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瑞比寶貝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如果生活充滿否定句

2009年07月12日
公開
24

如果生活充滿否定句……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朋友非常孝順,父親過世後,辭去美國的高薪工作回台陪伴母親。但是不到半年,她就來找我,請我想辦法找出為什麼她與母親不合,她說每次母親一開口說話,她心中就好像火山要爆發,她知道母親寂寞,希望她多陪陪她,她自己也希望能孝順,畢竟這是她回國的目的,但是,不知怎的,三句話沒說完,她就發火,如果要避免對母親頂撞,她就必須講完她要說的話立刻走開。 我們都是念科學的,不相信犯沖、相剋等迷信說法,但是檢討了半天,都找不出為什麼「母慈女孝」但就是合不來。直到有一天她送來一捲錄音帶,是星期日在家中與母親說話的錄音,請我分析。分析完畢,我知道為什麼了。 在這捲錄音帶中,母親的話占五分之四,我的朋友只說了五分之一,而且句子都很簡短,只回答必要的話。母親的句子中絕大部分是否定句,例如「不要穿這件衣服」、「不要塗深色口紅」、「不要擦地板了,先去買菜」、「不要買這種樣子的小黃瓜,這種胖肚子的,裡面全是子」、「不要放那麼多洗衣粉」、「不要用這種醬油,有色素」、「不要看這個連續劇」,到了晚上,她母親要她換一件厚一點的睡衣時,我的朋友就爆發了。 人天生有保護自己的本能,當一個人總是批評你時,你的大腦很快就形成一個防衛機制,只要一看見這個人,全身細胞就緊張起來,進入備戰狀態,這個人講的每句話都會先從負面去解釋,先篩選可能的敵意,再處理語意。 當你想做一件事而有人攔阻你時,第一次你會勉強順從,第二次你便不想讓他知道,因為你不喜歡被駁回的感覺,久了以後,便什麼事都不讓母親知道了。但是越是不想讓母親知道,母親越是拐彎抹角地想打聽出來,這時女兒便覺得隱私權被侵犯,於是母女關係就惡化下去了。 看到平日不以為意的說話方式導致這樣的結果,心中真是震驚,我們常常對越是親密的人講話越不小心,忽略了對方需要被尊重。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見,父母要學會尊重他的選擇,說話時要避免用「不要」這個字作為句子的開頭,不要讓孩子覺得「我在父母眼中一無是處」。 孩子小的時候,這種感覺會造成自信心的低落,如果孩子已經去外面闖了個天下,建立了自信心,這種說話方式會使孩子迴避你,雖然孩子也知道父母是好意,但是心理學上的研究已經讓我們知道理智和感情是分家的,是不同的神經迴路在處理的,心中知道該怎麼做並不代表一定會快樂的去做。 當奉養父母變成不得不做的義務時,雙方都會很痛苦。天下沒有什麼事比親子關係不和更令人傷心的了。 親子、夫妻、朋友、同事……之間的相處也是如此啊!

相依

2009年07月09日
公開
9

「相依」是吳若權的第79本書 卻是媽咪最感動的一本書 平常一本本土作家的書 媽咪通常30分就ko完畢 但是這本書 媽咪是用龜速看完 這麼慢的原因 是文字裡有太多情感和經歷 值得細細咀嚼 作者和母親及家人相處的點點滴滴 會讓我勾起許多與母親的情感 ******摘錄書中文句*********** (相依/吳若權 時報出版) ◎親子之間的關係,像可以放得很鬆、也可以綁得很緊的安全帶,飛行途中並不覺得它有多重要,直到碰到亂流,才知道它的存在都是為了愛。親情的牽繫,是風箏的線頭,拉得愈緊,飛得愈高。而曾經壓力大到無法呼吸的我,因為訓練承載愛的力量,懂得在舒緩中學習及享受。 ◎離家愈遠愈久,愈能感覺心中牽繫的那條線,是束縛的捆綁、也是支撐的力量。當我學會愛與感謝,懂得承擔生命本然的責任,心就得到前所未有的真正自由。漫漫人生行路,願每一顆孤獨的心,因為情義與緣份,都可以找到相依的對象。 ◎生命是一本書,歲月過往一頁頁翻飛,我們忽略的一些人、某些事、或淡忘的心情故事,總會在不期然的人生旅途中,撿拾到幾張情義的書籤,在泛黃的紙頁中,記錄著簡單而溫暖的感動。──吳若權 ◎情感上我很清楚自己在哪裡,理智上我卻很迷糊,開車上高速公路從不知道公里數,汽車加油搞不清楚公升數。忙碌的我,甚至回答不出,今天搭了多久的車,明天還要去到多遠的地方?幸好,紀錄未完的、愛的旅程,不是用數字,而是微笑與眼淚、春風與秋雨、戰爭與和平…… ◎人生的起飛與降落,往往都在同一個地方;因為經歷了不同風景,而有了全然不同的視野。有時候,我們偏愛某人或某件物品,是因為記憶深處有濃得化不開的關係。尋著美好滋味,追索童年的記憶與味道,穿越時空傳遞思念與祝福。 ◎生命是一本書,歲月過往一頁頁翻飛,我們忽略的一些人、某些事、淡忘的心情故事,總會在不期然的人生旅途中,撿拾到幾張情義的書籤,在泛黃的紙頁中,記錄著簡單而溫暖的感動。

生日占卜

2009年07月08日
公開
6

在整理書房時,媽咪意外發現以前印的生日占卜 ,覺得很有趣,就把四口人的生日占卜記錄一下.... **************************************************** ●爸比 【土星•正義】 代表人物:貓王 非常執著、專注於某個領域,非常獲得極 大的成就,才能極佳,表現優異,具有迷 人丰采和吸引群眾的魅力 優點:意志力和毅力非常強,非達成功不 肯罷休 缺點:固執,缺乏彈性,給自己的壓力太 大,無法放鬆 ●瑞瑞寶貝 【天王星•皇帝】 代表人物:伊莉娜(蘇聯詩人人權運動者) 多感,善變,充滿夢想而不願遵循傳統, 喜歡創新,對事物好奇,具有研究精神, 反應靈敏 優點:具有豐富的創意與靈感,做任何事 都非常投入 缺點:感情起伏變化大,意見很多,喜歡爭辯 ●媽咪 【天王星•死亡】 代表人物:史蒂夫.汪達 不守成規,具有開創能力;有表演天份,以及廣 大的人緣和影響力;有堅強的毅力,遇到挫折可 再站來,獲得成功 優點:具有天賦的才華,比別人容易成功,反應 很快,創意多 缺點:個性不穩定,容易沮喪 ●比比寶貝 【海王星•戰車】 代表人物:史恩康納萊 心智聰明,積極主動,意志力堅強:善於表現自己 ,具有豐富的想像力與創意,渴望成為受崇拜的對 象 優點:精力充沛,富有幹勁,感性,具有吸引人的 魅力 缺點:要求自己表現完美,給自己的心理壓力太大

硬起心腸立界線

2009年07月07日
公開
32

硬起心腸立界線 文�陳安儀 我讀過很多教養書。雪真借我的「為孩子立界線」至今放在我床頭。我覺得,這本書是近期給我影響最深,也最實用的一本書。事實上,我覺得很多品格教育失敗、或是在人際關係上失敗、或是深為人際關係(包括公婆、姑嫂、夫妻)所困擾的成人,都源於個人的「界線」不清楚。 「界線」很清楚的人,剛開始或許會讓人覺得不近人情,但是,這類人往往卻可以是很長久的朋友。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原則在哪邊,他也很清楚的讓你知道,因此雙方交往可以很自在、彼此都可以不受干擾。 比方說,有個經常出國旅行的人,她周邊朋友都知道,她從不幫別人「帶東西」。剛開始,朋友都覺得她很「不夠意思」,無論怎麼請託,她都是笑著拒絕,而且一視同仁,從大到小,什麼都「不幫忙」帶。 然而,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她的原則,見怪不怪,也沒有人會去煩她。而她便可以跟朋友保持很好的友情。後來,大家都諒解,她的工作忙碌,雖然常出國,但並沒有時間可以幫忙朋友採購、裝箱,為了省卻麻煩與糾紛,乾脆醜話說在前面,殊不知這樣反而維繫了朋友之間的友誼。 我們露營三年多來,我一直跟老公說得很清楚,平日全家出遊帶婆婆OK,但露營時我拒絕帶婆婆前往。原因無他,因為我需要個人空間。如果老公不能接受,那麼我寧願不去。最近小姑也開始加入車隊露營,前晚,她告訴我老公,說她以前不太諒解為什麼我不帶婆婆(也就是她媽媽)一起去,現在她懂得我的感受了:因為我有我的朋友,我並不想要把所有的「朋友」都變成「婆婆的朋友」。 管教小孩也是。有時候,我看到一些媽媽在管教小孩欠缺原則,造成小孩利用模糊界線達成所期。比方說,原本說好出門不買東西,結果孩子在街邊賴地要求買玩具,媽媽有時候拗不過就答應,或是說:「好啦!好啦!那妳不要哭我買飲料給你喝。」或是,明明已經說好十分鐘後要離開現場,可是十分鐘後,孩子不走,媽媽就無奈的在旁邊等.....。 最常見的,還有明明是孩子該收的玩具,媽媽一邊罵一邊卻動手幫忙收。或是明明已經講好半小時內吃完飯,否則不出去玩,但吃不完媽媽卻一湯匙一湯匙勉強餵完,然後還是一起出門皆大歡喜......更不用說:「你等下肚子餓我不理你!」但是孩子一喊餓,立刻眼巴巴的掏出餅乾、飯團等點心..... 像這類情況,我覺得就是「界線不清楚」。孩子清楚你的沒有原則,就會越來越「盧」越來越「歡」,因為他知道,只要吵鬧你就會投降。公婆、姑嫂、丈夫也是,剛開始每個人都想試試看,看你可以忍受到什麼程度,於是你越是不吭聲,大家就當作你心甘情願。 那天去宜蘭演講,當我說到,女兒的襪子忘記翻過來,我給的懲罰就是把襪子翻過來、翻過去二十遍的時候,大家都「喔」的一聲,好像覺得我太過嚴厲。事實上,她必須要體會的是,如果每個人都不把衣服翻過來,負責洗衣服的阿嬤就必須要翻二十件以上的衣物,這對於阿嬤來說,是一個額外的辛苦的工作。 另外,因為功課沒完成,就不能出去玩,所以當女兒一而再、再而三的忘記訂正作業前頁的錯誤時,我給的處罰就是不能夠參加隔週一舉行的PG。 她被處罰的那一週,行程是「科學館、美崙公園」。於是,小樺帶走了弟弟,我帶著她單獨在家。 當弟弟回來時,女兒一臉忍不住嫉妒的問:「你們今天去哪裡?」 弟弟說:「去科學館。」 「哼!科學館我去過了。」她知道我在看她,故意擺出一副無所謂的表情。 「喔!還有美崙公園。」弟弟想起來似的補充了一句。 「美崙公園沒什麼,我去過好幾次了!」她再度擺出一副「這種處罰沒什麼了不起」的態度看著我,一副和我挑戰的神色。我笑笑沒說話。 過了一會兒,她忽然發現弟弟手上有一個她沒見過的小玩具。 「你怎麼有這個?」她質問弟弟。 「這是我在士林夜市玩射氣球贏來的!我們還玩了撈魚、套圈圈....」弟弟渾沒察覺姊姊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哇!.....」女兒大哭起來,一邊忿忿不平的看著我。我看著她很抱歉的說:「我知道你沒有玩到很生氣,但妳非常明白,妳是為什麼不能夠去玩的!」 她「砰」的一聲甩門躲進房間哭了許久。 但是,隔週,她所有的作業簿,錯誤都訂正了,完全不需要我或是老師一再的重複提醒。 今天早上,換做兒子遭受處罰。我們出門時原本是要送他去「媽媽PLAY」教室做餅乾。但是,因為他一連串說了許多早已約法三章他不應該對我講的話,於是,我很平靜的對他說:「今天我不能夠帶你去教室玩了!」於是立刻迴車掉頭,往攝影棚駛去。 當場,兒子便痛哭倒在後座!(兒子、女兒都很討厭跟我去錄影,因為待在攝影棚裡很無聊。)他開始道歉、認錯,但我不為所動。我相信經此一役,他至少有三個月不敢再亂罵我。 要立「界線」,在初期往往是很辛苦的。比如說,你要一次一次的提醒或是教導他去把書包放好、收碗放筷、收房間衣物,或是「收玩具」、「收玩具」、「收玩具」.....像壞掉的留聲機一樣的堅持底線。小樺曾笑我,看妳叫他們收玩具,乾脆自己收一收比較快!但是,費時、費力、費唇舌當然是有效的,堅持了一個月,孩子們從一開始哭得眼淚鼻涕的收玩具,到現在已經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滿房間的玩具只要20分鐘就清潔溜溜!為了建立好界線,這些辛苦都是必須付出的。 最難的,有時候是面對孩子的求饒與眼淚。 媽媽都是心疼孩子的,看著孩子必須眼睜睜的看著原本的快樂、福利從眼前消失,或是某些時候甚至必須連媽媽的福利也陪著一起消失,難免內心動搖。像我,今天在每一個還來得及回教室的轉角路口,都想著我到底要不要堅持不讓他去玩?但我很明白,孩子可以不打不罵,民主對待,但管教的界線一定要非常清楚。否則,他將會變成一個嬌縱、品格低下、不負責任的孩子。長大之後,又會成為一個沒有界線的人,不但別人受害,自己也受害。

【比】ice age3觀後心得

2009年07月01日
公開
5

看電影 文/比比寶貝 日子在指縫間溜過,盼到了看冰原歷險記3的這一天, 我們一家四口一起去華納威秀看電影。電影開演前,我們到 旁邊的美食街享用了美味的豬排蛋包飯,填飽五臟廟。 這部電影的大致內容講得是長毛象伊麗要生BABY了,要 當爸爸的蠻尼為小BABY建造一間遊樂場,這時他們的好朋友 樹懶喜德也很想要有自己的BABY。無意間,喜德看到三顆蛋 ,就開心極了,他有自己的BABY了,沒想到孵出來是三隻恐 龍,這三隻恐龍把喜德當自己的媽媽,只要喜徳做什麼動作 ,他們就會摸仿著做!好景不常,小恐龍的暴龍媽媽出現了 ,她要找回自己的孩子,喜德也意外的被暴龍媽媽帶往地底 世界。蠻尼、伊麗和劍齒虎狄亞哥,自然不能見死不救,出 發去恐龍世界救喜德,途中遇見身手不凡的巴克,在大家同 心協力之下救出喜德。伊麗也在途中產下一個可愛的寶貝, 命名為「水蜜桃」,可說是雙喜臨門。 這部電影的笑點很多,我覺得最爆笑的是,喜德竟然拿 花椰菜給暴龍BABY吃,結果暴龍BABY一點都不領情,只喜歡 暴龍媽媽給的「鳥」,喜德還在旁邊跳腳說:「怎麼可以吃 肉,要讓小BABY吃素」。 看電影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內容有趣,爆米花又香又甜 ,彷彿在遊樂園般開心,謝謝爸比帶我們去看電影,才能有 這麼充實又愉悅的經驗! *************媽咪講評*************** 1.結構分明,每個段落都有循著主軸走,是很不錯的表現! 2.感想的部份可以再多些延伸與聯想,會更展現文章的自我 與深度喔!

好文分享--洪蘭

2009年06月30日
公開
10

洪蘭教授 每回閱讀完她的大作 總有種醍醐灌頂的暢快...... ********************************************************************* 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一個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半年了,沒有去找事,窩在家裡,白天睡覺,晚上上網。 最近跟他父母要錢,想去美國遊學,朋友來問我該不該讓他去,我望著他蒼蒼的白髮說: 「你如果真的要為孩子好,讓他去,但是不要給他錢 。」 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 。 我妹婿是美國人,從小就想作水手,嚮往外面的世界,想先環遊世界再回學校念。 雖然他父親是醫生,家庭經濟環境許可,但是父母並不給他錢, 他也沒向家裡要,高中一畢業就先去阿拉斯加伐木存錢 。 因為阿拉斯加夏天日照很長,太陽到午夜才落下,三點多又升上來了, 他一天如果工作十六小時,伐一季木的工資可以讓他環遊世界三季。 他在走遍世界兩年之後才回大學去念書。 因為他是在自己深思熟慮之下才決定念的科系,所以三年就把四年的學分修完,出來就業。 他工作得很順利,可以說平步青雲,一直做到總工程師。 有一次,他告訴我一個小故事,說這件事影響了他一生。 他在阿拉斯加打工時,曾與一個朋友在山上聽到狼的嗥叫聲, 他們很緊張的四處搜尋,結果發現是一隻母狼腳被捕獸器夾住, 正在號嚎,他一看到那個奇特的捕獸器, 就知道是一名老工人的,他業餘捕獸,賣毛皮補貼家用, 但是這名老人因心臟病已被直升機送到安克瑞契醫院去急救了, 這隻母狼會因為沒有人處理而餓死。 他想釋放母狼,但母狼很凶,他無法靠近, 他又發現母狼在滴乳,表示狼穴中還有小狼, 所以他與同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狼穴, 將四隻小狼抱來母狼處吃奶,以免餓死。 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給母狼吃以維持母狼的生命, 晚上還得在母狼附近露營,保護這個狼家庭, 因為母狼被夾住了,無法自衛。 一直到第五天,他去餵食時, 發現母狼的尾巴有稍微搖一搖, 他知道他已開始獲得母狼的信任了, 又過了三天,母狼才讓他靠近到可以把獸夾鬆開,把母狼釋放出來。 母狼自由後,舐了他的手, 讓他替牠的腳上藥後,才帶著小狼走開,一路還頻頻回頭望他。 他坐在大石頭上想,如果人類可以讓凶猛的野狼來舐他的手,成為朋友,難道人類不能讓另一個人放下武器成為朋友嗎? 他決定以後先對別人表現誠意,因為從這件事中看到,先釋放出誠意,對方一定會以誠相報。 (他開玩笑說,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禽獸不如。) 因此,他在公司中以誠待人,先假設別人都是善意, 再解釋他的行為,常常幫助別人,不計較小事 。 所以他每年都升一級,爬得很快。 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過得很愉快, 助人的人是比被助的人快樂得多 , 雖然他並不知道聖經中有「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但是他的生活證明了這一切 。 他對我說,他一直很感謝阿拉斯加的經驗, 因為這使他一生受用不盡。 的確,只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會珍惜,下過霜的柿子才會甜,人也是經過磨鍊了才會成熟。 領悟到[ 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不保護] 如果一個人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那麼應該要讓他去外面磨鍊一下,不要給他錢,讓他自食其力, 重要的是父母要捨得放下! 給他一個機會去證明自己、體驗人生, 相信他也能從中得到一個對他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 「如果不能使工作少一點,就讓快樂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