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小蜂獅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育兒】專家推薦7種遊戲~刺激寶寶語言發展 

2019年05月09日
公開
186

語言發展對寶寶的重要性 三種能力幫助寶寶的語言學習 謝明慧臨床心理師表示,寶寶的語言發展需要三項重要的能力來支持: 1.模仿能力 當寶寶在2個月時,便開始會發出一些自發性的音,同時所發出的聲音種類也 會越來越多,對於人聲也漸漸有明顯注意及注視的興趣,媽咪可以發出音節 簡短且口型清晰的字,讓寶寶產生興趣,進而試著學習模仿妳所發出的聲音 ,媽咪要適時給予良好的回饋反應,鼓勵寶寶學習。   2.發聲能力 寶寶2~5個月時,媽咪可以豐富聲音的多樣性,以發出母音a、i、u、e、o 為主;4個月之後寶寶已會開始發出更多不同的聲音,例如:a-gu、amuh 、咕嚕咕嚕玩口水聲音等等,別以為寶寶是調皮,寶寶都是在藉著嘗試使 用自己的發聲器官,認識自己運用各個部位所發出的多種聲音;當寶寶6 個月大之後,其模仿的現象會越來越明顯,媽咪必須給予寶寶豐富且多元 的視覺、聲音等刺激,幫助寶寶對語言產生更多興趣並鼓勵他作各種嘗試 及學習。   3.專注能力 觀察寶寶分辨聲音的能力 6~12個月的寶寶,除了會注意人的聲音外,他們用來觀察聲音來源與人 的表情的時間也變長了,因此建議媽咪在照顧寶寶時,也可以一面跟寶 寶對話,且盡量將文字精簡、速度放慢、嘴型明確清楚,讓寶寶觀察表 情與嘴型,對於語言的學習很有幫助。而藉由觀察寶寶是否對於已經出 現一段時間的刺激顯得缺乏興趣,而對新出現的聲音或玩具會重新專注 ,表現出興趣,則表示其具備基本的記憶能力,能夠分辨新出現的聲音。 寶寶成長過程不可少 「探索、要求、做反應」 詹庭芳語言治療師提到,探索、要求、針對事情做出反應,是寶寶在成 長過程中必經也必備的,擁有上述的成長經驗,寶寶才能學習到語言的 各個層面且不停練習。例如會在不斷嘗試之後發現,「這種哭聲」媽咪 就會拿奶瓶來;「那種哭聲」媽咪就會來幫我換尿布…等,並學習到語 言語溝通的過程是何種面貌。若寶寶從小就缺乏聲音的環境、刺激,除 了可能影響寶寶所散發出的氣質,也可能對其未來的溝通能力造成一定 影響。   4.和寶寶說話 可安撫其情緒 賴怡如語言治療師表示,若哭的時候都被家長抱起學習理解是發展重要 的一環,媽咪適時適量的給予寶寶刺激,當寶寶哭的時候不應為求止住 哭聲而顧著哄他,和寶寶說說話、吸引他的注意力也是安撫寶寶情緒的 方式之一。   5.寶寶學語 聽力很重要 觀察寶寶聽力是否正常 學習語言,除了口腔發育、發聲系統皆正常外,另一個重要前提便是聽 力,正常的聽力可以幫助寶寶更正確的學習、模仿各種發音。詹庭芳語 言治療師指出,其實寶寶對於聲音的敏感度相當高,若媽咪發現寶寶有 出現下文提及的警訊,可藉由聽力檢測來確定寶寶的聽力是否正常。   運用各種聲音觀察寶寶辨識音源的能力 一般人對話的音量約在20~40分貝之間,在家中測試寶寶對聲音的反應 時不需刻意大或小聲,依照正常說話的音量即可,正常情況下寶寶聽到 聲音便會轉頭尋找音源。若寶寶對說話聲音的反應正常,家長亦可進一 步試著用會發出聲音的玩具球,依舊秉持著不要製造過大聲響的前提, 在不同方向、地方發出聲音,試探寶寶是否能夠尋找或辨識音源,假如 必須製造很大的聲響,寶寶才出現反應,甚至從頭到尾毫無反應,則家 長便需特別留意,建議到醫院進行專業檢測。   6.善用道具 提升寶寶對詞彙的瞭解 謝明慧臨床心理師建議媽咪,當寶寶9~10個月大時,開始學習理解一 些生活詞彙,但仍對於平時經常使用的物件詞彙較為敏感,因此建議 媽媽可以在不同情境下都讓他試著找尋所指定的慣用物品的名稱,例 如:指著寶寶的玩偶或奶瓶問:「娃娃(或ㄋㄟ ㄋㄟ)在哪裡」? 讓寶寶來注意。等到寶寶11個月以上時,則可以將物品的範圍擴大, 不用完全使用寶寶慣用的物品,例如指著廣告上的奶瓶圖片,問寶 寶:「ㄋㄟ ㄋㄟ在哪裡?」讓孩子指認或注意,目的是引導孩子對 於詞彙的瞭解更加正確!   7.觀察寶寶對各種聲音的反應 詹庭芳語言治療師指出,寶寶平時在玩自己的聲音或是模仿時,家 長便可藉由互動的過程中發現異常。例如:寶寶過度安靜或是聲音 的種類很少等現象,就是聽說能力異常的警訊。提醒媽咪應在生活 中時常與寶寶互動、溝通、鼓勵寶寶發音,便可及早發現異常並及 早診治。例如:大概6、7個月的寶寶會開始模仿大人發出自己原本 就會發出的音,例如寶寶已經會發出bu bu的音,當大人發出bu bu 時,寶寶也可能會接下去模仿,而到了12個月以後,才會比較有能 力模仿新的詞彙。 保護寶寶的聽力 賴怡如語言治療師表示,中耳炎是造成寶寶聽力受損的原因之一, 中耳炎若未治癒,則可能會致使發音障礙或模糊、異常。謝明慧 臨床心理師建議,應隨時保持寶寶耳道的乾燥、勿讓耳朵浸水, 平時也應注意勿讓異物侵入寶寶的耳朵。平時音量勿過大,尤其 要避免在寶寶耳朵邊製造大聲響,有些長輩會喜歡在寶寶附近拍 手或大叫吸引其注意力,但這樣的動作卻可能對寶寶的耳膜造成 傷害,不可大意! 詹明芳語言治療師表示,媽咪應盡量避免對寶寶的耳朵做頻繁的 侵入性動作,因為耳垢其實具備了保護作用,太常清理或是清理 不當都有可能對耳朵造成傷害,假如若有需要,也建議應到有專 業器具的耳鼻喉科,請醫師協助檢查、清除。   寶寶聽力有障礙的警訊 1. 不論大小聲,寶寶皆對聲音反應不大甚至無反應。 2. 寶寶長期對人聲無反應、沒興趣。 3. 對某種音頻沒有反應。 4. 構音異常。 謝明慧臨床心理師與賴怡如語言治療師皆表示,若媽咪發現寶寶 對於聲音的反應遲鈍就必須要先有警覺,假如上述現象明顯且持 續一陣子,建議應找專科醫師檢查、治療。寶寶對聲音沒有反應 除了與聽力有關外,也有可能是發展遲緩或是人際互動的相關 問題,若家長有疑慮,則建議可以帶寶寶至早期療育的機構接 受評估。 此外,有時寶寶聽得到並不代表聽得好,詹庭芳語言治療師 表示,有些孩子於整體或某些頻率上有聽力困難,若未及早 發現,則可能致使其學語過程困難、構音異常以及說話清晰 度不佳等困擾。詹庭芳語言治療師進一步指出,有些孩子無 法發出ㄓ、ㄔ、ㄕ、ㄐ、ㄑ、ㄒ等音,其實是因為他們聽不 清楚這些高頻音,以致他們無法正確構音,若未及早診治, 寶寶長大後可能會採取省略、替代的方式,影響發音的清晰度。   專家建議的語言遊戲 1.模仿發音真有趣 寶寶在生活中會花許多的時間在聆聽以及學習上,尤其會從時 常聽見的聲音如ㄇㄚ、ㄆㄚ、ㄅㄨ等簡單組合音節開始。約在 4~6個月時,因為餵食副食品的關係會讓寶寶開始接觸餵食時 會發出的聲音,寶寶也將開始理解這是吃飯的聲音並且對環境 音產生辨識甚至熟識。 建議媽咪可以多和寶寶說一些簡單的單字,緩慢且反覆的提醒 他,甚至可以結合物品,讓他對語音與物品產生連結與記憶。 2.兒童歌曲帶動唱 媽咪可以幫寶寶選擇旋律輕快、簡單的兒童歌曲,有時也可以 自編帶動唱,增加和寶寶互動的機會,甚至是幫歌詞做一些代 換,例如生日快樂歌的歌詞,關鍵字可改成寶寶的名字,並且 在唱到他名字時指他自己。 3.音效豐富的玩具吸引寶寶注意力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上面有開關、按鈕的玩具,不同的按鈕會有 不同的聲音,聲音種類越多,寶寶對他的好奇心以及興趣就會 越多,同時提醒媽咪,玩具沒有固定的玩法,寶寶可以有他自 己的一套玩法,不需要硬性規定他該如何使用玩具,而是以引 導與配合的角度去觀察寶寶玩玩具的過程。 4.隨時來首搖籃曲 相當喜歡韻律感以及音調起伏的寶寶,非常喜歡唱歌遊戲,媽 咪可以三不五時就哼哼唱唱,讓寶寶隨時都能浸淫在音樂的薰 陶中。 5.學動物叫聲 認識音節組合 對聲音很好奇的寶寶,建議媽咪可以製造各種聲響(自製或是 有聲書等),提升寶寶對不同聲音的認知。一開始媽咪可以先 從汪、喵、呱、咕等母音加子音開始,並且帶寶寶去認識每一 個發出這種聲音的動物,實體或書本上的都可以。接著可在進 階到生活中的環境音,例如喇叭聲、救護車、公園中的交談聲 ,都是可供寶寶學習的絕佳來源。 6. 介紹生活事件與物品 在為寶寶介紹生活中的各個細節時,帶動作很重要喔!媽咪可 以在做動作的時候順便講解給他聽,例如換尿布、丟垃圾、吃 飯、洗手…等每天都會遇到的生活細節,都可以邊做邊解釋, 反覆聆聽也將加深寶寶的印象。 7.拍手、點頭 當手放在中線時媽咪可開始動作,當寶寶到9個月左右時, 便可連結動作及語言的意義(例如說再見會揮手);11個 月左右,媽咪更可和寶寶玩「交換遊戲」,例如拿A換B ,一開始帶著寶寶做,等到將來他自己做卻做錯時,家 長再適時的予以糾正。 遊戲中的注意事項 近距離聽到100分貝聲音 將對聽力造成影響 詹庭芳語言治療師表示,一般說話的語音是在30~40分貝 左右,美國聽語學會上面的衛教單張有指出有一些能擠壓 發出聲音的玩具都接近90分貝,如果直接在嬰兒耳朵旁邊 擠壓更是會發出超過100分貝的聲音,長期下來很容易影響 聽力。所以建議家長不要選擇聲音太大的玩具,或是不要讓 嬰兒接受太大的噪音。 遊戲過程中 家長應陪伴在側 另外,寶寶學語最重要的一點是家長的陪伴。過程中家長可 以發掘寶寶喜歡甚麼東西、喜歡發出哪種聲音,提供寶寶模 仿的對象;假如寶寶不喜歡發音或是玩遊戲,家長也可以先 想看看該怎麼讓寶寶喜歡,例如改變遊戲型態、內容,在雙 方互動的情況下,寶寶也較不容易對遊戲感到厭倦。 保持愉悅的學習環境 賴怡如語言治療師表示,學語過程中應保持愉快的學習環境, 讓寶寶的學習力與吸收能力都上升。但應避免在進食中玩耍、 並且在生活中多給寶寶語言刺激的來源,幫助學習。   詹庭芳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學士 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聽力與語言障礙科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中華民國聽語學會正會員 現任:宏恩綜合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 謝明慧 學歷: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國軍松山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成大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現任:台北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 ~原文刊載於98年4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三步驟、四處方,扭轉孩子的壞脾氣

2019年05月09日
公開
101

三步驟、四處方,扭轉孩子的壞脾氣  作者:陳念怡 出處:親子天下  家庭是孩子學習情緒能力最重要的開始,父母更是孩子最重要的情緒教練。  要如何提高孩子EQ?三個步驟、四帖處方,可以提供父母參考。 --------------------------------------------------------------------------------     孩子情緒學習經驗深受父母的影響,父母同時也是穩定孩子情緒的最主要來源。 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高特曼的追蹤調查發現,父母扮演情緒教練的孩子,比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學業表現也比較傑出。提高孩子的情緒能力,已成了現代父母的必修課。 三個步驟  培養情緒能力,愈早開始愈好,且要注重方法和技巧。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時,父母可採取以下三個步驟: 步驟1: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出現情緒反應,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傾聽的技巧,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知道你願意理解他的感受,就會慢慢將心情沉澱下來。 情緒是自然產生的感覺,是一個人對周遭事物的主觀感受,因此沒有對錯之分。它是一種能量,一旦湧現了,絕不會憑空消失,需要有效抒解的管道。 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洪儷瑜指出,國人因文化的關係,並不接納負向的情緒。在孩子出現負面的情緒時,大人往往回以「不可以這樣」,或是輕忽壓抑,而不能提供孩子一個實際練習面對和處理負向情緒的機會,或是體會孩子在處理這種情緒時需要一段心理歷程。例如:當我覺得害怕、緊張、擔心、嫉妒時,我覺得如何?我可以怎麼辦? 如此一來,孩子表面上可能沒事,但內心那股「氣」依然存在,「情緒垃圾」愈積愈多,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同理孩子的情緒,並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緒表現當成工具,對父母予取予求。要讓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覺都是可以被接納的,但是不當的行為必須被規範。 步驟2: 協助孩子覺察、表達情緒,並釐清原因 接下來,父母要像一面情緒鏡子,運用言語反映孩子的真實感受,協助孩子覺察、認清自己的情緒,例如:「看你哭得這麼傷心,一定很難過,對不對?」回應孩子的感受,可以讓孩子明瞭自己的感覺。 之後,繼續用開放性的提問方式,例如:「今天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協助孩子正確表達情緒,釐清情緒背後的原因。只有找到情緒反應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對症下藥。 步驟3:引導孩子調整認知,思考解決方案 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引導他調整認知,從另一種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擾的事情,例如:「玩具被同學不小心弄壞了,你覺得很生氣。但是你打人沒辦法讓玩具恢復原狀。我們一起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好不好?」 四個處方箋  處方箋1 --身心覺察,換個想法更好 情緒管理的基礎是自我覺察。最早提出「EQ」概念的耶魯大學教授彼得‧沙洛維建議父母,要多和孩子談感受,讓孩子和他的「感覺」在一起,問「你現在有什麼感覺?」「哪一種情緒的感受最深刻?」幫孩子把潛藏的感覺引發出來。情緒就像畫家手中的繽紛顏料,唯有自由的經驗各種情緒,才知道如何運用它、調整它。 孩子的情緒反應,特別容易牽動生理的變化,例如:害羞時容易臉紅、緊張時心跳會加速、害怕時會發抖等等。平時多和孩子練習身體放鬆技巧,例如:深呼吸、肌肉放鬆、靜坐等,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情緒覺察力,穩定情緒波動。 青少年心理諮商專家蔡秀玲在《情緒管理》提出「每日情緒紀錄表」的做法。父母可陪孩子記錄每日的情緒變化,找出他常有的情緒反應、伴隨的想法及行為,讓孩子了解情緒、想法及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再嘗試換個想法。 例如,孩子和好朋友吵架(事件),覺得既生氣又難過(情緒反應),因為他認為兩人一定不會和好,而他自己再也交不到好朋友(想法),於是跟爸媽說他明天不想去上學(行為)。其實,導致情緒的主因,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自己的「想法」。引導孩子換個角度思考,在想法中少用「一定」、「必須」等字眼,就能降低情緒的強度和影響。 處方箋2 愛與肯定,累積快樂存摺 「正向心理學」之父馬汀‧塞利格曼在《真實的快樂》指出,童年積存的正向情緒,是孩子未來遭遇挫折時可吃的老本。正向情緒可拓展孩子的認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反的,負面情緒會削弱孩子的忍受度。正向的情緒經驗存得愈多,孩子就愈有勇氣面對困境,消除負向情緒。 塞利格曼強調,建構孩子的正向情緒並不是教孩子盲目的樂觀,或者否認、避免負面情緒。充足的安全感、肯定孩子的自我、溫暖熱情的家庭氣氛、無條件的愛但有條件的獎勵,以及許多好事件,都能為孩子架設一張「情緒安全網」。 處方箋3 親子共讀,豐富情緒語彙 研究發現,能夠表達自我感受的孩子,比較不會把情緒反應在行為上,也比較不容易把情緒轉成生理反應。 新罕布夏大學教授約翰.梅耶建議,藉由親子共讀,讓孩子累積豐富多元的「情緒語彙」。情緒語彙幫助孩子標示不同情緒狀態,學習用適切的「字╲語言」描述自己確切的感受。 故事是現實世界的縮影,孩子從故事中辨識不同情緒,了解人們如何處理憤怒、恐懼、快樂及憂傷等不同情緒。藉由讀後討論和角色扮演,父母引導孩子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事情的始末,了解書中人物在哪些情境下、做哪些事,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緒反應,學習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情緒語彙也分不同的強度和層次。例如:孩子說他很「害怕」時,你是否分辨得出他是不安(輕度)、掛心(中下程度)、焦慮(中度)、苦惱(中上程度),還是驚恐(強度)呢?先協助孩子分辨他的情緒落在「情緒座標圖」的哪個點,才能根據程度不同,選擇適當的調節之道。 處方箋4 身教重於一切 良好的典範勝過千言萬語。在處理孩子情緒之前,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洪儷瑜感慨指出,很多父母在處理情緒時經常言行不一,自己的情緒表達方式和孩子一樣,但對於孩子的問題卻一副道德勸說,而導致孩子對於父母的管教失去信心。 孩子透過觀察、模仿,不斷吸收父母因應情緒的風格,在孩子面前適當表現你的情緒益顯重要。 偶爾和孩子分享自己如何從錯誤中學習的往事,也有助於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當你坦誠的說「媽媽明天要上台報告,覺得很緊張」時,孩子學會「有情緒是人之常情」;當你遇到挫折,對自己說「沒關係,只要我冷靜下來想清楚,一定有辦法克服」,孩子了解到「自我對話的重要性」;當孩子手中的氣球不慎飄走了,你高興大喊:「你看,氣球媽媽在呼喚它了,趕快和氣球說再見!」原本悲傷的孩子就會發現「轉換情緒帶來的驚奇」。 最後,要提醒家長的是,「EQ教育不是特效藥,而是漢方藥」,孩子的改變需要時間。培養情緒力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一旦開始,就會漸入佳境。只要父母投入時間和耐心,運用技巧和練習,就能調好孩子的情緒體質,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有所選擇,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幼兒爬行不夠 易成躁動兒

2019年05月09日
公開
55

  【高麗玲╱台北報導】俗話說七坐八爬,幼兒八個月大應開始學習爬行,但部分家長太溺愛,老把孩子抱在手上,但這可能讓孩子成為躁動兒。醫師表示,爬行可刺激孩子頸部張力的統合,若爬行時間不夠,易讓孩子日後愛扭來扭去,成為躁動兒。 六歲前是黃金治療期  台安醫院職能治療師廖笙光昨表示,很多人孩子以為坐不住,老動來動去是個過動兒,但據該院過去一年收治九十六位被家長主訴有過動傾向的兒童,經診治發現有三分之一者,是躁動兒而非過動兒。  廖笙光說,躁動兒成因之一,即是在學步期,爬行時間不足,造成頸部張力整合不佳,但也有些是因先天或反覆中耳炎導致前庭刺激反應不佳,讓他們出現常用腳踢前面人的椅子、愛扭來扭去、跳上跳下等舉動。  台安醫院精神科主任許正典說,過動兒與躁動兒都可能以好動為表現,但過動兒是因腦部某些神經傳導及活化不足引起過動的行為,而躁動是因為背部肌力、頸部張力及前庭刺激反應不佳等原因造成「過動」,不是腦神經異常所致,兩者治療方式不同,提醒家長若發現孩子好動,應就醫釐清病因,六歲前是黃金治療期。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2009年9月24日  蘋果日報網址: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1965451/IssueID/200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