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瑄&允の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防秋風 寶寶採洋蔥穿衣

2006年09月26日
公開
35

防秋風 寶寶採洋蔥穿衣 這幾天早晚氣溫較低,家中有寶寶的父母都會煩惱到底該怎麼幫他穿衣服。北醫附醫小兒科主任陳中明建議,秋天最適合寶寶的穿衣法就是洋蔥式穿衣法,一層一層加上衣物,但不要包裹太緊,否則寶寶容易流汗、一吹到風就更容易感冒! 已經會說話的寶寶可表達出太冷或太熱的感覺,但還不會說話的寶寶就無法得知,加了一件衣服怕他熱昏;少了一件衣服又怕他太冷,常搞得家長自己滿身大汗。陳中明主任說,在門診裡常看到家長帶小孩子來打預防針,結果一量體溫竟然38℃,家長總說:「奇怪,在家裡明明沒有發燒,怎麼來到醫院就發燒了?」追根究底,就是因為父母怕孩子吹風受寒,所以用外套、圍巾把他包得緊緊的,結果導致體溫過高。陳中明主任提醒,小朋友常會不安分地動來動去、體溫也比較高,所以穿太多反而容易流汗,毛細孔張開後外出更容易感冒。 摸四肢判斷 大人不能以自己的主觀感覺來替孩子穿衣服,可用簡單的判斷方法如摸寶寶的四肢末端,像是手心、腳掌,若冰冷就表示孩子冷,應添加衣物。不過,當天氣寒冷,有時四肢摸起來會涼涼的,但若孩子沒哭鬧,就不需要再添加厚衣物,建議可加上手套;若臉頰紅通通、滿身大汗又哭鬧,表示穿太多,應先把汗擦乾、迅速換下濕衣物,穿上透氣的棉質薄長袖衣物。 一層層添加 最適合小朋友的秋天穿衣法,就是裡面先穿一件棉質薄內衣或小背心,第2層可套上T-shirt或襯衫,若要外出,則可帶著一件薄外套,並穿上襪子和鞋子,就像洋蔥一樣一層一層。陳中明主任說,還不會走路的小朋友,頭部毛髮較不濃密,保暖效果較差,若風較大出門時建議戴上帽子,若是已經會走路的小朋友,則視情況添加帽子、圍巾。

九族文化村半日遊

2006年08月27日
公開
37

今天下午在婆婆她們去坐車後, 我們就前往九族文化村... 以前去的時候感覺不會很遠~ 怎麼這次這麼遠啊??? 2:30出發到九族已經快4:10了. 星光票299*2+停車費將近700元. 到了那邊停好車就直接前往空中纜車的位置前進, 因為纜車時間只有到4:30而已. 坐了空中纜車後發現居然下雨了@.@真是滴 我們就直接坐遊園車下山, 並沒有逛~畢竟下雨再加上帶ㄚ瑄... 所以坐遊園車比較快啦!!! 到了可以玩的地方後, 我們就開始玩遊樂設施囉!!! 坐空中纜車-遊園車-單軌電車-親子樂園(溜滑梯)-威尼斯音樂馬車- 侏儸紀探險-愛之船-水沙連小火車. 以上就是我們玩的遊戲而已. 畢竟我不能玩太激烈的再加上帶小朋友去也不行玩太恐怖的呀!!! 途中我們去坐侏儸紀探險ㄚ瑄超級害怕的!! 因為坐船進去有恐龍有假人及一些聲音, 讓ㄚ瑄一手抓住我一手抓住爸爸... 抓的超緊的不鬆手, 一直說:保護我唷!!! 真是所謂的:惡人無膽啊~~ 我們玩到了將近遊樂設施部份我們玩到了將近6:30. 後來就又到歐洲花園廣場坐水沙連小火車繞了花園一圈後 我們就準備回家了!!! 今天是都滿不錯玩的. 畢竟光門票就省了許多呀! 但是回程路上大塞車呀~~ 快7:00從就九族出發到台中已經快10:00了. 假日出門就是怕塞車呀~~ 回到家就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累

孕婦食用麻油雞 不影響哺乳

2006年08月17日
公開
57

孕婦食用麻油雞 不影響哺乳 婦女產後坐月子,多會煮麻油雞補身,但網路指出,麻油雞用米酒烹煮,產婦食用後,乳汁中也會有酒精,因此坐月子不能吃麻油雞 ,以免哺乳時新生兒食用到酒精。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楊麗姝強調,「產婦只要注意烹煮過程與食用時間,仍可安心食用麻油雞」。 水與酒比例約四比一 楊麗姝說,若擔心食用麻油雞後,乳汁中會殘存酒精,可以米露水或坐月子水取代米酒,或以水和米酒以四比一比例混合烹煮,即可避免或降低酒精濃度;產婦吃完麻油雞一小時後再餵母奶 ,不會讓嬰兒喝母乳時吃進酒精。 該院家醫科主任林君玉也說,害怕飲酒或不願飲酒的產婦,也可用老薑燉雞肉,再用沙拉油或葵花子油取代麻油烹調,同樣有補身效果,也能將身體中過多血塊、殘餘胎盤排出體外。 楊麗姝指出,烹煮麻油雞時,麻油份量不應過多,約以一茶匙就已足夠,否則可能增加產婦腹瀉機會;此外,西瓜、芒果及哈密瓜等較涼性的水果,坐月子期間也應減少攝取。記者沈能元採訪整理 坐月子飲食攝取注意事項 ˙煮麻油雞時,水與米酒約4:1比例混合,降低酒精濃度。 ˙產婦食用麻油雞1個小時後再哺餵母乳,減少新生兒食用到酒精。 ˙火氣較大、罹患痔瘡或害怕、不願飲酒的產婦,可用老薑燉雞肉,並以沙拉油或葵花子油取代麻油。 ˙煮麻油雞時,麻油份量以1茶匙為限,減少產婦腹瀉機會。 ˙坐月子時應減少攝取西瓜、芒果及哈密瓜等涼性水果。 資料來源:楊麗姝醫師、林君玉醫師

寶寶打疫苗後發燒 未必和疫苗有關

2006年07月31日
公開
123

寶寶打疫苗後發燒 未必和疫苗有關 Q:我的寶寶在兩個月大的時候,接種三合一疫苗,結果隔了三天就開始發燒。現在他已經四個月大了,到了接種第二劑的時間,但他還是有點流鼻涕的樣子,我擔心不適合打疫苗,不知道可不可以等過幾天再帶他去? -------------------------------------------------------------------------------- A:很多家長普遍認為,孩子感冒時,最好不要打預防針,或以為接種疫苗後發燒,一定跟疫苗有關。但其實除非小朋友有「發燒」,否則一般小兒常見小毛病,像是腹瀉、流鼻水等,即使有服用藥物,並不影響疫苗的接種,也不需如坊間流傳,隔一週才接種。 有時是為了避免疫苗副作用與小兒發燒難以區辨,才建議發燒時不接種疫苗。 一般來說,疫苗施打時程落後幾天,或一、兩週無妨,如果寶寶發燒,家長最好是過一陣子再接種。但值得注意的是,寶寶打疫苗後發燒,未必與疫苗有關。 像三合一疫苗,由於是全細胞疫苗,因此若會引起發燒,多半在注射疫苗後的一天內就會開始發燒,且多半在四十八小時內退燒。如果隔了三天才發燒,多半與疫苗無關。 反之,像是德國麻疹、腮腺炎或是水痘疫苗,由於是減毒疫苗,加上病毒潛伏期本來就比較長,由疫苗引發的發燒多半在七天後才開始出現,若寶寶打完上述疫苗一、兩天就發燒,則必須考慮是其他疾病。 (長庚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玉成解答,記者洪素卿整理。)