪水。」為了做好媳婦,她委曲求全,犧牲自己的結果是全家不快樂,她不了解媽媽是一個家的靈魂,只有她快樂,先生孩子才會快樂。   她沒上班,沒有經濟權,連買包衛生紙都得向婆婆開口,她的女兒常把阿嬤給她的零用錢偷塞給她用。她也不能再吃從小習慣的江浙菜,因為婆婆定每日的菜單。飲食雖是小事,它卻是維繫童年的一個線索,多少海外的學人千里迢迢回來尋找小時候的大餅。結了婚就得跟過去一刀兩斷的想法使她心中非常難過,看到過去功課不及她的同學一個個都做到主管,走出快樂自信來,她更加不快樂,後來索性不參加同學會了。   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外在的匱乏,而是心靈的空虛。老人家的話能夠聽的聽,不能聽的要有勇氣走自己的路,不然一覺醒來,要取悅的人已走了,自己虛度了一生,剩下的悔恨侵蝕著心靈,最後走入憂鬱症的黑暗深淵。   壓力來自自己的觀念,觀念正確,別人再施壓,照樣無法上身,若是自己覺得需要去取悅別人,那麼,軟土深掘,以後就沒完沒了。孔子也不贊成不合理的孝順,他曾說「小杖則受,大杖則逃。」不逃則害父母犯傷害罪,陷父母於不義。婆媳相處也是同理,小事情可以順從公婆的意,大事情,如自己的事業、婚姻的幸福、孩子管教方式要自己拿定主意,一開始婆媳開係可能會緊張,但是堅持下去,這關係反而會改善,有敬才有愛,媳婦要先贏得婆婆的尊敬,委曲求全是一時的順從,心中累積的哀怨最後會賠掉自己的健康和幸福,不可不慎。

侯文詠:帶孩子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

2005年06月27日
公開

侯文詠:帶孩子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 侯文詠的孩子,有一次考試考壞了,那次是全班都考差了,同學都很擔心,不知道該如 何向父母大人們交代。 這時,侯文詠的孩子說:「我爸一定會說,我很高興你今天失敗了。」 同學疑惑的問:「怎麼會這樣?」 侯文詠的孩子回答:「我爸就是怪ㄎㄚ啊!」 我想,當時侯文詠的孩子在回答這句話時,嘴角和眉梢一定都是上揚的。 其實,著名作家和麻醉科副教授侯文詠說,他對孩子並不是沒有期待,並不是不會焦慮 或不會生氣。 只是,他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表現良好、受到讚賞。 因此,考試沒考好時,孩子一定已經很難過了,這時,做父母的除了安慰他之外,實在 不需要再做什麼。 不過,侯文詠也不是一開始就能這麼看得開、放得下。 他記得,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時,又焦急又生氣。 但他的母親只是淡淡的告訴他:「你小時候也騙過人哪!」 於是,他想起自己一路長大,父母教養他的情景。 他們從不張牙舞爪,嚴聲厲色。他們只是一直站在他身後,支持他、信任他。 有一次,孩子學校校車停開。 侯文詠想,從學校走到家裡不過十幾分鐘,自己還用車接送他來去多次,他應該認得 路,於是要孩子放學後自己走路回家。沒想到,一個多鐘頭過去了,孩子還沒到家。 侯文詠急忙出門尋找,發現他走錯路了。 侯文詠這才恍然大悟:「平時你帶他走的路都不算,他從沒有真正會過!」 於是,侯文詠開車載孩子回到學校,讓孩子帶領自己,走一遍他認為正確的路線。 每到一個岔路,侯文詠就請孩子談談他決定直走或左右轉的原因。 最後,侯文詠再帶他走一遍自己覺得最近的路線。 在這段旅程中,沒有打罵嘲諷,只有窩心的分享和探險的樂趣。 侯文詠也清楚記得,他曾經為了培養兩個孩子的閱讀興趣,以及增長他們的知識,要求 他們看歷史書。 沒想到,孩子反而不喜歡看書了。 侯文詠發現情形不對,及時放手,讓孩子選擇自己愛看的書,包括漫畫。 結果,現在就讀國二的大兒子從《哈利波特》開始,已經會自動去找文字的書籍來閱 讀。 五年級的二兒子為了看《向達倫大冒險》,連英文版也願意一邊查字典一邊看。 點點滴滴的累積,讓侯文詠深刻體會到,人的成長沒有捷徑。任何技能或行為規範的學 習都必須經過不斷的摸索和重複的練習。 在這過程中,打罵、命令或要求,或許看起來有效,但都是表面、騙人的。 「熱情才是帶領孩子前進最好的力量。」 侯文詠說:「孩子天生就好奇、有熱情。父母根本不必急著站在前面指路,反而應該跟 在後面觀察,看到孩子熱情湧現,及時提供機會和幫助就可以了!」 「東西的成熟有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必須耐心陪伴、等待。 帶孩子絕對不能講效率,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孩子才能紮實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